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及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及思考
作者:李兆云
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09期
伴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核心素养”业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修订、考试改革等的重要内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尚没有明确的政策或文件规定,我们可借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要求,积极探寻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脱离教材的条条框框,拓展视野,深化思维,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表达欲望,使学生融入课堂,融入教学,把教学的根本宗旨落实在“立德树人”上。切实摒弃传统的“应试”式、“满堂灌”式教学羁绊,以生为本,通过实施跨界整合、注重学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行为等创新举措,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与探究、合作与分享,真正实现在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中提升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一、实施跨界融合,实现“单一学科教学”向“多学科融合”的转变
传统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囿于现有教材,用教材教“教材”,不敢越“雷池”,不会“触类旁通”。因此,知识在单一的渠道,按单一的传输方向传送给学生,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为此,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克服陈旧的教学理念,树立跨界整合观,实现“单一学科教学”向“多学科融合”的转变。首先要通过学科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来具化和落实。在备课时,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和课标标准,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与课程标准、教材知识一一对照,准确把握知识背后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要求,以及主干知识所指向的核心素养,并将碎片化的知识点系统化、整体化,让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细化、落实到教材学习、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之中。
初中《道德与法治》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还涉及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汲取“养分”,坚定文化自信。例如在《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中,我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素材,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课堂上,一经展示真可谓是“精彩纷呈”:有的同学直接从家里带来了瓷器用品、有的同学一展歌喉来一段精彩的黄梅戏、京剧、有一个少数民族同学还穿着了少数民族的服饰、有不少同学则通过网上查阅方式收集了有关四大名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介绍,还有同学则给大家分享了旅游中参观的名胜古迹等。这场“文化大餐”让课堂增添了无比“秀色”,更让同学们在交流分享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彩、源远流长,坚定了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在最后围绕春节中的传统美德讨论中,既让学生明确“八荣八耻”美德内容以及中华传统美德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品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