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机器”的哲学认识及面向大数据技术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机器”的哲学认识及面向大数据技术的思考

尚智丛、闫奎铭科学技术哲学2017-11-05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2期

作者:尚智丛、闫奎铭

在哲学范畴内,“人与机器”探讨人的本质及其与外在物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思考起于古希腊哲学,在18 世纪机械论哲学中得到了高度发展。

20 世纪后期以来,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人与机器”的哲学内涵进一步丰富。本文立足哲学史上“人与机器”的认识成果,探讨当下大数据时代的“人与机器”关系。

1

古希腊与机械论哲学中的“人”、“机”观念

“人与机器”的哲学讨论中,“人”是指作为“类”而存在的具有较为普遍属性的范畴。“机”并不单指“机器”,而是人类的创造物,即“人工物”。“人与机器”系的讨论试图说明“人”作为类而存在的本质,以及它与人工物的关系。

1. 亚里士多德的技艺学说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将存在物分为了“自然物”和“人工物”两类。其技艺学说提出:“技艺”(technique)是人的创造,“人工物”是人类依靠“技艺”而进行的创造产物。广义而言,“技艺”可划入“人工物”的范畴。亚里士多德对于“自然物”和“人工物”的二分,明确

提出了:“自然生产和技术制作是两类不同的生成过程,自然物和技术制品是两类不同的事物”1; 二者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自然物”负载着自然的目的性,而“人工物”则是负载着人类的目的性。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创造出与自然有所不同的事物,并且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技艺”本身还是通过“技艺”而完成的创造都可以较好地反映人类的目的,这使得“技术创造”的过程在本质层面上成为了人类目的性替代自然的目的性的中介,在应用层面上也较为直观地成为了人类与自然力进行对抗的凭借。

亚里士多德的技艺学说强调了“人”与“机”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建立在人的目的性基础之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里士多德强调技艺负载着人类目的性的观点,埋下了人类凭借不断革新的技术保卫自身、对抗自然的种子。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技艺学说同时也明确区分了自然目的性与人类目的性。

2.机械论哲学的“人”、“机”观念

中世纪的神学统治带给西方文化沉闷而刻板的氛围,16 世纪爆发的“文艺复兴”以及17 世纪的科学革命则引来了一股活跃甚而躁动的春风。西方文化由此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祛魅”的倾向。这一方面起于文化内

部对教廷的反抗,另一方面则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关于自然的更深刻的理解,也由此获得了与自然对抗的强大力量。在这一过程中, 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成就之一—机械论哲学。

机械论立足于17-18 世纪科学的发展,试图以力学所揭示的物质及其运动规律来解决“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在本体论层面,机械论认为世界万物可理解为物质以及物质本身的运动变化。在认识论层面,机械论则相信科学知识是客观真理,世界上的所有现象都可以依据物理学和化学等理论进行解释。在方法论层面,机械论坚持实验方法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数学则是表征世界的基本方式,可以使用相同的方式处理和对待世界上的各种存在物。依据上述三条基本哲学观念,机械论建立了一幅机械化的、受到物理和数学规律约束的世界图景,并认为我们可以获得对于这个世界的一致的解释。机械论哲学试图以此消解人与机器的根本区别,达到人的身心合一。

然而,机械论从其产生之时起,就不断遭到各种思想的责难。其一便是认识论层面的不可知论或神秘主义的挑战。不可知论或神秘主义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世界存在着人类不可认识的、神秘的元素。其二便是本体论层面的“身心二元论”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生命体(尤其是人)的心灵与物质实体是两种不同的实体,因此不能够用一些解释物质世界的方法来解释很多的生命现象,特别是心灵现象。

回应这两方面责难,机械论试图论证:(1)人类能够完全认识世界, 包括生命现象在内的所有现象,都可以由机械论来解释;(2)即便心灵这种实体存在,乃至产生一些特定的现象,它也应该是和客观世界一样的物质性的实体,可以由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来进行解释。

那么,机械论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2

机械论关于“人与机器”关系的论证及其缺陷

1. “人是机器”的论证及“身心二分”的出现

机械论哲学首先从“世界是机器”的一般命题推导出“人是机器”的命题。

P1:世界万物都是机器

P2:人是世界万物中的一份子

---------------------------------

C:人是机器

尽管这一推理的逻辑形式无可非议,但结论还是遭受质疑,因为小前提P2“人是世界万物的一份子”被质疑。质疑主要是如下两点:

(1)如果世界没有秩序和等级,那么就无从“认识世界的规律与秩序”,更无法说明人是什么,世界是什么,因此,无法证明“人是机器”。

(2) 如果世界有秩序和等级, 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很可能处于更高的等级之上,成为了世界的实际操控者。这样就有理由相信人类是与客观世界有所不同的一种存在,因此,也无法证明“人是机器”。

机械论采用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来回应这两点质疑。在天文学方面,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在这一学说的框架下,人们可以更成功地解释天体运行的现象。特别是开普勒提出“天体运行三定律”,以数学形式精细地解释了天体运行,世界的神秘感被彻底淡化了。在物理学方面,伽利略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物理学的数学化。其后的牛顿等人发展了这种物理学,使之成为解释自然界现象的普遍法则。

与以往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使用“四因说”和“范畴”思想来定性地解释世界的做法不同, 伽利略以后的物理学可以定量地、细致地解释自然界现象,因此,表现出一种普遍的解释能力。2

正是基于伽利略物理学,霍布斯提出:世界和人都是机器。他认为:“人是世界这架大机器中的精巧的小机器;人和钟表一样,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这些零件一个推动一个,造成人的生命运动。”3这样,霍布斯就以一种机械论的因果链条解释了人的生命活动。这实质上是将机械论解释自然界其他物质运动变化的理论引入到了对人体的解释。但是,霍布斯未能解释清楚人类用于思考的心灵(mind)究竟是如何工作的,也就没有进一步说清身心关系的问题。霍布斯所谓的“人是机器”的命题实质上是“人的身体是机器”这一命题。人的心灵依旧可以是和身体不同的、可以操控人类身体的另一种实体。

18 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试图以“一元论”彻底证明“人是机器”。拉美特利采用了三步论证。首先,从解剖学研究成果出发,“把人和动物的内脏打开来看看, 要不是我们从任何动物的构造上看到这样完全相似,还谈得上什么认识人性的方法”4。其次,他采用“心灵无物质的补给就会崩溃”的反向论证,证明心灵本身的物质性。他说:“没有食料,心灵就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倒下死去”。5由此,他进一步推论,“心灵的一切活动既然这样依赖大脑和整个身体组织, 那就很显然,这些作用不是别的,就是这个组织本身。”如此,拉美特利通过强调“心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