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备战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解题技巧!.docx
2023年中考历史倒计时冲刺备考策略(5)
![2023年中考历史倒计时冲刺备考策略(5)](https://img.taocdn.com/s3/m/eb65e52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5.png)
2023年中考历史倒计时冲刺备考策略(5)第四章中考答题技巧篇(二)中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中考历史非选择题形式较多,如有填空题、判断说明题、简答题、综合题、材料分析题等等等,本专题之介绍材料分析题和综合探究题为例。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要注意三方面能力的提高。
1、审题能力2、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3、组织答案、语言表述、分析、说明等能力一、如何审题1、审设问【例题】(2022广东真题)材料二:观察材料二中的长安城平而图,概括《登观音台望城》所反映的唐朝长安城的特点。
(4分) 【步骤一】划出答题依据、设问词、中心词和答题词。
【步骤二】按设问词和答题词可以把材料解析题划分为多种类型(本专题不再一一详细罗列,只举常见类型分析)A.如按设问词常见类型有“概括类”、“指出类”、“简析类”、“评价类”等。
(1)概括类:概括的意思是在总结归纳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出规律性的认识,因为是中考,要求相对比高考低,只要用简练归纳语言较准确的表达出来即可;这里就有一个诀窍就是尽量不要朝材料原话,要稍稍归纳提练一下。
(2)简析类:简析即简单分析一下,要根据上一问答案或题干反映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要求有理有据。
答题公式是“根据……”分析出“什么……”这种结论。
B .按答题词分类主要有特点特征类、分析原因目的类、影响作用类等。
最常见的是特点类。
【试题分析】根据平面图、其实还可以根据右边文字可知,长安城棋盘式的街道、正南正北的道路、朱雀大街是中轴线、宫城、皇城在城的正北方,有“面南背北”之意,概括后提炼为:市坊分开;规划整齐;左右对称,成中轴线分布;皇权色彩浓厚。
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例题中要求从平面图得出信息,这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既看到表象又能概括出本质。
此题还可从文字中获取信息。
方法一般是找出关键词句概括分析出答案。
表格式试题还要看趋势、特点,并能分析出原因。
三、组织答案一般要把获得的信息与教材内容比较,判断出其真实性,再得出认识。
中考历史材料题高分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材料题高分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5f3bf3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33.png)
中考历史材料题高分答题技巧一、中考历史材料题是啥样的呢中考历史材料题啊,就是给你一些历史相关的材料,像历史文献啦、历史事件的描述啦之类的,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来问你问题。
这种题的答案基本都能从材料里找到线索哦。
二、怎么读材料才对呢读材料的时候可不能走马观花。
要仔细看,一边看一边把觉得重要的地方标记出来,比如说一些关键的时间、人物、事件啥的。
就像你在寻宝一样,那些关键信息就是宝藏。
而且要理解材料的大致意思,这样才能更好地回答问题呀。
三、回答问题的小窍门回答的时候呢,一定要把答案写得清楚明白。
如果是根据材料回答,就直接从材料里找原话,然后稍微加工一下。
要是需要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那就把你知道的历史知识和材料联系起来。
比如说问你某个历史事件的影响,你就把课本上学到的影响和材料里提到的这个事件的特殊情况结合起来写答案。
四、关于答案的完整性答案要尽量完整哦。
不要只写个大概,能多写点就多写点。
比如说问你某个历史人物的贡献,你就把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贡献都写上,只要你知道的就往上写。
但是也不能乱写,得和问题相关才行。
五、答题的格式虽然说不要那些特别生硬的过渡词,但是答题的时候也得有个逻辑顺序。
可以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写,或者按照重要程度来写。
比如说问你几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你就按照时间顺序先写第一个事件,然后写它对后面事件的影响,接着写第二个事件以及它和其他事件的关联,这样答案看起来就很有条理。
六、多做练习的重要性要想在中考历史材料题拿高分,多做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你做的题越多,就越能熟悉这种题型的套路。
就像玩游戏一样,玩多了就知道怎么过关了。
而且做完题要认真看答案和解析,看看自己错在哪里,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2024年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
![2024年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c6312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5.png)
一、审题首先,我们需要仔细审题,了解题目要求和背景。
例如,查看题目中是否有关键词,如“分析”,“解释”,“总结”等,这将帮助我们明确答题的方向和要求。
同时,可以了解一下该题目所属的历史时期,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材料内容。
二、分类总结三、分析材料在分析材料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作者背景:了解作者的身份,职业,政治立场等,分析他们可能对材料中观点的偏见和影响。
2.观点分析:解读材料中的观点,寻找观点的依据和论证,分析观点的合理性和可能的局限性。
如果有多个观点,可以进行对比和评价。
3.内容分析:分析材料中提供的相关历史事实、数据和事件,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关联。
4.背景分析:探究材料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理解材料所表达观点的背景因素。
四、论述方法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论述:1.引言:简要介绍题目背景和主题,明确论述的目的和方法。
2.分析:根据材料内容和之前的分类总结,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分析,解读材料中的观点、事件或事实。
3.论证:提供论据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可以引用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或者其他历史事实。
4.对比:如果材料中存在不同观点或者不同时间段的材料,可以进行对比和评价。
5.总结: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总结,重新陈述观点和结论,并指出其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语言表达在表达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结构清晰:确保文章有清晰的逻辑结构,段落之间有明确的过渡。
2.语言准确: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述。
3.关联词使用:使用适当的关联词来连接句子和段落,使文章的思路和脉络更为顺畅。
六、实践演练为了熟悉这种题型,可以进行多次实践演练。
可以选择一些历史材料,自行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按照上述方法来写作。
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来评价你的答案,帮助你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总之,2024年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主要包括审题、分类总结、分析材料、论述方法和语言表达等步骤。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0b075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c.png)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
1.仔细阅读材料: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不要遗漏任何信息。
注意材料的主题、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你理解材料的背景和内容。
2.找出关键词句: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找出关键词句,这些关键词句可能是对材料的总结或对问题的提示。
通过关键词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和要点。
3.联系所学知识:在分析材料时,要将其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对材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有助于回答问题。
4.归纳总结答案:在回答问题时,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答案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注意细节和逻辑: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细节和逻辑关系。
对于涉及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的题目,要仔细核对材料中的信息,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答案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6.反思和总结:在完成材料解析题后,要进行反思和总结。
检查答案是否准确、完整、有条理,对于不足之处要及时纠正和改进。
同时,要注意总结经验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最新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eefd8cc10661ed9ac51f3b9.png)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最新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1一、大国崛起1.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2.答案模板(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二、中日关系1.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2.答案模板(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①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对未来;②加强交流,增进互信;③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方面: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三、中美关系1.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2.答案模板(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
四、三次科技革命1.常考设问: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2.答案模板(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五、对外交往1.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2.答案模板(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六、民族复兴1.常考设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答案模板(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3)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为发展贡献力量。
中考历史分析说明题的答题技巧及例题解析.doc
![中考历史分析说明题的答题技巧及例题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edd52426fff705cd170ac1.png)
中考历史分析说明题的答题技巧及例题解析分析说明题型是传统的大型主观性试题。
特点是知识容量大,并有很大的空间供分析问题能力的发挥。
所以分析说明题主要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
它不仅适用于大跨度的历史问题, 也适用于阐释历史理论问题和涉及情感价值观的问题。
分析说明题的解答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审题。
在审题中要注意时空范围、关键词、要求等,还要审每小问后面的分数,比如是3分,如考生已知道了二点,那么很可能还有第三点。
其次,根据审题的结果,也就是题目的要求,从头脑中,从书本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
第三步是打草稿,打草稿并不是要求写出答案的全部,只要求写出几点,每点用几个字概述, 点明即可。
第四步是正式答卷。
第五步是检查。
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审题是否正确?(即答案是否合题意)有无错漏之处?有无错别字等。
【例题】材料一:唐太宗日:“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1)结合所学知识同答:唐太宗时期的哪两条措施体现了材料一的观点?(2分)(2)请描述“贞观之治”的景象。
(1分)(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哪几项重大决策?(3分)⑷试从“衣、食、住、行、用”中选择两个方面,比较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4分)⑸从“贞观之治”和“改革开放”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1)①轻摇薄赋②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2分(2)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1分(3)①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溅射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③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或重视科技作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863”计划;加大教育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高等教育)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⑤加快国有企业改革⑥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3分(4)改革开株前改革开的后衣衣服少、样式旧、色彩单一衣物丰富、款式新颖、色彩多样食失误匮乏、营养不良食品丰富'讲究营养搭甑住住房简陋、面租狭小宽敞舒适、结构合理行出行服难、工具以自行车为主交通发达、汽车进入家庭用电器很少、手表、收音机为高档消斐品电器广泛、更新频繁(5)执政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实行惠民政策,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使生产发展、社会进步。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九年级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初探》案例分析.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九年级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初探》案例分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392ff9650e2524de5187edd.png)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教案《九年级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初探》案例分析《九年级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初探》案例分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片题的主要类型,探究和总结不同类型的解题技巧。
2、复习和巩固相关历史理论知识,学会分析,迁移和整合各种史料,提高历史学科综合应用的能力。
3、能够学以致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二、教学重点:1、掌握图片题的主要类型和设问方式;2、探究图片题的答题技巧;三、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而坐,课前记忆相关历史理论知识;2、教师准备图片题的类型题,解题技巧的文稿和ppt和学案;四、教学过程:(一)教师与学生共同记忆本节课相关的历史理论知识。
(二)公布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历史读图题,并积极思考读图题的结构和设问特点。
教师总结:1、图片题类型:图片题;地图题;漫画题;2、图片题结构:材料部分+设问部分;3、图片题设问特点:第一问的问题设置与知识理论紧密相关,直问直答;第二问的问题设置,一般是将几张图片进行对比,常出现分别、共同等词语,考察学生分析,辨别、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发学案,通过练习,探究解决图片题的方法和技巧。
1、图片题(1)图一、图二所示史实对当今世界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上述史实出现的共同背景是什么?教师提问:当一道题中呈现若干图片后,大家不要焦虑,无论这些图片是相似的还是相反的,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
首先来看第一题,我们先来xxx 题目,题目中的关键限制词是什么?该题目是围绕哪个主题展开的呢?学生积极回答:第一个关键词“世界历史发展”,第二个关键词是“影响”;教师总结提问:非常好,通过审题,我们获知第一题想要考察对世界的影响;那么通过读图片,我们获得了哪些有效信息呢?学生回答:“911时间”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教师分析:通过分析,我们要将材料信息转化为我们的历史知识点,那么整合之后,第一题的答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两个图片是相反的,第一张图片不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第二张图片有利于维护世界的经济秩序。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fd3590011ca300a7c390c2.png)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参查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题型。
根据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文字材料题,图片材料题,数据表格题。
目前,材料解析题,已成为历史中考的重要组织部分。
1、文字材料题的解题方法首先是读,这是解题的前提。
先读所问,后读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
一般的材料题信息量大,比较耗费时间,如果一上来就盲目地先看材料,对材料的意思大概也有一定了解,但是再看问题的设置,就会发现已获得的与问题相关的指向性信息不够明确、充分,这样就得回过头再看材料,这种习惯很浪费时间。
合理的做法是不妨改成先按顺序,快速地把材料题题的几个问题读一遍,知道了问什么,然后再有准备地去材料中挖宝。
同时,阅读材料时要注意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往往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
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其次是找,这是解题的关键。
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设问,但都是要求学生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千变万化的试题要么是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进行设置,要么是它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回答或确定大方向。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从材料与课本的链接处找出相似点。
只需确定了材料与课本某方面知识的关联,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但是答案的组织一定要结合材料所给的环境,千万不要自顾自地表演,而忽略了材料要求。
最后是答,这是解题的归宿,答题时要注意看分数,低分值的一般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
分值大的则要深入分析,详加说明;落笔时文字表达要言简意赅,用语规范,准确使用应试语言书写答案时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2024年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
![2024年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8be7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b.png)
第一步:审题和理解
在回答历史材料分析题之前,首先要认真审题和理解题目的要求。
明
确题目中所涉及的时间背景和具体内容,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
行分析。
第二步:材料辨析
第三步:材料综合应用
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将历史材料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知识进行对照
和结合,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全面理解。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如政治、经济、社会等,分析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四步:论证和分析
根据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综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可以通过列
举事实、提出证据和进行逻辑推理等方式,进行论证和分析。
尽量避免主
观臆断和片面看问题,要善于抓住材料中的本质问题,提出合理的观点和
结论。
第五步:结构清晰和语言准确
在回答答题时,要注意结构的清晰和语言的准确性。
可以采用段落结构,每个段落表达一个主要观点,并使用恰当的历史术语和表达方式。
同时,语言要简练明确,没有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以上是2024年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一般答题方法。
但是需要注意
的是,具体答题方法会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和要求有所调整,因此在作答
时还需要灵活运用。
最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材料,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的深
入理解,并用合理的论证和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解析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解析分析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d37d9b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8.png)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解析分析题的解题技巧历史学科是中考的重要科目之一,而解析分析题是历史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
本文将介绍解析分析题的解题技巧,并提供一个适用的模板,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种题型。
1. 理解题目要求解析分析题通常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资料或文献,分析事件、事物或人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发表个人观点或作出评价。
因此,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并确定要分析的对象。
2. 收集资料和分析内容在解析分析题中,往往会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文献或图片,考生可以根据这些资料汇集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首先,要注意资料的来源、时间以及作者的角度和立场,理解其背景和特点。
其次,要针对有关事件、事物或人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捕捉主要线索和关键信息,形成清晰的思路。
3. 运用解析分析模板为了更好地组织思路和表达观点,可以采用以下模板来完成解析分析题的写作:引言段:简要介绍所要分析的事件、事物或人物,引出解析分析的主题。
主体段落:- 起因分析:说明事件、事物或人物的背景和引发因素。
- 经过分析:描述事件、事物或人物发展的经过和过程。
- 结果评价:评价事件、事物或人物的影响和结果,并给出主观判断或客观评价。
- 对比分析:若可能,可以进行对比分析,与其他类似事件、事物或人物进行比较,突出其独特性或共性。
总结段:准确概括解析分析的观点和结论,强调其重要性和意义。
4. 注意写作技巧在解析分析题的写作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语言表达要清晰、简洁、准确,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以免造成歧义。
- 避免主观性太强的情感色彩,尽量客观客观分析和评价。
- 适当运用历史条理、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使整篇文章结构清晰,逻辑连贯。
- 注意段落分隔的使用,使文章层次清晰,便于阅读和理解。
总之,解析分析题是中考历史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和使用适当的模板,有助于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题目并得到较好的分数。
希望以上的技巧和模板能对考生在历史答题方面有所帮助。
中考历史复习技巧如何处理历史材料题
![中考历史复习技巧如何处理历史材料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e203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5.png)
中考历史复习技巧如何处理历史材料题历史材料题在中考历史考试中占据较大比重,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较难的考点。
历史材料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与分析材料,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和解释阐述等。
在备考中,学生应该掌握一些技巧来应对历史材料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处理历史材料题的技巧,帮助学生备考中考历史。
一、认真审题在解答历史材料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内容。
有些题目可能会提出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而有些题目可能只是要求分析材料,了解材料中的观点或事件。
通过仔细审题,可以明确自己要从材料中寻找的信息和解答。
二、仔细阅读材料在解答历史材料题之前,要先仔细阅读材料,理解材料中的内容。
可以将材料分为不同的段落或者不同的部分,逐段逐句进行分析。
要注重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例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以及人物的观点和态度等。
三、进行信息归纳在阅读完材料后,可以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或者笔记等方式来整理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解题过程。
在归纳信息时,要注意将材料中的观点和事实进行区分,确保对材料内容的准确理解。
四、寻找问题线索在解答历史材料题时,可以寻找材料中的问题线索,尤其是那些对问题有直接或间接回答的信息。
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或问题,将线索与题目进行对照,找出与题目相关的内容,并进行分析。
五、理顺思路,进行答题在对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后,可以着手进行答题。
在回答材料题时,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使用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支持和解释。
可以先列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路,然后逐一回答题目的要求,确保答案的逻辑和连贯性。
六、注意时空背景在处理历史材料题时,要注意对材料中的时空背景进行了解和掌握。
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对材料中的人物观点和事件进行背景分析,增强对材料的理解和判断。
七、多做历史材料题练习为了提高解题能力,学生可以多做历史材料题的练习。
通过练习,可以熟悉历史材料题的出题规律和解题技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d6cc8c5be1e650e52ea99f1.png)
1
复杂问题简单化 疑难问题常见化 回答问题规范化
2
一、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
1、看清问题要求 2、带着问题要求阅读理解材料 3、完整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4、联系书本知识迁移与运用 5、根据问题要求进行分析说明作答
3
二、分析设问与整体把握材料
分析设问,减轻阅读的难度,整体把握材料明确答 题方向。 设问的模式(限定词、中心词等) (1)“根据材料X,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 纳)…情况、分析原因、影响等”(X分) (2)“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 材料、概括、归纳等)……(X分) (3) “综合x材料……谈认识(或者启示等)(X 分) 整体把握材料: (1)材料与材料的关系,抓住中心问题。 (2)材料与课本的关系,寻找切题角度。
康有为(1分);三民主义(三大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1分)。
评价: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它还是一次爱国救 亡的政治活动;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 的觉醒。
14
(2)假如你为图四所示刊物投稿,应确定怎样的主题思 想才有可能发表?(1分)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任意答出一点或其中一方面均可得分,1分)。
7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我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指什么?在20 世纪中国历史有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他两次是什么?
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 主义制度 第一次巨变是指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 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次巨变,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 就,并在实践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考历史材料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材料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e7ef23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f.png)
中考历史材料答题技巧历史材料题啊,那可是有不少小窍门的。
1. 读懂材料拿到材料先别慌着答题,要把材料认认真真地读个几遍。
就像看故事一样,把里面的关键信息都找出来。
比如时间、人物、事件这些,这就像是找到打开答题大门的钥匙。
有时候材料里可能会有一些生僻的词或者表述,别怕,结合上下文大概猜猜意思。
比如说遇到一些古代的官职名称,你就想这个官职大概是管啥的,和题目有没有关系。
2. 联系课本知识历史材料题可不会脱离课本的。
你得把材料里的东西和你学过的课本知识联系起来。
比如说材料提到了商鞅变法,你就得马上想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这些。
要是材料里说某个时期的经济发展,你就得回忆课本里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之类的。
这就像搭积木,把材料的小块和课本知识的小块搭在一起,答案就出来了。
3. 注意答题格式一般来说,答题要有条理。
如果是问原因的,你可以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分开写。
要是问影响,也可以从对当时和对后世的影响这样分开来说。
不要写得乱糟糟的,让改卷老师看得头疼。
比如说问工业革命的影响,你就可以先写对当时英国的影响,像生产力提高啦,社会结构变化啦,然后再写对世界的影响,像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之类的。
4. 多写一些有时候你可能不太确定答案,那就多写一点。
但是也不是乱写啊,还是要围绕着题目和你知道的知识来写。
说不定你多写的那些里面就有得分点呢。
就像撒网捕鱼,网撒得大一点,捕到鱼的机会就大一点。
不过要注意时间,别在一道题上花太多时间,导致后面的题没时间做了。
5. 分析材料的立场有些材料可能是有立场的,比如是当时某个国家的官方文件之类的。
你得分析这个立场,这对答题很有帮助。
如果是一个大国的文件在描述和小国的关系,可能就会有一些自大或者美化自己的表述。
你要能看出来,然后在答题的时候考虑到这一点。
6. 语言表达准确答题的时候要用历史学科的术语。
不能用大白话,比如说不能把“君主专制”写成“国王很专制”。
要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你的意思。
历史中考材料与探究题答题技巧
![历史中考材料与探究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a1424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9.png)
历史中考材料与探究题答题技巧
历史中考材料与探究题的答题技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题目的材料,明确题目的要求和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理解和分析,注意材料的关键词和语句,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
3.对于开放性探究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回答,注意答案的针对性和条理性。
4.对于有难度的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和材料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对于涉及多个方面的题目,要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将每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类和概括。
6.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尽量使用历史学科的规范用语,避免出现口语化和语法错误。
7.对于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的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和材料内容,自行组织答案,注意答案的针对性和条理性。
总之,解答历史中考材料与探究题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内容,注重语言表达和逻辑性,才能得到高分。
2024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2024中考历史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2e3924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8.png)
2024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一、中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中考历史选择题那可真是有不少小窍门呢!选择题在历史考试里占的比重不小,就像是一群小怪兽,我们得一个一个把它们打败。
有些选择题会直接考查基础知识,像那些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
这时候你就得像个记忆小超人,平时背得牢,看到题目就能秒选。
比如说问你辛亥革命是哪一年爆发的,你要是把1911年这个时间点记得死死的,那这个分就轻松到手啦。
还有些题目呢,会给你一个历史事件,然后让你分析它的意义或者影响。
这时候你可不能光靠死记硬背啦,得动动脑筋。
你可以联想一下这个事件前后的历史背景,就像把它放在一个大的历史拼图里,看看它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比如说工业革命,你得想到它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对社会结构的改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等等。
有时候题目里会有一些干扰项,故意迷惑你。
这些干扰项可能看起来很像正确答案,但其实是陷阱。
你得小心谨慎,仔细分析每个选项。
比如有个题目问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个,选项里可能会有一些看起来和丝绸之路有点关系,但其实是错误的表述,像把丝绸之路的起点说成是广州之类的,这时候你要是对基础知识掌握得好,就能一眼识破这些陷阱啦。
二、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材料就是打开宝藏的钥匙。
首先,你得认真阅读材料,这个阅读可不是走马观花哦,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清楚。
有时候材料里会有一些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这可能就是解题的关键。
比如说材料里提到“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那你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围绕闭关锁国的表现、影响等方面来作答。
在回答材料分析题的时候,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是一个引子,你得把材料里的信息和你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
比如材料讲了美国南北战争,你就要想到南北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对美国发展的重要意义等课本知识,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
还有哦,回答的时候要有条理。
你可以按照题目要求,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备战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材料分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
新课标下的材料分析题成了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模拟考试和中考当中,考生在材料分析题上的失分较为明显。
如何来解答这一类型的题呢?
材料分析题的类型
1文字型材料题
这是中考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
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考生较好回答。
这种类型的材料题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图表型材料题
图表型材料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像(线) 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
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一体,而且因其材料精炼、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阅读量小等特有优势,成为中考测试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主要有单纯表格型、单纯图片型和文、图、表混合型材料题等形式。
变化性、对比性和直观性是历史图表材料承载信息最显著的特点。
因此,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
要先读设问部分,带着问题再去分析表格,有意识地去观察分析材料。
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再分析原因然后组织答案。
3开放型材料题
所谓的开放型,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材,尽可能新颖,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不限定”范围,答案也非唯一性,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
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制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如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材料来源无法预知。
但考生应当把握一点,即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
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1第一步,读懂读透阅读材料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
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
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才能知晓。
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
先读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分析定向化。
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
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从中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获取有效信息。
其次,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
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
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再次,要把握好材料间的联系。
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
这些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
但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2第二步,找取相关信息点
要注意找设问与材料中的关联点,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要注意找取材料论述的中心。
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的不同材料虽然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知识点,但这不同知识点之间可能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这种相似性或相关性即是要找的中心;材料或材料的中心与设问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之间有哪些联系;材料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外历史之间的一些联系等。
试题虽然都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教材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教材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
确定了材料与教材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教材中“对号入座”。
3第三步,回答设问内容
(1)注意答好第一问。
一般情况下,一个材料分析题设好几问,而设问大都是相互联系着的。
往往答对了第一问,其他便迎刃而解了。
因此,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全面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