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物理演示实验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5篇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5篇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5篇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 (1)一、实验任务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二、实验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_,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ncosα-mg=0(1)nsinα=mω2_(2)两式相比得tgα=ω2_/g,又tgα=dy/d_,∴dy=ω2_d_/g,∴y/_=ω2_/2g.∴g=ω2_2/2y..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_、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 由以上几式得:g=4π2n2h/t2.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则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2023)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雅格布天梯总结报告实验报告范本(一)

(2023)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雅格布天梯总结报告实验报告范本(一)

(2023)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雅格布天梯总结报告实验报告范本(一)(2023)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实验背景该实验为大学物理的雅格布天梯,通过实验可以学习到力的作用、机械平衡、杠杆原理、力的分解等知识。

实验原理通过建立一个标度模型,来演示力的作用和力的平衡,进而引入机械平衡和杠杆原理的概念。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力的分解。

实验目的•理解力的作用•理解机械平衡和杠杆原理•学习力的分解方法实验过程1.准备工作:准备桌子、木板、砝码等实验工具。

2.通过构建标度模型演示力和力的平衡。

3.利用杠杆原理演示机械平衡。

4.利用实验演示力的分解。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演示了力和力的平衡、机械平衡以及力的分解。

此外,还加深了对物理学中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在学习力的作用、机械平衡、杠杆原理和力的分解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构建标度模型、运用杠杆原理以及通过实验演示物理概念。

感谢老师和助教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对物理学的学习更加深入和全面。

实验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标度的刻度准确度,以及杠杆位置的摆放和沿用。

此外,实验中还要注意砝码的加减顺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改进为了提高实验的效果和准确性,我们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例如在标度模型上增加一个表示重心的箭头,便于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

实验延伸该实验还可以延伸到工程领域中,例如在设计机械结构时,需要考虑到力的作用和机械平衡等物理原理,以确保机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大学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教程》致谢感谢老师和助教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对物理学的学习更加深入和全面。

同时也感谢实验室的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配合和帮助。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牛顿第二定律的演示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

2. 掌握质量、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实验器材:1. 质量可调的滑块。

2. 弹簧测力计。

3. 不同质量的物体。

4. 细线。

5. 支架。

6. 砝码。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滑块、细线、砝码等放置在支架上。

2. 将质量可调的滑块放置在滑板上,调整滑块的质量,使其满足实验要求。

3.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砝码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4. 用细线将滑块和砝码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稳定。

5. 打开弹簧测力计,使砝码缓慢下落,滑块随之运动,观察实验现象。

6. 改变滑块的质量,重复实验步骤5,观察实验现象的变化。

7. 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实验结果:1. 当砝码下落时,滑块开始运动,且运动速度与砝码的质量成正比。

这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 当改变滑块的质量时,滑块的加速度也会随之改变,且变化趋势与理论值相符。

这表明实验结果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论预测一致。

3.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滑块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这可能与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因素有关。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质量对运动的影响,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质量、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证明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此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我们还学到了许多关于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方法,提高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除了本次实验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物理演示实验来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例如,光的衍射和干涉实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波动性质;静电实验可以让我们了解静电场和电荷的性质;热力学实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温度、热传递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等原理。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物理原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完整版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完整版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完整版一、实验目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直观的现象和实际操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规律。

本次演示实验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和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如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领域的典型现象。

2、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我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验仪器在本次演示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多种仪器和设备:1、牛顿摆:由多个质量相同的金属球通过细线悬挂组成,用于演示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2、静电发生器:能够产生高压静电,展示静电现象,如静电吸引、静电放电等。

3、光学三棱镜:用于分解白光,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4、特斯拉线圈:产生高频高压交流电,产生绚丽的电弧。

5、傅科摆:证明地球自转的装置。

三、实验内容及现象1、牛顿摆实验将牛顿摆的一侧小球拉起一定高度,然后释放。

观察到被拉起的小球撞击另一侧的小球,另一侧只有一个小球被弹起,且弹起的高度几乎与释放时的高度相同。

这一现象表明在理想情况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2、静电发生器实验打开静电发生器,当金属球上积累足够的电荷时,我们发现靠近金属球的轻小物体(如纸屑)被吸引。

用手指靠近金属球时,能感受到轻微的电击,同时还能看到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

3、光学三棱镜实验让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屏幕上可以看到白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带。

这清楚地展示了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4、特斯拉线圈实验接通特斯拉线圈的电源,线圈顶部产生强烈的电弧,呈现出美丽的放电现象。

同时,还能听到“滋滋”的放电声。

5、傅科摆实验启动傅科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观察到摆的摆动平面在缓慢地转动,这直观地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四、实验原理1、牛顿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当一个小球撞击另一个小球时,它们之间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同时,由于忽略了空气阻力和摩擦等因素,能量也守恒,所以被弹起的小球能达到与释放时相近的高度。

2023年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力学

2023年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力学

2023年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力学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些力学实验来阐述和展示各种力学原理与定律,让学生们通过观看演示实验来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力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力学原理的认识。

实验器材1.圆盘2.弹簧3.转轮4.杠杆5.重力势能板6.绳子等实验1:圆盘的动能定理实验目的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演示“圆盘的动能定理”的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让学生们理解动能定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过程1.将圆盘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弹簧固定在墙上。

2.用手转动圆盘,将圆盘推动到一定距离后松手。

3.观察圆盘的滚动,通过观察滚动的过程、计算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和半径,计算圆盘的动能。

4.用计时器测量圆盘的运动时间,并记录数据。

5.根据圆盘的运动时间和动能计算公式,计算圆盘的动能。

6.在实验的过程中,探究圆盘的动能与圆盘的转动速度、质量、半径及运动时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根据计算所得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圆盘的动能与圆盘的转动速度、质量、半径及运动时间都有关系。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当圆盘质量越大、半径越大、运动时间越长、角速度越大时,圆盘的动能也会相应增加。

实验2:力的平衡实验目的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演示“力的平衡”的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力的平衡与不平衡状态,推导出物体在平衡时的条件。

实验过程1.在桌子上放置一个杠杆,将杠杆头部向上。

2.在杠杆平衡时,向杠杆的另一端挂上不同重量的物品。

3.观察挂在杠杆上的物品重量与杠杆的长度,通过测量和计算,找到杠杆的平衡点,探究何种重量的物品可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4.实验过程中,可以用手动或计算得到杠杆左右两端受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力的平衡条件。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当杠杆两端所受的力相等、方向相反时,杠杆才能保持平衡的结论。

也就是平衡条件:F1L1=F2L2,其中F1和F2分别是两个物体所施加的力,L1和L2分别是两个物体与杠杆平衡点的距离。

实验3: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目的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演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守恒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实验过程。

【理学】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共(3页)

【理学】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共(3页)

【理学】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共(3页)实验名称:物理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演示物理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实验器材:振动线圈、直流电源、磁体、电子显微镜、带电粒子束管、宏观物体、光学仪器等。

实验过程及结果:
1.振动线圈演示
将直流电源连接到振动线圈的电极,可通过调节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使线圈振动的幅度变化。

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观察振动线圈在不同电压下的振动情况,同时可让学生根据振动的幅度变化来研究产生振动的原理。

2.磁体演示
将磁体通过直流电源与接触器连接起来,将磁铁放置在接触器上,当接触器断开时,磁体的磁力线方向改变,从而使磁体的磁力线相互作用,产生撞击声。

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观察磁体的撞击声,并进一步研究磁体的磁效应以及磁力线的性质。

3.光学演示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宏观物体的结构,并使用带电粒子束管来实现“手写”字。

实验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基本概念,以及物质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等。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本次实验是大学物理的演示实验,主题为“光学与电磁感应”。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光学和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学习相关实验方法和技巧,提高我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实验设备这次实验我们使用了如下设备:•光路放大器•折射仪•凸透镜•电磁铁•磁仪•示波器实验原理光学光是一种最基本的电磁波,当它遇到介质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透射等现象,而这些现象就是光的折射原理。

折射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规定了光在通过介质界面时的运动方向。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到达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它的入射角度、出射角度、折射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如下关系:$$\\frac{\\sin \\theta_1}{\\sin \\theta_2} = \\frac{n_2}{n_1}$$式中 $\\theta_1$ 和 $\\theta_2$ 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n1和n2分别为折射介质和入射介质的折射率。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磁场发生变化会在导体中引起感应电流的现象。

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引起感应电流。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导体中有一个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内就会有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产生”。

此定律很好的解释了电磁感应现象。

$$\\varepsilon = -\\frac{d \\Phi}{dt}$$式中 $\\varepsilon$ 为感应电动势,$\\Phi$ 为磁通量。

实验步骤光学实验第一步,我们设置了一套小球模型装置,在装置内填入水和油,并将光线从一头传至另一头,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反射情况。

第二步,我们用折射仪和一盒棱镜完成了一次折射实验,观察了折射角的变化情况。

第三步,我们用凸透镜作为实验器材,通过控制凸透镜的曲率半径确定其焦距,观察了光线在凸透镜的透射过程中发生的聚焦现象。

电磁感应实验第一步,我们用电磁铁和磁仪来完成了一次简单的电磁现象实验,观察了电流通过电铁时铁芯中磁场的变化情况。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二)2024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二)2024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二)引言概述: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二)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实验展示和验证物理理论,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观察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二)的内容和目标。

正文:1. 实验一:光的折射- 介绍折射现象和斯涅尔定律- 测量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角-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总结实验对折射现象的认识和物理原理的应用2. 实验二:牛顿环实验- 介绍牛顿环实验和干涉现象- 利用透明球与平板玻璃之间的干涉环展示干涉现象- 实验中的观察与记录- 计算干涉环的半径和观察现象的解释- 总结实验对干涉现象的认识和光的波动性质的验证3. 实验三:弹性碰撞- 介绍弹性碰撞的基本概念和守恒定律- 利用弹性碰撞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测量碰撞前后小球的速度和动量-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总结实验对弹性碰撞的认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 实验四:平衡与力的测量- 介绍物体平衡和力的概念- 利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和不同角度下的拉力- 实验中的观察与记录- 绘制力的示意图和分析力的关系- 总结实验对平衡和力的认识和测力学的应用5. 实验五:磁感线实验- 介绍磁感线和磁力线的概念- 利用磁铁和铁屑展示磁感线的分布- 实验中的观察与记录- 分析磁感线和磁铁性质的关系- 总结实验对磁感线和磁铁性质的认识总结: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二)通过五个实验点的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理论和原理。

通过折射、干涉、碰撞、平衡和磁感线五个实验的展示和验证,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培养了实验技能和科学观察能力。

这些实验的结果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新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物理演示,加深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一:牛顿第三定律演示实验设备:两个气球、细绳、力计实验步骤:1. 将两个气球充气并系紧。

2. 使用细绳将两个气球相连,并在其中一个气球上挂钩子。

3. 使用力计拉另一个气球,使其与挂钩子的气球相撞。

4. 记录两个气球相撞时的力计读数。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到,当两个气球相撞时,它们都会以相等的力反向弹开。

力计的读数证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等性,与牛顿第三定律相符。

实验二:光的折射和全反射演示实验设备:半圆形玻璃棱镜、激光指针、白纸实验步骤:1. 将半圆形玻璃棱镜放置在白纸上。

2. 使用激光指针从棱镜的一侧照射光线。

3. 调整激光指针的角度,使光线进入棱镜,并在白纸上观察光线的折射和反射路径。

4. 继续改变入射角,直到观察到全反射现象。

实验结果:实验中观察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相应增大。

当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光线完全在棱镜内部反射,不再折射出棱镜,证明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实验三:电磁感应现象演示实验设备:线圈、磁铁、电流表实验步骤:1. 将线圈水平固定,并确保其一端与电流表相连。

2. 快速将磁铁插入线圈中,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3. 改变磁铁的插入方向,重复实验。

实验结果:实验中发现,当磁铁插入线圈时,电流表显示出电流的短暂变化。

这表明变化的磁场在闭合线圈中产生了电动势,即电磁感应现象。

改变磁铁的插入方向,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也随之改变,证实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结论:通过上述三个实验,我们直观地验证了牛顿第三定律、光的折射和全反射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这些实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演示实验,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实验器材:1. 磁铁2. 导线3. 电池4. 万用表5. 直流电源6. 光学仪器(例如:反射镜、透镜、凸透镜等)实验一:电磁感应实验原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实验步骤:1. 将一个线圈固定在实验台上,线圈两端接入一个万用表,以测量电流的大小。

2. 在线圈的一端靠近磁铁,用力拉动磁铁,使磁铁离开线圈,观察并记录电流的变化。

3. 反复进行步骤2的操作,分别在不同速度下拉动磁铁,观察电流的变化趋势。

4. 分析数据,总结电磁感应的规律,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

实验二:电池的内阻测量实验原理:当电流通过电池时,由于电池本身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内阻,影响电流的流动。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可以计算出电池的内阻。

实验步骤:1. 连接电池、导线和电阻,组成一个电路,电阻两端接入一个万用表以测量电流,电池的两端接入一个电压表以测量电压。

2. 分别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并记录数据。

3.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出电池的内阻。

实验三:光的折射实验原理:根据折射定律,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可以计算出光线的折射角度。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光学仪器,例如:透镜或凸透镜等。

2. 将一束光线射向光学仪器,观察并记录光线的折射现象。

3. 通过改变入射角度或改变介质的折射率,观察光线的折射变化。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光线的折射定律,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

实验四:杨氏干涉实验原理:利用光的干涉现象,通过狭缝、光源和屏幕的组合,观察和分析干涉花样、干涉条纹的特征。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狭缝,将光源透过狭缝射向一块屏幕,观察干涉花样的形成。

2. 通过改变狭缝的宽度、光源的波长或屏幕的位置,观察干涉花样的变化。

3.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和明暗的分布,分析干涉现象并计算出波长或确定狭缝的宽度。

哈工程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哈工程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哈工程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21年XX月XX日实验地点:哈工程XXX实验室实验项目:物理演示实验实验目的:1. 探究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2. 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提高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实验器材:1. 光学实验盘2. 球形反射镜3. 小球追踪仪4. 科学计算器5. 实验笔记本实验步骤:1. 照明光线的射线角度改变对反射的影响。

2. 对球形反射镜的反射角度进行测定。

3. 通过小球追踪仪记录小球的运动轨迹。

4. 整理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1. 实验数据显示,当入射角度大于反射角度时,光线将会反射,并向外散射,造成光线弥散。

2. 反射角度被证明与反射光线的入射角度相等。

3. 通过小球追踪仪得出的实验数据表明,当带电小球靠近荧光屏时会产生对荧光屏的光亮干扰。

实验结论:1. 光线在反射过程中,会受到入射角度的影响,不合适的入射角度将会造成光线的弥散。

2. 反射角度与反射光线的入射角度相等,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反射定律。

3. 携带电荷的物体靠近荧光屏时,会产生光亮干扰,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实验反思:通过这次物理演示实验,我们熟悉了反射角度与反射光线的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实验过程中检验数据的能力,同时也体验到了对实验过程的把握。

虽然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问题,例如光源等影响因素,但这些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思考和解决方案,加强了我们的实验应变能力。

实验建议:1. 建议增加实验器材的数量和种类,丰富实验内容,提升实验效果。

2. 增加实验进行的时间,充分利用实验机会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3. 加强实验的安全措施,如避免光线对人眼的伤害等。

同时学校可增加实验社团来增加学生对实验科学的兴趣和养成学生的实验习惯。

以上是本次哈工程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实验所得结果与结论均基于实验数据,希望对学院的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为学校的物理实验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1预习报告:1、试验目的。

(这个大学物理试验书上抄,哪个试验就抄哪个)。

2、实验仪器。

照着书上抄。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书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况下是抄结论性的公式。

再对这个公式上的物理量进行分析,说明这些物理量都是什么东东。

这是没有充分预习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试验,你就把整个试验里涉及的物理量写上,再分析。

4、试验内容和步骤。

抄书上。

差不多抄半面多就可以了。

5、试验数据。

做完试验后的记录。

这些数据最好用三线图画。

注意标上表号和表名。

EG:表1。

紫铜环内外径和高的试验数据。

6、试验现象。

随便写点。

试验报告:1、试验目的。

方法同上。

2、试验原理。

把书上的归纳一下,抄!差不多半面纸。

在原理的后面把试验仪器写上。

3、试验数据及其处理。

书上有模板。

照着做。

一般情况是求平均值,标准偏差那些。

书上有。

注意:小数点的位数一定要正确。

4、试验结果:把上面处理好的数据处理的结果写出来。

5、讨论。

如果那个试验的后面有思考题就把思考提回答了。

如果没有就自己想,写点总结性的话。

或者书上抄一两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实验报告大部分是抄的。

建议你找你们学长学姐借他们当年的实验报告。

还有,如果试验数据不好,就自己捏造。

尤其是看到坏值,什么都别想,直接当没有那个数据过,仿着其他的数据写一个。

不知道。

建议还是借学长学姐的比较好,网络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

每个老师对报告的要求不一样,要照老师的习惯写报告。

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做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时我虽然用心听讲,但是再我做时候却极为不顺利,因为我调节仪器时怎么也调不出干涉条纹,转动微调手轮也不怎么会用,最后调出干涉条纹了却掌握不了干涉条纹“涌出”或“陷入个数、速度与调节微调手轮的关系。

测量钠光双线波长差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实验仪器用的非常不熟悉,这一切都给我做实验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当我回去做实验报告的时候又发现实验的误差偏大,可庆幸的是计算还顺利。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在大学的物理课程中,演示实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学中所学的知识点,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在本次物理课程中,我参加了一次精彩的演示实验,下面我将对此次实验进行一份报告。

实验名称:如何利用棱镜制造虹彩实验原理:在太阳光线在天空中通过水滴时,由于折光原理,因此形成了一道彩虹。

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

而我们的实验要点就是要借助棱镜的色散特性,重新制造这个过程。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一把直边棱镜、一把直尺、颜料或染色水。

2. 将直边棱镜按照45度角放置在平面的地面上。

3. 将直尺对准棱镜的斜面,沿着斜面方向滴上一点染色水或颜料。

4. 观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染色水滴撞击棱镜后,水滴向下滑动的同时,光线经过棱镜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在地面上形成了一道狭长的、颜色各异的光带。

这就是棱镜制造的虹彩。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制造了虹彩,并在光带内观察到了不同的颜色: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

相信大家也已经非常熟悉这些颜色的顺序。

实验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利用棱镜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将太阳光线的色散现象重新制造。

虽然这种实验过程相对简单,但实验结果却非常惊人,真正教会我们了如何利用生活中简单的物品重新制造科学现象。

总结:通过这次物理演示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折射、反射、色散等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实验能力和思辨能力。

希望今后能够多参加这类实验,加深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2023年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4篇

2023年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4篇

2023年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4篇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1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

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

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

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

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五、讨论与思考雷电暴风雨时,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

为什么?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2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因)。

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

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 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

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

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

并观察现象。

(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

实验现象: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

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

最新大学物理演示实验

最新大学物理演示实验

1.超导磁悬浮操作方法1.首先将小车下面垫上一 8mm 左右的硬纸板放在磁性导轨上。

要让再将液氮倒入小车容器中 , 大约过三分钟, 撤下硬纸板。

2.小车悬浮在空中 , 给其一个驱动力 , 机车就会沿着磁性导轨运动。

3.打开驱动力的开关(可变向) , 让机车每圈的运动都受到一个驱动力的作用 , 这样可是机车持续的运动下去。

注意事项: 1.液氮的温度是零下近 200 摄氏度 , 操作者及观看者要注意不要触及液氮, 操作时一定要带手套, 使用镊子。

2.超导块的冷却要均匀, 全面, 最好全部浸入液氮中, 否则机车的运动将会不稳定。

原理提示:超导体的磁性与导体不同, 进入超导态后置于外磁场中时, 它内部产生磁化强度与外磁场完全抵消, 磁力线完全被排斥在超导体外面, 从而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这就是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 即迈斯纳效应。

完全抗磁性会产生磁悬浮现象。

实验中, 当超导块经冷却达到超导态后靠近磁性导轨时, 磁力线进入超导体表面并形成很大的磁通密度梯度, 感应出高临界电流, 从而超导块对轨道产生排斥, 排斥力克服超导体重力使其悬浮。

磁性导轨用铷铁硼磁块铺设在钢板上制成, 两边 N 型轨道起磁约束作用, 保证超导块在轨道上运动。

2.光栅透视系统操作方法打开灯光电源, 把观察镜对准灯源中心, 透过观察镜观察不同光源的光谱。

注意事项不要频繁的开关灯源, 因灯管的寿命和开灯的次数有关。

原理提示根据光栅方程 ,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 则由于各成分色光的不同。

除中央零级条纹外, 各成分色光的其它同级明条纹将在不同的衍射角出现。

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明条纹将按波长顺序排列成光栅光谱, 这就是光栅的分光作用。

如果入射复色光中只包含若干个波长成分, 则光栅光谱由若干条不同颜色的细亮谱线组成。

本实验中使用介质膜光栅, 很好的观察了氦、汞及白光的光谱。

3.光学幻影原理提示凹面镜成虚像的原理, 观察者所看到的图像是在仪器的后部凹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因在凹面镜的前方焦点上有一个倒悬的可以转动的物体, 观察者看到的图像就是这个物体的虚像。

哈工程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哈工程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哈工程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物理实验,展示哈工程物理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技能,加深学生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实验仪器和材料,小球、斜面、计时器、直尺、磁铁、铁砂、电磁铁、电源等。

实验一,斜面上的运动。

首先,我们用直尺测出斜面的高度和长度,确定斜面的倾角。

然后,在斜面上放置一个小球,用计时器记录小球从斜面顶端滚到底端所用的时间。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验证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

实验二,磁场对铁砂的影响。

在实验台上放置一个磁铁,然后在磁铁周围撒上一层铁砂。

当我们移动磁铁时,观察铁砂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磁场对铁砂的影响,了解磁力线的分布规律,以及磁场对物质的作用。

实验三,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我们利用电源和导线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然后在电磁铁的两端放置铁砂。

当通电时,观察铁砂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磁场,以及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四,声音的传播。

我们利用音叉和共振管进行实验,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声音的传播规律,以及共振现象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实验五,光的折射和反射。

我们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进行实验,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以及光的成像规律。

实验六,热的传导和膨胀。

我们利用导热棒和热传导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观察热的传导和物质的膨胀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热的传导规律和物质的热膨胀规律。

实验七,电路的搭建和分析。

我们利用电源、导线、电阻、电容等元件进行电路实验,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电路的搭建方法和基本原理,加深对电路的理解。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物理学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一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一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一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简单振动实验目的:通过简单振动实验,了解振动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振动的周期和频率等相关知识。

实验器材:弹簧、质量块、摆线器、计时器等实验步骤:1. 将弹簧固定在支架上,质量块挂在弹簧下端。

2. 轻轻拉动质量块,使其偏离原来的平衡位置,松手后观察质量块的振动状态。

3. 观察质量块振动的周期和频率,使用计时器进行测量。

4. 改变振动的振幅和拉伸长度,观察和记录对于振动周期和频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1.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质量块的振动状态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即振动的周期是一定的。

2. 测量结果表明,振动的时间间隔呈现出固定的周期性变化,计算得到振动的周期为T=2π*√(m/k),其中m为质量块质量,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

3. 实验结果还表明,振动的频率与周期成反比,即f=1/T。

4. 改变振动的振幅和拉伸长度,可以发现这些变化对于振动周期和频率都有影响,振幅和拉伸长度越大,振动周期和频率越小。

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振动具有周期性和频率特征,振动周期和频率与振动的物理特性相关。

2. 实验结果还表明,振动的周期与质量块的质量和弹簧的弹性系数有关,振动的频率与周期成反比。

3. 改变振动的振幅和拉伸长度,可以改变振动的周期和频率。

这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振动的特性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1] 程学图, 吕东伟, 李建涛. 摆线器振动周期的测量[J]. 实验物理, 2010(12):11-14.[2] 张天, 王宁海, 王婷婷. 用振子测量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研究[J]. 物理实验, 2017(2):56-60.。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一)2024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一)2024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一)引言: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其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正文:一、实验器材准备1. 确定实验目标:在开始实验之前,确定实验的目标和预期结果,以便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和测量方法。

2. 选择合适的器材:根据实验目标选择合适的器材,包括仪器设备、样品和探测器等。

3. 检查器材质量:在开始实验之前,要仔细检查实验器材的质量和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二、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样品: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实验样品,并保证其质量和状态符合实验要求。

2. 实验器材的调校:在实验开始之前,要进行器材的调校和适当的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参数设定:根据实验要求,设定实验参数,如实验温度、电流大小等。

4. 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在实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结论。

5. 实验安全措施: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安全规定,保证实验的安全运行。

三、实验注意事项1. 注意实验环境: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和整洁,防止杂物干扰实验结果。

2. 注意实验时间安排: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并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 注意实验技巧: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巧,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4. 注意实验数据准确性:在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尽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避免误差的发生。

5. 注意实验细节: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细节和注意事项,如保持实验器材的干燥和清洁等。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1. 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适当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例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并进行误差分析。

2. 结果展示:将实验结果以适当的图表形式展示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比较实验结果。

3. 结果解释和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和原理之间的关系,并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一,牛顿摆。

实验原理,牛顿摆是由一根细线和一个重物组成,当重物摆动时,它会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摆动。

实验过程,将牛顿摆吊在支架上,使摆球摆动,观察摆球的运动规律。

实验结果,摆球来回摆动,摆动的幅度和周期与摆长有关。

实验二,光的折射。

实验原理,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会发生弯曲。

实验过程,将一根铅笔放入水中,观察铅笔在水中的形状。

实验结果,铅笔在水中看起来弯曲了,这是由于光线在进入水中发生了折射。

实验三,电磁感应。

实验原理,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实验过程,将一个螺线管放入磁场中,观察螺线管两端的灯泡是否会发光。

实验结果,当螺线管在磁场中运动时,灯泡会发光,这是由于磁场的变化引起了感应电流。

实验四,声音的传播。

实验原理,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它需要介质来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过程,在水中放置一个钟,敲击钟,观察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情况。

实验结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声音会在水中发生折射。

实验五,热传导。

实验原理,热传导是热量在物体内部传播的过程,它是由分子间的碰撞传递能量而实现的。

实验过程,在一根金属棒的一端加热,观察热量在金属棒内部的传播情况。

实验结果,热量会从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传播,传播的速度与金属的热导率有关。

实验总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物理演示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牛顿力学、光学、电磁学、声学和热学等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这些实验不仅让我们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也让我们在实验中感受到了物理规律的神奇和美妙。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对物理学的热爱,不断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共4篇)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共4篇)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共4篇)1、锥体上滚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实验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实验步骤: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2、声波可见实验目的:借助视觉暂留演示声波。

实验仪器:声波可见演示仪。

实验原理: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振动后形成的驻波基频、协频各不相同,即合成波形各不相同。

本装置产生的是横波,可借助滚轮中黑白相间的条纹和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将其显示出来。

实验步骤:1、将整个装置竖直放稳,用手转动滚轮。

2、依次拨动四根琴弦,可观察到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线上出现不同基频与协频的驻波。

3、重复转动滚轮,拨动琴弦,观察弦上的波形。

注意事项:1、滚轮转速不必太高。

2、拨动琴弦切勿用力过猛。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3、弹性碰撞演示仪实验目的:本实验用于演示正碰撞和动量守恒定律,形象地显现弹性碰撞的情形。

实验原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如果正碰撞的两球,撞前速度分别为V10和V20,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由碰撞定律可知:若e=1时,则分离速度等于接近速度解式和式可得:若m1=m2=m;e=1则v1=0,v2=v10,即球1正碰球2时,球1静止,球2继续以V10的速度正碰球3,等等以此类推,实现动量的传递。

实验器材1、实验装置如实验原理图示:1一底座—支架—钢球—拉线—调节螺丝2、技术指标钢球质量:m=7×0.2kg 直径:l=7×35mm 拉线长度: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L=55Omm实验操作与现象l、将仪器置于水平桌面放好,调节螺丝,使七个钢球的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超导磁悬浮操作方法1.首先将小车下面垫上一 8mm 左右的硬纸板放在磁性导轨上。

要让再将液氮倒入小车容器中 , 大约过三分钟,撤下硬纸板。

2.小车悬浮在空中 , 给其一个驱动力 , 机车就会沿着磁性导轨运动。

3.打开驱动力的开关(可变向) , 让机车每圈的运动都受到一个驱动力的作用 , 这样可是机车持续的运动下去。

注意事项:1.液氮的温度是零下近 200 摄氏度,操作者及观看者要注意不要触及液氮,操作时一定要带手套,使用镊子。

2.超导块的冷却要均匀,全面,最好全部浸入液氮中,否则机车的运动将会不稳定。

原理提示:超导体的磁性与导体不同,进入超导态后置于外磁场中时,它内部产生磁化强度与外磁场完全抵消,磁力线完全被排斥在超导体外面,从而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为零,这就是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即迈斯纳效应。

完全抗磁性会产生磁悬浮现象。

实验中,当超导块经冷却达到超导态后靠近磁性导轨时,磁力线进入超导体表面并形成很大的磁通密度梯度,感应出高临界电流,从而超导块对轨道产生排斥,排斥力克服超导体重力使其悬浮。

磁性导轨用铷铁硼磁块铺设在钢板上制成,两边 N 型轨道起磁约束作用,保证超导块在轨道上运动。

2.光栅透视系统操作方法打开灯光电源,把观察镜对准灯源中心,透过观察镜观察不同光源的光谱。

注意事项不要频繁的开关灯源,因灯管的寿命和开灯的次数有关。

原理提示根据光栅方程,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则由于各成分色光的不同。

除中央零级条纹外,各成分色光的其它同级明条纹将在不同的衍射角出现。

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明条纹将按波长顺序排列成光栅光谱,这就是光栅的分光作用。

如果入射复色光中只包含若干个波长成分,则光栅光谱由若干条不同颜色的细亮谱线组成。

本实验中使用介质膜光栅,很好的观察了氦、汞及白光的光谱。

3.光学幻影原理提示凹面镜成虚像的原理,观察者所看到的图像是在仪器的后部凹面镜中所成的虚像,因在凹面镜的前方焦点上有一个倒悬的可以转动的物体,观察者看到的图像就是这个物体的虚像。

操作方法1. 打开电源即可。

2. 观察时,观察者应站在正对着仪器有一定距离的位置。

4.偏振光干涉演示仪操作方法1.观察仪器内的图形,都是无色透明的元件。

2.打开光源,这时立即观察到偏振光干涉条纹。

3.旋转面板上的旋钮,观察视场中的色彩变化。

4.把透明 U 型元件从窗口放进,观察不到异常,用力握 U 型元件,这时在元件上出现彩色条纹,呈现疏密分布。

条纹密集的地方是应力比较大的地方,反之是应力较小处,此即光测弹性。

注意事项取放玻璃片要小心轻放,注意安全原理提示在仪器内的透光材料是由里到外用不同层数的薄膜拼制而成的图案,薄膜内部的残余应力分布均匀。

光弹材料制成的三角板和曲线板,内部存在着非均匀分布的残余应力。

线偏振光通过这些模型后产生应力双折射,分成有一定相差且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两束光,这束光的传播方向是同向的,这两束光通过最外层的偏振片后成为相干光,发生偏振光干涉。

对于不同层数的薄膜拼制而成的图案,由于应力均匀,双折射产生的光程差由厚度决定,各波长的光干涉后的强度均随厚度而变,故而合成后呈现与层数分布对应的色彩图案。

对于三角板和曲线板,由于厚度均匀,双折射产生的光程差主要与应力有关,各波长的光干涉后的强度随应力分布而变,则合成后呈现与应力分布对应的不规则彩色条纹。

转动外层偏振片,即改变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也会影响各波长的光干涉后的强度,使图案颜色发生变化。

利用偏振光的干涉,可以考察透明元件是否受到应力以及应力的分布情况。

这称为光测弹性。

5.普氏摆操作方法1.拉开摆球,使其在两排金属杆之间的一个平面内摆动;2.站在普氏摆正前方即垂至于摆动面的位置观察球摆动的轨迹;3.戴上光衰减镜再观察摆球的轨迹,会发现球按椭圆轨迹运动;4.将光衰减镜反转 180 度,再观察摆球运动轨迹的变化。

原理提示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立体的景物,是因为双眼可以各自独立看东西,两眼有间距,造成左眼与右眼图像的差异称为视差,人类的大脑很巧妙地将两眼的图像融合,产生出有空间感的立体视觉效果在大脑中。

在这个实验中,所用的光衰减镜引起相位延迟,使分别进入两只眼睛的物光产生光程差,从而感觉出物体的立体感。

6.台式皂膜操作方法1.配制的溶成份是:洗洁精和甘油。

2.先把仪器上的照明灯打开,再将横梁各种造型浸入皂液,提起来观察不同的皂膜形状,在照明灯下观察薄膜干涉条纹。

原理提示皂膜实验同时演示了液体表面张力、薄膜干涉现象及能量最底原理。

“ 表面张力” 即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而使液体表面尽可能收缩的一种力。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皂膜,而不同形状的模型拉出不同的形状的皂膜,则体现能量最底原理,即:在这种形状下,皂膜面积最小,能量最低。

在白光照射下,呈现出彩色的干涉条纹。

当肥皂液慢慢向下流时,皂膜变得上薄下厚,形成劈尖干涉,可以看到彩色的条纹带逐渐由窄变宽。

7.雅格布天梯演示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气体弧光放电的原理。

【实验仪器】:雅格布天梯演示仪图9 雅格布天梯演示仪【实验原理】:无论是在稀薄气体、金属蒸汽或大气中,当回路中电流的功率较大时,能够提供足够大的电流,使气体击穿,伴随有强烈的光辉,这时所形成的自持放电的形式是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是演示高压放电现象的一种装置。

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中的两电极构成为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

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产生大量的正负离子,同时产生光和热,即电弧放电。

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 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

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

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电极提供的能量不足以补充声、光、热等能量损耗时弧光因而熄灭。

此时高压再次将电极底部的空气击穿,发生第二轮电弧放电,如此周而复始,形成实验中的现象。

【实验步骤】:打开电源开关,可看到高压弧光放电沿着“天梯”向上“爬”,同时听到放电声,直到上移的弧光消失,天梯底部将再次产生弧光放电。

【注意事项】:1.千万做好安全防护,将仪器封闭,不能让人触及仪器,尤其是在工作时;2.仪器工作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3分钟,将自动断电进入保护状态, 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方可继续演示。

8.偏振光干涉演示实验【实验目的】:学习偏振光干涉原理。

【实验仪器】:偏振光干涉演示仪图13 偏振光干涉演示仪【实验原理】:偏振光干涉演示仪内的图案分两种:(1)层数的薄膜叠制而成的蝴蝶、飞机、花朵等图案(中心厚,四边薄),薄膜内部的残余应力分布均匀。

(2)光弹性材料制成的三角板和曲线板,厚度相等,但内部存在着非均匀分布的残余应力。

白光光源发出的光透过第一个偏振片后变成线偏振光。

线偏振光通过这些模型后产生应力双折射,分成有一定相差且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两束光。

这两束光通过最外层的偏振片后成为相干光,发生偏振光干涉。

对于蝴蝶、飞机、花朵等模型,由于应力均匀,双折射产生的光程差由厚度决定,各种波长的光干涉后的强度均随厚度而变化,故干涉后呈现于层数分布对应的色彩图案。

对于三角板和曲线板,由于厚度均匀,双折射产生的光程差主要与残余应力分布有光,各波长的光干涉后的强度随应力分布而变,则干涉后呈现与应力分布对应的不规则彩色条纹。

条纹密集的地方是残余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

U形尺的干涉条纹类似于三角板和曲线板,区别在于这里的应力不是残余应力,而是实时动态应力,所以条纹的色彩和疏密是随外力的大小而变化的。

利用偏振光的干涉,可以考察透明元件是否收到应力已经应力的分布情况。

转动外层偏振片,即改变两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夹角,也会影响各种波长的光干涉后的强度,使图案颜色发生变化。

【实验步骤】:1. 轻地从仪器上方抽出仪器内的两种图案,看到它们都是由无色透明的材料制成,原样放回;2. 打开光源,这时立即观察到视场中各种图案偏振光干涉的彩色条纹;3. 旋转面板上的旋钮,观察干涉条纹的色彩也随之变化;4. 把透明U形尺从窗口放进,观察不到异常,用力握U形尺的开口处,立即看到在尺上出现彩色条纹,且疏密不等;改变握力,条纹的色彩和疏密分布也发生变化。

【注意事项】:取玻璃片也小心轻放,注意安全。

9.氏摆演示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普氏摆,演示人眼的视觉特点【实验仪器】:普氏摆演示仪图14 普氏摆演示仪【实验原理】:人之所以能够看到立体的景物,是因为双眼可以各自独立看景物。

两眼有间距,造成左眼与右眼图像的差异称为视差,人类的大脑很巧妙地将两眼的图像合成,在大脑中产生有空间感的视觉效果。

在这个实验中,所用的光衰减镜引起光强的减弱,使分别进入两只眼睛的物光产生距离感,从而感觉出物体的立体感。

将光衰减镜反转180度时,摆球的运动轨迹又发生了改变。

【实验步骤】:1.拉开摆球,使其在两排金属杆之间的一个平面内摆动;2. 普氏摆正前方位置观察球摆动的轨迹;3. 光衰减镜再观察摆球的轨迹,发现摆球按椭圆轨迹转动;4. 衰减镜反转180度,再观察,发现摆球改变了转动方向。

【注意事项】:1. 摆球的摆动平面尽量在两排金属杆的中间,避免与金属杆相碰;2. 观察时双眼均要睁开。

10.光学分型演示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演示光学分型的物理现象,掌握光学分型的原理。

【实验仪器】:光学分形演示仪。

图15 光学分形演示仪【实验原理】:分形是一种具有自相似特性的现象、图像或者物理过程。

在分形中,每一组成部分都在特征和整体上相似。

除自相似性以外,分形具有的另一个普遍特征是具有无限的细致性。

即无论放大多少倍,图像的复杂性依然丝毫不会减少。

但是每次放大的图形却并不和原来的图形完全相似,即分形并不要求具有完全的自相似特性。

本实验利用互成一定角度的多个反射镜对同一个图案进行多次反射,构成一个复杂图像,体现分形的基本概念。

【实验步骤】:打开电源即可观察到由多个相同图案构成的半球形图像。

11.光学幻像演示实验【实验目的】:了解凹面镜成像原理,演示人眼的视觉特点【实验仪器】:光学幻像演示仪【实验原理】:你看到的这只玫瑰,其实是一朵玫瑰模型的影像,模型实物隐藏在展品的壳体里面,它是通过一个大凹面反光镜成像在窗口外的缘故。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放置在凹面反光镜的二倍焦距附近,它的影像也在凹面反光镜的二倍焦距附近,这是凹面反光镜独有的光学特性。

凹面反光镜不但在焦距之外能成明亮看得见的物体影像,而且在焦距处有很好的聚集作用。

因此它广泛地应用在探照灯照明、太阳能利用及遥感天线和光学仪器中。

【实验步骤】:接通电源,观众站到距展品1米左右处,可看到一只清晰的玫瑰,当你用手去摸时,却没摸到玫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