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当阳方言本字考

合集下载

方言本字考

方言本字考

方言本字考1.爸爸。

《玉篇》蒲可切,婆上声。

《玉篇》父也。

《正字通》“夷语称老者为八八,或巴巴。

后人因加父作爸字。

蜀谓老为波。

宋景文谓波当作皤”。

由上可见,“爸”古字为巴、八、波,后两字明显是借音,本字是“巴”。

在古音中,b、p经常不分,b有时也读为d。

巴,通“大”,“巴”的本义是大蛇,可以吞象也。

古代的巴国,就是出现巴蛇的地方。

直到现在,还有人称父亲为大大,这是正宗的古音。

后来,“爸”音变为“父”。

古无轻唇音,f上古读为b、p,根据鱼模生麻的规律,“父”的上古音就是“巴”。

类似的音变还有:匍→爬;辅→巴;敷→巴。

当“巴”音变为“父”,后人便在工作思路“巴”上面加“父”构成“爸”,以区别于“巴”。

简言之,“爸”就是“父”,字义是“大”。

2.妈妈。

《广韵》莫补切。

《博雅》母也。

称母曰妈。

“马”在上古读若母,与豆、杜、大音近,表示大。

“马”加“女”,表示年长的妇女。

从“马”的字很多都表示大,比如:蚂蟥、蚂蚁、蚂蚱、马蜂、灶蚂子。

北方又将妈妈称为娘,本义指少女,泛指妇女,比如:姑娘、姨娘。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的亲属称呼并不专指特定的人,而是指某类人。

比如“父”指父辈,有叔父、伯父之称;“妈”指女性父辈,有姑妈、姨妈、舅妈之称。

当前面没有任何限定时,便指最近的亲人,所以“父”指父亲,“妈”指母亲,“娘”也指母亲。

简言之,“妈”就是“母”,字义是“大”。

3.爷爷。

这个称呼比较乱,有的指父亲,有的指祖父,有时又指有权势的人或年长的老人。

“爷”古字,繁体字爷,从邪、从耶。

根据喻四归定的规律,y声上古读d、t,古音读若毒、豆,表示老、大。

所以,用来指所有年长的人或有权势的人。

祖父,年长也;父亲,亦年长也;有权势的人,大人物也。

类似的称呼还有“爹”“伯”。

“爹”有的指父亲,有的指祖父。

爹,《广韵》屠可切。

因为t声由d声演变而来,屠可切读若夺。

“爹”从多,可见上古读若多,相当于“大”的古音,表示大、老。

“伯”叠韵通假为“大”,所以“伯伯”指父辈中最年长的,也指比自己父亲年长的。

湖北当阳方言中的“哒”

湖北当阳方言中的“哒”

湖北当阳方言中的“哒”[·tA]是湖北省当阳话里一个使用频繁的词,这里暂借同音字“哒”来表示。

当阳话里的“哒”与普通话中的多种词汇、语法成分相对应。

请看下面几组句子:a.走哒路上都在想问题猫爬哒床上去了他趴哒在桌子上睡觉b.下雨哒她又哭哒天亮哒四十岁哒快月底哒c.坐哒一上午我在公园里玩哒一天卖哒旧的再买新的d.树叶绿哒发亮乖哒很雨下哒好大e.看哒清楚听哒懂分哒清好坏a组三句中,“哒”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达到的处所,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介词“到”“在”等;b组中,“哒”用在宾语后边,出现于句末,肯定事态有了变化,与普通话中的语气词“了”相对应;c组三句中,“哒”用于动词之后,如果有宾语,用在宾语之前,表示动作的完成,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动词后缀“了”;d组三句中,“哒”用于动词之后,表示其前后成分之间的述补关系,与普通话的补语标记词“得”相当;e组三句中,“哒”用于述补结构中,与普通话中表示可能的助词“得”相当。

本文把a、b、c、d、e中这五个意义和作用不同的“哒”分别记为“哒1”“哒2”“哒3”“哒4”和“哒5”。

一、“哒1”总的来说,“哒1”用于动词之后,方位名词之前,指动作达到的处所。

例如:I 他坐哒椅子上一动不动II 你躺哒床上去III 他靠哒在我的肩膀上这三句从表面结构看,“哒”位于动词之后,方位短语之前,实际上它们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类型。

首先看与I同类的例子:躺哒床上看书不好你站哒那儿别动走哒街上要小心车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在“动词+哒+名词(表方位)”结构中,动词一般是单音节动词,而不用双音节动词,表示在某处所发生的动作、行为。

在名词之后有“看书不好”“别动”“要小心车”等短语。

去掉这些短语后的句子在当阳方言里很少讲。

“哒”在这类句子中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介词“在”。

再看与II同类的例子:我们坐哒前头去你们走哒屋里来把小孩送哒幼儿园里去这类句子中的“哒”同样出现于“动词+哒+名词(表方位)”结构中,动词大都是单音节动词。

钟祥方言本字考

钟祥方言本字考

作者: 李汛;肖国政
出版物刊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6-129页
主题词: 方言本字;广韵;平声;三十年代;去声;内容丰富;本字考证;集韵;上声;入声
摘要: <正> 三十年代,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调查了湖北钟祥方言,著下了《钟祥方言记》一书(简称《方言记》)。

该书内容丰富,体例完备,但留下了许多本字待考,在书中用方框标示。

四十多年过去了,钟祥方言的本字考证未见有人来做。

不过,我们没有囿于《方言记》的方框。

凡属《方言记》中的待考字,字头前边都加有角标“(?)”。

《方。

方言本字考(140):喻三归匣

方言本字考(140):喻三归匣

⽅⾔本字考(140):喻三归匣喻三归匣:曾运乾提出的汉语声母演变规律。

1928年,曾运乾在《喻母古读考》中,提出“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

意思是说,中古的声母喻三,在上古是“匣”母;中古的声母喻四,在上古是“定”母。

简⽽⾔之,现在的部分y声(喻母),有⼀些在上古是h声(喻三归匣),有⼀些是d、t声(喻四归定)。

此两说,“喻三归匣”已经获得学界公认,但“喻四归定”说有争议。

本⽂先来讲“喻三归匣”,即现在的y声,有⼀些在上古是h声。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有很多字,上古⾳已经由别的后造字所替代,现在就写为这些后造字。

如果换成本字,⼤家反⽽不习惯。

扬。

yáng,⽅⾔古⾳háng,读若喊。

例句:把⽶⾥⾯的沙⼦全部扬(háng)掉。

所谓“扬”(háng)的动作,乃是把⽶放到⽵制盪(lǎn)盆中,然后反复簸动,向上播散。

援。

yuán,⽅⾔古⾳huàn,读若换。

例句:他挑累了,你去援(huàn)他⼀下。

现在已经将这个字写为“换”。

域。

yù,⽅⾔古⾳huò,读若或。

例句:只有这么⼤或(huò)⼦。

指地⽅太⼩了,只有这么⼤场⼦。

有时也⽤来指本事:你有多⼤或⼦,就⼲多⼤的事。

安庆⽅⾔不明这个字的写法,说成:有多⼤壳⼦,就做多⼤的粑。

语义不通也。

与。

yǔ,⽅⾔古⾳hū,读若乎。

例句:“与”“亦”“和”的字义完全不同,他们都作为连词,只是读⾳都与hé相近。

盐。

yán,⽅⾔古⾳hán,读若含。

例句:因为盐古⾳念hán,所以⽅⾔把盐的味道叫⽣咸(hán)的。

晏。

áng,⽅⾔古⾳háng,读憨。

今天搞晏(háng)之,到现在饭还没有到嘴。

晏通徉。

暘。

yáng,⽅⾔古⾳háng,读若喊。

例句:把萝⼘⾓⼦拿出去háng háng。

湖北省当阳市方言大集合

湖北省当阳市方言大集合

湖北省当阳市方言大集合一、名词。

姑娘儿:女的。

儿子该儿:男的。

洋画儿:用香烟包装纸折的一种玩具,主要为三角形和正方形。

伙计(解儿):男的或配偶。

河边哈:长江边。

渣货:垃圾。

角角(jiojio)钱:零钱。

一个春(cun阴平)儿:一元钱。

一张(zang)钱:十元钱。

一颗钱:一百元。

一撇钱:一千元。

一方钱:一万元。

颈扛:脖子。

策吧子:积极份子,喜欢打小报告的人。

客马儿:青蛙。

怪包:拳头。

壳其包儿:膝盖。

打粑糖:麦芽糖。

话婆婆儿:话很多的人。

好吃佬儿:贪吃的人。

兹胶:橡皮擦。

三梁梁:用手指做OK状。

卡卡(阴平)儿:角落。

缺巴齿(ci):缺了门牙的人。

毛儿咪:狗尾巴草。

马泥光:石头。

梭梭(xio阴平)板儿:滑滑梯。

暴暴/二黄/三瑞:傻瓜。

掰子:瘸子。

二道贩子:作倒卖生意的人。

人来疯:小孩在有客人的情况下不听管教。

狗大爷:蛮横无理、不听管教的人。

麻(ma去声)呼子:嘴巴没有擦干净的人。

雪籽籽儿:小冰雹。

脸巴儿:脸庞。

袱子:毛巾。

麻叶儿8字形油炸面点:娃娃儿书:小人书。

现饭:非新鲜饭。

香香:护肤霜。

急做包:急躁不能控制冲动的人。

鸡痱子:鸡皮疙瘩。

森漆:体垢。

花头:棉絮。

噶噶(ga)儿:肉。

二、容词类:没得解(gai):好得没话说。

岑头:体面、光鲜的。

撇妥:干净、利落的。

汗流:流了很多汗的。

殃:无精打采的。

滴该儿:非常小的。

直(zi阳平)巴:直爽、豁达的。

岑达:皮肤干裂的。

毛急火辣滴:非常着急的。

揽人:伤口撒盐的感觉。

过细:认真、客气的。

很:利害的。

泡溶哒:过度浸水的。

葛哒:因受潮而不脆的。

汗(一声)哒:面煮好后放久了。

讨人嫌:讨人厌的。

不张事:不了解情况、不管事的。

裹/扯(ce上声)人:纠缠不清的。

板眼多:鬼点子多、挑剔的。

三三零滴:葛洲坝集团的。

三医院滴:神经有问题的。

饿(wo去声)牢:贪婪的、贪吃的。

不清白(be阳平):不明事理的、糊涂的。

摸:拖沓的、不着急的。

火背:运气不好的。

瞧达:生气不理人的。

黑曲吗拱滴:黑漆漆的。

当阳三年级试卷语文【含答案】

当阳三年级试卷语文【含答案】

当阳三年级试卷语文【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当阳方言中特有的?A. 拢B. 撑C. 拌D. 挑2. 《三国演义》中,当阳长坂坡之战的主要人物是?A. 关羽B. 张飞C. 赵云D. 曹操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 三顾茅庐B. 画龙点睛C. 精卫填海D. 亡羊补牢4. 当阳地区传统戏曲剧种是?A. 豫剧B. 汉剧C. 越剧D. 黄梅戏5. 下列哪位诗人是当阳人?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孟浩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当阳位于湖北省西部。

(√)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3. 当阳长坂坡之战中,张飞一声吼退曹军百万兵。

(×)4. 当阳方言属于西南官话。

(×)5. 当阳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当阳是湖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______市代管。

2.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当阳长坂坡之战中失去了他的______。

3. 当阳方言属于______方言。

4. 当阳地区的传统节日有______、______等。

5. 下列诗句中,______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当阳的历史文化特点。

2. 介绍《三国演义》中当阳长坂坡之战的背景和结果。

3. 说明当阳方言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异。

4. 描述当阳地区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5. 分析杜甫的《登高》中的意象和情感。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要向外地朋友介绍当阳的历史文化,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2. 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会如何向游客介绍当阳长坂坡?3. 请举例说明当阳方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请描述一次你参加当阳传统节日的经历。

5. 请谈谈你对杜甫《登高》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当阳历史文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分析《三国演义》中当阳长坂坡之战对后世的影响。

湖北省当阳城关方言语音调查与研究

湖北省当阳城关方言语音调查与研究

26湖北省当阳城关方言语音调查与研究童雅云[摘 要]当阳是湖北省宜昌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根据李蓝2009年新的方言分区,当阳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湖广片的鄂中小片。

当阳话与武汉话有相近之处,但又因当阳与重庆、四川相近,所以当阳话有明显的川味。

本文以湖北当阳城区方言语音特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阳城区方言语音特点的考察,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对当阳城区方言的语音特点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与解释。

[关键词]当阳;方言;语音特点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6)10-0026-04一、声母本人认为当阳方言中一共有17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比普通话少四个。

分别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b、双唇送气清塞音p、双唇浊鼻m、唇齿清擦音f、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d、舌尖中送气清塞音t、舌尖中浊边音l、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g、舌面后送气清塞音k、舌面后清擦音h、舌面前清擦音x、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j、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q、舌尖后浊擦音r、舌尖前清擦音s、舌尖前不送气请塞擦音z、舌尖前送气请塞擦音c。

声母说明:(一)鼻音与边音混杂不清。

主要是将鼻音发为边音,将边音发为鼻音的几乎没有。

1、将鼻音发为边音的如:新年xīnnián 读作xīnlián 。

正因为鼻音和边音的混杂,很多普通话中读音完全不同的字在当阳方言中是一样的,如:那nà-辣là都读作là。

(二)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普通话中的翘舌音在当阳方言中还是读成对应的平舌音:1、将舌尖后音发为舌尖前音的,如:知道zhīdào 发为zīdào 。

2、将舌尖后音发为舌尖前音的,如:撤下chèxià发为cèxià。

3、将舌尖后音发为舌尖前音的,如:考试 kǎoshì发为kǎosì。

(三)在普通话中以舌尖后浊擦音开头的音节在当阳方言中常发生变化。

方言词考本字刍议

方言词考本字刍议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方言词考本字刍议陈泽平 内容提要 本文将“本字”问题与“文白异读”和“读破”等相关的语言现象联系起来讨论方言词考本字的意义和方法,着重说明方言与汉字系统的关系。

文章把从古到今的汉语书面语及其基础方言称为“主流汉语”,指出方言词考本字无非是在主流汉语中寻找词源,生僻的本字是主流汉语中久已淘汰的词;收集文白异读的“白读音”实际上是在现代常用字中辨认同源成分;方言特有的“音随义转”现象反映了词汇语孳乳繁衍的事实。

一、考方言本字的目的“本字”原是训诂学的术语,相对于假借字而言。

王引之指出:“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

学者改本字而读之则怡然理顺。

”(《经义述闻》卷三十二)古人的著作中常有因袭的别字,使后人在读古书时迷惑不解。

训诂学家“因声求义”,发现书中别字,并查出其“本字”,就能正确地理解古书的原义。

方言研究中的“考本字”的涵意已经不限于破除假借,它实际上是在古代文献中为方言词寻找词源。

文字是书面语的载体,汉字是汉语书面语的载体,整个汉字体系自殷商的甲骨文时代起直至今天的计算机汉字库主要都是为书写书面语体及其基础方言存在的。

我们把从古到今的汉语书面语及其基础方言称为“主流汉语”,于此相对的是古代的“殊方异语”和现代的各种汉语方言。

袁家骅指出,方言的涵意之一是“不见于书面的特殊口语”①。

汉字体系随着主流汉语演变发展,主流汉语的词汇不断丰富,汉字也不断孳乳繁衍;词语的更新替代也使“常用字库”的内容不断更新。

汉语方言是汉语的支流,方言的形成过程就是方言逐渐脱离主流汉语的过程。

例如闽方言的形成过程从口语平面上说,是它逐步扩大了与北方中原方言分歧的过程;从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上看,也是它逐步与标准书面语相脱节,与同时代的常用汉字体系相脱节的过程。

闽方言发展至今,难以用常用汉字记录是必然的。

许多口语中的基本词与方块汉字挂不上钩,某个方言词在民间或许已有了某种写法,这种写法实际上只是方言词同音或近音的字,或是书面语中的同义字,或是方言区民间自撰的俗字,方言学者根据音义两方面的演变规律指出其“本字”,起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宜昌市的方言

宜昌市的方言

宜昌市的方言详细介绍A挨篾片儿:挨打安逸:(四川话)很舒服,满足的意思淹(an):例,~水哒(被水淹没了)咬(ǎo):例,~到牙巴骨犟(横(hun)扯皮,不松口,不示弱,不告饶,不改初衷,坚持自己的观点)B粑粑:饼类食品,例,包谷~~,汽水~~巴倒:粘着巴钉:图钉巴幸不得:终于可以脱身的感觉,解脱的意味,就象一件不愿意做的事情有人接手一样。

期望;带贬义的,幸灾乐祸的{尸巴}(bǎ){尸巴}:脏东西,污垢,屎,粪便。

{尸巴}上下结构,例,屙~~把嘴巴闭起:别插嘴,少废话坝坝儿:一块空地掰人:骗人,唬人拜(bai)子:少腿脚,或者走路不方便的人板命:临死挣扎,也形容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板眼多:鬼主意多或者喜欢挑刺包白菜:卷心菜包谷:玉米,玉蜀黍,棒子包老爷:头上包扎着伤口的人;头上很多包的人,比喻麻烦不断,坏事缠身的人包面:比馄饨略大,类似重庆抄手,粤港澳云吞的一种面皮包肉馅用水煮食的食品宝气:冒傻气抱膀子:帮忙,为别人出头抱耳风:腮腺炎暴暴:笨蛋,傻瓜傻子,通常形容一个人精神不大正常,或者是智商不高。

暴噻:骂人话龅(bào)牙齿:豁牙,兔牙,突出唇外的牙齿,很有趣的暴因:报应,骂人话北(bã)门:环城北路和沿江大道交汇一带背时:运气差,背运背心:背部被窝:被子荸(pú)球:荸荠鼻涕拉糊的:形象邋遢,不爱干净的别个:别人玻璃人儿:玻璃小伙儿,形容人长的很漂亮,很耐看,一般指男孩,就象陆毅一样的不清白:不明白事理,做事冒失,以至结果不好不晓得:不知道的意思不晓得甘难辛苦:不知道柴米油盐的贵重,浪费,乱花钱不要脸:骂人语不照教(jiǎo):不理会的,不管别人怎么说的C猜懵(měng)懵儿:瞎猜才有味咧:好象脑袋不灵光,反应不快,或者慢性子苍蝇拍(pá)子操些子瞎心:讽刺人多管闲事策巴子:积极份子,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很热心的人,爱管闲事策得屁流:很积极参与某事情,忙前忙后的,很招摇的指挥别人,什么都喜欢管,瞎操心皴(cen)哒:皮肤干裂汊(cua)倒:被雨淋汊雨:淋雨岔(chǎ)倒(dǒu)用:敞开着花费岔(cuà)子:少胳膊的人差火:缺德缠不盈:惹不起或者被人骗怕了朝天望:讽刺别人的塌鼻子,鼻孔向上的车笔刀:削笔刀车嘴巴:打嘴巴扯白:瞎吹,胡扯扯白佬:吹牛说谎的人扯白撂谎:骗瞎话,说谎话想蒙混过关扯皮:找麻烦扯人:急人,受连累扯闪:打闪电;溜掉彻邋(là):厕拉,衣着很随便,而且比较脏的人抻倒搞:压着别人,超过人家的抻敨(tǒu ):体面,整洁,整齐的意思,可形容人和事物.形容人时一般指标致,轮廓分明,形象好闯:请人让路闯鬼了:比喻运气不好,事情不顺持手:动手充六个指头:比喻不懂装懂,瞎摆活冲到沙市去:小孩尿床抽跳:逃跑,偷偷走,没有和别人打招呼就走了,不辞而别丑贩子:丢脸的臭翻天:形容非常难闻臭脚丫子:这不用解释了吧出拐:出问题,出事了触香儿:亲嘴川川神:形容走路歪歪倒倒,不稳的样子,很夸张的说法川麻皮:四川人穿钱:换零钱床头柜儿:怕老婆的人吹吹儿:哨子炊壶:烧水的壶捶死你:真该死吧刺(cí)鱼 :剖鱼刺了子蛇:壁虎凑份子:大家一起合伙凑钱搓一顿:吃一吨撮箕:盛垃圾的器具D哒倒:跌倒打call机:寻呼打粑糖:麦牙糖,呈米黄色,微甜,很粘牙的打补巴:缝补丁打赤膊:光膀子打鼓泅:游泳打了招乎:也就是托了关系的打零用:零花钱打条(tiǎo)条:打条胯,下身赤裸,赤身裸体,光着身子打下手:别人手下的,或学徒或帮工,地位低微的打野食:在外面有情人大碑:大块头大妈:伯母大事干不了,小事干不好:形容目标很高,实际却干不了大一张:一百元呆期、死期:定期储蓄存款带一脚:停一下,也作“刹一脚”单支:单挑当中:中间倒渣子:倒垃圾到学(xiï)里去(kâr)陀(dã)螺:一种用绳子抽打的上面圆柱体,下面圆锥体的玩具得叭儿:喜欢献宝的人,以为他的东西和主意很不错,很自得的样子得不得:形容很得意,目空一切,自我感觉很好的样子得亏:幸亏得了便宜卖乖:有了好处不吱声,还装糊涂的人得是:幸好,还好,幸亏得幸:幸亏,幸好。

襄阳方言本字考

襄阳方言本字考

襄阳方言本字考作者:李凤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0期摘要:襄阳市属于西南官话区,处于湖北西北部,以鄂西北代称。

因为靠近河南南阳市,这里的方言口语更接近于河南话。

有些口语方言中保留了古汉语的痕迹。

通过考察《宋本广韵》、《说文解字》等小学著作,并结合《方言大词典》。

一些有音无字的方言词,可以从古书上找到来源,考出本字。

关键词:峪山镇方言;本字作者简介:李凤娟,湖北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字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古方向[中图分类号]:H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0-0168-02凡例(1)每条先列出字后标音,标出在《宋本广韵》中的位置,再加注释,以及襄阳所在的西南方言区的常见义,多数并有例句,最后用文献例子引出其出处。

例如:例字中“滗”[p‘iɛ³⁴] 139.7.1,其中,139表示这个字在《宋本广韵》中出现的页码。

7是第十竖行。

1表示此竖行的第一个字。

(2)文中以“~”代替字头。

(3)调号用五度标记法: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4)所考的字大都是襄阳口语常用的。

1、沕[mi⁵¹]137.20.3潜藏,隐灭。

潜入水里或把口鼻等泡没在水里。

如:给娃娃洗澡,千万不要~倒水了。

扎~子。

(意思就是潜水,潜泳的一种)《广韵·质韵》:“~,潜藏也。

入声,美聿切。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袭九渊之神龙兮,~深潜以自珍。

”裴骃集解引徐广曰:‘~,潜藏也。

’司马贞索隐:“张晏曰:‘~,音密,又音勿也。

’”2、滗[p‘iɛ³⁴]139.7.1滤;控出液体。

如:把米汤~一下。

把院子里的水~干。

《广韵》入声质韵:“~,去滓。

鄙密切。

”《广雅·释诂)):“滗,渌也。

”往年孙疏证:“滗之言逼,谓逼取其汁也。

”《玉篇》:‘滗,音笔,笮去汁也。

’”《总经音义》卷五引《通俗文》云:“‘去汁曰滗’。

_说文解字_和鄂州方言本字考_童琴

_说文解字_和鄂州方言本字考_童琴
[x u42] 大声吼叫。如“莫 撒,有话好说。”《说 文·后部》:“ ,厚怒声。从后口,后亦声。呼后切。” 《广韵》上声厚韵,呼后切。按:《说文》“吼,牛鸣。”
企 [t i42] 站的意思。如“你莫老是企倒撒,快坐下来 说话。”《说文·足部》:“跽,长跽也。”《段注》曰: “系于拜曰跪,不系于拜曰跽,……人安坐则形驰,敬则小 跪耸体若加长焉,故曰长跽。”《史记·项羽本纪》:“项 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古人直腰抬臀曰“跪”, 对来人致意或应付突然变故作立起姿式为“跽”。项羽的姿 势正是段注所谓“小跪耸体”,是由坐直身准备随时立起搏 斗的姿势。今湖北蕲春还称跪为“跽”,章太炎《新方 言》:“两胫后有所距,正像跽形,故字变作,跽……蕲州 谓跪曰跽。”鄂州方言中“企”虽然发音与“跽”相同,但 其意义却只有站立的意思, 而不是跪的意思。《说文·人 部》:“企,举踵也。”这是踮脚引体向上望的动作。扬雄 《方言》曰:“企,立也。”《新方言》:“今福州、广州 谓立为企。”这说明“企”自古就有站立的意思。鄂州方言 的站立正是“企”义,而且读音的声母与“企”的声母乃同 部位语音之转,正体现了不同方言的发音特点。
[t i 213] 口吃。如“那个细伢讲话有点 。”“他是 个 巴子。”《说文·口部》:“ ,言蹇难也。从口气
115
Modern chinese
XIANDAI YUWEN
2007.02
语林考古
声。”居乙切。《方言》卷十:“ 、极,吃也。楚语也。” 郭璞注:“语歰难也。今江南又吃为喫。”《广韵》入声迄 韵:“吃,语难。”字也作 。《说文·欠部》:“ , 也。从欠气声。一曰:口不便言。”
蹻 [t iau55] 抬高腿或者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如“ 你看他蹻倒个二郎腿好得意。”《说文·足部》:“蹻,举 足行高也。”《诗》云:“小子跷跷。”按:“蹻”或作 “跷”。《玉篇》:“跷,去尧切,举足。”《集韵·宵 韵》:“跷,举趾谓之跷。” 《红楼梦》第七回:“你也不 想想焦大太爷跷起一只腿,比你的头还高些。”

听不懂的当阳词汇

听不懂的当阳词汇

听不懂的当阳词汇1、么气包(形容人很傻同义词还有得气包苕气包)2、二黄(形容人很蛮横搞事不经过大脑)3、弦许(人的唾液)4、无绞过:难受得很。

如”心疼的无绞过”就是”心疼的受不了”的意思。

5、休呼:有”险呼”、”差点”等含意。

6、如:”这次出门休呼回不来了”。

就是”这次出门差一点不能回来了”的意思。

7、沤冷褂子:穿在上身的内衣。

与之对应的还有沤冷裤子”,就是指内裤。

幔褂子外套,穿在上身的外衣。

与之对应的还有”幔裤子”,就是指外裤。

8、幔:遮盖、遮住的意思。

9、如:”晚上用胶纸把种的广椒芜子幔到。

”意思是:”晚上用塑料薄膜把广椒苗子盖住。

”芜子:当阳方言中一般指植物的茎蔓。

如”她在田里割了篓子苕芜子倒猪栏里了。

”就是”她在田里割了一篓子红苕的藤子喂猪了。

”挞倒:摔倒。

挞一股溜子:摔了一跤,全身落地的意思。

扳:有”扔”、”砸””摔”等意思。

如”老师,他们在教室里扳架。

”就是告诉老师,他们在教室里摔跤或打架。

马光:石头,通常是指鹅卵石。

如:“老师,他们昨天用马光扳了别人的屋。

”就是告诉老师,他们用石头砸别人的房子了。

估当当:碰运气,碰巧,没有什么把握,没有做多大的指望等含意。

如:”我是估当当搞的”就是”我是碰运气做的。

”巴鸡不得:乐意、巴不得、希望如此等意思。

如:”我巴鸡不得你这样说。

”就是”我希望你这样说。

裸连:事情办砸了、有点不顺当、不好办、棘手等含意。

如”这件事情很裸连。

”就是”这件事情很不好办。

”卯气哒:作最坏的打算,听之任之,也有赌一把的意思在里面。

10、么气:么(me),表示蠢,大脑不灵活。

”么气宝”与”苕气宝”含义相同。

11、耙(pa)”由”泡(pao)”变音而来,用作量词。

表示堆、一方等含义。

湖北宜城方言本字例考

湖北宜城方言本字例考

湖北宜城方言本字例考
湖北宜城方言本字例考是一种以湖北宜城方言为语料的汉语拼音标注标准。

其特点是:
1.在宜城方言中,每个音节要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并标注对应的汉语拼音来表示;
2.标注时注意保留宜城方言的一些独特的发音,如同音异形词的情况,这些发音要求严格按照宜城方言的发音来标注;
3.在宜城方言中,汉字的发音也有所不同,要根据宜城方言的发音来标注;
4.宜城方言中的发音有很多特殊的发音,如“咽颤”等,在标注时也要加以指明;
5.宜城方言中的发音有所不同,如“清辅音”、“浊辅音”等,也要根据宜城方言的发音来标注。

方言续之五

方言续之五

方言续之五送恭贺倘若以“送”组词,想必大多数会说“送礼”、“送信”、“送货”、“送东西”、“送人情”,间或“送行”、“送别”、“送审”、“送葬”、“送终”、“送死”的,诸如此类。

按现代汉语解释,“送”的意思,一是把东西运去或拿去给人,如送报、送公粮;二是赠送,如奉送、老师送我二本书;三是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如送小孩上学、把客人送到大门外。

而宜昌民间却有一个“送恭贺”的说法。

《当阳县志·方言》(1992年版)有载:“送恭贺,上门祝福。

”“送恭贺”是表示祝贺或祝福的客套话。

“送”有赠送或奉送的意思,“恭贺”则是恭敬地祝贺或恭喜。

概因登门造访,即便是携薄礼甚至是带着厚礼,也以“送恭贺”而一言以蔽之。

至于两手空空,打恭作揖,更须美言奉送,不在话下。

不过,“送恭贺”也不是乱送的,还得分时候或场合,通常是对办婚嫁、做寿、生儿育女、金榜题名、门面开张、升官发财等喜家或宴请人而言,也适用于逢年过节对人“恭贺新禧”或对亲友“拜年”时。

平常无事一般少用。

例句如:“我给您送恭贺啊!”“拜年啦——送恭贺啊!”省到些在宜昌方言中,“省到些”有二种意思,一为动作轻些,二为节约些。

例句如:“这是玻璃的,搬时要省到些”;“你力气还小,挑谷时要省到些”;“这孩子还没满月,要省到些抱”;“就这点钱,你省到些用”;“菜油珍贵,炒菜时要省到些倒”等。

就《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来看,“省”也有“俭省,节约”的意思,跟“费”相对,如“省钱”、“省吃俭用”;也有“免掉,减去”的意思,如“省一道工序”、“这两个字不能省”。

“省到些”便是据此引申,不过是顺乎口语习惯而俗成。

地鲜皮少时在乡,几乎每年在家附近的山野草丛中捡松菌、茅草菌,偶而遇上成片的地鲜皮,也顺手牵羊似地捡回家,够弄一碗新鲜菜便足矣。

这地鲜皮,其实也是一种野生菌,多滋生在岩石上或草坪中,形状如木耳,只是颜色若青苔呈草绿,非雨水不见长。

由于成活期时在地面上鲜嫩,故称“地鲜皮”。

当阳话考试题及答案

当阳话考试题及答案

当阳话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当阳话中“吃饭”怎么说?A. 吃飯B. 食飯C. 喫飯D. 食嘢答案:C2. 下列哪个词语是当阳话中表示“睡觉”的意思?A. 瞓覺B. 瞓覺头C. 瞓觉D. 瞓覺觉答案:A3. “你好”在当阳话中如何表达?A. 你哋好B. 你好嘅C. 你好啊D. 你好嘢答案:C4. “谢谢”在当阳话中怎么说?A. 多谢B. 多谢噃C. 多谢晒D. 多谢嘅5. “再见”在当阳话中如何表达?A. 拜拜B. 再见C. 拜拜噃D. 再见嘅答案:A6. “下雨”在当阳话中怎么说?A. 下雨B. 下水C. 落雨D. 落水答案:C7. “冷”在当阳话中如何表达?A. 冷B. 冻C. 寒D. 凉答案:B8. “热”在当阳话中怎么说?A. 热B. 暖C. 热嘅D. 暖和答案:A9. “漂亮”在当阳话中如何表达?B. 靓仔C. 靓女D. 靓嘅答案:A10. “累”在当阳话中怎么说?A. 累B. 攰C. 辛苦D. 疲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当阳话中“今天”是________。

答案:今日2. “明天”在当阳话中是________。

答案:听日3. “昨天”在当阳话中怎么说?________。

答案:寻日4. “早上”在当阳话中是________。

答案:朝早5. “下午”在当阳话中怎么说?________。

答案:下晝6. “晚上”在当阳话中是________。

答案:夜晚7. “星期”在当阳话中怎么说?________。

答案:禮拜8. “一月”在当阳话中是________。

答案:一月9. “一年”在当阳话中怎么说?________。

答案:一年10. “生日”在当阳话中是________。

答案:生日三、翻译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将“你去哪里?”翻译成当阳话。

答案:你去邊度?2. “你叫什么名字?”在当阳话中怎么说?答案:你叫咩名?3. “我喜欢你”在当阳话中如何表达?答案:我鍾意你4. “你吃饭了吗?”在当阳话中怎么说?答案:你食咗飯未?5. “今天天气真好。

当阳话考试题及答案

当阳话考试题及答案

当阳话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当阳话中“吃饭”怎么说?A. 食饭B. 吃饭C. 吃钣D. 食钣答案:C2.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当阳话中表示“回家”的意思?A. 归屋B. 转屋C. 回屋D. 走屋答案:D3. 当阳话中“下雨”怎么说?A. 下雨B. 下雪C. 下冰雹D. 下霜答案:A4. “你去哪里?”用当阳话怎么说?A. 你走哪去?B. 你去边度?C. 你去嗰度?D. 你去边?答案:A5. 当阳话中“谢谢”怎么说?A. 多谢B. 多谢噃C. 多谢晒D. 多谢你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当阳话中“你好”是说_________。

答案:你好噃7. “今天天气真好”用当阳话表达为_________。

答案:今日天气真係好8. 当阳话中“再见”怎么说?答案:拜拜9. “你吃饭了吗?”用当阳话说是_________。

答案:你食咗饭未啊?10. “我不懂”用当阳话怎么说?答案:我唔识三、翻译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将下列当阳话翻译成普通话:“你今日做咗啲咩嘢啊?”答案:你今天做了些什么事?12. 请将下列普通话翻译成当阳话:“我今天很开心。

”答案:我今日好开心。

13. 请将下列当阳话翻译成普通话:“你哋去边度玩啊?”答案:你们去哪里玩?14. 请将下列普通话翻译成当阳话:“天气太热了,我们去游泳吧。

”答案:天气太热喇,我们去游水啦。

四、听力题(每题5分,共30分)15. 听录音,当阳话中“你叫什么名字?”怎么说?答案:你叫咩名啊?16. 听录音,当阳话中“我要去市场买菜”怎么说?答案:我要去街市买餸17. 听录音,当阳话中“今天晚上吃什么?”怎么说?答案:今日晚上食乜嘢啊?18. 听录音,当阳话中“我有点不舒服”怎么说?答案:我唔舒服啲19. 听录音,当阳话中“你几点下班?”怎么说?答案:你几点收工?20. 听录音,当阳话中“明天见”怎么说?答案:听日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杨军会(),女,湖北宜昌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词汇、古文字学。

2008年6月第30卷 专辑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 i a l Sc iences )Jun .2008Vol 130 Spec ial sec .
湖北当阳方言本字考
杨军会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摘 要:当阳,湖北省宜昌市县级市,地处长江中游,属西南方言区。

本文就部分方言词,通过声韵对照关
系来考查在古汉语中的情况,追溯其本字,借此来了解楚地的民风民俗和汉语的流变情况。

关键词:湖北当阳; 方言; 本字; 声韵
中图分类号:H 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8)专辑-0075-03
5
:2008-0-10
:1982-7
67
参考文献:
[1] 丁 度.宋刻集韵[M ].北京:中华书局,1989.
[2] 周祖谟.广韵校本[M ].北京:中华书局,2004.
[3] 许 慎.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Textua l Resear ch of the O r i g i n a lW or d s of Dan gyang i n Hube i P r ov i n ce
Y ANG Jiu 2hui
(C ollege of Hum an itie s,Zhejiang N o r m al U n iversity,J ing hua 321004,Z hejiang,Ch ina )
Abstra ct:Dangyang,a county level city in Hubei Yichang,is situated at the Yangtze R iver m iddle reaches and bel ongs t o the south west dialect a r ea .This article take s part of the dialcet words by exa m ining thr ough the sound and final comparis on relati ons in the situ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t o trace its original for m of a character and to know the cust om of the chu place and the changing situation of chine se .
Key W or ds:Dangyang in Hube i; dialect;the origina l word; s ound and final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