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理生态期末部分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总结(2)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总结(2)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总结离子的被动吸收——植物细胞顺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离子的过程。
道南平衡——是由科学家donnan发现的。
当细胞内存在不可扩散的阴离子以及细胞内外体积相等时,细胞内可扩散负离子与正离子浓度的乘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的乘积时的平衡,称为道南平衡。
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长期内积累的干物质与蒸腾失水量的比值,用克(干物质)/公斤(水)表示,也可以说是植物每消耗1公斤水所形成干物质的克数。
蒸腾系数(需水量)——指植物制造1 克干物质所需的水分克数。
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称为伤流。
植物激素——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1μmol/l以下)有机物。
植物生长物质——指所有自然合成的或人工合成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包括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他的内源调节物质(如:多胺)。
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一些具有类似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生长促进剂——人工合成的一类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
生长抑制剂——指能抑制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生长,丧失顶端优势,使植株形态发生很大的变化,外施赤霉素不能逆转这种抑制效应。
生长抑制剂也抑制种子和芽的萌发。
植物生长相关性——高等植物是多器官的有机体,各个器官和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相关性。
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长出主茎,侧芽长出分枝,通常主茎的顶端生长很快,而侧枝或侧芽则生长缓慢或潜伏不长,这种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生长——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细胞、器官或植株数目、大小与重量的不可逆增加,即发育过程中量的变化称为生长。
分化——构成植物体的所有细胞,一般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和分化产生的,来自同一个合子或遗传上同质的细胞转变为形态上、功能上、化学结构上特异的细胞称为分化。
抗逆性——植物对不良的特殊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称为抗逆性。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植物生理学复题一、名词解释1.光合单位是指存在于类囊体膜上的完成一次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由作用中心色素和辅助色素构成。
2.量子产额是指每吸收一个光量子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分子数,也称为量子效率。
3.辅助色素是指只能吸收和传递光能,不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叶绿体色素,又称为聚光色素。
4.作用中心色素是指在光合作用中心的少数特殊状态下能产生光化学反应的叶绿素a分子。
5.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能量与同一时间内照射在同一土地面积上的日光能的比率。
6.水势在标准状态下,每偏摩尔水的体积的溶液化学势与每摩尔体积的纯水的化学势之差,称为水势。
7.安全含水量是指粮食种子安全贮藏的最大含水量。
8.水通道蛋白是存在于生物膜上的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的有高度专一性的蛋白质,有利于细胞的水分吸收。
9.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散失到外界的过程,通常气孔蒸腾是蒸腾作用的主要方式。
10.主动吸水是指植物细胞通过增强代谢活动消耗能量吸收水分的方式。
11.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期,此时缺水将会对植物产生无法弥补的危害甚至不能完成生活史。
12.植物必需元素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一旦缺乏,植物将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完成生活史。
13.需肥临界期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缺乏最敏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期,此时缺少将会对植物产生无法弥补的危害甚至不能完成生活史。
14.交换吸附是指植物根系通过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通过交换吸附离子到根系表面的吸收矿质营养的方式。
15.呼吸速率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重量的植物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氧或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16.温度系数是指温度每增加10℃,呼吸速率增加的倍数。
17.呼吸商是指植物呼吸时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的摩尔数之比。
18.无氧呼吸熄灭点是指无氧呼吸随氧浓度的升高而减弱,当氧浓度增加到某一点时,无氧呼吸消失,这一氧浓度称为无氧呼吸熄灭点。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2)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18#423一.名词解释1、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和利用而演化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作物。
2、物候期:是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一个具体的标准,以便根据作物形态特征的变化,具体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3、基本营养生长期:作物的感温和感光是在作物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后才有反应的,这一营养生长时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4、生育时期:是指作物某一形态特征出现变化后持续的一段时间,以该时期开始至下一时期开始的天数计。
5、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是指作物必须经过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
6、作物产量:作物一生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分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收获指数(经济系数)7、环境 : 是指生态系统中作用与生物的各种外界环境的总和。
8、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9、作物栽培学10、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11、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即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
12、潜在生产力:在充分理想条件下所能形成的产量,即作物产量达到充分发挥时所能得到的产量。
13、春化作用: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14、冻害:植物体冷却至冰点一下,引起作物组织结冰而造成伤害和死亡的现象。
15、冷害:作物遇到零度以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16、抗寒性锻炼:低温下植物的适应性生理生化变化在冬季严寒来临之前,随着日照的缩短和气温的降低,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从而提高了植物的抗寒性. 这种逐步提高抗寒能力的适应过程称为抗寒锻炼或低温训化。
17、作物营养临街期:作物一生中常有一个对养分需要量虽然不多但很迫切的时期。
1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养分需求量和吸收速度都很大的时期。
此时施肥作用最明显,增产效果往往也最好。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期末必备)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期末必备)第一章1.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2.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3.扩散:物质分子从高浓度(高化学势)区域向低浓度(低化学势)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
4.集流: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作用下共同移动的现象。
5.水通道蛋白:生物膜上具有通透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亦称水孔蛋白6.自由能: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能够做最大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
7.化学势:在等温、等压下,1mol的组分(物质)所具有的自由能。
8.水势:每偏摩尔体积的水在体系中的化学势与纯水在相同温度、压力下的化学势之间的差。
9.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水)通过半透膜而移动的现象。
10.渗透势:溶液中由溶质存在所产生的水势。
11.细胞的压力势:原生质体、液泡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的压力称为膨压,细胞壁在受到膨压作用的同时会产生一种与膨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壁压,即压力势。
12.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
13.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14. 跨膜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15.根压:是指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6.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17.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8.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19.引起气孔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或失水收缩20.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
21.蒸腾效率:植物每蒸腾1kg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的g数。
第二章1.溶液培养法(水培法):将植物的根系浸没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总结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总结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总结共质体——指无数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联结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无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高等植物活细胞把某些有机物逐步氧化分解成为不的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链——指呼吸代谢中间产生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所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最终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又称呼吸电子传递链。
呼吸商——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如1h)内,放出二氧化碳的mol数与吸收氧气的mol数的比率叫做呼吸商(简称r.q.)或呼吸系数。
细胞器——指细胞内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
细胞壁——指植物细胞在原生质生命活动中形成的多种壁物质加在质膜外方所构成的结构,具有保护原生质体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生物膜——也叫细胞膜,指细胞内所有膜的总称,包括质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等,其主要成分是类脂和蛋白质。
呼吸作用——活细胞中有机物通过某些代谢途径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氧化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一般指在无氧条件下,高等植物细胞把某些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为不的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通常所提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抗氰呼吸——交替氧化酶是含铁的酶,由于它可以从正常呼吸链的coq 或cytb处分出来,越过部位Ⅲ,将电子传递给氧,从而对氰化物不敏感,故称这种呼吸现象为抗氰呼吸。
呼吸跃变现象——也称呼吸骤变现象,是指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此时果实便进入完全成熟。
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现象。
代谢“源”——指制造和输出同化物的组织或器官,一般指成年的叶子,它制造出光合产物并输送到其他器官,它有一种把光合产物向外“推”送的“推力”。
质外体——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间隙和导管的空腔,贯穿各个细胞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体系。
作物学通论复习资料
作物学通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生长:指作物体积或重量的增加,是不可逆的、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完成。
发育:指作物一生中其结构、功能的质变过程,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根、茎、叶、花、果、种子的形成。
2、作物的感温性:作物花期分化和形成除需要一定温度诱导外,还必须经历一定的光周期诱导,不同作物品种需要一定光周期诱导的特性。
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指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到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幼橞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果。
(作物对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反应的特性)3、基本营养生长期:作物在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外界影响而缩短的基本营养期。
基本营养生长性:不同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其长短差异的特性。
4、种子的休眠:在适宜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种子的后熟:指种子本身还未完全通过生理成熟阶段,即使给予适当的发芽条件,也仍不能发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储藏,是种子进行发芽的各种准备,当完成这些变化后,种子才具有发芽能力。
5、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植物各组织、器官乃至个体之间,既有各自独立的生长发育规律,同时也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种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生长发育所起的调节作用)生长中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总是向着生长最旺盛、最活跃的器官或部位运转,以确保其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6、经济产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收获量,即指人们所收获的那一部分产量。
光合产量:指作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和积累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由碳水化合物与矿质营养结合而衍生出来的各种有机物质的总量及其所含的总量,包括呼吸消耗和环境消耗的量。
7、寒害:大于0摄氏度低温引起作物伤害。
冷害:指植物体冷却至冰点以下,引起作物组织结冰而造成伤害或死亡。
8、作物最大效益期:在作物一生中,对养分量和吸收速度影响都很大的时期。
此时期肥料作用明显、增产效果最好。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 根压——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2. 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如叶片等),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3. 水分临界期——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缺水最为敏感,最易受害的阶段4.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5.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以及矿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通称为矿质营养6. 必需元素——指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为直接的效果、如果缺乏时则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以及去除时植物表现出专一的、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症状的一类元素7. 单盐毒害——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有害作用的现象8. 离子对抗——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如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来减弱或消除单盐毒害的作用叫离子对抗9. 平衡溶液——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盐溶液,对植物生长有良好作用的溶液10. 还原氨基化——还原氨直接使酮酸氨基化而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过程11. 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攫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12. 通道蛋白——在细胞质膜上构成圆形孔道的内在蛋白13. 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种养分的需要虽然绝对数量不一定很多;但有很迫切的时期,如供应量不能满足植物的要求,会使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以后很难弥补损失14. C3途径——以RUB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最初产物为PGA三碳化合物的光合途径16. C4途径——以PE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最的初产物是四碳双羧酸的光合途径15. 交换吸附——根部细胞在吸收离子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离子的吸附与解吸附的过程,总有一部分离子被其它离子所置换,所以细胞吸附离子具有交换性质17. 光系统——能吸收光能并将吸收的光能转化成电能的机构。
由不同的中心色素和一些天线色素、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组成的蛋白色素复合体。
植物生理名词解释
1.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用Ψ w 表示,单位MPa 。
Ψ w =(μ w -μ w o )/V w ,m ,即水势为体系中水的化学势与处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的商。
用两地间的水势差可判别它们间水流的方向和限度,即水分总是从水势高处流向水势低处,直到两处水势差为O 为止。
2.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
用Ψs 表示 , 一般为负值。
3.质外体4. 根压由于根系的生理活动而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5. 蒸腾作用水分从植物地上部分表面以水蒸汽的形式向外界散失的过程。
6.内聚力学说7.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如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
8.原初反应指的是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过程,完成了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实质是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9.C 4 途径与 C 4 植物又称为哈奇–斯莱克( Hatch-Slack )途径,整个循环有 PEP 开始至 PEP 再生结束,要经叶肉细胞和微管素鞘细胞两种细胞,循环反应因植物不同而有差异,但基本上可分为羧化、还原或转氨、脱羧和再生四个阶段,由于这条光合碳循环途径中二氧化碳固定后最初产物草酰乙酸为 C 4 –二羧酸化合物,故称为 C 4 –二羧酸途径( C 4 dicarboxylic acid pathway ),简称 C 4 途径。
并把具有 C 4 途径的植物称为 C 4 植物。
10.光抑制11 CAM 途径和 CAM 植物景天科、仙人掌科等科中的植物,夜间气孔张开,吸收 CO 2 形成有机酸,贮藏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有机酸脱羧放出 CO 2 进入卡尔文循环形成光合产物,这种与有机酸合成日变化有关的光合碳代谢途径称为景天科酸代谢途径。
把具有景天科酸代谢途径的植物称为 CAM 植物。
12.光呼吸绿色细胞只有在光下才能发生的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与光合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光呼吸的底物是乙醇酸,由于这种呼吸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故称为光呼吸。
作物生态学试题参考答案
作物生态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作物生态型:同种作物的不同个体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或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了形态、生理功能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2.PAR:是光合有效辐射的简称,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的有效光谱成分(400-700nm)的辐射量,约占太阳总辐射的50%左右。
3.GDD:为有效积温的简称,作物某一发育时期或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大于生长下限温度(B)的日平均温度(Tday)与生长下限温度之差的总和。
4.光温生产力:作物生理状况处于最佳、水肥供应充足、无病虫草害时,只由光温条件所决定的作物生产力。
受作物遗传特性限制,又叫生理生产潜力。
5.VPD:是饱和水汽压亏缺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之间的差值,它表示的是实际空气距离饱和状态的程度。
VPD越大,蒸腾速率越大,是合理灌溉的参考因素。
6-作物水分利用率:作物消耗单位水量生产的总干物质量,单位:KG/(hamm)。
7.土壤有效含水量:土壤中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水量,即田间持水量与凋萎系数之间的土壤含水量。
8.农田潜在蒸散:指农田土壤水分供应充足,作物处于最佳生理状态时,封行作物田块的蒸散量。
其大小只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辐射能的多少和空气的干燥程度及风速)。
9.土壤养分平衡:土壤中养分(主要是N、P、K)的收入与支出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10作物生长的最小养分浓度: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其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限制。
当作物对养分吸收量超过一定量时,产量随养分吸收量的增加而增加的速度减缓并逐渐趋于零。
此时养分在作物中达到饱和(最大养分含量),养分不再是产量限制因子,为作物生长的最小养分浓度。
二、问答题1.试述有效积温对作物发育速率的预测指标有何优缺点?答:优点:用有效积温预测作物的发育速率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
在实际生产中,特别是大田作物生产中或可控温室中环境温度处于作物最适宜以下时(此时作物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线性关系),有效积温法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测作物生育期的方法。
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尺度: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围和发生的频率。
2.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层和大气圈的下层。
3.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4.小环境: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小围的特定栖息地。
5.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6.密度制约因子:对生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物因子,比如食物,天敌等。
7.非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的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变化而变化的生物因子,比如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
8.太阳常数:地球在日地平均距离处与太垂直的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所接收的所有波长太阳辐射的总能量。
9.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10.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围,即有有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围,称为生态幅。
11.广温性:生物耐受性下限、上限与最适度相距均较远的现象12.狭温性:生物耐受性下限、上限与最适度相距很低的现象。
13.驯化: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产物水平比在温暖环境中高。
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
14.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光谱主要由短波(紫外线,波长小于380nm)、可见光(波长380-760nm之间)、和红外线(波长大于760nm)组成,三者分别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9%,45%,46%,大约辐射能的一半是在可见光谱围。
15.太阳高度角:以平行光速射向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与地面的交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16.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nm—710nm波长的辐射能,称为光和有效辐射。
(整理)4 作物的生理生态与设施环境及其调控技术.
幻灯片1第二单元:总论---设施园艺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第四章作物的生理生态、设施环境及其调控技术幻灯片2主要内容一、作物生理生态二、设施调控技术●光环境性及其调控●二氧化碳环境及其调控●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湿度环境及其调控●土壤环境及其调控●根际环境及其调控●综合调控●概述●光合与呼吸生理●蒸腾作用●生长发育生理●群体生理生态幻灯片3一、作物生理生态(一)概述1. 设施内环境特点●遮风挡雨,可以调节土壤水分●调节气温或地温●调节光照环境●创造特定的通气环境●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设施内湿度幻灯片4(二)光合与呼吸生理●几个重要概念●光合作用:绿叶利用光能将CO2和H2O转变成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CO2 + H20——→(CH2O) + O2呼吸作用:植物吸收O2将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光照叶绿素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能量无氧呼吸C6H12O6→ 2C2H5OH + 2CO2 + 能量C6H12O6 → 2CH3CHOHCOOH + 能量幻灯片5●光强●定义:在单位时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能量或光量子摩尔数单位:w/m2,或mol/m2/s幻灯片6●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时的光强●光饱和点:CO2交换速率变化稳定时的光强●二氧化碳补偿点:在一定条件下,作物对CO2的●同化吸收量与呼吸释放量相等,表观●光合速率为0,此时的CO2浓度即为二●氧化碳补偿点●二氧化碳饱和点:在一定条件下, CO2浓度升●高,光合作用增强,当CO2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CO2浓度即为二氧化碳饱和点幻灯片7(三)生长发育生理●1、概念●生长:细胞数量增加、体积增大(量变)●发育:细胞功能分化(质变)●生长发育过程:●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幻灯片82、生长生理生长规律:“S”形曲线运输:碳水化合物的转移(水分、温度影响)生长(营养与生殖):鲜重高度直径色泽幻灯片9●3、发育生理●光周期型(光周期现象)●低温春化长日类型●春化作用:指一段时间的低温对植物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诱导作用。
《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72004) 一、名词解释:1. 生态因子2. 限制因子3. 基础生态位4.阿伦(Allen)规律5. 趋异适应6. 生活型7. 主导因子8.种群增长类型9. 生态位10. 生活史对策11. 邻接效应12. 遗传漂变13. 密度14. 重要值15. 优势种16. 先锋植物17. 构件生物18. 存活曲线19. 集合种群20. 复合种群21. 群落最小面积22. 逆行演替23.群落交错区24. 中度干扰理论25. 物质循环26. 生态平衡27. 林德曼效率28. 流通率29. 氨化作用30. 生态承载力二、简答题1.20 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著名生态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
2.什么是耐受性定律?3.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有哪些?4.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5.种群数理统计的常用方法有哪些?6.比较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的异同。
7.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8.阐述自然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
9.什么是植物种内竞争所表现的密度效应?10.种间竞争的实质是什么?写出Lotka-V olterra 的种间竞争模型,并说明各参数的生态学意义。
11.描述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12.高斯假说的中心内容是什么?13.空间异质性是怎样影响群落结构的?14.简述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一般特点及其异同。
15.层片具有哪些特征?16.生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哪些?17.陆地上呈大面积分布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主要有哪几类?18.中国东北湿润区从南到北依次出现哪些植被?中国东部温带从东到西依次出现哪些植被?19.何谓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20.植物群落分布为什么具有"三向地带性"?21.试说明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和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22.捕食作用具有哪些生态意义?23.为什么生态恢复时要考虑群落的演替因素?三、论述题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
植物生理学课后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课后名词解释绪论1.植物生理学:就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得科学。
2.生长:就是指增加细胞数目与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与质量得增加、3.发育:就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过程。
4.代谢:就是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如生长、繁殖与运动等)过程中化学变化(包括物质合成、转化与分解)得总称、第一章植物得水分生理1.水势(ψ):每偏摩尔体积水得化学势差、2.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得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得系统移动得现象。
3.渗透势(ψs):由于溶质颗粒得存在,降低了水得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得水势下降值。
4.压力势(ψp):就是指细胞得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得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得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得反作用力。
5.质外体途径:就是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得移动,阻力小,所以这种移动方式速度快、6.共质体途径:就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得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得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得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7.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得压力称为根压。
8.内聚力学说:亦称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得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得学说。
9.蒸腾作用:就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得表面(主要就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得现象、10.蒸腾速率:即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得水量、11.蒸腾比率(TR):蒸腾比率=蒸腾H2O摩尔数/同化CO2摩尔数,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得H2O得摩尔数。
12.水分利用效率(WUE):就是指光合作用同化CO2得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得速率得比值。
13.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得时期。
第二章植物得矿质营养1.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得吸收、转运与同化、2.溶液培养法:亦称水培法,就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得溶液中栽培植物得方法。
作物生理生态学
作物生理生态名词解释1.作物养分效率:作物利用土壤或生长介质中单位有效养分所生产的干物质量或经济产量。
2.潜在产量:作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的产量,或者说,在不受技术限制的情况下某一作物可能达到的产量。
3.旱害:缺水干旱对作物造成的伤害。
4.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效光谱成分的辐射量。
5.经济系数:作物经济产量与(地上部)生物量的比值。
6.积温效应:作物在其他生态因子得到满足之后,在一定范围内作物的生长发育速度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只有当温度累计到一定总和时,才能完成生长发育周期。
7.光合高值持续期:叶片光合速率维持在最高值的50%以上的时间。
8.维持呼吸:仅为维持生命现象而提供能量的呼吸。
或为既成器官和组织的生存提供所需物质和能量的呼吸。
9.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对作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因子,如光、温、水、气、热、肥等。
10.种子活力:种子在田间状态(非最适条件)下整齐出苗并形成健壮幼苗的能力。
1.水分利用效率:作物消耗1kg水所生产的干物质产量。
6、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作物消耗单位水量所形成的生物学产量或经济产量。
2.最适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生产达最大值时的叶面积指数。
3.湿害:土壤含水量超过最大田间持水量时对旱作物所造成的伤害。
6.土壤肥力:通过土壤溶液和从离子交换复合物中供给作物必需养分的能力。
7.生长呼吸:为作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合成新生物物质及提供能量的呼吸。
8.种子吸胀冷害:干燥种子在低于15℃的条件下快速吸水,造成种子发芽率降低的伤害。
2、低温吸胀冷害:干燥种子在低于15℃的条件下快速吸水可发生低温伤害,造成出芽和生长不良。
9.生态因子:环境中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10.叶源量:叶片一生中的CO2净同化量。
2.种子活力指数:幼苗大小或干重与发芽指数的乘积。
3.叶面积比率:植株叶面积与总干物质重之比。
4.作物生态系统:以农田为样块、以作物为中心,由作物与其他生物及非生物组分所建立的、按人类社会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一种人工生态系统。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最全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一、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与细胞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环境刺激的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二、1.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2.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偏摩尔体积的水与一偏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
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
3.压力势: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
4.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
5.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伤流和吐水现象是根压存在的证据。
6.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7.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8.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9.衬质势: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10. 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11. 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12.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3.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14.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 g·kg-l表示。
15.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 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 g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
16.抗蒸腾剂:能降低蒸腾作用的物质,它们具有保持植物体中水分平衡,维持植株正常代谢的作用。
抗蒸腾剂的种类很多,如有的可促进气孔关闭。
17.吸胀作用: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称为吸胀作用。
胶体物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称为吸胀。
18.永久萎蔫系数:将叶片刚刚显示萎蔫的植物,转移至阴湿处仍不能恢复原状,此时土壤中水分重量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叫做永久萎蔫系数。
植物生理生态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生态学名词解释植物生理生态学是研究植物在生理和生态方面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下面是一些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常见名词解释:1. 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2.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蒸气,以吸收二氧化碳并调节水分平衡的过程。
3. 气孔,植物叶片上的微小开口,通过它们进行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蒸发。
4. 渗透调节,植物根据环境中的水分含量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以维持水分平衡。
5. 耐旱性,植物对干旱条件的适应能力,包括抗旱机制和生理调节。
6. 耐盐性,植物对高盐浓度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排盐和调节渗透压的机制。
7. 生长调节物质,植物内部产生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开花、果实成熟等生理过程。
8. 生物地理学,研究植物分布与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学科,包括植物在不同地理区域的适应性和迁移能力。
9. 种间关系,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竞争、共生、捕食等关系。
10. 生态位,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资源利用方式,反映了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11.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生态单位,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
12. 共生,两个或多个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可以是互利共生或寄生共生。
13. 氮循环,生态系统中氮元素的吸收、转化和释放过程,包括氮固定、硝化、反硝化等。
14. 光合效率,植物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通常用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之比来表示。
15.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光照强度,植物在此光照强度下净光合速率为零。
以上是一些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常见名词解释,涵盖了植物在生理和生态方面的重要概念和关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农业生态名词解释和填空
一、名词解释1.生活型: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环境发生趋同进化,使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都类似。
2.生态型:相同物种在不同环境下发生趋异进化,使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都发生不同的改变。
3.生态位(niche):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待特定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4.生命表:又称寿命表或死亡率表,可用来综合评定种群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寿命。
5.化感作用:植物(或微生物)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邻近植物(或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6.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7.协同进化:是指在种间相互作用影响下,不同种生物间相关性状在进化中得以形成和加强的过程。
8.边缘效应理论:边缘效应即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相邻斑块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9.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自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10.初级生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光能并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体中的化学潜能的过程。
11.生物质能:主要是指植物或其被动物转化的排泄物等生物有机质储存的能量。
12.信息系统:包括产生信息的信源、传输信息的信通和接收利用信息的信宿。
13.农业资源:是一种特定的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的有形投入和无形投入。
14.农业生态:就是把生态环境效益列入农业目标,并与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方式。
15.环境容纳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密度),称为系统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16.内禀增长率:在环境条件无限制作用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
17.耗散结构: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18.竞争排斥原理:又称高斯原理,具有相同生态位的不同物种,在同一生境中不能长期共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作物生理生态学:是用生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生态学现象。
研究生态因子和作物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即生态学与生理学的结合。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子。
生态因子: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界环境要素(如营养、热量、水分、地形、气候等),称为生态因子。
作物对环境响应的三基点:作物在每个生态因子轴上都有一个能够生存的范围,在此范围内系统能够耐受的极限,分别为最高点和最低点,中间有最适宜于生命活动的最适点,这三点合称为作物对环境响应的三基点。
生态幅:从最低点到最高点之间的跨度称为生态幅。
生态位:某种作物在某个因子梯度上的生态幅实际上也是该作物的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能够为某一物种所占据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称为基础生态位。
实际生态位:但群落中有竞争对手存在时,其实际栖息的空间要小得多,称为实际生态位。
胁迫:在资源利用上,系统适宜区之外到最低或最高点之间的区间称为耐受区,此时作物要遭受一定程度的限制,即胁迫。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植物的耐受性限度时,就会使植物衰退甚至不能生存,这就是耐受性定律。
光:是太阳的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投射到地球的辐射线。
光补偿点: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真正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这时植物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这里光强成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在光补偿点以上,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限度后,光照强度虽然继续增加,光合速率也不增高,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叶片功能期:当叶片长至面积和厚度最大时,通常光合速率也达到最大值。
通常将叶片充分展开后光合速率维持较高水平的时期,称为叶片功能期,处于功能期的叶叫功能叶。
光抑制:光能过剩导致光合速率降低的现象称为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现象。
光合诱导期:从照光开始至光合速率达到稳定水平的这段时间,称为“光合滞后期”或称光合诱导期。
CO 2 补偿点:在比例阶段,光合速率随CO 2 浓度增高而增加,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 2浓度即为CO 2 补偿点;
CO 2 饱和点:当达到某一浓度(S)时,光合速率便达最大值(P m ),开始达到光合最大速率时的CO 2浓度被称为CO 2饱和点。
光能利用率: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单位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
植物的水分代谢:指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自由水:植物体内不被亲水胶粒吸附,可以自由移动,可起溶剂作用的水分。
束缚水:植物体内吸附在亲水胶粒周围或被困于大分子空间中,不能自由移动的水分。
被动吸水:植物根系以蒸腾拉力为动力的吸水过程。
蒸腾拉力:是指因叶片蒸腾作用而产生的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主动吸水:以根压为动力引起的根系吸水过程。
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而使液流由根部上升的压力。
(一般为0.1MPa 左右) 伤流和吐水是证实根压存在的两种生理现象。
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溢出液体的现象称为伤流。
伤流是根压引起的。
吐水:从未受伤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称为吐水。
萎蔫:缺水时,植物细胞失水,膨压下降,叶片、幼茎下垂,这种现象称为萎蔫。
节水农业:是指充分利用水资源,采取水利和农业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并创造出有利于农业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农业。
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不足最敏感,最容易受害的时期。
灰分分析:对植物材料中干物质燃烧后的灰分进行分析的方法。
有益元素:也称有利元素。
指对植物生长表现有益作用,并能部分代替某一必需元素的作用,减缓缺素症的元素。
如钠(Na)、硅(Si)、硒(Se)和钴(So)等。
平衡溶液: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按一定浓度与比例配制成混合溶液,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种对植物生长无毒害作用的溶液称为平衡溶液。
生长中心:是指生育期中那些生长旺盛,代谢强,需营养物质多的器官,它在各种器官中优先得到养分的供应。
种子萌发:是指干种子吸水膨胀到胚的一部分突破种皮并继续生长的过程。
通常以胚根或胚芽生长的长度达到一定量时作为种子萌发的标志。
顶端优势:主茎或顶芽生长抑制侧枝或侧芽生长的现象,就是顶端优势。
休眠:是指植物生长极为缓慢或暂时停顿的一种现象,是植物抵抗和适应不良环境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逆境生理:研究逆境对作物伤害以及作物对逆境的适应与抵抗能力的科学
抗逆性:作物对逆境的适应与抵抗能力,称为抗逆性。
抗逆锻炼:指作物在逆境下,逐渐形成了对逆境的适应与抵抗能力。
这一过程称为抗逆锻炼。
涝渍化环境:土壤中积水过多,不仅超过土壤中的水饱和量,而且超过土壤最大持水量,甚至产生地面浮水,成沼泽状态,对植物的生存和正常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并造成涝害。
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污染物:其中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或因子称为环境污染物。
原生质体:脱去全部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
CO2补偿点: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释放的CO2相等,即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的环境中的CO2浓度为该植物的CO2补偿点。
干旱:陆生植物最常遭受的环境胁迫是缺水,当植物耗水大于吸水时,就使组织内水分亏缺。
过度水分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
植物的营养代谢:植物对矿质盐的吸收、运转和同化,以及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称为植物的营养代谢
光合有效辐射:在太阳辐射中,植物光合作用和色素吸收具有生理活性的波段称光合有效辐射
离子对抗: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含其他金属的盐溶液,单盐毒害现象就会减弱或消除,离子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离子对抗。
种子休眠:活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等)下仍不能发芽的现象。
自由水:没有被非水物质高温化学结合,能够在生物体内自由流动的水
微量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很小,但又是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元素
蒸腾作用: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的过程
向性运动:指植物的某些器官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单向刺激而产生的运动。
向性运动是生长性运动。
逆境:指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存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
光周期现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而控制生理反应的现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作用而丧失的水量。
被动吸收:指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不需要代谢能量直接参与,离子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转移的过程。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O2和H2O,制造有机物并释放O2的过程。
根冠比:指根系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的比值。
顶端优势:主茎或顶芽生长抑制侧枝或侧芽生长的现象。
单盐毒害:植物培养在单一盐分的溶液中,表现出生长不正常,最后死亡的现象。
叶面积指数:一定土地面积上所有植物叶表面积与所占土地面积的比率。
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或释放的氧气,亦或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所积累的干物质量。
光抑制:光能过剩导致光合速率降低的现象
蹲苗:一种传统农作物管理技术。
作物栽培中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的技术措施。
其作用在于“锻炼”幼苗,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后期抗逆、抗倒伏能力,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质外体:指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围由细胞壁、胞间隙和导管组成的系统,质外体是水和溶质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通道。
春化作用:用低温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春化作用。
使萌发的种子经过低温处理的作用,称春化作用。
渗透调节:通过渗透作用,使细胞内外水分达到平衡的调节方式。
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攫取物质及液的过程。
灰分元素:构成干物质燃烧后不能挥发的灰分成分的元素
光和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和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光呼吸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植物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必须高于光补偿点,才能正常生长。
原初反应: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成电能。
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成ATP
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质壁分离。
水孔蛋白;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内在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可控制水在细胞的进出,就像是“细胞的水泵”一样。
吐水:从未受伤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作物生理生态:研究生态因子与作物生理之间的关系
作物养分效率:作物利用土壤或生长介质中单位有效养分所生产的干物质量或经济产量。
积温效应:作物在其他生态因子得到满足之后,在一定范围内作物的生长发育速度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只有当温度累计到一定总和时,才能完成生长发育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