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
第1章绪论
1.简述孟德尔、摩尔根和Waston等人对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摩尔根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是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
于1933年由于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赢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Watson于1953年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_(包括中心法则),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誉为“DNA之父”。
2.写出DNA、RNA、mRNA和siRNA的英文全名。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
RNA:ribonucleic acid 核糖核酸
mRNA:messenger RNA 信使RNA
tRNA:transfer RNA 转运RNA
rRNA:ribosomal RNA 核糖体RNA
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干扰小RNA
3.试述“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生物学本质。
其生物学本质是基因遗传。
子代的性状由基因决定,而基因由于遗传的作用,其基因的一半来自于父方,一般来自于母方。
4.早期主要有哪些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写出这些实验的主要步骤。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外表光滑的S型肺炎链球菌(有荚膜多糖→致病性);外表粗糙
R型肺炎链球菌(无荚膜多糖)。
①活的S型→注射→实验小鼠→小鼠死亡
②死的S型(经烧煮灭火)→注射→实验小鼠→小鼠存活
③活的 R型→注射→实验小鼠→小鼠存活
④死的S型+活的R型→实验注射→小鼠死亡
⑤分离被杀死的S型菌体的各种组分+活的R型菌体→注射→实验小鼠→小鼠死亡(内只有死的S型菌体的DNA转化R型菌体导致致病菌)
*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①细菌培养基35S标记的氨基酸+无标记噬菌体→培养1-2代→子代噬菌体几乎不含带有35S标记的蛋白质
②细菌培养基32N标记的核苷酸+无标记噬菌体→培养1-2代→子代噬菌体含有30%以上32N标记的核苷酸
*噬菌体传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5.定义重组DNA技术。
将不同的DNA片段(如某个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然后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6.说出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2章染色体与DNA
1.染色体具备哪些作为遗传物质的特征?
①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②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
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
④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简述真核细胞内核小体的结构特点。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它是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约200bp的DNA组成的。
形成时八聚体在中间,DNA分子盘绕在外,一个H1在核小体的外面组成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一种重复珠状结构。
3.请列举3项实验证据来说明为什么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子是相互作用的。
①染色质DNA的Tm值比自由DNA高,说明在染色质中DNA极可能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
②在染色质状态下,由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催化的DNA复制和转录活性大大低于在自由DNA中的反应。
③DNA酶Ⅰ(DNaseⅠ)对染色质DNA的消化远远慢于对纯DNA的作用。
④用小球菌核酸酶处理染色质以后进行电泳,便可以得到一系列片段,这些被保留的DNA片段均为200bp基本单位的倍数。
4.简述组蛋白都有哪些类型的修饰,其功能分别是什么?
①甲基化:发生在组蛋白的赖氨酸(单、双、三甲基化)和精氨酸残基(单、双甲基化)上,极大的增加了组蛋白修饰和调节基因表达的复杂性。
②乙酰化:主要发生在核心组蛋白上,主要位点分布在H3、H4的N端比较保守的赖氨酸位置上。
乙酰化/去乙酰化修饰影响染色质结构和基因活化,高乙酰化水平使转录活化,低乙酰化抑制转录。
还参与DNA修复、拼接、复制,染色体的组装,以及细胞的信号转导,与某些疾病的形成密切相关。
③泛素化:修饰位点为高度保守的赖氨酸残基,能招募核小体到染色体,参与X染色体的失活,影响组蛋白的甲基化和基因的转录。
④ADP核糖基化
5.简述DNA的一、二、三级结构。
①DNA的一级结构即它的碱基序列,就是指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②DNA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
③DNA的高级结构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更复杂的特定空间结构,包括超螺旋、线性双链中的纽结(kink)、多重螺旋等。
6.原核生物DNA具有哪些不同于真核生物DNA的特征?
①结构简练
原核DNA分子的绝大部分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不转录,这与真核DNA的冗余现象不同。
②存在转录单元
原核生物DNA序列中功能相关的RNA和蛋白质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部位,形成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它们可被一起转录为含多个mRNA的分子,叫多顺反子mRNA。
③有重叠基因
重叠基因,即同一段DNA能携带两种不同蛋白质信息。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Ⅰ一个基因完全在另一个基因里面;Ⅱ部分重叠;Ⅲ两个基因只有一个碱基对的重叠。
7.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谁提出的?简述其发现的主要实验依据及其在分子生物学发
展中的重要意义。
由Watson和Crick于1953年提出。
实验依据:将大肠杆菌细胞培养在用15NH4Cl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里养很长时间(14代),使得细胞内所有的氮原子都以15N的形式存在(包括DNA分子里的氮原子)。
这时再加入大大过量的14NH4Cl和各种14N的核苷酸分子,细菌从此开始摄入14N,因此所有既存的“老”DNA分子部分都应该是15N标记的,而新生的DNA则应该是未标记的。
接下来他们让细胞们继续生长,而自己则在在不同时间提取出DNA分子,利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而当细胞分裂了一次的时候只有一个DNA带,这就否定了所谓的全保留机理,因为根据全保留机理,DNA复制应该通过完全复制一个“老”DNA双链分子而生成一个全新的DNA双链分子,那么当一次复制结束,应该一半DNA分子是全新(双链都完全只含14N),另一半是“全老”(双链都完全只含15N)。
这样一来应该在出现在离心管的不同位置,显示出两条黑带。
通过与全14N和全15N的DNA标样在离心管中沉积的位置对比,一次复制(分裂)时的这根DNA带的密度应当介于两者之间,也就是相当于一根链是14N,另一根链是15N。
而经历过大约两次复制后的DNA样品(generation=1.9)在离心管中显示出强度相同的两条黑带,一条的密度和generation=1时候的一样,另一条则等同于完全是14N的DNA。
这样的结果跟半保留机理推测的结果完美吻合
重要意义:该模型揭示了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稳定性特征,最有价值的是确认了碱基配对原则,这是DNA复制、转录和反转录的分子基础,亦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分子基础。
该模型的提出是20世纪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它奠定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基石。
8.DNA以何种方式进行复制?如何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
半保留复制。
DNA在复制的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并被分开,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
这样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
9.简述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
①原核生物DNA复制叉的移动速率通常快于真核生物;
②原核生物每条染色质上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真核生物可以有多处;
③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中复制起始点上可以连续开始新的DNA复制,表现为虽只有一个复制单元,但可有多个复制叉。
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在全部完成复制之前,每个起始点上DNA的复制不能再开始。
10.什么是DNA的Tm值?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T m值即DNA的解链温度,指DNA在加热变性过程中吸光度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
其大小主要与下列因素相关:
①DNA中的G+C的含量。
G+C的含量越高,DNA的T m值也越高。
②溶液中的离子强度。
在离子强度较低的介质中,DNA的T m值较低而范围宽;在较高离子强度下,T m值较高而范围窄。
③DNA的均一性。
均质DNA解链温度范围较小,异质DNA解链温度范围较宽。
11.DNA复制时为什么前导链是连续复制,而后随链是以不连续的方式复制?并以大肠杆
菌为例简述后随链复制的各个步骤。
由于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因此在复制叉附近解开的DNA链一条是5’
→3’方向,另一条是3’→5’方向,两个模板极性不同,而所有已知的DNA聚合酶的合成方向都是5’→3’,不是3’→5’。
前导链DNA的合成以5’→3’方向,随着亲代双链DNA的解开而连续进行复制;后随链在合成的过程中,一段亲本DNA单链首先暴露出来,然后以与复制叉移动相反的方向按照5’→3’方向合成一系列的冈崎片段,然后再把它们连接成完整的后随链。
大肠杆菌后随链的合成分段进行,形成中间产物冈崎片段,再通过共价连接成一条连续完整的新DNA链。
分成4个步骤:
①首先引物酶合成约10核苷酸大小的新引物。
两个引物间的距离为1000~2000个核苷酸;
②DNA聚合酶Ⅲ以5’→3’方向延伸该引物,直到遇见邻接引物的5’端。
这个新合成的DNA片段就是冈崎片段;
③DNA聚合酶Ⅰ具有5’→3’外切酶的活性,被用来去除引物;
④DNA连接酶连接相邻的冈崎片段使之成为一条完整的子代链。
12.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在哪些水平上受到调控?
①细胞生活周期水平调控也称为限制点调控,即决定细胞停留在G1期还是进入S期。
②染色体水平调控决定不同染色体或同一染色体不同部位的复制子按一定顺序在S 期起始复制。
③复制子水平调控决定复制的起始与否。
13.细胞通过哪几种修复系统对DNA损伤进行修复?
①错配修复,恢复错配;
②碱基切除修复,切除突变的碱基序列;
③核苷酸切除修复,切除突变的核苷酸序列;
④重组修复,复制后的修复,重新启动停滞的复制叉;
⑤DNA直接修复,修复嘧啶二聚体和甲基化的DNA;
⑥SOS反应,DNA的修复,产生变异。
14.什么是转座子?可分为哪些种类?
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
转座子可分为两大类:插入序列(IS因子)和复合型转座子。
15.什么是SNP?SNP作为第三代遗传标记的优点是什么?
SNP指基因组DNA序列中由于单个核苷酸(A、T、C和G)的突变而引起的多态性。
①SNP数量多,分布广泛。
据估计,人类30亿碱基中共有300万以上的SNPs;
②SNP具有更高的遗传稳定性;
③SNP具有代表性,更易于基因分型;
④SNP适于快速、规模化筛查。
第3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1.什么是编码链?什么是模板链?
与mRNA序列相同的那条DNA链称为编码链;另一条根据碱基互补原则指导mRNA 合成的DNA链称为模板链。
2.简述RNA的种类及其生物学作用。
mRNA:信使RNA,编码特定蛋白质序列;tRNA:转运RNA,特异性解读mRNA中的遗传信息、将其转化成相应氨基酸后加入多肽链中;rRNA:核糖体RNA,直接参与核糖体中蛋白质的合成。
①作为细胞内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参与者;
②部分RNA可以作为核酶在细胞中催化一些重要的反应,主要作用于初始转录产物的剪接加工;
③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与生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④在某些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3.RNA的结构有哪些特点?
①RNA含有核糖和嘧啶,通常是单链线性分子;
②RNA链自身折叠形成局部双螺旋;
③RNA可折叠形成复杂的三级结构。
4.简述RNA转录的概念及其基本过程。
RNA转录是以DNA中的一条单链为模板,游离碱基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链的过程。
其基本过程为:模板识别-转录开始-转录延伸-转录终止
5.请比较复制与转录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以DNA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都在细胞核内进行。
不同点:转录以DNA单链为模板而复制以双链为模板;转录用的无引物而复制以一段特异的RNA为引物;转录和复制体系中所用的酶体系不同;转录和复制的配对的碱基不完全一样,转录中A对U,而复制中A对T。
6.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有哪些组成成分?各个亚基的作用如何?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2个α亚基、1个β亚基、1个β’亚基和一个ω亚基组成核心酶,加上1个σ亚基后组成聚合酶全酶。
α亚基负责核心酶的组装和启动子识别;β亚基负责结合核苷酸;β’亚基负责结合模板;β和β’共同形成RNA合成的催化中心;ω亚基功能未知;σ亚基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
7.什么是闭合复合物、开链复合物以及三元复合物?
模板的识别阶段,在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聚合酶首先与启动子区闭合双链DNA可逆性结合形成二元闭合复合物;
闭合复合物形成后,此时,DNA链仍然处于双链状态,伴随着解链化,闭合复合物转化为二元开链放复合物;
开链复合物与最初的两个NTP相结合并在这两个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脂键后即转变成包括RNA聚合酶、DNA和新生RNA的三元复合物。
8.简述σ因子的作用。
①σ因子的作用是负责模板链的选择和转录的开始,它是酶的别构效应物,使酶专一性识别模板上的启动子;
②σ因子可以极大的提高RNA聚合酶对启动子区DNA序列的亲和力,还降低了它对非专一位点的亲和力。
9.什么是Pribnow box?它的保守序列是什么?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紧密结合点,中央大约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0bp处的TATA 区,所以又称作-10区。
它的保守序列是TATAAT。
10.什么是上升突变?什么是下降突变?
细菌中常见的两种启动子突变。
上升突变是增加Pribnow区共同序列的同一性。
例如:在乳糖操纵子的启动子中,将其Pribnow区从TATGTT变成TATATT,就会提高启动子的效率,提高乳糖操纵子基因的转录水平。
下降突变是降低其结构基因的转录水平。
例如:把Pribnow区从TATAAT变成AATAAT。
11.简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mRNA的区别。
①原核生物mRNA的半衰期很短,一般为几分钟,最长只有数小时。
真核生物mRNA 的半寿期较长,如胚胎中的mRNA可达数日;
②原核生物mRNA常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
真核生物mRNA一般以单顺反子的形式存在;
③原核生物mRNA的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poly A结构。
真核生物mRNA的5’端存在帽子结构,绝大多数具有多(A)尾巴。
12.真核和原核生物基因转录有哪些差异?
①真核生物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通常是间断的、不连续的。
由于转录时内含子和外显子是一起转录的,因而转录产生的信使RNA必须经过加工,将内含子转录部分剪切掉,将外显子转录部分拼接起来,才能成为有功能的成熟的信使RNA。
而原核生物的基因由于不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因此,转录产生的信使RNA不需要剪切、拼接等加工过程。
②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通常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的,即在转录未完成之前翻译便开始进行。
真核生物由于有细胞核,核膜将核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来,因此,转录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翻译则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可见,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隔.上述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后的剪切、拼接和转移等过程,都需要有调控序列的调控,这种调控作用是原核生物所没有的. 13.大肠杆菌的终止子有哪两大类?请分别介绍一下它们的结构特点。
大肠杆菌中的终止子分为不依赖于ρ因子和依赖于ρ因子两大类。
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内在终止子)有两个明显的结构特点:①终止位点上游一般存在一个富含GC碱基的二重对称区,由这段DNA转录产生的RNA容易形成发夹结构。
②在终止位点前面有一段由4~8个A组成的序列,所以转录产物的3’端为寡U,这种结构特征的存在决定了转录的终止。
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具有以下结构特点:①转录的RNA也具有发夹结构但发夹结构后无poly(U)。
②形成的发夹结构较疏松茎环上不富含GC。
③终止需要ρ因子的参与。
④与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一样终止信号存在于新生的RNA链上而非DNA链上过程。
14.真核生物的初级转录产物必须经过哪些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以用作蛋白质合成
的模板。
①5’端连接“帽子”结构;
②3’端添加polyA“尾巴”;
③hnRNA被剪接,把内含子(DNA上非编码序列)转录序列剪掉,把外显子(DNA上的编码序列)转录序列拼接上(真核生物一般为不连续基因);
④分子内部的核苷酸甲基化修饰。
15.简述Ⅰ、Ⅱ类自剪接内含子的剪接特点。
Ⅰ类自剪接内含子的剪接主要是转酯反应,即剪接反应实际上是发生了两次磷酸二酯键
的转移。
在Ⅰ类自剪接内含子切除体系中,第一个转酯反应由一个游离的鸟苷或鸟苷酸(GMP、GDP或GTP)介导,鸟苷或鸟苷酸的3’-OH作为亲核基团攻击内含子5’端的磷酸二酯键,从上游切开RNA链。
在第二个转酯反应中,上游外显子的自由3’-OH作为亲核基团攻击内含子3’位核苷酸上的磷酸二酯键,使内含子被完全切开,上、下游两个外显子通过新的磷酸二酯键相连。
Ⅱ类自剪接内含子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rRNA基因中。
在Ⅱ类自剪接内含子切除体系中,转酯反应无须游离鸟苷酸或鸟苷,而是由内含子本身的靠近3’端的腺苷酸2’-OH作为亲核基团攻击内含子5’端的磷酸二酯键,从上游切开RNA链后形成套索状结构。
再由上游外显子的自由3’-OH作为亲核基因攻击内含子3’位核苷酸上的磷酸二酯键,使内含子被完全切开,上、下游两个外显子通过新的磷酸二酯键相连。
16.什么是套索状结构?哪些类型RNA的剪接中会形成该结构?
套索状结构是在真核生物RNA前体加工过程中,切除内含子时,通过2’,5’-磷酸二酯键形成的一种带尾巴的环形中间结构。
主要在前体mRNA的剪接过程中会形成该结构。
17.什么是RNA编辑?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RNA编辑是某些RNA,特别是mRNA前体的一种加工方式,如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导致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的改变,使得经过RNA编辑的mRNA序列发生了不同于模板DAN的变化。
RNA编辑具有以下3个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①校正作用,有些基因在突变的途中丢失的遗传信息可能通过RNA的编辑得以恢复;
②调控翻译,通过编辑可以构建或去除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方式;
③扩充遗传信息,能使基因产物获得新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18.核酶具有哪些结构特点?根据其催化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哪两大类?其生物学意义是什
么?
核酶的催化功能与其空间结构有密切关系,目前已知有多种特殊结构的核酶,如RNaseP 的RNA亚基(M1RNA)、锤头型核酶、发夹型丁型肝炎δ病毒RNA、Ⅰ类自剪接内含子和Ⅱ类自剪接内含子等。
具有自我剪切能力的RNA大多数都能形成锤头结构。
该结构由3个茎(Ⅰ、Ⅱ、Ⅲ)构成,茎区是由互补碱基构成的局部双链结构,包围着一个由11~13个保守核苷酸构成的催化中心。
根据其催化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剪切型核酶和剪接型核酶两大类。
生物学意义:
①核酶是继反转录现象之后对中心法则的有一个重要的修正,说明RNA既是遗传物质又是酶;
②核酶的发现为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许曾经存在以RNA为基础的原始生命。
第4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mRNA到蛋白质
1.遗传密码是怎样被破译的?
①以均聚物、随机共聚物和特定序列的共聚物为模板指导多肽的合成。
②核糖体结合技术。
2.遗传密码有哪些特性?简述密码的简并性生物体的生物学意义。
①密码子的连续性,密码间无间断也没有重叠,即起始密码子决定了所有后续密码子的位置;②密码子的简并性,即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的现象;③密码子的通用性与特殊性,即遗传密码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也无论是对病毒、细菌、动物还是植物而言都是通用的,但也发现极少数例外;④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摆动假说。
密码的简并性减少了变异对于生物的影响。
3.有几种终止密码子?它们的序列和别名是什么?
3种,UAA、UGA和UAG,其中UAA叫赭石密码,UAG叫琥珀密码,UGA叫蛋白石密码。
4.tRNA在组成和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①所有的tRNA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存在经过特殊的修饰碱基,tRNA的3’端都以CCA-OH结束,该位点是tRNA与相应氨基酸结合的位点;
②tRNA的稀有碱基含量非常丰富,除AUGC外还含有双氢尿嘧啶、假尿嘧啶等;
③tRNA分子形成三叶草型二级结构;
④所有的tRNA都能够与核糖体的A位点和P位点结合;
⑤tRNA的三级结构呈L型折叠。
5.简述摆动学说。
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中,前两对严格遵守碱基配对原则,第三对碱基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动”,因而使某些tRNA可以识别1个以上的密码子。
一个tRNA究竟能识别多少个密码子是由反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的性质决定的,反密码子第一位为A或C时只能识别1种密码子,为G或U时可以识别2种密码子,为I时可识别3种密码子。
如果有几个密码子同时编码一个氨基酸,凡是第一、二位碱基不同的密码子都对应于各自独立的tRNA。
6.tRNA是如何转运活化的氨基酸至mRNA模板上的?
活化的氨基酸在消耗ATP的情况下结合到tRNA上,生成有蛋白质合成活性的AA-tRNA。
同时,AA-tRNA的生成还牵涉到信息传递的问题,因为只有tRNA上的反密码子能与mRNA 上的密码子相互识别并配对,而氨基酸本身不能识别密码子,只有结合到tRNA上生成AA-tRNA,才能被带到mRNA-核糖体复合物上,插入到正在合成的多肽链的适当位置上。
7.原核与真核生物的核糖体组成有哪些异同点?
①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多余原核;
②真核细胞中核糖体RNA占细胞中总RNA的量少于原核;
③原核生物的核糖体通过与mRNA的相互作用,被固定在核基因组上,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则直接或间接的与细胞骨架有关联或者与内质网膜结构相连;
④原核生物核糖体由约RNA占2/3及1/3的蛋白组成,真核生物核糖体中RNA占3/5,蛋白质占2/5。
8.什么是SD序列?其功能是什么?
SD序列是指几乎所有原核生物mRNA上都有的一段富含嘌呤的5’-AGGAGGU-3’序列区域,它是与30S亚基上16S r RNA 3’末端的富嘧啶区序列5’-GAUCACCUCCUUA-3’相互补的区域。
SD序列对mRNA的翻译起重要作用。
9.核糖体有哪些活性中心?
核糖体包括多个活性中心,即mRNA结合部位、结合或接受AA-tRNA部位(A位),结合或接受肽酰-tRNA部位(P位),肽基转移部位及形成肽键的部位(转肽酶中心),此外还有负责肽链延伸的各种延伸因子的结合位点。
10.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翻译的起始过程中有哪些区别?
真核生物翻译的起始机制与原核生物基本相同,其差异主要是真核生物核糖体较大,有较多的起始因子参与,其mRNA具有m7GpppNp帽子结构,Met-tRNA Met不甲酰化,mRNA 分子5’端的“帽子”和3’端的多(A)都参与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
11.链霉素为什么能够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链霉素是一种碱性三糖,可以多种方式抑制原核生物核糖体,能干扰fMet-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从而阻止蛋白质合成的正确起始,也会导致mRNA的错读。
12.哪些种类抗生素只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原核生物核糖体?哪些只作用于真核生物核糖体?
哪些既能抑制原核生物核糖体,也能抑制真核生物核糖体?
原核生物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卡那霉素
真核生物白喉霉素、放线菌酮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潮霉素、嘌呤霉素、链霉素、蓖麻毒素
13.什么是分子伴侣?有哪些重要功能?
分子伴侣是能够在细胞内辅助新生肽链正确折叠的一类蛋白质。
其在新生肽链折叠中防止或消除肽链的错误折叠,增加功能性蛋白质折叠产率。
14.什么是信号肽?它在序列组成上有哪些特点?有什么功能?
在起始密码子之后,有一段编码疏水性氨基酸序列的RNA区域,这个氨基酸序列就被称为信号肽。
它在序列上有3个特点:①一般带有10~15个疏水氨基酸;②在靠近该序列N端常常有1个或数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③在其C末端靠近蛋白酶切割位点处常常带有数个极性氨基酸,离切割位点最近的那个氨基酸往往带有很短的侧链(丙氨酸或甘氨酸)。
信号肽在决定蛋白质的特定去向上起着指导作用,完整的信号肽是保证蛋白质运转的必要条件。
15.简述叶绿体蛋白质的跨膜转运机制。
叶绿体多肽在胞质中的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脱离核糖体并折叠成具有三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多肽上某些特定位点结合于只有叶绿体膜上才有的特异受体位点。
叶绿体定位信号肽一般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决定该蛋白质能否进入叶绿体基质,第二部分决定该蛋白能否进入类囊体。
叶绿体蛋白质运转过程有如下特点:
①活性蛋白水解酶位于叶绿体基质内;
②叶绿体膜能够特异性的与叶绿体蛋白的前体结合;
③叶绿体蛋白质前体内可降解序列因植物和蛋白质种类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16.蛋白质有哪些翻译后的加工修饰?其作用机制和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①泛素化修饰,泛素分子在泛素激活酶、结合酶、连接酶等的作用下,对靶蛋白进行特异性修饰,在该过程中,泛素C端甘氨酸残基通过酰胺酸与底物蛋白的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结合。
泛素化修饰在蛋白质的定位、代谢、功能、调节和降解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参与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分化、转移、基因表达、转录调节、信号传递、损伤修复、炎症免疫等几乎一切生命活动的调控,在肿瘤、心血管等疾病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SUMO化修饰(小泛素化修饰),小泛素相关修饰物经由一系列酶介导的生化级联反应共价结合于底物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
SUMO化修饰阻碍泛素对底物蛋白的共价修饰,提高了底物蛋白的稳定性;影响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广泛参与细胞内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