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沿江地带整课课件2资料

合集下载

地理第七章第2课长江沿江地带中图版七年级下-资料.ppt

地理第七章第2课长江沿江地带中图版七年级下-资料.ppt
2020/12/31 饮食、城建、园林、文物、文化及
阅读课本,回答
➢长江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比较长江上下游地区的自然资源在种类和数量 上区别 上游: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下游:火电、核电集中,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能源缺乏 2020/12/31
➢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
2020/12/31
• 1、 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与长江干支 流有何内在的联系。
• 城市多分布在干支流的交汇处
2020/12/31
• 2、 在图中找出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为中心的四大城市密集地区。
2020/12/31
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差异。
➢上游城市密度 ➢中游城市密度 ➢下游城市密度
是注意发挥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自然 资源和经济文化等优势,形成经济带, 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0/12/31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 用
2020/12/31
回答:
1、以长江为横轴连结的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构 成了什么图形;
2、读图说明为什么长江沿江地带具有纽带的作 用;沿江地带与西部地区各自的经济发展优势 是什么;
2020/12/31
长江中下游
养殖业
•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广阔、湖泊众 多、水利资源丰富。湖泊中浮游生 物众多、饲料丰富。由于地处亚热 带,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索饵、越 冬和繁殖,捕捞、人工养殖都有较 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在中下 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
2020/12/31
航运业
•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宽阔、径流量 大而变幅小,来水过程较为稳定, 有利于发展航运。长江干流武汉以 下可通航5000 t级以上海轮,南京 以下可通航2.5×104 t级海轮。实 现了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课件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课件

详细描述
1. 生态问题:长江沿岸存在湿地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案例三: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
详细描述
2. 绿色建设:推广绿色建筑、绿 色能源等技术,降低碳排放,保 护生态环境。
总结词: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化进 程加速,需注重城市规划与建设 的人性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1. 城市规划:制定城市规划方案,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品质。
工业发展
工业地位
长江沿江地带是中国重要的工业 基地之一,拥有钢铁、机械、化
工、纺织等众多工业行业。
工业类型
该地区工业类型多样,包括重工 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工业转型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 技术的进步,该地区逐渐向绿色 低碳的工业转型,促进了工业的
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物流源自010203
交通网络
2. 交通网络 长江沿岸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包括水运、铁路、 公路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形成了便捷的立体 交通体系。
3. 能源与水利设施 沿江地带拥有丰富的能源和水利资源,分布着众 多的能源基地和水利设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 了重要支撑。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 水资源保护
沿江地区对水资源保护高度重视,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措施, 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带内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包括上 海、南京、武汉、重庆等重要城市。
地带内产业结构多样,涵盖了农业、 制造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多个领域。
02
江沿江地的地理征
长江的水文特征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世界第 三长河,水量丰富,汛期长, 中下游流速缓慢,上游峡谷众
多,落差大,水流急。
长江流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季节变

地理第七章第2课长江沿江地带课件中图版七年级下

地理第七章第2课长江沿江地带课件中图版七年级下

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
1 四季分明
2 降水充沛
长江流域主要分为四 个季节,春季温暖, 夏季炎热,秋季凉爽, 冬季寒冷。
长江流域年降水量相 对较高,气候湿润。
3 季风影响
长江流域的气候受到 季风的影响,夏季多 雨,冬季较干燥。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丰富多样的植被
长江流域拥有多种植被, 包括森林、草原和湿地等。
地理第七章第2课长江沿 江地带课件中图版七年级 下
长江沿江地带是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区域之一,在这里,你会发现引人注目的 风景、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独特的气候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
长江的地理位置
长江位于中国中部,流经中国境内多个省份,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流经的省份
四川
长江的上游,被称为长江源地。
长江沿江地带是中国最重要的水上 交通干线,也有铁路和公路与内陆 联系。
独特的动物种群
长江流域是许多珍稀动物 的家园,如江豚、白鳍豚 等。
生态保护
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 环境,中国政府制定了一 系列措施,如设立自然保 护区。
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
1
农业
长江沿江地带适合农业发展,特别
工业
2是水稻种植。源自长江沿江地带有许多工业城市,如
重庆和武汉,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
地。
3
交通
贵州
长江从四川流入贵州。
湖南
长江穿过湖南,著名的洞庭湖就位于此地。
江西
长江继续向东流经江西,形成了壮丽的三 峡。
长江流域的地形地貌特点
壮丽的三峡
长江在江西省形成了壮丽的 三峡,是中国最重要的景点 之一。
广阔的平原
长江流经的地方还有广阔的 平原,适宜农业发展。

《长江沿江地带》 讲义

《长江沿江地带》 讲义

《长江沿江地带》讲义一、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和地理位置长江沿江地带是指长江流域中从上海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 3000 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 100 200 千米范围内的区域。

它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地势西高东低,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梯状分布。

从地理位置上看,长江沿江地带位于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这里背靠广大的内陆地区,面向海洋,具有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二、自然条件1、地形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多样,上游地区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如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等,地势起伏较大,水流湍急;中游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如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等,地形较为平坦;下游地区则是广阔的平原,如长江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河网密布。

2、气候该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但也容易受到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影响。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长江水量丰富,支流众多,为沿江地带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三、资源优势1、水资源长江及其众多支流为沿江地带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不仅满足了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用水需求,还为水电开发、内河航运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2、矿产资源沿江地带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

如攀枝花的铁矿、六盘水的煤矿等,为发展钢铁、能源等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支持。

3、水能资源长江上游地区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我国在长江上游建设了众多大型水电站,如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有效地缓解了能源短缺问题。

4、森林资源沿江地带的森林资源也较为丰富,特别是在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为木材加工和生态保护提供了保障。

四、经济发展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

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加上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业产量和质量都较高。

《长江沿江地带》课件

《长江沿江地带》课件

返回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属于_______________,其特点 炎热 温和 分明 是:夏季_______,冬季________,四季_____,降 1000 丰沛 水_____。年降水量在________毫米以上。 气候
长江上游景观

长江中下游景观
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上的客观差异,我们可以采取 B、C 不同的利用方式。上游适宜发展_____,中下游适宜发展 A、C、D ___________ 。 A、淡水养殖业 B、旅游业 C、水电业 D、内河航运业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莱茵河畔风光
繁忙的莱茵河
地理位置:
上海 攀枝花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___,西至四川省______,东西绵延 3000 100-200 _____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________千米 带状 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____区域。
地形:
低平 平原 长江沿江地带地势总的来看比较_____,地形以____和 低山丘陵 _________为主,平原东西排列,各段宽窄不一。

九 赣 线 线江
京 沪 线沪
杭 线
辐射作用
沿江地带的资源可以沿着 南北向支流和交通干线向 南北方向输送,输送到资 源短缺的地区,促进经济 发展。如南水北调工程、 北煤南运工程等。
沿江地带的商品贸易可以沿 着南北向支流和交通干线向 南北方向发展,互通有无, 取长补短。如木材、大豆、 丝绸、茶叶、水果等贸易往 来。
辩论
为了进一步增强沿江地带的整体实力,现在
正在建设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此,人们 有不同看法。你赞成哪一方的观点?
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的分布
比较长江上下游地区的自然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

长江沿江地带教学课件

长江沿江地带教学课件

航运业
•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宽阔、径流量
大而变幅小,来水过程较为稳定, 有利于发展航运。武汉以下可通航
5000吨级以上的海轮,南京以下可通 航25000吨级海轮。实现了江海直达 和江海联运。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①以长江为横轴连接的沿海地区、西部地区 构成了什么样的图形? ②读图说明为什么长江地带具有纽带作用。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长江第一湾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学习目标
• 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学生能够说明其范围 和相对地理位臵──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 • 2.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说明长江沿江地带 气候的特点,培养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 3.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 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其纽带与 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 • 4.运用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和工业分布图及相关 文字资料,进而了解长江沿江地带中心城市在区内的辐 射和带动作用。 • 5.运用图文资料,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毁林开荒、水土 流失、江水污染、酸雨等生态问题的危害与治理保护, 培养推理和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逐步树立人地协调与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
•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的攀枝花, 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 100~200千米的范围内。
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总结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特点; 2)、比较三个城市的气候图,说出该地 带的气候特点; 3)、长江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
旅游业
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六朝 古都南京、秀丽的黄山、庐山、 神奇的三峡,古代三名楼黄鹤楼、 岳阳楼、滕王阁等丰富的自然和 人文旅游资源。

长江沿江地带(第二课时)

长江沿江地带(第二课时)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2)
学习目标:
1、了解沿江地带的城市群对区域经济 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域产业结构与 空间分布特点。 3、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经济发展中出 现的生态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
自学指导(1):
阅读教材80页“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思 考下列问题: 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与长江的干支流有何内 在联系? 在图中圈出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 四大城市密集区。 举例说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作为区域的经 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 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差异。
自学指导(3):
长江上游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原因、环 境危害及对策;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直 接损失、环境危害及对策; 长江干流地区水污染的形成原因、环境危 害及对策; 长江沿江地带及其附近地区三大酸雨区的 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
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保 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 严禁开垦大于25°的坡地,已开垦的坡地 逐步退耕还林还草,25°以下的坡地改修 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地和人 工草地。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 整农业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 业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长江水灾远非均匀的10年一回,而是愈到近期 愈频繁。隋代以前,长江洪水的记录只是寥寥,到 了唐代,上升到18年一次,宋元时期平均5到6年一 次,明清时期平均4年一次。从1921年到1949年, 长江几乎赶上了黄河,平均两年半发一次大水。新 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但长江并未像黄河那样岁岁安澜,相反,洪灾变得 越来越频密,洪水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巨大。自 1954年长江爆发了全流域洪水以来,1980年、1981 年、1983年、1991年、1996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 都发生了严重灾害。

地理:第七章第2课长江沿江地带课件

地理:第七章第2课长江沿江地带课件
有何影响?
2020/7/4
青 藏高 原
四川盆地
2020/7/4
主要地形区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及 湖泊
2020/7/4
自然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区
自然特点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及 湖泊
2020/7/4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区
自然特点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支流及 湖泊
太湖等
丰富的水能、发 达的内河航运、 水产养殖、旅游
观光
2020/7/4
根据地形图或景观图分析长 江上游和中下游的地形差异

2020/7/4
2020/7/4
长江上游
水电业
•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 梯。滩多流急,落差较大,我们可 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
2020/7/4
2020/7/4
观察下列图片,看看它 是我国的哪条河流?
2020/7/4
2020/7/4
2020/7/4
2020/7/4
2020/7/4
2020/7/4
2020/7/4
2020/7/4
阅读课本,回答
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
2020/7/4
试评价其位置的优越性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 省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 ;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北纬 25-35度之间
3、从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 入手,具体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2020/7/4
重庆市
西 部 地 区
长江沿江地带
武汉市

11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PPT课件

11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PPT课件

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走廊
3.认识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条件所形成 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及其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
4.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5.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与 治理保护措施。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培养对地图信息的认定、 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上海
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分布密度的差异性:
中下游地区城镇分布密集,其中三角洲地 区的城镇分布密度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上游地区沿江城市较少,城市密度相对较 低。
课本P80-81活动题答案要点提示:
1.工业发达、交通便利、经济活跃、科技领先。 2.带动郊区农业的发展;为周边地区提供工业项目、 技术服务和资金,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
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 基础雄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江沿江地带 最具活力的生产部门,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 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 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画一画
用彩色笔在图中绘出在重庆、武汉、九江、南
京、上海交会的南北向铁路线,并标出名称。
玉 树
各拉丹东
重庆
九湖 宜昌 武汉 江 口
上海
宜宾 沅 江
南京
虎跳峡 攀枝花
玉 树
各拉丹东
西安
襄渝线
京京 广九 线线
重庆 宜宾
九湖 宜昌 武汉 江 口
南京
上海
虎跳峡 攀枝花
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辐射可以影响到的地方:
东西: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 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南北:通过与许多南北铁路线相交汇,长江 沿江地带的经济可以辐射到东部大部分省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㈡辐射的动力:
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㈢辐射的方向:
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向南北辐射
㈣辐射的意义:
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2)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辐射影响:
京、津、石、济南、郑州、徐州、成都、贵阳、 长沙、株洲、南昌、杭州、广州、香港等市及 所属省区。
(3)对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补充:
城市多分布在干支流的交汇处
2、 在图中找出上海、南京、武汉、重 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密集地区。
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差异。
➢ 上游城市密度 ➢ 中游城市密度 ➢ 下游城市密度
最低 居中 最高
长江沿江地带拥有许多城市。其中,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 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 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主页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第二课时)
三峡滚滚水东流,天天一亿赚到手; 大小船只满江面,能顶十四京广线; 开发提高G DP, 三分之一我贡献。
自然条件 优越,经
地形、气候 资源、交通
长江地带
交通 发达
济发达
联系东西、 带动南北的 经济发展
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西 优势﹖ 不足﹖
沿
海 部 长江沿江地带 经
上海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联系东西纽带 地


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格局—图8.22
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 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 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重庆市
西 部 地 区
长江沿江地带
武汉市
南京市
上海市 沿 江 经 济 地 带
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 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
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A、资源可沿南北方向支流和交通干线向南北 方向供给,促进经济发展,如“南水北调”、 “北煤南运”工程。
B、本区商品贸易可以沿南北向支流和交通线 向南北方向发展,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如木 材、大豆、丝绸、茶叶、瓷器、水果等的往来。
沿江地带的经济优势以及对我国经济 的辐射作用:
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 业基础雄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江 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生产部门,通过众 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 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 成为一体。
主页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
1、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生命线。 2、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特大城市。 3、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分布密度差异很大。
中下游区城镇分布密集,上游偏少。 4、长江沿江地带形成了四大城市群: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
1、 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与长江干 支流有何内在的联系。
嘉 陵 江
襄 渝 线
川 黔 线
汉 江京
京 广九
赣 线 线江
京 沪 线沪
杭 线
京京 京 广九 沪 线线 线


洞 庭
鄱 阳
峡洲湖






中游 下游 线




联系东西
|
—|—
纽带作用




3、辐射作用
㈠辐射的基础与条件:
农业与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在 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
C、河道宽阔、径流量大而变幅小,水流稳定,干 支流通航里程约8万千米,有“黄金水道”之称, 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有利于发展航运。实 现了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
黄山
西湖
苏州园林
岳阳楼
岳阳楼
水电业 旅游业 淡水养殖业 内河航运业
长江上游
长江中下游
阅读课本P77和图8.21,回答
➢ 长江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
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 技术、信息向中西部
传递、转移的通道
小明:我家住在重庆,我们重庆的摩托车远销海外, 都是从上海出口呢。
自西向东----江海联运的通道
小华:我爸在南京纺织厂工作,他们公司正准备到四 川投资,建立分公司,把产业分散到四川。
自东向西----产业通道
小丽:我住在武汉,在我家附近的商场里,能买到上 海的品牌服装和南京产的熊猫牌电视机。
土地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 比较长江上下游地区的自然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 区别
上游: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下游:火电、核电集中,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能源缺乏
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 ②长江纵贯东西,航运发达。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 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④自然资源丰富
4、长江不同地形差异的利用:
(1)描述
地势低平,江阔水深,支流众多,河 湖密布,水流平缓,沿岸平原开阔。
上游景观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 势阶梯交界处。滩多 流急,落差较大,我 们可以在长江上游发 展水电业。
A、长江沿线风景秀丽, 山水交融,雄伟壮观。 B、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 广阔、河湖密布、饵料丰 富。由于地处亚热带,水 温较高,利于鱼类索饵、 越冬和繁殖,捕捞、人工养殖都 中下游 有较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 淡水养殖业。
观察下列图片,看看它 是我国的哪条河流?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第一课时)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长 江 沿江地带的纽带和 辐射作用
沿 江
沿江地带的城市
地 沿江地带的工业 带
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上海
攀枝花
1、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 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 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 带状区域。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黄金 水道纵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可以进行江海联运。
自东向西----商贸通道
小强:我在上海。我爸这半年被派到攀枝花工作,说 是为了一个全国科研项目。
自东向西----技术、信息通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1.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格局—图8.22
“H” 型
2、纽带作用
㈠东向西的四大经济通道:
产业、技术、信息、商贸
㈡西向东交通通道:
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2、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地势特点: 长江沿江地带地势总的来看比较低平, 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原东 西排列,各段宽窄不一。
3、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及类型:
江沿江地带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四季分明,降水丰沛,1月平均气温在0℃以 上。年降水量在1000 mm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