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场域

教育与场域
教育与场域

思考题一:

1、教育场域是不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场域?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果是,请予以论证。答;教育场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场域。教育场域这个命题可以教育的场域性问题作为阐释的对象。

意义。关于教育是否归属为的社会场域问题的实质,是在一种反思社会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对教育的拷问,要以场域的视角或方法去看待教育、研究教育问题,就必然地要从本质上去思考教育的场域性或者说“教育场域”这个命题的实践意义。社会场域是一种理论假设,而这种理论假设是不能以实证主义的方法予以证实的,而不能以实证方法证实的理论是不能被拒为“伪”的,它涉及到对社会存在的一种根本性的看法,是对导致社会科学长期分裂的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的消解。因此,场域理论的提出对教育的观照使得教育社会会学的研究具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拟论证的框架。从逻辑上说,要论证A是否属于B,则必然要分别把A和B的内涵厘清,然后,再对二者的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再据此下结论。在此,首先要把社会场域的概念和实质进行概括,然后再以这种视角去考察教育找出二者之间的对应或本质上的一致性,然后再得出结论。

什么是社会场域?

关于场域的本质和定义问题。布迪厄认为,“场域”是一个关系性概念,概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正是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它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攸关的专门利润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它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

关于场域的存在和界限问题。布氏认为可以把场域设想为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场域的效果得以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对任何与这个空间有所关联的对象,都不能仅凭所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予以解释。场域的界限位于场域效果停止作用的地方。他又认为,场域这个空间的界限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应该抛弃先验的回答而坚持经验研究。在此不难洞察出布迪厄在场域分析中所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究态度,这一点对于如何确定教育的场域性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关于于子场域的问题。布氏认为一个场域并不具有组成部分要要素(这是与“系统”的主要差别之一)。每一个子场域都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而在场域分割的每一个阶阶段都需要一种真正的质的飞跃(比如你从文学场域的层次降至小学或戏剧的子场域层次)。同样的,教育场域和学校场域的关系亦应如此,需要一种真正的质的飞跃,而不能把学校场域看成是教育场域的组成部分或要素。

社会场域与教育场域的内在一致性?(本讨论的主体部分)

(一)教育的场域性体现了社会场域的社会再生产逻辑。

社会场域中的惯习作为一种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图式构成的系统,与场域是一种互相构建关系,它通个体生成和系统生成这种心智结构的双重历史性,对社会再生产的的逻辑进行了论证,而教育场域中的再生产关系体现在现代等级社会中的阶级、文化和权力的联系方式上,教育关注的着眼点是其维持和再生产当下社会等级的文化作用。教育制度是当代社会中调控社会地位和特权的主要体制之一,而学校则是生产、传递和积累各种文化资本的最基本的体制基础。因此,教育场域中的关系存及运动模式是一种社会场域中的社会再生产逻辑的范例。

(二)教育的场域性体现在关系范畴上与社会场域指涉的内在一致性。

布氏认为场域是一个关系性范畴,与之一致,教育场域也是一个关系性范畴。一方面,教育场域范畴本身具有客观现实基础,教育者、受教育者、管理者这些实体性教育要素并非以互不相干的零散状态存在,而是在彼此间结成的客观关系网络中得以互相确证;教育场域内客观存在的不仅仅是上述实体性要素,更有由这些实体之间生成的关系性要素。另一方面,教育场域又并非纯客观范畴,就其作为从关系角度认识和分析教育活动的一种工具看,教育场域是对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的一种新理解,成为分析教育活动与教育现象的一种新视角。因此,教育场域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三)教育的场域性既体现为以一种文化资本作为场域资本的“通货”,也体现为与文化资本相对应的文化权力的运作。

布氏认为场域的结构“是由在这一场域中灵验有效的特定资本形式的分配结构所决定的,这意味着若我对特定资本形式的知识确凿肯定,我就能分辩出在这个场域中所有有必要分辨的东西。”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由资本所界定和划分的这一观点,并就教育是一种以育人为目的的文化活动这种质的规定性来看,存乎教育场域的资本(教育场域内的“通货”)无疑主要为文化资本,换言之,教育场域乃生产、传播、传承文化资本之所。“教育活动的各个要素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基本上都是通过知识而实现的。显然,教师是通过知识的组织和讲授而与学生互动的;而学生也是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而实现与教师及其他教育者的交往的;教育管理者的活动也是通过对知识的组织、控制和评价等形式来实现的……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教育活动、教育制度与其他社会活动、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看,也都是通过知识而完成的。”

布迪厄认为,“权力场域是一个包含许多力量的场域”。一般意义上,权力即一定社会实体要求对方按自己要求和意愿行动的能力和可能性之大小。权力的基础是资本,不同的社会场域里存在不同资本形态,导致这些场域具有不同的权力形态。通常意义上,暴力、经济资本等物质力量对应着物质权力,文化资本所对应的则是文化权力。所谓文化权力,乃是知识和权力的联姻使“知识力量成为人类生命改变的代理人”;是文化的支配性与文化霸权的具体呈现。”由于教育场域是一个文化场域或知识场域:该场域内不同主体(教育者、受教育者、管理者和作为教育者的家长等)之间发生互动的前提和中介以及互动的背景、互动得以展开的形式和途径,甚至互动过程的反思和意义投射等,无不跟知识与文化紧密相连;互动主体彼此间的影响和作用无不是知识和文化上的;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如视野之拓展、经验之积累、知识之增加,亦无不是知识与文化上的。因此,产生和运行于教育场域不同互动主体之间的权力实属文化权力范畴。

(四)教育场域有其特定“利益”形式并且与其它场域不可完全通约。

在社会场域中第一个场域都拥有各自特定的利益形式和特定的幻象,现域创造并维持着它们。进一步说,也因为每个人所占据的位置不同(支配与被支配,正统与异端)以及获得这一位置的轨迹也各不相同,所以对他们来说,利益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有多少种场域就有多少种“利益”,而教育场域的特定利益就是受教育者的发展,这个利益在是教育场域中的共同认可,当然不同的行动个体和机构有其自已的利益,但并不否定获取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这一利益目标的价值。这种利益不仅有经济学上的意味(“在这里兼有经济学和精神分析上的双重含义:),并且一定能与其它场域中的利益形式通约。

(五)冲突论是教育场域理论的基本假设。

布迪厄曾指出:“只要利益‘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使他们走到一起,使他们互相竞争和斗争,它就是……与一种场域发挥作用有关的条件。”教育场域作为场域的一种特殊形态,完全秉承了场域的冲突特质。根据布迪厄对教育行动的本质属性的分析,教育行动作为一种获得了合法性而成为权威的符号暴力,是为统治阶级和集团的文化专断服务的,是社会权力结构的生产机制,实现着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作为阶级不平等的再生产机制,教育

行动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悖论。解决冲突和悖论的可能手段是掩盖教育的符号暴力真相。但掩盖归掩盖,教育场域中的内在冲突却是无法自行消除的,总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根据布迪厄的观点,正是教育的符号暴力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育场域的冲突论特征。在教育场域里,为了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本、掌握更大的文化权力、占据更高的场域位阶,不同竞争主体总是处于持续的争夺和较量中:受教育者间的激烈竞争,教育者间的明争暗斗,管理者间的互相制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控制与反抗……,处处彰显着教育场域的冲突本性。因此,教育场域绝非安静“港湾”,而是种种冲突不断产生、消逝又不断出现新冲突的“飞地”。在终极意义上,既然教育场域内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冲突性的,那么其表层为何还会呈现出和谐、融洽之状呢?根由在于场域内不同行动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且迫于种种压力而彼此不得不收敛和妥协。即便如此,和谐、融洽迹象之底层深埋的依然是冲突的根子。

(六)教育场域具有相对性和层次性。

教育场域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概念,它具有相对性和层次性。所谓相对性,指以场域视角审视教育,在确定(区分和界定)具体教育场域之时离不开特定参照框架,且参照框架之选择不同,必然导致建构出不同的教育场域形态。例如,在整个社会系统框架内,相对于其他子系统(政治、经济、文化等)可以区分出教育场域,相对于家庭和其他社会机构则可以区分出学校场域。所谓层次性,指不同的教育场域指涉和覆盖的范围大小有别:在不同层次参照框架内可建构出层次迥异的教育场域形态集中显示了教育场域范畴本身的层次性。相对性和层次性是对教育作场域分析时必须清晰意识到的,此特性集中表征了教育场域作为一种理论视角的普适性。(比如吴康宁老师大在2008年《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制约中国教育改革的特殊场域》文中提到的制约中国教育改革的场域的主要构成包括考试竞争、区域差异、关系网络、社会基础等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总之,“场域”与“教育”结合而生成“教育场域”(educationalfield)范畴是对教育作场域解读的尝试,也是教育研究在理论范畴建构和方法论拓展上的一种积极探索。“教育场域”作为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应有相对具体的内涵和明晰的特征,而这无疑需要精心的理论建构并展开讨论。就其作为一种客观性社会存在而言,教育场域系指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knowledge)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当然,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教育场域无疑是对上述客观关系网络的一种抽象和指称。

思考题二:

2、以学校日常生活为例,具体分析教育场域中的“社会构成”与“社会过程”。

答:

一、“社会构成”问题。

场域的本质是关系,因此场域的构成与系统不一样,它不具有组成部分和要素(这个观点必须确立)。每一个子场域都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常规,而在场域分割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一种真正的质的飞跃。假如学校场域是教育场域的子场域,则其理应从经验出发去界定它,而学校的日常生活无疑地是研究的必不可少的方面。

按照布氏的观点,我们对一个场域构成的分析必须要以场域的逻辑去分析它,第一是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第二是行动者或机构所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第三是行动者的惯习,亦即千差万别的性情倾向系统。下面结合学校日常生活来分析。

(一)从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来看学校场域的构成:行动者(从被支配到支配的递增):学生、家长,教师,中层管理者,校长。机构(从被支配到支配的递增):小组,班级,年级,科室,学校,以教育主管部分所代表的政府。行动者与机构之间的各种权力关系。

(二)从行动者或机构所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来看学校场域的构成:主要是分别从利益和资本投入及冲突的角度阐述各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构;其中包括特定的学匀场域的利益形式(学生的发展),及不同空间位置行动者和机构的各式各样的利益(参吴康宁老师2009年发表在《当代教育教育》中的《地位与利益:教师教育改改革的两大制约因素》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学校场域资本类型的确定(文化资本)等等。

(三)从行动者的惯习来看日常学校场域的构成:分别分析学校场场中各行动者与机构的惯习。所谓惯习,在布迪厄看来,是一种生成性的结构,它塑造、组织实践,生产着历史;但惯习本身又是历史的产物,是一种人们后天所获得的各种生产性图式的系统。正因为如此,布迪厄称惯习是一种“体现在人身上的历史”,只是由于人们将它内为一种“第二天性”,以致已经完全忘记它是一种历史。惯习是一种“外在性的内在化”,个体行动者只有通过惯习的作用,才能产生各种“合乎理性”的常识性行为;惯习是“所有选择所依据的不被选择的原则”,惯习所导致的行动样式,并非都是深思熟虑或自觉退让的结果,而是在与不同场域的即时遭遇中,一种“适得其所”的历史积淀和“合情合理”的经验潜在。换句话说,惯习的行动样式既是“游戏感”与“游戏”间量体裁衣式的互相契合,也是一种先前情境体验的引导和行动路线的酝酿,还是经历漫长的多方制约后对各种客观机遇的内化。可见,惯习内蕴着十分丰富的意涵,惯习将其历史的烙印深深铭刻在每个场域之人的身上,平添了场域关系与场域行为的复杂,也为我们解读场域中的某些教育行为开辟了另一条路径,搭建了另一种看问题的平台,无疑也多了几分解释的厚重。这也就是说,“惯习”这一概念,最主要的是确定了一种立场,即一种明确地建构和理解具有其特定“逻辑”(包括暂时性的)的实践活动的方法。至于在具体把握时,必须着重考虑它的各种使用方法,并咀嚼其产生了怎样的“自觉启发”和“解释说明”的分析效果。

二、“社会过程”问题。

教育场域的社会过程,具一种生成性和时间性的意蕴,在场域理论中体现为场域的运作过程,它包含运作的原动力、运作的方式及运作的效果三个方面。

(一)布氏认为,一个场域的动力学原则,就在于它的结构形式,同时还特别根源于场域中相互面对的各种特殊力量之间的距离、鸿沟和不对称关系。正是场域中积极活动的各种力量造成了场域中至关重要的差异—确定了特定的资本。一方面,“只有在与一个场域关系中,一种资本才得以存在并且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产生了场域中的权力,“这种资本赋予了某种支配场域的权力.赋予了某种支配那些体现在物质或身体上的生产或再生产工具(这些工具的分配就构成了场域结构本身)的权力,并赋予了某种支配那些确定场域日常运作的常规和规则以及从中产生利润的权力”。

学校场域是由,国家、学校、教师、学生是教育关系中的四个利益主体。有学者认为由于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在掌握社会权利资源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教师和学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多重重大权利关系的承载体,其结果导致了教师与学生权利主体地位的弱化,学校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不断改善年轻一代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生命和生活的质量,这既是学校日常生活的出发点与归宿,也应该是确定教育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在学校场域的运作方式上,则与惯习和资本的结合方式,和权力的冲突特点有关。由于学校场域主要资本是以文化资本为核心的的运作,而文化资本即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同时它也是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可以有三种存在形式:“(1)具体的状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2)客观的状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等),这些商品是理论留下的痕迹或理论的具体显现,或是对这些理论、问题的批判,等等;(3)体制的状态,以一种客观化的形式,这一形式必须被区别对待就像我们在教育资格中观察到的那样),因为这种形式赋予文化资本一种完全是原始性的财产,而文化资本正是受到了这笔财产的庇护。”这三种形式可以分别称作

文化能力、文化产品和体制化状态的文化。学校场域不同利益主体占有的文化资本的数量和类型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场域利益的价值诉求和行为模式并不一致,于是就产生了,在学校日常教学活动层面、管理层面等方面的一系列冲突,从而导致了和权力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变化,而他们为此而采取的行为策略的原则,则来自于惯习。(可以举例说明)。

(三)学校场域的运作效果问题。布氏认为学校场域的运作产生的效果是文化资本的再生产,通过文化资本的再生产,从而隐蔽地实现社会结构的再生产。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是间接的,它需要通过学校教育这个中介环节,教育能够使得不同等级的后代获得相应的机会和证书。教育在这种再生产中发挥着三个主要职能:第一,教育起着“保留、培育和尊奉”文化遗产的作用,即文化再生产的作用。学校不仅为学生传承技术性知识和技能,而且将学生作社会定型,并将其纳入特定的文化传统之中。第二,学校教育还起到一种外在的社会阶级关系的再生产作用。对于社会中不平等的文化资本,教育起到的是巩固原有分配而非重新分配的作用。第三,教育用它所尊奉的文化遗产来使其等级再生产作用合法化。(举例说明,择校问题)。

读《道德教育当代论域》有感

读《道德教育当代论域》有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读《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有感 琼海市第一小学梁喜妹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一书是作者探寻新世纪德育路向的最新成果。作者通过对德育基本问题的反思,深入探讨道德教育的人学基础,道德教育与当代人之生成、个人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教育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境遇等问题,以求探寻与发现德育的新路向。书中提出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对开创生活德育新模式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人学观照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阐述当代德育的人学主题,揭示德育本性与德性生成的基础和德育的享用功能及人文观照的新取向。第二编现代化语境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从道德危机的反思中提出道

德教育功能观的转变,通过对个人和社会历史与范畴演变的考察提出在针对全球化、科技革命、网络社会、生态危机、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中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第三编生活论视域中的德育课程,主要是通过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提出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使其成为最有魅力的课程。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精彩片断赏析: 选段一:第一编Ⅱ“人自己创造自己”中“人怎样发展自己” 人的发展的历史总趋势是人的全面发展,亦即人的各方面才能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所谓人的各方面才能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在个体发展中能够全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再现那种由历史形成的,以对象化形式表现的人类能力及其发展成就。如前所述,人的发展首先要经过一个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以后再在交往中、

在个体身上得到再现和归复。这种再现、归复就是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笔者感悟:在人的自身发展过程中,他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促使这种发展的客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人自己创造了自己。这是因为人的自我创造是在与客观世界的交往中实现的,而人所面对的是凝聚着人类世代相继的精神力和体力的客观对象,这种“人化的自然界”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的发展,使人成为人。所以,自然界越是人化,蕴涵人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越是丰富,则使人在与人化的自然界的交往中能够获取更多的发展动力,挖掘自身更大的潜能,日益完善自身的器官与生理机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以往的历史中,人的这种对象化能力和成就在个体发展中是不充分的,甚至是片面的。德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引导与促使个体能够全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再现由历史形成的以对象化形式表现的能力及其发展的成就。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场域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考夫卡认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 field)。为了说明两者的关系,可用图1为例。这是一种人们熟知的视错觉。不论观察者对该图观看多长时间,线条似乎都是向内盘旋直到中心。这种螺旋效应是观察者的知觉产物,属于心理场。然而,如果观察者从A点开始,随着曲线前进360度,就又会回运到A;螺旋线原来都是圆周,这就是物理场。 由此可见,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同样一把老式椅子,年迈的母亲视作珍品,它蕴含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而在时髦的儿子眼里,如同一堆破烂,它蕴含着在女友面前陷于尴尬处境的危机。心物场含有自我(Ego)和环境(environment)的两极化,这两极的每一部分各有它自己的组织(organization)。这种组织说明,自我不是欲望、态度、志向、需求等等的束捆,环境也不是各种感觉的镶嵌。 环境又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geographicaland behavioural environments)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在考夫卡看来,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为此,他曾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一个冬日的傍晚,于风雪交加之中,有一男子骑马来到一家客栈。他在铺天盖地的大雪中奔驰了数小时,大雪覆盖了一切道路和路标,由于找到这样一个安身之处而使他格外高兴。店主诧异地到门口迎接这位陌生人,并问客从何来。男子直指客栈外面的方向,店主用一种惊恐的语调说:“你是否知道你已经骑马穿过了康斯坦斯湖?”闻及此事,男子当即倒毙在店主脚下。 那么,该男子的行为发生于何种环境之中呢? 考夫卡认为,在他骑马过湖时,地理环境毫无疑问是湖泊,而他的行为环境则是冰天雪地的平原。倘若那个男子事先知道他要途经一个大湖,则他的行为环境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因为他当时的行为环境是坚硬的平地,才在闻及他骑马穿过湖泊时大惊毙命。所以,在考夫卡看来,行为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但是,行为环境在受地理环境调节的同时,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场也在运作着,它表明有机体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由自我一行为环境-地理环境等进行动力交互作用的场。 例如,一个动物受到某一障碍物的阻挡(地理环境),无法获得置于障碍物后面的食物(行为环境),在这样一种心物场中,自我的张力是明显的。当顿悟使这个场获得重新组织时,也即当动物发现它可以绕过障碍物时,问题就得到了解决。问题的解决使动物得到食物,同时清除了这一心物场中的张力。这里,一个重要的内涵在于:动物在产生一个真正的心理问题之前,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情境的所有因素。如果动物不知道障碍物后面有食物,即没有行为环境,问题就不会存在,因为产生不了心物场

教育与场域

思考题一: 1、教育场域是不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场域?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果是,请予以论证。答;教育场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场域。教育场域这个命题可以教育的场域性问题作为阐释的对象。 意义。关于教育是否归属为的社会场域问题的实质,是在一种反思社会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对教育的拷问,要以场域的视角或方法去看待教育、研究教育问题,就必然地要从本质上去思考教育的场域性或者说“教育场域”这个命题的实践意义。社会场域是一种理论假设,而这种理论假设是不能以实证主义的方法予以证实的,而不能以实证方法证实的理论是不能被拒为“伪”的,它涉及到对社会存在的一种根本性的看法,是对导致社会科学长期分裂的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的消解。因此,场域理论的提出对教育的观照使得教育社会会学的研究具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拟论证的框架。从逻辑上说,要论证A是否属于B,则必然要分别把A和B的内涵厘清,然后,再对二者的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再据此下结论。在此,首先要把社会场域的概念和实质进行概括,然后再以这种视角去考察教育找出二者之间的对应或本质上的一致性,然后再得出结论。 什么是社会场域? 关于场域的本质和定义问题。布迪厄认为,“场域”是一个关系性概念,概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正是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它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攸关的专门利润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它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 关于场域的存在和界限问题。布氏认为可以把场域设想为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场域的效果得以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对任何与这个空间有所关联的对象,都不能仅凭所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予以解释。场域的界限位于场域效果停止作用的地方。他又认为,场域这个空间的界限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应该抛弃先验的回答而坚持经验研究。在此不难洞察出布迪厄在场域分析中所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究态度,这一点对于如何确定教育的场域性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关于于子场域的问题。布氏认为一个场域并不具有组成部分要要素(这是与“系统”的主要差别之一)。每一个子场域都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而在场域分割的每一个阶阶段都需要一种真正的质的飞跃(比如你从文学场域的层次降至小学或戏剧的子场域层次)。同样的,教育场域和学校场域的关系亦应如此,需要一种真正的质的飞跃,而不能把学校场域看成是教育场域的组成部分或要素。 社会场域与教育场域的内在一致性?(本讨论的主体部分) (一)教育的场域性体现了社会场域的社会再生产逻辑。 社会场域中的惯习作为一种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图式构成的系统,与场域是一种互相构建关系,它通个体生成和系统生成这种心智结构的双重历史性,对社会再生产的的逻辑进行了论证,而教育场域中的再生产关系体现在现代等级社会中的阶级、文化和权力的联系方式上,教育关注的着眼点是其维持和再生产当下社会等级的文化作用。教育制度是当代社会中调控社会地位和特权的主要体制之一,而学校则是生产、传递和积累各种文化资本的最基本的体制基础。因此,教育场域中的关系存及运动模式是一种社会场域中的社会再生产逻辑的范例。 (二)教育的场域性体现在关系范畴上与社会场域指涉的内在一致性。

读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有感

读《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有感 读《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有感 琼海市第一小学梁喜妹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一书是作者探寻新世纪德育路向的最新成果。作者通过对德育基本问题的反思,深入探讨道德教育的人学基础,道德教育与当代人之生成、个人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教育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境遇等问题,以求探寻与发现德育的新路向。书中提出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对开创生活德育新模式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人学观照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阐述当代德育的人学主题,揭示德育本性与德性生成的基础和德育的享用功能及人文观照的新取向。第二编现代化语境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从道德危机的反思中提出道德教育功能观的转变,通过对个人和社会历史与范畴演变的考察提出在针对全球化、科技革命、网络社会、生态危机、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中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第三编生活论视域中的德育课程,主要是通过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提出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使其成为最有

魅力的课程。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精彩片断赏析: 选段一:第一编Ⅱ“人自己创造自己”中“人怎样发展自己” 人的发展的历史总趋势是人的全面发展,亦即人的各方面才能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所谓人的各方面才能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在个体发展中能够全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再现那种由历史形成的,以对象化形式表现的人类能力及其发展成就。如前所述,人的发展首先要经过一个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以后再在交往中、在个体身上得到再现和归复。这种再现、归复就是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笔者感悟:在人的自身发展过程中,他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促使这种发展的客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人自己创造了自己。这是因为人的自我创造是在与客观世界的交往中实现的,而人所面对的是凝聚着人类世代相继的精神力和体力的客观对象,这种“人化的自然界”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的发展,使人成为人。所以,自然界越是人化,蕴涵人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越是丰富,则使人在与人化的自然界的交往中能够获取更多的发展动力,挖掘自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场域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考夫卡认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 field)。为了说明两者的关系,可用图1为例。这是一种人们熟知的视错觉。不论观察者对该图观看多长时间,线条似乎都是向内盘旋直到中心。这种螺旋效应是观察者的知觉产物,属于心理场。然而,如果观察者从A点开始,随着曲线前进360度,就又会回运到A;螺旋线原来都是圆周,这就是物理场。 由此可见,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同样一把老式椅子,年迈的母亲视作珍品,它蕴含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而在时髦的儿子眼里,如同一堆破烂,它蕴含着在女友面前陷于尴尬处境的危机。心物场含有自我(Ego)和环境(environment)的两极化,这两极的每一部分各有它自己的组织(organization)。这种组织说明,自我不是欲望、态度、志向、需求等等的束捆,环境也不是各种感觉的镶嵌。 环境又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geographicaland behavioural environments)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在考夫卡看来,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为此,他曾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一个冬日的傍晚,于风雪交加之中,有一男子骑马来到一家客栈。他在铺天盖地的大雪中奔驰了数小时,大雪覆盖了一切道路和路标,由于找到这样一个安身之处而使他格外高兴。店主诧异地到门口迎接这位陌生人,并问客从何来。男子直指客栈外面的方向,店主用一种惊恐的语调说:“你是否知道你已经骑马穿过了康斯坦斯湖”闻及此事,男子当即倒毙在店主脚下。 那么,该男子的行为发生于何种环境之中呢 考夫卡认为,在他骑马过湖时,地理环境毫无疑问是湖泊,而他的行为环境则是冰天雪地的平原。倘若那个男子事先知道他要途经一个大湖,则他的行为环境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因为他当时的行为环境是坚硬的平地,才在闻及他骑马穿过湖泊时大惊毙命。所以,在考夫卡看来,行为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但是,行为环境在受地理环境调节的同

场域的逻辑

46.2场域的逻辑* 与华康德的谈话 [3.1]华康德问(下同):场域的概念与惯习和资本的概念一样,都是贯穿您的作品的中心概念。您的这些著作研究了形形色色的场域,包括艺术家和知识分子、阶级生活方式、名牌高校、科学、宗教,也论及了权力场域、法律场域、居民住宅建设的场域,等等。1您所使用的场域概念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极其精确的内涵,这一点也许在一定程度上隐含在它貌似常识性意义的背后。您能否阐述一下您的这一概念的渊源[对于美国人来说,它总是容易令人想起莱温(Kurt Lewin)的“场理论”],涵义以及使用这一概念的理论宗旨? 布迪厄答(下同):我并不太喜欢专业定义,所以让我先说几句题外话,简要地讨论一下这些概念的用法。在这里,我要提及《社会学的技艺》一书(Bourdieu, Chamboredon, and Passeron 1973),这是一本有些说教、甚至略带学究气的著作2,不过仍然包含了大量理论原则和方法论原则,它们有助于人们理解这样一个事实:即我时不时被人所指斥的不足或缺陷,其实是我有意拒之不理,或是我深思熟虑的选择的结果。例如,使用开放式的概念(open concepts)3,这就是一种拒弃实证主义的方式,不过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更准确地说,开放式概念的提法可以始终不停地提醒我们,只有通过将概念都应旨在以系统的方式让它们在经验研究中发挥作用。诸如惯习、场域和资本这些概念,我们都可以给它们下这样或那样的定义,但要想这样做,只能在这些概念所构成的理论系统中,而绝不能孤立地界定它们。4这也回答了另一个在美国经常针对我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不提出任何“中层法则”(laws of the middle range)?我想,这中层法则首先是一种满足实证主义要求的做法;早些时候,贝雷尔森和斯坦纳所写的一本书(Berelson and Steiner 1964)就代表了这种做法,这本书编纂汇集了大量社会科学研究中建立的琐屑而且片面的法则。而这种实证主义式的满足正是科学必须予以拒弃的东西。科学只承认法则构成的系统[杜昂(Duhem)]很早就针对物理学指出了这一点,在那以后,蒯因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基本观念]。5而且,概念的真正意涵来自于各种关系。只有在关系系统中,这些概念才获得了它们的意涵。与此类似,如果说比起多变量回归分析,我更广泛地使用了对应因素分析,那是因为对应因素分析是一种关系性的材料分析技术;在我看来,对应因素分析的基本原理正好与社会世界的现实相吻合。它是一种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技术,而我用场域概念也正是要实现这一点。6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7正如卡西尔在《实体概念与功能概念》[Substanzbegriff und Funktionsbegriff (Cassier 1923)]一书中表明的,近代科学的标志就是关系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狭隘得多的结构主义的思维方式。人们可以发现,在许多科学事业背后都是这种关系思维方式,虽然这些科学事业看上去极不相同。这包括俄国的形式主义者泰恩雅诺夫8,[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出身德国的]社会学家埃利亚斯,以及人类学、语言学与历史研究中的结构主义先驱——从萨丕尔(Sapir)、雅各布森到杜梅泽尔(Dumézil)和列维-斯特劳斯。(如果你仔细察看一下他们的著作,就会发现,无论是勒温还是埃利亚斯都和我一样,明显受惠于卡西尔,借助他的思想来超越那种自发地充斥着社会思维方式的亚里士多德式实体主义)。我可以对黑格尔的那个著名的公式稍加改动,指出“现实的就是关系的”: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关系——不是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或个人之间交互主体性的纽带,而是各种马克思所谓的“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关系。 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 *原文出自Pierre Bourdieu and Ioic Wacquant著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Polity Press, 1992), pp.92-115;中译选自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31-156页。尾注为华康德所撰。

布尔迪厄与场域理论

布尔迪厄与场域 布尔迪厄是继福柯之后, 法国又一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学大师,他和英国的吉登斯、德国的哈贝马斯一起被认为是当前欧洲社会学界的三大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和著述在国际学界广受重视,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 也引起了我国社会学者的注意。 布迪厄称得上学术杂家, 他的社会学中融入了人类学、教育学、哲学、艺术、语言学、历史、文化学等诸学科的内容, 可谓包容丰富、错综复杂。一般认为, 场域理论是他的基本理论, 在其社会学思想体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布尔迪厄是享誉世界的法国社会学家,他在1990年出版《实践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他最关心的理论问题:在人为地分裂社会科学的对立之中,最根本也是最要命的是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对立,这种对立导致了绝大部分的社会学家只选上述两元对立的其一。为了化解上述两元对立,布尔迪厄提出了场域、惯习和实践的概念,并且用场域和惯习来解释实践。 场域的概念与特征 场域是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这样定义场域:“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架构。正是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他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利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利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攸关的专门利润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同源关系等)。” 在布尔迪厄看来,场域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场域是一个永恒斗争的场所。其次,场域具有相对自主性。任何一个场域,其发生发展都经过了一个为自己的自主性而斗争的历程,这也是摆脱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控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场域自身的逻辑逐渐获得独立性,也就是成为支配场域中一切行动者及其实践活动的逻辑。 布尔迪厄喜欢用“场”这样的一个概念来阐释传媒权力的运作。如果说传媒与政治、经济等诸权力构成了的是一个宏观意义上的权力场,那么,社会行动者个体进入这个权力场就可视为微观意义上的建构。大众传媒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权力构成的场域,我们把它称为“传播场”。传播场与布尔迪厄所说的“新闻场”有相似之处,但范围要更为广泛。当一个人进入传播场是,就同时进入了与场项链的前提预设。(场域在传媒领域的意义)

传播学

选择题 1.美国爱哈特把传播媒介分成三类:机器媒介、示现、再现。 2.传播符号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可认知性、继承性、可创造性。 3.大众传播的提出者:施拉姆。 4.最早提出守门人和守门新闻概念的是:勒温。 5.拉斯韦尔的五大模式: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6.大众传播的信息特点:商品性、文化性。 7.沉默螺旋理论: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那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8.金属活字印刷术的提出者:约翰.古登堡 9.传播的特点:社会性和阶级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同性和互动性;永恒性和互动性。10.受众的权利:选择权、知情权、表达权、反论权、监督权、隐私权。11.霍弗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控制实验法;发现劝服传播与态度改变的因素。 12.麦克鲁汉的中心论点是:媒介决定论13.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14.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实体性、中介行、负载性、还原性、扩张性。15.人际传播的定义: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新的信息传播系统。特点: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式灵活;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多彩,特殊的情境会产生新的意义;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道高,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具有自发性、自立性和非强制性,是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人际传播的覆盖面有限。 16.传播模式的典范:单向传播模式;双向传播模式;互动传播模式。 简答题 1 大众传媒中守门人的功能。a检查功能。b加工功能。c评价功能。d导向功能。e桥梁功能。 2 如何正确对待反馈。a注意吸纳多数受众的反馈意见。b注意听取传播学者和有关专家的反馈意见。c充分尊重“守门人”的反馈意见。d注意征求同行、同业的反馈意见。e注意疏导庸俗需求,引避不良倾向。 3 从哪些方面去适应和引导受众接受信息时的动机?a强度。b深度。c亮度。d广度。 4 符号与信号的区别与联系:信号和符号属于两个不同的论域,信号是物理的存在世界之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的意义世界之一部分。信号是“操作者”;而符号则是“指称者”。信号即使在被这样理解和运用时,也仍然有着某种物理的或实体性的存在;而符号则仅有功能性的价值,分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5 议程设置论:观点:1)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4)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特点:1、“议程设置”的着眼点是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议程设置”理论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传播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3“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用”的机构。 名词解释 1 把关人: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因为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需要经过这些人员的过滤和筛选,才能通公众见面,所以他们便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 2 刻板印象:也叫“定性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物稳定不变的看法。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消解与建构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消解与建构 ——基于学校教育的思考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特定文化场域的承载。原始的文化传承场域主要包括家庭、社区和传统集市等。但由于现代文明的多元发展与价值渗透,家庭文化传承场域逐渐解体,社区文化趋向产业化、利益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消解及价值观的转变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现代化转型的挑战与阻抗。在这种历史境遇下,学校教育应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场域。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文化传承场域;学校教育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界定和类型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如民族、种族、家族等)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过程,其实质是民族成员习得文化和传递文化的总过程。这一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限制而具有强制性和规约性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文化在历史的必然性中稳定、连续、完整地发展映现着。而文化的传承只有依托特定的场域才能流传和实现。场域是有着自身逻辑规则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交织而成的社会空间。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场域是文化主体之间进行文化信息传递和交换的关系场域,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内部各文化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辩证运作,构成一个庞大的文化传承综合系统。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场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以家庭教育为依托的文化传承场 家庭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组织和主要渠道。任何民族或社会群体,都生活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中,有着不尽相同的历史发展轨迹,形成了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品格。家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对后代进行有关本民族历史族源、生活方式、价值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使后代获得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整合,传承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家庭教育承载的内容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其教育都具有自身的民族归属性。在家庭的生产劳动教育方面,以狩猎为主的鄂伦春族,女孩除了学习基本的家务劳动外,如煮饭、晒肉干和女工,还必须学习基本的狩猎知识和技术,以便将来协助丈夫狩猎。男孩则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各种狩猎方法和技巧,在十五六岁时也能单独出没于森林狩猎。在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各民族的艺术形式、节庆仪式、民俗习惯等文化传承,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家庭教育保存和传递的。家庭教育通过歌谣、舞蹈和史诗传承着民族的艺术文化。在家庭品行教育方面,长辈主要通过家规、家法、社会伦理的制约,为下一代传授道德、婚丧、礼仪、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家庭教育是最原始的延续和发展民族文明的有效手段。 (二)以社区为依托的文化传承场 社区是少数民族群体在共同的生产、生活及具有共同意识、共同需要的关系中结合而成的固定的社会组织或单位。社区不仅仅是人们居住、学习、生活的地方,也是人们文化娱乐的主要场所。在这种共同的生活方式中,社区群体形成了共同的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历史传统、行为规范、地方语言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内容,构成了社区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少数民族群众通常会在自己的民族节日来临时,在社区内组织和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他们在节日当天穿着最美丽的民族服饰,通过仪式表达对自然的崇拜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参加社区活动的过程中,民族儿童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继承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培养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可以说,少数民族社区不仅是维系社区成员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也是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三)以集市和市场为依托的文化传承场 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市场是一套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动态系统。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

深一模作文立意及评分

深圳市2014届高三一模作文试题解读及评分说明 茹清平范磊(执笔) 作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选择一题作文,不少于800字。(60分)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请以“一个人活得要像一支队伍”为题,写一篇命题作文,文体自选。 【试题解读】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型的题目。 材料选自《南方周末》专栏作家刘瑜博士的《送你一颗子弹》,材料主体部分为一首诗,诗歌里的形象(活得像一支队伍的人)内蕴丰富,诗句进行了诠释性拓展,所以对题目“一个人活得要像一支队伍”不宜孤立地理解,而应着眼全诗,推敲字句,整体理解。 其一:“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 “一个人”和“一支队伍”是对比,触发我们联想思维。一个人是个体的、孤独的、力量弱小的;一支队伍是集体的,壮大的,有力量的。而诗里面,“一个人”是“一支队伍”的组建者、统驭者、领导者,这个领导千军万马的统帅是伟大的,有感召力,有组织能力和胸襟气魄的。 其二:“对着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 心灵世界丰富多彩,异常复杂;心灵世界潜能巨大,能量无限。心灵世界呈现多种状态与色彩:单纯的、芜杂的;黑暗的、明亮的;愚钝的、智慧的;自大的、自卑的;温和的,冷漠的;安于现状的、积极进取的;封闭的,开放的;保守的,创新的;感性的,理性的;平和的,极端的;包容的,排斥的;慈悲的,暴虐的;旷达乐观的,自怨自艾的……总之,心灵的特质,心灵的状态,心灵的弱点,精神的面貌,思想意志的活动,都构成心灵的世界。心灵可以辨别是非,可以感受万物,可以审美,可以产生意志,激发情感,可以化做行动的力量,创造奇迹。 “对着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实际上就是让心灵丰富完善提升壮大。“对着自己的心灵”,可以是心灵的特质优势的加强,比如,更加聪慧、独立,忠厚,睿智;可以是性格弱点的克服弥补,比如:克服狭隘、怯懦、偏执、孤僻、依附、嫉妒、极端;可以是精神意志的强化,比如:更加坚强、隐忍、进取;可以是情感特质的孕育滋养,比如,学会关爱、孝顺、感恩;可以是人格的完善:比如懂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读了布迪厄书,自己感兴趣的是他的场域理论,由于其理论的模糊性难以把握其要义,以下是我的一些基本想法,求教于方家。 场域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场域是一个关系网络。布迪厄曾指出:“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又说:“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 构型。”这种关系是独立于行动者意志的客观存在,又与行动者所占位置、所掌握的资本和行动者的禀赋及其采取的策略有关。这种关系网络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运作规律,构成对行动者行动的限制性制约条件,当然只对置身于该场域的行动者才有意义。如果不归属该场域,这关系网络对行动者不具有意义。为什么呢?这与场域的第二层意思有关。 第二,场域是力的较量场所。场域是一个场所,它不能被简单为理解空间意义上的场所,它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既是静止的,又是动态的;既是固定的,又是在发生/进行的;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场域是“力的较量”场所。换言之,是斗争、争夺的场所,只有“力的较量”,场域才具有意义。而这种斗争、争夺依赖的是行动者所掌握的“力”,这种“力”表现为资本最终化约为权力。如布迪厄曾指出:“一种资本总是在既定的具体场域灵验有效,既是斗争的武器,又是争夺的关键,使它的所有者能够在所考察的场域中对他人施加权力,运用影响,从而被视为实实在在的力量,而不是无关轻重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力”在斗争中相互较量,也会相互转换。因此,场域是一种力的关系网络。 第三,资本—权力是场域的主线。场域既是斗争的场所,又是争夺的空间,而一切都是围绕资本-权力的主线展开。行动者斗争靠的是其掌握的资本,斗争目的又是争取更多的资本,终极目的是为了获取权力,形成支配关系。注意不要把这过程看作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交错的,场域在互竞中发展。关于资本,布迪厄把其主要分为三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是由收入、财产等组成经济实力。文化资本表现为知识总量,但又不全是。文化资本由可称为信息资本,它的表现形式有三种:身体化的、客观化的和制度化的。“至于社会资本,则是指某个人或是群体,凭借拥有一个比较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化的相互交往、彼此熟悉的关系网,从而累计起来的资源的综和。”所有的资本形成“力”,表现为权力,形成权力关系。权力只有在关系网络中才有意义,故权力在场域运作中起着决定作用。需要注意,权力不是单向度的,权力关系也不是单一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正如高宣扬教授认为的“在一个特定关系网络中的统治者,其统治权力的实现,不可能单靠其自身的意图、利益、地位,而是必须结合被统治者各方的力量,并在各种力量的竞赛和对比中真正实现”。

提升学校德育魅力的十项举措

提升学校德育魅力的十项举措 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在《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序言中指出:“我始终坚信,德育应该是最有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但是,中小学德育的现实状况却是实效性差和缺少魅力。北京陈经纶中学为此实施了青春校园等十项举措,努力提高德育的魅力和实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建设青春校园 学生文化应该是学校文化的主流,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建设什么样的学生文化?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我们认为,在中小学应该实施做人德育,建设青春校园,让校园内处处充满着笑声、歌声和读书声。 我校坚持每天一节体育课,完全按学生兴趣上课,田径、球类、健美操等十几个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合唱团、管乐队、舞蹈队经常活跃在各项重大活动中。机器人、航模、无线电测向等科技活动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几十个学生社团和学生公司,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午间论坛、名人讲座、课本剧表演、学生才艺展示、卡拉0K比赛、运动会、科技节、外语节、读书节等系列活动,丰富并提升着学生活动的文化品位。 2.建设“八好”班级 班集体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德育的实效和学生成长的心理氛围。我校坚持开展班集体建设工作,积极贯彻“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原则,让学生在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快乐生活、努力学习。 “八好”班集体建设是把班集体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归纳、总结,从“学生出勤好、仪容仪表好、师生和谐好、公物维护好、教室整洁好、参加活动好、行为习惯好、课堂秩序好”8个方面提出优秀集体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八好”班集体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形成“自主管理班集体”、“和谐班集体”、“学习型班集体”三位一体的优秀集体,使学生在民主、和谐、向上、自主的集体中成人成才。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 毕天云 在当代国际知名的世界级社会学理论家中,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无疑占有一席之地。美国社会学家麦克莱米(Scott McLemee)称布迪厄是“一代思想大师、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之一,……是同代人中最杰出的社会学家之一。”我国学者李猛认为布迪厄是“自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随着布迪厄思想的全球性传播,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场域-惯习”论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布迪厄对“场域”和“惯习”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特点、用途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只有置于辨证的、关系的、实践的、反思的布迪厄风格中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和把握。② 一、场域 “场域”(field)不仅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布迪厄从事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布迪厄在社会学研究中提出场域概念既受物理学中磁场论的启发(布迪厄在分析社会场域时就用过物理学中的磁场作比喻),也与现代社会高度分化的客观事实有关。布迪厄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1](P134)在布迪厄看来,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各种不同的“场域”,如经济场域,政治场域、艺术场域、学术场域等;社会作为一个“大场域”就是由这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场域”构成的。如何认识和把握既高度分化又连为一体的社会大场域呢?既反对“个体主义方法论”也不赞成“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布迪厄采取了从“中间入手”(即从场域入手)的策略。③布迪厄强调:“社会科学的真正对象并非个体。场域才是基本性的,必须作为研究操作的焦点。” [1](P145)何谓场域呢?布迪厄从多个层面作过论述。第一,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布迪厄看来,场域是一种社会空间,不是地理空间。具体说,场域就是现代社会世界高度分化后产生出来的一个个“社会小世界”,一个“社会小世界”就是一个场域,如经济场域、 作者简介:毕天云(1968-),男,云南禄劝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主从事社会学理论和社会政策研究。 ①重视实践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显著特征,他为此写过《实践理论大纲》(1972)和《实践的逻辑》(1980)两本书。清华大学的孙立平先生说:社会学中“实践的概念,是布迪厄领回来的”(2002)。研究布迪厄的美国学者华康德称布迪厄的理论为“社会实践理论”(1998:11),法国社会学家菲利普·柯尔库夫称其为“行动社会学”(2000:42),笔者认为用“实践社会学”一词更为贴切。关于国内的“实践社会学”主张,详见孙立平先生的两篇论文:“迈向实践的社会学”(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和“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②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具有四个显著的特点:反对形形色色的“二元主义”,主张超越“二元对立”的辩证思维,自称“建构主义的结构论”(constructivist structuralism)和“结构主义的建构论”(structuralist constructivism);反对实体论,主张关系论的思维方式;反对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分裂,始终强调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紧密结合;反对缺乏反思性的社会研究,身体力行反思社会学。辨证的、关系的、实践的和反思的社会学,这就是布迪厄风格,是理解布迪厄的具体社会学思想的“大纲”。 ③在一个社会的结构中,“下面”是个人,“上面”是社会,“中间”是一个一个的场域,布迪厄的风格注定他只会从“中间”入手。在某种意义上,笔者认为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与美国社会学家墨顿的“中层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2016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

附件1 2016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 说明:本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浙江省教育厅《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等文件精神,针对我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我院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主题,着重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和课程内涵建设、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完善教育实践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健全学生培养与评价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开展研究,着力研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环节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本指南列出的内容仅供立项参考,不是具体项目名称,申请人可在本指南指导下,确定具体研究内容和课题名称。 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1、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自我诊断 2、高职工程专业认证的方法、途径和机制 3、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诊断与改进以及自我评估 4、专业群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及课程质量评估

5、高职院校课程考核评价和指导的模式 6、在网络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7、实践教学指导和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建立和路径选择 8、现代学徒制的实现路径和方法 9、院系二级管理的评价及激励机制 10、教师培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11、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创新与管理制度 12、弹性学分制下的学生学业指导与管理的工作机制 13、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及机制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1、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MOOC、SPOC、微课等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教学做一体等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3、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4、分层、分类教学的实践探索 5、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创新改革实践 6、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创新方式方法

德育类书籍

德育类书籍 1、鲁洁,王逢贤主编. 德育新论(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鲁洁. 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鲁洁.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鲁洁. 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5、鲁洁. 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班华主编. 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7、戚万学. 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8、戚万学. 活动道德教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9、戚万学,杜时忠. 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10、戚万学,唐汉卫. 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朱小蔓.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 13、朱小曼等.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4、檀传宝.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5、檀传宝. 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16、檀传宝.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7、檀传宝. 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18、檀传宝. 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9、杜时忠. 德育十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0、杜时忠. 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1、魏贤超. 现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22、袁桂林.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3、黄向阳. 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4、胡守棻. 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5、胡厚福. 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6、钟启泉,黄志成. 西方德育原理[M].太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27、詹万生.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8、詹栋梁. 德育原理[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29、储培君等. 德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30、冯增俊. 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31、吴亚林. 德育创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32、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德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3、肖川.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4、刘惊铎. 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5、薛晓阳. 希望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6、高德胜. 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7、张澍军. 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8、许桂清. 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9、侯怀银. 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M].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0、易连云. 重建学校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1、江万秀,李春秋. 中国德育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2、孙彩平. 教育的伦理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