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民族性 国民的劣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的民族性国民的劣根性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阅读鲁迅成名作《阿Q正传》,并对其创作背景、阿Q人物形象分析、时代的民族性、国民的劣根性、讽刺的艺术技巧、喜剧与悲剧的和谐统一等等进行文学分析,从中得出结论,概括了《阿Q正传》的时代历史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阿Q 讽刺国民价值
《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鲁迅的代表作,同时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是世界名著之一。在《阿Q正传》中,鲁迅以巨大的艺术功力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这个典型形象内涵丰富,影响中外。但阿Q究竟是个什么典型,却众说纷纭。人们看法的不一致,正说明阿Q性格内涵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性。
一、创作背景
阿Q生活在清朝末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小说中的未庄,就指这个时期中国农村的缩影。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统治农村的主要是“赵
太爷”式的封建地主,但也出现了地主阶级的新变种――出身于这个阶级而进了洋学堂,又出国留了“洋”的假洋鬼子。他们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而广大农民却过着贫苦而屈辱的生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但换汤不换药,中国社会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未庄的洋鬼子摇身一变,成了革命家;赵秀才花了四块钱也带上了“柿油党”的银牌子,混进了革命队伍,继续横行霸道;农民仍然受剥削,受欺压。《阿Q 正传》展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过程,总结了历史的教训。
二、小说的主要特征
阿Q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没有固定的职业,靠打短工为生,“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阿Q没有老婆和孩子,甚至连姓氏也失掉了。有一次他说自己姓赵,却被赵太爷打了一个嘴吧,并被地保罚了200文酒钱。他过着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生活,但在精神上却总是胜利者。他用“精神胜利法”把痛苦当成快乐,把失败说成胜利,自解自慰,求得自满自足。“精神胜利法”――阿Q主义,成为他性格的主要特征。
三、小说的情节分析
小说的第二、三章比较集中地描写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各种表现。阿Q很穷,但却常常自夸:“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了。”“我的儿子会阔得多了!”他用架空的吹嘘,求得精神上的满足。除做工外,没有人记起阿Q,当有人说“阿Q真能做”时,他不想想自己牛马般的生活,反而感到很高兴。他头上长了癞疮疤,人们取笑他时,“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打不过人家便“怒目而视”,或者说“你还不配”,仿佛他的癞疮疤是一种光荣的标志。他被人打了,吃了亏,但心里却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也就心满意足了。“精神胜利法”被识破后,闲人们抓住他的辫子逼着他说“人打畜生”时,他连忙说:“打虫豸――还不放吗?但闲人们并不放,仍旧让他碰五六个响头。他挨了打,受了辱,但立刻又想到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也是第一个吗?”于是,他又觉得胜利了。在赌摊上,自己的钱莫名其妙地被人抢去,他郁闷不乐,感到失败的痛苦了。但他又举起右手,打了自己两个嘴吧,热辣辣地有些痛;打完之后,竟仿佛像打了别人一样。他挨了假洋鬼子的打,却转而欺侮小尼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概括地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夸耀过去,幻想未来,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是对屈辱的健忘和向更弱者的泄恨。“精神胜利法”使得他不能正视自己的处境和地位,安于屈
辱的奴隶生活和命运。
阿Q也有反抗的要求,特别是在发生了“恋爱悲剧”,
被敲诈得只剩下一条裤子,人们都不再用他做工,生计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但他不去反抗,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反抗,只能找小D去打架,并且沦为小偷。阿Q的这种反抗要求,在辛亥革命中得到了发展。小说的最后三章,集中写了辛亥革命给未庄带来的影响和阿Q的表现及命运。阿Q并不了解革命,而且由于传统思想的毒害,对革命“深恶而痛绝之”。但由于革命使百里文明的举人老爷那样害怕,他便神往革命,要求参加革命了。阿Q出于阶级的本能,把自己的命运与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兴奋地上街大喊:“造反了!造反了!”他以为革了命,便一切都会如愿以偿:“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革命使他感到从没有过的扬眉吐气。然而,他分不清革命的对象和朋友,想革命,却去投靠假洋鬼子,结果,空欢喜一场。假洋鬼子“不准革命”,阿Q被抓走、监禁、杀头,但还是精神上的胜利者。他并不因被抓而苦恼,而是“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到是画押时惟恐画得不圆,并且为自己没有画圆而懊恼,但又转念:“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被杀前游街时,他还喊着:“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精神胜利法”竟然伴随着他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阿Q是受压迫深重的流浪雇农,在现实生活的逼迫下产
生了改变自己命运的革命要求,但是严重的“精神胜利法”阻碍了他清醒地认识自己和认识现实,妨碍了他走向真正的反抗道路。
1.作者要表达的创作方向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把农民当作主人公写进小说的第
一人。他同情农民的遭遇,关心农民的命运。阿Q的形象,艺术地表现了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悲惨处境,概括了贫苦农民的阶级要求,反映出他们渴望改变自己生活地位的强烈愿望,表现出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阿Q要革命,尽管目的不明确,但最根本的,是要改变自己受剥削压迫的现状。阿Q“造反了”的呼声,显示出贫穷农民觉醒、反抗、走向革命的必然性。正如鲁迅后来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所说的:“中国尚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小说所达到的这个思想高度,是以前的文学艺术作品所不曾达到的,也是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党所不曾达到的。提出这个问题,对于刚刚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阿Q正传》真正地写出了农民生活的贫苦,然而,更为深刻、独到之处,在于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剖析,深刻地揭露了农民精神上遭受的残害。
2.“精神胜利法”的深远影响
“精神胜利法”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失败主义思
想的集中表现,是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产物,主要是没落阶级的思想意识。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者一直处于尊贵的、奴役人的地位。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
不断遭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侮辱。封建统治者在侵略者面前腐败无能,不敢抵抗,但又要保持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统治,便用“精神胜利法”掩盖自己的失败并欺骗人民。他们在中国人民面前是暴君,而在帝国主义面前却做了奴才。1842年,清朝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皇帝的御批却是“妥为招抚”。他们盲目自尊自大,颓风恶习,愈演愈烈。正如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所分析的:“一个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列强排斥于世界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
“精神胜利法”产生于封建统治阶级,然而,这种思想却不仅仅存在于封建统治阶级之中。马克思、恩格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
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农民在地主阶级的
压迫下,没有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更没有文化,一切宣传教育机器都被地主阶级把持着。地主阶级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统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一整套等级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体系,毒害着、禁锢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就像鲁迅的杂文《春末闲谈》中所讲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