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标书新《高移动性宽带无线通信网络重点理论基础研究》

合集下载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建议书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建议书
2.课题建议书电子文件名称格式:项目X_课题名称_提出建议的单位名称
附件2: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2015年课题建议书(模版)
建议课题名称
课题起止时间
所属项目名称
提出建议的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信息
单位名称
(盖章)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单位联系人
姓名
电话
电子信箱
手机
目标与研究内容(300字以内)
预期成果(100字以内)
立项必要性(篇幅不够可另附页)
要求
1.课题建议应围绕专项十二五工作重点,在设置的各项目范围内提出(见附件1),并应和已立课题保持衔接、避免重复。(历年启动课题信息参见课题申报指南,可在下面的链接地址中下载/n11293472/n11295040/n11298163/index.html)

通信工程项目招标书(3篇)

通信工程项目招标书(3篇)

第1篇一、招标公告根据我国通信行业发展的需要,为确保通信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现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欢迎具备相关资质和实力的企业参与投标。

本次招标项目具体内容如下: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X地区通信网络优化升级工程2. 项目地点:XX地区3. 项目规模:XX区域通信网络覆盖范围4. 项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站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网络优化、维护等工作5. 项目总投资:人民币XX万元(具体金额以招标文件为准)6. 工期要求:自合同签订之日起XX个月内完成全部工作三、投标人资格要求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少于人民币XX万元;2. 具有通信工程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3.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4. 具有类似项目经验,并在过去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5. 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能够提供7×24小时的技术支持;6. 投标人应提供近三年财务审计报告。

四、招标文件获取1. 招标文件获取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公告截止之日止;2. 招标文件获取方式:投标人可登录招标网站下载招标文件;3. 招标文件费用:人民币XX元,售后不退。

五、投标文件递交1.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自招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XX个工作日;2.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3. 投标文件递交方式:现场递交或邮寄。

六、开标时间及地点1. 开标时间:自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起XX个工作日;2. 开标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

七、评标办法1. 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标;2. 评标委员会由5名专家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1名,技术专家3名,经济专家1名;3. 评标委员会根据投标文件的内容、技术方案、商务报价、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八、合同签订及履约1. 中标人应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XX个工作日内与招标人签订合同;2. 中标人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确保工程按期、优质、高效完成;3. 招标人将对中标人履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违约行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度新增课题申报指南二○一一年八月“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期间安排的课题分属5个项目项目1: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2:移动互联网及业务应用研发项目3:新型无线技术项目4:宽带无线接入与短距离互联研发和产业化项目5:物联网及泛在网本次发布的新增智能终端课题属于项目2,具体内容如下:项目2:移动互联网及业务应用研发项目说明:本专项已部署了移动互联网总体架构、网络开放平台、终端中间件平台、网络和信息安全、云计算的安全、端到端流量管理和优化、智能终端安全评测等课题。

为支持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研发,发挥重大专项协同推进作用,电子信息板块重大专项(包括核高基、集成电路和本专项)拟在2012年统筹安排智能终端研发课题,其中本专项侧重移动应用和智能终端整机研发。

课题2-1:基于C语言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课题说明:目前基于Linux、面向C语言进行应用开发的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业已成为国际主流的发展趋势之一,采用Native(主要是C/C++等)模式开发的程序执行效率较高,但相较于JAVA等解释性语言而言,开发门槛也较高,我国在此领域的应用仍然相对匮乏且缺乏相关技术人才,亟需通过构建一批安全可靠、示范性应用进行市场引导和人才培养,并在繁荣应用的同时,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研究目标:面向国内主流、以Linux为基础自主开发、基于C语言进行应用开发的移动智能终端平台,结合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趋势及用户的需求,开发典型、安全、面向C/C++的移动应用软件。

研发的软件既可以是面向基础性、工具性的大型应用软件如兼容所有主流音视频格式的音视频播放软件、面向HTML5等未来web标准的新型高性能浏览器、文字图片视频编辑及处理软件等,也可以是面向用户广泛需求的大型娱乐、消费类应用软件。

从应用形式上主要面向两个方向:(1)典型Web类基础应用软件,面向复杂云服务(如移动支付、地图)的应用软件;(2)大型本地下载类应用软件,如复杂交互的游戏类软件;考核指标:(1)在以上建议的研发方向中开发三款移动互联网应用;(2)应用满足国内相关安全标准要求;(3)研发的软件应达到当期国际一流应用软件的技术水平;(4)至少运用位置服务、3D、多点触摸、增强现实、移动支付、SNS、多样化传感器、HTML5、语音交互、真实触感触摸屏等重要趋势性应用技术中的6项,也鼓励其它创新性应用技术,但需要充分说明其创新的意义。

“新一代宽带无线AA通信网”重大专项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形式审查标准

“新一代宽带无线AA通信网”重大专项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形式审查标准
4.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
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加盖公章)。
5
联合协议或合同是否齐全
课题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之间联合协议或合同
审查申报书课题基本信息(申报书第一部分)课题联合单位数量。按照申报指南中课题联合单位数量的具体要求,联合单位数量(不包括牵头单位)不超过课题申报指南的有关规定。
申报单位(包括联合单位)对同一课题不得重复申报。
课题责任单位和联合单位之间联合协议或合同(协议或合同中均加盖协议签署单位公章),若课题只有一家承担单位可不提供此项。
需要提供企业配套经费的单位(包括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必须出具,如不提供配套可不出具。此项证明材料需由银行出具(加盖银行章)。单位存款证明经费数额必须大于单位配套数额,出具存款证明日期必须是课题指南发布之日后。
主送单位名称:新一代宽带无线AA通信网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
审查申报书课题预算及筹资方案,国拨、自筹经费比例符合申报指南要求。
3.申报同类课题承诺函
申报同类课题承诺函一份(盖章)
4.申报课题名称与指南中课题名称对应
按照申报指南,审查申报书封面、课题基本信息(申报书第一部分)。
5.正本原迹盖章签字
申报书审核意见(申报书第十部分)、声明(申报书第十一部分),原迹签字盖章日期齐全。
2
申报单位是否符合指南规定的申报资格
1.是中国大陆境内注册
2.地方财政投入、企业投资、银行融资或其他资金证明材料
地方投入、企业投资(包括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银行融资或其他资金等需提供资金投入方的证明(加盖公章、参照具体格式)。如有社会融资,提供融资机构的投资意向书(加盖公章)。出具证明日期必须是课题指南发布之日后。

2024年通信网络建设标书模板

2024年通信网络建设标书模板

2024年通信网络建设标书模板尊敬的相关单位:感谢您对我们公司的关注,并且对我公司参与2024年通信网络建设标书表示诚挚的欢迎。

为了更好地展示我公司的实力和专业能力,我们特编写本模板,以供参考和参考,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1. 项目背景2024年通信网络建设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提升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本项目计划涵盖广域网、局域网、数据中心等多个方面,为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稳定的网络通信服务。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覆盖全国各地的高速通信网络,提高通信设备和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满足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用户的通信需求。

同时,本项目还将重点关注网络安全,在数据传输和存储方面提供高度可靠的保障。

3. 技术方案本项目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网络建设:通过铺设高速光纤和升级网络设备,实现网络的高速化和宽带化。

(2)无线网络覆盖:利用LTE、5G等技术,实现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提供高速、稳定的移动通信服务。

(3)数据中心建设:打造高可靠、高安全性的数据中心,提供云计算、大数据等服务,满足数据存储和计算的需求。

(4)网络安全保障:采取多重安全防护措施,建立网络监控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通信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 实施计划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将分为多个阶段,具体包括:(1)前期准备:包括项目立项、人员组织、资源准备等工作。

(2)网络规划与设计:根据需求和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设备选型。

(3)网络建设与测试:按照设计方案,实施网络建设工作,并进行网络测试和调试,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4)网络运维与管理:建立网络运维和管理团队,负责网络的监控、维护和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5. 服务承诺(1)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选择最适合的网络建设方案。

(2)确保工程质量,按照合同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网络建设任务。

科技部关于组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年度课题申报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组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年度课题申报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组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年度课题申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2.04.26•【文号】•【施行日期】2012.04.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科技部关于组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年度课题申报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按照重大专项实施工作的要求,现发布《“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年度课题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见附件1)。

有关申报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应遵循的原则1、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研究。

申报单位应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可从科技部网站下载)并结合每个课题的具体情况,提出专利申请和标准文稿的相关指标,做好本领域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状况分析。

2、专项注重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

指南针对课题特点,提出了产学研用结合的要求,申报单位应按要求落实,并提出知识产权、成果共享以及转化机制。

3、注重发挥地方作用。

由地方审核、汇总报送课题申报材料。

指南中对能够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的课题明确提出了地方财政投入的比例要求,各地方应按要求落实资金承诺,对于其他课题也鼓励地方财政积极投入。

4、申报单位要统筹利用已有资源和成果,详细阐述与课题相关的优势和基础,包括已承担的相关国家项目以及与本专项的衔接方案;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

5、申报单位应依据《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可从财政部、科技部网站下载),据实编报预算。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包括地方财政投入、企业投资等)的比例应不高于各课题规定,并应按要求提供资金来源证明。

对于入选的课题,若中央财政资金预算被评审核减后,原承诺的其他来源资金的总和不得等比例减少,差额部分由课题承担单位自筹解决。

6、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课题执行过程中将根据阶段考核情况,分阶段拨付经费。

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标书

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标书

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标书尊敬的招标方:首先,我对贵公司发起的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兴趣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能有机会参与此次招标感到荣幸。

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成功实施,我特此编写了一份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标书,以表达我公司的拟定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如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和通信行业的重要趋势。

作为一种高速、低延迟、大容量的通信技术,5G网络已经成为未来网络的重要基石。

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5G网络建设的号召,愿意承担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并为招标方提供以下建议和计划。

二、技术方案1. 网络规划:根据项目需求,我们将进行详尽的网络规划。

该规划将考虑网络覆盖范围、容量需求、用户密度等关键因素,并结合现有基础设施,确保新建设施的高效利用。

2. 基站建设:我们将优化基站布局,选择合适的位置以提供最佳的5G网络覆盖。

同时,我们将采用最新技术来提高基站的容量和传输速度,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

3. 高速传输:为了确保网络的高速传输能力,我们将采用光纤传输和微波传输相结合的方式。

这样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将网络的传输速度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4. 安全保障:我们将在网络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给予安全问题足够的重视。

我们将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保障网络的数据和用户信息的安全。

5. 软硬件设备:我们将提供网络所需的一切硬、软件设备。

我们的设备有着出色的性能,在可靠性、稳定性和兼容性方面都表现优秀,以满足项目对设备的各项要求。

三、项目时间安排1. 项目准备阶段:包括方案提供、材料准备等工作,共需2周时间。

2. 建设实施阶段:包括基站建设、硬件设备安装、网络调试等工作,共需3个月时间。

3. 试运行阶段:对网络进行全面测试和优化,确保稳定性和性能,共需1个月时间。

4. 正式运行:项目建设完成后,我们将提供网络维护、升级以及技术支持等服务,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四、服务承诺我们作为承建商,将为招标方提供以下服务承诺:1. 项目管理:我们将指派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

5G通讯基站建设项目标书

5G通讯基站建设项目标书

5G通讯基站建设项目标书一、项目概述该项目旨在建设一系列5G通讯基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5G通讯需求。

基站的建设将涵盖多个城市,并提供高速、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以实现更快速的数据传输和通信质量的提升。

二、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5G通讯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为了满足人们对更高速、更稳定的通信需求,5G通讯基站的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

三、项目目标1.建立高质量的5G通讯基站网络,覆盖多个城市;2.提供稳定、安全、高速的5G通讯技术服务;3.实现5G通讯网络的全面升级,以满足未来通信需求的持续增长。

四、项目范围1.基站选址:根据规划和需求,在各个城市中选址建设多个5G通讯基站;2.基站建设:包括基站建筑物、设备安装、天线调试等;3.网络优化:通过对基站网络进行调优,保证网络连接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4.系统集成:将各个基站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网络的整体运行;5.监控和维护:建立监控系统,对基站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五、项目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阶段:完成项目立项、选址规划和资源调配等工作;2.建设阶段:按照选址规划,逐步完成各个基站的建设工作;3.测试阶段:对基站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网络连接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4.交付阶段: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并进行最终的调优和优化。

六、项目预算基于项目的规模和范围,本项目预算为XXX万元。

具体预算细节可根据具体方案进行调整。

七、项目风险与对策1.施工风险:根据各个城市的地质条件和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2.网络安全风险: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对基站进行安全监控和保护,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3.技术风险:建立专业技术团队,负责技术方案的研发和实施,确保项目技术指标的达到;4.资金风险:合理控制项目成本,进行资金预留和风险评估,确保项目资金需求的安全。

八、项目执行团队1.项目总负责人:负责整体项目计划和实施,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2.技术专家团队:负责技术方案的研发和实施;3.工程管理团队:负责项目进度和施工管理;4.供应链管理团队:负责物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

高移动性宽带无线通信网络重点理论基础研究2012年度报告

高移动性宽带无线通信网络重点理论基础研究2012年度报告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70技报告导读高移动性宽带无线通信网络重点理论基础研究2012年度报告范平志 马征 陈庆春 唐小虎 代彬(西南交通大学)摘 要:该研究旨在建立高速移动、复杂干扰等场景下的宽带无线通信网络重点理论体系。

以信息理论为主要基础和重要手段,重点研究宽带无线通信网络的性能容量限、逼近性能容量限的网络传输机理与干扰应对策略。

该研究2012年的研究进展如下。

第一,研究了:(1)未知信道参数场景下的信道容量;平稳不可分解的不可控制有限状态信道及其(前馈)容量和反馈容量。

(2)接收端选择错误信道参数给系统性能带来的损失,给出了带正交发送分量的半确定性中继信道容量;提出了高移动环境下MIMO Y信道的多源信号协作通信干扰调度优化方案,同时理论推导了系统自由度表达式和天线约束条件。

第二,研究了:(1)MIMO衰落信道的服务量。

(2)衰落信道容量逼近策略:通过引入缓存机制克服衰落信道时变和随机特性,得到了保持缓存队列稳定的平稳分布和溢出概率以及ε溢出容量,推广了中断容量的概念。

(3)车载移动通信容量分析。

第三,研究了:(1)衰落信道特别是快变衰落信道下MIMO预编码技术;获得的基于匹配加权信号泄漏噪声比的多用户预编码算法。

(2)快变信道下的高效编码调制技术。

(3)极性码应用前景:已完成Polar码在AWGN信道上的应用研究,正在进行衰落信道上Polar码的设计工作。

第四,研究了:(1)移动性增强宽带无线网络容量和性能的机理。

(2)不同中继系统的容量区域。

(3)快变信道下中继策略与分集协作性能。

(4)移动条件下网络容量、网络分集和传输时延的优化折中。

第五,从干扰分析角度出发,研究了:(1)衰落特别是快变信道下小区、中继与天线间的干扰分离与干扰避免技术:提出了高移动环境下基于酉空时调制的多小区联合传输方案;基于干扰对齐技术,提出了基于宏分集技术的基站协作策略;将干扰对齐技术应用于两跳的多中继场景,获得的传输方案在性能上优于现有技术;提出了基于天线选择的SSK技术,避免天线间干扰,降低发射与接收机复杂度;提出了基于空间调制SM技术的多址接入方案,克服用户间干扰。

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高速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由于现代人对于数据带宽和传输速度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高速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如今,随着5G技术的逐渐普及,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也成为了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一个关键领域。

本研究课题立足于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以其关键技术研究为主要目的,旨在通过自主研究和创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好更高速的无线通信服务。

二、选题意义目前,对于高速宽带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本课题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国高速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加快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地,本课题实施的意义如下:1、推进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通信技术的国际地位。

通过实施高速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促进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通信技术领域的地位。

2、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高速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支撑现代信息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为企业提供了更好更高速的无线通信服务。

随着人们对数据传输速度和带宽的需求增加,企业需要更好更高速的无线通信技术来支撑其业务发展,本课题的实施可以为企业提供更高度的固定或移动的无线通信技术服务。

三、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向:(1)高速无线通信信道建模与分析无线通信信道的建模和分析是高速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础和起点。

本研究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和实验数据,通过建立高速无线通信信道模型,对不同通信信道环境下的传输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后续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高速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在信道建模的基础上,本课题主要对高速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包括多天线技术、调制编码技术、频谱利用技术、功率控制技术等,针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并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方案。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doc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doc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年度课题申报指南二○一二年四月项目1: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说明:“十一五”期间,LTE研发和产业化已作了较为全面的部署,基本完成了系统、芯片等关键环节的产品开发。

“十二五”期间,将实现LTE产业化及规模应用,并开展LTE-Advanced关键技术、标准化及整体产业链的研发和产业化。

2013年,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包括:为继续完善TD-LTE产业链,重点安排了TD-LTE小型化天线、空口监测仪表、多模商用基带芯片、多频商用射频芯片、多天线无线信道模拟器等开发;针对LTE-Advanced设备研发,启动了终端综合测试仪等课题;在前期课题已取得进展的前提下,开展TD-LTE公网集群、高频高速室内接入样机开发等课题。

课题1-1:TD-LTE基站小型化智能天线研发课题说明:多制式共天馈,灵活的天线部署方式以及天面设备的小型化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需要产业继续实现TD-LTE基站天线的宽带化、多模化、多频化、电调化、一体化等要求。

研究目标:解决LTE基站多天线系统的小型化技术难题,开发TD-LTE 小型化高增益的FAD频段的宽带基站天线,并进一步开发支持基于3G/LTE网络独立调整要求的小型化多模多频段基站天线。

考核指标:(1)TD-LTE多天线系统小型化的基本要求(1.8GHz-2.6GHz频段):天线高度小于0.7米(不含外露的接头长度),天线迎风面积小于0.3平方米,天线厚度小于0.1米,天线重量小于7公斤,含有电调和内置多频合路器的天线重量不超过10公斤(不含安装配件);(2)开发多模多通道双极化TD-LTE基站天线,主要指标要求:以8通道设备为主,单元波束增益F/A频段>13.5dBi,D频段>15dBi;广播波束F/A频段增益>13.5dBi,D频段增益>15dBi;D频段单元波束达到65°±15°,垂直面波束宽度≥9.5°;极化隔离度/通道隔离度均不小于26dB,前后比不小于27dB, 上旁瓣抑制不小于15dB,交叉极化比不小于-15dB(轴向);(3)开发FAD频段内置多频合路器的小型化基站天线,隔离度不小于30dB,并支持与多频、多模基站或RRU设备的外挂式一体化, 支持盲插接口;(4)在前述产品技术基础上开发相应的电调化天线产品;研究在保持小型化目标下支持多频多模基站的一体化天线实现独立电调(电倾角可调范围2-12°)的可行性方案,并开发出一种TD-SCDMA 与TD-LTE独立电调的一体化基站天线样品,各项电气指标基本符合(2)的要求;各项机械指标在(1)基础上可放宽30%以内;(5)完成支持多频多模基站以及8天线MIMO技术的LTE小型化基站天线企业标准和行业推荐标准的研究报告,完成设计方案、行业推荐标准的研究报告不少于5个;(6)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度课题申报指南二○一三年四月项目1:L 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说明:“十二五”期间,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专项三)本项目将实现LTE产业化及规模应用,并开展LTE-Advanced关键技术、标准化及整体产业链的研发和产业化。

2014年该项目重点加强LTE终端芯片、仪器仪表等薄弱环节,并注重以基站设备带动关键器件研发,继续强化产业测试验证平台作用。

为此,2014年课题分为四类:终端芯片及终端、基站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仪器仪表、测试验证平台。

1)终端芯片及终端研发(课题1-1、1-2、1-3):支持基带/射频/AP一体化终端芯片、五模手机、CMOS工艺的终端射频前端一体化芯片;2)基站设备及其关键器件研发(课题1-4、1-5、1-6和1-12):采用基带专用芯片的小型化基站、基站有源阵列天线、基于SiP射频技术的基站射频单元、支持应急通信的基站设备研发。

3)仪器仪表研发(课题1-7到1-11,以及1-13):重点满足多模多频、TD-LTE-Advanced两方面的产业需求,设臵了相应协议、无线资源管理、射频一致性仪表,综合测试仪表、协议一致性TTCN测试集,以及信号源及无线信号分析仪。

4)测试验证平台(课题1-14到1-16):设臵TD-LTE国际化测试验证平台、TD-LTE无线频率评估及测试系统开发、语音方案规模验证。

为推动TD-LTE产业链整体发展,加强该项目下各课题间的统筹衔接,课题组织实施将在实施管理办公室与总体组的组织指导下,依托TD-LTE工作组开展:1、入围的课题承担单位应加入TD-LTE工作组,在工作组的统筹协调下,积极参与TD-LTE研发与产业化工作;TD-LTE工作组应向实施管理办公室与总体组及时报告TD-LTE设备研发进展情况。

2、标准研究与检测单位通过承担测试平台类课题,依据TD-LTE 工作组制定的相关设备规范、测试方法,对设备研发类课题的任务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检查和成果交付后的第三方测试;运营商通过承担规模试验课题,并结合网络建设和招标采购情况,检验设备开发课题的产业化进展。

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共3篇

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共3篇

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共3篇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1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已经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而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比传统无线通信技术,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传输带宽更宽,传输速度更快,通信容量更大,具有更高的抗干扰性和隐蔽性,对于未来的无线通信发展具有很好的前景。

超宽带无线通信是一种利用超短脉冲技术实现高速通信的无线通信技术。

其特点在于采用脉冲调制技术,通过传输超短宽度的脉冲信号实现信息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不同频率的载波被混合在一起,传输的信号一般都是高功率、宽带的信号,因而可以具有很高的传输速度和通信容量。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超短脉冲发生器技术超短脉冲发生器技术是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发生器生成超短脉冲信号。

发生器的质量对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直接影响,因此发生器是研究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目前,脉冲发生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以实现更高的工作频率和更短的脉冲时长,提高了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传输速度和通信容量。

2.超宽带天线技术超宽带天线技术是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宽带天线的特点在于可以实现宽频带、过渡带和窄带的匹配。

当前的超宽带天线技术面临着多种技术难题,如频带选择、串扰、功率消耗、天线失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3.多天线系统技术多天线系统技术是提高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传输速度和通信容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多天线系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4G和5G通信中,对于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多天线系统技术可以通过利用多天线接收器和多天线发射器,减少信道衰落和多径效应所带来的影响,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

4.编解码技术编解码技术是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涉及信号的产生、调制和解调。

编解码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扰码技术、Turbo码技术、LDPC技术等,各种编解码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传输速度和通信容量。

5G网络建设投标书

5G网络建设投标书

5G网络建设投标书尊敬的xxx公司:首先,我代表xxx公司,向贵公司提交我们的5G网络建设投标书。

感谢贵公司提供这次投标的机会,我们对能够参与这个项目感到非常荣幸。

一、项目背景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5G网络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并带来数字经济的繁荣。

为此,我们特意致力于5G网络建设,以满足现有市场需求。

二、技术实力我们具备丰富的5G网络建设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实力。

近年来,我们积极参与了多个5G网络建设项目,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我们拥有一支由技术专家组成的团队,他们在5G领域具有广泛的经验和知识。

我们将充分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三、项目方案为了实现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以下的项目方案:1. 建设规模我们计划在投标成功后,按照贵公司的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5G网络的建设与布局。

2. 技术架构我们将采用先进的5G技术架构,以确保网络的高可靠性和高性能。

同时,我们将实施全面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

3. 设备选择我们将严格按照贵公司的要求,选取优质的设备供应商,并提供高性能的设备,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4. 施工组织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安排进行施工。

我们将派出专业的工程团队,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率和质量控制。

5. 运维支持我们将提供全面的运维支持服务,确保5G网络的正常运行。

我们将建立专门的运维团队,及时响应并处理各类网络问题,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项目费用根据项目方案的要求,我们对项目的费用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预算。

我们将提供具体的报价单,其中将包含各项费用的详细说明和解释。

我们承诺,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合理的价格完成整个项目。

五、项目进度我们将严格按照双方商定的时间表和工期要求进行项目实施。

我们将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确保投入使用的时间,以便贵公司能够尽快享受到5G网络带来的便利和优势。

移远通信工程项目招标(3篇)

移远通信工程项目招标(3篇)

第1篇一、招标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移远通信工程项目2. 项目地点:[具体地点]3. 项目内容:[简要描述项目内容,如通信基站建设、网络优化、设备安装等]4. 项目规模:[项目规模描述,如覆盖范围、服务用户数等]5. 招标方式:公开招标6. 招标单位:[招标单位名称]7. 招标日期:[招标日期]8. 投标截止日期:[投标截止日期]二、项目背景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通信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通信网络覆盖质量,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现决定对移远通信工程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三、项目要求1. 项目内容:- 建设通信基站若干座,包括但不限于铁塔、机房、传输设备、无线设备等;- 对现有通信网络进行优化,提高网络覆盖质量和稳定性;- 安装通信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配合相关部门完成项目验收工作。

2. 项目要求:- 投标人须具备通信工程总承包资质,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投标人须具备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业绩,有类似项目经验者优先;- 投标人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投标人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四、投标文件要求1. 投标人须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投标函;-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企业资质证书副本;- 业绩证明材料;- 项目管理团队介绍;- 投标报价及详细方案;-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2. 投标文件须密封,并在封口处加盖投标人公章。

五、投标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1. 投标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日期]2. 开标时间:[开标日期]3. 开标地点:[开标地点]六、评标标准1. 投标报价:30%2. 技术方案:30%3. 企业实力:20%4. 项目管理团队:10%5. 其他因素:10%七、联系方式1. 招标单位名称:[招标单位名称]2. 联系人:[联系人姓名]3.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4. 电子邮箱:[电子邮箱]5. 地址:[地址]八、其他事项1. 本招标公告及招标文件的解释权归招标单位所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高移动性宽带无线通信网络重点理论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范平志西南交通大学起止年限:依托部门: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厅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旨在建立高速移动、复杂干扰等场景下的宽带无线通信网络重点理论体系。

以信息理论为主要基础和重要手段,重点研究宽带无线通信网络的性能容量限、逼近性能容量限的网络传输机理与干扰应对策略。

因此,本项目重点研究解决如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无线通信网络资源制约系统性能的规律-高效的网络传输机理与广义编码方法-混叠信号可分离机理与抗干扰理论这三个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设计和运营成本,与国民经济紧密相关。

如果网络设计不合理,既浪费资源,又不能满足应用需求,还会面临更新换代的压力。

因而,要建设经济合理、能效优先的高效网络,必须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先进的技术支持。

科学问题一无线通信网络资源制约系统性能的规律无线通信网络资源制约系统性能的规律是网络信息理论体系的基石,主要揭示信息容量限、自由度与功率、带宽、能耗、用户行为、时延和移动性等网络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经典信息理论的信道容量概念揭示了简单信道模型下的信息速率与带宽和功率之间的关系,为点到点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系统优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如Shannon极限揭示了高斯噪声信道在带宽和功率受限情况下的信息速率,而遍历容量(ergodic capacity)和中断容量(outage capacity)刻画了时变信道Shannon极限的统计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编码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深空通信系统的星上系统发射功率受限问题。

反馈、协作、干扰与竞争等无线网络通信特征,以及丰富的用户行为与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加大了网络信息容量分析的复杂性,使得传统的基于无线链路的信道容量概念无法全面刻画网络系统性能,因而需要从网络的角度来重新定义系统容量,揭示网络资源制约系统性能的规律。

同时,移动性带来信道的多重选择性(Multiple-Selectivity),而经典的Shannon信息论目前主要侧重于研究静态链路的极限性能,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动态链路和动态网络的容量和性能限问题。

缓存、接入、多跳、转发和移动等因素带来较长时延,因而不能获取信道的统计变化特性,需用非平衡(non-equilibrium)的思想来描述局部均衡(local equilibria)容量。

具体地,针对处于不同场景、承载不同业务、具有不同网络结构和不同用户行为模式的异构的无线通信网络,网络信息理论必须解决的问题包括:反馈能否提高容量;协作通信系统的容量限如何确定;有限反馈机制、不同的协作通信协议以及多样化的干扰形态(用户间干扰、小区间干扰、网间干扰等)等因素如何影响无线通信网络的信息容量;如何分析能量约束条件下的信息容量限;如何刻画宽带无线通信中信息容量的渐进行为——自由度;如何将用户高移动性纳入信息容量限等。

从网络基本构成单元信息容量域的分析与计算出发,基于网络信息容量的认知,建立网络信息容量的数学模型,研究规模化无线网络的动态性能限,并量化无线网络资源、用户行为和移动性等通信场景对系统性能的制约,从而获得高速移动与复杂干扰等场景下的无线宽带通信网络设计的理论指导和优化目标。

科学问题二高效的网络传输机理与广义编码方法优化资源分配,降低能量消耗,逼近容量限,提高通信效率一直是无线通信网络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网络信息容量限揭示了系统的性能极限,通过编码逼近网络性能限,通过智能中继与自适应协作提升频谱效率与能量效率以满足各种复杂场景要求,是无线通信网络信息理论体系与实践结合的桥梁。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一方面网络拓扑结构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通信对系统能效要求越来越高,通信的带宽越来越宽,使得传统编码理论与技术面临新的挑战,这也为拓展传统编码与协作通信理论与技术内涵带来了新的机遇。

从宽带化信息理论的角度需要探讨的未来广义编码问题包括:如何在能量效率优先条件下,研究适合于宽带无线衰落信道的高谱效高能效的编码调制理论与设计方法;如何实现协作、感知与反馈等网络通信机制的有效利用;如何从网络结构出发,拓展适合于具有结构化网络的广义编码理论及方法;如何构建高效可靠的网络编码提升网络通信效能等。

科学问题三混叠信号可分离机理与抗干扰理论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要求增加网络的覆盖,提高传输速率,支持高移动性,同时要求容纳更多的用户,用户密度的提高导致小区内、小区间和网络间的干扰日趋复杂,移动性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干扰的复杂化和动态化,使其成为严重制约通信系统性能与用户容量提升的瓶颈。

目前,应对干扰的方法可以从干扰信号分离、干扰避让、干扰博弈、干扰协调和干扰利用等多个角度展开,包括有效的多址接入方式、基于确定与统计特性的干扰分离方法,基于多用户分集的机会式调度算法,以及基于干扰对齐、预编码、协作通信等的干扰协调和基于网络编码的干扰利用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现有抗干扰理论面临着高频谱效率与多用户容量巨大需求、各种无线应用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快速多变的复杂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发展新的抗干扰理论,包括:如何利用信号的不同特征区分不同用户,探索混叠信号的可分离机理与分离方法;如何设计高频谱效率、高用户容量以及低复杂度的新型多址接入方法;如何根据不同干扰环境的本质特征合理提炼干扰网络模型,并发展相应的“干扰避让”、“干扰协调”和“干扰利用”等抗干扰理论和方法,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无线干扰环境。

上述三个科学问题是面向高速移动与复杂干扰等场景下无线通信网络重点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科学问题一重点解决无线通信网络的信息理论限;科学问题二重点解决如何平衡各种资源,提高网络信息传输效能;科学问题三重点解决如何应对无线通信网络的传输瓶颈——干扰问题。

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是相互衔接、相互促进,递进式发展的(如图1所示)。

一方面,科学问题一的研究结果将给出网络信息容量的数学模型,揭示网络动态容量与网络资源的制约规律,为科学问题二、三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另一方面,通过对科学问题二和科学问题三的研究,也会进一步加深对网络信息容量的认知,改进网络信息容量模型,促进科学问题一的研究。

图1. 科学问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围绕上述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拟从如下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针对科学问题一,围绕无线通信网络的基本特征,研究无线网络资源等制约系统性能的规律;主要研究高速移动等复杂多变场景下点到点、广播、多址、中继、反馈、干扰、MIMO等网络基本单元的信息容量域;以此为基础研究规模化无线网络的动态性能限等。

针对科学问题二,研究提升网络信息传输效能的理论与方法,包括“高谱效高能效信号设计与编码调制理论”和“智能中继与自适应协作通信理论”。

针对科学问题三,研究应对复杂干扰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干扰分离、干扰避让、干扰协调与干扰利用四个不同层次。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三个科学问题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图2)所示:图2.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之间的关系2.2.1无线通信网络资源制约系统性能的规律围绕反馈、协作与干扰等无线通信网络的基本特征,首先针对网络基本单元,研究有限反馈信道、多用户协作通信系统及干扰信道的信息传输容量,研究网络状态信息不匹配条件下的信息容量限,在此基础上,研究大规模网络信息容量的认知。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高速移动环境下的性能限●有限反馈信道的容量(含MIMO)●多用户协作通信的容量(含MIMO、多址、广播、中继)●干扰信道的容量(含MIMO)●大规模网络的信息容量与动态平衡特征2.2.2高频效和高能效传输的信息论机理与广义编码方法在提升无线通信网络信息传输效能方面,从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两个角度,研究高谱效高能效的信号设计与编码调制理论,研究智能中继与自适应协作通信理论与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高谱效高能效的信号设计与编码调制理论●稀疏调制信号的设计理论与检测方法●离散谱传输理论与方法●信道预编码理论与方法(含多用户MIMO预编码、非线性预失真编码)●高频效联合信道编码-网络编码调制理论与技术( MARC)●高速移动环境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移动网络智能中继与自适应协作通信理论与方法●移动性增强无线网络容量的机理●移动中继(Mobile Relay)及其协作分集理论●认知中继(Cognitive Relay)及其机会式传输理论●支持群移动性(Group Mobility)的智能协作通信理论2.2.3混叠信号可分离机理与抗干扰理论面向高速移动等快变复杂场景,研究混叠信号的可分离机理与分离方法、新型多址接入理论、从干扰分离、干扰避让、干扰协调与干扰利用展开抗干扰理论与策略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信号随机以及确定性特征的混叠信号可分离机理●基于正交、混叠多址的干扰避让与干扰分离理论与方法●基于认知的干扰避让与干扰博弈理论与方法●基于干扰信道容量的抗干扰度量理论●高移动环境下的抗干扰理论与方法●基于网络MIMO和干扰对齐的干扰协调理论与方法●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用户间干扰利用理论与方法关键传输技术半实物实验验证系统建立面向高速移动与复杂干扰场景下的宽带编码传输技术和无线网络半实物实验验证系统,对各种典型通信机制与动态场景下的无线通信网络信道、资源和能耗进行仿真建模。

在分析多种不同新应用网络环境的信道特性和应用特点的基础上,设计验证演示平台的功能模块,将项目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各功能模块中,并设计高速铁路车地宽带无线通信等典型应用场景对编码传输理论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与分析模块的功能和性能,评估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二、预期目标总体目标(1)面向国家在信息领域方面的重大需求,针对高速运动与复杂干扰等应用环境,为国家中长期信息领域的若干前沿技术和重大专项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一批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面向ITU、IEEE、3GPP、UIC(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s,国际铁路联盟)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国际标准。

(2)完善广播、多址、中继、干扰、反馈等网络基本构成单元信息容量域分析,形成较为完整的高速移动等复杂场景下通信极限分析的理论框架。

(3)基于网络信息容量的认知,建立网络信息容量的数学模型,研究规模化无线网络的动态性能限,并量化无线网络资源、用户行为和通信场景对系统性能的制约,从而获得高速运动与复杂干扰等场景下的无线宽带通信网络设计的理论指导。

(4)获得宽带编码调制系统在快速多变复杂环境下的性能限;提出低能耗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案;完善编码调制系统设计准则和性能分析评估方法。

完善移动中继、认知中继协作传输理论,提出支持节点移动性和群移动性的中继网络传输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