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复习PPT教学课件[1]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
S2O32- 中的 S 元素的氧化数为 2, S4O62- 中的 S 元素的氧化数为 2.5。
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从物质的微观 结构出发得到的化合价只能为整数,但氧化 数却可以为整数也可以为分数。
一般来说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应等于其所 在族数,但是元素的氧化数却可以高于其所 在族数。
如在 CrO5 中 Cr 的氧化数为 + 10。 但是从其结构式
测得该原电池的电动势 E池θ = 0.76 V
由公式
E池θ = φθ+ - φθ-
φ θ(Zn2+ / Zn)=
φθ(H+ / H2)- E池θ
= 0 V- 0.76 V = - 0.76 V
4 其他类型的电极
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该金属的难溶盐,将其浸 在含有该难溶盐负离子的溶液中,构成电极。
如在银丝的表面涂上一层 AgCl,将其插入盐 酸中,即构成这种电极。
例如氯元素的各种氧化态 HClO4, HClO3,HClO,Cl2 和 Cl-,其氧化数分 别为 7,5,1,0 和 -1。
5.1.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原则:
① 电荷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 还原剂失电子数。
② 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 总数相等。
配平步骤:
①用离子式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气 体、纯液体、固体和弱电解质则写分子式)。
解: Cr(OH)3(s) Br2 (l) CrO24- Br-
Br2 (l) 2e- = 2Br-
①
Cr(OH)3(s) 8OH- = CrO24- 3OH- 4H2O 3e-
即:Cr(OH)3(s) 5OH- = CrO24- 4H2O 3e- ②
①×3+②×2得:
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从物质的微观 结构出发得到的化合价只能为整数,但氧化 数却可以为整数也可以为分数。
一般来说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应等于其所 在族数,但是元素的氧化数却可以高于其所 在族数。
如在 CrO5 中 Cr 的氧化数为 + 10。 但是从其结构式
测得该原电池的电动势 E池θ = 0.76 V
由公式
E池θ = φθ+ - φθ-
φ θ(Zn2+ / Zn)=
φθ(H+ / H2)- E池θ
= 0 V- 0.76 V = - 0.76 V
4 其他类型的电极
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该金属的难溶盐,将其浸 在含有该难溶盐负离子的溶液中,构成电极。
如在银丝的表面涂上一层 AgCl,将其插入盐 酸中,即构成这种电极。
例如氯元素的各种氧化态 HClO4, HClO3,HClO,Cl2 和 Cl-,其氧化数分 别为 7,5,1,0 和 -1。
5.1.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原则:
① 电荷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 还原剂失电子数。
② 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 总数相等。
配平步骤:
①用离子式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气 体、纯液体、固体和弱电解质则写分子式)。
解: Cr(OH)3(s) Br2 (l) CrO24- Br-
Br2 (l) 2e- = 2Br-
①
Cr(OH)3(s) 8OH- = CrO24- 3OH- 4H2O 3e-
即:Cr(OH)3(s) 5OH- = CrO24- 4H2O 3e- ②
①×3+②×2得: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得到 6e失去 5e-
KClO3 6HCl KCl 3Cl2 3H2O (√)
得到
4、就近律
5e
-
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7】
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有( C)
A、H2 C、H2S
B、SO2 D、Cl2
【例8 】
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
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C )
(3)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l 电子,则生成水的 质量是_______。
C.NO2、Na、Br2 D.O2、SO2、H2O
3、价态律
(1)价态表现规律
当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 当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 当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 性。
3、价态律
(2)只靠近不交叉
失去 6e-
KClO3 6HCl KCl 3Cl2 3H2O (×)
(二)根据“三表两池”判断 三表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增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其阳离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
(2)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判断
F2 Cl2 O2 Br2 I2 S
氧化性逐渐减弱
(1) 2、5、8、10、2、16H+ (2) 4、10、1、4、1、3H2O (3) 3、1、10KOH、3、2、、8
39
【练合练习1】
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 质:S、H2S、HNO3、NO、H2O。已知水是反应产 物之一。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该反应中的 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 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ClO3 6HCl KCl 3Cl2 3H2O (√)
得到
4、就近律
5e
-
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7】
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有( C)
A、H2 C、H2S
B、SO2 D、Cl2
【例8 】
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
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C )
(3)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l 电子,则生成水的 质量是_______。
C.NO2、Na、Br2 D.O2、SO2、H2O
3、价态律
(1)价态表现规律
当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 当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 当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 性。
3、价态律
(2)只靠近不交叉
失去 6e-
KClO3 6HCl KCl 3Cl2 3H2O (×)
(二)根据“三表两池”判断 三表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增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其阳离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
(2)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判断
F2 Cl2 O2 Br2 I2 S
氧化性逐渐减弱
(1) 2、5、8、10、2、16H+ (2) 4、10、1、4、1、3H2O (3) 3、1、10KOH、3、2、、8
39
【练合练习1】
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 质:S、H2S、HNO3、NO、H2O。已知水是反应产 物之一。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该反应中的 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 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3Cl2+6KOH=KClO3+5KCl+3H2O
2MnO4-+5H2O2+16H+=2Mn2++5O2+ 8H2O
10
三、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化合价升高(失ne—)被氧化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化合价降低(得ne—)被还原
(较强) (较强) (较弱) (较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接近) 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较强的物质。
如:将Cl2通人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Br和NaI 的混合液中,C12首先与NaI反应;
将过量铁粉加入到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Fe3+、和Cu2+的混合溶液中,Fe首先与Fe3+反应;
如:FeBr2中通入Cl2。HBr和H2SO3 中通入Cl2。
B、I2 + SO2 + 2H2O = H2SO4 + 2HI C、H2O2 + H2SO4 = SO2 + O2 + 2H2O D、2Fe2+ + I2 = 2Fe3+ + 2I-
18
例7、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 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
X2++ Z=X + Z2+; Y + Z2+=Y2+ +Z。 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A、R2+>X2+>Z2+>Y2+ B、X2+>R2+>Y2+>Z2+ C、Y2+>Z2+>R2+>X2+ D、Z2+>X2+>R2+>Y2+
22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3)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问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
2MnO4-+5H2O2+16H+=2Mn2++5O2+ 8H2O
10
三、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化合价升高(失ne—)被氧化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化合价降低(得ne—)被还原
(较强) (较强) (较弱) (较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接近) 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较强的物质。
如:将Cl2通人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Br和NaI 的混合液中,C12首先与NaI反应;
将过量铁粉加入到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Fe3+、和Cu2+的混合溶液中,Fe首先与Fe3+反应;
如:FeBr2中通入Cl2。HBr和H2SO3 中通入Cl2。
B、I2 + SO2 + 2H2O = H2SO4 + 2HI C、H2O2 + H2SO4 = SO2 + O2 + 2H2O D、2Fe2+ + I2 = 2Fe3+ + 2I-
18
例7、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 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
X2++ Z=X + Z2+; Y + Z2+=Y2+ +Z。 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A、R2+>X2+>Z2+>Y2+ B、X2+>R2+>Y2+>Z2+ C、Y2+>Z2+>R2+>X2+ D、Z2+>X2+>R2+>Y2+
22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3)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问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三、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化合反应:
A + B = AB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AB = A + B
A + BC = B + AC
思考: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吗?
AB + CD = AD + CB
C
B D
自我检测
5、下列哪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A、SO2+2H2O+Cl2 = H2SO4+2HCl B、SO2+2H2S = 2H2O+3S↓C、SO2+2NaOH = Na2SO3+H2O D、SO2+Na2CO3 = Na2SO3+CO2↑
B
自我检测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一、从不同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原子,发生氧化反应
失去氧原子,发生还原反应
H2 + CuO = Cu + H2O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0 +1
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
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口诀:
升、失、氧
降、得、还
二、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重要概念
1、氧化剂:
2、还原剂:
反应物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被还原的物质)
(主要从升失氧、降得还入手分析)
氧化性: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
√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三、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化合反应:
A + B = AB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AB = A + B
A + BC = B + AC
思考: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吗?
AB + CD = AD + CB
C
B D
自我检测
5、下列哪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A、SO2+2H2O+Cl2 = H2SO4+2HCl B、SO2+2H2S = 2H2O+3S↓C、SO2+2NaOH = Na2SO3+H2O D、SO2+Na2CO3 = Na2SO3+CO2↑
B
自我检测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一、从不同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原子,发生氧化反应
失去氧原子,发生还原反应
H2 + CuO = Cu + H2O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0 +1
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
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口诀:
升、失、氧
降、得、还
二、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重要概念
1、氧化剂:
2、还原剂:
反应物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被还原的物质)
(主要从升失氧、降得还入手分析)
氧化性: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
√
2025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课件(人教版)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
①→②是氢原子添加进去,该 过程是还原反应,因此①是氧 化剂,具有氧化性,则药剂A 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①→② 过程中S的价态由-1价变为 -2价,若有2 mol S—S键断 裂,则转移4 mol电子,故B正确;②→③过程发生氧化反应,若药剂B 是H2O2,则B化合价应该降低,因此其还原产物为H2O,故C错误;通 过①→②过程和②→③过程,某些蛋白质中S—S键位置发生了改变, 因此化学烫发通过改变头发中某些蛋白质中S—S键位置来实现头发的 定型,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_难__易___程度,与得、失电子 数目的_多__少___无关。如: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
活动性顺序可知,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的还原性比Al强。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K_M__n_O__4_,还原剂是__H_C__l _,氧化产物是__C_l_2 _, 还原产物是__M__n_C_l_2__,KMnO4发生__还__原__反应,HCl发生__氧__化__反应, 盐酸表现的性质是_还__原___性和_酸___性;生成1 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 __2_×__6_.0_2_×__1_0_2_3__,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2_ mol。
典题3 (2023·浙江6月选考)化学烫发巧妙利用了头发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反 应实现对头发的“定型”,其变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药剂A具有还原性 B.①→②过程若有2 mol S—S键断裂,则转移4 mol电子
√C.②→③过程若药剂B是H2O2,其还原产物为O2
D.化学烫发通过改变头发中某些蛋白质中S—S键位置来实现头发的定型
高考化学总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72张PPT)
对应还原产物 提
升
_N_O__或__N__O__2
学 科
_S_O__2__
素 养
_C__l_-__
_______
演
M__n_2_+_
练 知
Fe2+
能
检
-2
O
测
人教版化学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回
2.常见还原剂
提
扣
升
主 干
物质类型
举例
对应氧化产物
学
科
知
活泼的金属单质
识
Na、Fe、Al Na+、F+e2或F+e3、A+l3 素
演
破
练
核 心
(2)HCl在反应中 失去 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
知 能
要 价 升高 ,被 氧化 ,发生 氧化 反应,作 还原 剂。
检
点
测
人教版化学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回
2.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扣 主
(1) 单线桥 法:
干
知
识
突 破
(2) 双线桥 法:
核
心
要
点
提 升 学 科 素 养
演 练 知 能 检 测
人教版化学
心 要
mol,D 错。
能 检
点 答案:A
测
人教版化学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回 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
扣
主
干
知
识
突
破
核
心
要
A.4Fe(OH)2+O2+2H2O===4Fe(OH)3
点
B.2NaHCO3==△===Na2CO3+H2O+CO2↑
)提
升 学 科 素 养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课件
04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金属的冶炼、染料和塑料的合成等 。
在金属冶炼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这需要利用 还原反应。
在染料和塑料的合成中,通常需要利用氧化反应将原料中的某些元素氧化成高价态 ,以生成所需的产物。
电子转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是反 应进行的必要条件。电子转移的数量决定了反应的产物 和反应的进行方向。
常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如$4HCl + MnO_{2} = MnCl_{2} + Cl_{2} uparrow + 2H_{2}O$、$2Na + 2H_{2}O = 2NaOH + H_{2} uparrow$等。
修复等。
在水处理中,可以通过添加氧化 剂或还原剂来去除水中的有害物 质,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
在土壤修复中,可以通过调节土 壤中的氧化还原状态来促进污染
物的降解和转化。
05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由于涉及到化学物质,实验操作中需 特别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试 剂,佩戴实验服和化学防护眼镜。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总结词
列举几个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
1. 铁生锈
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这是一 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2. 电池工作原理
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 还原反应。
3.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 化为葡萄糖,并释放氧气,这也是一 个氧化还原反应。
详细描述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获得电子的物质,它被还原并发生还原反应;而还 原剂是失去电子的物质,它被氧化并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VS
拉瓦锡 1743~1794 (法)
弗兰克兰 1825~1899(英)
1852年,弗兰克兰在研究金属有化合物时提出化合价的概念,并逐步得到完善后,人们把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把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得失氧的视角
化合价的视角
氧化还原反应
环节一:宏观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元素水平——化合价升降的视角
氧化还原反应
环节三:宏观辨识,归纳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反应前后物质的类别和数目
反应前后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环节三:宏观辨识,归纳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本节小结
得氧、失氧
元素(宏观视角)
元素化合价升降
电子(微观视角)
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物质水平——得失氧的视角
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
狭义
一种物质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环节一:宏观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元素水平——化合价升降的视角
1774年,拉瓦锡创立氧化学说(既燃烧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推翻了流行千年的燃素说,以解释燃烧等实验现象,指出动物的呼吸实质上是缓慢氧化。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氧化还原反应
环节一:宏观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元素水平——化合价升降的视角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无元素化合价变化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
环节一:宏观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拉瓦锡 1743~1794 (法)
弗兰克兰 1825~1899(英)
1852年,弗兰克兰在研究金属有化合物时提出化合价的概念,并逐步得到完善后,人们把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把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得失氧的视角
化合价的视角
氧化还原反应
环节一:宏观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元素水平——化合价升降的视角
氧化还原反应
环节三:宏观辨识,归纳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反应前后物质的类别和数目
反应前后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环节三:宏观辨识,归纳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本节小结
得氧、失氧
元素(宏观视角)
元素化合价升降
电子(微观视角)
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物质水平——得失氧的视角
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
狭义
一种物质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环节一:宏观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元素水平——化合价升降的视角
1774年,拉瓦锡创立氧化学说(既燃烧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推翻了流行千年的燃素说,以解释燃烧等实验现象,指出动物的呼吸实质上是缓慢氧化。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氧化还原反应
环节一:宏观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元素水平——化合价升降的视角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无元素化合价变化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
环节一:宏观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PPT说课课件
通过观察氧化数的变化,可以判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量。
氧化数的规则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数等于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形式电荷数。
形式电荷是指假设所有化学键都 是由单键组成时,每个原子所带
的电荷数。
在离子化合物中,正离子的总形 式电荷数等于负离子的总形式电
荷数。
04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燃烧反应
总结词
燃烧反应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气作为氧化剂,燃料作为还原剂,反应过程中 发生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01
随着科技的发展,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要,例如在制药、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新型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02
近年来,新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不断被发现和研究,例如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与新能源
03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如太阳能、风能等,氧化还原反应在新能
电子转移的计算
总结词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计算技巧
详细描述
在计算电子转移数目时,应注意化合价的变化和反应 方程式的系数。同时,应注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遵循守恒定律。在配平时,应将化合价变化的元素 配平,以确保电子转移的数目正确。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的计算
总结词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THANKS
电子转移导致化合价发生变化,从而 形成氧化数。
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是接受电子的 物质,通常具有较高 的氧化数。
在反应过程中,氧化 剂被还原,还原剂被 氧化。
还原剂是提供电子的 物质,通常具有较低 的氧化数。
氧化数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氧化数的变化反映了电子转移的数量和方向。 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导致还原剂的氧化数降低,而氧化剂的氧化数升高。
氧化数的规则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数等于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形式电荷数。
形式电荷是指假设所有化学键都 是由单键组成时,每个原子所带
的电荷数。
在离子化合物中,正离子的总形 式电荷数等于负离子的总形式电
荷数。
04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燃烧反应
总结词
燃烧反应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气作为氧化剂,燃料作为还原剂,反应过程中 发生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01
随着科技的发展,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要,例如在制药、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新型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02
近年来,新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不断被发现和研究,例如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与新能源
03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如太阳能、风能等,氧化还原反应在新能
电子转移的计算
总结词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计算技巧
详细描述
在计算电子转移数目时,应注意化合价的变化和反应 方程式的系数。同时,应注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遵循守恒定律。在配平时,应将化合价变化的元素 配平,以确保电子转移的数目正确。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的计算
总结词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THANKS
电子转移导致化合价发生变化,从而 形成氧化数。
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是接受电子的 物质,通常具有较高 的氧化数。
在反应过程中,氧化 剂被还原,还原剂被 氧化。
还原剂是提供电子的 物质,通常具有较低 的氧化数。
氧化数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氧化数的变化反映了电子转移的数量和方向。 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导致还原剂的氧化数降低,而氧化剂的氧化数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CrCl3
+2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②均属于置换反应 B.HCl在反应①、②中均作氧化剂 C.反应①中HCl被氧化 D.溶液颜色由蓝变绿是因为Cr2+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置换反应除了要有单质参加反应,还必须有 单质生成,反应②不符合,A项错误;在反应②中HCl的 两种元素无价态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 项错误;反应①HCl中H元素价态降低,被还原,C项错 误;反应②中Cr2+被O2氧化生成Cr3+,导致溶液颜色由蓝 变绿,D项正确。
2.性质强弱规律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 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 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
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 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比较判断:
(2)根据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来判断: 氧化剂不同还 原剂相同时,可根据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来判断氧化剂
的氧化性强弱。 (4)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条件越苛刻,反应越难发生,其 性质便越弱。 (5)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来判断: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 金属的还原性一般比作正极金属的还原性强。 (6)根据电解池中溶液里阴、阳离子在两极放电的顺序 来判断:例如Cl-失去电子的能力强于OH-,还原性Cl->OH-。
★互动探究1 (1)金属阳离子只有氧化性吗? (2)HI只有还原性吗?
答案:(1)不一定,如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不是,H+表现氧化性,I-表现还原性。
二、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1.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
活 泼 的 金 属 单 质 : 如 ⑫Na、 M g、 Al、 Fe等
★互动探究2 物质本身得失电子数目越多,其对应的 氧化性、还原性就一定越强吗?
答案: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主要由其本身的性 质决定,而与其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没有关系。如反 应中1个钠原子失1个电子,1个铝原子失3个电子,但金 属的还原性Na>Al。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价态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 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 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 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 规律。 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以及表明电子 转移情况。
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其反应顺序。 4.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 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 定相等。
应用: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有关计算。
特别提醒:
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 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计算的关 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列 出守恒关系式求解。在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 价有无变化或升降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入手。具 体方法思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价相等,来 配平;做计算,用守恒。
★互动探究3 配平: KMnO4+ HCl KCl+ MnCl2+ Cl2↑+ H2O。
答案:2、16、2、2、5、8
考点透析 考点1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
典例1 铬能慢慢地溶于稀盐酸生成蓝色
溶液,若通入空气则溶液颜色变绿,发生的反应有:①Cr
+2HCl
CrCl2+H2↑ ②4CrCl2+4HCl+O2
还原剂
பைடு நூலகம்
某
些
非
金
属
单
质
:
如
⑬H
、
2
C、
Si等
氢 氧 酸
化物 : 化物 : :如⑰
如 如 盐
⑮N
H
、
3
H
2
S
、
⑯C O 、 SO 2等
酸、亚硫酸等
H
I等
盐
:如⑱ N aI、
N N
a a
2S 、 Br、
Na 2S FeCl
O
、
3
等
2
2.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进行判断,例如: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还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 判断: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1.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2.本质:反应过程中有①电子转移。 3.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②化合价有升降。 4.电子转移表示法 (1)双线桥法
基本形式:
(2)单线桥法
基本形式:
特别提醒: 1.理清知识线,即升(价)→失(电子)→氧(发生氧化反应) →还(是还原剂)[或降(价)→得(电子)→还(发生还原反 应)→氧(是氧化剂)]。 2.注意表述准确。氧化剂、还原剂一般指反应物;还原 产物、氧化产物指生成物。被氧化、被还原的一般指 元素(注明价态);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一般指由反应物 到生成物的过程。
【答案】D
技能归纳 1.理解概念抓实质,解题应靠特征。即从氧化还原反应 的实质——电子转移去分析理解有关的概念,而在实际 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这一氧化还 原反应的特征入手。
2.概念模糊时可记住一句话:“什么剂有什么性,其他都 是相反的”。即氧化剂有氧化性,其余的则往相反“还 原方向”考虑。如发生还原反应得还原产物,被还原等。还 原剂的分析亦然。
(7)根据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判断:例如,氧
化性:N2<O2<F2,S<Cl2<F2(注意不等式的传递性),还原性: Li<Na<K,K>Na>Mg等。
特别提醒: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常用方法是根据氧化还原 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规律 主要用于比较粒子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以及氧化 还原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还用于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 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弱的物质,或者用还原性强的物 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