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10个共40分简答题6或8个共48分论述题1个12分
一、名词解释
1、无意识p54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由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不同水平的部分组成。
其
中无意识是指人格结构的深沉部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这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
无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对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产生影响。
2、自我防御机制p60严重的焦虑往往会导致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病,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
内部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创造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
主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替代和升华等。
弗洛伊德几乎所有的自我防御机制都有两个共同点:一、它们是无意识的,即说人总是不知不觉地、无意思地采用它们。
二、它们往往否定、歪曲或虚构实际情况,具有与现实相脱离的特点。
3、性敏感区和性感区p63 即身体上的各种动欲区,刺激这些性敏感区,可以带来性快感,
获得性欲的满足。
对婴儿而言,性的最敏感区不必是性器官,其他区域如口腔、肛门等也可以成为婴儿获得性快感的主要区域,弗位,人的性心理发展也即人格的发展有五个不同的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洛伊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性欲最敏感的区域或处于显著地位的主要动欲期会发生转移,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都有其不同的主要动欲期。
根据动欲期在身体上的不同定(ppt性感区: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身体的相应部位成为力必多兴奋和投注的中心。
每一个性感区都与一个冲突联系在一起,只有解决这个冲突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
4、集体潜意识p151 由荣格提出的一个最具原创性的思想理论。
荣格认为,作为整体的人
格,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不同的层次构成。
集体潜意识相当于一个储存库,它所储存的是个体祖先是(包括人类祖先和动物祖先)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这些经验以原始意象的形式保持下来。
这些意象使得人类具有了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是人类能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
5、生活风格p82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
差万别,从而导致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迥然不同。
阿德勒把惹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
这是一种标志着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
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确的和健康的生活风格,一种是错误的和病态的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的形成与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相关。
6、机能自主平p116 原发性动机也许丧失殆尽,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却成了目的。
曾一度
也许是迫于无奈的而表现的行为方式已经变成了机能自主性的。
概言之,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并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换言之,过去的动机与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过去的已经过去,一个人今天是动机是机能自主的。
当动机变成统我的一部分时,动机就为本身而自行其是,而再也不是为着外界的鼓励或奖赏。
7、强化与强化原理p192 强化在斯金纳的行为学习理论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其理论
的核心概念之一。
如果某一结果性的刺激使这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那么这一刺
激就是这一操作行为的强化物。
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就叫做强化。
强化物在相应的操作反应行为之后出现一次,我们就说这与操作反应行为得到了一次强化。
强化是针对行为反应而言的,而不是针对机体而言的;强化物并不一定是令人愉快的刺激。
由于强化能够特定行为反应的强度,斯金纳认为,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键就在于强化。
强化决定了人机体行为方式的形成、转化和消退的过程,也决定了行为学习的进程和效果。
只要合理地控制强化,就能达到控制行为,塑造行为的目的。
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则:一、任何反应若有强化刺激随后出现。
都会具有重复出现的倾向。
二、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任何刺激物。
8、自我效能p212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与自我强化相关的概念。
所谓自我效能感,即指个体
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情绪。
如果一个人对某种行为或某任务的自我效能较高,则会情绪饱满、充满自行地去执行这种行为、完成这种任务,相反,则会回避这种行为和任务。
9、约拿情结(马斯洛)p256马斯洛认为,当特殊的人,如圣洁的人,天才和美人等出现的
时,一般人会感到不自在、嫉妒或者自卑,这样人们就有可能诋毁他们的优秀品质,甚至对他们进行人身迫害。
因此,天才常陷于一种内心冲突;一方面他像每个正常的人一样愿意表达自我,发挥自己全部的潜能;另一方面,他又发现自己要学会像圣经中的约拿一样掩饰自己,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
这种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就是约拿情结。
10、现象场p258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这个主观世界仅
他们自己知晓,并决定这人的行为。
即人们以一定的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个体能对感知过、经验过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这些知觉和意义的整体便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其中包括意识和无意识感知。
11、自我概念(罗杰斯)p258在个体现象场中有一部分是关于自我感知和认识,这就
是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在罗杰斯人格学说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罗杰斯看来,自我概念代表着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自我是一套有组织的、为自己所意识的、与自己有关的知觉整体。
自我概念不等于自我意识,而是自我知觉(或意识)与自我评价的统一体。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及其与之相关的评价。
二、个体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与评价。
三、个体对环境各方面的知觉及其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评价。
12、构念p287 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是对个体的行为之所以如此的解释。
一个
构念就是一种思想、观点和看法,人们用它来解释个人自己的经验。
一个构念就像一种微型的科学理论,人们利用这个理论来预测现实。
假如由构念产生的预测与经验判断相符,那么这个构念就是有用的;假如由构念所作的预测与经验不符,这个构念就需要修改和抛弃。
构念一般都用言语来表达。
人们把构念用于环境和各种事件之中,亦即将事件以自己的主观经验来进行测试。
13、自我实现p252自我实现是马斯洛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含自我实现的本质、类型,
自我实现的特征、自我实现的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二是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
人格是指一个人长期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因此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这种人可以称为自我实现的人。
但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是人潜能的实现,是人的高级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任何人都可以体验到。
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
自我实现并不是一种终结状态,它是实现潜能的过程,没有时间或质量的限制。
它意味着充分地、生动地、全神贯注地、没有自我意识地体验,形成一体化的、和谐的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整体。
成为你自己
就是自我实现的实质含义。
14、认知方式p279 又称为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知活动的特征或方
式。
认知方式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40年代末知觉领域中的“新观点”运动。
认知方式研究把知觉的个别差异,作为探讨更广泛的人格机能模式的出发点。
主要的几种不同的认知方式有:认知的灵活—不灵活、拉平—提高、慎思—冲动、强自动化-弱自动化等。
15、自我图式p303 (自我图式是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到的,是对自我的认知发现,它组
织和指导与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
个体的自我图式是由其行为中最重要的方面组成的,因为生活中并非每一部分都同等重要,因而并非每一件事都会成为自我图式的一部分。
)ppt:自我图式是指影响个体关于自己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结构。
“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到,对自我的认知发现。
它组织和指导与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
”自我图式包含了个体行为中最为重要的方面。
自我图式在处理有关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形成。
作用:自我图式中的特征有利于我们理解个体行为的差异。
自我图式使我们能够迅速的处理,组织关于自己的信息。
自我图式提供了一个组织和储存有关自己信息的框架。
16、能量投注(见ppt)能量的投注和反投注
人的每一种行为都可以用能量的投注和反投注来描述。
投注:能量或力必多倾注于某种对象而使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
自我投注:把能力投注于自己,如自恋
幻想投注:把力必多倾注于幻想,如做百日梦
对象投注:倾注于人、物、团体
反投注:自我或超我对能量或力必多倾注的抑制。
本我只有能量的投注,而自我和超我有能量的投注和反投注。
如下图所示:
17、神经性焦虑p59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种焦虑: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焦
虑。
其中神经性焦虑是指由于担心失去对本我控制而产生的潜在危险所引发的,这种焦虑不是对本我自身的恐惧,而是害怕它不分青红皂白的冲动带来受惩罚的结果。
(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时所引起的恐惧感。
)
18、情结(荣格)p150个体潜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所谓“情结”,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的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形成的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
荣格认为,情结有许多种,凡是一个人沉湎于某种东西而无法自拔时,其背后就有情结存在,。
情结使他的心灵被某种东西强烈地占据了,他的思想与情感、他的言语与行为往往被情结所左右,使他难以感知与思考其他的事情,而他本人却没有意识到。
情结可能同时具有消极或积极作用。
19、社会性格(弗洛姆)p101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个体性格,
用以区分人与人之间个体的心理差异;另一部分就是社会性格,它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人格结构。
社会性格具有以下的基本特性:一、它是群体心理,在不同场合指不同群体,有时指一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心理;二、它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它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内趋力。
社会性格是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经济因素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占有优势。
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性格,意识形态又根植于社会性格中,反过来对经济基础起作用,推动其向前发展。
二、简答题
1、在心理学领域,关于人格的的定义有哪几种类型p3
一、罗列式定义。
通常采用诸如“人格是……的总和”的形式,有时采用“集合”、“组合”
和聚合等词汇,其形式都是一样的,都是列举出属于人格的东西。
二、整合或完形的定义。
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三、层次性定义。
这种定义是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使人格特征
层次分明,并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
四、适应性定义。
这种定义来自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影响的生物学家与心理学家,他
们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论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五、区别性定义。
这种定义特别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
别性。
2、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性心理)p63
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口腔期:弗洛伊德把从出生到满周岁这段时期称为口腔期。
这个阶段婴儿力比多发泄的主要动欲期是口腔。
口腔期又分为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
自我的形成是口腔期最重要的成就。
肛门期:这一阶段大约从出生后第二年起到三岁末。
肛门期也分为前肛门期和后肛门期。
肛门的排泄活动成为力比多发泄的主要途径。
肛门期的经验对人格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性蕾期:大约从三岁到六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性感区转移到了生殖器官,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获得里比多的满足。
开始有了性别之分,产生有关自己父母的情绪冲突。
认同机制随之形成。
潜伏期:一直持续到十二岁左右。
在这个阶段,儿童解决了恋父、恋母情结后,里比多暂时潜。
性兴趣被探索自然、知识学习、文艺体育获得等取代。
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
由于性器官的成熟,性冲动再次萌发,他们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喜欢参加有两性组成的集体活动。
从“自恋”转变程“异性恋”。
前四个阶段为“前生殖期”,该阶段为“生殖期”。
从这个时期起,人类个体就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社会中一个独立队成员。
3、弗洛伊德对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看法p57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的本我、自我、超我三部人格说。
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隐蔽、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无意识的深层。
其内容一方面来自本能,另一方面来自被自我所压抑的内容(早年的创伤)。
代表人的自然性或动物性的一面,没有逻辑,没有道德,善恶等,服从于快乐原则。
•凡本我的内容一定是无意识的,但反之未必
•本我中所具备的精神能量称为libido。
自我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组织中的管理和执行机构,保持心理活动的完整性、协调关系。
贯穿于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潜意识部分对本我的压制与防御,前意识部分涉及到对以往经验的利用,意识部分处于支配地位,同现实接触,接受现实的影响和超我的监督。
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并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道德的部分,心理的高级的和超越个体的部分,遵循道德原则。
来自于父母和儿童身边重要他人、社会典范的影响,体现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目的是通过自我压抑本我的冲动和欲望,功能是观察和监督自我,并对自我实施奖励和惩罚4、理解一个人生活风格有哪些途径(阿德勒)p84
阿德勒概括了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
出生顺序:阿德勒认为,即使是生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出生顺序不同,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风格。
早起记忆:阿德勒认为,既然“生活风格是在一个人追求优越的奋斗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那么,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可以发现过去的记忆和现在的生活之间的关系。
潜意识梦境的分析:阿德勒认为意识和潜意识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因此,潜意识梦境也是个体生活风格的表现。
通过梦的分析,也能发现人的生活的风格,揭示个体心灵深处为之奋斗的优越目标。
5、人格特质的特点(奥尔波特)p114
1.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
2.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3.特质具有动力性。
4.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
5.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是相对独立的。
6.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
7.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
任何特质都是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8.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6、艾森克人格结构理论(层次性)p159
艾森克强调人格由三个类型或基本维度组成,即由内倾—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组成。
通常用P、E、N三个字母来代表三个维度。
典型的外倾表现为外向、开朗、冲动和不可抑制,有许多社会联系和经常参加
集体活动,有许多朋友,需要与人交谈,不喜欢独自看书和学习。
典型的内向表现为保守,交际不广,但有挚友,好静,做事瞻前顾后,行为不
易受冲动的影响,不喜欢剌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和工作,极少发脾气,做事
有计划,情绪倾向于悲观。
他对情绪性、自强度、焦虑(包括驱力)等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都是统一的。
他把这一维度称为神经质(neuroticism)。
神经质与精神疾病并无必然的关系。
他指出情绪性不稳定的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情绪性稳定的人反应缓慢而且
轻微,并且很容易恢复平静。
情绪性与植物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相联系。
精神质(Psychoticism)。
它代表一种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的特点,并
非暗指精神病。
精神质也可以用维度来表示,从正常范围过渡到极度不正常的
一端。
它在所有的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得高分者表现为孤独、不关心他人、心肠冷酷、缺乏情感和移情作用、对旁人
有敌意、攻击性强等特点。
低分者表现为温柔、善感等特点。
如果个体的精神质表现出明显程度,则易导致行为异常。
他认为精神质与神经
质维度一起可以表示各种神经症和各种精神病。
人格结构层次的假说
艾森克还对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独特的人格结构层
次理论。
他把人格结构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具体)反应四个水平。
最底
层特殊反应水平,是个体对一次实验性试验的反应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
的一些最基本的“个别反应”(如最简单的一举一动),属误差因素,其上为习惯
反应水平,例如重复实验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现,一个人就会以相似的方式反应,
属特殊因素。
特质水平,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所构成的个人的人格特质,属
群因素。
最上层的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型(例如,
由社会性、冲动性、活动性、活泼性、兴奋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外倾类型,由
持续性、僵硬性、主观性、羞耻性、易感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内倾类型),属一
般因素。
7、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班杜拉)p211
注意过程:选择和吸取何种信息。
个体身边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很多行为,这些都可以作为他们学习的榜样行为,但实际上没有谁会把所有的行为都学来。
别人的行为要成为模仿的对象,首先必须引起个体的注意。
保持过程:心象表征系统、言语表征系统。
如果人们不能记住示范行为,观察对于行为学习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观察学习的第二个阶段是将注意到的示范行为保持在自己的记忆中。
动作复现过程:表征转化为动作的再现。
在需要表现出模仿学习的行为时,要能将脑海中的动作表象再现到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来。
强化和动机过程:模仿学习的动机会影响对榜样行为的注意和选择。
强化和动机在观察学习行为的表现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8、心理分化理论的主要观点(维特金)p282
为了说明认知方式上的差异并指导进一步的研究,维特金提出了心理分化的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分化,这是有机体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形态特征。
分化较小的系统处于比较同质的状态,而分化较大的系统处于比较异质的状态。
分化大的系统表现出较大的自我与非我的分裂,即作为有机体属性、情感和需要核心的自我与外界之间出现一定的界限;而分化较小的系统在自我与他人之间表现出较大的连接性。
分化较大的系统也在心理机能上表现出较大的分裂,即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各机能活动是比较特殊化的和各行其是的。
分化在各机能领域中表现为自相一致性,即如果有机体在某一机能领域中表现出较小的分化,那么在另一领域中也会表现出较小的分化。
维特金最早的分化理论模式由两个层次的概念组成。
分化理论的提出大大推进了认知方式的研究。
心里分化首先表现为自我与非我的分化即作为个人意识、情感和需要核心的自我与外界环境及他人分离开来,你是你,我是我,赞哦我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其行为活动较少收环境和他人的支配,较多由自我来指引。
心理机能的分裂是分化的第二个主要标志。
神经生理分化是分化的第三个主要标志。
9、人格的基本特征p5—6
人格的整体性——元素: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人格的稳定性——变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狗改不了吃屎)
人格的独特性——共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母生九子,九子九条心)
人格的社会性——生物性: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社会化(socialization):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10、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p238
根据交互作用的理论,情境与人格以三种交互作用方式决定个体的行为。
第一、某种情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