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分区——青藏地区

合集下载

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文将从地势、气候和生态等多个方面来描述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势特征青藏地区地势高峻,地貌起伏不平。

该地区包括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多个省份,以及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等重要山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横亘在西南部,东部与横断山脉相连。

青藏高原也是该地区的重要地貌特征,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二、气候特征青藏地区气候多样,寒冷干燥是其主要特征。

由于地势高峻,纬度高,青藏地区的温度差异显著。

冰川、高山草甸、高寒沙漠等多种气候类型并存。

青藏高原上空的“亚洲风口”每年带来丰富的降水,尤其是夏季的季风雨对该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隔离了印度洋季风的湿流,导致该地区内陆干燥,呈现出典型的高原季风气候。

三、生态特征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独特、多样。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别是珍稀的野生动物和植物物种。

例如,藏羚羊、雪豹、藏獒等野生动物栖息于此,而青稞、高山杜鹃等独特植物则在此生长。

青藏高原还是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之一,包括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等,这些河流形成了独特的河谷地貌和水资源。

四、人文特征青藏地区丰富的人文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百余个民族在青藏地区共同居住,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

例如,藏族、羌族、土族等民族都对当地生态保护具有深厚的传统和文化。

此外,青藏地区还是佛教和藏传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宗教文化对地区的发展和风貌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多样,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干燥,生态独特丰富,人文特征丰富多元。

这些特征使青藏地区成为探索和研究的热点,也是依然需加强保护的宝贵自然资源。

只有保护好这片土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让后代子孙继续享受这片美丽的大地。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中国分区地理——青藏地区《区域发展》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中国分区地理——青藏地区《区域发展》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中国分区地理——青藏地区《区域发展》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学生能够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区域发展。

2.综合思维:通过分析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预测能力。

3.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相关案例研究,探讨青藏地区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4.人地协调观:理解青藏地区区域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青藏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策略。

三、教学难点•分析青藏地区特殊地理环境下区域发展的独特路径和模式。

•探讨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青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资源•旧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教材•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相关案例、图表、视频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相关统计数据、政策文件等参考资料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青藏地区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角色扮演法:模拟政府、企业、居民等角色,探讨区域发展中的利益协调与决策过程。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通过展示青藏地区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如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旅游业的兴起等,引发学生对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兴趣。

提问:“青藏地区是如何在如此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实现发展的?这些发展又带来了哪些挑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新课教学1.青藏地区区域发展概况•介绍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等。

•阐述青藏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区域发展的历史背景。

2.区域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主要特点,如生态脆弱性、资源富集性、文化多样性等。

中国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

中国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

中国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青藏高原地处亚洲大陆中部的高原地带,东临中国内地,南邻喜马拉雅山脉,西抵横断山脉,北界昆仑山脉,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整个青藏高原地势崇山峻岭,气候严寒干燥,地理环境非常恶劣。

二、地形特点青藏高原是一片地势较高的高原,平均海拔约4500米,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上十大最高海拔山峰的集中地。

青藏高原的地形呈现出高原地势、峡谷河谷、山地丘陵等多样化的地貌形态,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质奇观,如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和昆仑山脉等。

三、气候特点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腹地,地处高纬度和高海拔,气候条件复杂多变。

青藏高原的气候主要表现为寒冷干燥、雨量不足、气温明显、温差大和阳光强烈等特点。

同时由于地形地势的影响,青藏高原还存在着高山峡谷气候和垂直气候等不同的气候类型。

四、生态环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拥有着许多独特的生态资源。

高原草甸、森林、湿地、冰川、高山荒漠等各种生态系统都存在于这片土地上。

同时,青藏高原还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孕育着长江、黄河等中国重要的河流。

五、文化特色青藏高原是中国著名的多民族地区,这里生活着汉族、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数十个少数民族。

不同的民族在这里都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其中,西藏地区更是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传统,佛教文化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影响。

六、资源开发青藏高原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

在西藏地区,有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如稀土、铜、锌、铅、金、银等。

同时,青藏高原还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这里拥有着丰富的冰雪资源,正在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基地。

七、旅游资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受人们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雪山、高山草甸、神秘的湖泊、悠久的寺庙,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情和特色。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五、人文地理特征
1、高原农牧业发展的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 气温低 — 降水少
— 晴天多,日照强
— 温差大
2、主要农作物:
青稞、豌豆
青稞
青稞
白色的是糌粑(青稞炒面和白糖),浅褐色的 是曲拉(牛奶提炼物),黄色的是酥油(奶油提炼 物),这三种东西拌在一起,味道很香甜。糌粑和 酥油茶是藏族同胞最喜爱的食品,他们也用来招待 客人。
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的景观差异
思考
A
B
两幅景观图哪个表现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特 点?哪个表现了长江中下游的景观特点?
为什么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景 观相差如此之大?
世界屋脊
我国地势分为 哪几级阶梯? 青藏地区位于 哪个阶梯上? 青藏地区的海 拔大致多少?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主要地形: 山地、高原 和盆地; 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特点: “世界屋 脊”、雪 峰连绵—— “高、寒” 地势特征: 西北高, 东南低
D




分析图中①②③④太 阳辐射差异的原因
3、河流与湖泊: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0年5 月,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 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 的地区,分布珍稀野生动物70余种; 是三江流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有 哪些?有何特点?
2、青藏地区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 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营养物质多;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 气温低,农作物生育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 3、重要农业区分布在何处?原因? 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湟水谷地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耕地 集中 灌溉便利 雅鲁藏布江谷地

区域地理-中国青藏地区(公开课)

区域地理-中国青藏地区(公开课)
藏族歌舞
藏族歌舞具有独特的音乐和舞蹈风格,常见的有锅庄舞、 弦子舞等。歌舞不仅是娱乐方式,还是表达情感和传承文 化的重要手段。
藏族手工制品
藏族手工制品如羊毛地毯、刺绣、金属工艺品等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这些手工艺品是藏族人民智慧和 技艺的结晶。
04
青藏地区社会问题与挑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3
青藏地区文化
藏族文化
藏族服饰
藏族服饰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常见的有长袍、马甲、长裤等, 通常以羊毛、牦牛毛等天然纤维
制成,色彩鲜艳。
藏族饮食
青藏地区的饮食以牛羊肉、奶制 品、青稞等为主,形成了独特的 藏族风味。酥油茶、青稞酒等是 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
藏族节日
藏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藏历新 年、雪顿节等。这些节日期间, 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
农业发展挑战
由于地理环境特殊,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气候变化、土 地沙化、水资源短缺等挑战。
工业发展
工业基础
青藏地区的工业发展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如采矿业、能源产业等。
工业发展布局
青藏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西宁、拉萨等城市,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工业发展挑战
由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青藏地区的工业发展面临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 等挑战。
教育发展
通过实施教育政策,青藏地区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教育水平 得到了提升,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05
青藏地区未来展望
经济展望
经济发展潜力
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 资源,如矿产、水能、太 阳能等,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有力支撑。
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将进一步完善青藏地 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 通、通讯等领域的便利性。

中国地理分区(青藏地区)(共23张PPT)

中国地理分区(青藏地区)(共23张PPT)
年较差小:地势高,夏季因海拔高,大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气温较低;冬季因大气 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光照充足,而且因地势高,寒冷的西北季风以及寒潮不会对 它有太大影响。
日较差大:其海拔比较高,空气稀薄,云层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升温快;夜晚,逆 辐射很少,热量散失快,降温快,温度低。
思考:分析青藏高原光照强而气温低的原因?
自然资源:太阳能、水能、地热、风能、钾盐
太阳能: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射多(拉萨:日光城)
地热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羊八井
水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横断山区、黄河上游:龙羊峡、羊卓雍湖
煤、石油、铅锌矿、盐等矿产资源:柴达木盆地 鱼卡的煤,冷湖的石油(柴达木盆地); 察尔汗有最大的钾肥厂.
小结
青藏高原
位置和范围
经纬度位置: 73°E104°E;26°N-38°N
相对位置:横断山 脉以西、昆仑山- 阿尔金山-祁连山 以南。
范围: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和四川省西 部,甘肃省小部分
地形
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北高、东
南低; 冰川广布。
• 平均海拔在4000米 以上,被称为“世界 屋脊”;
不利条件:和东部平原区相 比,热量不足,降水较少
喜温凉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5000m 4500m 4000m
3000m
寒冻 无
寒冷 温凉
青稞 青稞、春小麦
温暖
青稞、冬小麦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
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制造营养物质多;
昼夜温差大,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 物质少;

【中国地理】青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

【中国地理】青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 ——青藏地区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和范围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的范围
横 断 山 脉
青藏地区的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2.人口和民族
主要少数民
族有藏族
地广人稀
地 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 20 25 30 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1、香港在世界中的地位
● 航运
—世界航运中心,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460多个港口有航运关系。
● 信息
—世界首座拥有全数码电讯网络的城市,国 际电讯使用率全球第一。
● 旅游
— ―东方之珠‖、―购物的天堂‖、―世界美食 中心‖
2、香港经济发展的优势
● 优越的地理位置
太平洋-印度洋航线上 的重要港口 维多利亚港:世界良港 国际自由贸易港
40
55
4
1
二 地理特征
1 、世界屋脊、雪山连绵
青藏高原(我国最大,世界最高);境内面积240万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
西北高为完整高原(藏北高原), 南部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东南低为高山峡谷; 喜马拉雅山珠峰---世界最高峰8844米,冰雪常在
青藏地区的地形
藏北高原
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② 河谷农业—种植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评价青藏高原发展“河谷农业”的条件?
有利:地势较低,热量相对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气温较低
高原种植业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5000m 4500m
寒冻 寒冷 温凉 温暖
无 青稞
4000m

中国地理分区青藏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青藏地区
高原种植业
• 不利条件 – 气温低 – 降水少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高寒牧区
三大牲畜
藏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高原之舟 -牦牛
青稞
3、能源和资源 • 我国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太阳能: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拉 萨有“日光城”之称(原因是地势高,空气 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到达地面的太 阳辐射多);
②空气稀薄, 太阳辐射强烈。
③降水量由东 南向西北减少, 由半湿润区向 半干旱、干旱 区过渡,天气 变化快。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 季风从东南部的河流 谷地吹入青藏高原, 使降水由东南向西北 高原内部逐渐减少。 东南地区降水较丰富, 但季节分配不均,干 湿季明显。
东南部受到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 气流的影响;地形因素。
3.植被和自然景观的变化
高山荒漠 高山草原 高山草甸 山地森林
从东南向西北由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 高山荒漠,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分布高寒荒漠土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 水平地域差异
野生动物的 最后避难所
藏羚羊
雪豹
藏 野 驴
4.河流水文特点
青藏高原地区,多山岳冰川和湖泊。 以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为界,被分 为内流区和外流区,外流区域又分属 印度洋和太平洋水系。东部地区河流 并流、河网密集,在北部人们称其为 河源区。
中国地理 之
青藏地区的位置
青藏地区
50N 40N
青藏地区的位置
80 90 100 110 120 130 E
青藏地区
30N
20
经纬度位置:27°N N~40°N,73°E~104°E
青藏地区的范围
横 断 山 脉
青藏高原的冰川、湖泊

《青藏地区》课件

《青藏地区》课件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青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铜、铁、铬、锰、锌、铝等。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于地 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脆弱
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 要区域之一。但由于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生物资源的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人文景观
1 2
藏传佛教文化
青藏地区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拥有众多的寺庙 、佛塔和石刻艺术,如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是 了解藏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民俗文化
青藏地区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如藏族歌舞、服 饰、节庆等,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3
古迹遗址
青藏地区还保存着许多古代文明遗址和历史遗迹 ,如古格王国遗址、吐蕃墓群等,见证了青藏地 区悠久的历史。
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建设
青藏地区交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网络不 断完善,提高了地区内外的通达
性。
通讯设施
青藏地区通讯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捷的通讯服务 。
能源设施
青藏地区能源设施建设取得重要突 破,如水电站、太阳能发电等新能 源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为地区经济 发展提供稳定能源保障。
03
CATALOGUE
青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现状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青藏地区以高原特色农业为主,主要 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等作物,同时 发展畜牧业,如牦牛、藏羊等。
青藏地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 手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如酿 酒、羊毛加工等。
旅游业
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旅游业逐渐成为该地区的重要支柱 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贡献 。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思维过程】 第(1)题,“(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
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说明该地区的 热量和水分条件较好,因此高原东南部适宜发 展河谷农业。而“(青藏)高原上多山地冰川, 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 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说明高原北部可利用 高寒草原发展高寒畜牧业。
【思维过程】 第(2)题,青藏高原北部地势高,晴天多,太
(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
B 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30°
拉萨 ③
1000
2000
90 °
40006000
图 例
国界线
河流


95°
等积温线 6000
(2)从图中信息判断, 该区域降水有何特征?
① ②
30°
拉萨 ③

1000
2000
(2)地势西北 高,东南低。
主要山脉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描述青藏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东南地区降水 较丰富,但季节分 配不均,干湿季明 显。
降水由东南向西 北高原内部逐渐减 少。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特点: (1)独特的高寒气候; 昼夜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小 晴天多,云量少,光照强, 太阳辐射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 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自然保护区内野 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 富,其中有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14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 趋恶化,灾害频繁。 主要表现为:湖泊萎 缩,湿地退化,江河 径流量减少,草地严 重退化,鼠虫害猖獗, 土地沙漠化发展,生 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 锐减,水土流失加剧。

高中区域地理青藏地区课件)(共54张PPT)

高中区域地理青藏地区课件)(共54张PPT)
湿季明显。
东南部受到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
气流的影响;地形因素。
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有
哪些?有何特点?
雅鲁藏布江
湟水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怒江
外流河、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水系、 大江大河源头
青藏高原湖区、多咸水湖和半咸水湖、内流湖
三江并流简图
二、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
3、河湖水文水系
湖泊星罗棋布,许多大河发源地,多咸水湖。全国最大的湖泊— —青海湖。水能最丰富的雅鲁藏布江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矿藏丰富,煤、石油、铅锌矿、钾盐都在开采利用。 地热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羊八井)。 ①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带动西藏的经济发展

水能 云梯溜索独木桥,羊肠小道猴子路
目前我国最大的蒸气田——羊八井,羊八井已建成地热发电站。 青藏地区发展的瓶颈(限制性因素):交通运输 为什么青藏地区水能丰富?
入藏铁路需克服的世界难题有: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
放牧畜种:内蒙古为三河马、三河牛;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
(3)青藏高原河谷地区青稞产量高的原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光照强,光合作用强,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有机质
的积累。
(3)地貌:雪山连绵,冰川地貌广布。
以高原山 地为主, 平均海拔
4000米。
自然地理特征
——高、寒
地形
气候
高原山 地气候
河流与湖泊
①大江大河发源地;
(三江源、中华水塔) ②高原湖泊星罗棋布。 (咸水湖)
二、自然地理特征 4、生物
5、自然资源:太阳能、水能、地热、风能、钾盐
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中国地理分区(青藏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青藏地区)

河流与湖泊
河流特点
青藏地区的河流大多发源于高原内部,流程短、落差大,水 能资源丰富。其中,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都是发源于此的 国际大河。
湖泊系统
青藏地区拥有大量的湖泊,其中许多是咸水湖或盐湖。这些 湖泊在当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调节气候、提供 水源等。
土壤与植被
土壤类型
青藏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样,包括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灰褐土等。这些土 壤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地形和植被密切相关。
工业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技术落后等原因,青藏地区的工业发 展面临诸多困难,如企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整、市场竞争力弱等。
交通建设
01
交通特点
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以公路和铁路为主,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建设难度
大,交通发展相对滞后。
02
交通布局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青藏地区正在加快公路和铁路建设,如青藏铁路、
植被分布
青藏地区的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从低海拔的热带雨林到高海拔的 寒带草甸和垫状植被都有分布。其中,高山草甸和高山荒漠是该地区最主要的 植被类型。
03
青藏地区人文地理
人口分布
01
02
03
人口稀疏
青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恶 劣,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河谷地 带和部分低海拔地区。
古战场遗址
青藏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战争, 留下许多古战场遗址,如青海的日月 山之战遗址等。
04
青藏地区经济地理
农业发展
农业特点
受高原气候影响,青藏地区的农 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由于气 温低、降水少,农业多集中在河 谷地带,以畜牧业和种植青稞、
小麦为主。
农业布局
青藏地区的农业布局主要集中在 雅鲁藏布江、黄河和长江的上游 河谷地带,这些地区气候相对温 暖,降水较多,适合农业发展。

中国地理:青藏地区

中国地理:青藏地区

第二章中国地理分区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横断山脉30°N90°E2.范围: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有一系列高大的山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气候特征:高原山地气候一月等温线分布七月等温线分布➢冬寒夏凉;➢由东南向西北:年均温降低、气温年较差增大;➢气温日较差大。

气温特征:降水特征:➢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时间分配:干湿季明显3.河流与湖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2.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m。

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3.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km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

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km,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km。

“三江并流”和长江第一湾长江第一湾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湖泊总面积有3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40%,咸水湖有5000多个,盐湖有100多个。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许多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湖面海拔4718米)。

咸水湖:湖水矿化度在1-35g/L的湖泊;盐湖:湖水矿化度>35g/L的湖泊。

青海湖纳木错4.植被:从东南向西北由山地森林-高山草原-高山草甸-高山荒漠,以高山草甸为主。

植被的垂直地带性:问题:①为什么南坡的自然带数目多?②为什么南坡基部的三个自然带分布的上限比北坡高?③为什么南坡的雪线低于北坡?教材P130图3-2-52雪线AB两处雪线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BA三、社会经济特征1.农业:高寒气候天然草场广阔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烈但是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畜牧业种植业河谷地区青藏地区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的牲畜有藏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

青藏地区总结归纳

青藏地区总结归纳

青藏地区总结归纳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峻的地区之一。

这片神奇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条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难以言喻的惊喜与震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青藏地区进行总结归纳,展现出其独特之美。

1.地理特征青藏地区是一片高原区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山脉峻峭,河流众多。

其中,唐古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是青藏高原上最著名的山脉,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山脉之一。

沿着这些山脉,有许多雪峰、冰川和湖泊,如珠穆朗玛峰、纳木错和羊卓雍错等,给人们带来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2.气候特点由于高海拔和地形条件的影响,青藏地区具有严寒的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暂。

降水相对较少,大部分以雪或冰的形式存在,形成了大面积的冰川和雪域。

这种独特的气候特点也造就了青藏地区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如藏羚羊、雪豹等濒危动物的栖息地。

3.文化传统青藏地区是藏族和羌族等少数民族的居住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藏传佛教对于这片土地的影响深远,寺庙和拉萨布达拉宫成为青藏地区最瞩目的文化遗迹。

藏民族的唐卡绘画和传统舞蹈也是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对自然界怀有无限敬畏之情,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精神文化。

4.生态环境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里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包括高山草甸、苔原和高寒灌丛等。

这些植被不仅构建了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系统,还对维持全球气候和地质环境起到了重要的稳定作用。

然而,近年来,人类活动对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生态保护任务迫在眉睫。

5.旅游资源青藏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而闻名世界。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这里,领略其独特之美。

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绝伦的珠穆朗玛峰,探访神秘莫测的布达拉宫,还可以体验到原始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同时,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总结归纳了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位置
海陆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以南,横断山以西 。 。 。 。 经纬度位置:27 N-40 N,73 E-104 E
2、范围
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3、地形
柴达木盆地
青 藏 高 原
4、河湖
河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湖泊:青海湖、纳木错
三、资源
为什么青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资源却丰富?
为什么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
盐湖广布
柴达木为什么叫“聚宝盆”?
为什么青藏地区水能丰富?(中华水塔,水能丰 富)
4、交通
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 1、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青藏、川藏、新藏、滇 藏、中尼 2、铁路:兰青线、青藏线 3、航空港:地面交通建设难度大,航空可避开地表 的影响

青海省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消亡
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 带,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小麦、青稞
可可西里自然条件严酷,人类无法长期居住,因此绝大部分地区至 今是人迹罕至的无人区,保存着较为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
金沙江由北东去,经石鼓镇天造奇观(长江第一湾)急转 回头大江东去最终流入太平洋; 澜沧江由北南下缓缓而流,穿越国界便成了邻国湄公河 的上游。穿流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最终流入太平洋; 怒江由北南下奔腾急湍闯进缅甸便成了萨尔温江的上游, 最终汇入印度洋。
青藏地区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大 河流,居中国河流的第 五位,其蕴藏的水力资 源仅次于长江,居中国 第二位,单位面积水能 的蕴藏量居世界之冠。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 球上最深最长、海拔 最高的大峡谷。是青 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 道。是世界上水能资 源最为富集的地区。
唐古拉山是长江和怒江的分水岭,怒江、澜沧江和长江都 发源于唐古拉山南北两麓
青藏铁路修建克服了哪三大不利自然因素? 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环境脆弱 青藏铁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改善了青藏地区交通条件,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 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有利于巩固国防
青藏铁路 沿线大部 分地区地 势平缓, 基本与青 藏公路并 行,交通 方便,有 利于组织 大型机械 施工。 诸多方案中为什么最终采用修建青藏铁路?
自然特征: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地势作波状起伏,草原、荒漠广布
湖泊星罗棋布,大河发源地,多咸水湖。有全国最大湖 泊-青海湖。
显著特征——高、寒
5、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冬寒夏凉 太阳辐射强 降水少
降水由东南向 西北减少
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高原农牧业
——耐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