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共5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城市化

城市化是绕不开的发展之路

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 ,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 ,发展中国家在38% 左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31% ——中国要不要比学赶超?

今年,各方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纷纷出笼:国家统计局说,未来5 年将达到3 3%—35% ,新世纪前10年将达到4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说,20 年内将提高到60% ;最新的说法是,在未来30~40年内达到70% 。

9 月,“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从上海一直开到广州,以

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和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将在2019年进入亚洲最大的三大国际城市群之列,专家们为中国的城市圈欢欣鼓舞。

且慢!几年前“珠三角迷乱都市化”的警告言犹在耳,都市里的村庄还赶不上现代化的快舞,撤县改市的换牌运动和城市圈的圈城运动是否另一场“大跃进”?

在2019年8 月之前,珠海斗门县还是广东珠三角庞大的城镇群中的最后一个盲点。8 月1 日斗门县撤县成为珠海市的一个区,中国港—澳—珠三角地区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落。

作为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珠三角,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是50% ,规划中2020年将达到70% ——达到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而在更广袤的中国内地,新一轮的大规模城市化运动才刚刚开始。

城市化: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

尽管中国城市化历程曾经教训惨痛,但在中国,起码是目前,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仍然富裕程度最高。绝大多数人都因此坚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必成正

比。有专家预算,在现有水平上,城市化每增长1 个百分点可直接拉动GDP 增长

1.5 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国经济再高速发展20年最基本的动力之一。“如果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即达到50% 以上,每年可望增加上万亿元的消费需求! ”类似

城市化的常用方法是“摊大饼”,围绕中心城市,像摊饼一样布局,乡改镇,县改区,县改市,每一级改制升格都有相应的经济与人口指标为依据,客观上也形成一种错觉:高速城市化不仅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彰显经济发展的“业绩”。但真实情况远非于此:珠海本地的报纸上,扑面而来的是斗门改制给当地政府百姓带来的欣喜与“振奋”云云。学者杨云彦1994年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湖北省小城市的人口增长中,60% 是由政区扩展而增加的。有些甚至占到80% 左右。结果不仅农村没有变富,城市反而变穷了,有的地区出现了“城市乡村化”。也难怪普通人有这样的看法:城市化嘛,不就是换块牌牌吗?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

这是社会学中关于过度城市化的精准描述。201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是30% ,现在已经进入从30% 发展到70% 的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国际水平——那是因为有工业化为龙头,发达农业为保障——2000年广东番禺农民每百人拥有轿车五辆,远远超过许多内地城市的平均水平。珠三角农民农忙时会进城雇佣人手,看到美国的乡村,才知道美国有多富裕——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珠三角。

大约六年前,由新闻从业者转职的英国建筑师库拉斯曾在题为《迷乱都市化

》的演讲中指出,已经成为全球都市化发展最迅速地区的珠三角城区已经膨胀,

这些城区无论大城市扩张还是小城镇升级,都最大限度占用了数以千计的农民祖

辈赖以生计的农田。极短时间内,这些农民迅速变成了“身着印有米老鼠图案的

T 恤、手提无线电话、爱吃麦当劳的城里人”。

城市化带来城市病

但无可否认的是,并不是中西部任何一个省份都能像珠三角这样坦然享受城

市化,1993年,东西部农民收入之比就为2.25:1,这个数字尚不能反映东部发达

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异。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应该与工业化水平保持一致,缺乏工业的支撑,强行推进城市化策略,可能城市化的甜头尚未尝到,城市

病已经接踵而来。

仅就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恶化因素而言,在中国,不得已而为之的控制环境

质量继续恶化趋势的投资就需要至少2000亿元,城市化所造成的资源紧张局面就

更令人瞠目:全球城市面积虽只占陆地面积的2%,但城市人所排的二氧化碳却占

总排放量的78% 。城市人消耗了工业木材总使用量的76% 、生活用水总量的60% 。中国东部城市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能源紧张的难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也几乎

是中国几个特大城市的常见病症。其实中国的大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都不算大。北京市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5000人左右。东京、巴黎则分别是每平方

公里13970 人、20650 人。

此外,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老问题也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变得更加

棘手。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曾有明确结论,即城市只有达到至少

15万人的聚集,经济效益才会到来。但如果缺乏配套的就业、失业救济、社会保

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建设,再大的城市迟早还会变成农村。

作为城市化运动和都市扩张的一个重要环节,乡改镇、镇改县、县改市的改

制升格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但在中国,真实情况却是,这种改制升格并没有

避免反而加重了大城市扩张的通病,并在一定程度上因城市发展差异而使城际冲

突日益显化。由于物价较平,深圳成为香港人的购物天堂。因港人的到来而提高

消费水平的深圳人又把近在咫尺的东莞当成后花园。有人将香港经济振兴无力的

原因归之为深圳的崛起。也有人指责东莞拖慢了深圳的发展速度。珠三角共有香港、深圳、广州、珠海和澳门五个国际机场,广州飞北京票价900 元,相隔不远

的佛山飞北京票价竟然低到630 元,许多广州人选择从佛山起飞,相对狭窄的地

域和有限的客源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机场之间利益的掣肘,结果是每个机场

都吃不饱。由于城市布局的不合理和城市过密的囤集,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常有

发生。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是世界最高,城市病可一点也不比其他国家少。城市化

可能是双刃剑,绝不单纯是把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或者换块牌牌那么简单。

新中国的四次大规模城市化运动

1 、1949-1957 年:城市化迅速、健康发展。城乡之间和工农业之间的比例

关系较为协调,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为9949万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0.6% 上升到15.4% ,这一阶段中,中国城市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人口的迁入。

2 、1958-1960 年:城镇化超速发展。由于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和主观臆断,中国工业和城镇化在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超高速发展,城镇人口在总人口

中所占比重上升到19.7% ,发生遍及城乡的大饥荒。

3 、1961-1965 年:建国以来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城镇人口被大批精减,

前后共动员了约3000万人返回农村。到1965年底城镇人口已接近于1957年的水平。

4 、1966-1977 年:城乡人口大对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使

约3000万城市知识青年、职工及其家属、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被强制性地迁往

农村。另一方面,城镇企事业单位又从农村招收职工约2000余万人。进出相抵,

城镇人口净迁出约500 余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