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历史变迁
试论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
试论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1. 引言1.1 介绍文章主题俄罗斯作为世界上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庞大国土的国家,其战略思想传统深厚而丰富。
在不同历史时期,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战略都受到其独特的文化、地理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略思想体系。
本文将从古代俄罗斯到当代俄罗斯的历史中,探讨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和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首先概述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介绍其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
然后将分别深入探讨古代俄罗斯、沙皇俄国时期、苏联时期和当代俄罗斯的战略思想,探讨各个历史时期俄罗斯的战略思想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
我们将对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进行总结,同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理解和分析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地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介绍文章主题】1.2 阐述研究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对俄罗斯国家战略思想的深入理解,并为未来预测俄罗斯的战略动向和对外政策走向提供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俄罗斯战略思想传统的关注和研究,为俄罗斯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作出贡献。
【字数:294】2. 正文2.1 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概述在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中,可以看到一种强调权力、地缘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倾向。
古代俄罗斯时期,以拓展领土、保卫国家利益为主要目标,发展出了较为保守和封闭的战略思想。
沙皇俄国时期,俄罗斯开始向欧洲扩张,试图在地缘政治上取得更大的影响力,战略思想逐渐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
苏联时期,俄罗斯的战略思想受到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强调革命和社会变革。
苏联通过扩张军事力量和建立势力范围,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主导地位。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战略思想,注重稳定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当代俄罗斯的战略思想更加多元化和开放,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战略,更多关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俄罗斯致力于加强国家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
进攻-俄罗斯军事思想的主要特色
1、以北约为主要对手
2、以遏制地区性武装 冲突为重点
3、重视核力量的威慑 作用和机动力量的实 战作用
04 俄罗斯强国梦
两次车臣战争
第一次 第一次车臣战争给俄军带来严重的伤亡代价。根据官方数字,俄军死亡人数为3826人, 伤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踪。此外,这次战争亦导致超过10万平民死亡,大量设 施遭严重破坏。 第二次 俄军总参谋部宣布,从第二次车臣战争打响到2月初,俄军以阵亡官兵一千一百七十三 人的代价,击毙叛军约一万人,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
沙皇时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德国安哈尔特-查尔布斯特亲王之女, 同时也是俄罗斯留里克王朝-特维尔大公后裔。出生名为 索非亚· 弗雷德里卡· 奥古斯塔· 冯· 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多恩堡。1744年被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一世挑选为皇位 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 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在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 而即位。叶卡捷琳娜主张开明专制、严厉的法治主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叶卡捷琳娜统治期间,俄罗斯帝 国向南、向西扩张,从奥斯曼帝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手 中将包括新俄罗斯、克里米亚、北高加索、右岸乌克兰、 白俄罗斯、立陶宛和库尔兰在内的大片领土纳入囊中。 参与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 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1796年11月,因中风结 束辉煌的一生。
哈 尔 科 夫 战 役
斯 大 林 格 勒 战 役
第 二 次 哈 尔 科 夫 战 役
库 尔 斯 克 战 役
高 加 索 战 役
摩 棱 斯 克 战 役
斯 大 林 突 击
柏 林 战 役
03 苏联霸权主义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 战略进攻成为苏军基本的和决定性的作战 类型 1、通过一系列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的实施,基本解决了如何正 确地选择主要突击方向 2、如何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大量兵力兵器,建立强大 的进攻集团 3、如何突破敌人的战略防线并向纵深发展进攻 4、如何合围并消灭敌人的重兵集团 5、如何达成战略突然性等重大问题
军事理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军事理论试题和答案解析一、标准试题1.国防的类型有哪些?我国国防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防?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我国属于自卫型国防2.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了那些成就?建立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3.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分别爆发于哪一年?1991年、2001年、1999年、2003年4.解放战争时期,决定中国命运的三次战略决战(著名的三大战役)是哪三次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5.我国现行的国防法规可划分为哪几个等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基本法律及其基本法律之外的其他法律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和军委各总部制定颁布的法规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制定颁布的法规细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6.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服现役参加民兵组织和经过预备役登记服预备役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按规定接受军事训练人民群众对义务兵家属承担一定的优抚费和对参加军事训练的民兵、预备役人员承担一部分误工补贴等7.什么是兵制?通常包括哪些内容?兵制就是军事制度,现在一般称为军制。
它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8 。
长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国防工程,始建于什么时期?春秋战国时期9.国防历史的启示有哪些?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10.朝鲜战争爆发、中印、中越边境反击作战、西沙、南沙海战分别在哪一年?1950年、1962年、1979年、1974年、1988年11.中国实行什么军事战略?积极防御12.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哪一天?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13.在兵役登记方面,年满多少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兵役登记?18周岁15.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政治动员16.《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分别是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1997年3月14 日,2001年4月28日17.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现行军事战略的名称?美国——“先发制人”战略时期俄罗斯——“现实遏制”战略日本——“专守防卫”军事战略印度——“地区威慑”军事战略18.我国的武装力量由哪几部分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民兵19.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哪几部分组成?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20.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第二炮兵、武装警察部队分别成立于哪一年?1927年、1949年、1949年、1966年、1982年21.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是哪四个?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22.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划分,军事思想可以如何划分?古代、近代、现代2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春秋战国时期24.外国现代军事思想中最具代表的几种作战理论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空中战争”理论,又称空军制胜论,意大利的杜黑、美国的米切尔、英国的特伦查德为该理论代表人物“机械化战争”理论,又称坦克制胜论,英国的富勒、奥地利的艾曼斯贝格尔、法国的戴高乐、德国的古德里安、英国的利德尔?哈特为该理论代表人物“总体战”理论,德国的鲁登道夫为该理论代表人物“核武器制胜”理论25.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几个时期?夏、商、西周时期初步形成。
俄罗斯军事问题论文讲解
俄罗斯与日本北方四岛问题及对于中国的启示摘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国际关系遭遇“海洋世纪”的冲击。
各国海洋权利冲突加剧,任何岛屿的获得不仅意味陆疆的扩大,而且意味着海疆的拓展。
作为海洋大国,我国可管辖海域近300万平方公里,研究海洋权利的争夺对我国“蓝色领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北方四岛”作为我国周边的海岛纷争地带,从岛屿与海洋权利争夺、岛屿与海洋权利谈判、岛屿和我国海洋权益争夺前景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无疑在理论和现实上对我国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北方四岛”、海权、争端、中国、启示正文:一、北方四岛问题与海洋权利争夺从太空俯视北方四岛,它南接日本北海道,北临千岛群岛,西隔鄂霍次克海。
从传统的海洋权利来看,它是俄罗斯在西太平洋的咽喉,日本北部海上利益的要害。
从目前的海洋权利来看,谁控制了它,谁就把周边海域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在此背景下,我们不难看出北方四岛与俄日海洋权利的密切联系。
首先,争夺北方四岛就是争夺战略交通权。
海洋是世界交往的重要桥梁,也是强国的必争之地,自古海上的主要航道、狭窄海域和海上咽喉要道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北方四岛是俄罗斯在西太平洋的咽喉,一旦丧失就等于封死了鄂霍次克海通向太平洋的大门,割断了太平洋舰队的交通航线,让出了择捉和色丹的优良不冻港,甚至危及到堪察加半岛海军基地战略核潜艇的安全。
俄军总参谋部曾在《总参谋部关于划定领土问题的决定》报告中称:北方四岛“不仅能扩大俄的防御范围和确保堪察加军事基地的运输通道,而且在发展太平洋舰队方面起主要作用,四岛对俄在远东地区的防御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一旦日本占有四岛,将对俄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目前,俄罗斯在国后、择捉已经建有5个空军基地,驻有米格-23和图-22“逆火”轰炸机。
日本对北方四岛的海洋战略交通也有清醒认识。
日本是个地形狭长的小小岛国,内陆任何地方距海岸都不超过120公里,海洋交通防御系统决定其在战争中的胜负。
如果日本能够收回北方四岛,就可以减少俄罗斯海上进攻的概率,同时将自身防御范围向北扩大200公里以上。
一个衰弱甚至是解体了的俄罗斯才是最好的俄罗斯
俄国做为中国最大的邻国,它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影响到我们中国。
作为我们最大的邻国并且是影响我国历史的邻国,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它。
一部俄国史就是一部军事史,纵观俄国史:封建专制主义和浓厚的军国主义贯彻俄国历史的始终。
俄国史也是一部军事扩张史。
波兰籍的美国国际战略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对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扩张历史有过一段生动的解析,他认为“俄罗斯民族有一种争取生存的返祖本能,并因此驱使俄国人迫切地感到需要更多的土地,他们扩张是一种不断的向毗邻的领土渗透的过程,不安全感变成了持续不断的扩张。
”俄罗斯持续数百年的扩张使俄罗斯周边的国家付出了巨大而又惨重的代价,这也使俄罗斯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
二战结束后,美苏争霸及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及苏联国内众的矛盾使曾经称雄于欧亚大陆半个世纪之久的苏联帝国的崩溃和解体。
苏联的解体大大地降低了俄国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纵深。
俄罗斯在欧洲退回到了三百年的状态。
特别是失去代表西欧文明的波罗的海三国、代表东欧文明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以及摩尔多瓦和亚洲的格鲁吉亚,这使俄国丧失了近100万平方公里的欧洲领土和近8000万代表人类文明中坚的欧洲白种人。
不要忘记了仅仅这100万欧洲领土和8000万欧洲白种人就可以组成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国。
俄罗斯的强大和崛起始于彼得一世促成俄国与乌克兰的合并,从此俄国揭开了其称雄于欧亚大陆甚至是在世界政坛上呼风唤雨的300年,20世纪末期俄罗斯的衰退也始于“小俄罗斯”乌克兰的分离,国运这个东西有其独特性和规律性。
居于欧亚心脏位置的强俄由于持续扩张而导致的巨大的版图使俄罗斯在对欧亚任何一国的作战行动当中都居于攻势:它那幅员辽阔的巨大版图和寒冷的气候会使任何对手望而生畏。
纵观俄国对外用兵史就会发现:俄罗斯对外用兵是胜利要多一些而失败要少一些。
也许有会很多网友认为这是俄军过于强大而导致的。
但我敢肯定的讲:俄军对外用兵的多次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俄罗斯的东欧部份本来就属于人类先进的欧洲文明的一部份,这就造成俄国在面对落后的亚洲国家作战时拥有工业和技术上的优势;第二,俄罗斯的版图和人口规模比较大。
首都师范大学军事理论考专用题
第一部分:中国国防选择题:1、现代国防的主体是国家,维护国家( B) 是国防的根本职能。
A 经济利益B 安全利益C 政治利益2、( B )时期,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形成。
A 秦朝B春秋战国 C 唐代3、国防是( A )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活动。
A国家B军队C武装集团4、国防的( )是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所决定的。
A性质B质量c坚固程度5、一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其国防的要求和国防也不同,因而,国防的()也各不相同。
A政策B目标c类型判断对错:6、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并享有很高的声誉,主要是我国在政治上独立,经济上发展和军事上的不断强大?( B)7、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坚持全民自卫原则?( A )8、国防领导体制是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 A )9、世界的国防类型大致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 A )10、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们采取中立型国防?( B )第二部分:信息化战争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资源急剧升值,信息的主导作用增强;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作战空间超大多维;作战节奏迅疾快捷;作战要素一体化;作战指挥扁平化;作战行动精确化)3、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系统由哪三部分构成?(信息武器、单兵数字化装备和C4ISK R系统)4、信息化战争作战行动的精确化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一是精确侦察、定位控制。
俄罗斯战争发展历程
俄罗斯战争发展历程俄罗斯战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其成为一个国家以来的许多战争和冲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俄罗斯战争发展历程的例子:1. 蒙古帝国入侵:在13世纪,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和他的后继者征服了大部分的俄罗斯地区。
这次侵略对俄罗斯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大北方战争:从1700年到1721年,俄罗斯与瑞典之间爆发了一场长达21年的战争。
俄罗斯推翻了瑞典的霸权地位,并在波罗的海地区获得了领土。
3. 拿破仑战争:在19世纪初,拿破仑发动了对欧洲的征服战争,并最终进攻俄罗斯。
1812年,拿破仑率领法国大军入侵俄罗斯,但最终被俄罗斯军队的抵抗和严寒的气候所击败。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帝国参与了与德国及其盟友的战斗。
1917年,随着俄罗斯革命的爆发,俄罗斯退出战争,开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俄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1941年,纳粹德国入侵苏联,打响了东线战场的战争。
苏联军队最终在1945年将德军逐出苏联领土,并对纳粹德国的失败做出重要贡献。
6. 冷战:二战后,苏联与美国之间爆发了一场长达几十年的意识形态之争,即冷战。
这场战争没有直接交战,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间接对抗,包括了韩战和越战等。
7. 乌克兰冲突:2014年,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了军事干预,导致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不稳定局势。
这场冲突至今仍在持续,对俄乌关系和国际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的来说,俄罗斯战争发展历程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战争,从古代的侵略战争到现代的意识形态冲突。
这些战争对俄罗斯的历史、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试论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
试论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1. 引言1.1 引言俄罗斯作为世界强国,拥有悠久的战略思想传统。
这些思想在俄罗斯历史的不同时期得到了不同的体现和发展,成为俄罗斯军事实力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从俄罗斯战略思想传统的起源开始探讨,分析彼得大帝时期、拿破仑战争时期、斯大林时期以及当代俄罗斯的战略思想。
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俄罗斯的战略思想演变过程,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始于古代俄罗斯的建国时期,受到拜占庭帝国和蒙古帝国的影响。
在俄罗斯沙皇时代,战略思想更加注重领土的扩张和保卫,体现出俄罗斯对自身国家利益的重视。
随着彼得大帝的改革,俄罗斯的军事思想开始向西方学习,强调现代化和技术革新。
拿破仑战争时期,俄罗斯在与拿破仑的长达数年的战争中,形成了以游击战为主要战术的战略思想,对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斯大林时期,俄罗斯的战略思想更加强调集中力量,实行大规模战略调配。
当代俄罗斯在全球化和军事技术领域的挑战下,不断调整和发展自身的战略思想,以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通过对这些时期的战略思想传统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俄罗斯的战略思想演变历程,以及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
2. 正文2.1 战略思想传统的起源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
在这个时期,俄罗斯的领土往往遭受外部入侵,因此为了保卫领土和民族利益,俄罗斯的统治者开始形成自己的战略思想。
他们强调国家安全和领土保卫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确保国家的独立和稳定。
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战争和军事行动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政治变革的重要手段。
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强调了战争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战争和冲突中,俄罗斯的统治者和军事领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战略思想,建立起一套适应国家实际情况的军事理论和战略原则。
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起源于对国家安全和领土保卫的迫切需求,经过历代统治者和军事领袖的不断总结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军事思想体系。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政治和经济变革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政治和经济变革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宣布解体。
这一事件引起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变革,对于俄罗斯而言,尤其如此。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经历了一段动荡和艰难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变革,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的发展轨迹和现代化进程。
一、政治变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时期的政治变革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发生在1990年代初期。
在这一阶段,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试图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包括:推行自由市场经济、实现政治多元化、加强国家行政权力和推进民主改革。
然而,在斯大林式极权统治的背景下,这种政治制度的建立并不容易。
尤其是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加强国家行政权力和推进民主改革成为了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
第二个阶段发生在2000年之后。
这一时期俄罗斯的政治制度逐渐稳定。
普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经济和法律改革,同时重新建立了国家的行政机构和法律制度。
这样,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得到了巩固,而国家安全和稳定也得到了维护。
二、经济变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在1990年代初期,俄罗斯尝试了很多种经济制度模式,包括市场制度和计划经济。
最后,俄罗斯采取了自由市场经济的模式,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
这种改革使俄罗斯的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第一,私有化改革。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有企业大量破产和倒闭。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俄罗斯采取了大规模的私有化措施,将大量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企业,通过优化市场结构和资源分配,加快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第二,市场化改革。
在实行市场化改革之前,俄罗斯的经济完全由国家掌控,市场资源配置十分低效。
市场化改革让市场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和自由。
这种改革对于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加速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第三,财政和税收改革。
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和推动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俄罗斯开始进行财政和税收改革。
针对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各类税收,俄罗斯多次进行了税收改革和减税。
试析21世纪初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及其发展走向
试析21世纪初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及其发展走向自1991年俄罗斯联邦成立以来,俄罗斯军事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战略环境,经过叶利钦时期、普京时期以及现在梅普组合执政三个时期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
根据俄罗斯2009年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不久俄罗斯将出台新的军事战略,回顾以往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的历程,可以预见新军事战略的基本走向。
标签:21世纪;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进入21世纪俄罗斯在继承前苏联军事战略遗产过程中,根据变化的外部环境,不断对军事战略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军事战略凸现灵活性与务实性。
2009年5月12日梅德韦杰夫颁布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为军事战略新一轮调整指明了方向。
一、21世纪初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的演进轨迹2000年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后,俄罗斯面临严峻的安全威胁。
普京针对俄罗斯军事战略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了新的回答,有效的保护了国家利益,确保了国家安全。
普京时期(2000—2008年)俄罗斯军事战略做出了两次调整。
(一)普京时期俄罗斯军事战略第一次调整该阶段俄罗斯奉行“积极的现实遏制”军事战略。
2000年普京签发总统令先后颁布了《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俄联邦军事学说》等指导俄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这些文件从宏观上确立了新世纪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的框架,并对于叶利钦后期的“现实遏制”军事战略做出了修正,反映了普京对于俄罗斯军事战略新的思考。
(二)普京时期俄罗斯军事战略第二次调整该阶段俄罗斯奉行“以核遏制为依托的机动”战略。
2003年10月,俄罗斯国防部公布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紧迫任务》的构想文件,标志着俄军军事战略的新调整拉开序幕。
该文件颁布后,俄军第一副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指出,该构想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威胁判断、军事力量的建设等方面做出的补充。
①2004年2月俄军举行了“安全—2004”战略核演习,巴卢耶夫斯基宣称,“我们现在这样表述武装保卫俄罗斯的主要组织原则:以核遏制为依托的机动战略”。
新时期俄罗斯军事战略
新时期俄罗斯军事战略1140240230冯志军冷战时期,为了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苏联人基本上将国家的经济收入全部用于军事发展,尤其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一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军事强国,但苏联的经济实力却是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差。
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除哈萨克斯坦外,都没有达到苏联时期的经济水平,也包括俄罗斯,俄罗斯作为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继承了苏联军事的主体部分。
但是由于苏联的解体,个加盟共和国的军事设施都不齐全,导致它们的军事实力大打折扣。
虽然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排名世界第二,但与美国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军事设备技术不齐全,产品更新速度赶不上军事需求。
美国为了打垮俄罗斯,对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进行不间断的压缩,时不时的进行经济制裁,近年来俄罗斯的经济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虽然凭借盘大的能源产出可以维持国内各行业的运行,但无法拿出更多的精力去搞军事研究产品更新能力差,近年来美国虽然调整军事分布来实行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但对俄罗斯的军事包围仍旧没有放松,西边北约扩张到俄罗斯的家门口了,东边有日本这一强敌,南边中东和中亚不断进行着战争,美国的军事已经渗透到了俄罗斯的门口,北边美国在北冰洋上不断扩张,也触碰到了俄罗斯的利益。
一旦发生战争,俄罗斯就面临着和北约的直接军事接触。
为了突破封锁,俄罗斯就必须实行新的军事战略。
与以前的军事战略相比,当前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变化是很大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新军事战略更加积极并含有一定程度的进攻性色彩,俄罗斯军事战略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奉行“积极的现实遏制”军事战略(2000年—2003年)2000 年普京执政后,对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界定。
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对俄罗斯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先后颁布新的《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俄联邦军事学说》等文件。
这些纲领性文件明确了俄罗斯面临的安全威胁,构建了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的基本框架,使得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极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俄罗斯和苏联的冷战时期
俄罗斯和苏联的冷战时期在二十世纪后期,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冷战激化,导致了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对抗之一。
在这场激烈的对决中,苏联是俄罗斯的前身,起到了核心作用。
本文将探讨苏联和俄罗斯在冷战时期的角色、挑战和影响。
概述苏联是俄罗斯1922年建立的一个后来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SSR)的国家。
苏联时代,被认为是美国最主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对手之一。
冷战期间,苏联经历了许多挑战,包括各种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其国内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严重影响。
不过,苏联最终在1991年垮台,为俄罗斯作为其主要继承者的新时代铺平了道路。
苏联的角色苏联的冷战时期角色可以在三个方面得到体现。
首先,苏联是一个军事强国。
苏联没有承认美国的霸权,它认为一个强大和具有原子武器的国家可以保护其领土不受入侵,并产生对于美国的相对平衡。
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核军备竞赛是当时全球的焦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两个超级大国维持其权力和影响。
其次,苏联是一个意识形态非常强大的国家。
苏联试图在国内和国际上推广共产主义,并通过各种腐蚀性宣传和政治游说压制反对派和异议声音,这让许多国家感到威胁。
一些国家甚至因为加入了苏联的共产主义势力而导致了内战、暴力和分裂。
最后,苏联还是一个强大的经济实体。
苏联在战争后立即开始了经济重建,并投入了大量资源。
苏联的经济快速发展,而其迅速增长的军事实力在东欧和亚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苏联的挑战虽然苏联显然在其冷战时期的努力中取得了一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功,但它所经历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首要挑战是来自美国的压力。
美国在冷战中投入了大量资源,包括财政、技术和政治上的资源,以遏制苏联的影响力。
美国的人民文化,尤其是流行音乐和电影,以及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被认为是冷战中一项非常有效的武器。
美国还和其盟友一起联手遏制苏联,成立了北约等组织,以此削弱苏联的力量。
第二个挑战是来自国内问题的压力。
俄罗斯安全战略调整及其影响
俄罗斯安全战略调整及其影响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一直在对其安全战略进行调整,以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和威胁。
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俄罗斯加速调整其安全战略,加强警戒和军事建设,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俄罗斯安全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并举出5个例子加以说明。
俄罗斯安全战略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其周边环境的变化。
自冷战结束以来,欧洲的安全形势急剧变化。
北约扩张到了俄罗斯的边缘,并加强对前苏联国家的影响力。
此外,中东地区的不稳定也给俄罗斯带来了威胁。
从这些方面来看,俄罗斯需要重新评估其安全战略,以对抗来自外部的威胁。
下面是5个例子,说明俄罗斯安全战略调整的影响:1. 加强边境控制俄罗斯接壤许多国家,包括中国、朝鲜、芬兰、挪威等。
因此,加强边境的控制是俄罗斯重要的安全战略之一。
为此,俄罗斯政府在边境地带加强了哨兵和巡逻队的部署,还增加了边境警卫队的数量。
此外,俄罗斯还加强了对飞机和船只的检查,以防止恐怖袭击和非法贸易。
2. 增加军事投入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俄罗斯加速增加对军队的投入。
俄罗斯政府增加了国防预算,购买了新的武器和装备,并在边境地带增加了军事基地的数量。
这些举措旨在保护俄罗斯的边境,展示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以阻止来自外部的威胁。
3. 重点保护国有企业俄罗斯政府一直将国家安全与国有企业的安全联系在一起。
在2014年的制裁之后,俄罗斯加强了对俄罗斯国有企业的保护。
政府还采取了措施,以保护该国的主要产业,例如能源、金属和矿产等。
这些举措旨在保护俄罗斯的关键资产,以确保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
4. 增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当今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课题。
俄罗斯政府一直认为,网络攻击是来自外部的威胁之一。
因此,俄罗斯政府采取措施,提高其网络安全能力。
俄罗斯还拥有一支专门的网络安全团队,负责发现和处理来自外部的网络攻击。
5. 强化国际关系俄罗斯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外交联系。
俄罗斯政府致力于建立友好关系,吸引外国投资,并保持国内外稳定的关系。
关于俄罗斯战 争文案
关于俄罗斯战争文案俄罗斯,这个广袤而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在其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
这些战争不仅塑造了俄罗斯的领土和民族性格,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俄罗斯的战争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期的斯拉夫人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与周边的部落和民族不断发生冲突。
在中世纪,俄罗斯逐渐形成了一些公国,它们在抵御外敌入侵的过程中逐渐壮大。
蒙古人的西征给俄罗斯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也促使俄罗斯在痛苦中崛起,逐渐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
近代以来,俄罗斯经历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
拿破仑战争时期,俄罗斯军队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打破了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场战争不仅捍卫了俄罗斯的领土完整,也让俄罗斯在欧洲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国内的经济困境和社会矛盾在战争的催化下愈发尖锐,最终导致了 1917 年的革命。
然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很快又面临着内忧外患。
外国势力的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叛乱,使得年轻的苏维埃国家陷入了战火之中。
但在列宁和斯大林等领导人的坚强领导下,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巩固了政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为惨烈和关键的战争之一。
纳粹德国的突然袭击让苏联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苏联人民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坚韧。
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一系列战役中,苏联红军浴血奋战,逐步扭转了战局。
最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场战争让苏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使其成为了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之一。
冷战时期,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直接军事冲突,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地缘政治博弈从未停止。
苏联在这一时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军事建设,以维持与美国的战略平衡。
近年来,俄罗斯在一些地区冲突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车臣战争中,俄罗斯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与车臣分裂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张。
世界主要大国军事思想
世界主要大国军事思想(1)美国军事思想美国军事理论创新(“冷战”后)1、军事战略理论:着眼于应对危机,快速反应2、作战理论:着眼于提高自身效能,瓦解敌作战体系3、军队建设理论:着眼于把美军打造成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军队天权论主要动因(2007.8.9):1、需要统一的太空力量理论指导美国太空开发和利用2、需要制定新的太空游戏规则3、需要以马汉式的方法确定一套有关太空力量的战略理论主要内容:1、界定“太空”“太空能力”“太空力量”概念太空:距地球表面93英里(约150千米)以外宇宙太空太空能力:在太空从事某些活动能力太空能力行为体:参与太空活动的国家或非国家实体太空力量:通过利用太空,影响其他行为体的行为并在特殊情况下影响太空环境本身,达成己方意图的能力2、三个时代第一太空时代:威望(1957-1991)第二太空时代:信息(1991至今)第三太空时代:财富(可能)3、三个领域:民用领域—最好的合作领域商用领域—既竞争也合作国家安全领域—竞争4、要素构成、力量构成:(要素情况下相对应)社会文化力量——民用经济力量——商用安全力量——军用5、主张修改太空规则:第1,当前国际体系下的太空游戏规则及其面临挑战第2,“永久稳定性”——共同目标(太空大国)第3,太空行为体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主要特点:(“反恐战争”背景提出)突出综合强调合作着眼未来聚焦规则美国战略威慑主要观点战略威慑:阻止威胁美国重大利益和国家存亡的敌对侵略或迫在行动。
新观点:1、重心决定性地影响敌方的决策过程2、时间上贯穿平时、危机时和战时的全过程,在太空同时覆盖多个责任区3、“系统整合” 对敌人决策过程施加影响以实现威慑目的的最有效方法4、制定战略威慑计划必须考虑到关键的不确定因素5、谋求11种必要的战略威慑能力6、强调核打击不可替代的作用7、扩展常规威慑内容8、重视太空威慑9、强化信息威慑决策周期论(约翰·博伊德 1997年提出)决策周期论:又叫OODA循环论或OODA周期论四个环节:观察、判断、决策、行动(相互关联、重叠的循环——战争中谁能够更快的完成这一循环,并打乱敌方循环,谁就能够赢得主动和胜利)主要观点:四个环节:观察,通过感觉收集材料判断,对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以形成思想观点(重中之重)决策,基于已形成的思想观点,对行动方案定下决心行动,实施决心一个重心:判断——塑造我们与环境互动的方式——塑造我们观察、决策、行动的方式四个因素:多变、快速、主动、和谐(能否进入对方的OODA周期,最快方式完成自己的OODA周期,关键取决四个因素)三个领域、三个层次:(相对应)道德——道德战心智——心智战物理力量——物理战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个人实战经历、广博的知识、个人创新努力、美国在越南战争所形成的反思和探讨的特殊环境:1、实践基础:空中格斗的实战经验2、理论基础:《战争论》、《孙子兵法》3、方法论基础:现代科学理论(战略研究)4、出发点:对人性的本质的研究(军事理论研究)5、良好氛围:越南战争的失败进行的反思和改革更新当代美国军事哲学思想的基础: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提供科学方法,创造性吸收《孙子兵法》东方兵学精髓,总结世界军事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一套全新的具有普片指导意义的战争决策理论,根本上改变了西方中技术轻战术、重实力轻谋略的传统军事思维,为当代美国军事思想解放奠定基础。
俄罗斯近代的失败是输在战略上(二)冷战中的战略失误
俄罗斯近代的失败是输在战略上(二)冷战中的战略失误类似斯大林的天纵之才,对于俄罗斯来说太稀缺了,斯大林后,苏联领导人一个比一个弱,战略上失误不断,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一、全面否定斯大林,自毁合法性。
赫鲁晓夫干掉贝利亚上台后不久,就全面否定了斯大林的历史贡献,给当时的苏联民众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
否定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前领导人,其实就是否定苏共自己的历史功绩,最终也会危及自身的合法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牺牲了苏联整整一代精英,那代精英共产主义信仰坚定,敢于奉献牺牲,确保了苏联二战的胜利,但由于他们的大量牺牲,苏共的中坚力量出现了断层,国家的各项发展难以避免受到人才匮乏的影响,支持社会主义的精英阶层力量受到削弱。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又对新生代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恶劣影响,让他们对苏联的合法性产生了动摇,直接埋下了后来解体的严重后果。
苏联掘墓人戈尔巴乔夫的青年时代就是在否定斯大林时期。
等到他当上苏共的最高领导人,对自己所领导的组织和社会主义道路缺乏坚定的信心,居然迷信西方那一套政经体系,并以此改造国家,不失败才怪。
虽然后来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斯大林的评价有所纠正,但后果已造成,难以挽回。
同期的美国在做什么,50年代开始就推行麦卡锡主义,强力打击共产主义思潮,积极维护资本主义统治,西方的精英们才不会傻到批判自己的弊端,影响自身统治的合法性。
二、忽视己方实力,应对西方手段僵硬。
二战胜利初期,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国内经济,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望,不少独立的民族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中国、越南、朝鲜等等。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共产党的国际力量,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民众也向往社会主义,动摇了所在国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
为抵御苏联发起的社会主义运动,西方采取铁幕的方式,挑起对抗,打压苏联,一方面在地理界限上断绝东西方的交流往来;另一方面在思想领域极尽所能抹黑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
百年西方军事战略思想回顾
百年西方军事战略思想回顾霍东辉2012-8-20 15:18:35 来源:《欧洲》(京)2000年03期第32~38页【专题名称】国际政治【作者简介】霍东辉国防大学军事思想专业研究生。
通讯地址:100091北京市海淀区红山口甲3号国防大学研究生二队【内容提要】西方军事战略思想随着战争实践而不断丰富。
20世纪军事战略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热战、冷战和冷战后3个时期。
热战时期,军事战略家先后提出了“海权制胜论”、“空权制胜论”和“机械制胜论”,“大战略”的提出使纯军事概念拓展为涉及多个领域的概念,而“联盟战略”在20世纪则得到极大的发展。
冷战时期,两大联盟已不只是实行军事联盟,联盟已成为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是“核威慑”,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又提出了“高边疆”理论,从而拉开了“星球大战”的序幕。
后冷战时期,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西方军事战略家则提出了“地区防务”、“冷战与选择参与战略”等思想。
“塑造—反应—准备”思想具有跨世纪的意义。
20世纪西方军事战略思想具有战略概念扩大化、内容系统化和运用综合化的特点。
在21世纪,国家安全将成为西方国家研究军事战略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联盟战略思想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战略信息战”将成为战略家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西方/军事战略/国家利益20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科技最发达、经济最发展、国际关系最复杂、战争实践最丰富的时期。
随着20世纪战争实践的丰富,西方军事战略思想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这里所讲的“西方”是一个地理概念,主要是指欧洲、北美洲的主要国家。
百年西方军事战略思想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的演进过程是一个多维的渐进发展过程。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透视20世纪西方军事战略思想的宝贵遗产,对21世纪的军队建设必有补益。
一20世纪西方军事战略思想的演进历程西方著名战略家利德尔·哈特指出:“战略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工具以达到政治目的的艺术。
”(注:利德尔·哈特:《战略论》,第448页。
【精选】俄罗斯战略格局
俄罗斯战略格局
会计电算化一班 组员:李秋婵 刘晓淑 范丹敏 邱勤佳 王烁 邱海涛
俄罗斯希望的是,随着北 约的扩大,它将发生由量 到质的变化,即由"军事政 治组织"变为"政治军事组织 ",军事职能逐渐让位给政 治职能,淡化对俄罗斯的 威胁,俄罗斯的国防形势 不致恶化。而西方所希望 的,并不是给俄罗斯带来 多大的实际威胁,而是封 闭俄罗斯重新扩张的路径, 使自己在地缘政治战略上 处于有利地位。
从目前情势看,第三种趋势似乎更有 可能将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俄罗斯将致力于成为能为欧洲所接纳的 地区性大国。它将努力构建与欧盟间的平等互利关 系和与北约的合作关系,最终以军事、政治和经济 大国的身份融入欧洲,成为与英、法、德相类似的 地区性但带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其在军事和安全上 的地位将高于英、法、德,而经济地位则较低;第 二阶段,随着经济实力的全面增强,俄罗斯将谋求 成为世界性大国,实现对原有版图直接或间接控制, 完成重新崛起的强国战略目标。
九、俄罗斯军事 战略随着国家政治、 经济、科技的发展 而变化,具有较强 的时效性、权宜性 和多变性
十、俄罗斯军事战略思想深深受俄罗斯的 传统文化的影响
俄罗斯军事战略无法摆脱俄罗斯的传统文化的制约。文化的意识形 态深入军事战略的发展。宗教、民族、文化在每一个俄罗斯军人身上体 现,微观的第一点组成了宏观的全貌,从士兵中走出的将军、战略家无 法改变,因为他们也是其中之一。从俄罗斯到苏联,再从苏联回到俄罗 斯,政治形态的变迁、社会性质的变迁,也还是带有俄罗斯传统文化, 为了伟大的俄罗斯母亲而战也永远是俄罗斯军人的信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历史变迁摘要:前苏联曾经一度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庞大军事力量,并与美军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全面对抗。
二战后,在“冷战”的不同时期,随着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与国内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动,苏军的军事战略也数度变迁。
苏联解体后,俄军已无力与美军继续全球争锋。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俄军正在积极进行军事战略转型。
一、原苏军的军事战略与苏联解体后俄军的衰落苏联军事战略是苏联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为苏联的全球利益服务,其实质是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并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军事战略的制约。
二战结束后,苏联根据实战经验和世界军事政治斗争的新格局制订其军事战略。
其核心一是以美国为主要敌人,二是结盟搞对抗;三是着眼于核战争的特点。
俄罗斯军事战略则针对新的世界政治环境和俄国家经济基础,军事战略内容上强调战略防御性,同时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治承诺,企图利用核武器震慑妄想以俄为敌的国家和组织。
显然,苏联和俄罗斯的军事战略都把核武器作为国家重要军事手段。
(一)1945年至1953年,苏联奉行“积极防御战略”。
战后,美国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奉行“遏制战略”。
对此,斯大林则以“积极防御战略”作为回应:筹备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从政治上、军事上拉拢控制东欧,以巩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的成果,增加防御力量,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向东欧及东北亚派驻大量军队,作为前沿防御力量,组建独立的国土防空军,加强军事训练;强调以陆战为主的诸军种协同作战原则,和按比例协调发展诸军事的原则;加紧研制核武器,打破美国的核垄断。
(二)1954年至1964年,苏联的“火箭核战略”。
此时,苏联的国内外形势可谓“春风得意”——1954年起苏军开始装备核武器,1955年5月14日成立华约组织,1960年建立战略火箭军。
这期间,洲际弹道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对苏联军事战略的制定显得尤其重要。
赫鲁晓夫觉得自己的战略核武器已具有很大优势,“积极防御”的战略显然过时了。
他提出“火箭核战略”,把发展洲际弹道导弹置于最优先的地位。
赫鲁晓夫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宣称,如果爆发战争,苏联可以让一个或几个西方国家“从地球上消灭”。
苏联的“火箭核战略”强调未来战争必然是火箭核大战,否定局部战争和常规战争;强调战略进攻,否定战略防御,主张先发制人,速战速决;强调火箭核突击的作用,否定以陆军为主、诸军种协同作战的原则,意图争夺火箭核优势。
(三)1965年至1979年,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暴露了苏联的色厉内茬,其战略导弹优势也只保持了几年。
之后,苏联在武器研制上缺乏科学论证的态度、易受个人影响的弊端开始逐渐显露出来,武器发展严重失衡、顾此失彼。
火箭核战略作为一种有效的威慑力量是苏联必不可少的政治手段,但在以第三世界代理人方式出现的常规战争中,其现实作用却远远比上不常规武器,尤其是苏联的海军力量过于薄弱。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认真总结了“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失败的原因,认为核力量和海军远洋力量的不足是惨败的原因。
对此,他提出了“积极进攻战略”,做两手准备,重点准备打以核武器为后盾的常规战争;发展大纵深战役理论,改进攻防作战的方法。
战役基本样式由方面军群战役发展为“战区战略性战役”,大纵深战役发展为大纵深加立体战役,“快速集群”发展为“战役机动集群”,在继续强调战略进攻的同时,重新肯定了战略防御的意义和作用;以欧洲为重点,同时准备两线和多线作战,一方面继续保持和增强欧洲地区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也逐步加强东线和南线的军事;主张打速决战的同时,更多地强调作持久作战的准备。
(四)1979年至1991年苏联解体,是苏联“积极进攻战略”的延续。
20世纪70年代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是苏联大发展时期,其军事经济达到了空前规模。
勃列日涅夫去世后,相继上台的几位苏共总书记在位时间都不长,国家军事战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延续勃列日涅夫的战略。
这一时期,美苏由面对面的刀枪对峙转变为争夺势力范围和打击异己,都向第三世界国家举起了利刃——1985~1986年,美国数次对利比亚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苏联则从1979年开始,像十年前美军那样一下子迷失在阿富汗荒凉的崇山峻岭之中。
为了同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抗衡,苏联又倾全国之力与美国展开了全面军备竞赛。
最终,在军事、政治、民族矛盾等种种沉积已久危机与政策失误的共同作用下,苏联这座苏维埃帝国大厦在1991年轰然倒塌,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冷战结束了。
同时,人们看到了美国军事发展在冷战后结出的硕果——海湾战争的辉煌胜利。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军事遗产。
由于政局的动荡和经济的大幅下滑,导致俄军军事实力与苏联时期相比一落千丈,再无力与美军全面抗衡。
二、冷战后俄军事战略(一)叶利钦时期的俄军军事战略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不再把美国作为敌人。
但由于政治动荡、经济下滑,其国家政治战略还没确定下来,所以国家军事战略还不明确,总体的方针是不再争夺世界霸权、与西方对抗、撤除世界范围的军事基地。
由于没有明确的敌人或目标,军事战略暂时处在一个空白期。
叶利钦以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能理所当然地融入西方阵营。
基于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俄总统叶利钦主动削减六分之五核武器以向西方示好,常规武器也大幅度削减。
但北约并没有因战略目标的消失而解散,相反一步步地向俄家门扩张,叶利钦虽反对却无力阻止,进而决定加入北约试图瓦解北约存在的意义。
俄罗斯军事战略此时没有形成是因为叶利钦对西方的把戏还没看透,对西方还抱有幻想,加之国内经济与政治也动荡不安,制订国家军事战略的基础还不牢固。
叶利钦的第二个任期里,政治相对平稳,经济也开始稳定。
叶做出种种努力希望消除西方疑虑接纳俄。
这种尝试失败后,他彻底失去了对西方的信任。
叶利钦此时把重点放在了独联体,力图巩固北约东扩的战略缓冲地带,政治上加强联系,军事上合作并保留最低数量和最小规模的军事基地。
叶利钦一度忽略了与中国以及其它苏联时期的传统伙伴国政治关系,遭到西方冷遇后,它的政治重心从单纯以欧洲为主转向东方,尤其是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
与其它国家的政治关系走向从疏远和不明朗到亲近和关系明确,外部政治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此时,俄国家军事战略形成的条件才真正具备。
为了应对北约的不断紧逼,俄提出了新的国家军事战略,即“现实遏制战略”,其显著特征是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这个重要的国家战略决策的变更,主要基于俄常规军事力量急剧下滑导致战斗力下降、保卫国家能力出现不足的现状。
俄企图利用自己的核武器优势,达到遏制别国侵略意图的目的,希望在战术被动中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现实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坚持战略防御的同时,强调战役和战术行动中的进攻和防御并重、攻防结合、灵活运用;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治承诺,强调核武器的威慑作用;最大限度地缩小常规军事力量,改革现有的兵役制度,达到合理高效的原则,争取以较小的经济代价谋求合理的安全效能推行联盟战略,建立军事联盟集体安全体系以应对北约。
(二)普京时期的俄军事战略普京在车臣开战时当上总理并顺利登上总统宝座,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和与周边国家的磨擦成为这段时期的主要政治特征。
普京想恢复俄昔日的辉煌,却无法肃清国内恐怖主义,莫斯科工人剧院和别斯兰挟持人质事件表明俄罗斯内部矛盾的复杂性和与恐怖主义斗争的长期性。
外部环境对俄罗斯也十分不利,一方面,北约不断东扩蚕食俄罗斯的传统利益区,拉拢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第二轮东扩后,北约成功地将欧洲防务的重心和前沿推进,逐渐形成对俄的合围态势,俄地缘战略空间急剧缩小;另一方面,美国退出反导条约,打破了旧的核平衡格局,使得美国从战略上主动发展到战术、战役上的主动。
面对这一切,普京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其主要内容还不太清楚,但所要达到的目的却十分清晰。
一、针对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
普京上台后,为了回应北约肆无忌禅地对俄冒犯,多次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包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2004年军事演习,这些表演都是在向北约展示俄还有军事实力,有保卫国家的能力。
二、回应美国对俄的恶意企图。
北约东扩、西方势力渗入到高加索地区、暗中策动俄周边国家倒戈等等行动,都是美国一手策划的。
美国的行动丝毫不顾及俄的情面,而且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
三、震慑国内外恐怖分子。
普京提出“先发制人战略”的理由就是打击恐怖主义,但分析家认为这并不是“先发制人”的主要目的,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借口,恐怖势力显然还远未猖撅到需要动用核力量进行打击的程度。
四、树立国民信心。
“先发制人战略”的提出,必须有经济及军事上的实力保证才行,俄国家军队此时的战斗力远不如从前,车臣战争俄军的表现让人不敢恭维。
普京这个战略的提出向国民暗示俄罗斯还是在军事上可与美国抗衡。
五、崇尚武力解决国际争端。
武力及以武力形势向外扩张是俄罗斯民族特性,尽管俄罗斯的实力降低,但好斗的本性一点也没变,在与其它国家的争端中,还喜欢用威胁及恐吓手段,对武力的迷信仍没改变。
不管什么意图,“先发制人战略”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北约和美国,它们才是俄罗斯最现实现迫切的威胁。
“先发制人”类似中国的“先下手为强”策略,就是把敌人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最大程度减少已方的损失,争取战役战术上的主动权。
俄罗斯国防部长谢·伊万诺夫在访问冰岛时谈到“先发制人”使用的三个条件:一是俄罗斯在世界重要地区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尊重;二是俄罗斯面临直接的军事威胁;三是俄罗斯邻国社会动荡影响到俄罗斯自身的安全。
(三)俄罗斯军事战略分析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军事战略的制订基础以对方作为参考,内容上以对方为敌人,实质上都想争夺世界霸权。
冷战后,俄罗斯国力日渐式微,不再以争夺世界霸权为核心,但仍以威胁到俄罗斯或一直没有放松对俄排挤、压制的美国及北约为潜在对手。
美国的军事战略一直较为连贯,核心思想——世界霸权和侵略的本性始终如一。
苏联时期的军事战略受其领导人在位时间的影响,变化频率较小,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及其后期的军事战略二十多年一直没有变化。
俄罗斯叶利钦时代对外军事参与能力降低,军事战略更加务实,军事战略成为国家军事的指导性原则,内容上更加笼统,缺乏战术战役上的具体措施。
普京时代的“先发制人战略”制订草率,脱离实际,和叶利钦时代的“现实遏制战略”核心内容上无大的变化,“先发制人战略”更像是虚张声势。
参考文献[1]佚名:《战后美国与苏/俄军事战略的演变与较量》[2]陈友谊:《当前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变化的主要特点与性质》,载《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三期[3]王海滨,孙启军:《论俄罗斯军事张略的演变》,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8月[4]唐笑寒:《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新动向探析》,载《大观周刊》,2011年9月[6]戴旭:《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文汇出版社,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