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0年~公元200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合集下载

生物技术发展时间轴

生物技术发展时间轴

生物技术发展时间轴英文回答:Biotechnology Timeline.1953: James Watson and Francis Crick discover the structure of DNA.1973: Stanley Cohen and Herbert Boyer develop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1976: The first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GMO), a bacterium, is created.1978: The first human gene is cloned.1980: The first recombinant DNA drug, human insulin,is approved for use.1983: The first transgenic animal, a mouse, is created.1985: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s developed.1990: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is launched.1996: The first cloned mammal, Dolly the sheep, is born.2001: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is completed.2003: The first CRISPR gene editing system is developed.2010: The first synthetic cell is created.2012: The first genetically modified human embryo is created.2013: The first cancer immunotherapy drug, pembrolizumab, is approved for use.2015: The first gene therapy for sickle cell diseaseis approved for use.2018: The first CAR T-cell therapy for cancer is approved for use.中文回答:生物技术发展时间轴。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公元1911年●出生于波兰的美国生化学家C.芬克在英国从米糠中分离出具有活性的抗脚气病的白色晶体,并将这类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命名为维生素。

这是首次明确提出“维生素”这一概念。

●Rous P. 发现鸟类致瘤病毒。

公元1912年●英国生化学家F.G.霍普金斯用实验肯定了维生素的存在,并提出营养缺乏症的概念。

●德国生化学家O.瓦尔堡证明在细胞中有一种激活氧的呼吸酶,并发现氰化物能抑制这种酶的活性,提出呼吸作用需要铁参加。

●提出生物氧化为脱氢作用。

●Morgan T.H.发现雄果蝇某些基因的完全连锁。

公元1913年●提出酶动力学理论。

●Sturtevant A.H.创用三点测交法并建立连锁距离的概念。

●Bridges C.B.发现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现象,确证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公元1914年●美国生化学家E.R.肯德尔分离出纯的甲状腺素。

●在英国曼彻斯特,首次利用细菌处理下水道。

●指出生物氧化由铁激活氧而来。

公元1915年●美国生物学家T.H.摩尔根和他的学生A.H.斯特蒂文特、C.B.布里奇斯用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大量研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形排列,发现基因的连锁和交换现象,出版了《孟德尔遗传原理》,补充发展了孟德尔定律,提出了现代遗传学的基因学说。

●德国化学家R.M.维尔施泰特发现在叶绿素分子中镁离子间4个氮原子相连,而氮则分别位于4个闭环的烃链上,从而提出了镁在叶绿素分子中的地位同铁在血红素分子中的地位相当。

●英国微生物学家F.W.特沃特发现了溶菌现象。

1917年法国出生的加拿大人F.H.德埃雷尔将这种溶菌因素命名为噬菌体。

●Twort F.W.分离病毒。

●美国营养学家E.V.麦科勒姆发现维生素A,1922年E.V.麦科勒姆等又发现维生素D,并证明其与软骨病有关。

他还把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两大类。

●激素与肿瘤(Hormones and cancer)激素与肿瘤(Hormones and cancer),激素可以影响一些癌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已被我们普遍接受,然而,从最早观察到激素对一些癌症病人有益到发展成以内分泌器官为靶标的第一种药物,已经经历了一百年。

【免费下载】7 公元1949年公元1976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

【免费下载】7 公元1949年公元1976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公元1949年~公元1976年公元1949年●Pauling L.C.(L.C.波林)等人用电泳法证明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有异常血红蛋白的存在,并推测这种血红蛋白的生成是受基因控制的,同时还引入“分子病”这一重要概念。

●美国生化学家E.P.肯尼迪和A.L.莱宁格发现线粒体是进行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和氧化磷酸化的场所;而糖酵解作用则发生在细胞质中。

●Hershey A.D.等进行了噬菌体的遗传重组实验。

公元1950年●L.C.波林提出蛋白质大分子立体结构中的α-螺旋构型。

●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生化学家Chargaff E.(E.查加夫)等人发现了任何细胞DNA分子中嘌呤和嘧啶之间的当量关系, 即碱基A和T,以及G和C的比率是恒等的,否定了四核苷酸理论,为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还研究了核酸的化学性质及酶液降解机理。

●吸烟与肿瘤(Smoking and cancer)20世纪的前半个时期,香烟制造业在西方国家发展迅速,同时男性肺癌的患病率也增长迅速。

英国流行病学家Richard Doll和Tony Bradford Hill提出多数肺癌都是由吸烟造成的,这个观点目前已被我们广泛接受。

接下来,展开了一些肺癌与吸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1950年,Doll和Hill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并得出结论——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他们设计的一个前瞻性研究克服了偏移的影响。

当时的研究都认为吸烟与男性肺癌有关,而且比其它因素都重要。

在香烟中鉴定处理致癌物以及明确了致癌机制,这些数据无可争辩。

目前,全世界有10亿男性每天吸烟,而每年死于肺癌的男性为1.2百万。

公元1951年●发现生物体中的活性乙酸。

●美国女遗传学家McClintock B.(B.麦克林托克)发现了玉米中的“跳跃基因”,提出了基因移动遗传学说。

●Pauling L.(Linus Pauling)和Corey R.B.(Robert B. Corey)发现了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结构。

生物学大事年表

生物学大事年表

生物学大事年表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4世纪~前2世纪中国已有植物、动物和昆虫方面的物候知识(见《夏小正》)。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Asistotle,公元前384~322)描述了500多种动物,并对其中的一些作过解剖和胚胎发育观察。

著有《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等,是最早的动物学文献。

他的学生狄奥弗拉斯特(Theophrastus,约公元前371~前287),对数百种植物进行了描述和分类,著有《植物志》和《植物的本源》等书。

出现于战国(公元前476~前222)晚期的《黄帝内经》,对人体内脏器官的部位、大小及功能已有较深的认识;对男女的生长发育过程及生理特点也有较切实的描写。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尔雅》,将植物大别为“草”和“木”两大类,并将相似的物种排在一起,以示同类;将动物分为虫、鱼、鸟、兽4大类,亦将其中相似的物种排在一起,以示同类。

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草创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而成书于东汉(公元25~220)的《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本草书,共记述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

罗马学者普林尼(Plinius the Elder, 23~79)著《博物志》37卷,记述了当时所知的有关自然(包括生物)的知识。

罗马医生盖伦(C.Galen,约129~200)集古代医学之大成,在比较解剖和实验生理的研究上有重要贡献。

公元4世纪晋人嵇含著《南方草木状》,记述了80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并首次记载了广东人利用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防治柑桔害虫的生物防治法。

公元5世纪晋末至南朝(宋)戴凯之著《竹谱》(约成书于5世纪中后期),用4字一句的韵文记述了我国南方竹类70多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植物专著。

公元6世纪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成书于533~540年间),总结了秦汉以来中国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经验,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如植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某些作物的性别以及人工选择等。

7公元1949年公元1976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

7公元1949年公元1976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

1949年至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间里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发展。

以下是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生命科学大事。

一、农业科学的发展1949年建国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粮食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科学。

1950年,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该机构致力于农业试验和科学研究,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

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农业科学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包括新品种的培育、肥料的研发、灌溉技术的改进等。

这些农业科学的发展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支持,对解决农村粮食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医学研究和卫生事业的发展1950年,中国政府把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医学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家进行了许多重要的医学研究,包括疾病的防治、疫苗的研发、新药的发现等。

1955年,中国成立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该机构集中了国内顶尖的医学科研人才,开展了许多重大的医学研究项目。

在卫生方面,中国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包括扩大基层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提高了全民的医疗卫生保健水平。

三、生物技术的发展1950年代,生物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中国开始开展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在1957年成功进行了第一次细胞培养实验。

之后,中国科学家又开展了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的研究,并在1970年代成功地进行了克隆动物的实验。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也为今后的遗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研究的起步20世纪60年代,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促使中国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研究。

1963年,中国政府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此后,我国开展了许多环境和生态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国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推动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2008年世界科技发展综述

2008年世界科技发展综述

2008年世界科技发展综述黄群(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100190)任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00080)瞿欢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100190)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2008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成果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

基因组研究仍然方兴未艾。

由于一年来出现了数种更为简便、快捷、经济的基因组测序新技术,使得这一领域的工作得以快速发展。

2008年世界进入个人基因组时代。

美国一家公司测定了有“DNA之父”之称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个人的全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

荷兰科研人员首次绘出女性的个人基因组图谱。

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图谱一“炎黄一号”的绘制和分析工作,测序数据总量达到1177亿碱基对,有效覆盖率高达99.7%,变异检测精度达99.9%以上。

另外,科学家还完成了一个非洲人和一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癌症患者的首个基因组图谱。

以上工作为深入研究人类的遗传多样性和疾病带来新的视野。

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组测序与研究的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美国科学家成功破译史前庞然大物猛犸象80%的基因组,使科学家在复活猛犸象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右图)。

中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张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

大熊猫共有2l对染色体,其基因组与狗的基因组在结构上最为接近,与人也有较大的相似性,约为30亿个碱基对,包含2万~3万个基因,该成果将为保护和人工繁育这一被称为“中国国宝”的濒危物种提供新的途径。

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成功绘出鸭嘴兽这一奇特的半水生、半陆生、产蛋而非胎生的哺乳动物的基因组草图,发现其基因组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数目大约为1.85万个,与其他哺乳动物相当,有80%的基因是与哺乳动物“共享”的,同时又有诸多非哺乳动物特征,这对研究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进化起源极为重要。

美国研究人员发表了文昌鱼的基因组序列草稿,该成果为研究被囊动物、文昌鱼和脊椎动物这三个脊索动物类群之间的模糊关系提供了线索。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公元1861~1864年
? L.巴斯德通过实验驳斥了F.A.普歇所支持的自然发生说。
公元1862~1865年
? 德国植物学家 J.von 萨克斯指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以后又指出叶绿素包含在特殊的小体内,1883年该特殊小体被命名为叶绿体。
公元1863年
? 俄国生理学家 И.М.谢切诺夫研究证实,中脑和大脑里存在着抑制激发脊髓反射的机制,即中枢抑制机制。开创了脑功能的研究。
公元1868年
? Darwin,C.R.提出了遗传的“泛生论”。
公元1869年
? Galton F.提出“融合遗传”说,为数量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公元1870–1890年
? 作物学家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育种。
? 农学家利用固氮细菌提高产量。
? 首次在实验室培育杂交玉米。
公元1873年
? Schueider A.首先描述了有丝分裂过程。
? 奥地利修道士Mendel G.J.(Mendel Gregor Johann,G.J.孟德尔)宣读并于次年发表了他的《植物杂交的试验》论文,报道他通过豌豆杂交试验所发现的两个遗传学定律,即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也被称为“孟德尔定律”,提出了遗传因子学说,开创了遗传学。
公元1866年
? 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所著的《形态学概论》出版, 其中首次创用“生态学”一词。该书还建议把原生植物和原生动物合并为原生生物Drotista,列为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第三界。
? 意大利神经解剖与组织学家C.高尔基创建了神经细胞的硝酸银染色法并提出神经系统的网状结构学说。
公元1884年
? 俄国微生物学家И.И.梅契尼科夫发现吞噬细胞。
? Strasburger E.描述了种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我国)种植水稻——公元前5000年,饲养猪——公元前3000年
个 ·《诗经》——春秋时代,记载动植物200多种 体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西方)广泛观察动植物——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解剖牛、羊、狗、猴等——古罗马,盖仑 ·发明显微镜—— 17世纪 ·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 18世纪,瑞典,林奈 ·提出“细胞学说” ——德国,施莱登、施旺 ·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英国,达尔文

·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人类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


观 察 法
描述法细胞水

·豌豆杂交试验——奥地利,孟德尔,揭示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实平 ·进一步解释遗传机制——美国,摩尔根 验 ·(微观)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 分 ·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我国科学家 法子 ·(宏观)生态学兴起
·克隆羊“多利”——英国科学家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应用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以下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些重要发展大事记。

1.1865年-格里高利·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学规律,奠定了生物遗传学的基础。

他通过对豌豆杂交的研究,发现了遗传因子的存在和遗传规律。

2.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基因的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1973年-斯坦利·科恩和赫伯特·博耶恩成功实现了基因重组,即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细菌中,这是第一次成功实现基因的人工操作,标志着基因工程学的开始。

4.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宣布启动,该计划旨在解读人类基因组的所有遗传信息。

2003年,HGP成功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这是生命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

5.2001年-克隆骷髅“多莲娜”在南韩诞生,这是第一次通过克隆技术成功复制大型哺乳动物。

6.2024年-科学家詹姆斯·汤普森成功研发出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技术,这一技术使得普通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类似干细胞的状态,从而可以实现器官和组织的再生。

9.2024年-全球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生命科学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

科学家们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迅速鉴定新冠病毒,并开展了疫苗研发和抗病毒药物研究。

以上是生命科学领域一些重要的发展大事记。

这些科学突破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生命科学领域将继续创造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公元1977年~公元1999年公元1977年●两组美国生物化学家,即H.W.博耶组和A.D.里格斯组,利用重组DNA的方法,将人工合成的丘脑下部生长激素抑制素(somatostatin)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并成功表达。

这是人类基因首次在细菌中的成功表达,以此揭开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的一页。

●利用电泳对DNA进行快速测序。

●美国生物化学家夏普和英国生物化学家罗伯茨发现断裂基因。

●美国生物化学家博耶利用DNA重组技术产生出了人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Sanger提出“双脱氧终止法”改进DNA测序技术。

●Maxam A.M.和Gilbert W.发明了DNA的化学裂解测序法。

● A. J. Jeffereys R. A. Flavell报道了真核mRNA的剪接。

●美国生化学家W.吉尔伯特发明对大片段DNA进行快速序列分析的方法。

●Berget S.M.、Moore C.和Shap P.A.发现腺病毒基因中存在内含子和外显子,提出了断裂基因新概念。

公元1978年●病毒高级结构首次得到确定。

●Chang A.C.Y.、Nunberg T.H.和Kanfaman R.F.首次将真核基因(dhfr)在细菌中进行表达。

●Collins J.和Hohn B.建立了装配型载体,克隆DNA大片段。

●Hutchison C.A.、Phillips S.和Edgell M.H.建立定点突变技术。

实验结果研究表明,在特点位点引入突变是可能的。

●Blackburn E.H.等发现了四膜虫端粒的串联重复顺序。

●发现真核基因中的内含子。

●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利用DNA重组技术生产出了人重组胰岛素。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奥尔特曼和美国化学家切赫分别发现了某些RNA具有酶的生物催化功能。

●Harold Varmus和J. Michael Bishop发现了细胞癌基因。

●第一本《中国动物志》出版,这是由郑作新等编著的鸟纲第四卷,鸡形目。

生命科学20世纪发展史

生命科学20世纪发展史

生命科学20世纪发展史50年代:1953年4月,《Nature》发表了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共同研究的成果-­­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此模型的建立,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打开了“生命之谜”的大门,改变了生物学在整个科学中的地位,同时还给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被称之为是“生物学的革命”。

60年代:1965年9月15日报道,我国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获得成功。

这是在控索生命起源过程中的一次突破。

它突破了一般有机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界限,带来了人工合成生命的曙光;它更有力地打破了生命神秘论,揭示了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

70年代:70年代初,随着限制性内切酶的发展和DNA分子杂交技术的建立,分子生物学进入了技术化时代,基因工种学也有所发展,出现了基因重组技术,从而开创了基因工程这一生物技术的新领域。

在这个基础上,现代生物技术逐渐兴起,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发展很快,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80年代:PCR技术发明,美国加州Cetus生物技术公司的史密斯发现在克隆过程中,不用细菌来复制经筛选的DNA,而用DNA多聚酶来进行复制,因为细菌本身也用它来复制DNA。

他发明的这种方法叫多聚酶链反应,简称PCR。

用这种方法可以扩增试管中的任何特异性DNA序列。

90年代:克隆动物掀起热潮。

在胚胎学上,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的手段,从一个细胞获得遗传上相同的细胞群或个体群,这些细胞叫克隆细胞,个体群称为克隆动物。

直到本世纪末,人们才有足够的知识和科学实验结果,能把某一成年动物的个体细胞移入一个去除遗传物质的成熟卵母细胞,然后移入另一只成年动物体内,让它生长发育,最终产生具有与体细胞相同的基因的幼体-克隆动物。

公元年公元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公元年公元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公元1年~公元1299年
公元23~79年
●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著《自然志》(又称博物志)37卷,概述了当时所知的自然知识
和技术。

公元129~200年
●罗马医生加伦把希腊解剖知识和医学知识系统化,创立人体生理解剖学。

公元533~公元544年
●中国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全面地总结了秦汉以来中国黄河中下游的农
业生产经验,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如粟的品种分类,作物与环境的某些关系、一些作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一些作物的性别以及人工选择的某些成就等。

公元十世纪
●中国应用活疫苗预防天花。

200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生物技术

200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生物技术

200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生物技术200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生物技美国获得多项突破性进展,重大成果迭出。

利用活细胞成功使死心脏恢复跳动,创造世界最大人工合成DNA,首次直接将一种体细胞转变成另一种体细胞,提出细胞统一分子观,造出“假”病毒管住真病毒,培植出红血球细胞等。

毛黎(本报驻美国记者)2008年1月伊始,美国生物学家就获得两项重大突破:通过给“脱细胞化”处理后的动物尸体心脏注入活细胞,成功使死心脏恢复跳动;通过合成生殖支原体细菌JCVI-1.0中的58.297万个碱基对,成功制造出该细菌的完整基因组,创造了世界最大人工合成DNA组织。

1月取得的其他重要生物研究成就包括:培育出变异炭疽热毒素,能更有效杀灭黑色素瘤,也能抗击结肠癌和肺癌等其他癌症。

发现感染禽类和感染人类的病毒之间的关键性差异———受体形状,流感病毒必须与伞形受体结合才能感染人类。

这有助于监视禽流感毒株的进化,开发流感疫苗。

利用RNA干扰技术识别出与艾滋病感染密切相关的273个基因,制定出相关的蛋白质列表,可据此预测艾滋病病毒繁殖所需的特殊蛋白质,开发与这种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的新药物。

在人类细胞表面确定蛋白质分子teth鄄erin,可将艾滋病病毒颗粒附着在母细胞的外膜上,阻止病毒突变株扩散。

该发现有望为病毒学研究开启全新领域,为未来的药物研究铺平道路。

成功地在不伤害人类胚胎情况下获取胚胎干细胞,可回避相关的伦理争议,有望加速胚胎干细胞的临床医疗研究。

采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用捐献卵子及男性皮肤细胞成功克隆出5个人体胚胎,这一突破将使制造患者匹配型干细胞成为可能。

将控制破伤风毒素合成的基因植入实验鼠神经细胞,通过调节毒素活动,开发出可自由开关实验鼠脑神经回路的技术。

这将成为探究大脑记忆和学习能力的重要研究手段。

3月,发现在细胞内转移核糖核酸(tRNA)分子的结构中保存有进化史上某些早期和最重要的信息,支持了病毒起源于细胞域的理论。

【高校与高等教育】生命进化大事记

【高校与高等教育】生命进化大事记

生命进化大事记1️⃣ 生命起源:混沌中的第一缕曙光在地球诞生之初,宇宙间的尘埃与气体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聚集,形成了原始的地球。

在这片荒芜而炽热的土地上,生命的种子悄然萌芽。

据科学家推测,约40亿年前,简单的有机分子在海洋的热泉口附近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标志着生命起源的初步阶段。

这些有机分子进一步组合成更复杂的结构,最终诞生了最早的微生物——单细胞细菌与蓝藻。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作用,为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积累奠定了基础。

2️⃣ 多细胞生物的诞生与分化大约20亿年前,生命进化的舞台上迎来了新的篇章——多细胞生物的诞生。

这些早期的多细胞生物结构相对简单,但已展现出细胞分化的初步迹象,即不同细胞开始承担不同的生理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细胞生物逐渐发展出更为复杂的组织结构,如海绵、水螅等,它们通过摄食、繁殖等生命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海洋生态系统。

这一时期,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开始显现,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促进了生物形态与功能的多样化。

3️⃣ 脊椎动物的出现与登陆约5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是生命进化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在这一短暂的地质时期内,无数新奇的生物种类迅速涌现,其中就包括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颌鱼类。

随后,脊椎动物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的关键转变,这一过程伴随着身体结构的重大调整,如发展出四肢、肺呼吸系统等。

爬行动物的出现,标志着脊椎动物全面登陆的成功,它们不仅适应了多样的陆地环境,还通过卵壳硬化等技术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此后,哺乳动物、鸟类等更高级别的生物类群相继出现,生命进化的画卷愈发丰富多彩。

4️⃣ 人类的起源与智慧之光在生命进化的漫长历程中,人类的出现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篇章。

大约7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类人猿开始分化,逐渐走向直立行走的道路。

这一转变不仅解放了双手,促进了工具的使用和语言的产生,更为重要的是,它开启了智慧的大门。

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智人(Homo sapiens)最终脱颖而出,凭借其高度的认知能力、社会结构和创新能力,成为了地球上最为成功的物种之一。

高考生物:走进生命科学

高考生物:走进生命科学

三、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 提出问题 实施实验 提出假设 结果分析 设计实验 得出结论
显微镜的使用
• • • • • • • • •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象的放大倍数=物镜X目镜(长度或宽度放大) 光强时:用平面镜,缩小光圈 光弱时:用凹面镜,放大光圈 使用步骤:安放对光观察 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 放大的倍数越大,物象越大,数目越少,越暗 成倒像,物象在右上方,应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
6、后基因组研究
• 人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 • 重要的微生物基因组 • 植物的基因组
7、基因治疗
• 用正常的基因取代致病基因,达到治疗某 些疾病的目的
8、脑科学
• 三大目标: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 • 21世界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了解大脑, 认识自身
9、环境保护
• 重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和RNA种类 的多样性
1 目镜 粗调节器 10 3 镜筒 12 转换器 7 压片夹 载物台 6 9 遮光器 8 反光镜 11 细调节器 镜臂 4 物镜 2
镜座 5
10 × 10 X = 10 × 40 8个
练习
• 显微镜目镜10X,物镜10X,视野看到一行 相连的8个细胞,若物镜转换为40X,可看 到最多多少个细胞? 2个
一、生命科学的发展史
6世纪 16世纪 18世纪 1838-1839 1859 20世纪 1953 1965 贾思勰 李时珍 (瑞典)林耐 (德)施莱登、施旺 (英)达尔文 孟德尔、摩尔根 沃森、克里克 《齐民要术》 《本草纲目》 《生物分类法则》 《细胞学说》 《物种起源》 遗传学定律 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水 平) 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 素 我国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 核糖核酸 我国杂家水稻之父—袁隆 平

高中生物第一册知识点

高中生物第一册知识点

生物第一册复习资料【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1、我国约在公元前5000年种植水稻,猪的饲养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

编写于春秋时代的《诗经》中已记载的动植物达200多种。

2、贾思勰《齐民要术》总结了人工选择、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3、李时珍《本草纲目》既是一本医药学著作,也是一本生物学著作。

4、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动植物进行广泛的观察。

5、古罗马医师、自然科学家盖仑用牛、羊、狗和猴等动物为材料,进行了内部器官的解剖,并得出人体内部结构与这些动物相类似的推论。

6、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

7、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8、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两人提出了“细胞学说”。

9、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10.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孟德尔遗传定律基础上进行的实验遗传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遗传机制。

11、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微观领域,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12、1997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培育出克隆羊“多利”,这是人类采用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克隆动物的重大突破。

13、经过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于2000年6月26日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2003年4月14日正式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完成。

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1、20世纪重大研究课题: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生物多样性保护、脑科学。

2、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第二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一、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结论新的疑问二、实验要求:重视观察和实验实验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1、左眼观察、睁开右眼2、观察:先低倍后高倍,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移动转换器到高倍镜,再调细调节器3、物像为倒像,(视野)同向移、(载玻片)反向移4、放大倍数:目镜X 物镜【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生物体与其他物质一样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公元2000年~公元2008年公元2000年●完成了人类第21号染色体的测序。

●3月Celera公司宣布完成了果蝇的基因组测序。

●首个植物基因组图谱:Arabidopsis thaliana。

●生物技术作物在13 个国家种植。

●5月宣布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时间将再度提前。

预计从原定的2003年6月提前到2001年6月。

●6月26日,美、日、德、法、英和中国等六国政府和有关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成功。

●"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德国和日本等国际基因组公布21号染色体DNA全序列。

●NCHGR和Celera(塞莱拉)公司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

●10月科学家宣布将于2001年3月完成河豚鱼的基因组测序。

●10月9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把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以表彰他们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相互传递”方面所获得的重要发现。

●12月14日英美等国科学家宣布绘出拟南芥基因组的完整图谱。

这是人类首次全部破译一种植物的基因序列。

公元2001年●水稻,首个粮食作物的基因组图谱完成。

●完成Sinorhizobium meliloti 和固氮Agrobacterium tumefacien 的DNA测序。

●首个抗盐转基因作物育成。

●2月12日美、日、德、法、英和中国等6国科学家(Nature,15日)和美国塞莱拉公司(Science,16日)分别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和初步分析结果。

并宣称将在6月绘制完毕完整图谱。

●肿瘤靶向治疗(T argeted cancer therapy)在最近的几十年内,“癌症之战”已经变成陈腔滥调。

但它确实描述了我们在癌症治疗中所取得的种种胜利。

Tamoxifen已经证明,肿瘤可以用特异性的药物治疗以避免传统化疗的毒副作用。

癌基因的发现使肿瘤靶向治疗成为可能。

曲妥单抗是第一个用于分子靶向治疗的单克隆抗体。

它可以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作用。

Dennis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曲妥单抗加常规化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常规化疗。

如果说曲妥单抗证明了分子靶向治疗的Precision weapons有效性,那么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出现使我们真正认识到了这种治疗的巨大潜力。

甲磺酸伊马替尼阻断了BCR和ABL的活性位点,使98%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血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George Demetri和他的同事们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阻断C-KIT基因用于治疗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同样也取得了成功。

然而,分子治疗存在着很多抗药性,很多病人会出现耐药现象,这是由于靶蛋白的突变所造成的。

针对这些缺点,研究人员已经设计了一些新的药物,有些已经进入临床。

但是,“肿瘤之战”还刚刚开始,要想取得最终胜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分子靶向治疗是我们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转折点。

公元2002年●首张酵母蛋白组的功能图谱完成,该工作自1996年开始。

●疟原虫基因组测序。

●人类基因组完整图谱的草本完成。

●科学家提出影响干细胞分化的因子,鉴定出200多个相关基因。

●生物技术作物在16个国家种植,其中27%的面积在发展中国家。

●科学家公布首个成功的抗肿瘤疫苗研究结果。

●科学家完成水稻大部分病原体的序列测定。

●在发现RNA片段控制许多细胞功能后,重新认识RNA的作用。

公元2003年●科学家发现抑郁症和精神分列症相关基因。

●首个生物技术宠物GloFish在北美上市,该鱼利用了荧光基因。

●生物技术作物在18个国家种植。

●英国八年来首次批准商业化生物技术作物。

●美国环保局批准首个转基因食虫抗性玉米。

●濒危物种(白臀野牛)首次被克隆。

●多莉在感染肺病后被执行安乐死。

●日本研究者发展脱咖啡碱的咖啡豆。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科学家宣布联手启动"中华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

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联合宣布完成人类基因序列图。

●中、美科学家分别测定出非典型肺炎病毒的基因图谱。

公元2004年●FDA批准首个抗血管生成因子的抗癌药物A vastin (bevacizumab)。

●FDA批准首个DNA微阵列试验系统AmpliChip Cytochrome P450 Genotyping Test。

●美国首个RNAi产品进入临床。

●世界粮农组织指出生物技术作物与传统农业互补。

●FDA发现生物技术大麦是安全的。

●鸡基因组测序完成。

公元2005年●联合国通过《关于人类的克隆宣言》,要求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实验。

●全球抗击禽流感,各国政府纷纷投入人力物力,从事禽流感疫苗的研制。

●多国科学家宣布完成水稻基因组序列全图图谱的绘制,使水稻成为迄今第一个基因全部为人类所掌握的农作物。

●美国药物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调查显示,全球有82种艾滋病防治药物和疫苗正在研发中。

●ADM公司计划在美国建立首家生物柴油工厂,年生产能力将达到5千万加仑,同时该公司在Mainz建立德国的第三家生物柴油工厂,该工厂年产生物柴油的能力为27.5万吨。

●在当时能被清楚识别出的将近2.4万种人类基因中,有20%都已经在美国获得了专利。

申请专利的主要是一些私人公司和大学院校。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投入3亿美元建立国际艾滋病疫苗研究中心,艾滋病疫苗免疫学中心(CHA VI)。

●美国DougAusenbaugh与普渡大学合作种植制药用转基因作物。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获取与应用协会(ISAAA)估计,2005年全球生物技术类作物种植面积为0.81亿公顷。

●世界卫生组织在《现代食物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和发展》报告中指出,针对转基因食品所作的上市前评估都没有发现对人类健康会有任何不利的影响。

●人类X染色体基因测序完成,黑猩猩基因组测序完成,人类与黑猩猩基因组比较初步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 一期工作完成。

科学家逐步揭示精神分裂症、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yndrome)以及阅读困难等疾病的根源。

●德国科学家绘制出首张人类蛋白质互作图谱,耶鲁大学科学家首次详细描绘出细胞信号转导网络。

公元2006年●解开“为什么雄性产生精子,而雌性产生卵子”之谜:“为什么雄性产生精子,而雌性产生卵子”这个生物学原初性问题就好像是数学里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样耐人寻味,一直以来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释,在2006年春天,著名学术杂志——Science杂志(3月31日)和PNAS杂志(2月21日)分别刊登了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突破:科学家们发现视黄酸(Retinoic acid)可以引起减数分裂,而减数分裂开始的时间会决定一个发育中的生殖细胞是朝雄性还是雌性的方向发展,这说明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而且对于这个极其重要的过程的解析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也可以为一些实践应用提供基础,比如帮助治疗不育不孕症,以及癌症研究,还可以用于病虫害防治方面。

●首次发现动物癌症可以传染:英国伦敦大学科学家在2006年8月11日的《Cell》杂志上报告称,他们研究证实一种恶性肿瘤能在狗之间传播,而此前的研究一直认为癌症不具备传染性。

虽然迄今还未发现人类癌症可在人际间传播,但这次他们收集的大量证据最终证实狗身上的这种疾病在同类间具有传染性,另外还有证据显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上的有袋目动物中可能也存在一种传染性癌症。

科学家表示,这些情况对人类是个提醒。

●世界上首次RNAi临床试验初获成功:RNAi技术无疑是本年度的一大热点。

2006年6月,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导致老年人失明的最常见病因,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能够通过siRNA技术进行治疗。

这些结果是由评估RNAi疗法对人类患者效果的首次临床试验中获得。

这项临床试验检测了一种叫做Bevasiranib的药物对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效果。

斯坦福大学的RNAi专家Mark Kay指出,这项试验的成果是RNA疗法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且他还预言RNAi在不久后就可能用于临床治疗。

●中国科学家参予的人类3号染色体测序结果和分析说明在著名的权威期刊《Nature》杂志上公布: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当代生命科学一项伟大的科学工程,这项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宏大项目奠定了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和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基础。

我国在1993年也启动了相关研究项目,1999年在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承担了其中1%的测序任务。

2006年4月我国科学家与英国,美国等处的科学家们一起在著名的权威期刊《Nature》杂志上公布了人类3号染色体的DNA测序结果和分析说明,标志着我国在基因组研究方面的重要进步。

●发现人类差异性基因不是0.1%,而是10%: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工作框架图以及单核苷酸多态(SNP)分析,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每个人之间彼此的DNA序列99.9%都是相同的,仅存在0.1%的差异。

然而,2006年11月公布的一张全新的人类基因组图谱: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图谱却告诉我们,人类的DNA差异高达10%。

CNVs包含了成百上千的基因,疾病位点,功能性因子和segmental duplications,比SNPs有更多的核苷含量(nucleotide content),因此也从另一方面,技术的角度说明了这一新的图谱对于研究遗传差异的意义。

●首次证明每个脑细胞都有自我更新能力:一直以来,脑细胞被认为是不可再生的。

佛罗里达大学McKnight大脑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2006年8月16日电子版《Development》一篇研究报告中却表示,人类普通成熟大脑细胞拥有与干细胞一样的自我更新能力。

此项研究首次证明了人类普通脑细胞具有分化为不同类型细胞的能力。

在小鼠体内,研究人员能够使来自癫痫症患者的脑成熟细胞分化出新的脑组织,并且能够在培养基中诱发人类脑细胞产生大量的新的脑细胞。

●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癌症基因组测序结果:美国国立癌症研究协会于2005年8月宣布准备开始为期三年的癌症基因组计划,当时被认为不现实。

2006年9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Sidney Kimmel综合癌症中心Ludwig中心、霍德华休斯医学院、南加州大学医学院等顶级实验室在《科学》杂志中公布说已经完成了乳腺癌和结肠癌中13,023个编码蛋白的基因的测序工作,这项“意外”的成果不仅为认识与癌症有关的突变提供了独有的视角,而且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能的新靶标、为癌症基因组计划提供参照。

●视网膜细胞移植获突破性进展: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穆尔菲尔德眼科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发现,失明老鼠接受视网膜感光细胞移植手术后,恢复了部分视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