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I.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性
- 原子和元素概念
- 原子的组成及质子、中子、电子的性质
- 原子核和电子壳层的结构
-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及Periods和Groups的概念
-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和特征
II. 化学式和化合价
- 电子排布和原子键的形成
- 化学键的概念
-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
- 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的概念
- 化学式的确定和化合价的计算
- 电荷平衡原则和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III. 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 化学反应的符号方程式和平衡方程式的写法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速率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速率方程式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IV.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类
- 酸和碱的概念和性质
- 酸碱盐的化学式和命名规则
-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选取
-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
- 酸碱溶液的pH值和酸碱中和指数
V.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性质
-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程式和计算
- 电化学原理和电解的概念
- 电解的原理和应用
VI. 有机化学基础
-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式
-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概念和性质
- 饱和烃、不饱和烃和烃类化合物的特性- 醇、醛、酮和羧酸的概念和性质。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总复习提纲:
1. 有关化学的基本概念
a. 物质、元素和化合物
b. 混合物和纯物质
c.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d.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
2. 元素和化合物
a. 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周期表
b. 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命名规则
c. 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命名规则
3. 物质的组成和分解
a. 元素的分解和合成
b. 化合物的分解和合成
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a. 原子的基本结构和核外电子分布
b. 原子序数、质量数和同位素
c.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分类
d. 原子的价电子和化合价
5. 化学键和物质的性质
a. 化学键的类型和形成
b.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c. 物质的导电性、溶解性和化学活性
6. 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a. 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
b.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电位
c.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性质和应用
7.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a. 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
b.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平衡常数
c. 扰动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平衡反应的应用
这个提纲涵盖了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主要内容,可以用来进行总复习和重点复习。

同时,建议根据具体教材和学校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复习的全面性
和准确性。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和提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和提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和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3.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分解成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4. 原子与分子:-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5.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二、化学语言1.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简写,如H代表氢,O代表氧。

2. 化学式:表示化合物组成的符号表达式,如H2O表示水。

3.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4. 摩尔概念:用于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个基本单位。

三、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四、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1. 酸碱盐:-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物质。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3.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 非金属:通常不导电、不导热,性质脆硬。

五、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器材的认识和使用。

2.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 称量:使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

- 溶解:将固体物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

- 过滤:分离固体不溶物和液体的混合物。

- 蒸发:通过加热使溶剂挥发,留下固体溶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精简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精简版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
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现象。
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剧烈氧化会发光、放热,如燃烧、爆炸;缓慢氧化放热较少,但不会发光,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
第三节制取氧气
气体制取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①)
氧气的检验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及常见物质发生的反应
物质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表达式)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4P+5O2 2P2O5
木炭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并发出白光
②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 CO2
②用作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③用于激光技术;④氦气可作冷却剂;⑤氙气可作麻醉剂。
空气污染和防治
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是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源包括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三大有害气体),还包括工业废气等方面。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下面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总复习提纲:
1.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 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
-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原子的基本结构和构成
- 元素的概念和分类
-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3. 化学键与化学式
- 原子的化学键和分子的化学键
- 以及离子的化学式
- 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
4. 物质的变化与反应
- 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 物质的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 反应质量守恒的法则
5. 常见化学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酸碱中和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6. 离子与溶液
- 离子的概念和离子的混合
- 溶解度和溶液饱和度
- 盐和酸的溶解和中和反应
7.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特点和作用
-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作用和来源
- 水的重要性和人体食物的消化
8. 燃烧与环境保护
- 燃烧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 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环境污染
- 碳循环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总复习提纲,涵盖了该学期所学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提纲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提纲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提纲第一章化学与生活•化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化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与注意事项•常见化学用品及其使用方法第二章纯净的物质——分离、纯化和测定•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常见分离方法及其原理与应用•初步纯化物质的几种方法•常见物质的化学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第三章物质的内部结构•原子理论的发展历程•原子结构及其对周期表的解释•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及其与原子结构的联系•分子的概念及其性质与种类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量单位•化学计量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其应用第五章溶液的表示与浓度的计算•溶液的概念及其分类•溶液的浓度表示法及其相互转化•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方法•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第六章氧气和氧化物•氧气的制备、性质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氧化物的概念和种类•氧化物的产生途径和反应性•氧化及其种类、反应和应用第七章酸、碱及其盐•酸碱概念及其区分方法•酸、碱和盐的种类及他们的性质和应用•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应用•重要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应用第八章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类及其性质•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合金的概念及其种类和应用第九章实验探究•量热实验和燃烧实验•酸碱中和和气体反应实验•单倍体氯仿制备实验•氢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总结本章为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提纲,共包括九个章节,涵盖了化学与生活、纯净的物质、物质的内部结构、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溶液的表示与浓度的计算、氧气和氧化物、酸、碱及其盐、金属与非金属、实验探究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有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化学与生活1.1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化学的发展历程:古代化学、近代化学和现代化学。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制品、新材料、食品工业、石油化工、医药卫生、环保等。

1.2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的。

•原子是最基本的物质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能用简单的符号和名称表示。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一定的化学组合比例形成的物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第二章:常见实验和化学计算2.1 常见实验和仪器•静电实验:用摩擦产生静电,引导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吸附实验:用活性炭等材料去除污染物,净化空气或水。

•气体实验:测量气体体积、温度、压强等物理量。

•化学计量法常见仪器:滴定管、容量瓶、分析天平等。

2.2 化学计算•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相对分子质量、单质的制备量、化学计量关系、摩尔及其应用等。

•化学计算常见应用:反应的计算、实验中单质的制备、解题思路等。

第三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3.1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的组成:核、电子云。

•原子的电子排布:电子层、电子壳、能级模型等。

•原子序数的特点:原子种类的相同与不同性质及其周期性规律等。

3.2 分子结构•分子的组成:原子间的化学键、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力的特征:分子间作用力的种类、分子间力的大小及其影响等。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应用:氢键、电场和电磁场等。

3.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质量、颜色、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燃烧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物质的物化变化:物理性质的变化、化学性质的变化、相变等。

第四章:常见物质和化学方法4.1 酸碱区分和酸碱性的表达•酸碱定义:布朗斯特德酸碱的定义、酸碱离子理论的介绍等。

•酸碱实验:利用酸碱指示剂、pH计等探究酸碱的物理性质。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提纲知识点大全30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提纲知识点大全30页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提纲(共30页)第1单元一、物质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对象:物质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考点一:化学发展史考点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二、走进化学实验室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2、常用的化学仪器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提纲

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提纲

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提纲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1.1 了解元素符号、元素名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1.1.2 掌握化合物概念及命名规则。

1.2 反应物和生成物1.2.1 熟悉化学反应的定义;1.2.2 能够分析和写出化学反应式;1.2.3 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守恒关系。

1.3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3.1 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1.3.2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元素分组规律;1.3.3 能够根据元素的位置和性质,预测元素的化学行为。

1.4 化学键和化合价1.4.1 剖析化学键的本质及化合价的内涵;1.4.2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的生成条件和特征。

1.5 气体状态和气体定律1.5.1 熟悉气体状态和气体定律的基本概念;1.5.2 掌握博意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表述和应用。

1.6 溶液和溶解度1.6.1 熟悉溶液的基本概念;1.6.2 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第二章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2.1 酸碱反应和中和反应2.1.1 熟悉酸和碱的概念,了解酸碱中和反应;2.1.2 掌握酸、碱的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及计算;2.1.3 了解pH值及其测定方法。

2.2 氧化还原反应2.2.1 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2.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态变化规律;2.2.3 掌握溶液中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3 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2.3.1 掌握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3.2 熟悉离子反应溶液中产生的沉淀的性质和检验法。

2.4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2.4.1 了解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2.4.2 掌握焓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4.3 熟悉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化学反应热公式的应用。

第三章化学实验与化学计算3.1 化学实验方法3.1.1 熟悉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常识;3.1.2 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和设备;3.1.3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初中化学人教版复习提纲(完整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复习提纲(完整版)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

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后能变成固态的干冰。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5、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粗盐、石灰石、盐酸、黄铜、生铁和钢等各种合金、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6、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O2、N2、CO2、H2O等。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3)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可分为阳离子[如Na+、NH4+]和阴离子[如Cl—、CO32—]。

9、原子结构:(1)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体积极小但质量相当于整个原子质量。

它虽小,还可分为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2)电子:带负电,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作高速运转。

跟原子比较,其质量和体积都可忽略不计。

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1、稳定结构:①最外层8电子②第一层为最外层2电子。

12、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O (2)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Al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九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9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提纲一、物质组成1、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以H2O为例3、有关物质组成的描述(实质是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关注以下三点:物质由组成;物质由构成;分子由构成。

二、物质的多样性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1、物质的三态变化是变化。

2、物质的分类(从元素的组成来分类):由组成的称为纯净物,由组成的称为混合物;由组成的叫单质,由组成的叫化合物;由组成且其中一种是化合物叫氧化物。

三、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1、分子是保持物质的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中最小粒子。

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

2、分子是原子的共同特征:不断,彼此间有,质量和体积都。

3、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

四、原子、离子结构与其性质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1、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和带负电荷的核外构成;原子核是由带的和不带电的构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等于。

3、原子、离子的判断: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显电中性,氧原子表示为。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带电荷,镁离子表示为。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带电荷,氯离子表示为。

4、写出氯的原子示意图中,小圈表示氯,圈内数字表示,弧线表示,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层的。

5、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排布,特别是与有密切关系。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4,较易电子;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4,较易电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为,(He为),达到稳定。

五、化合价与化学式1、在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价,氧元素通常显价。

2、用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3、化合物中,元素的正价与负价代数和为,据此可依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和根据化合价检查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4、根据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及其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六、元素(符号名称分类元素周期表)1、具有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

元素讲种类,不讲。

2023年中考人教版化学复习知识点提纲汇总

2023年中考人教版化学复习知识点提纲汇总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复习知识点提纲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近代,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从此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其内容是物质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4、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汽油挥发、灯泡通电发光、浓硫酸吸水、氢氧化钠潮解等。

化学变化是指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如:木柴燃烧、铁生锈等。

5、变化和性质的区分:变化是一个过程。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常用:易、会、能、是、可以等词描述。

6、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零排放)7、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冷凝而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点燃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8、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含量最多的是氮气)9、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10、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需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体积--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初中化学总复习提纲(上)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复习提纲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复习提纲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复习提纲以下是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
1. 基本概念回顾:
-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 元素与化合物的概念
-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解读
- 元素周期表和化学性质的关系
2.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
- 实验方法和现象的描述
-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3. 常见化学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金属和酸的反应
- 燃烧反应与氧化反应
4. 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 酸和碱的性质及应用
- 食盐、氢氧化钠、硫酸、氢氧化钙等化学品的性质和用途
5. 化学实验和实验技巧:
- 实验室安全规范
- 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 实验报告的写法和要点
6. 重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
- 空气和水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利用
- 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的措施
7. 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 针对常见生活问题的化学原理解释
- 化学在医药、食品、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运用
这个提纲涵盖了九年级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和重要概念,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习。

如有需要,你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老师的要求进行深入学习。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全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全册复习提纲

一、物质的分类和性质1.物质的分类a.纯物质和混合物b.纯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c.混合物的分类: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2.物质的性质a.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b.化学性质:燃烧性、氧化性、还原性等c.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等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a.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b.原子的核心:质子和中子c.电子分布:能级和轨道2.元素周期律a.周期表的构成:周期和族b.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c.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区别和特点三、反应与方程式1.化学反应a.化学反应的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等b.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2.化学方程式a.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格式b.平衡反应中的配平c.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容积和摩尔数四、酸碱与盐1.酸碱的基本概念a.酸碱的味道和性质b.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用途2.酸碱的常见性质a.酸碱的导电性和酸碱试纸的使用b.酸碱反应的氧化还原性质3.酸碱盐a.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生成盐b.盐的命名和性质五、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a.氧化剂和还原剂b.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c.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2.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a.各种金属元素的活动性b.金属的腐蚀和防腐措施c.燃烧反应和燃烧热六、电化学和电解质溶液1.电化学基本概念a.电导性和电解质溶液b.阳离子和阴离子c.电子表面反应和标准电极电势2.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和电解质的导电性a.电解过程和电解质的离子移动b.电解质的电解方程式和计算c.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和浓度七、化学与能量1.热化学基本概念a.反应的放热和吸热b.爱尔温定律和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方程2.燃烧和酸碱中的能量转化a.燃烧反应的热量变化b.酸碱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八、化学与环境1.化学污染和环境保护a.大气污染和酸雨的形成b.水污染和生态平衡c.土壤污染和环境修复2.合成材料和可再生资源a.合成材料的种类和制备方法b.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初中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氧气为、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1)与氧气接触,(2)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负极产生,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质量比为,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O 2、H 2、CO 2、CO 、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干冰是CO 2固体。

(碳酸气)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2、金刚石(C )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 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 和CO 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 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 2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CO 2、HCl 、NH 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O 、N 2、(NO )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 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KClO 3—— _________ KMnO 4—— _______ 工业上制制O 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 2、 O 2的沸点不同,N 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 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 2而生成H 2O )(也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Zn+H 2SO 4— Zn+HCl — 工业上制H 2的原料:水、水煤气(H 2、CO )、天然气(主要成分CH 4)③实验室制CO 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 ),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 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CaCO 3+ HCl —工业上制CO 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 CaCO 3—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 和O 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 和O 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 2。

③(红色或白色)P 和O 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 2O 5。

(用于发令枪)④(银白色)Mg 和O 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

(用于照明弹等)⑤(银白色)Fe 和O 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 3O 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 2和O 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燃烧 C2H5OH+ O2—甲醇燃烧 CH3OH+ O2—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①可燃性 H2+ 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CO+ O2— H2的爆炸极限为4——74.2%C+ O2—(氧气充足) C+ O2—(氧气不足)②还原性 H2+CuO—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注意事项:①先通氢气,后加热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②实验完后,先移开酒精灯,后停氢气防止高温的铜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C+ CuO—黑色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CuO—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7、CO2①与水反应: CO2+H2O—(紫色石蕊变红色)②与碱反应: CO2+Ca(OH)2—(检验CO2的方程式)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①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CO2+Ca(OH)2—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CaO[CaCO3]只能煅烧 CaCO3—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 CaCO3+ HCl—③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H2、O2、CO2:用燃着的木条[(H2、CO2),(O2、CO2),(CO、CO2)]用石灰水8、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醋酸又名乙酸,CH3COOH,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

(铁)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2、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

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3、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

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黑色金属:Fe、Mn、Cr(铬)有色金属:除前三种以外都是,如Cu、Zn、Al5、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

生铁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某些场合可以代替钢。

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

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不能:置换)炼钢设备:转炉、电炉、平炉。

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7、白口铁的用途:用于炼钢、灰口铁的用途制造化工机械和铸件。

低碳钢和中碳钢用来制造机械零件,钢管。

高碳钢用来制刀具、量具和模具。

8、锰钢中合金元素为锰,韧性好,硬度大;不锈钢中合金元素为铬、镍,抗腐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9、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

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

钛耐腐蚀性好。

(溶液)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对温度例外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从溶液里得到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如NaCl)从盐水中得NaCl固体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②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如硝酸钾)此方法还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得较纯的硝酸钾晶体。

4、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增大而增大(组成与结构)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Cl2)。

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

物质由什么样的微粒组成就由什么微粒保持其化学性质。

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