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11+气相色谱法.ppt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法》课件
![《气相色谱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6da7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b.png)
定义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混 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利用不同物质 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 异进行分离。
原理
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之 间进行吸附、脱附、溶解、挥发的过 程,使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 配系数,从而实现分离。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气相色谱法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 善的过程,逐渐成为一种高效、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的优缺点
优点
高分离效能
气相色谱法具有很高的分离效能,能够分离复杂 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
快速分析
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可以实现快速分析,提高工 作效率。
ABCD
高灵敏度
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法能够检测出低 浓度的物质,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应用广泛
气相色谱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环境监测、 食品检测、药物分析等。
分离柱
常用的分离柱有填充柱和 毛细管柱,选择合适的分 离柱是关键。
分离温度
温度对分离效果影响较大 ,需根据被测物质性质选 择合适的温度范围。
检测技术
热导检测器
基于热导原理,对气体或蒸气进行检测。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用于检测有机化合物,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电子捕获检测器
用于检测电负性物质,如有机氯、有机磷等。
信号处理
检测器输出的信号需要经过放大、处 理和记录,以便准确测量各组分的浓 度。
进样系统
功能
进样系统负责将样品引入色谱柱。
类型
常见类型有直接进样、分流进样和不分流 进样等。
进样量控制
进样方式
进样量的大小和准确度对实验结果有重要 影响,因此需要精确控制进样量。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混 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利用不同物质 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 异进行分离。
原理
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之 间进行吸附、脱附、溶解、挥发的过 程,使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 配系数,从而实现分离。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气相色谱法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 善的过程,逐渐成为一种高效、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的优缺点
优点
高分离效能
气相色谱法具有很高的分离效能,能够分离复杂 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
快速分析
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可以实现快速分析,提高工 作效率。
ABCD
高灵敏度
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法能够检测出低 浓度的物质,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应用广泛
气相色谱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环境监测、 食品检测、药物分析等。
分离柱
常用的分离柱有填充柱和 毛细管柱,选择合适的分 离柱是关键。
分离温度
温度对分离效果影响较大 ,需根据被测物质性质选 择合适的温度范围。
检测技术
热导检测器
基于热导原理,对气体或蒸气进行检测。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用于检测有机化合物,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电子捕获检测器
用于检测电负性物质,如有机氯、有机磷等。
信号处理
检测器输出的信号需要经过放大、处 理和记录,以便准确测量各组分的浓 度。
进样系统
功能
进样系统负责将样品引入色谱柱。
类型
常见类型有直接进样、分流进样和不分流 进样等。
进样量控制
进样方式
进样量的大小和准确度对实验结果有重要 影响,因此需要精确控制进样量。
气相色谱(共13张PPT)
![气相色谱(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55fd9a27d3240c8547ef1a.png)
气化室温度100℃;检测室温度120℃;
在没有组分流出时,色谱图的记录是检测器的本底信 GC所能直接分离的样品应是可挥发,且是热稳定的,沸点一般不超过500oC。
常用的载气有氦气,氮气和氢气。
号,即色谱图的基线。 检测器能将奖品组分的存在与否转变为电信号,而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检测组分的量成正比例。
固定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或液体)称为固定相。
第3页,共13页。
GC所能直接分离的样品应是可挥发,且是热 稳定的,沸点一般不超过500oC。有些虽然 不能用GC直接分析的样品,可通过特殊进样 技术,如裂解进样和顶空进样,也可用GC间 接分析。
第4页,共13页。
GC分析流程图
样品 进样汽化
色谱柱分离 检测器
载气 信号记录
第5页,共13页。
第6页,共13页。
第8页,共13页。
气相色谱法分析氮乙烯单体中的杂质
1 实脸部分
1.1 /仪器
1102一气相色谱仪(上海分析仪器厂); FID检测器;CDMC一1EX色谱数据处理机; TG一328A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 1.2 试剂
1,1一二氯乙烷(GR);乙醛(GR);乙炔 (99.99%);偏抓乙烯(GR);1,2一二氯乙烷
第2页,共13页。
GC用气体做流动相,又叫载气。常用的载 气有氦气,氮气和氢气。与LC相比,GC流 动相的种类少,可选择范围小,载气的主要 作用是将样品带入GC系统进行分离,其本身 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很有限。换个角度看,GC 的操作参数优化相对LC要简单一些。此外, 一般GC载气的成本要低于LC的流动相的成 本.
第12页,共13页。
参考文献
<<气相色谱方法及应用>> 刘虎威 编著
在没有组分流出时,色谱图的记录是检测器的本底信 GC所能直接分离的样品应是可挥发,且是热稳定的,沸点一般不超过500oC。
常用的载气有氦气,氮气和氢气。
号,即色谱图的基线。 检测器能将奖品组分的存在与否转变为电信号,而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检测组分的量成正比例。
固定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或液体)称为固定相。
第3页,共13页。
GC所能直接分离的样品应是可挥发,且是热 稳定的,沸点一般不超过500oC。有些虽然 不能用GC直接分析的样品,可通过特殊进样 技术,如裂解进样和顶空进样,也可用GC间 接分析。
第4页,共13页。
GC分析流程图
样品 进样汽化
色谱柱分离 检测器
载气 信号记录
第5页,共13页。
第6页,共13页。
第8页,共13页。
气相色谱法分析氮乙烯单体中的杂质
1 实脸部分
1.1 /仪器
1102一气相色谱仪(上海分析仪器厂); FID检测器;CDMC一1EX色谱数据处理机; TG一328A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 1.2 试剂
1,1一二氯乙烷(GR);乙醛(GR);乙炔 (99.99%);偏抓乙烯(GR);1,2一二氯乙烷
第2页,共13页。
GC用气体做流动相,又叫载气。常用的载 气有氦气,氮气和氢气。与LC相比,GC流 动相的种类少,可选择范围小,载气的主要 作用是将样品带入GC系统进行分离,其本身 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很有限。换个角度看,GC 的操作参数优化相对LC要简单一些。此外, 一般GC载气的成本要低于LC的流动相的成 本.
第12页,共13页。
参考文献
<<气相色谱方法及应用>> 刘虎威 编著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477c7d650e52ea5518986e.png)
平缓。如A 前延峰(leading peak): 前沿平缓,后
沿陡峭。如B
A
B
对称因子[ƒs (symmetry factor)]
即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
用来描述峰形对称程度的。
计算公式为:
fs
W0.05h 2A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和特点
(一)分类 按固定相的聚集状态分: 气固色谱法(GSC),属吸附色谱 气液色谱法(GLC),属分配色谱
按操作形式分,气相色谱属柱色谱.
按柱的粗细不同分:
填充柱色谱法:将固定相填充在金属
或玻璃管中(内径4mm~6mm)
毛细管柱色谱:毛细管柱(0.1mm~0.5mm)
分为
开口毛细管柱
和固体。(沸点在500℃以下,热稳定性 好,分子量在400以下的物质)。 目前气相色谱法所能分析的有机物,约 占全部有机物(约300万种)的20%。
气相色谱两大弱点: a.受试样蒸汽压限制 b.定性困难
二、气相色谱仪 gas chromatographic instruments
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
柱制备对柱效有较大影响,填料装填 太紧,柱前压力大,流速慢或将 柱堵 死;反之空隙体积大,柱效低。
4.检测系统(detection system) 色谱仪的眼睛。包括检测器、控温装 置;若作制备,则在检测器后面接分 步收集器。 作用:按组分浓度或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转化成相应电信号
检测器:
广普型——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
气化室: 将液体试样瞬间气化的 装置。无催化作用。
3.色谱柱系统(column system) 包括恒温控制装置,是色谱仪的心脏部
分。
柱材质:不锈钢管或玻璃管,内径3-6 毫米。长度可根据需要确定。
沿陡峭。如B
A
B
对称因子[ƒs (symmetry factor)]
即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
用来描述峰形对称程度的。
计算公式为:
fs
W0.05h 2A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和特点
(一)分类 按固定相的聚集状态分: 气固色谱法(GSC),属吸附色谱 气液色谱法(GLC),属分配色谱
按操作形式分,气相色谱属柱色谱.
按柱的粗细不同分:
填充柱色谱法:将固定相填充在金属
或玻璃管中(内径4mm~6mm)
毛细管柱色谱:毛细管柱(0.1mm~0.5mm)
分为
开口毛细管柱
和固体。(沸点在500℃以下,热稳定性 好,分子量在400以下的物质)。 目前气相色谱法所能分析的有机物,约 占全部有机物(约300万种)的20%。
气相色谱两大弱点: a.受试样蒸汽压限制 b.定性困难
二、气相色谱仪 gas chromatographic instruments
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
柱制备对柱效有较大影响,填料装填 太紧,柱前压力大,流速慢或将 柱堵 死;反之空隙体积大,柱效低。
4.检测系统(detection system) 色谱仪的眼睛。包括检测器、控温装 置;若作制备,则在检测器后面接分 步收集器。 作用:按组分浓度或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转化成相应电信号
检测器:
广普型——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
气化室: 将液体试样瞬间气化的 装置。无催化作用。
3.色谱柱系统(column system) 包括恒温控制装置,是色谱仪的心脏部
分。
柱材质:不锈钢管或玻璃管,内径3-6 毫米。长度可根据需要确定。
气相色谱培训ppt
![气相色谱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a60ee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8.png)
气路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对于保证气相 色谱仪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
载气在气相色谱仪中起到携带样品的 作用,而燃气则用于为检测器提供能 量。
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是将样品引入气相色 谱仪的装置,其设计应尽可能 减少样品在进入色谱柱前的损 失和污染。
进样系统通常包括进样口、衬 管、玻璃毛和注射器等部件。
实验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 流通,防止有毒有害气体聚集。
在实验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 护装备,如化学防护眼镜、实验服、 化学防护手套等,以防止化学品的伤 害。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 尽量使用长柄工具或机械手进行操作。
仪器维护与保养
01
02
03
04
气相色谱仪应定期进行清洁和 维护,保持仪器内部的清洁和
从而实现各组分的分离。
检测原理
经过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化为电信号,记录色 谱峰并进行分析。常见的检测器有热导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等。
02
气相色谱仪器介绍
气路系统
气路系统是气相色谱仪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负责提供载气和燃气。它通常 包括气瓶、减压阀、压力调节器、流 量控制器和气化室等部件。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是应用广泛 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农 药残留。
详细描述
气相色谱法具有高分离效能和灵敏度,能够 有效地分离和检测出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在 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中,气相色谱法可以检 测出多种农药残留,包括有机磷、有机氯、 拟除虫菊酯等。通过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检 测器,可以实现对农药残留的定性和定量分
正常运行。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 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是否 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d24f3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b.png)
甲醇淋洗、烘干
酸。一些拖尾,可加 H3PO4 或 KOH 添加剂解决。
碱洗
5-10%NaOH 甲醇液回流, 水、甲醇淋洗、烘干
除 Al2O3 酸性作用点。用于胺类等碱性物质。
硅烷化 釉化
加入 DMCS 或 HMDS 等硅 烷化试剂,使与-SiOH 反应 2%Na2CO3 浸泡担体,过滤 得滤液再水稀 3 倍,用稀滤 液淋洗担体,烘干后再高温 处理
气固色谱:利用不同物质在固体吸附剂上的物理 吸附——脱吸能力不同实现物质的分离。只适于 较低分子量和低沸点气体组分的分离分析。
气液色谱:利用待测物在气体流动相和固定在惰 性固体表面的液体固定相之间的分配原理实现分 离。
第一节 气相色谱仪
102G型气相色谱仪
102型气相色谱仪 常用于学生实验
GC-7890气相色谱仪
350~550oC 活化
永久气体
不同极性 170oC
除水、通气活化
水+气体氧 +CH4+低级醇
化
物
二 气液色谱固定相——载体+固定液 由载体和固定液构成; 载体为固定液提供大的惰性表面,以承担固定
液,使其形成薄而匀的液膜。 1. 载体 也称担体
惰性的,多孔性固体颗粒。 对载体的要求:稳、匀、大。 载体类型:分为硅藻土型和非硅藻土型,后硅藻土型
第3章 气相色谱分析
3.1、气相色谱仪 3.2、气相色谱流动相与固定相 3.3、气相色谱检测器 3.4、 气相色谱分离分析条件 3.5、气相色谱定性方法 3.6、气相色谱定量方法 3.7、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简介 3.8、气相色谱的应用
气相色谱过程:待测物样品被被蒸发为气体 并注入到色谱分离柱柱顶,以惰性气体 指不与 待测物反应的气体,只起运载蒸汽样品的作用, 也称载气 将待测物样品蒸汽带入柱内分离。 其分离原理是基于待测物在气相和固定相之 间的吸附——脱附 气固色谱 和分配 气液色 谱 来实现的。因此可将气相色谱分为气固色 谱和气液色谱。
11 气相色谱分析法(110)
![11 气相色谱分析法(110)](https://img.taocdn.com/s3/m/656f8e26336c1eb91a375d85.png)
值。或者:
n有效
16R2 ( r21 )2 r21 1
于是
L
16R 2
( r21 )2 r21 1
H 有效
对于一定的色谱柱和一定的难分离物质对,在一
定的操作条件下,r21与H有效为常数,则L∝R2或 R L . (一般填充柱的H有效≈1mm) .
p314例子:
假设两组分的相对保留值为1.15,要在一根填充 柱上获得完全分离(即R=1.5),需有效塔板数和柱长 各为多少?
V ’R调整保留体积: V’R=VR-VM
(3)相对保留值 r21(选择性因子ɑ)
r21 =
t' R2
t' R1
=
V' R2
V' R1
r21 同种固定液对难分离物质对的选择性度量
r21 越大,两组分分离越容易 在气相色谱中, r21的大小仅与固定相种类和 柱温有关。在液相色谱中, r21与固定相、流 动相及柱温有关。 r21是色谱定性的重要参数, 实验室之间可通用。
由于相邻两峰的峰基宽相近似,可令
W(1)=W(2)=W,并用
r21
t/ R(2)
t/ R (1)
代入(3)式,结合(2)式则可推导得到R 与 n有效之间的关系式:
R n有效 ( r21 1) ………….(5)
16
r21
这样就把分离度R、柱效能n和柱的选择性r21联系 了起来,根据其中的两个量,就可计算出第三个量的
从以上讨论可知,组分在柱内运行的多途径,浓度梯 度造成的分子扩散和组分在气液两相质量的传递不能瞬间 达到平衡,是造成色谱峰扩展,柱效能下降的原因。
速率理论指出了影响柱效能的因素,为色谱分离操作 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是,许多影响柱效能的因 素彼此以相反的效果存在着。如流速加大,分子扩散项的 影响减小,传质阻力项的影响增大;温度升高,有利于传 质,但又加剧了分子扩散的影响等等。必须全面考虑这些 相互矛盾的影响因素,选择适当的色谱分离操作条件,才 能提高柱效能。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1aa1e981c758f5f61f67d7.png)
• 3、保留值:是试样各组分在
色谱柱中保留行为的量度,它 反映组分与固定相间作用力大 小,通常用保留时间和保留体 积表示。 死时间tM:不被固定相吸附或 溶解的组分(如空气、甲烷) 从进样到出现其色谱蜂最大值 所需的时间,图中O'A'所示。 保留时间tR :指某组分通过 色谱柱所需时间,即试样从进 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时的时间, 图中O‘B所示。 调整保留时间tR’ 死时间后的 保留时间,它是组分在固定相 中的滞留时间。图中A’B所示, 即 tR’ = tR - tM
通常以有效塔板数neff 和有效塔板高度Heff 表示:
neff H eff
t t 2 5.5 4( ) 1 6( )2 W1 / 2 Wb L neff
' R
' R
2-2-3 速率理论
• 塔板理论存在的假定有缺陷,不能解释塔板高度H
受那些因素影响. 1956年,荷兰化学工程师van Deemter提出了色谱过程动力学速率理论。 • van Deemter方程:H=A+B/u+C*u u 为流动相线速度; A,B,C 为常数. 其中: A — 涡流扩散系数; B — 分子扩散系数; C — 传质阻力系数(包括液相和固相传质阻力系 数)
• 1、气路系统
• 载气:H2,N2,He,Ar等 • 净化器:提高载气纯度 • 稳压恒流装置,气体流速控制和测量。
• 2、进样系统
• 进样器: 微量注射器、六通阀 • 气化室:瞬间气化,死体积尽可能小
• 3、分离系统
• 色谱柱有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大类
2-1-3 组成
• • • • •
4、温控系统 色谱柱、气化室、检测室三处温度控制 气化室温度应使试样瞬间气化但又不分解; 检测器除氢火焰外都对温度敏感; 柱温的变化影响柱的选择性和柱效,因此柱室的 温度控制要求精确,温控反复根据需要可以恒温, 也可以程序升温。
气相色谱原理基础ppt课件
![气相色谱原理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9853a5daef5ef7ba0d3ca4.png)
捕集小分子烃类物质
氧气捕集器
微量的氧气会破坏色谱柱,特别是对毛细管柱。 氧气捕集器应连接在分子筛干燥器和仪器安装设备的进样口之间。
11
3.3管路和净化器注意事项
须使用GC 专用铜管或不锈钢管。
塑料管会渗透O2和其它污染物。还可能会释放其它可被 检测到的干扰物。
管子使用前确保洁净,否则先用甲醇冲洗,载气吹干。
一般情况下进样速度必须很快,因为当进 样时间太长时,试样原始宽度将变大,色谱峰 半峰宽随之变宽,有时甚至使峰变形。一般地, 进样时间应在1s以内。
19
5.分离系统:
分离系统是指把混合样品中各组分分离的装置,它由 色谱柱组成。
色谱柱的分类:
1)填充柱 由不锈钢、玻璃和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成,常用 的为不锈钢柱,柱管内径为2-6mm,柱长1-5m。柱形有U 型和螺旋型二种。
15
4.3进样口类型
1)分流/不分流进样口 (SSI) 2)隔垫吹扫填充柱进样口 (PPI) 3)冷柱头进样口 4)程序升温汽化进样口 (PTV):进样口的加热丝可程序升温,
适合多组分难分离的物质分离 5)顶空进样 6)微相固萃取进样
16
4.4进样口的日常维护
更换隔垫 清洗或更换进样针 进行泄漏测试和维修 清洗或更换衬管/内插件 更换O-形环 清洗或更换分流平板和金属垫片(SSI)
13
4.1进样器
液体样品的进样一般采用微量注射器。 气体样品的进样常用色谱仪本身配置的推拉
式六通阀或旋转式六通阀定量进样,也可采用 气密性针进样(手动进样)
14
4.2汽化室
为了让样品在气化室中瞬间气化而不分解,因 此要求气化室热容量大,并不使样品分解。为了尽 量减少柱前谱峰变宽,气化室的死体积应尽可能小。 常用金属块制成汽化室、外套加热块,为消除金属 表面的催化作用,在汽化室管内有石英衬管,衬管有 分流与不分流之分。衬管是可以清洗的。
氧气捕集器
微量的氧气会破坏色谱柱,特别是对毛细管柱。 氧气捕集器应连接在分子筛干燥器和仪器安装设备的进样口之间。
11
3.3管路和净化器注意事项
须使用GC 专用铜管或不锈钢管。
塑料管会渗透O2和其它污染物。还可能会释放其它可被 检测到的干扰物。
管子使用前确保洁净,否则先用甲醇冲洗,载气吹干。
一般情况下进样速度必须很快,因为当进 样时间太长时,试样原始宽度将变大,色谱峰 半峰宽随之变宽,有时甚至使峰变形。一般地, 进样时间应在1s以内。
19
5.分离系统:
分离系统是指把混合样品中各组分分离的装置,它由 色谱柱组成。
色谱柱的分类:
1)填充柱 由不锈钢、玻璃和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成,常用 的为不锈钢柱,柱管内径为2-6mm,柱长1-5m。柱形有U 型和螺旋型二种。
15
4.3进样口类型
1)分流/不分流进样口 (SSI) 2)隔垫吹扫填充柱进样口 (PPI) 3)冷柱头进样口 4)程序升温汽化进样口 (PTV):进样口的加热丝可程序升温,
适合多组分难分离的物质分离 5)顶空进样 6)微相固萃取进样
16
4.4进样口的日常维护
更换隔垫 清洗或更换进样针 进行泄漏测试和维修 清洗或更换衬管/内插件 更换O-形环 清洗或更换分流平板和金属垫片(SSI)
13
4.1进样器
液体样品的进样一般采用微量注射器。 气体样品的进样常用色谱仪本身配置的推拉
式六通阀或旋转式六通阀定量进样,也可采用 气密性针进样(手动进样)
14
4.2汽化室
为了让样品在气化室中瞬间气化而不分解,因 此要求气化室热容量大,并不使样品分解。为了尽 量减少柱前谱峰变宽,气化室的死体积应尽可能小。 常用金属块制成汽化室、外套加热块,为消除金属 表面的催化作用,在汽化室管内有石英衬管,衬管有 分流与不分流之分。衬管是可以清洗的。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19d9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6.png)
根据需要检测的物质性质和浓度范围,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检测器,以确保
最佳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设计实验流程
根据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特点,设计 合理的实验流程,包括样品处理、进 样、分离、检测等步骤。
优化实验条件
通过调整实验参数,如温度、压力、 流量等,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效 率和准确性。
实验操作技巧
样品处理
数据处理系统
功能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数 据,生成报告。
软件要求
需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进行基线校 正、峰识别、定量计算等操作。
硬件配置
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配置需满足数据处理速 度和存储需求。
输出方式
数据处理系统应支持多种数据输出方式,如 文本、图表等,方便结果展示和交流。
03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气相色谱法简介 •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构成 •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 气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 •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实例 • 气相色谱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气相色谱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 杂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通过 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
样品前处理
样品收集
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交叉污染和误差。
样品浓缩
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进行浓缩,以便后续分析。
样品净化
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衍生化
将某些不易检测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更易检测的化合物。
气化与进样
气化
将样品加热使其变成气体,以便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进样
最佳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设计实验流程
根据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特点,设计 合理的实验流程,包括样品处理、进 样、分离、检测等步骤。
优化实验条件
通过调整实验参数,如温度、压力、 流量等,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效 率和准确性。
实验操作技巧
样品处理
数据处理系统
功能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数 据,生成报告。
软件要求
需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进行基线校 正、峰识别、定量计算等操作。
硬件配置
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配置需满足数据处理速 度和存储需求。
输出方式
数据处理系统应支持多种数据输出方式,如 文本、图表等,方便结果展示和交流。
03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气相色谱法简介 •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构成 •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 气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 •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实例 • 气相色谱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气相色谱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 杂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通过 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
样品前处理
样品收集
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交叉污染和误差。
样品浓缩
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进行浓缩,以便后续分析。
样品净化
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衍生化
将某些不易检测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更易检测的化合物。
气化与进样
气化
将样品加热使其变成气体,以便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进样
《气相色谱仪》课件
![《气相色谱仪》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3535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4.png)
05 气相色谱仪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
1 2 3
高效分离技术
通过改进色谱柱填料和优化色谱分离条件,提高 气相色谱仪的分离效率和分辨率,缩短分析时间 。
智能化控制
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气相色谱仪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提高分析准确性和稳定 性。
微型化与便携化
减小气相色谱仪的体积和重量,提高其便携性和 移动性,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峰形异常
可能是由于进样技术、色谱柱性能下降或检测器污染引起 的。应检查进样技术、色谱柱性能及检测器清洁情况。
灵敏度下降
可能是由于检测器污染、气体流量不稳定或电路问题引起 的。应检查检测器清洁情况、气体流量及仪器电路是否正 常。
重复性差
可能是由于进样技术不稳定、色谱柱性能下降或仪器状态 不稳定引起的。应检查进样技术、色谱柱性能及仪器状态 是否稳定。
等的分离和测定。
石油分析
用于石油和石油产品的 组分分析,如烃类、含
氧化合物等。
食品分析
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 添加剂、风味组分等的
检测。
环保分析
用于大气、水体、土壤 等环境样品中的有害物
质分析。
02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进样系统
进样阀
用于进样和定量。常用的 有旋转式六通阀和十通阀 。
进样针
用于抽取样品,要求其有 足够的精度和耐用性。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启动,确保 仪器处于稳定状态。
开始进样
将处理后的样品注入进样口, 开始进行分析。
观察色谱图
在分析过程中,观察色谱图的 峰形、峰高、峰面积等参数, 判断分离效果和分析结果。
记录数据
记录色谱图中的各项数据,如 保留时间、峰高、峰面积等。
第一章气相色谱法112页PPT
![第一章气相色谱法11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207ff9f524ccbff1218492.png)
薄层色谱法是将适当粒度的吸附剂 作为固定相涂布在平板上形成薄层,然 后用与纸色谱法类似的方法操作以达到 分离目的。
根据以上所述,将色谱法的分类总结于表 1-1中。
15
16
§1-2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一.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17
如果进样量很小,浓度很低,在吸附等温线的 线性范围内,色谱峰如果对称,可用Gauss正态分 布函数表示:
22
4.死体积 VM (dead volume)
指色谱柱在填充后,柱管内固定相颗粒间 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间 以及检测器的空间的总和.当后两项很小而可忽 略不计时,死体积可由死时间与流动相体积流速 F0(mL/min)计算:
VM = tM·F0
23
5.保留体积 VR (retention volume) 指从进样开始到被测组份在柱后出现浓度
仪器分析
Instrumental Analysis
讲授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气相色谱分析 电位分析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2
第1章 气相色谱分析
Gas Chromatography(GC)
3
§1-1 概述
色谱法是在1903年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 分离植物色素时首先采用的。后来不仅用于分 离有色物质,还用于分离无色物质,并出现了 种类繁多的各种色谱法。许多气体、液体和固 体样品都能找到合适的色谱法进行分离和分析。
技术称为亲和色谱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
常用于蛋白质的分离 。
11
三、按固定相的几何形式分类 1.柱色谱法 2.纸色谱法 3.薄层色谱法
12
1.柱色谱法 (column chromatography) 柱色谱法是将固定相装在一金属或玻
根据以上所述,将色谱法的分类总结于表 1-1中。
15
16
§1-2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一.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17
如果进样量很小,浓度很低,在吸附等温线的 线性范围内,色谱峰如果对称,可用Gauss正态分 布函数表示:
22
4.死体积 VM (dead volume)
指色谱柱在填充后,柱管内固定相颗粒间 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间 以及检测器的空间的总和.当后两项很小而可忽 略不计时,死体积可由死时间与流动相体积流速 F0(mL/min)计算:
VM = tM·F0
23
5.保留体积 VR (retention volume) 指从进样开始到被测组份在柱后出现浓度
仪器分析
Instrumental Analysis
讲授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气相色谱分析 电位分析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2
第1章 气相色谱分析
Gas Chromatography(GC)
3
§1-1 概述
色谱法是在1903年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 分离植物色素时首先采用的。后来不仅用于分 离有色物质,还用于分离无色物质,并出现了 种类繁多的各种色谱法。许多气体、液体和固 体样品都能找到合适的色谱法进行分离和分析。
技术称为亲和色谱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
常用于蛋白质的分离 。
11
三、按固定相的几何形式分类 1.柱色谱法 2.纸色谱法 3.薄层色谱法
12
1.柱色谱法 (column chromatography) 柱色谱法是将固定相装在一金属或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将色谱分离后的各组分的量 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然 后纪录下来。 灵敏度高 线性范围宽 响应速度快 结构简单 通用性强
要求:
常用检测器: 热导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电子捕获检测器
气相色谱检测器
气相色谱检测器是把载气里被分离的 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目前检测器的种类多达数十种。根据检测 原理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浓度型检测器和
它的缺点是线性范围窄,只有103左右, 且响应易受操作条件的影响,重现性较差。
1.电于捕获检测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实际上它是一种放射性离子化检测 器,与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相似,也需要一 个能源和一个电场。能源多数用63Ni或3H 放射源,其结构如下图:
检测器内腔有两个电极和筒状的 β放射源。β放射源贴在阴极壁上,以 不锈钢棒作正极,在两极施加直流或 脉冲电压。放射源的β射线将载气 (N2或Ar)电离,产生次级电子和正 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向正极走 向移动,形成恒定基流。
固定相
液体固定相:由担体和固定液组成
(1)固体固定相:
固体吸附剂包括活性碳、硅胶、Al2O3、 分子筛等;用于H2、O2、N2、CO、CO2、 C1-C4的分离; (2)液体固定相
担体
固定液
4.控制温度系统
在气相色谱测定中,温度是重要的指 标,它直接影响色谱柱的选择分离、检测 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控制温度主要指对 色谱柱炉,气化室,检测器三处的温度控 制。色谱柱的温度控制方式有恒温和程序 升温二种。
裂解 C6H6 3O2 + 6 CH 6CHO + 6H2O
+
6 CH 6CHO + 6e 6CO + 6H3O
+ +
3.影响操作条件的因素
离子室的结构对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的灵敏度有直接影响,操作条件的变化, 包括氢气、载气、空气流速和检测室的 温度等都对检测器灵敏度有影响。
三.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气相色谱仪
一.GC工作过程
气相色谱仪主要包括五部分: 1、载气系统 2、进样系统
3、分离系统
4、温控系统
5、检测系统
1、载气系统 载气由压缩气体钢瓶供给,经减压阀、稳压阀 控制压强和流速,由压强计指示气体压强,然后进 入检测器热导池的参考臂,继而进入色谱柱。最后 通过热导池、流量计而放入大气。
当载气带有电负性溶质进入检测器 时,电负性溶质就能捕获这些低能量的自 由电子,形成稳定的负离子,负离子再与 载气正离于复合成中性化合物,使基流降 低而产生负信号——倒峰 。
2.捕获机理
捕获机理可用以下反应式表示:
N2
β
+ N2
+e
-
AB + e AB +
+ N2
AB + E N2 + AB
四.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 六通阀
进样系统 通常采用六通伐进样:
色谱柱 色谱柱
1
泵 2
泵
进 样
接色谱柱 散热片
加热块
载气入口 汽化室示意图
对高分子样品,采用裂解装置:
管式炉裂解器
热丝裂解器
居里点裂解器
载气入口
尼龙6/66共聚物在6500C的裂解色谱图
3.分离系统 分离系统由色谱柱组成,它是色谱仪 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分离样品。色谱柱 主要有两类:填充柱和毛细管柱。
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气相色谱法(GC)是英国生物化学 家 Martin A T P等人在研究液液分配色谱 的基础上,于1952年创立的一种极有效的 分离方法,它可分析和分离复杂的多组分 混合物。目前由于使用了高效能的色谱柱, 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及微处理机,使得气相 色谱法成为一种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 应用范围广的分析方法。
目前仪器中都采用四根金属丝组成 的四臂热导地。其中二臂为参比臂,另 二臂为测量臂,将参比臂和测量臂接入 惠斯电桥,由恒定的电流加热组成热导 地测量线路,如前图所示。
2.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因素
(l)桥电流 桥电流增加,使钨丝温度提 高,钨丝和热导池体的温差加大,气体就 容易将热量传出去,灵敏度就提高。响应 值与工作电流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增 大电流有利于提高灵敏度,但电流太大会 影响钨丝寿命。一般桥电流控制在100~ 200mA左右(N2作载气时为100~150mA, H2作载气时150~200mA为宜)。
五.原子发射检测器(AED)
原子发射检测器是90年代最新型的一种检 测器,其结构见图19-8。工作原理如下:将被 测组分导人一个与光电二极管阵列光谱检测器 耦合的等离子体中,等离子体提供足够能量使 组分样品全部原子化,并使之激发出特征原子 发射光谱,经分光后,含有光谱信息的全部波 长聚焦到二极管阵列。用电子学方法及计算机 技术对二极管阵列快速扫描,采集数据,最后 可得三维色谱光谱图(见下图)。
火焰光度检测器,又称硫、磷检测器, 它是一种对含磷、硫有机化合物具有高选 择性和高灵敏度的质量型检测器,检出限 可达10-12g· S-1(对P)或10-11g· S-11(对S)。 这种检测器可用于大气中痕量硫化物 以及农副产品,水中的毫微克级有机磷和 有机硫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1.火焰光度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1)填充柱 填充柱由不锈钢或玻璃材料 制成,内装固定相,一般内径为2~4 mm, 长1~3m。填充柱的形状有U型和螺旋型二 种。
2)毛细管柱 毛细管柱又叫空心柱,分为 涂壁,多孔层和涂载体空心柱。涂壁空心柱 是将固定液均匀地涂在内径0.l~0.5 mm的 毛细管内壁而成,毛细管材料可以是不锈钢, 玻璃或石英。
(2)池体温度
池体温度降低,可使池体和பைடு நூலகம்
钨丝温差加大,有利于提高灵敏度。但池体
温度过低,被测试样会冷凝在检测器中。池
体温度一般不应低于柱温。 ( 3 )载气种类 载气与试样的热导系数相 差愈大,则灵敏度愈高。故选择热导系数大 的氢气或氦气作载气有利于灵敏度提高。如 用氮气作载气时,有些试样(如甲烷)的热 导系数比它大就会出现倒峰。
毛细管色谱柱渗透性好,传质阻力小, 而柱子可以做到长几十米。与填充往相比, 其分离效率高(理论塔板数可达106)、分 析速度块、样品用量小,但柱容量低、要求 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并且制备较难。
分离系统
色谱柱
填充柱(2-6mm直径,1-6m长)
毛细管柱(0.1-0.5mm直径, 几十米长) 固体固定相:固体吸附剂
1.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能检测大多数含碳有机化合物; 死体积小, 响应速度快, 线性范围也宽,可达106以上;
而且结构不复杂,操作简单,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色谱检测器之一。
其主要缺点是:不能检测永久性气体、 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 硫化氢等物质。
2.火焰离子化机理 至今还不十分清楚其机理,普遍认为 这是一个化学电离过程。有机物在火焰中 先形成自由基,然后与氧产生正离子,再 同水反应生成H30+离子。以苯为例,在氢 火焰中的化学电离反应如下:
联用:
如气相色谱与质谱(GC-MS)
联用、气相色谱与Fourier红外光谱 (GC-FTIR)联用、气相色谱与原子 发射光谱(GC-AES)联用等。
气相色谱法又可分为气固色谱 (GSC)和气液色谱(GLC): 前者是用多孔性固体为固定相,分离 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永久性的气体和低沸 点的化合物; 而后者的固定相是用高沸点的有机物 涂渍在惰性载体上。由于可供选择的固 定液种类多,故选择性较好,应用亦广 泛。
质量型检测器两种:
(l)浓度型检测器 测量的是载气中某组 分浓度瞬间的变化,即检测器的响应值和 组分的浓度成正比。如热导检测器和电子 捕获检测器。
(2)质量型检测器 测量的是载气中某 组分进入检测器的速度变化,即检测器的 响应值和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某组分的 量成正比。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火焰光 度检测器等。
对于沸点范围很宽的混合物,往往采
用程序升温法进行分析。程序升温指在一
个分析周期内柱温随时间由低温向高温作
线性或非线性变化,以达到用最短时间获
得最佳分离的目的。
控温系统作用
恒温 程序升温
K是热力学常数,随温度变化,温度越高,K 值越小,因此保留时间越短,据此,可通过柱 温调节分离程度。
提高温度
程序升温
气相色谱对载气的基本要求:
(1)纯净
通过活性炭或分子筛净化器,除去载气中的 水分、氧等有害杂质。
(2)稳定 采用稳压阀或双气路方式:
载气
(3)常用的载气:
氮气 2、进样系统 包括进样装置和汽化室。 进样通常用微量注射器和进样阀将样品 引入。液体样品引入后需要瞬间汽化。汽化 在汽化室进行。 对汽化室的要求是:(1)体积小;(2) 热容量大;(3)对样品无催化作用 氢气 氦气 氩气
恒温和程序升温分析烃类化合物
5.检测和数据处理系统
这个系统是指样品经色谱柱分离后, 各成分按保留时间不同,顺序地随载气进 人检测器检测器把进入的组分按时间及其 浓度或质量的变化,转化成易于测量的电 信号,经过必要的放大传递给记录仪或计 算机,最后得到该混合样品的色谱流出曲 线及定性和定量信息。
检测器
Sc
Ai C 2 Fc wi C1
式中:Sc一灵敏度(mV· cm3· mg-1),Ai 一色谱峰面积(cm2),C2一记录仪灵敏 度(mV· cm-1),Fc′一检测器入口处载气 流速(cm3· min-1),wi一进入检测器的样 品量(mg),C1一记录纸移动速度 (cm· min-1)。
(4)热敏元件的阻值 阻值高、温度 系数较大的热敏元件,灵敏度高。钨 丝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热敏元件,它的 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电阻温度 系数为5.5×10-3cm·Ω-1· ℃-1,电阻率为 5.5×1O-6Ω·cm。为防止钨丝气化,可 在表面镀金或镍。
要求:
常用检测器: 热导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电子捕获检测器
气相色谱检测器
气相色谱检测器是把载气里被分离的 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目前检测器的种类多达数十种。根据检测 原理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浓度型检测器和
它的缺点是线性范围窄,只有103左右, 且响应易受操作条件的影响,重现性较差。
1.电于捕获检测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实际上它是一种放射性离子化检测 器,与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相似,也需要一 个能源和一个电场。能源多数用63Ni或3H 放射源,其结构如下图:
检测器内腔有两个电极和筒状的 β放射源。β放射源贴在阴极壁上,以 不锈钢棒作正极,在两极施加直流或 脉冲电压。放射源的β射线将载气 (N2或Ar)电离,产生次级电子和正 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向正极走 向移动,形成恒定基流。
固定相
液体固定相:由担体和固定液组成
(1)固体固定相:
固体吸附剂包括活性碳、硅胶、Al2O3、 分子筛等;用于H2、O2、N2、CO、CO2、 C1-C4的分离; (2)液体固定相
担体
固定液
4.控制温度系统
在气相色谱测定中,温度是重要的指 标,它直接影响色谱柱的选择分离、检测 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控制温度主要指对 色谱柱炉,气化室,检测器三处的温度控 制。色谱柱的温度控制方式有恒温和程序 升温二种。
裂解 C6H6 3O2 + 6 CH 6CHO + 6H2O
+
6 CH 6CHO + 6e 6CO + 6H3O
+ +
3.影响操作条件的因素
离子室的结构对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的灵敏度有直接影响,操作条件的变化, 包括氢气、载气、空气流速和检测室的 温度等都对检测器灵敏度有影响。
三.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气相色谱仪
一.GC工作过程
气相色谱仪主要包括五部分: 1、载气系统 2、进样系统
3、分离系统
4、温控系统
5、检测系统
1、载气系统 载气由压缩气体钢瓶供给,经减压阀、稳压阀 控制压强和流速,由压强计指示气体压强,然后进 入检测器热导池的参考臂,继而进入色谱柱。最后 通过热导池、流量计而放入大气。
当载气带有电负性溶质进入检测器 时,电负性溶质就能捕获这些低能量的自 由电子,形成稳定的负离子,负离子再与 载气正离于复合成中性化合物,使基流降 低而产生负信号——倒峰 。
2.捕获机理
捕获机理可用以下反应式表示:
N2
β
+ N2
+e
-
AB + e AB +
+ N2
AB + E N2 + AB
四.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 六通阀
进样系统 通常采用六通伐进样:
色谱柱 色谱柱
1
泵 2
泵
进 样
接色谱柱 散热片
加热块
载气入口 汽化室示意图
对高分子样品,采用裂解装置:
管式炉裂解器
热丝裂解器
居里点裂解器
载气入口
尼龙6/66共聚物在6500C的裂解色谱图
3.分离系统 分离系统由色谱柱组成,它是色谱仪 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分离样品。色谱柱 主要有两类:填充柱和毛细管柱。
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气相色谱法(GC)是英国生物化学 家 Martin A T P等人在研究液液分配色谱 的基础上,于1952年创立的一种极有效的 分离方法,它可分析和分离复杂的多组分 混合物。目前由于使用了高效能的色谱柱, 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及微处理机,使得气相 色谱法成为一种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 应用范围广的分析方法。
目前仪器中都采用四根金属丝组成 的四臂热导地。其中二臂为参比臂,另 二臂为测量臂,将参比臂和测量臂接入 惠斯电桥,由恒定的电流加热组成热导 地测量线路,如前图所示。
2.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因素
(l)桥电流 桥电流增加,使钨丝温度提 高,钨丝和热导池体的温差加大,气体就 容易将热量传出去,灵敏度就提高。响应 值与工作电流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增 大电流有利于提高灵敏度,但电流太大会 影响钨丝寿命。一般桥电流控制在100~ 200mA左右(N2作载气时为100~150mA, H2作载气时150~200mA为宜)。
五.原子发射检测器(AED)
原子发射检测器是90年代最新型的一种检 测器,其结构见图19-8。工作原理如下:将被 测组分导人一个与光电二极管阵列光谱检测器 耦合的等离子体中,等离子体提供足够能量使 组分样品全部原子化,并使之激发出特征原子 发射光谱,经分光后,含有光谱信息的全部波 长聚焦到二极管阵列。用电子学方法及计算机 技术对二极管阵列快速扫描,采集数据,最后 可得三维色谱光谱图(见下图)。
火焰光度检测器,又称硫、磷检测器, 它是一种对含磷、硫有机化合物具有高选 择性和高灵敏度的质量型检测器,检出限 可达10-12g· S-1(对P)或10-11g· S-11(对S)。 这种检测器可用于大气中痕量硫化物 以及农副产品,水中的毫微克级有机磷和 有机硫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1.火焰光度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1)填充柱 填充柱由不锈钢或玻璃材料 制成,内装固定相,一般内径为2~4 mm, 长1~3m。填充柱的形状有U型和螺旋型二 种。
2)毛细管柱 毛细管柱又叫空心柱,分为 涂壁,多孔层和涂载体空心柱。涂壁空心柱 是将固定液均匀地涂在内径0.l~0.5 mm的 毛细管内壁而成,毛细管材料可以是不锈钢, 玻璃或石英。
(2)池体温度
池体温度降低,可使池体和பைடு நூலகம்
钨丝温差加大,有利于提高灵敏度。但池体
温度过低,被测试样会冷凝在检测器中。池
体温度一般不应低于柱温。 ( 3 )载气种类 载气与试样的热导系数相 差愈大,则灵敏度愈高。故选择热导系数大 的氢气或氦气作载气有利于灵敏度提高。如 用氮气作载气时,有些试样(如甲烷)的热 导系数比它大就会出现倒峰。
毛细管色谱柱渗透性好,传质阻力小, 而柱子可以做到长几十米。与填充往相比, 其分离效率高(理论塔板数可达106)、分 析速度块、样品用量小,但柱容量低、要求 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并且制备较难。
分离系统
色谱柱
填充柱(2-6mm直径,1-6m长)
毛细管柱(0.1-0.5mm直径, 几十米长) 固体固定相:固体吸附剂
1.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能检测大多数含碳有机化合物; 死体积小, 响应速度快, 线性范围也宽,可达106以上;
而且结构不复杂,操作简单,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色谱检测器之一。
其主要缺点是:不能检测永久性气体、 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 硫化氢等物质。
2.火焰离子化机理 至今还不十分清楚其机理,普遍认为 这是一个化学电离过程。有机物在火焰中 先形成自由基,然后与氧产生正离子,再 同水反应生成H30+离子。以苯为例,在氢 火焰中的化学电离反应如下:
联用:
如气相色谱与质谱(GC-MS)
联用、气相色谱与Fourier红外光谱 (GC-FTIR)联用、气相色谱与原子 发射光谱(GC-AES)联用等。
气相色谱法又可分为气固色谱 (GSC)和气液色谱(GLC): 前者是用多孔性固体为固定相,分离 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永久性的气体和低沸 点的化合物; 而后者的固定相是用高沸点的有机物 涂渍在惰性载体上。由于可供选择的固 定液种类多,故选择性较好,应用亦广 泛。
质量型检测器两种:
(l)浓度型检测器 测量的是载气中某组 分浓度瞬间的变化,即检测器的响应值和 组分的浓度成正比。如热导检测器和电子 捕获检测器。
(2)质量型检测器 测量的是载气中某 组分进入检测器的速度变化,即检测器的 响应值和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某组分的 量成正比。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火焰光 度检测器等。
对于沸点范围很宽的混合物,往往采
用程序升温法进行分析。程序升温指在一
个分析周期内柱温随时间由低温向高温作
线性或非线性变化,以达到用最短时间获
得最佳分离的目的。
控温系统作用
恒温 程序升温
K是热力学常数,随温度变化,温度越高,K 值越小,因此保留时间越短,据此,可通过柱 温调节分离程度。
提高温度
程序升温
气相色谱对载气的基本要求:
(1)纯净
通过活性炭或分子筛净化器,除去载气中的 水分、氧等有害杂质。
(2)稳定 采用稳压阀或双气路方式:
载气
(3)常用的载气:
氮气 2、进样系统 包括进样装置和汽化室。 进样通常用微量注射器和进样阀将样品 引入。液体样品引入后需要瞬间汽化。汽化 在汽化室进行。 对汽化室的要求是:(1)体积小;(2) 热容量大;(3)对样品无催化作用 氢气 氦气 氩气
恒温和程序升温分析烃类化合物
5.检测和数据处理系统
这个系统是指样品经色谱柱分离后, 各成分按保留时间不同,顺序地随载气进 人检测器检测器把进入的组分按时间及其 浓度或质量的变化,转化成易于测量的电 信号,经过必要的放大传递给记录仪或计 算机,最后得到该混合样品的色谱流出曲 线及定性和定量信息。
检测器
Sc
Ai C 2 Fc wi C1
式中:Sc一灵敏度(mV· cm3· mg-1),Ai 一色谱峰面积(cm2),C2一记录仪灵敏 度(mV· cm-1),Fc′一检测器入口处载气 流速(cm3· min-1),wi一进入检测器的样 品量(mg),C1一记录纸移动速度 (cm· min-1)。
(4)热敏元件的阻值 阻值高、温度 系数较大的热敏元件,灵敏度高。钨 丝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热敏元件,它的 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电阻温度 系数为5.5×10-3cm·Ω-1· ℃-1,电阻率为 5.5×1O-6Ω·cm。为防止钨丝气化,可 在表面镀金或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