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关于感觉和知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心想,
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来了也吃 不到葡萄,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 的合作精神呢?前有猴子捞月,现有狐 狸摘葡萄,说不定也会传为千古佳话呢! 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 搭成狐狸梯,这样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 葡萄。

第一章 关于感觉和知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怎么不见了?
十八个狐狸吃葡萄的故事
在一个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葡萄挂
满了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当然,这种 美味也逃不过安营扎寨在附近的狐狸们, 它们早就想享受一下了。
第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葡
萄架要远远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 想了想,不愿就此放弃,机会难得啊! 想了一会儿,它发现了葡萄架旁边的梯 子,回想农夫曾经用过它。因此,它也 学着农夫的样子爬上去,顺利地摘到了 葡萄
其实,“酸葡萄”与“甜柠檬”是心理学中合
理化作用的典型表现。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 用,是指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 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为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 生的焦虑,保持自尊,而对自己不合理的行为 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够接受现实。 合理化作用是人们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心理 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 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 内心的安宁。
我们应该怎样真正认识自己呢? 首先,要时时刻刻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大脑的思考作用。 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很重要,它能使你在任何情况下 不变质。 其次,要从书中吸取珍贵的阳光雨露。黄庭坚曾说:三 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言语乏味。当你用知识充 实了自己,你会发现,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让你 麻醉。 再者,把自己定位在常人位臵上,思想一定要开放,乐 于接受别人。越是知识渊博的人,越谦虚谨慎,虚怀 若谷。

【实验】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
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 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 著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 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说:深陷的 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 的决心。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维深遂, 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你喜欢同情弱者。 你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 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有一些缺点,可 经过努力大都可以克服它们。 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虑不安。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 受。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率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 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第六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仰望着
葡萄架,心想,既然我吃不到葡萄,别 的狐狸肯定也吃不到,如果这样的话, 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反正大家都一 样
第七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站在高
高的葡萄架下,心情非常不好,它在想 为什么我吃不到呢,我的命运怎么这么 悲惨啊,想吃个葡萄的愿望都满足不了, 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啊?越想它越郁闷, 最后郁郁而终
酸葡萄甜柠檬心理学
李娜
前言
酸葡萄心理:把个体在追求某一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 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不值得”追求聊以 自慰,这一现象称为“酸葡萄”机制或“酸葡萄”效 应。得不到的就说不好。 与酸葡萄心态相对应,还有一种心态被称为“甜柠檬” 心态,不说自己达不到的目标或得不到的东西不好, 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认定的较低的目标或自己有的 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现 象,被称为“甜柠檬”机制。它指的是人们对得到的 东西,尽管不喜欢或者不满意,也坚持认为是好的。
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
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 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第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一看到葡
萄架比自己高,愿望落空了,便破口大 骂,撕咬自己能够得到的藤,正巧被农 夫发现,一铁锹把它拍死了
第五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一看自
己的身高在葡萄架下显得如此的渺小, 便伤心地哭起来了。它伤心为什么自己 如此矮小,如果像大象那样,不是想吃 什么就 吃什么吗?它伤心为什么葡萄架 如此高,自己辛辛苦苦等了一年,本以 为能吃到,没想到是这种结果
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人们一直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许多学者苦苦 思索,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寻找答案,然而无一人给 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做“自我知觉”。它是个体对 自己的认识,以自我为认识的对象。对自己的认识越 清醒,越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认识自己总 是和认识他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对自己有清醒 认识的人,也会对他人、周围的环境有着清晰的认识, 从而能在交际、竞争时发挥自己的优势而获得成功 。
为什么大家都羡慕受惩罚的同伴呢?
虚假一致偏差是指人们坚信自己的信念、判断正确性
的一种方式。当遇见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 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实际上人们往往会高估或 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 人们在认知他人时总好把自己的特性赋予在他人身上, 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正是由于认为有很多人的 信念、价值观与行为同自己相一致,所以人们才坚信 自己的判断及行为的正确性。
算命先生为什么能神机妙算?
巴纳姆效应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发 现:人很容易相信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 使这种描述空洞而模糊,他仍然以为基本反映了自己 的人格面貌。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 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 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 微。
第十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发现自
己无法吃到自己向往已久的葡萄,看到 地上落下来已经腐烂的葡萄和其他狐狸 吃剩下的葡萄皮,它轻蔑地看着这些, 作呕吐 状,嘴上说: "真让人恶心,谁 能吃这些东西啊
第十五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既没
有破口大骂,也没有坚持不懈地往上跳, 而是发出了感叹,美好的事物有时候总 是离我们那么远,这样有一段距离,让 自己 留有一点幻想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于是它诗性大发,一本诗集从此诞生了
第十六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
想吃葡萄的愿望不能实现后,不久便产 生了胃痛、消化不良的情况。这只狐狸 一直不明白一向很注意饮食的它,怎么 会在消 化系统出现问题
第十七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
了同样的问题。它嘴一撇,说:"这有什 么了不起的,我们狐狸中已经能人吃过 了,谁说只有猴子才能吃到果子,狐狸 也一样行!"
第十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看到自
己的能力与高高的葡萄架之间的差距, 认识到以现在的水平和能力想吃到葡萄 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它决定利用时间给 自己充 下电,报了一个研究生课程进修 班,学习采摘葡萄的技术,最后当然是 如愿以偿了
第十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同样
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它转了一下眼睛, 把几个同伴骗了来,然后趁它们不注意, 用铁锹将它们拍昏,将同伴摞起来,踩 着 同伴的身体,如愿以偿地吃到了葡萄
为什么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与首因效应相反,心理学中还存在近因效应,是指 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 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 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 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 初期,即在延续期还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重 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 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
为什么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 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 应即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 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 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印象作用 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 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是指 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 “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 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也发现以
它的个头这一辈子是无法吃到葡萄了,因 此他心里想,这个葡萄肯定是酸的,吃到 了也不好受,还不如不吃,于是心情愉快 地离开了
第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刚刚读
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主 人公的精神打动。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 并没有气馁,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 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够得到。"有志者 事竟成"的信念支撑着它,可是事与愿违, 它跳得越来越低,最后累死在了葡萄架 下,献身做了肥料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A.Ladins,1957)用编撰的两
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现象。他编 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 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 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 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 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 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 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 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实验中,卢 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
拿破仑为什么兵败滑铁卢?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 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 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 不能胜任的地方。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 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 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到到达他 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为了便于分析,把员工分成三级: 胜任、适度胜任以及不胜任。
第十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这是一
只漂亮的狐狸小姐。它想我一个弱女子 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葡萄了,我何不利用 别人的力量呢?因此,它找了一个男朋 友,这只狐狸先生借助梯子给了狐狸小 姐最好的礼物
第十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对葡
萄架的高度非常不满,这导致了它不能 尝到甜美的葡萄,于是它就怪罪起葡萄 藤来。说因为葡萄藤太好高骛远,爬那 么高,说葡萄的内心其实并没有表面看 上去那么漂亮。发泄完后,它平静地离 开了
第八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尝试着
跳起来去够葡萄没有成功,它试图让自 己不再去想葡萄,可是它抵抗不了,它 还试了一些其他的办法也没有见效。它 听说有 别的狐狸吃到了葡萄,心情更加 不好,最后它一头撞死在葡萄架下
第九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同样是够
不到葡萄。它心想,听别的狐狸说,柠 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 不到葡萄,何不尝一尝柠檬呢,总不能 在一棵 树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满意足 地离开去寻找柠檬了
实验心理学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
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 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 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 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 在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主要是年龄、衣着、相貌、气
质等“外部特征”。“外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 既然在人际交往中有这样一个首因效应在起作用,我们 就可以充分利用它来帮助我们完成漂亮的自我推销:首 先是面带微笑,这样可能获得热情、善良、友好、诚挚 的印象;其次应使自己显得整洁,整洁容易留下严谨、 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并不准确,可 对我们的推销总是有益处;第三使自己显得可爱可敬, 这一必须由我们的言谈、举止、礼仪等来完成;最后尽 量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在对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 象,这种印象会左右对方未来很长时间对您的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