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农业机械行业
分析报告
2013年1月
目录
一、美日韩农业机械发展的经验借鉴 (4)
1、农机技术持续升级推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5)
2、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 (6)
3、农业机械在机械化普及期高速增长 (7)
二、我国农机工业现状与发展空间 (9)
1、农机工业处于依法促进阶段 (9)
2、农业机械化与生产效率明显偏低 (11)
3、农业机械化区域、结构发展不平衡 (13)
4、海外市场需求逐步打开 (16)
三、现阶段农机需求的驱动因素 (18)
1、人力成本上升推动农业机械化 (18)
(1)城镇化的发展 (18)
(2)人口老龄化 (19)
2、政策是农业机械化提升的催化剂 (20)
四、重点关注农机行业龙头企业 (22)
1、海外:规模、技术优势推动盈利能力与市占率 (22)
2、国内:关注农机行业龙头企业 (24)
(1)新研股份 (25)
(2)一拖股份 (25)
(3)吉峰农机 (26)
(4)新界泵业 (27)
(5)南方泵业 (28)
五、风险因素 (29)
农业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农业现代化却是近百余年的事情。世界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革命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两股重要力量。农业在十九世纪末才进入机械革命的时代,二十世纪经历了化学革命和杂交育种两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期。期间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动,促成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发展中国家为核心的第一次“绿色革命”,使得全球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但是这次革命只是缓解了当时的粮食危机,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土壤退化和高产作物营养不足也暴露出这此革命的局限性。如何既能提高产量又能增加营养并减少污染成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出发点。目前这一革命尚处于局部酝酿之中,离全球性规模化革命尚有一段距离。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这对中国政府来说不仅是一种使命感而且感受到紧迫感。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产品总量需求刚性增长,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越来越重。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明显,土地流转成本不断提高。为此,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此政府在“十八大”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现代化要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
中国农业现代化也不再是单纯追求土地产出率,而是转向土地产
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并重发展。这对国内与农业相关的产业来说,将迎来一次长远的空间巨大的成长机会。国内与农业相关的多数产业有着类似的产业格局,企业数目众多,规模普遍不大,行业竞争激烈,集中度很低,低端产品过剩、高端技术不足。根据产业周期理论,这些产业多数处于产业周期的前期阶段。这也正是发掘成长股最有利的时期。
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要求。”而在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农业机械化引领农业现代化。
一、美日韩农业机械发展的经验借鉴
农业机械是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广义的农业机械还包括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桑蚕、养蜂、食用菌类培植等农村副业机械。
欧美发达国家基本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纵观各国农业机械化实现的进程,表现为:(1)农业机械化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释放了农村劳动力,进而
为城市化率的提升提供基础;(2)农业机械化是持续的过程,机械普及阶段一般经过数十年的时间,在经过全面普及以后,则体现的是内部结构升级的特点。
我们选择了美国、日本、韩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阐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与地位。
1、农机技术持续升级推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从美国机械化发展的历程分析:其在上世纪40年代就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60年代后期,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达到了从土地耕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等全过程机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从种植到收获各环节的全面机械化;之后,开始发展生态农业,因而大量保护性耕作用的少耕、免耕的农业机械得到了推广;近年来,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监控作业等高新技术应用在谷物联合收割机、喷雾剂、播种机等农业装备上,进一步推动了农业向精准化的发展。
从美国普查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推进,生产效率提升显著降低了农场劳动人口,为社会服务业提供了劳动力,推动了其城市化的进程。美国农场雇佣人员总数在1910年达到1340万人之后逐步下降,到1964年农场雇佣人员已经下降到610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3.19%;而城市化率从1910年的不到50%提高到目前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