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B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D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4.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5.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A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6.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DA.社会分工的出现B.自然分工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出现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7.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A.“参与制”实现的B.“个人联合”实现的C.竞争机制实现的D.价格机制实现的8.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A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9.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AA.商品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输出10.资本国际化进程大体是C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B.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D.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国际化11.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BA.促进市场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的平衡B.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促进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D.促进币值稳定与收支平衡12.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A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C.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除自由竞争13.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BA.“参与制”来实现B.“个人联合”来实现C.资本输出来实现D.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来实现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DA.自由市场经济调节B.制定经济政策与法令C.国民经济计划化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5.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物质条件是CA.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B.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D.高新科技成果的创造16.从作用上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管理CA.维护了全社会的利益B.维护了全体资本家的利益C.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维护了全体私有者的利益17.从性质上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是BA.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困难的一种方式B.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C.扼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手段D.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独立的工具18.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D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C.其阶级对立已经消失D.其社会性质发生了部分质变19.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构成BA.国家垄断资本B.金融资本C.私人垄断资本D.借贷资本20.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形式主要是CA.卡特尔B.辛迪加C.混合联合企业D.康采恩21.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DA.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B.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货币资本C.垄断的银行资本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形式22.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大多采取B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浮动价格D.固定价格23.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的前阶”的是C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A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社会生产价格D.市场价格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C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金融资本主义26.以下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的是B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D.信息产业的兴起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28.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AA.垄断价格B.个人联合C.参与制D.资本输出29.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DA.混合联合公司B.跨国C.托拉斯D.国际垄断联盟30.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DA.垄断先进技术B.控制商品生产C.操纵销售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31.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C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商业资本3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的财力基础是其CA.经济发达B.科技先进C.存在过剩资本D.自然资源丰富33.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属于D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改变C.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D.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34.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CA.卡特尔和托拉斯B.辛迪加和托拉斯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3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 A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国际辛迪加D.国际托拉斯36.垄断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CA.自由竞争实现的B.市场调节实现的C.垄断价格实现的D.行政干预实现的37.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和新特征是AA.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B.私人垄断取代国家垄断C.自由竞争取代私人垄断D.自由竞争取代国家垄断38.垄断的形成是B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自由竞争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C.资本集中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D.资本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9.垄断价格是指DA.按商品价值制定的价格B.按商品生产价格制定的价格C.垄断组织制定以保证平均利润的价格D.垄断组织制定以保证垄断利润的价格40.金融资本是DA.垄断的银行资本B.垄断的工业资本C.垄断的产生资料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相互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资本41.当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联合体的典型形式是CA.经济与合作组织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欧洲联盟D.北美自由贸易区42.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B.凯恩斯理论被广泛理解和运用的结果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作用加强的结果D.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二、多项选择题43.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A B C DA.竞争的目的不同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三、简答题59.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02X年10月《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局部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开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参见教材P44。
2.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性决定的;B.革命性决定的;C.实践性决定的;D.阶级性决定的【答案】C【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
参见教材P54。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实践的;B.多样的;C.可知的;D.变化的【答案】A【解析】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参见教材P70。
4. 自觉能动性是实践的一个根本特点,这说明实践是〔〕。
A.主体纯粹的思维活动;B.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主体感性的物质活动;D.主体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答案】B【解析】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参见教材P68。
5. 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是〔〕。
A.通过人的活动完成的;B.不能正确认识的;C.盲目自发地起作用的;D.可以认为改变的【答案】A【解析】社会开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完成的。
参见教材P92。
6.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说的是〔〕。
A.人脑是意识的唯—源泉;B.意识不具有客观性;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D.意识不具有主观性【答案】C【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人类意识高于动物心理,主要在于它是以人脑为物质根底的。
参见教材P94。
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制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答案】C【解析】〕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海南事业单位考试:马政经之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容和本质
海南事业单位考试:马政经之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容和本质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在运动中相互依存、融合为一个体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是:(1)世界经济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相联系。
(2)世界经济市场化。
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
(3)世界经济自由化。
伴随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政府对国际经济交流的干预呈现减弱的趋势。
(4)国际分工水平化。
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促使世界市场迅速扩大并形成世界经济体系。
(5)国际经济联系的主体除国家外,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
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海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 )A.正确B.错误2.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A.为人民服务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联合行文就是同级机关、部门或单位可以联合发文的形式。
联合行文时,( )。
A.仅需承办机关盖章B.仅需主办机关盖章C.行文的各机关部门都需要盖章D.应请上级部门盖章4.在宗教文化中,发源地在巴蜀的宗教是( )。
A.儒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5.下列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是( )。
A.玩忽职守罪B.招摇撞骗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间谍罪6.公文在时间表述上务求准确,要尽量避免使用笼统词语,如( )等。
(多选题)A.“一个月以来”B.“2015年10月”C.“前段时间”D.“后天”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论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
论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彼此相互依存,互相协作,形成了相互交织的产业链和贸易网络。
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明显,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在于经济联系的全球化,其主要原因如下:1. 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特别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快捷和准确,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2. 全球化的市场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不断增加,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推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互利共赢。
3. 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是指由一个母公司控制多个子公司的企业,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销售,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际贸易的增长:随着全球化市场的扩大,国际贸易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各国之间的贸易额和出口额逐年增加,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动力。
2. 国际投资的增加: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投资也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投资,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 国际金融的扩张: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国之间的资金流动也变得更加便利。
国际金融市场的扩张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增加了各国之间的金融联系和相互依存度。
4. 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贸易规则和法律体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和协调。
国际组织和政府之间加强了合作,共同制定了全球贸易规则和法律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全球化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全球化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全球化是一种经济、文化、政治和技术的跨国整合,包括对贸易、投资、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扩大。
它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到全球化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全球化的本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互相依存。
各国经济体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贸易中,这使得全球经济更加强大。
2. 政治互相依存。
全球化促进了政治上的互通,世界各国之间加强了政治对话和合作,为全球和平与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3. 文化交流。
全球化也促进了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使得不同文化之间更加包容和理解。
4. 技术进步。
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加速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全球化。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全球化。
随着全球市场和生产基地的日益融合,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
跨国程度不断加深。
2. 文化全球化。
全球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使得地球村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3. 政治全球化。
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4. 技术全球化。
新兴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发展,不断加速不同国家之间的互通和跨国合作。
综上所述,全球化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
尽管全球化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但也伴随着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以维护和促进全球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实行改革开放,不断的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所谓经济全球化,其本质上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
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
它能够让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或地区范围内优化组合。
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它既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化,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其一,生产全球化;其二,贸易全球化;其三,金融全球化;其四,投资全球化;其五,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竞技全球化的突出表现就是在经济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推动下,跨国公司公司和区域集团的大发展,生产要素超过国界和超区域的流动和配置的加速,各国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联动的增强。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不过这样一股不可阻挡的发展浪潮,也是一把利害同存的双刃剑,对此我们必须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它。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可望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传播;可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后发优势”的宝贵机遇;可望更好地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经济(jīngjì)全球化的本质经济全球化就是商品、资本、人才、信息等原材料在全球市场上的自由流动发展(fāzhǎn),各个国家发展都基于世界这个平台之上的,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各国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明确。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jīngjì)的重要特征(tèzhēng)之一,也是世界经济(jīngjì)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本质三种代表性的观点近年来,从围绕经济全球化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分析,如何把握其本质成为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特征、进程、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关键所在,若不能就此达成基本的共识,也就谈不上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来分析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的后果和影响,更谈不上能够制定出得当的应对政策与策略。
尽管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比比皆是,各个国家、各位学者都有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看法,对它的本质如何看待存在反对和支持,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目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经济市场化。
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市场经济原则(WTO)在全球范围内得普遍认同和确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从计划经济或混合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使得世界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的人口由65%一下子骤增到95%以上,世界市场得到了统一。
由于世界市场同质性程度的提高,资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定位利润最大点,全球企业的概念开始诞生。
这种观念只从纯粹的经济和技术现象方面来理解,同实践中的全球化根本不是一回事,特别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或劳动资源却不能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受到了很大的障碍。
第二种观点(guāndiǎn)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私有化、自由化、放松调控。
这就意味着减少政府审批,放松政府管制,但有些方面还是必须需要政府管制,如食品安全、城市交通等。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影响经济全球化应该算得上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它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也改变了我们个人的生活。
究竟是什么使得经济全球化如此具有影响力呢?在此,本文将探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它所带来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经济全球化可以被定义为国家之间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和紧密的联系。
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投资、资本流动等活动有了大幅增长。
这种联系已经逐渐从单纯的商品和服务交换发展成了制造商、服务提供商、投资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这些关系为在全球市场上寻找更好的经济机会的人们,尤其是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它能够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融合,从而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利益。
全球市场的竞争和供求关系使得各国的产品、服务和理念相互渗透交流。
这也成为了消费者选择最优产品和服务的方式之一。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商业交易在世界范围内加速,促进了更广泛的市场和更好的商务实践。
这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国际市场机会,采用更强大的商业模式和更高效的销售技巧。
此外,经济全球化还可以推动技术和设备的共享,共同解决国际性挑战。
例如,在投资研究中,共享数据可以促使更好的科学成果,同时也可以节省资金和时间。
这样一来,每个国家的企业和科学家都可以访问到更多的数据和信息,互相学习、支持和合作,从而促进技术和科学的快速发展。
尽管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和发展机遇,但也会带来一些挑战和负面影响。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投资也意味着资本的流动。
这些运动可能会引发全球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使某些国家或社会群体的贫困问题和经济高度关联。
例如,一些求职者可能因全球化的趋势而失去了工作,也可能因为贸易不公平或其他制度问题而失去了竞争力。
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可能导致全球资源的消耗,如增加能源和土地的需求,以及环境、气候和其他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含义-精选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需做四件事
1.必须搞活市场经济,使中国成为世界 经济体制中一个组成部分。
2 .必须开放市场。只有开放市场,才能 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 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 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 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 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生产和国际化 . 2 市场的国际化 . 3 资金的国际化 . 4 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 . 5 信息传播国际化
生产和国际化
如:日本生产的袖珍计算器,其微 处理器芯片来自美国,外壳由印度 生产,一部分零件从韩国采购,在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或阿尔及利亚 装配,然后贴上“日本制造”的标 签,最后销往世界各地。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在《国 家的任务》一书中说:“当美国人 用1万美元从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一 辆庞蒂克勒曼库汽车时,其中3000 美元是支付给韩国装配工人的, 1750美元付给日本零件制造商, 700美元是西德设计师的报酬,400 美元是用来购买台湾、新加坡的零 部件,250美元付给英国的广告商 ,余下不到4000美元才能供底特律 的通用汽车公司以及纽约的银行、 保险公司分享。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1.中国可以主动协调好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升级的关系 。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 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利用经 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 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 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 力逐渐增强。
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上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组合,即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并非完全是一个纯粹的客观过程,而是一个有特殊政治、文化寓意的历史运动,因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实质就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倡导并至今占主导地位,维护其自身利益和价值观的过程。
它给国的经济政治秩序、思想意识形态带来的冲击不仅是全方位的,而且是不断增长的。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包括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扩展资料:
1、经济全球化的决定力量是市场机制,主导力量是跨国
公司,推动力量是以息技术为主导的技术进步。
2、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充分发展。
核
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
根源是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
球化。
动机是各成员体凭借各自的相对优势,通过一体化行为,在共同的目标下获得各成员体单方面行动不能获得的利益。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是指世界范围内经济、贸易、投资、劳动力流动等各种经济活动的加强和扩大,形成了一个更加紧密的全球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主要包括科技进步、市场需求、政策促进和资本流动等多种因素,其主要内容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劳动力流动自由化等方面。
以下将从这些方面逐一展开,探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
一、科技进步的推动科技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不断加快,跨国交流和合作也更加便捷和经济。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这种科技进步对于世界经济贸易和投资的加强和扩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市场需求的扩大市场需求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本质原因。
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大,消费者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对更加多元化、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
这种市场需求的扩大,催生了更加广泛的贸易和投资,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三、政策促进的作用政策促进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各国政府通过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鼓励外商投资、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等政策,积极地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这些政策的推动,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和扩大。
四、资本流动的自由化资本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工具的创新,资本流动的自由化程度不断加强。
各国之间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更加频繁和复杂,跨国公司的资本流动也越来越便捷和自由。
这种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贸易自由化的推进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措施,各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强。
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繁荣发展。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的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分别分为商品市场一体化,劳动市场一体化以及经济市场一体化。
扩展资料:一、形成因素:1、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2、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3、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4、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5、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二、发展因素:1、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送的成本,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2、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3、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小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小结一、唯物论与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的观点)根本要求是:树立创新意识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4、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5、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质量互变规律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7、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统一的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9、感性认识的两个特点:形象性、直接性理性认识的两个特点:抽象性、间接性10、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感觉、知觉、表象1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表现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2、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1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有:机械性、不彻底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14、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二、联系和发展、认识与实践、对立与统一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实践的基本特点是: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4、实践的三种形式: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主要指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5、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础性的关系是:实践关系7、在真理问题标准上坚持辩证法,就是承认:实践标准即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8、意识和认识的起源是:一致的9、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10、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内部矛盾)1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12、要看主流,同时又不能忽视支流。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实质湖北随州市第四中学刘国建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这一概念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不过早在19世纪末就曾出现贸易与投资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场,但这一进程被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了。
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国际商业贸易高速增长,国际投资日趋活跃,金融国际化加速发展,国际互联网迅速扩张。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张。
这一要求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
跨国公司在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过程中,通过跨国投资活动,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资源,跨国协调其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推动了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高速发展。
例如在全球处于垄断地位的波音公司,制造的B-747巨型喷气客机的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110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
著名的ABB公司总部设在瑞士,工作语言是英语,财务报表以美元为单位,生产销售遍及全世界。
其总裁曾说:“ABB公司四海为家,是许多个国家的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协作的联盟。
”跨国性投资、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保障这种跨国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
例如:全球外汇市场的日交易额从1989年的6200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万多亿美元。
外汇市场每天24小时处于全天候运行状态,各国金融外汇市场瞬间沟通,资金在全球快速流动。
远洋运输技术、航空货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运输和通讯的效率,降低了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例如:据世界贸易组织估算,从1980—1990年空运成本从每吨公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90年-97年世界出口商品的运输成本仅占其价值的2%;1930-l996年从纽约到伦敦的3分钟电话,话费从330美元降到1美元,估计到2010年可以降至3美分。
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摘要: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主导,为发达国家资本收益最大化服务是其本质,本文将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入手,探究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关键词:全球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市场化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全球的热门话题。
但是对它的本质,人们仍然众说纷纭。
这固然是由于从现象到本质,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同时,也表明研究经济全球化本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只有准确地把握本质,才可能制定正确的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即世界各国之间的服务、商品以及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充分与自由,并且各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加强,各国家之间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从经济领域来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大国力为全球化提供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充要条件,使全球化进程从可能变为现实。
比如: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交流平台的不断创新使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更为便捷,跨区域巨额资金调拨转瞬可成。
所以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的繁荣,加速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
使企业的经营发展范围由本国家变为全世界,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好地利用外资和国际市场发挥“后发效应”,这是一个较为难得的历史机遇。
但是不难看出,经济全球化的整个进程都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一步步向前推进的,所以,从某种意义而言,经济全球化就等于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全球化,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的印记,或者说在全球经济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处在优势地位。
1.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目前,世界上95%以上的国家和人口进入了全球化市场经济。
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市场经济具有了全球化的局面。
但任何事物都两面性,全球化市场经济也如此。
一方面,它加速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充分流动和最优组合,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不足,虽然市场经济优越性这一点我们不能够否认,可是市场经济的消极面问题也不能小视,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在本国范围内可通过政府的干预加以控制。
2019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03709
2019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参见教材P44。
2.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性决定的;B.革命性决定的;C.实践性决定的;D.阶级性决定的【答案】C【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
参见教材P54。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实践的;B.多样的;C.可知的;D.变化的【答案】A【解析】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参见教材P70。
4. 自觉能动性是实践的一个基本特点,这表明实践是()。
A.主体纯粹的思维活动;B.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主体感性的物质活动;D.主体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答案】B【解析】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参见教材P68。
5. 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是()。
A.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B.不能正确认识的;C.盲目自发地起作用的;D.可以认为改变的【答案】A【解析】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参见教材P92。
6.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说的是()。
A.人脑是意识的唯一源泉;B.意识不具有客观性;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D.意识不具有主观性【答案】C【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人类意识高于动物心理,主要在于它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
参见教材P94。
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解析】)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505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冲突与协调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冲突与协调前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是当前国际经济领域的两大热点话题。
如何实现二者的冲突与协调,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究这一话题,深度剖析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更广泛、更深入、更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全球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初,随着信息、资本、人员、商品等因素的流动和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经济全球化是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宏观上为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微观上,经济全球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为企业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广泛的合作与联系也使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得到了提高,人类受益匪浅。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贸易保护主义,又称贸易壁垒,是指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限制进口商品、技术,以保护本国企业和产业的做法。
这是一种封闭的经济政策,旨在减轻本国市场竞争压力,但也容易导致国际贸易摩擦。
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其效果并非完全负面。
通过限制进口,可以刺激本国产业和企业,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但是,长期而言,贸易保护主义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将带来负面影响。
三、冲突与协调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是两种相互矛盾的经济政策,并且长期以来一直在相互冲突和协调之中。
理论上,经济全球化应当倡导自由贸易、扩大市场和开放投资,而贸易保护主义则倡导本国优先、保护本国利益。
当然,在实践中,经济全球化的实现及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给了贸易保护主义以发挥空间。
比如,国际投机和外资干预带来的危机,以及市场的割裂和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就成为了一种可能的应对措施。
这样的措施并非一无是处,但如果贸易保护主义用得过度,将会破坏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难以避免带来经济衰退的风险。
因此,二者之间的冲突和协调非常巨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么?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2)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3)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
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4)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