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提出了许多对社会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概念,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惯习资本”(habitus)和“场域”(field)概念。
这两个概念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理解社会中的权力、文化、认知、行为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重点对惯习资本和场域这两个概念进行浅析,探讨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1. 惯习资本概念惯习资本是布尔迪厄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涉及到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身体式的知识”,这种知识无形无质,却贯穿于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之中,成为个体在实践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机制。
惯习资本既不是自觉的知识,也不是纯粹的习惯,而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历史性和结构性的“感性常识”。
它贯穿于个体的生活方式、习惯、态度、价值观等方方面面,是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内在塑造和约束的结果。
惯习资本的形成受到个体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它包括了个体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不同社会场域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受到文化、习惯、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惯习资本使得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能够自觉地适应和表现出特定的文化特征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种模式和方式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本”和“身体资本”。
2. 场域概念场域是布尔迪厄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领域,这些领域内部存在着一定的规则、结构和关系,影响着其中的行动者的行为和选择。
布尔迪厄认为,社会生活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场域交织而成的,这些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关联,但又各自拥有自己的规则和逻辑。
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中,场域具有多重的意义和功能,它既是个体社会实践的空间和背景,也是各种社会关系和结构的聚集点。
不同的场域内部存在着不同的资源和权力,这些资源和权力的分布和运作方式决定了场域中的行动者的地位和处境。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布尔迪厄是现代社会学重要的理论家之一,他的观点和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学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其中,对于惯习和资本的研究,更是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分析布尔迪厄关于惯习和资本场域概念的理论。
一、惯习概念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中,惯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说是他的理论研究的核心所在。
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行为的重要来源不是基于意志选择的理性行动,而是基于人们在常规和日常实践中形成的惯习。
惯习是一种刻在人们身体内部的内在程序,使人们不需要通过意识的参与,就可以自动地进行一系列经常性的行为,使人们的行动更加迅速和高效。
在布尔迪厄看来,惯习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惯习是稳定的,是长期形成的个体行为和思维模式;2、惯习是基于日常实践中的体验和反思形成的,它并不需要特别的意识参与;3、惯习是一种自动的行为模式,不需要经过思考便可以自然出现;4、惯习可以快速响应环境和社会场合,使人们更加高效地进行行动。
综上所述,布尔迪厄理解的惯习是一种稳定的、无需思考、快速响应的行为模式,它是通过日常实践中的体验和反思形成的。
二、资本概念布尔迪厄认为,资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经济资本:指的是一个人拥有的金钱和其他物质财富,它可以用来购买商品或吸引人们与其进行合作。
2、文化资本:指的是一个人受过的教育、艺术、文化、语言等门类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3、社会资本:指的是一个人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和网络,这种关系和网络可以帮助一个人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三、场域概念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中,场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场域指的是特定的社会实践领域和活动范围,这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特定的规则、知识和社会关系等,这些规则、知识和社会关系都具有着对个体生活和行动的限制或者塑造。
场域可以是非常广泛的,例如国家政治或经济领域,也可以是非常局部的,例如某一组特定的朋友圈中的社交场合。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诗歌、散文、评论等。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可以被用来解读和分析他的胡乐诗。
胡乐诗是白居易在担任汴州刺史期间所创作的一组诗歌,其中描写了当地胡乐表演的情景。
在这些诗歌中,白居易以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胡乐在当地的各个场域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惯习是指在场域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为规则和习惯。
在胡乐表演的场域中,有着一些固定的习俗和惯例,例如表演者的着装、音乐的演奏方式等。
这些惯习形成了胡乐表演的标志性特点,使得观众在看到这些表演时能够立即认出来。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他通过对胡乐表演场域和惯习的描写,展现了胡乐表演的丰富多样性和吸引力。
比如在《胡笳十八拍》中,白居易写道:“深宫浅院近南京,秋色展颜来往行。
玉箫金管霓裳曲,乐曲刚柔情兼情。
”他通过描述胡乐表演的场域“深宫浅院”和胡笳、金管等乐器的音响效果,展现了胡乐表演的华丽和动人之处。
此外,在《汴宫曲东品》中,白居易描写了胡乐表演的具体场景:“锦衾繡薦拥空垂,宝槿花阴堆漏脂。
姹女多啼黄粱早,迎春欲烧洛城西。
”他通过详细描绘表演场域的布置、女乐伎的服饰和动作,将读者带入了一场华丽而精彩的胡乐表演。
总之,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为我们解读白居易的胡乐诗提供了新的角度。
通过分析胡乐表演的场域和惯习,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胡乐的特点和魅力。
白居易通过他的诗歌,将读者带入了胡乐表演的现场,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艺术和情感。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是20世纪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学理论家,他的社会学思想对于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提出了许多有关社会课题的理论和概念,其中之一就是惯习资本(Habitus Capital)和场域(Field)的概念。
布尔迪厄的惯习资本和场域概念深刻影响了社会学、教育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就布尔迪厄的惯习资本和场域概念展开浅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一、惯习资本的概念惯习资本是布尔迪厄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和观念的总和。
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内在的、无意识的、深刻的、可传承的社会素养。
惯习资本来源于个体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经验积累,根植于个体的身体和心灵之中,对个体的思维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惯习资本包括了多方面的要素,如观念、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个体不断地从社会中吸取各种经验和知识,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习惯和观念。
这些习惯和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指导着个体的行为和选择,影响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惯习资本是一种不可见的力量,它隐藏在个体的内心深处,却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和行为方式,限定了个体的选择和可能性。
惯习资本是社会结构和文化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活轨迹,也塑造着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场域的概念场域是布尔迪厄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领域和领域之间的关系。
场域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它具有自己的规则、价值观和权力结构。
不同的场域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社会结构。
场域可以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各种社会实践的空间。
在每一个场域中,都存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它们通过参与和竞争来争取各自的利益和话语权。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布迪厄是二十世纪社会学领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的理论尤其是“场域惯习”论对于理解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通过这一理论,试图建立一种实践理论,以分析特定群体或个人实践的机制。
本文将简要介绍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并阐述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是他在对社会实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场域是布迪厄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他将其定义为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图式。
在布迪厄看来,场域可以被看作是机构的东西,但不等于机构,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由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
同时,场域中充满了竞争和斗争。
惯习是布迪厄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布迪厄将其解释为持久、稳定但仍可变化的具有倾向性的系统。
惯习是与客观结构紧密的主观性,它来自于社会制度,又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
在布迪厄的理论中,惯习和场域是相互说明、不可分割的。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我们可以从这一理论出发,理解和解释社会实践。
例如,可以将学校看作是一种场域,这个场域是在教育制度下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
在这个场域中,不同的教育活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受到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影响。
同时,学校场域中的竞争和斗争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体现在资源的分配、地位的争夺等方面。
惯习理论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社会现象的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运用惯习理论来理解职业领域中的行为和实践。
特定的职业群体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会形成一套独特的惯习系统,这套系统包括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工作逻辑等。
而这些惯习系统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和影响这个职业群体的行为和决策。
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也对教育、职业等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例如,政策制定者需要认识到,改变一个场域的惯习系统并非简单的“输入-输出”过程,而是需要通过对场域中的资本(如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进行合理调配和改革来实现。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为我们理解和分析社会实践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场域、惯习与实践活动的“双向模糊关系”——关于布迪厄的实践活动理论
场域 、 惯习与实践活动的“ 双向模糊关系 ”— — —关于布迪厄的实践活动理论 董晋骞要〕皮埃尔·布迪厄的实践活动理论是建立在超越传统实体思维 、 主张关系思维、 超越二分对立的传 统哲学观念、 树立客观化和生成性的实践观念的基础上的 。
他认为, 行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惯习活动, 是在场 〔摘 域中才发生的。
实践活动表现的是人的客观化的实践关系, 是与理论关系相对应的 。
实践活动具有两可性和模 而实践活动理论是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 糊性的特征。
布迪厄立志要建构一门名副其实的关于人类实践的科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布迪厄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主要贡献之一 。
〔关键词〕布迪厄; 实践活动; 惯习; 场域; 历史客观化 〔作者简介〕董晋骞, 1959 年生, 哲学博士,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编审( 辽宁 沈阳 110036 ) 。
〔中图分类号〕B565.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6198( 2013) 04 - 0025 - 04一布迪厄认为, 实践活动是在场域中发生的。
按 照布迪厄的观念, 所谓场域( field) 是由附着于一些 资本权力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 。
关系群形成 系构成的。
首先, 场域是“关系群 ” 系列或系统, 这些系统的关系既是客观化了的, 也 是历史发展而来的, 他们存在于社会空间的各种位 而制约这些关系的则是权力 ( 政治权力、 置之间, 经济权力 ) 或资本 ( 社会 资 本、 经 济 资 本、 文化资 本) 。
因此, 布迪厄的场域概念不同于梅洛 · 庞蒂 “场” , 前者是一个专业学术概念, 后者只是 所说的 单纯指橄榄球场。
布迪厄的场域及其社会空间实 际上是与传统哲学所说的社会概念相对抗的概念 : 布迪厄不认为社会像传统理论和一般马克思主义 理论所武断的那样: 社会是各种系统和各方面功能 围绕核心所构成的总体, 整个社会有一个总体逻辑 和总体规划。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有一类特殊的作品被称为胡乐诗。
胡乐诗以叙述西域乐舞为主题,表现了白居易对胡人乐舞的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本文将以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为视角,对白居易的胡乐诗进行分析和解读。
布迪厄认为,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个人的意识和意愿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制约。
他提出了“场域—惯习”的概念,即人们的行为取决于在特定场景中形成的社会惯习和集体共识。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从胡乐诗中探究白居易对西域乐舞的态度和西域文化的接受程度。
白居易的胡乐诗中充满了对西域乐舞的赞美和渴望。
他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优美的曲调,将胡乐舞带给读者。
比如在《侍宴乐府》中,他写道:“和乐府弹绿绮,笙歌青娥袖吉,唘弓朝阳无空应。
”通过描绘胡乐舞的场景和画面,白居易成功地向读者传达了西域乐舞的独特魅力。
这种对西域乐舞的赞美和渴望,体现了白居易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对异域风情的向往。
白居易的胡乐诗中展现了对西域文化的接受和融合。
在《胡笳十八拍》中,他描写了胡乐舞的优美与激昂:“红旗青帐铺中,一拍紫鲸八八时,西州胡舞摧心耳。
”白居易通过将胡乐舞与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将西域文化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这种接受和融合的态度,表明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中积极吸纳西域文化的元素,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艺术表达中。
白居易的胡乐诗还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挽救的努力。
他在诗中不仅赞美西域文化,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念和关注。
比如在《金铺春杂咏怀十五首》中,他写道:“兵戈塞地秦云少,舞地岐山胡乐遥。
”白居易通过对西域乐舞的赞美,表达了对当时动荡局势和分裂局面的思考和忧虑。
他试图通过将西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此来挽回传统文化的危机和保护。
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来看,白居易的胡乐诗展现了他对西域乐舞的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他通过对西域乐舞的赞美和渴望,将西域文化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并试图通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来挽救传统文化的危机。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的“场域惯习”(Field Habitus)理论。
布迪厄作为当代社会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其理论对于理解社会结构、文化实践以及个体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出发,分析其内涵、特点以及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视角。
本文将概述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
通过阐述“场域”和“惯习”两个核心概念的定义和关系,揭示布迪厄如何将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分析“场域惯习”理论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适用性。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来展示“场域惯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读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以期为社会学研究和文化实践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框架。
通过深入理解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结构的运行机制、文化实践的形成过程以及个体行为的动力来源,从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社会世界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场域的概念及特性布迪厄的“场域”概念,可以说是他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素。
场域,又被称为“场”,或者“社会场”,是布迪厄用以描述社会空间中各种力量交织、竞争和互动的特定场所。
这个场所不仅包含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网络,还包含了各种文化、经济、政治等资源。
在布迪厄看来,场域是一个动态的空间,它不断地在形塑着其中的行动者和他们的惯习。
场域是关系性的。
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场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包括竞争、合作、互补等。
这些关系不仅影响着场域内部的行动者和惯习,也影响着场域之间的权力分布和资源流动。
场域是动态的。
它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来自于场域内部的行动者的策略调整,也可能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改变。
布迪厄,场域与惯习
布迪厄,场域与惯习在当代国际知名的世界级社会学理论家中, 法国学者皮埃尔• 布迪厄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是继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
他能够将各种经典的社会学理论遗产与法国特有的认识论传统糅合起来, 将社会学的眼光与哲学的洞察力结合在一起。
一、场域对于场域(field) 这一概念, 布迪厄这样说过: “我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 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
”布迪厄的场域概念, 不能理解为被一定边界物包围的领地, 也不等同于一般的领域, 而是在其中有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存在。
布迪厄研究了许多场域, 如美学场域、法律场域、宗教场域、政治场域、文化场域、教育场域, 每个场域都以一个市场为纽带, 将场域中象征性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结起来, 例如, 艺术这个场域包括画家、艺术品购买商、批评家、博物馆的管理者等等。
场域不仅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概念, 也是他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分析单位。
布迪厄选择这一理论分析工具和分析单位是与他的研究方法分不开的。
每个场域是相对独立的空间, 有着自己的规则。
比如在艺术场域中, 有艺术的规则, 艺术家要为了艺术而艺术; 在经济场域中, 有经济活动的规则,人们做生意就是做生意, 不考虑其他的。
在一个场域中, 不平等的资本分配决定了场域的结构。
统治者即为一个场域中拥有特定资本比较多的人。
每一个场域都是斗争的场所, 人们要在此争夺某种特定资本。
这种斗争可以被比喻成一个游戏。
游戏的参与者只有相信游戏的价值才能玩游戏。
对游戏的信念(illusio) 是参与游戏的必要条件。
在这场斗争中, 人们一般有三种战略(实际只讲了两种) 。
第一种是“再产生战略” , 它是指参与者努力改变自己在场域中的地位。
第二种是“颠覆战略” , 它是指参与者努力改变场域本身的规则。
布迪厄认为社会空间中有各种各样的场域, 场域的多样化是社会分化的结果, 布迪厄将这种分化的过程视为场域的自主化过程。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法国社会学家,他提出了“场域—惯习”(Field-Habitus)理论,强调社会生活是在各种“场域”中进行的,而个体的行为受到其所处场域的影响,并形成一种惯习。
在这个理论视阈下,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诗人白居易和他的诗作,尤其是和他一同被称为“唐代豪放派”代表之一的胡乐的诗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他的诗作以豪放清丽、情感真挚、婉约风流而著称,被誉为“人称白乐天,有如见真仙”。
而胡乐,字子仪,是白居易的好友,二人在文学上有很多互动、影响。
根据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我们可以从场域和惯习的角度重新审视白居易和胡乐的诗作,探讨他们的创作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我们来看白居易和胡乐所处的“场域”。
白居易是一位出身名门、在朝为官的文人,他曾在唐玄宗、唐肃宗以及后来的唐宪宗朝任官,历经政治生涯。
他所处的场域主要是宫廷政治、文人社交、文化艺术等领域。
而胡乐也是一位才情出众的文人,他和白居易一同在官场历练,并以诗文才华著称。
他们在朝为官的也经常在文人雅集、风流韵事中交流互动。
这些场域为他们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同时也给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
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惯习”来理解他们的诗歌创作。
白居易的诗作以豪放清丽、情感真挚为特点,他酷爱山水风景,喜欢婉约风流的诗意。
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沧桑的感慨,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对社会风俗的观察。
这些惯习源自他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也受到了他所处场域的影响。
而胡乐的诗作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宫廷政治、文人雅集、友谊情谊的关注,他的诗作多以豪放洒脱、豪情逸兴为特色,展现出与白居易不同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他们的惯习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所处场域的特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的个性与风格。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在社会学领域中,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是一位备受尊重的学者,其理论和观点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布尔迪厄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是其重要的理论之一,对于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布尔迪厄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进行浅析,以期能对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
布尔迪厄认为,社会生活是由不同的资本类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三种最为重要的资本类型。
在这三种资本类型中,文化资本被认为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为它能够促进和影响其他类型的资本的积累和转化。
而惯习资本则是布尔迪厄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资本类型,其重要性和作用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被重视。
布尔迪厄所指的惯习资本是指一种非物质性的积累,它包括个体所积累的认知结构、经验、信念、行为模式等,这些对于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惯习资本不同于文化资本,它更加关注个体内在的习惯和能力,而非外在的文化积累和知识体系。
惯习资本也不同于经济资本,它不是以货币和物质财富为中心的,更多地关注的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所展现出来的行为和反应。
惯习资本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于个体所处社会场域中行为和观念的塑造作用。
在布尔迪厄看来,社会场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社会领域,其中存在着特定的社会规则、资源分配和权力关系。
而不同的社会场域中,惯习资本的作用和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在学校教育领域中,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术能力的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而在职场领域中,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员工更容易获得提升和认可。
惯习资本的积累对于个体在不同社会场域中的表现和成功具有重要影响。
在社会学研究中,布尔迪厄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对于解释社会不平等和社会流动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根据布尔迪厄的观点,拥有更多惯习资本的个体更容易在社会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就和地位,这也意味着社会的不平等和差距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释。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是法国社会学家,他开创了符号学与实用主义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其中之一就是“惯习资本场域”(Habitus, capital, field)的理论框架。
本文将对这一概念进行浅析。
布尔迪厄提出了“惯习”的概念。
他认为,个体通过一系列社会化过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这些是被历史和社会背景塑造的。
惯习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习得的一种能力,它在个体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往往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惯习是一个内化的、无意识的过程,使得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特定的行为模式。
布尔迪厄提出了“资本”的概念。
他认为,社会中的资源并不仅仅是物质的,还包括无形的、非物质的资源。
资本可以被个体所拥有,并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资源。
布尔迪厄将资本分为三种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经济资本是指个体拥有的财产、收入和财富,文化资本是指个体的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社会资本是指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和关系。
这三种资本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能力。
布尔迪厄提出了“场域”的概念。
场域是指一种社会实践领域,其中个体之间通过争夺和竞争来获取资源和权力。
场域可以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艺术领域等等。
每个场域都有自己的规则、价值观和权力结构。
个体在场域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资本来争夺资源和权力,而惯习则起到了调整和匹配不同形式资本的作用。
布尔迪厄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揭示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地位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
惯习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习得的一种能力,资本是个体在场域中争夺资源和权力的工具,场域则是个体争夺资源和权力的竞争场所。
这一概念框架为理解社会中的个体行为和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创作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其中以琴诗、舞诗、酒诗和乐府诗最为著名。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白居易胡乐诗的创作视角和特点。
在布迪厄的理论框架下,场域是指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而惯习则是指在这个环境中被大众广泛接受和遵守的规范、习俗和行为模式。
白居易胡乐诗的创作正是在特定的社会场域和惯习之中,受到了这些场域和惯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白居易的胡乐诗主要描写了宴会、娱乐和游戏等场景,这些场景多为贵族和士大夫阶层的社交活动。
在唐代社会,士人常常会举办宴会邀请朋友来共享快乐,乐师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白居易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胡乐诗通过描绘宴会的气氛、音乐的韵律和舞蹈的姿态,展现了士人阶层的高贵和优雅。
在胡乐诗中,白居易对音乐和舞蹈的描写非常细腻生动。
他以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舞蹈的动态和音乐的韵律表现得十分逼真。
例如在《望月怀远庄见贻书》中,他写道:“琼弦美缺动,金管奏难忘”。
这里的琼弦和金管正是胡乐中的乐器,在描写它们时,白居易使用了美缺动和难忘两个形容词,使读者更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不可忘怀的氛围。
白居易的胡乐诗还充满了对人物形象和情感的表达。
他通过描写舞蹈的姿态、音乐的节奏和情感的起伏,将诗歌的情感和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表达方式既突出了胡乐的艺术特点,又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白居易的胡乐诗在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展现了唐代贵族社交活动的特点和士人阶层的生活方式。
诗人通过对宴会、音乐和舞蹈等场景的描绘,展示了唐代社交生活的独特魅力,并将音乐和舞蹈的韵律、姿态和情感融入到诗歌创作之中。
这些诗作既是对胡乐艺术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场域和惯习的再现,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毕天云在当代国际知名的世界级社会学理论家中,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无疑占有一席之地。
美国社会学家麦克莱米(Scott McLemee)称布迪厄是“一代思想大师、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之一,……是同代人中最杰出的社会学家之一。
”我国学者李猛认为布迪厄是“自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
随着布迪厄思想的全球性传播,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场域-惯习”论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布迪厄对“场域”和“惯习”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特点、用途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只有置于辨证的、关系的、实践的、反思的布迪厄风格中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②一、场域“场域”(field)不仅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布迪厄从事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
布迪厄在社会学研究中提出场域概念既受物理学中磁场论的启发(布迪厄在分析社会场域时就用过物理学中的磁场作比喻),也与现代社会高度分化的客观事实有关。
布迪厄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
”[1](P134)在布迪厄看来,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各种不同的“场域”,如经济场域,政治场域、艺术场域、学术场域等;社会作为一个“大场域”就是由这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场域”构成的。
如何认识和把握既高度分化又连为一体的社会大场域呢既反对“个体主义方法论”也不赞成“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布迪厄采取了从“中间入手”(即从场域入手)的策略。
③布迪厄强调:“社会科学的真正对象并非个体。
场域才是基本性的,必须作为研究操作的焦点。
”[1](P145)何谓场域呢布迪厄从多个层面作过论述。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1. 引言1.1 背景介绍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乐天子,唐代文学家,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他的诗歌以清新婉丽、流畅舒展、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著称,被誉为“乐天之代表,诗坛之巨星”。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年)是法国社会学家、文化领域理论家,他提出了“场域—惯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受到社会和文化场域的制约,同时又受到内在的惯习和心理机制的影响。
白居易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本文将以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为视角,探讨白居易胡乐诗中的场域和惯习,深入剖析其诗歌特点及意义,揭示其与社会、文化的关联,从而揭示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之一,其胡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诗作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研究白居易胡乐诗的特点、场域和惯习,可以帮助我们探讨唐代社会文化背景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通过探讨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与白居易胡乐诗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丰富我们对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的认识。
研究白居易胡乐诗在布迪厄理论视角下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框架,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2. 正文2.1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概述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是指人们在特定场域中形成的社会惯习和规范。
布迪厄将社会活动视为一种被规范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场域中的各种元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在每个场域中,人们都会遵循特定的规范和惯习,这些规范和惯习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布迪厄认为,每个场域都有自己的特定惯习和规范,这些惯习和规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了他们的认知和价值观念。
“场域—惯习”视角下大学生学习实践研究
“场域—惯习”视角下大学生学习实践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学术研究中,对于大学生学习实践的深入探讨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重要课题。
特别是在当代教育环境下,如何理解和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实践,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和变革,更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从“场域—惯习”的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学习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场域—惯习”理论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的,它为我们理解人的行为、心理和社会环境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场域指的是特定的社会空间,包括社会、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而惯习则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认知结构。
这一理论框架为我们研究大学生学习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首先将对“场域—惯习”理论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解读,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将结合大学生学习实践的具体情境,分析场域和惯习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场域和惯习,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实践效果,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理解,同时也能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动大学生学习实践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大学学习场域的特点分析在“场域—惯习”的理论框架下,大学学习场域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环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自主性与开放性:大学学习场域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需要自我驱动、自我规划学习过程。
同时,大学学习场域也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教师和学习资源,这种自主性和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多元性与包容性:大学学习场域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和专业领域,他们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学习目标各不相同。
这种多元性使得大学学习场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同时也要求场域内的成员具备包容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布尔迪厄的场域和惯习概念(共3页)
布尔迪厄的场域和惯习(ɡuàn xí)概念布尔迪厄的阶级概念是同“场域”(space)的概念相联系的。
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里, “社会”是一个“场域”的范畴。
在布尔迪厄看来,“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 基础之上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
利益、资本、社会位置是场域的构成要素。
换言之,场域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它强加在每一进入该场域的个体行动者身上,是权力分配的结构,任何个人欲获得(huòdé)利益,必须进入相应的场域。
”场域因此也是一个利益冲突和争夺的“战场”。
而阶级指的就是在该场域结构里位置相接近的人。
“场域的结构,既有稳定性的一面——一场域内的报酬、利润、制裁,都有相对确定的结构。
但是,这种外在的结构,并不能机械地约束参与者的行动。
这是因为惯习在起作用” [6]惯习(habitus)由沉积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lìshǐ)关系所构成,是客观而共同的社会规则、团体价值的内化,它以下意识而持久的方式体现在个体行动者身上,体现为具有文化特色的思维、知觉和行动。
布尔迪厄认为,“对外在客观性内化的程序的解释是其创生结构主义的重要任务。
在现代社会里,不同的教育通过仪式、游戏、训练将社会空间结构描摹在人们的心灵上。
作为外在结构内化的结果,惯习具有(jùyǒu)某种大体上一致的系统方式,并对外在场域作出回应。
”惯习是通过体现于个人的躯体上而实现的集体的个人化,是经由社会化而获得的生物性个人的“集体化”,人们的生活实践都是由惯习这一深层的生成原则决定的。
作为人们生活的生成原则,它还是社会实践的分类体系。
通过这样的实践,人们相互区分开来。
“它是理性的运作者,但是只是一种实践理性的运作者,原本就存在于社会关系的历史系统之中,因此超越个人。
它又是一个策略系统,实用的逻辑。
惯习所产生出来的行为方式并不具有严格的推演规则性,它总是在与变动不居的各种情景的遭遇中,确定自身,遵循一种含混不清的实践的逻辑,与日常世界关联。
布迪厄 概念
布迪厄概念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布迪厄这个听起来有点神秘的概念。
你知道吗?布迪厄的理论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多面体,每一面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他所提出的“场域”“惯习”和“资本”,可不是简单的几个词,而是能帮我们看透社会现象的秘密武器。
先来说说“场域”,这就好比是一个独特的舞台。
比如,学校是一个场域,职场也是一个场域。
每个场域都有自己的规则和逻辑,就像在学校里,成绩好可能备受关注;在职场中,业务能力强或许就能脱颖而出。
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再讲讲“惯习”,这就像是我们身上无形的“习惯盔甲”。
比如说,一个从小生活在书香门第的人,可能就养成了爱读书的惯习;而在一个充满商业氛围家庭长大的孩子,可能就有着敏锐的商业头脑。
这不就像我们走路的姿势一样,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但又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还有“资本”,可别只想到钱哦!布迪厄说的资本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经济资本好理解,就是钱嘛。
文化资本呢?比如你读了很多书,有丰富的知识,这就是你的文化资本。
社会资本呢?像你的人脉关系,朋友多、路子广,这就是你的社会资本。
这三种资本相互作用,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发展。
你可能会问,了解布迪厄的这些概念有啥用?这用处可大了去啦!比如在教育领域,我们能明白为啥有些孩子学习好,有些孩子学习差,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努力,还和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这些场域,以及养成的惯习和拥有的资本有关。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也能更清楚地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为啥有些人在某个圈子里如鱼得水,有些人却总是格格不入?这不就是场域、惯习和资本在起作用嘛。
总之,布迪厄的概念就像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理解社会的大门,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社会运行的规律和我们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朋友,好好琢磨琢磨,说不定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通透呢!。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摘要】本文通过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角,对白居易的胡乐诗进行了深入分析。
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概述了布迪厄理论的基本概念。
接着通过对胡乐诗文本的分析,揭示了其中隐含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结合布迪厄理论,探讨了白居易胡乐诗与惯习之间的关联。
提出了研究启示和展望未来的观点,为深入探讨白居易胡乐诗及其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也为文学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白居易,胡乐诗,文本分析,社会背景分析,文化解读,关联,研究意义,研究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
他的诗歌以清丽豪放、婉转柔媚而著称,被誉为“诗圣”。
胡乐诗是白居易在其任吏部侍郎时所作的一组诗篇,主要描述了自己对官场的无奈和悲愤。
这些诗篇描绘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反映出白居易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批判精神。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提出了“场域—惯习”理论,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通过对白居易胡乐诗的分析,可以从布迪厄的理论视阈下探讨白居易的文学创作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唐代官场的风气和白居易的思想。
本文将从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白居易胡乐诗的文本、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以期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和社会批判精神。
1.2 研究意义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婉约清丽著称。
胡乐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描绘胡乐(琵琶)上的音乐表现为主题,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感悟的深刻。
本文将从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白居易的胡乐诗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白居易胡乐诗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他的诗歌创作思想与文化背景,揭示其诗作背后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毕天云在当代国际知名的世界级社会学理论家中,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无疑占有一席之地。
美国社会学家麦克莱米(Scott McLemee)称布迪厄是“一代思想大师、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之一,……是同代人中最杰出的社会学家之一。
”我国学者李猛认为布迪厄是“自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
随着布迪厄思想的全球性传播,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场域-惯习”论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布迪厄对“场域”和“惯习”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特点、用途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只有置于辨证的、关系的、实践的、反思的布迪厄风格中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②一、场域“场域”(field)不仅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布迪厄从事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
布迪厄在社会学研究中提出场域概念既受物理学中磁场论的启发(布迪厄在分析社会场域时就用过物理学中的磁场作比喻),也与现代社会高度分化的客观事实有关。
布迪厄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
”[1](P134)在布迪厄看来,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各种不同的“场域”,如经济场域,政治场域、艺术场域、学术场域等;社会作为一个“大场域”就是由这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场域”构成的。
如何认识和把握既高度分化又连为一体的社会大场域呢?既反对“个体主义方法论”也不赞成“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布迪厄采取了从“中间入手”(即从场域入手)的策略。
③布迪厄强调:“社会科学的真正对象并非个体。
场域才是基本性的,必须作为研究操作的焦点。
” [1](P145)何谓场域呢?布迪厄从多个层面作过论述。
第一,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
在布迪厄看来,场域是一种社会空间,不是地理空间。
具体说,场域就是现代社会世界高度分化后产生出来的一个个“社会小世界”,一个“社会小世界”就是一个场域,如经济场域、作者简介:毕天云(1968-),男,云南禄劝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主从事社会学理论和社会政策研究。
①重视实践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显著特征,他为此写过《实践理论大纲》(1972)和《实践的逻辑》(1980)两本书。
清华大学的孙立平先生说:社会学中“实践的概念,是布迪厄领回来的”(2002)。
研究布迪厄的美国学者华康德称布迪厄的理论为“社会实践理论”(1998:11),法国社会学家菲利普·柯尔库夫称其为“行动社会学”(2000:42),笔者认为用“实践社会学”一词更为贴切。
关于国内的“实践社会学”主张,详见孙立平先生的两篇论文:“迈向实践的社会学”(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和“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②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具有四个显著的特点:反对形形色色的“二元主义”,主张超越“二元对立”的辩证思维,自称“建构主义的结构论”(constructivist structuralism)和“结构主义的建构论”(structuralist constructivism);反对实体论,主张关系论的思维方式;反对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分裂,始终强调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紧密结合;反对缺乏反思性的社会研究,身体力行反思社会学。
辨证的、关系的、实践的和反思的社会学,这就是布迪厄风格,是理解布迪厄的具体社会学思想的“大纲”。
③在一个社会的结构中,“下面”是个人,“上面”是社会,“中间”是一个一个的场域,布迪厄的风格注定他只会从“中间”入手。
在某种意义上,笔者认为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与美国社会学家墨顿的“中层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文学场域、学术场域、权力场域等,这个意义上的“场域”有点类似于我们平时讲的“领域”。
布迪厄说:“我们可以把场域设想为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场域的效果得以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对任何与这个空间有所关联的对象,都不能仅凭所研究对象的内在特质予以解释”,[1] (P138)因为“关系系统独立于这些关系所确定的人群。
”[1] (P45)在布迪厄看来,场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空间,而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相对独立性既是不同场域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不同场域得以存在的依据。
场域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不同的场域具有不同的“逻辑和必然性”即“每一个子场域都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
”[1] (P142)因此一个场域特有的逻辑“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例如,艺术场域、宗教场域或经济场域都遵循着它们各自特有的逻辑:艺术场域正是通过拒绝或否定物质利益的法则而构成自身场域的;而在历史上,经济场域的形成,则是通过创造一个我们平常所说的‘生意就是生意’的世界才得以实现的,在这一场域中,友谊与爱情这种令人心醉神迷的关系在原则上是被摈弃在外的”[1](P134)第二,场域是一个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
布迪厄认为,场域是客观关系的系统,而不是实体系统,这与布迪厄关系论的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的。
布迪厄说:“‘现实的就是关系的’: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关系——不是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或个人之间交互主体性的纽带,而是各种马克思所谓的‘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关系。
” [1](P133)“各种场域都是关系的系统。
”[1](P145)“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
”[1](P132)因此,“从分析的角度看,一个场域可以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型。
”[1](P134)“一个场域的结构可以被看作不同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这些位置是根据他们在争夺各种权力或资本的分配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
” [1](P155)第三,场域是一个充满争斗的空间。
布迪厄从来不把场域看成是静止不动的空间,因为场域中存在着积极活动的各种力量,它们之间的不断“博弈”(game)不仅使场域充满活力,而且使一个场域类似于一种“游戏”。
布迪厄说:“作为包含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的空间,场域同时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这些争夺旨在继续或变更场域中这些力量的构型。
进一步说,作为各种力量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结构,场域是这些位置的占据者(用集体或个人的方式)所寻求的各种策略的根本保证和引导力量。
场域中位置的占据者用这些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并强加一种对他们自身的产物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
而行动者的策略又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特定资本的分配。
他们的策略还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对场域的认知,而后者又依赖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点,即从场域中某个位置点出发所采纳的视角。
”[1](p139-140)第四,场域的边界是经验的,场域间的关联是复杂的。
场域作为一个社会空间,应该有自己的边界。
但是,“场域的界限问题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确定场域的疆界“不容许任何先验的回答”[1](P134)。
布迪厄认为,“场域的界限只能通过经验研究才能确定。
尽管各种场域总是明显地具有各种或多或少已经制度化了的‘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的标志,但他们很少会以一种司法限定的形式(如学术机构录取人员的最高限额——numerous clauses)出现。
”[1](P138)只有通过对每一个现实的具体的经验世界进行研究,“你才会估量出它们具体是如何构成的,效用限度在哪里,哪些人卷入了这些世界,哪些人则没有,以及它们到底是否形成了一个场域。
”[1](P139)如果非要从理论上确立一条划定场域界限的原则,只能说“场域的界限位于场域效果停止作用的地方。
”[1](P138)整个社会世界分化为形形色色的“小世界”(即场域),这些“小世界”总不至于都是“孤零零的碎片”,它们之间应该有相互连接的纽带。
关于不同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问题,布迪厄认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太难以处理”,所以,他一般“不大予以置答”。
在华康德的“追问”下,布迪厄也没有给出直接的、简单化的现成答案,只是提出了回答这一“难题”的原则和思路:场域间的关系是因时、因地而宜的,没有哪种模式或规律来可以作为一般原理一劳永逸地说明场域间的关系,“这种问题只有通过经验分析才能解决。
” [1](P150)布迪厄认为,“事实上不存在超越历史因素影响的场域之间关系的法则,对于每一种具体的历史情况,我们都要分别进行考察。
” [1](P150)布迪厄以经济场域与其他场域的关系为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得不承认经济场域具有极强的作用,但是不能因此就得出经济因素归根结底起决定作用的普遍结论,在艺术场域中更难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通过这个事例(艺术场域与经济场域之间的关系),布迪厄提醒人们:“场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劳永逸地确定的,即使是它们演进的最一般的趋势也并非如此。
那些‘具有唯理论主义倾向的理论’运用各种宏大概念,声称能够解释所有问题;而场域的观念则与此不同,它并没有提供所有可能的疑难问题的现场答案,也并非说一切就绪,无需再费力进行进一步的具体研究。
相反,至少在我看来,场域观念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和发扬了一种建构(对象)的方式,使学者不得不在每次研究时重新设想一番。
” [1](P151)二、惯习在强调辨证思维的布迪厄看来,尽管“场域”是一种客观的关系系统,但在场域里活动的行动者并非是一个一个的“物质粒子”,而是有知觉、有意识、有精神属性的人;场域不是一个“冰凉凉”的“物质小世界”,每个场域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情倾向系统”——惯习(habitus)。
因此,对于辨证的布迪厄来说,只讲场域不讲惯习是不可想象的。
布迪厄认为,他提出“惯习”概念的目的有二:一是克服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对立。
“客观主义把行动理解成‘没有行动者’的机械反应;而主观主义则把行动描绘成某种自觉的意图的刻意盘算、苦心追求,描绘成某种良知自觉之心,通过理性的盘算,自由地筹划着如何确定自己的毛病,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1](P164)二是克服实证主义唯物论和唯智主义唯心论的对立。
实证主义唯物论认为知识的对象是消极被动地复制下来的,忽略了实践过程中人的能动性即“建构认识对象”;唯智主义唯心论则只有主观的思维建构,忽略了实践中的客观制约性。
在辨证的布迪厄看来,人的实践行动是在主观与客观相互交织的过程中进行的,他的实践社会学既不是客观主义的和实证主义唯物论的,也不是主观主义的和唯智主义唯心论的,而是辨证的实践社会学。
因此,在实践社会学中提出“惯习”概念“是一件不得已而又是甘愿为之的事情”,其意旨“就是既要摆脱主体哲学的阴影,又不抛弃行动者;既要克服结构哲学的束缚,又不忽略结构作用于行动者且通过行动者体现出来的各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