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病理生理学 肺功能不全[荟萃知识]

合集下载

第八版病理生理学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第八版病理生理学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致病因子
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炎症
肺水肿
肺不张
支气管痉挛
微血栓形成 肺血管收缩 死腔样通气
弥散障碍
肺内分流
低氧血症
ARDS引起呼衰发病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病
支气管壁肿胀 痉挛、堵塞, 气道等压点上移 肺泡弥散面积 肺泡膜炎性增厚 肺泡低通气 肺泡低血流 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肌衰竭 阻塞性 通气障碍 限制性 通气障碍 弥散功能 障碍
×
R =
VA
(PiO2–PAO2)× VA
P AO 2= P iO 2–
PACO2 R
PaO2
12 100
单纯通气障碍 R=0.8
PO2
PaCO2(HHmg)
8
4
最 低 可 耐 受 值
4
80
60
肺泡通气障碍时PaO2和PaCO2与呼吸商R的关系
PaCO2( kPa )
分流
正常范围
40 20
PaO2(kPa)
经该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便掺入
动脉血中,称静脉血掺杂(venous
admixture),因类似动-静脉短路,故又称
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 shunt)。
VA / Q下降
• 功能性分流见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
肺水肿 等
• 正常成人
功能性分流约占肺血流量3%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原因与发病机制小结
1.通气障碍通常引起Ⅱ型呼衰
包括限制性和阻塞性2种类型。
2.换气障碍通常引起Ⅰ型呼衰
由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解剖分 流增加引起。
3.临床上常为多种机制参与,如休克肺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PPT课件

2020年10月2日
7
1、限制性restrictive——吸气受限
⑴概念
⑵原因与机制 ①呼吸中枢及周围N受损 ②呼吸肌收缩减弱 ③胸廓与胸膜病变 ④肺部疾病
2020年10月2日
8
2、阻塞性 obstructive通 气不足
⑴概念:由于气道狭窄或阻塞引起肺泡通
气不足
⑵原因与机制
①中央气道阻塞
1)胸外可变阻塞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2020年10月2日 第一课件网网站
1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PiO2 150mmHg
外呼吸 external resp.
肺通气 ventilation
换气 gas exchange
2020年10月2日
PAO2 100 PACO2 40
实线为正常人 虚线为肺泡膜增厚患者
2020年10月2日
14
(三)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Ventilation-perfusion imbalance
正常
VA Q
=
4L 5L
=
0.8
<﹣ 10cmH2O
50%
2020年10月2日 > - 2.5cm H2O
0 -10 -20 -30
15
2020年10月2日
PaO2 100mmHg PaCO2 40mmHg
PvO2 40mmHg PvCO2 46mmHg
2
一、概念
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机体在 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 低于8kpa(60mmHg),伴有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 化碳分压高于6.67kpa(50mmHg)的病理过程称 为呼吸衰竭。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肺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 肺炎C. 肺结核D. 肺炎支原体感染答案:D2. 肺功能不全时,下列哪项生理指标最可能出现异常?A. 肺泡通气量B. 氧气分压C. 二氧化碳分压D.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理生理特点?A. 气道阻塞B. 肺泡过度膨胀C. 肺泡间隔破裂D.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答案:D4. 肺功能不全时,下列哪项症状最常见?A. 呼吸困难B. 咳嗽C. 喘息D. 胸痛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肺功能不全的并发症?A. 肺心病B. 肺性脑病C. 肺水肿D. 呼吸衰竭答案:C二、填空题6. 肺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肺实质病变、气道阻塞7. 肺功能不全时,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表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通气不足/血流过多、通气过多/血流不足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气道阻塞、肺泡过度膨胀、肺泡间隔破裂三、问答题9. 请简述肺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机制。

答案:肺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肺泡通气不足:由于肺泡通气量减少,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受限,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2)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由于气道阻塞或肺泡病变,导致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使得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不充分。

(3)肺泡间隔破裂:肺泡间隔破裂导致肺泡过度膨胀,使肺泡壁变薄,影响肺泡的气体交换功能。

(4)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功能不全时,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发肺心病。

10. 请列举肺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

答案:肺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包括:(1)肺心病:由于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发右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试题和答案

第十四章肺功能不全一、选择题【A型题】1.呼吸衰竭通常是指:A.内呼吸功能障碍B.外呼吸功能障碍C.血液携带氧障碍D.二氧化碳排出障碍E.氧吸入障碍2.判断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呼吸节律异常B.发绀的程度C.血气分析参数D.呼吸困难程度E.组织细胞受损程度3.当吸入气的氧浓度不足20%时,诊断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是:A.PaO2<8.0kPa(60mmHg)B.PaCO2>6.67kPa(50mmHg)C.RFIW300D.RFK300E.RFI>3004.以PaO2<60mmHg为在海平面条件下吸入室内空气时诊断呼吸衰竭的标准是根据:A.临床经验制定的B.此时外周感受器方可被缺氧刺激兴奋C.此时会引起酸中毒D.此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性变化E.氧离曲线特性,在此时SaO2显著下降,组织将严重缺氧5.以PaCO2>50mmHg作为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可能由于:A.此时pH将低于正常水平,出现酸血症B.CO2解离曲线特性,此时CO2含量陡增C.临床统计经验D.此时CO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明显 2E.正常人PaCO2最高可达50mmHg6.关于血气特点,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正常人的PaO2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降低B.正常人的PaCO2也随年龄而有变化C.PaO2<60mmHg不一定是呼吸衰竭D.老年人的PaO较年轻人低是因为通气/2血流比例不平衡的肺泡多E.由于CO2弥散快,所以PaCO2和PACO2通常是相等的7.反映肺换气功能的最好指标是:A. PaO2和PAO2的差值B.PaO2C.PAO2D.PaCO2E. PaCO2和PACO2的差值8.判断呼吸衰竭的标准是:A.PaO2<8.0kPa;PaCO2<6.67kPaB.PaO2<6.67kPa;PaCO2>8.0kPa C.PaO2<8.0kPa;PaCO2>6.67kPa D.PaO2<5.32kPa;PaCO2>6.67kPa E.PaO2<4.0kPa;PaCO2<5.32kPa 9.过量使用麻醉药时,患者可出现: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弥散障碍D.通气/血流比失调E.解剖分流增加10.声带麻痹的患者表现为:A.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呼气性呼吸困难D.进行性呼吸困难E.潮式呼吸11.影响气道阻力增加最主要因素是:A.气道内径B.气道长度和形态C.气体密度和粘度D.气流速度E.气流形式12.反应肺泡通气量的最佳指标是A.肺活量B.潮气量C.PaCO2D.P A CO2E.PaO 13.阻塞性通气不足可见于:A.低钾血症B.多发性神经炎C.胸腔积液D.化脓性脑膜炎E.慢性支气管炎14.阻塞性通气不足是由于A.弹性阻力增加B.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非弹性阻力增加D.肺泡扩张受限制E.肺A-V交通支大量开放15.多发性肋骨骨折可引起:A.阻塞性通气障碍B.限制性通气障碍C.弥散障碍D.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E.解剖分流增加16.出现严重胸膜病变时,病人可发生:A.弥散障碍B.限制性通气不足C.阻塞性通气不足D.死腔气量增加E.功能分流增加17.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A.白喉B.支气管哮喘C.气管异物D.多发性肋骨骨折E.肺泡水肿18.下列哪项不会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A.低钾血症B.呼吸中枢抑制C.气道痉挛D.气胸E.肺组织广泛纤维化19.限制性通气不足是由于:A.中央气道阻塞B.外周气道阻塞C.肺泡膜面积减少D.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E.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20.11型肺泡上皮受损时可产生:A.肺泡回缩力降低B.肺顺应性增高C.肺泡膨胀稳定性增强D.肺泡表面张力增强E.肺泡毛细血管中血浆外渗减少21.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A.肺顺应性下降B.支气管粘膜水肿C.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D.小气道阻塞E.肺组织弹性下降22.造成阻塞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A.脊髓灰质炎B.重度低钾血症C.多发性肋骨骨折D.慢性阻塞性肺疾患E.胸腔大量积液23.急性喉头炎症、水肿的患者主要表现为:A.吸气性呼吸困难B.呼气性呼吸困难C.劳力气性呼吸困难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E.端坐呼吸24.吸气性呼吸困难可见于:A.中央气道胸外阻塞B.中央气道胸内阻塞C.慢性阻塞性肺疾患D.限制性通气不足E.中枢性呼吸衰竭25. 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A.声带麻痹B.肿瘤压迫气管胸内部分C. COPD患者D.张力性气胸压迫肺E.细支气管慢性炎症26.中央气道胸内阻塞可发生:A.呼气性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吸气呼气同等困难D.吸气呼气均无困难E.阵发性呼吸困难27.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主要表现为: C. PaO2下降,PaCO2升高A.吸气性呼吸困难 D. PaO2正常,PaCO2升高B.呼气性呼吸困难 E. PaO2下降,PaCO2正常C.劳力气性呼吸困难32.神经肌肉麻痹所致呼吸衰竭时血气变化特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点是:E.端坐呼吸 A. PaCO2升高比PaO2降低明显28.可引起呼气性呼吸困难 B. PaO2降低比PaCO2升高明显A.过量麻醉药使用p Do八 K冬/工壬n Do「八 rtL_RTC.1@。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PPT课件
安全性。
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或修复基因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肺功能不全的基因治 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临床试验
目前已有一些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这些 研究主要关注如何通过基因治疗来改善肺功能不全的症状。
挑战与前景
基因治疗仍面临许多挑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因靶点、 如何确保基因的有效传递等。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以验证 基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气道重塑
长期哮喘可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如 平滑肌增生、腺体增生和气道黏膜 下纤维化等。
肺栓塞的病理生理学
血流动力学改变
右心负荷增加
肺栓塞时,阻塞的肺动脉导致受累区 域肺组织血流灌注减少,引起局部肺 组织缺血、缺氧。
肺栓塞时,右心需额外做工以克服阻 塞造成的阻力,导致右心负荷增加, 引发右心功能不全。
04
康复训练
呼吸训练
通过呼吸训练,加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改善呼吸功能。
有氧运动
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 提高心肺功能。
康复教育
对患者进行康复教育,提高其对肺功能不全 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05
肺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究进展
对于从事暴露于有害物质职业的人群,应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护理方法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痰液潴留。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的药物治 疗,如抗炎、平喘、止咳等。
03
02
氧疗
对于缺氧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氧 疗,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专家讲座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专家讲座

第24页
二、换气功效障碍
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过程
(一)弥散障碍 (二)肺泡通气/血流失调 (三)肺内动-静脉分流增加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
第25页
(一) 弥散障碍
定义 因为肺泡膜面积降低或肺泡膜异常增厚和弥散时间 缩短所引发气体交换障碍
原因 ⑴ 肺泡膜面积降低 肺叶切除、肺实变、肺不张、肺气肿 ⑵ 肺泡膜厚度增加 肺泡和间质炎症、水肿、纤维化、肺泡内形成透明膜 (3)弥散时间缩短 肺泡膜病变+心输出量增加和肺血流加紧
N
动脉血CO2含量 CaCO2
N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
第37页
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改变示意图
VA / Q正常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
VA / Q增大
VA / Q减小
第38页
V/Q失调时血气改变
功效性分流↑ 死腔样通气↑ PaO2↓
呼衰
PaCO2可正常 or↓or↑
????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
第39页
而受重力影响肺底部血流>>肺上部
从肺尖部到肺底部V/Q 3.0
0.6
<﹣ 10cmH2O 正常PaO2比PAO2稍低主要原因
肺泡容积
50%
> - 2.5cm H2O
0 -10 -20 -30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
胸内压
第31页
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功效性分流 (有血流,少气体)
病肺
健肺
病变重部位
通气↓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
第13页
限制性通气不足 病因
胸廓C 下降:胸膜粘连,胸腔积液,气胸 肋骨骨折,严重胸廓畸形
肺C 下降 : ①肺容量下降(肺切除、肺实变、肺不张) ②肺弹性阻力增加—肺淤血、水肿、纤维化、

病理生理学 肺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 肺功能不全

PaCO2
PvO2
PaO2
0 20 40 60 80 100 mmHg 2.67 5.33 8.00 10.7 13.3 kPa
PCO2 和PO2
一、原因和发病机制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二)弥散障碍 (三)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四)解剖分流增加
病因及发病机制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ventilation-perfusion imbalance)
16.0 13.3 10.7 kPa 8.00 5.33 2.67
PAO2 PACO2
2 4 6 8 10 肺泡通气量 (L/min)
◆通气 障碍引 起哪型 呼吸衰
竭?
Ⅱ型
血气变化
PaCO2为反映肺泡通气最好指标 PACO2 = 0.863×VCO2
VA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41
一、原因和发病机制
肺实变肺不张等
静脉血掺杂 (真正分流)
吸氧 无效
静脉血 (完全未动
脉化)
低氧血流
V/Q比例失调的类型及特点
分类
功能性分流 死腔样通气
肺泡通气量
(—)
肺泡血流量 (—)
V/Q比例
解剖分流 无通气 (—)
原因与发病机制小结
1.通气障碍通常引起Ⅱ型呼衰 通气障碍包括限制性和阻塞性2种类型。
2.换气障碍通常引起Ⅰ型呼衰 换气障碍包括弥散障碍、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解剖分流增加。
一、原因和发病机制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二)弥散障碍 (三)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四)解剖分流增加
原因和发病机制
肺通气障碍 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病环节
脊髓高 位损伤
气道狭窄 或阻塞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
1、类型与原因 (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VA/Q << 0.8
静脉血掺杂 功能性分流
(2)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VA/Q >> 0.8 死腔样通气
2、血气特点 PaO2↓ PaCO2 正常(↓或↑)
••
••
(三)解剖分流增加
功能性分流与解剖分流(真性分流) 的鉴别:吸纯氧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4)根据病程分 急性 ~ 慢性 ~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 肺通气功能障碍 (一)类型与原因 1.限制性通气不足
概念 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 原因
2.阻塞性通气不足 概念 气道狭窄或阻塞 原因
响气道阻力最主要的因素 ----气道内径 气道阻塞分大气道(中央性)和(小气道)外周性
(二)血气特点
三、降低PaCO2 四、改善内环境及重要器官功能
谢谢!
主要血气诊断标准为:PaO2 < 60mmHg(8KPa ),伴有或不伴有PaCO2 > 50mmHg (6.67KPa )。
★ 分类:
(1)根据PaCO2是否增高分 低氧血症型(I型)~ 高碳酸血症型(II型)~
(2)根据主要发病机制分 通气性 ~ 换气性 ~
(3)根据原发病变部位分 中枢性 ~ 外周性 ~
3.呼吸性碱中毒: I型呼吸衰竭,肺通气过度,CO2排出↑, [H2CO3]原发性↓。 血K+可↓,血Cl—可↑。
4.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医源性。纠正酸中毒使用NaHCO3过量, [HCO3—]原发性↑。
二、呼吸系统变化
1.呼吸衰竭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又可影响呼吸功能:
PaO2↓
外周化学感受器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ppt课件
总肺泡通 气量不足 PAO2 P aO 2 PaCO2 PACO2

单纯性肺低通气时血气变化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二氧化碳分 压上升,二者变化成比例,比值为呼吸商。
R=
PACO2×VA (PiO2 - PAO2)×VA
R=
PACO2 (PiO2 - PAO2)
(PiO2 - PAO2) = PAO2 = PiO2
第十五章 肺功能不全
External Respiration
Gas Transport
Internal Respiration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因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 低于60 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 于50 mmHg的病理过程。
呼吸功能不全与呼吸衰竭的区别
PACO2 R
-
PACO2
R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每分 肺泡通气量和体内每分钟二氧化 碳产生量的关系
0.863×VCO2 PaCO2 = PACO2 = VA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Disturbance of air exchange)
(一) 弥散障碍( Diffusion impairment)
指由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 异常增厚和弥散时间缩短引起的气 体交换障碍。
概念: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 限 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原因:
① 呼吸肌活动障碍:呼吸动力不足。 ② 胸廓的顺应性降低:胸部扩张受限。 ③ 肺的顺应性降低:肺纤维化、肺泡 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等致肺的弹性阻力 增大。
④ 胸腔积液或积气:胸膜腔负压消失。
表面活性物质: 维持肺泡表面张力于正常水平的物质
肺泡II型上皮细胞 产生于: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 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机制

肺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学)培训课件

肺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学)培训课件
肺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 机制
气道阻力增加
01
02
03
气道狭窄
由于炎症、增生或痉挛等 原因,气道管腔变窄,气 流受阻。
黏液分泌增多
气道黏膜分泌过多黏液, 导致气道阻力增大。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在某些刺激下,支气管平 滑肌收缩,使气道口径变 小。
肺实质和血管改变
肺组织破坏
慢性炎症、纤维化等导致 肺组织结构破坏,肺泡数 量减少。
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
良好的心理状态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和焦虑,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预防肺部疾病。
定期进行体检和肺功能检查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 的肺部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 施。
VS
肺功能检查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肺部功能 状况,评估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为治疗 提供依据。
肺血管重塑
肺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 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 窄。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肺 动脉压力升高。
呼吸肌肉功能障碍
肌肉疲劳
神经调节异常
长期缺氧、酸中毒等原因导致呼吸肌 肉疲劳,收缩力下降。
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异常,影响呼吸 肌肉的正常收缩。
肌肉萎缩
长期卧床、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呼吸 肌肉萎缩,力量减弱。
咳嗽、咳痰
咳嗽、咳痰是肺功能不全常见 的症状之一,多为干咳或有少 量白痰。
咳嗽、咳痰的原因主要是呼吸 道黏膜受到刺激,导致分泌物 增多。
咳嗽、咳痰的程度与病情的轻 重相关,轻度时仅在活动后出 现,严重时可昼夜不停。
疲劳、运动耐量下降
肺功能不全患者常感到疲劳、易累, 运动耐量明显下降。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肺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肺功能不全

第16章肺功能不全一、选择题【A型题】1.呼吸功能不全是由于A.通气障碍所致B.换气障碍所致C.V/Q比例失调所致D.外呼吸严重障碍所致E.内呼吸严重障碍所致[答案] D[题解] 呼吸功能不全又称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

2.成人Ⅰ型呼吸功能不全,当FiO2不足20%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是:A.PaO2<8.0kPa(1kPa=7.5mmHg)B.PaO2>6.67 kPaC.PaO2<9.3 kPa D.RFI(呼吸衰竭指数)≤300E.PaO2<8.0 kPa伴有PaCO2>6.67 kPa[答案] D[题解] 呼吸衰竭必定有PaO2降低。

根据是否伴有PaO2升高,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为低氧血症型。

当吸氧病人的吸入气氧浓度不足20%时,诊断呼吸衰竭指标将用RFI,RFI=PaO2/ FiO2,RFI≤300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3.海平面条件下,Ⅱ型呼吸功能不全诊断指标是A.PaO2<8.0 kPa B.PaO2<9.3 kPa C.PaCO2>6.67 kPaD.PaO2<10.6 kPa伴PaCO2>6.67 kPaE.PaO2<8.0 kPa伴PaCO2>6.67 kPa[答案] E[题解] 一般在海平面条件下,PaO2<8.0 kPa作为诊断Ⅰ型呼吸衰竭标准。

Ⅱ型呼吸衰竭尚伴有PaCO2>6.67 kPa。

4.在海平面条件下,诊断成年人有呼吸衰竭的根据之一是PaO2值A.<5.3 kPa (40mmHg) B.<6.7 kPa (50mmHg) C.<8.0 kPa (60mmHg) D.<9.3 kPa (70mmHg) E.<10.6 kPa (80mmHg)[答案] C[题解] 正常人在静息时的PaO2随年龄及所处海拔高度而异,一般在海平面条件下,PaO2<8.0 kPa (60mmHg)作为诊断呼吸衰竭的标准之一。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
H+,缺氧 →直接扩张脑血管→脑血流量↑
缺氧,H+→损伤血管内皮,通透性↑ →脑间质水肿
缺氧→Na+-K+泵功能障碍→脑细胞水肿
颅内压↑ 脑疝
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2、酸中毒和缺氧对脑细胞的作用
改变脑脊液及脑组织的pH ↓
神经细胞内酸中毒
γ- GABA ↑
溶酶体酶释放
五、肾功能变化
可发生功能性肾功能衰竭。
主要表现为Ⅰ型呼吸衰竭
1、部分肺通气不足→功能性分流
VA/Q ↓
PaO2 CaO2
PaCO2 CaCO2
病肺
<0.8 ↓↓ ↓↓
↑↑ ↑↑
健肺
>0.8 ↑ ↑
↓↓ ↓↓
全肺
=0.8 ↓ ↓
N N
2、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死腔样通气
VA/Q PaCO2 CaCO2 PaO2
CaO2
病肺
健肺
?
全肺
(三)解剖分流增加
生理情况下的解剖分流在病理情况下异 常增加,造成真性分流或真性静脉血掺杂异常 增高,导致呼衰。
➢ 一部分静脉血经支气管静脉和极少的肺内动-静脉交通支直 接流入肺静脉 2%-3%
(三)解剖分流增加
(三)解剖分流增加
解剖分流↑:支气管扩张(伴有支气管血管扩张)、先天性
肺动脉瘘、肺内动-静脉短路开放
肺通气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肺换气
解剖分流增加
功能障碍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一)肺通气障碍的原因与类型: 限制性通气不足 阻塞性通气不足
(一)肺通气障碍的类型与原因
1、限制性通气不足 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
原因: (1)呼吸肌活动障碍 (2)胸廓顺应性降低 (3)肺顺应性降低 (4)胸腔积液和气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标准:PaO2 < 60mmHg (8kPa) or PaCO2 > 50mmHg (6.67kPa) RFI = PaO2/FiO2 ≤ 300
呼吸功能不全(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资料借鉴
4
呼吸衰竭的分类
• 按动脉血气:低氧血症型(I型) 伴低氧的高碳酸血症型(II型)
气道阻力(正常人平静呼吸): 80%: 直径 >2mm 气管 20%: 直径 <2mm 气管
病因:气管痉挛、 肿胀、纤维化、渗 出物、异物、肿瘤、气道内外压力改变
资料借鉴
10
气道阻塞: –中央性:指气管分叉处以上的气道阻塞。
又分为胸外与胸内阻塞2种。
–外周性:内径小于2mm的小支气管阻塞。 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资料借鉴
24
弥散障碍时的血气变化
• I型呼衰:PaO2↓,PaCO2 正常。 • 原因:
–O2和CO2解离曲线的差异 –O2和CO2弥散速度的差异(CO2快)
资料借鉴
25
血液O2 与CO2 解离 曲线
CO2 60 和
O2 含 量 40
(md/dl)
70%HbO2
PvCO2
97.5%HbO2
PaCO2
资料借鉴
11
中央性气道阻塞
• 阻塞位于胸外: 吸气性呼吸困难 • 阻塞位于胸内:呼气性呼吸困难
资料借鉴
12
中央性气道阻塞-位于胸外-吸气性呼吸困难
吸气
呼气
资料借鉴
13
中央性气道阻塞-位于胸内-呼气性呼吸困难
吸气
呼气
资料借鉴
14
外周性气道阻塞 用力呼气时等压点移向小气道
0 10 20 20 25 20 30
均为4 / 5 = 0.8

• 通气血流比值 范围
泡 容 积
0.6~3.0
资料借鉴
27
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功能性分流 (functional shunt) 静脉血掺杂(venous admixture)
气道阻塞 限制性通气障碍
肺泡通气不足
血流未减少, 甚至增多
VA/Q 下降
资料借鉴
28
因通气障碍引起部分肺泡通气严重不足, 但血流量未相应减少,VA/Q 显著降低,以致流 经该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便掺入 动脉血中,称静脉血掺杂(venous
病肺
肺泡通气量 VA
VA / Q
PaO2
动脉血氧含量 CaO2
20 +3355 20
0 10
20 15 20 20
20 +3355 20
0
10 20 15 20
20
20 +2355 20
正常人
慢性支气管炎
资料借鉴
肺气肿
15
(三)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PaO2↓,PaCO2↑ PaCO2的增值与PaO2的降值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其比值相当于呼吸商(R)
• 按发病机制:通气性、换气性 • 按病变部位:中枢性、外周性 • 按发生快慢和持续时间:急性、慢性
资料借鉴
5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外呼吸 功能障碍
肺通气 功能障碍
肺换气 功能障碍
资料借鉴
6
肺通气 功能障碍
阻塞性 通气不足
限制性 通气不足
资料借鉴
7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发病环节
气道狭窄 呼吸中枢 或阻塞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Pulmonary Insufficiency
External Respiration
资料借鉴
Gas Transport
Internal Respiration
2
资料借鉴
3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伴有或不 伴有PaCO2↑的病理过程。
抑制
呼吸肌 无力
胸壁损伤
弹性阻力 增加
运动神经受损
资料借鉴
8
(一)限制性通气不足
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原因 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肌不能收缩
胸廓及胸膜疾患
肺组织变硬
机制 呼吸动力↓
顺应性↓
限制性 通气 障碍
胸腔积液和气胸
压迫肺
资料借鉴
9
(二)阻塞性通气不足
• 呼吸道阻塞或狭窄,气道阻力增加。
admixture),因类似动-静脉短路,故又称
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 shunt)。
资料借鉴
29
VA / Q下降
• 功能性分流见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 肺水肿 等
• 正常成人
功能性分流约占肺血流量3%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占30%~50% ,→肺换气(-)
资料借鉴
30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时血气的变化
• 弥散时间缩短
肺泡膜病变+心输出量增加和肺血流加快
资料借鉴
23
13.3
正常 10.7
肺泡膜面积
8.0
减少或厚度增加
PO2( KPa)
5.3 2.7
肺动脉
(2) (1)
肺毛细血管
肺静脉
0
0 0.25 0.50 0.75
时间(S)
正常与肺泡膜增厚时Hb氧合所需时间
血液流经肺泡的时间,静息时(1)、运动时(2)
资料借鉴
20
(一)弥散障碍
• 肺泡膜面积减少

• 肺泡膜厚度增加 泡 • 弥散时间缩短

细毛


血 浆


资料借鉴
21
弥散障碍的原因
• 肺泡膜面积减少
– 成人肺泡膜总面积80m2,平静呼吸35~ 40m2
– 肺实变、肺不张、肺叶切除等(减少面 积>50%)
资料借鉴
22
• 肺泡膜厚度增加
肺泡膜薄部<1μm,肺泡腔到红细胞膜 <5μm 肺水肿、肺纤维化、肺泡透明膜形成 弥散距离增宽,减慢弥散速度
资料借鉴
17
PaCO2是反映总肺泡通气量变化的最佳指标。
PaCO2 = PACO2 =
0.863 X VCO2 VA
如VCO2不变,PaCO2与VA成反比。
资料借鉴
18弥散 障碍源自肺换气 功能障碍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
解剖分流 增加
资料借鉴
19
二 肺换气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解剖分流增加
20
PaO2
PvO2
0 20 40 60 80 100 mmHg 2.67 5.33 8.00 10.7 13.3 kPa
资料借鉴
PCO2 和PO2
26
(二)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L/min 血流量
• 通气血流比值
通气量(%肺容量)
VA/Q
(Ventilation/perfusi
on ratio, VA/Q),平
R = PACO2 × VA
(PiO2–PAO2)× VA
PAO2=
PiO2–
PACO2 R
资料借鉴
16
PaO2
PaCO2(HHmg)
PO2 PaCO2( kPa )
12
100 单纯通气障碍
R=0.8

80
8低

60

受 4值
分流 正常范围
40
20
4
8
12
PaO2(kPa)
肺泡通气障碍时PaO2和PaCO2与呼吸商R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