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冷漠及其表现形式

合集下载

道德冷漠感剖析

道德冷漠感剖析

SOCIALWORK社会工作《社会工作》2007年第11期下半月[作者简介]一、道德冷漠感及其表现形式所谓道德冷漠是指“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个体在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而在特殊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一种“不作为”的道德现象。

”(刘浩,2006)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道德冷漠是指当人们在明确知道做某件事是合乎情理,同时又对主体自身利益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的时候,出于某些其他方面的一些考虑,而变成冷漠的围观者的现象。

与之相应所谓道德冷漠感,“指人们道德感麻木和冷漠的现象。

它本质上是人们一种特定的畸变状态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人们怀疑、漠视道德行为等对道德的冷漠感情,以及拒斥、推卸道德义务等消极性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

”(肖士英,2000)这一道德危机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正愈演愈烈,并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道德冷漠感具体表现为:第一,人们排斥、推卸自身的道德义务等一系列消极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

体现在人们对道德行为的信誉和尊严持蔑视和怀疑的态度,而对自身的道德义务表现出冷漠和麻木,进而表现在个体有意识地或无意地逃避道德责任,即便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愿伸出援助之手。

第二,受助者的道德冷漠。

人们怀疑、漠视道德行为或善意的行为,也就是说人们对接受道德帮助的期望感冷漠。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与帮助,但是由于受到社会消极道德的影响,认为他们的这种渴望在现实社会根本是不切实际的、虚幻的,所以他们宁愿选择舍弃这样一种渴望,而产生冷漠。

那么道德冷漠究竟是由何种原因引起的?我们又该如何探讨这种冷漠心理的起源?二、道德冷漠感产生的原因分析道德冷漠感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在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在这一现象产生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和封建制度的影响。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许多优秀传统美德延续至今,但是封建制度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思想因素也从不同层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其纠错机制探讨论文

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其纠错机制探讨论文

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其纠错机制探讨论文【关键词】道德冷漠心情体验心理机制一、概念、本质及表现形式“道德冷漠”是当前社会消失的一种负面道德现象。

它是个体在具备道德熟悉的前提下而于特别的情境中选择“不作为”的一种道德现象。

“道德冷漠”本质上是一种行为主体处于畸变状态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它反映了行为主体在具备肯定道德学问和道德观念并具有肯定心理意识和心理力量的状况下,对道德感受力的缺乏和与正常道德关系的相脱离,导致行为主体道德熟悉水平过程消失问题,不能正常发挥道德实践功能的心理状态。

在实际生活中,“道德冷漠”主要表现为道德无助感、道德怀疑、道德漠视,以及对道德义务的拒斥、躲避和推卸等消极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

从而导致一系列消极后果,如道德感丢失、道德关系中断、道德自律缺乏和道德调控弱化等等。

二、“道德冷漠”现象的缘由分析〔一〕社会层面1.对道德本质的误会“道德冷漠”源于对“道德功利性”这一本质属性的误会。

从古至今,我们的教育始终有意夸大道德的超功利性,以至于道德的功利性被隐而不谈。

事实上,从古至今,都没有完全否认利的存在和价值,只是更多时候,我们断章取义,片面夸大了道德的超功利性,让人误以为要道德就不能谈利益。

也正由于此,道德问题层出不穷。

尽管说道德有超功利性的一面,但归根究竟,道德本质上还是功利的。

完全超出功利性的道德是不存在的。

2.对道德原则的冲击〔1〕对诚信原则的冲击诚信,即老实守信,指言而有信、严格践约、老实无欺。

近年来,各个层面的诚信缺失现象却极其严峻。

商业企业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扬、逃废债务,个体之间相互欺诈、“杀熟”、“传销”,网络的普及又为各种欺诈供应了广泛的平台。

这些大事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企业形象受损、个体相互不信任,整个社会的信任机制受到严峻考验。

〔2〕对正义原则的冲击所谓正义,最一般地说就是对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正安排或者支配,以及与此种安排或支配秩序相适合的道德品质。

浅谈社会道德冷漠问题

浅谈社会道德冷漠问题

浅谈社会道德冷漠问题浅谈社会道德冷漠问题摘要:对社会而言,遵守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

然而在现代社会,道德冷漠现象随处可见,社会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体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

道德冷漠是一种“平庸的恶”,其出现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抑制机制受损,因而缺乏与恶作斗争的自觉意识。

但是,鉴于社会道德在我们的个人生活的集体生活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我们必须要通过感化、引导、建立健全道德规范机制等方式,以消除道德冷漠,营造一个安宁祥和的社会大环境。

关键词:善的缺乏、平庸的恶、消除冷漠,教育引导一、道德冷漠的表现道德冷漠,简单地说,就是善的缺乏。

万俊人先生指出,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

他进一步指出,道德冷漠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淡薄,而是人与人之间道德意识沟通的阻塞、道德心理互感的缺乏、道德情感的丧失以及道德行为上的互不关心。

这种冷漠看似与道德无涉,实际上是一种缺乏道德感、缺乏同情和逃避道德责任的表现,是一种善的缺乏。

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具体表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

第一、道德敏感的缺乏。

所谓道德敏感,“是一种道德感知、感悟、反应能力,是从人文社会现象包括人与自然关系中发现道德问题的能力,是对人文、社会现象进行道德考量的能力”[2]。

道德敏感的缺乏,意味着道德的缺席、道德的边缘化和道德的失语,将导致社者而言,行为只存在于他们的口头上或者想象中,他们并没有做,所以他们不会承认这些行为是他们自己的;而实际做这些行为的人也会把它们看成是别人的行为,他们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外来意志的无可指责的工具罢了。

三、消除社会道德冷漠的对策(一)感化道德冷漠,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

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矫正路径分析

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矫正路径分析

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矫正路径分析作者:康菲菲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4期摘要:道德冷漠实质上是对道德的冷漠与麻木,是一种善的缺失。

针对此现象,首先,我们要加强社会道德风尚建设,净化社会环境;其次,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升自我修养,提高道德能力;最后,要推动德法相互融合,以法促德,保障道德践行。

关键词:道德冷漠道德行为道德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218-02道德冷漠的产生并非是因为道德主体对于道德知识的缺乏,而是对于道德认知、道德判断与道德践行的缺失,是一种道德责任的推脱与漠视。

一、道德冷漠的表现对于道德冷漠的研究,各界学者有着多种不同的理论,本文主要从伦理学视角对其进行基本内涵的阐述。

在伦理学视角上,道德冷漠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冷漠,它是指道德主体因道德认知以及道德情感等原因而引起的道德知、行不一,对道德行为的不作为和漠视,即道德主体虽然具备一定的道德知识,对道德规范有一定的认知,但仍然对所面对的社会道德现象以及社会道德要求和社会道德责任视而不见,对道德人际关系持麻木态度,对道德践行知而不行,是一种道德感的丧失。

道德模式反映了道德主体在心理层面的伦理困境以及对社会伦理秩序的扭曲认识。

道德冷漠实质上是对道德的冷漠,是善的缺乏以及道德感的丧失,人一旦丧失了道德感或者是道德的是非感,那么道德于他而然就已经死亡了,他不会相信是非善恶、应当与不应当、赞美与谴责,因而道德于他也就如同路人,没有了内心的波动,变得麻木不仁。

道德冷漠的具体表现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道德情感的缺乏。

道德冷漠典型特征就是道德情感的缺失。

道德情感是人道德品质的内在构成要素,是个体对于道德行为的认识以及情感上的敏感。

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缺乏会使人们对是非、善恶等道德感受力下降,使得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虚化,未能内化为道德主体自身的存在。

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缺失会使道德主体对于自身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认识不清,使得道德认知向道德信念转变受阻,使道德义务和责任变得模糊。

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研究

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研究

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研究引言:初级中学是学生完成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而师生关系在学生道德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初级中学教育领域出现了道德冷漠的现象,即师生之间互不关心、互不尊重,缺乏道德责任感。

本文旨在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道德冷漠的表现1.教师对学生的冷漠。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问题缺乏耐心和关注。

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需求毫不关心。

2.学生对教师的冷漠。

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与态度表示反感,对教师的要求漠不关心。

在与教师沟通时,学生缺乏尊重和合作,表现出冷淡的态度。

3.师生之间互不信任。

道德冷漠的结果之一是师生之间互不信任。

学生对教师的指导提出质疑,教师对学生的诚实和守信存有怀疑。

二、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1.教育观念的滞后。

一些教师仍然持有传统的教育观念,过分注重知识传递而忽视学生的需求和人格发展。

在这种观念下,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发展缺乏关注,导致师生关系冷漠。

2.教育资源的不足。

很多初级中学缺少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导致教师忙于应付学业,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引导。

学生也面临着知识和发展方面的缺失,难以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三、解决道德冷漠的办法1.加强师资培训。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教育理念,提供更好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2.推行德育导师制度。

学校可以推行德育导师制度,给每个学生分配一名德育导师,负责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增加道德教育课程。

学校应增加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

4.提高教育资源投入。

学校和政府应加大对初级中学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结论: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的道德冷漠问题对学生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关心,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道德冷漠类型分析

道德冷漠类型分析

道德冷漠类型分析【摘要】道德冷漠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于道德冷漠的类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道德冷漠的定义,然后分析了道德冷漠的原因和表现,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接着讨论了应对道德冷漠的措施,包括教育、法律和社会监督等方面。

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道德冷漠类型分析,探讨了道德冷漠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道德冷漠这一社会现象,并寻找解决之道,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道德冷漠, 类型分析, 定义, 原因, 表现, 影响, 应对措施, 总结, 挑战, 机遇, 发展趋势1. 引言1.1 道德冷漠类型分析现代社会中,道德冷漠现象日益严重,导致社会风气败坏,道德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

道德冷漠不同于道德淡化,它更多体现在对他人利益、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冷漠态度。

在实际生活中,道德冷漠主要分为几种类型,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应对。

首先是物质至上型道德冷漠,这种类型的人只关心个人利益,对他人的困难漠不关心。

其次是道德漠视型道德冷漠,这种类型的人对道德规范视而不见,只顾自己的私利。

再者是责任逃避型道德冷漠,这种类型的人不愿承担责任,总是找借口推卸责任。

最后是冷漠无情型道德冷漠,这种类型的人对于他人的痛苦和困境漠然不动,缺乏基本的同情心。

通过对这些不同类型的道德冷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引起人们对道德问题的重视,促使人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正文2.1 道德冷漠的定义道德冷漠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道德价值观的淡漠态度或无所谓的态度。

道德冷漠的定义在于人们对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忽视和漠视,表现为对于道德问题的冷漠和漠不关心。

道德冷漠的本质是对于道德意识和责任感的缺失,导致个体或群体在面对道德抉择时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行为。

道德冷漠不同于道德淡薄或道德违背,而是一种对于道德问题的漠视和忽略。

道德冷漠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背景、道德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

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

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

推向极致的现代分工,其对现代人的损 害也是推向了极致的。精细分工在“解放” 人的同时,也在“毁坏”人,用雅卡尔的 话说就是精细分工制造了:
“孤立的个体”:道德感的窒息
“残废的个体”:道德上的残废
“失望的个体”:失去道德追求
细碎的分工既使个体看不到自己的贡献,也使个 体看不到自己的过错与责任。
巨大的错误,甚至是不可思议的罪恶也是别人的, 自己的行为不过是这罪恶链条中微不足道的一个 环节,发挥的作用很小,所以没有罪恶感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一个以距离和疏远为基本 特征的社会里,这种道德不是过时了,而是不够用了, 所以需要增添一种新的伦理学,既“远距离伦理学”: 一种对时间、空间和群体上遥远的人负责的伦理学。 鲍曼认为远距离伦理有两个要点:
第三,但在电子媒介时代,两代人的“不对称 性”正在消逝,学校的合法性正在消解。在这 种趋势下,学校也应该寻找新的合法性依据, 学习共同体建构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最后,在世界范围内由于人口出生高峰的 回落等多种原因,学校和班级规模有变小的 趋势,这也为学校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微观 条件。原因很简单,巨型学校容易导向科层 化机构,而规模较小的学校容易成为类似于 家庭的情感性组织。 当然,很多所谓没有可能性的问题,根本 的问题不是可能不可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 意的问题。
现代科技对道德的排挤与压抑有多种直接形 式,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电子媒介技术。
与印刷媒介突出词语概念和抽象思维不同, 电子媒介借助影像强调戏剧化。
强调戏剧化的电子媒介遵循“语不惊人死不 休”、“无奇观,毋宁死”的金科玉律,什 么题材和内容最能达到这种效果呢?当然是 苦难、灾难!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一打开电视、电脑, 世界上的各种灾难和不幸就会走到你的客 厅、卧室,伴你就餐,伴你入眠。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探析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探析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探析道德冷漠是指一个人对于社会中的道德问题或者他人的痛苦而表现出的漠视、冷漠甚至无动于衷的态度。

在当代社会中,道德冷漠现象愈发严重,而在学校德育的视域下,道德冷漠更是对教育系统和学生本身的一种挑战。

本文将从学校德育视域下,对道德冷漠现象进行探析。

一、道德冷漠现象的背景道德冷漠的出现是和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冷漠,互不关心。

尤其是在青少年中,道德冷漠现象更加严重。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着各种各样的影响,道德观念相对薄弱,对于他人的痛苦或者道德问题并不能产生足够的关注和同情。

而学校德育则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里,学生应该接受系统的德育教育,了解道德规范和道德责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的公民,在现实情况下,学校德育似乎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道德冷漠现象依然存在。

二、学校德育中的道德冷漠表现在学校德育的视域下,道德冷漠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心在学校里,学生们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心。

当同学遇到困难或者痛苦的时候,他们往往无动于衷,甚至有的会冷嘲热讽,完全没有展现出同情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这种冷漠的态度可能会导致被排斥、孤立,增加同学间的隔阂和矛盾。

2.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学生们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对于社会公益事业或者是身边的环境卫生等问题并不关心。

当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或者牺牲一点利益的时候,他们常常选择逃避或者漠视,对于社会、对于他人的需要并不能积极地去帮助和支持。

3. 道德观念淡薄在学校德育的教育下,学生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应该如何行为、如何处世。

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内心的道德观念淡薄,无法正确判断是非,容易受到外部诱惑和环境影响,出现不良行为。

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研究

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研究

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研究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的道德冷漠的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从道德冷漠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道德冷漠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师生之间缺乏互相尊重和理解,师生之间存在隔阂和疏离感。

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师生之间很少进行真正的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程度较低。

师生之间的信任度不高,师生对彼此的行为和言语持怀疑态度。

师生之间的帮助和支持意识不足,师生不愿意帮助彼此,也不愿意提供支持。

道德冷漠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教育不完善,家长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情感关系缺乏重视,导致孩子在与师生相处时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

教育体制存在问题,教师的评价主要以学习成绩为导向,忽视了对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培养。

学校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缺失,存在一些教师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度下降,教师丧失了一定的权威性,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针对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的道德冷漠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家庭教育,在家庭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素养和情感关系,让孩子从小懂得尊重师长、关心他人。

改善教育体制,完善学校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培养,使评价不再只以学习成绩为导向。

加强师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敬业精神,树立良好的师范形象。

加大对初级中学师生关系的研究和关注,推动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对初级中学师生关系的重视,形成多方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氛围。

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的道德冷漠问题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改善教育体制、加强师道德建设以及增加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和关注等方面的努力,可以逐步改善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的道德冷漠问题,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道德冷漠ppt课件

道德冷漠ppt课件
公益组织
支持个体加入公益组织,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 做出积极贡献。
宣传推广
通过媒体和社交平台等途径,宣传公益活动和道 德行为,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支持系统
建立信任
01
在人际关系中建立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基础,增强彼此之间的情
感联系。
沟通交流
02
鼓励个体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增进
企业组织中的道德冷漠表现为对员工 福利、消费者权益和社会责任的忽视 ,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详细描述
例如,一些企业可能会为了降低成本 而忽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或者违反劳 动法规定,损害员工权益。这种冷漠 态度不仅会损害企业形象和信誉,还 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道德冷漠的危害与应对方法
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道德观念形成具有 重要影响。如果家庭中缺乏关爱和支 持,孩子可能更容易表现出冷漠的态 度。
个人心理因素
自我中心主义
一些人可能过于关注自己的利益,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从而表现出道德冷 漠。
心理防御机制
在面对道德困境时,一些人可能会采用心理防御机制来避免内疚和焦虑,从而 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道德冷漠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道德冷漠的定义与特征 • 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 • 道德冷漠的后果与影响 • 克服道德冷漠的方法与途径 • 道德冷漠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道德冷漠的定义与特征
道德冷漠的定义
01
道德冷漠是指个体在道德情感和 行为上的冷漠态度,表现为对他 人和社会的道德关怀和责任感缺 乏。
03
道德冷漠的后果与影响
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探析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探析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探析1. 引言1.1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的现状学校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社会,道德冷漠却时有发生。

学校德育视域下的道德冷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认同度降低。

随着社会变革和价值观念多元化,学生们对于传统道德价值观的认同度逐渐降低,导致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

身边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和言论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风气的恶化,学生接触到各种不良行为和言论,容易受到冲击和影响,进而产生道德冷漠的倾向。

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不足也是道德冷漠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学生容易陷入道德迷茫和混乱中,无法正确判断和选择,从而表现出道德冷漠的态度。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的现状十分严峻,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是防止道德冷漠的关键之举。

1.2 道德冷漠的影响道德冷漠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道德冷漠会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淡化,人们对于什么是对与错、好与坏的认知模糊,这将进一步加剧社会的道德沦丧现象。

道德冷漠会使人们对他人的利益和感受缺乏关怀和尊重,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减少,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受到威胁。

道德冷漠还会影响到个人的内心世界,使其变得冷漠和麻木,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的追求,从而导致个体的心灵贫乏和生活的空虚。

最终,道德冷漠会威胁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远发展都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道德冷漠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建设一个更加和谐、文明的社会。

2. 正文2.1 学校德育的意义学校德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学校德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向善的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道德冷漠问题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道德冷漠问题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道德冷漠问题探析道德冷漠表现为人们对道德规范的忽视、冷漠和不关心。

在这种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为人们提供道德指导和公民责任感,从而有助于缓解社会冷漠。

本文将探讨社会冷漠的现状、成因以及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应对这一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道德冷漠现象的背景,并研究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道德冷漠的具体表现:1、政治冷漠政治冷漠在当今社会广泛存在,体现在公众对政治参与的漠不关心和不信任。

政治冷漠体现为选民不参与和投票率持续下降的趋势。

在许多国家,选民对政治决策的决定变得越来越不感兴趣,导致选民投票率降至历史低点。

年轻一代尤其显示出政治冷漠,他们感到政治不相关,不愿意参与选举过程。

2、社交冷漠社交冷漠表现为个体在社交互动中的漠不关心和隔离,对社交关系的冷淡。

虚拟社交和现实社交的分离是社交冷漠的一个显著特点。

社交媒体和数字化时代使人们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联系,但也导致了虚拟社交与现实社交之间的分离。

人们可能更加专注于虚拟世界,而忽视了真实世界的社交互动。

这种分离可能导致社交关系的淡化和疏远。

此外,社交冷漠可能导致人们更加自我中心,不愿意关心他人的需求和利益。

这可能导致社会关系的脆弱,社会凝聚力的减弱,以及社会的不和谐。

3、道德冷漠道德冷漠表现为对道德价值观的漠视和放松,以及对道德规范的不履行。

不诚实和不同情是道德冷漠的突出表现。

社会冷漠可能导致个人不诚实和缺乏同情心。

不诚实的行为和冷漠态度可能在商业和政治领域产生腐败和不公平。

伦理规范的削弱是道德冷漠的另一个现状。

社会冷漠可能导致伦理规范的削弱,使人们更容易对不道德行为视而不见,甚至采取类似行为。

这可能导致社会不公正和道德沦丧。

二、道德冷漠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因1、社会转型期导致道德失范现象当前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旧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逐渐失去影响力,而新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研究

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研究

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研究初级中学阶段是学生在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上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师生关系则是影响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师生之间道德冷漠的情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

一、初级中学师生关系的概念和意义初级中学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的关系,其中的道德因素尤为重要。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得到教师的关心、照顾和支持,进行道德品质的塑造和提升。

而教师则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道德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教育学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道德冷漠是指教师或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缺乏道德责任感、缺乏同理心、缺乏情感表达等现象。

在初级中学阶段,道德冷漠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不关心学生,缺乏爱心。

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讲课,很少关心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对学生的问题反应不及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给予帮助和支持,这使得学生感到被忽视和冷落。

2. 学生不尊重教师,缺乏礼仪和教养。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讲话声音大,打闹玩耍,不尊重教师的教学,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偏离正确的行为规范,这是道德品质欠缺的表现。

3. 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部分教师和学生没有建立互信互敬的良好关系,学生不愿意和教师交流,认为教师并不能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而教师也不愿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会使得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和矛盾。

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教育理念不同。

现在社会上有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竞争至上等理念,这会使部分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附属物,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和成绩,忽视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精神的培养。

2. 教育环境不良。

一些地区和学校存在一些制度、规定和风气不良,例如评分标准不明确,考试过多过难,课程紧张等等,这对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负担,使得他们不能够得到心灵上的放松和休息。

道德冷漠及其表现形式

道德冷漠及其表现形式

浅谈道德冷漠常平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浅谈道德冷漠摘要:本文将主要分析道德冷漠这一社会现象的的涵义及其表现形式,找出道德冷漠的形成原因,最后浅谈解决道德冷漠现象的可能措施。

关键词:道德冷漠涵义形成原因解决措施一、道德冷漠的涵义及其表现形式“道德冷漠,我们可以将其引申为对道德这样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冷淡不关心,具体一点就是人们对于共同生活的社会中所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不重视,忽视,甚至蔑视。

道德约束人们应该采取的自律性活动被渐渐忽视,无论是否有舆论监督,同样不尊重这样的自律性活动中的行为范围。

”[1]道德冷漠作为一个新词描述着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事实上它正以一种隐形的方式不断破坏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

道德冷漠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第一、指人们对道德关怀对象的冷漠。

在正常的生活中,对于身处困境的人本应产生同情感,并基于内心深处的道德文化素养,本能地涌起伸出援助之手的冲动。

但事实上,面对身处困境者,人们在情感上往往表现得极端麻木和冷漠,总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的心态。

扎堆围观现象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冷漠形式。

“我们曾不止一次看到过类似报道:光天化日之下,当面对他人落难、歹徒抢劫,或者血刃伤人等等,很多人都选择了扎堆旁观,而不是热心救助。

”[2]这类丑剧以新闻的形式屡屡刺激我们的眼球,以致我们都对此陋习见怪不怪了,至多增添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第二、指人们道德受助期望感冷漠。

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其实很渴望别人的帮助和关怀,但是在很多的时候却拒绝外来的援助。

第三、指人们对道德义务的冷漠感和麻木感。

履行道德义务,本来是极为崇高、神圣因而是能够唤起人们道德热情和奉献精神的事情。

若因种种原因未能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人们往往会感到良心的不安和灵魂深处的愧疚。

[3]二、道德冷漠形成的原因(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传统价值观念的淡化。

目前中国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型必然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到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关系。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探析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探析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探析一、引言道德冷漠指的是对他人的痛苦和需要缺乏关注和同情心的现象。

在当今社会,道德冷漠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现象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需要深刻探究和解决。

本文将从学校德育的角度出发,对道德冷漠进行分析和探析,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二、学校德育的使命和目标学校作为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场所,德育在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学校德育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有着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自律、守纪、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为了实现这一使命,学校德育的目标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全面落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够积极对待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怀和对弱者的同情心,对他人的需要表示关注和帮助。

在实际教育实践中,我们却频频遭遇到学生道德冷漠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德育必须深刻审视,寻求根本解决途径,找准问题所在,加强教育实践。

三、道德冷漠的表现道德冷漠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对同学之间的冷漠现象较为普遍。

在学校中,很多学生之间缺乏真诚的交流和互助,甚至存在着相互躲避和排斥的情况。

当有同学遭遇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很多同学都选择袖手旁观或者置身事外,缺乏关心和帮助,这种冷漠的现象在学校中时有发生。

在师生关系中也存在着道德冷漠的问题。

一些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缺乏尊重和认可,经常表现出无动于衷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以致在课堂上出现违纪现象。

而一些老师也表现出对学生的冷漠和漠不关心,忽视对学生的关爱和引导,让学生的心灵在成长道路上缺少了关怀和慰藉。

在学校管理方面也存在着道德冷漠的问题。

一些管理者对学生的问题视而不见,对于学生违纪现象或者其他问题的出现往往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缺乏及时的干预和引导,使得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蔓延到学校整体的管理和秩序上。

以上种种表现都说明了学校德育中存在着道德冷漠的严重问题,这种冷漠不仅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也给整个学校的和谐氛围带来了恶劣影响。

扭转道德冷漠问题的伦理对策

扭转道德冷漠问题的伦理对策
媒体负面影响
部分媒体为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过度渲染社会 阴暗面,导致人们产生道德冷漠心态。
教育缺失
家庭、学校和社会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不足,导致 个体道德意识淡薄。
个人道德素质不高
部分人缺乏自我约束和道德修养,容易受到不良 风气的影响。
对社会与个人影响
01
02
03
04
社会道德水平下降
道德冷漠现象的存在会破坏社 会风气,导致整体道德水平下 降。
人际关系紧张
道德冷漠会使人与人之间缺乏 信任和关爱,导致人际关系紧 张、疏远。
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道德冷漠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 冲突,进而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和发展。
个人心理健康受损
长期处于道德冷漠的环境中, 个体可能产生孤独、焦虑等心 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
02
伦理原则与价值观重塑
传统伦理原则回顾与反思
,积极参与道德建设。
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搭建
加强国际道德建设经验交流
通过举办国际论坛、研讨会等方式,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推动国际道德标准互认
积极参与国际道德标准制定和互认工作,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 国际道德秩序。
拓展国际道德建设合作项目
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开展合作项目,共同推动全 球道德建设事业的发展。
本地区实践创新成果展示
活动策划与组织
介绍本地区在扭转道德冷漠方面所策划和组织的具体活动,如公益讲座、志愿服务、文 化交流等,阐述活动的目的、过程和效果。
资源整合与利用
说明如何整合和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文化资源等,以支持实 践活动的开展,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创新亮点与特色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探析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探析

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探析在学校德育视域下,道德冷漠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道德冷漠指的是人们对于道德问题漠不关心、不重视、不思考、不行动的状态。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道德冷漠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甚至会阻碍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对于道德冷漠问题的探析和解决是十分重要的。

道德冷漠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不足所造成的。

在当今社会,物质利益至上、成功至上成为一些人的追求目标,道德伦理观念逐渐淡化。

一些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引导,导致孩子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淡化。

学校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问题,德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德育教育资源缺乏、德育工作方式单一等问题也会导致学生对道德问题的冷漠态度。

道德冷漠在学校中表现为学生对于他人的需要漠不关心、对于学校规章制度不遵守、对于学习和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不负责任等方面。

在学校生活中,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不愿意帮助同学、漠视老师的劝诫、不遵守校规校纪等现象,这些都是道德冷漠的表现。

道德冷漠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关系。

对道德问题的冷漠态度还会导致学生的心灵世界的贫乏和内心的孤立。

针对道德冷漠问题,学校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紧密联系,引导家长关注和参与孩子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学校应该改革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加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

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灵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内心的善良和责任感。

学校还应该严格落实学生考核制度,充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白道德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道德冷漠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社会应该加强对道德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促进社会价值观念的正面引导,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研究

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研究

探讨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道德冷漠的问题研究在初级中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与良好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现实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师生关系中的道德冷漠问题。

本文将对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的道德冷漠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道德冷漠的表现之一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交流存在问题。

一些老师只关注教学以及成绩,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思想。

而一些学生则对老师的教诲缺乏兴趣,不愿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这种互动不足的现象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

师生之间存在的另一个道德冷漠问题是对待学生的不公平对待。

一些老师可能对部分学生存在偏见,只关注他们的优秀表现,并对其他学生不作关注。

这种不公平对待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理,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

一些学生也存在着对待老师不尊重的现象,对待不同老师有不同的态度,这也是道德冷漠的表现。

对于师生关系中的道德冷漠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

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情感素质。

学生需要明白,尊重师长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

学校也应该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学生需求的敏感度,并鼓励老师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

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和沟通渠道也是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开设家长会、班会等活动,加强学校、家庭和学生之间的联系。

学校还可以鼓励老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学校管理团队应该及时回应和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当发现存在道德冷漠问题时,学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师生关系的管理和监督。

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反映问题,对老师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和纠正,建立起一个公平且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级中学师生关系中的道德冷漠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和沟通渠道,以及加强学校管理和监督,才能有效解决师生关系中的道德冷漠问题,建立起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道德冷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道德冷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道德冷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作者:谢晓媚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0期摘要:道德冷漠是指个体在面对不道德行为、现象或事件时所抱有的冷漠、无视、回避的态度。

是一种善的缺失,是一种道德危机。

道德冷漠主要表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

本文在分析道德冷漠的成因的基础上,从加强道德文化教育、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与建立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两方面,对消解“道德冷漠”问题提出了建议性对策。

关键词:道德冷漠;道德教育;道德实践一、道德冷漠的涵义与表现冷漠一般指情感上的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万俊人先生认为“道德冷漠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排斥和否定”[1]。

道德冷漠与一般的情感淡漠不同,可以说,这种冷漠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感、同情心的缺乏,是对道德责任的逃避,是一种善的缺失。

陈伟宏学者指出道德冷漠是一种对待道德问题的心理和态度[2]。

一些人在面对社会或身边所发生的不道德现象时,往往是持无动于衷、冷眼旁观的态度,对他人遭遇的不幸和苦难,缺乏同情心,甚至幸灾乐祸。

据此,笔者认为道德冷漠是指人们在面对不道德行为、现象或事件时所抱有的冷漠、无视、回避的态度。

这种态度通常会给人们的道德养成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同时,道德冷漠一旦成为一种社会化的道德心态和氛围,这个社会将会存在严重的道德危机。

道德冷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不作为,它不对他人主动发起攻击,只冷眼旁观,无所动容,但偏偏就是这种不作为,却在无形之中对他人身心与利益造成伤害。

道德冷漠具体表现在道德敏感的缺乏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两个方面。

第一,道德敏感的缺乏。

所谓道德敏感,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是一种道德感知、感悟、反应能力,是从人文现象包括人与自然关系中发现道德问题的能力,是对人文、社会现象进行考量的能力”[3]。

道德敏感是一种能力,既包括对善的认知、发现和遵守的能力,也包括对恶的感知、反应和对抗的能力。

【推荐下载】论道德冷漠初探

【推荐下载】论道德冷漠初探

论道德冷漠初探一、道德冷漠的表现 道德冷漠,简单地说,就是善的缺乏。

万俊人先生指出,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

他进一步指出,道德冷漠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淡薄,而是人与人之间道德意识沟通的阻塞、道德心理互感的缺乏、道德情感的丧失以及道德行为上的互不关心。

这种冷漠看似与道德无涉,实际上是一种缺乏道德感、缺乏同情和逃避道德责任的表现,是一种善的缺乏。

 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具体表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

第一,道德敏感的缺乏。

所谓道德敏感,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是一种道德感知、感悟、反应能力,是从人文社会现象包括人与自然关系中发现道德问题的能力,是对人文、社会现象进行道德考量的能力[2]。

道德敏感作为一种能力,既包括对善的领悟、发现和把握,也包括对恶的感知和反应。

它是道德发挥社会调节功能、维持基本道德秩序的重要保证。

道德敏感的缺乏,意味着道德的缺席、道德的边缘化和道德的失语,将导致社会的道德失范。

同时,道德敏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和特征,一个没有道德敏感的人是一个不健全的人,一个没有羞恶心的人,一个没有同感能力和同情心的人。

第二,道德判断的搁置。

道德判断是关于行为的善恶、正当与否的判断,它断定在特定情况下这种行为是对那些规整人与人之间秩序的原则的最切近的体现[3]。

道德判断可能是一种直观判断,即在原有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看到某种行为后不假思索地作出判断。

它也可能是一种理性判断,是我们依据一般的道德法则,结合我们自己原有的道德知识和别人的道德知识,并充分考虑当前的特殊道德情境所得出的一种综合判断。

不管是直观判断,还是理性判断,都具有改变道德情感和影响道德行为的功能。

对于冷漠者而言,他具有关于行为善恶、正当与否的道德知识,具有做出道德判断的能力,而且知道哪些道德义务是他必须履行的,哪些行为是最适合于道德义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道德冷漠
常平
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
浅谈道德冷漠
摘要:本文将主要分析道德冷漠这一社会现象的的涵义及其表现形式,找出道德冷漠的形成原因,最后浅谈解决
道德冷漠现象的可能措施。

关键词:道德冷漠涵义形成原因解决措施
一、道德冷漠的涵义及其表现形式
“道德冷漠,我们可以将其引申为对道德这样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冷淡不关心,具体一点就是人们对于共同生活的社会中所有的行为准则和规的不重视,忽视,甚至蔑视。

道德约束人们应该采取的自律性活动被渐渐忽视,无论是否有舆论监督,同样不尊重这样的自律性活动中的行为围。

”[1]道德冷漠作为一个新词描述着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事实上它正以一种隐形的方式不断破坏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

道德冷漠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第一、指人们对道德关怀对象的冷漠。

在正常的生活中,对于身处困境的人本应产生同情感,并基于心深处的道德文化素养,本能地涌起伸出援助之手的冲动。

但事实上,面对身处困境者,人们在情感上往往表现得极端麻木和冷漠,总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的心态。

扎堆围观现象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冷漠形式。

“我们曾不止一次看到过类似报道:光天化日之下,当面对他人落难、歹徒抢劫,或者血刃伤人等等,很多人都选择了扎堆
旁观,而不是热心救助。

”[2]这类丑剧以新闻的形式屡屡刺激我们的眼球,以致我们都对此陋习见怪不怪了,至多增添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第二、指人们道德受助期望感冷漠。

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其实很渴望别人的帮助和关怀,但是在很多的时候却拒绝外来的援助。

第三、指人们对道德义务的冷漠感和麻木感。

履行道德义务,本来是极为崇高、神圣因而是能够唤起人们道德热情和奉献精神的事情。

若因种种原因未能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人们往往会感到良心的不安和灵魂深处的愧疚。

[3]
二、道德冷漠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传统价值观念的淡化。

目前中国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型必然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到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关系。

由于认识的肤浅,使许多人将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帮人指路要钱,捡到东西向失主要钱,救人也要救命钱等。

加之西方价值观的入侵,传统的价值观念越来越淡化,使很多人变成了只认金钱,不讲道德的“单面经济人”。

(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越发疏远。

市场经济规律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都埋头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人们时刻
都保持一种高度紧的精神状态,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身边的人所淘汰,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关系越来越疏远。

人们彼此之间都穿着一件隐形的防护外衣,小心翼翼,冷漠地看着身边的人和事。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支持软弱,见义勇为意识淡化。

“社会支持包括社会舆论支持和社会制度支持两个部分。

从社会舆论角度看,健康强大的社会舆论会产生一种积极的精神效应,对见义勇为行为具有强大的社会推动力。

现在我们的宣传报道,不论是力度还是数量都是不够的。

对英雄的行为宣传不够,对麻木不仁的旁观者鞭挞也不够。

一些媒体热衷于所谓明星的无聊生活琐事、荒诞不经的奇闻轶事等,只注重经济效益,忘却了所应承担的弘扬正气、揭露丑恶的社会责任。

从社会制度角度看,完善的见义勇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弘扬这种行为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为舍己救人、见义勇为者往往会付出受伤、残废甚至牺牲的代价,如果能有完善的制度对英雄的行为作出褒奖和补偿,相信将会有更多的人会从善如流。

而实际情况是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致使很多地方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畸形社会现象,这不仅让英雄心寒,更让后继者望而却步。

”[4]
三、道德冷漠消除的措施
本文将从微观层面来提供消除道德冷漠的可行性措施。

从微观角度来说,改变道德冷漠的有效或比较普适的措施应该是加强德育工作。

本文在这里将主要就学校如何加强德育工作浅谈一下。

首先,学校应该改革德育的容。

除了加强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外,在多元文化的今天学校应该通过时代的真人真事来感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此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除了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外,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与周围的人和物和谐相处、诚信、乐观豁达。

其次,优化德育过程。

学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层次化和人本化。

所谓德育的层次化是指“人是分层次的,任何一个群体乃至社会都是由不同层次的人组成的。

道德标准也是有层次的,对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因此德育工作要对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5]所以实施德育前应该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受教育者的德育需求和道德认识水平,必须与受教育者的需求和水平一致。

所谓德育的人本化是指“德育应该体现在关注人、爱护人、帮助人、教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德育工作者要深入了解、关注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从心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最后,德育工作应该付诸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如何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有德的,才能给社会和身边的人带来温暖.,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本文认为师大学的德育实践工作就做得非常好,
值得其它学校借鉴.在这所学校所进行的众多德育实践活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文明修身”活动。

通过文明修身活动,让学生丢掉了独身子女的娇气,逐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提高了他们的道德素养。

总之,在当今这个多元价值文化相互交融的世界;在这个时刻发生着巨大变化的经济社会,对于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我们并不应该感到意外。

我们在对这种现象感叹、沉思甚至心灰意冷的时候,应该认识到道德冷漠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必然现象。

我们应该乐观、认真地对待这种现象,并从自我行动起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为再现我们充满道德温暖的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参考文献及网址
[1][4]洪卉《社会转型期间的道德冷漠问题》 .hnshx.
[2] 邓玉超《从扎堆现象看到的冷漠》.sqdaily./20060306/ca85462.htm
[3] 肖士英《道德冷漠感与制度性道德关怀》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6]德广《现代教育理念专论》 :人民教育 2004. 98、104、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