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滋病与生物伦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世紀黑死病 (愛滋病)

主耶穌說:「我肯, 你潔淨了罷。」 ---聖經

壹.愛滋病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一. 前言

1.愛滋病的嚴重性:(參考以下附錄新聞)

2. 發現經過:

在人類歷史中早就有AIDS了,只是人們並不清楚。

1981年六月,Gottlieb在美國LA發現五名年輕男性罹患肺囊蟲肺炎而死亡。在紐約亦發現20名卡波西氏瘤去逝的年輕患者。這兩種病只有年紀大或缺乏免疫力的小孩子才會被感染病,年輕人不應有的病。

這幾位年輕病患,有一共同特徵:體壯的男同性戀者。

於是,美國國家疾病防治中心發現這與後天免疫系統缺失有關係,而稱之為愛滋病 (AIDS)。

3.社會動力學(Social Biodynamics)角度看待它的發現史:

違反熱力學第三定律,故在最多同性戀者的城市,LA與紐約,發現在同性

性戀者(高危險群)身上的病。

二.甚麼是AIDS?

1.愛滋病 (AIDS)既「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此症是由愛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所引起。

2.當人類感染了愛滋病毒,它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中樞細胞(T4淋巴細

胞),並持續不斷繁殖,使得人類免疫系統完全癱瘓,致使其它病菌侵入,

而造人類得死亡。

3.免疫機制

(1)一般免疫機制

(2)空窗期:感染卻尚未產生足夠抗體以為偵驗的期間

(3)潛伏期

(4)陽性、陰性反應與帶原者

4.愛滋病發病過程與症狀

[1]病毒感染。

[2]經數週或數月出現急性症狀:淋巴腺腫、脾腫、出汗、發燒、疲倦、

皮膚發疹、肌肉關節疼痛、咽喉疼痛。

[3]經數天或數週痊癒、進入潛伏期。

[4]全身淋巴腫大。

[5]體重急劇減輕(10%以上) 、疲倦、夜間盜汗、持續發燒(3個月以上) 、

下痢、淋巴腫大。

[6]出現卡波西氏瘤、肺囊蟲肺炎、泡疹、白色念珠菌症、梅毒等。

三.AIDS病毒之來源

1.一般病毒有很複雜的病毒-寄主關係 (virus-host relation),所以很容

易改變它的特性而無法預防。病毒亦會改變而越來越抗藥性。難再有藥醫。

2.可由非人類之靈長類找類似之病毒

如: yellow fever, Warburg等病毒。

3.愛滋病毒有人類的HTLV (human T-lymphocyte virus)與猴類的STLV

(Siman T-lymphocyte virus),它們彼此有90~95%相似性(homology)。

分別都會對其寄主會造成lymphoid cancer。

Chimpanzee (黑猩猩)、非洲綠猴(green monkey)與HTLV 之遺傳性最像,

有95%相似性。Chimpanzee 不會由siv 感染,但會被HIV感染。

非洲green monkey 30~70% 具有siv,但此猴仍生活、繁殖得很好,是一

種與病毒共生現象(coexistence)。但亞洲monkey則會因而得

病。

西非洲的HIV-2型病毒與美國之HIV-1型不太一樣。但卻與SIV很似。

而且得HIV-2之人很少會再得HIV-1感染之病。

因此,哈佛大學大學教授Gallo提出一個理論說明AIDS之來源:

(1)在非洲STLV 演變成 HTLV,再經奴隸販賣黑人進入北美洲或由葡

萄牙商人帶進日本等亞洲國家。

(2)在中美洲之有很多人有HTLV (HIV),所以以為AIDS是由此進入美國

的發生的。

此說帶有種族偏見?!

四.傳染途徑

基本上愛滋病很脆弱,一旦離開人體便會死亡。因此,愛滋病並不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疾病。一般社交活動,如:握手、一起進食、工作或上學、以至共同使用洗手間、游泳池等,都不會被感染。

1.構成感染的三條件:

[1]皮膚或黏膜上有缺口

[2]帶有病毒的體液交換

[3]足夠數量的病毒

2.AIDS是靠體液傳染的,一般接觸不會受感染,也不會是其它方法受感染。

[1].危險的性行為

[2].血液接觸感染

[3].母子垂直感染

五.愛滋病流行趨勢

(1)全球概況:

2000年至今有560萬人被感染,有260萬人因愛滋病而死亡。

1999年有3,360萬人是愛滋病帶源者,95%是在開發中國家的人民,其中120萬名是兒童。

(2)臺灣慨況:

台灣地區自1984年第一案例發現以來已有4366人以上是愛滋病毒之帶

源者被檢驗出來。

感染人數成指數曲線快速成長。

感染人口93%是男性,7%是女性。

感染年齡主要在20-39歲,佔70%。

台灣平均每天有兩人染上愛滋病。

(3)高危險群

五.如何預防與治療

1.針對感染途徑來防範:

[1].有正確性行為

[2].避免有交換血液之機會

[3].建立正確的有關愛滋病的教育與宣傳

2.治療:

[1]目前醫學界尚未發展出特效藥或疫苗來作為防範或治療之用。

[2]有人以愛滋病發病過程所須之病毒生理學,來使用各種藥物的混合(雞

尾酒療法)來抑制病毒之致病力。但效果仍然有限。

[3]有些人不會被感染(約1/5的泰國妓女不會被感染)。因為,缺少一種

病毒感染寄主所須之蛋白質。

[4]延長病毒發病時間。

六.AIDS對社會的影響

1.對保健之影響

2.對經濟之影響

3.對社會安定之影響

七.天譴或無辜?

愛滋病是否是同性戀者的專利?

他們是受害者,他們更是我們的弟兄與姐妹。

八.對於愛滋病之反省

1.病人與家屬關係

2.醫學界

3.政府

4.社會大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