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思考
靳小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
摘要: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现状,在解读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不良的原因,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归因反思;对策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些论述要求,为我们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明确了方向,指出了工作重点。
基础文明教育是德育综合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政治思想和道德信念属于精神文明的内在素质,而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则属于外在的素质。基础文明是一个人的各项素质在社会交往中的综合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成果的直观表达形式。二者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也就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文与质”的关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以文明的言行来体现,文明的言行能促进思想道德的提高和升华。如果一个学校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薄弱,既反映出该校学生群体道德素质的薄弱,也间接地反映出该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不够扎实,没有内化到学生整体素质当中,即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打了折扣。
一、对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解读
正确理解基础文明,充分认识基础文明的重要价值对于正确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础文明的内容与特点、地位与作用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界定的。
1.基础文明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特定概念,是指大学生的校园公德和文明礼
仪等意识和行为的集中体现,其内容涉及大学生的语言、行为、仪表、环境、秩序等。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状况是其思想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是指: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爱护环境等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就是要求他们从语言规范,讲究礼貌,举止从容、文雅端庄,衣着朴素、整洁得体,爱护环境、讲究卫生、身体力行,讲究秩序、遵纪守法等具体事情做起,树立基本的公德意识,重视文明修身养性,从而达到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目的。
大学生的基础文明虽属于公德教育,但其标准却高于一般社会公德要求,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具体特点表现为:一是规范性,即基础文明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二是评价性,即基础文明标准的确立为大学生的行为评价提供了参照;三是实践性,即基础文明属于养成教育,实践性是其显著特征,离开了校园生活实践便成为空谈,可以说,基础文明教育具体内容的提出正是基于大学生校园生活实际的基本要求而进行的;四是纪律性,即他律与自律的辨证统一。也就是说,基础文明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它不以个人的好恶而发生变化,同时,在行为规范养成的过程中,需要教育者加以教育引导、约束限定、监督执行。从根本而言,基础文明教育的目的在于变他律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自觉行动,使自己根据社会要求确立行为准则,并自主自愿地奉行,最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他律是基础文明教育的手段,自律才是目的。
2.基础文明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对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规范是一个人的外在素质,是一个人的各项素质在社会交往中的综合性的外化形式,是其思想道德的直观表现,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是否符合文明社会的要求,对其成长、成才及一生发展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行为规范对社会有辐射、示范作用,重视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从大学生思想发展特点和规律来看,其道德品质基础、文明素养的养成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与其现实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更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基础文明教育是大学生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手段和有效途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以文明的言行来体现,文明的言行又促进思想道德的提高和升华,两者相辅相成。从教育方式上看,以政治理论和道德信条为主的理论教育和以行为规范为主的
实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两大路径。对高校而言,基础文明的状况如何是校风好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它对于维护校园秩序,建设文明、和谐校园意义重大。
二、大学生基础文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归因反思
1.大学生基础文明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实际来看,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已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选择的新标准和高要求。他们思想进步、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学习刻苦,他们的道德水准和思想意识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知行不统一。给人的印象是个别大学生受教育的程度与其基础文明修养的程度不成正比。
基础文明素质的薄弱关键体现在大学生在道德的认知与行为之间、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思想文化水平较高,却无需注重道德修养,不注重社会公德的养成。具体表现为七个方面:一是忽视文明礼仪。有些学生仪表不整,随意出入公共场所;有些学生语言粗俗,缺乏文明;有些学生为人乏礼,不尊重老师和同学;二是行为举止不当。公共场所男女之间行为过度,上课睡觉、接听手机等;三是公德意识淡薄。随地吐痰、损坏公物,打饭插队,教学、休息场所大声喧哗,公共场所吸烟、课桌上乱刻乱画、图书馆自习室抢占座位等;四是法纪意识淡薄。校园中偷窃行为防不胜防,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五是环保意识淡薄。有些学生能源的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校园里常有不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现象,乱扔旧电池践踏草坪等现象发生;六是诚信意识淡薄。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恶意欠费、借贷款不按时偿还、毕业生违约等现象屡禁不止;七是轻视网络文明。网上欺骗、丑化现象严重,网恋越轨,乱发帖子甚至留言粗俗。
2.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不良的归因与反思。部分大学生在基础文明素质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究其原因除社会环境和大学生个体素质因素外,也与学校的德育过程有着相当直接的关系。
一是在德育教育中往往强调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忽视道德教育,未能全面体现德育的内涵。在教育的主客体问题上,重视主体教育,忽视了主客体间的交融和内层的灌输。德育,不仅仅包括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而且还包括道德教育。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教育对象——学生在思想观点、政治立场、政治态度、价值取向、品德行为等方面的影响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相互交融且密不可分的,他们之间又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我们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