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讲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作业
一、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凡是有形态看得见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一些大自然现象的表现;而这样现象,都可以解释为灵气驱动的使然。
二、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无形的太虚是气的本然状态,气聚成形而为万物,形散返原而复归于太虚三、聚亦吾体,散亦吾体
聚是我的身体,散也是我的身体,聚合都只是暂时的现象。
四、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
天地万物都是由物质形态的“气”所构成的,“气”凝聚时形成万物,并通过光色显现其形体,使人能够看得见。它散则为虚空,无光五色,使人无法看见。所以世界只存在“幽明”之分,不存在有无差别。
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一切有形的现象都是由“气”所派生出来的暂时、易变的形态,而“太虚”这个“气”之本体则是永恒的常在。
六、形聚为物,形溃反原
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就是说气聚拢形成存在,各种现象最终会化成气回归本源。
七、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太虚其实就是气,是一种实质的存在,也就没有绝对的虚无。
八、气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
“太虚”这个“气”之本体则是永恒的常在,这正如冰产生于水一样。
论张载本体论
张载是北宋道学思潮高涨时期中最勇于“造诣”的哲学家之一。《宋史》本
传谓:“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以《易》为宗。”张载哲学首重周易,其代表作《正蒙》就是在《易传》基础上写成的,其中表述了他以“气”为本的宇宙本地论思想。在人性论方面,他从“气”本体论出发,提出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范畴,较好的处理了先秦以来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争论。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了“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分。同样从“气”本体论出发,他还提出了“民胞物与”的人生实践方向即人生论,把天地人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了儒家主张的个人所应有的使命和人生的理想,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在这里,我想集中讨论一下张载以“气”为本的宇宙本体论思想及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因为宇宙本体论是张载思想的逻辑起点。
张载思想中最重要,也最富特色的就是关于“虚空”和“气”的理论,这是他整个哲学的基础,他的思想中有三个最重要的概念,即“太和”,“太虚”和“气”。所谓“太虚”,本指虚空,在先秦文献中都指天或天之虚空的空间,自汉代宇宙论兴起,“太虚”又增加了天地始源、宇宙本根的含义。到了北宋时期,“太虚”概念亦为学者们所习用。张载认为,“太虚”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空间,他曾说:“太虚者,天之实也。万物取足于太虚。”在张在的理论体系中,“太虚”中间充满着一种无法直接感知的、极为稀薄的气,而无形无状的“太虚”实质上是“气”本然状态即“本体”。至于“气”,在张载那里即可指阴阳未判的元气,又可指阴阳已分之气。他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又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这里“太虚”与“气”并不是一种时间先后的生成关系,而是一种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即所谓“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碍则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太虚”与“气”只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属性,它们的区别在于形上与形下,用张载的话说就是“可象”与“不可象”之别。前者“至静无感”、“无感无形”是“性之渊源”;后者则有“聚散”,“客形”,“客感”,可使人“有识有知”。二者经由“尽性者”而统一起来。“气”是有聚有散、有形质而表现为万象生化的现象之存在,“太虚”则是超越聚散、形质的本体之存在。所以,就“太虚”言即是“死亡不亡者”,无论“气”聚还是散都是“吾体”,如张载又在其语录中指出的那样:“凡有形之物即易坏,惟太虚处无动摇,故为至
实。”
至于“太和”一词,按传统的理解,“太”指极至,“和”指和谐,合起来讲“太和”就是指阴阳二气的变化运动不失其序的和谐状态。阴阳二气的和谐统一是张载“太和”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他把“太和”提升到“道”的高度来解释,以此构成他“气”本体论思想的一个理论基点。坚实的宇宙本体论基础既已奠定,张载的理论体系之后的展开也就顺理成章了。张载的理学实际上是流行于宋明六百年间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并注重道德修养的哲学思想。理学所谓“理”,也称“天理”,既指宇宙自然的一般规律(物理),但更重要的是指人的“道德心性”的根本原则(性理),因而,理学又被称为“性理之学”或“义理之学”。由于理学着重探讨天道、人道问题,故理学也称“道学”。这里“道”的内容就是儒家所讲的“仁义”。南宋初,“道学”名称颇为流行,后来“理学”之称渐盛。近几十年来,西方人喜欢称宋明理学为新儒家,以区别于先秦时期的孔、孟、荀原始儒家。
由于原始儒家的学说比较缺乏体系化的哲学论证,加之儒家在后来发展中只注重典籍名物训诂,思想上丧失了生机,与现实人生和人的精神发展日益脱离,因此,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老庄、佛道大行于世。从唐中叶到北宋初,一些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开始批判并融合佛、道哲学思想,力图全面恢复儒家的权威。到北宋中期,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批判地吸收佛、道哲学思想资料,理论形态也更加系统,精致的理学思想体系终于形成,并且占据了主导地位。当时,为理学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思想家主要有周敦颐、邵雍、张载及程颢、程颐兄弟,史称“北宋五子”。
在理学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从地域上看,主要有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南宋时期朱熹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以及明代王守仁的浙江“王学”。从理论特征上看,理学又可划分为三大派别:即以张载为代表的“气一元论”哲学,程、朱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哲学和陆、王为代表的“心一元论”哲学。
张载的著作艰深难读,而对于张载哲学的性质,国内学者又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认为是唯物主义的,也有些学者认为是二元论者,这就为公允地介绍张载哲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下面,我们拟根据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观点,并结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