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案例

合集下载

必修三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效教工具单教师用

必修三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效教工具单教师用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设计人:屈现荣审核人:李晓明班级:姓名:【导读单】学生自主预习,结合教材阅读讲义单,识记需要记忆的知识,并完成下列各题。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主要有哪些?2、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哪些?4、文化塑造人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导思单】1、全面认识文化对人的影响学习提示: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四个方面:①来源;②表现;③特点;④文化塑造人生。

【易错提醒】①文化并非影响人的唯一因素。

文化是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因素之一。

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不能将文化的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文化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社会的发展。

③潜移默化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深远持久强调文化对人影响的时间跨度,强调文化对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的确定性。

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代的变革、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三观”也会得到改造,人们的行为和认识活动也会发生变化。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腐蚀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精神颓废,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

笼统地说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错误的。

即时演练:(1)为防止黄色信息通过手机传播影响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009年8月以来,公安部牵头,会同8个部门,在全国组织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

3个多月之后,公安部再次部署在全国展开新一轮打击淫秽色情手机网站专项行动。

这告诉我们( D )A.网络文化是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B.网络文化对学生起消极影响,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C.上网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政府应禁止学生上网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丰田章男在华盛顿出席就“召回门”事件举行的听证会时的45°鞠躬惹来了争论。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习俗对人的 影响是难以抹去 的,有巨大的渗 情感世界 透性、持续性和 深远持久≠终身不变 稳定性。 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是人们文 文化对人的 交往方式 化素养的核心和 影响是深远 思维方式树立科学的世 持久的 标志,一经形成, 界观、人生观、 就具有确定的方 价值观 向性,对人的综 世界观 合素质和终身发 人生观 展产生深远持久 价值观 的影响。
深远持久
深远持久的影响
华盛顿唐人街
巴黎华人庆春节
伦敦欢庆中国年
探究:为什么定居海外的华裔在一些
生活方式和习俗方面仍然保留中华民族 文化的影响?
南非春节舞狮乐
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外出旅游观光、参加 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 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 • •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 ②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① ② B、① ③ C、① ④ D、③ ④
表现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又影响
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1、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 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 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C.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灵感 • D.文化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 物质力量
表达个人观点
思考:中西方的人们在 个人观点时比较含蓄委婉,对领导持敬仰 处理问题、看待领导和 的心态。西方人则更为直接爽快、讲求平 表达个人观点方面有什 等。 之所以有这些区别,是因为人们的认 么不同?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共24张PPT)优质公开课PPT课件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共24张PPT)优质公开课PPT课件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笛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我们之所以应该经常读好书,是因为( )
A.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
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C.优秀文化能促进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
意识的增强
矫正训练 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
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
现了( )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B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文化强国建设从全民阅读开始
[命题预测]
影响
核心考点一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
[2013·全国卷Ⅰ,20]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 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 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B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侧重影响的时效
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短期内一 般不会改变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并
不都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
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 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的过程
启示我们要自觉学习、主动 启示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世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02
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文化对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观的形成
价值观的稳定性
文化通过影响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塑造个人的价值观。
文化对个人价值观的影响是长期而稳 定的,不易改变。
价值观的传播
文化通过家庭、学校、媒体等途径传 播,使个人接受特定的价值观念。
文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行为模式的形成
文化影响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模式, 使个人表现出特定的行为特点。
认识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认识活 动中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 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思维方
式上存在差异。
文化影响的特点
01
02
03
潜移默化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 化的,往往在不知不觉中 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中。
深远持久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 久的,一旦形成往往难以 改变。
行为的约束与规范
文化通过社会规范和习俗,约束和 引导个人的行为。
行为的创新与变革
文化也鼓励个人在传统行为模式的 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变革。
文化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
职业选择与定位
文化背景和个人价值观影响个人 的职业选择和定位。
职业技能与培训
文化对个人职业技能和培训的需 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择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自主选 择的,人们可以自主地接 受或拒绝某种文化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文化对人的影 响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 家庭、学校、社区、媒体 等。
历史传统
历史传统也是文化对人的 影响的重要来源之一,包 括民族、宗教、习俗等。
地域文化

高中必修三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高中必修三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练习检测
1、(2010福建卷)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 球。“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回答下 题。 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 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 亿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中法文化的不同影响 一个南京小伙子在法国留学时谈了个法国姑娘,路遇红灯,象在 国内一个旁边无人地走过去,法国姑娘红颜大怒,说他不守规则 ,让他丢脸,坚决与他分手。 后来,他回到南京谈了个中国姑娘,每遇到红灯,他总是牢记在 法的教训,坚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结果惹怒其中国女友,愤然 离他而他去,理由是连这点便宜都不会占的人,今后如何在社会 上立足。 价值观不同:法国人认为秩序人人应遵守,不管有没有车都不能 闯红灯,而中国人则讲变通,爱占便宜,不能吃亏。
二、文化塑造人生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 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得开心颜” 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 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志向……
你认为,这些语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
这些语句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杜甫、范仲淹的诗表现了具有先人后己、 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李白的诗具有不事权贵、正气凛然的气质。诗句 感染了和激励着代代仁人志士。
A
4、“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 的是精神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 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课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课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课知识点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1. 文化环境。

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我们人也离不开文化环境。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周围的文化氛围就像一个大磁场,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

比如说,你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像巴黎,到处都是美术馆、街头艺术家,那你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就会比较多。

在学校里,学校的文化氛围也很重要。

如果学校倡导读书文化,有很多读书活动,那大家就会更爱读书。

2. 文化活动。

参加文化活动的时候,文化就像小种子一样,种到我们心里。

比如参加一场音乐会,当那美妙的音乐响起,你可能就会被音乐中的情感所打动,变得更加热爱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了。

还有像参加民俗文化活动,像春节逛庙会,在庙会上你能看到各种传统的民俗表演、品尝传统小吃,这就让你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感受,让你更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交往的方式可不一样。

就像西方人见面可能会拥抱、亲吻脸颊,而我们中国人见面更多是握手、点头微笑。

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不一样,西方文化比较热情开放,强调身体语言的直接表达情感;而中国文化比较含蓄内敛,握手就表示友好了。

在一些少数民族文化里,他们的交往方式也很独特。

比如藏族同胞献哈达,这就是他们表达尊敬和欢迎的特殊方式。

如果你不了解这种文化,可能就会在交往中出现误解。

2.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在实践活动方面,比如说渔民,他们的文化和海洋文化紧密相连。

他们的实践活动就是出海捕鱼,这种文化让他们掌握很多在海上生存和捕鱼的技能,也形成了他们勇敢、坚韧的性格。

而农民呢,他们受农耕文化影响,实践活动就是种地,他们更懂得季节的变换、土地的肥力等知识。

在认识活动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就像东方人看一幅画,可能会更注重整体的意境,而西方人可能会更关注画面的细节、色彩和构图等。

这就是文化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 客家人更把茶与婚俗联系在一起:客家人 谈婚论嫁,男女双方及父母第一次见面, 一般都在圩镇的茶店中进行,称之为“吃 茶”;双方同意之后,男方给女方的聘礼 ,客家人叫“茶礼”;在嫁娶仪式中,男 女双方在举办酒席的同时,都会举行一次 “茶话会”;在娶亲仪式中,新人谒见长 辈要行“敬茶”礼,以表示对长辈的敬重 。
• 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是写女子像男儿一样, 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凸显“忠、孝、勇”以 及男女平等、国家利益至上等价值观念。而美 国版的《花木兰》故事则突出爱情,强调个人 的成就与自我实现。这种差异表明( ) •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C • B.文化差异是由价值观的差异决定的 •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 方式 •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 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 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 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 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 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 属于动物,因此分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 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因为牛吃草,所以把牛和 草地分在一起。这说明( ) D • A.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 C.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 D.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环境、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交往行为
文 受 化
价值观念 风俗习惯 文化程度
交往方式
• 听两段音乐,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 客家人千百年来一直保留先辈 传导下来的风俗习惯,说客家 话说明什么?

文化生活_第二课__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生活_第二课__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考点概览
1、文化与生活 (2)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知识图表〗
来源
表现
文化对人 的影响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广度
文化 环境
知识 素养 价值 观念 影 响
认识 深度 形 成 思维方式 目标 实践 影 响 作 用
侧重具体行动中文化转化 侧重 侧重人的主观领域, 为人们行动的动力,推动社 点 强调人的主观精神感受 会实践的发展
获得 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化 学习优秀文化产品,学习 途径 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 先进的文化
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古今相同。 注意: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其具体要求和内容也不相同。 误区二:社会发展必然带来人的发展。 注意:社会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需的客观条 件,但人的发展还必须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误区三: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 注意: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
知识 观念
情感
习惯
行为
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区别
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 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更 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更强调影响的时效性。 潜移默化
文化对人影响,一般不 是有形的、强制的,也 含义 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 区 目的地接受的。 角度 从影响的过程和方式看 实现 文化氛围;文化活动 别 形式 要求 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 化活动,提高素养
深远持久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 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 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 是深远而持久的 从影响的效果看 文化习俗;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促进全面发展

第二课 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第二课 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B
解析:汶川抗震救灾精神鼓舞人们在大灾面前精神不倒、人心 不散、步调不乱、力度不减,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 神力量,B正确;A、C不符合题意;D不是优秀文化的作用。
核心考点一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对点精练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 文化生活,河南省委宣传部从2013年起在全省组织开展“文化 惠民工程”系列活动,内容包括“欢乐中原”群众文化活动、 特色文化基地创建活动、万场电影送民工活动、基层文艺骨干 培训活动、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等 八项活动,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百姓的幸 福指数节节攀升。这表明 A.社会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得越多 C.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 D.人的全面发展程度需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逐步提高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强调了经 济发展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B强调了人的 全面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符合题意;C强调了社会经济文化 的永续发展,不符合题意;D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不符 合题意。
质和文化追求 ”“ 文化价 值 ” 这些有效的信息可以 看出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 在于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①③ 符合题意,A 项入选。城市 雕塑与活跃文化市场、 培育 优秀的文化人才无直接关 系,②④不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二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对点精练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命题点 2 典例 4 综合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2011· 北京高考)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
界的关注, 1974 年联合国将每年的 6 月 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 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 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 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 年)》 ,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 宣传教育的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 交往方式
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 拥 有 不 同
风俗习惯
价值观念 文化程度
不同地域 不同阶级
不同阶层
形 交往行为 成 不 同 交往方式
见之于
语言 符号 器物 行为 举止
【答案】①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 创设了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 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③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 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 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及影响”这一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 首先,学生必须掌握“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个人文化素养是后天培养的;文化现象的实质是精神现象)、“文化 影响人的方式”(文化环境与文化活动)、“文化塑造人生”等知识。 其次,必须准确把握设问要求,明确分析的逻辑层次。具体来说,分 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分三个层次: 为什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什么要“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再次,针对以上三个层次,分别调用具体理论知识,加以分析和阐释。 第一层次,为什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要调用“文化塑造人生” 的相关知识,以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优秀文化为 逻辑起点展开论证;第二层次,为什么要通过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这要调用“文化的特点”的相关知识,即文化现象的实质是 精神现象,它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博物馆的建设使爱国主义教育 有了新的物质载体;第三层次,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这要调用“文化影响人的方式”的相关知识,即文化对 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 主义教育创设了特定的文化环境。

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新人教版必修3)

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新人教版必修3)

人的影响是永恒不变的。如,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
例1 (2010· 福建文综 ) 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 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 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 解析 ] 福建馆茶文化营造了文化氛围,使人们得到了 “ 美 ” 的 享受,并由此引发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赞叹。这说明文化在潜移默化中 对人产生了影响。正确选项为A项。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A [点拨] 本题易错选C,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区分文化对人影响的两 个特点。
(2)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需要自觉地选择。人的行为有目的性,
(3)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们获得一定的专业知 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道德素养。 2.深远持久(从影响的效果来看)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文 化素养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精神名片。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深远持久性, 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实践方式等多个方面。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深远持久性突出表现在人们的世界观、人生 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 持久的影响。
帜。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
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⑩精神力量。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⑪相互结合、⑫相互促进的。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⑬思想道德素质、⑭科学文化素质 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3)⑮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自助餐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自助餐

《文化生活》 2.1《感受文化影响》自助餐主编______________ 校对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第 周一、文化影响面面观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___________,来自于各种形式的______________。

2.文化影响人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活动、_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方式。

二、潜移默化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______、情操上的_____,提高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深远持久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__________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______和______,它们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_________,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_____________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由于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进行的文化交往带有各自的印记。

因此,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因此,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影响有什么特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因此,我们应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其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其一经形成,对人多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1.(2010年高考天津卷)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

高二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

高二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

高二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对社会生活和个人成长的作用。

2.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爱国爱民、尊重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文化的基本概念。

2.文化对社会生活和个人成长的影响。

3.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对社会生活和个人成长的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与互动。

2.小组讨论。

3.观看相关视频片段,进行讨论。

五、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通过介绍各国文化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以及学习本课内容的目的和意义。

2. 知识介绍以PPT、图表等形式介绍文化的概念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阐述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揭示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意义。

3. 学习交流安排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形成多元化观点并相互交流。

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理解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的影响。

4. 视频观看在课堂前准备好相应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在观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借助影像化的素材更好地理解文化融合与交流的重要性。

5. 综合讲解和总结将学生小组讨论的观点整合,与学生一起探讨文化多元性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相关话题,同时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综合讲解与总结。

六、课堂练习1.短文写作:请以“我眼中的文化”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短文。

2.家庭访谈:请学生采访家中的长辈或者家庭成员,让他们讲述一些与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或者传统文化习俗。

3.课后阅读:布置相关资料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化的概念、类型、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文化对人的影响•概念•对社会的影响•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八、教学评价1.成就评价: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短文写作、家庭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节感受文化影响-新课标[原创]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节感受文化影响-新课标[原创]

3、深远持久的影响 、
华盛顿唐人街
巴黎华人庆春节
伦敦欢庆中国年
探究:为什么定居海外的华裔在一些
生活方式和习俗方面仍然保留中华民族 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影响?
南非春节舞狮乐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世界观、人生观、 在生命的长河中, 在生命的长河中, 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身难忘; 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身难忘; 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 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 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 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 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能否谈谈你阅读这段话时的感悟, 能否谈谈你阅读这段话时的感悟,并用自己的理解 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力? 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力?
献哈达
合十礼
拥抱
你知道这些礼节的意义吗? 1. 你知道这些礼节的意义吗? 2.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礼节? 2.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礼节? 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礼节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
互换礼物时
中国人一般不会立即打开礼物
美国人会立即打开礼物并表示感谢
材料一: 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 材料一:“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许多偏远地区农民生活 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取得了巨大发展, 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取得了巨大发展, 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 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 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 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进程。 会的进程。 材料二: 材料二:2007年4月20日,第四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山东潍坊市拉开帷幕, 年 月 日 第四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山东潍坊市拉开帷幕, 银线连四海,风筝传友谊”“风筝搭台、经贸唱戏” 在举办风筝会期间, ”“风筝搭台 “银线连四海,风筝传友谊”“风筝搭台、经贸唱戏”,在举办风筝会期间,在 潍坊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出300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小小的风筝带动了整个 多个招商引资项目。 潍坊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出 多个招商引资项目 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又使古老的风筝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又使古老的风筝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结合材料试分析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 结合材料试分析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 材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 ①、材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材料二中“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材料二中“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经济发展使古老的风筝文化更加丰富多 体现经济政治决定 决定文化 彩。”体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材料一中“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 ③、材料一中“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许多偏远地区农民生 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材料一中“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材料一中“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 增产和农民的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和材料二中“ 增产和农民的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材料二中“小小的 风筝带动了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文化的反作用 落后、 反作用, 风筝带动了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文化的反作用,落后、腐朽的文化对经 济政治的阻碍作用,先进健康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促进作用。 济政治的阻碍作用,先进健康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促进作用。 材料一中“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取得了巨大发展, ⑤、材料一中“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农村文化 却相对滞后”体现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却相对滞后”体现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人民版必修3第3单元第二课《新文化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必修3第3单元第二课《新文化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
4.提高学生的史料搜集、整理和运用能力,为撰写历史小论文或其他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知识后,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以下讨论话题:
1.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争论焦点有哪些?这些争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冲击和启示?
3.新文化运动对现代中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是本章节教学的重要策略。我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围绕新文化运动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观点、交流心得。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我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组织学生撰写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学习新文化运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其次,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此外,我还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以激励学生持续进步。
本节课的背景设定在20世纪初,这是一个中国社会变革风起云涌的时期。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为中国的民主进步和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比分析新文化运动前后的社会现象,使学生认识到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交往行为 交往方式 (1)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
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 (2)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__、 ________ 思维方式 和________ 。
易错点一 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人们的交往 行为和交往方式一定不同吗? (2011年高考浙江卷)“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 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 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面对英国人可能感到不 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考点解读 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有形的 一般不是______、强制的。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探究一
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 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 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 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 行动纲要(2011—2015 年)》,提出每个公民 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 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 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 践者、推动者。
运用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 传教育的意义。
2013届《文化生活》一轮复习
张爱辉 12.27
文 化 与 我
来源
特定的文 化环境 各种的文 化活动
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的节日,全家人、全社区乃至全城的
华人都会设法聚在一起欢度春节。
小结: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和思维方式。
3.特点:①潜移默化
(接受时、正在接受)
②深远持久
(接受后、改不掉)
(一) 丰富精神世界
数学
物理 英语

球 O 氧
这是什么?

化学
明: 知识素养不同,
思维方式不同。
思 考
从 思 维 方 法 看
你看见了什么?
你联想到什么?
高二文科学生学习的秘诀
能力:指思维能力,即识记、理解、分析、
判断、比较、联系、应用、运用等 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新的考试能力:解读、调动、描述、论证等
2.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1)“三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2)“三观”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影响深远持久。 (3)启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离开
中国多少年,农历春节都是一年中最重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感受文化影响
第一框Hale Waihona Puke 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 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直到唐朝初年, 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 始于宋朝,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 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 皎洁明亮,还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 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
一、感受文化影响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来源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中国饮食文化
西方饮食文化
中西方在传统节日 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欢 度 春 节
欢度圣诞节
2.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即影响什么):
第一,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1)影响因素: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2)文化对交往方式的影响所带来的差异通过语言、 符号、器物和行为举止体现出来 第二,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塑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2.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化活动 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3.当前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四个意识,三个主义,三种观念
3.当前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四个意识: 自立意识、竞争意识、
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
三个主义: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
孟 母 三 迁
《孟母三迁》故事 说明了文化影响具 有什么特点?
思 考: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地 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
答: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 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 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充分说明一定的文化氛围、 一定的文化活动,对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思维方 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这就要求我们自觉主动地参加积极健康的文化活 动,防止错误思想和活动对自己的影响。正确处理朋友 之间的关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北 宋 · 苏 轼
第二课
知 识 结 构
文化影响人的来源: (1)特定文化环境 (2)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1)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个人
的影响
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1)潜移默化 (2)深远持久 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 (1)丰富精神世界 (2)增强精神力量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的中国 心》的主题是 什么? 说明文化对 人的影响的特 点是什么?
河山只在我梦里 文化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影响 我的中国心 具有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深远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持久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二)文化影响的特点
1.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通过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无形影响 潜移默化≠虚无飘渺
(不知不觉、循序渐进)
潜移默化≠消极被动 (2)启示:人们要主动自觉学习、主动感悟 和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
润物细无声
(1)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
(2)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思维方式反作用于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源于不同 民族、国家 不同的文化
你知道这些礼节的意义吗? 不同的礼节源于什么?
价值观念与风俗习惯
通过语言、符号工具、器物 和行为举止体现出交往方式
电话
书信
上网
课堂探究: 上述现象,有的属于交往方式的差异, 有的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的既属于交往方式 的差异又反映出思维方式的差异。你能对此作出 解释吗?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种观念: 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
如何 认识 社会 主义
经济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基础) 政治上: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 思想文化上: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共产主义思 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文化塑造人生
(一) 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
(二)优秀文化增强精神力量 (三)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