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5-203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现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
《规划》是今后⼀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撑,是扩⼤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
制定实施《规划》,努⼒⾛出⼀条以⼈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态⽂明、⽂化传承的中国特⾊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建成⼩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步提⾼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全⾯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意义、指导思想和⽬标原则,切实加强对城镇化⼯作的指导,着重解决好农业转移⼈⼝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向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范,既要积极、⼜要稳妥、更要扎实,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第⼀篇规划背景我国已进⼊全⾯建成⼩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机遇,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临的风险挑战。
第⼀章重⼤意义城镇化是伴随⼯业化发展,⾮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向城镇集中的⾃然历史过程,是⼈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按照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五位⼀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建成⼩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 年 6 月目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
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第一章规划背景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面提高开放水平,集聚创新要素,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投资、贸易制度,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有利于提升国际国内要素配置能力和效率,带动国家竞争力的全面增强。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2010年5月24日,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区域简介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
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等方面的繁重任务,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规划》的实施有利于这一地区进一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正式印发长三角区域规划。
该规划的规划期为2009-2015年,展望到2020年,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
“一核九带”: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空间格局长三角将开展一系列重大改革试验,包括对具备一定条件和较大规模的城市赋予立法权;根据国家有关部署开展环境税试点,探索开征物业税区域规划对长三角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其中,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定位是首次提出。
《规划》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2010-2015)(官方版)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二○一〇年五月目录前言 (4)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4)(一)优势条件 (4)(二)机遇和挑战 (5)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5)(一)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战略定位 (5)(三)发展目标 (6)三、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 (6)(一)优化总体布局 (6)(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6)四、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7)(一)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 (7)(二)优化城镇人口布局 (7)(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7)五、产业发展与布局 (7)(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7)(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8)(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8)(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9)(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9)(一)完善交通通道建设 (9)(二)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9)(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9)(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9)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9)(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0)(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0)九、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10)(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10)(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10)(三)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10)(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10)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11)(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1)(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 (11)(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11)(四)开展重大改革试验 (11)(五)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11)十一、对外开放与合作 (12)(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2)(二)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 (12)十二、规划组织实施 (12)前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
全文发布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2015年4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发展背景 (2)第一节合作发展基础 (2)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3)第三节重要意义 (3)第二章总体思路 (4)第一节指导思想 (4)第二节基本原则 (4)第三节战略定位 (5)第四节发展目标 (6)第三章城乡统筹发展 (7)第一节构建多中心协调发展格局 (8)第二节强化发展轴线功能 (9)第三节促进省际毗邻城市组团发展 (11)第四节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12)第四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4)第一节构筑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4)第二节共建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17)第三节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19)第四节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共享 (20)第五章产业协同发展 (20)第一节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21)第二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3)第三节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 (25)第四节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 (27)第五节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28)第六章生态文明共建 (29)第一节共同构筑生态屏障 (29)第二节共促城市群绿色发展 (31)第三节共建跨区域环保机制 (32)第七章公共服务共享 (34)第一节加强教育科技合作交流 (34)第二节推进医疗卫生合作 (34)第三节共同推动文化繁荣 (35)第四节联合开发人力资源 (36)第五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37)第八章深化开放合作 (38)第一节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 (38)第二节完善国内区域合作 (39)第三节大力推进国际合作 (40)第九章规划组织实施 (41)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 (41)第二节强化督促检查 (41)前言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衡阳市、娄底市,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乡市、上饶市及抚州市、吉安市的部分县(区),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万亿元,年末总人口1.21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3.3%、8.8%、8.8%。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城市群(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城市群(含解析)一、单选题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
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A.最大的是甲模式B.最大的是乙模式C.最大的是丙模式D.三种模式一样大2.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A.职能一致性B.区域均衡性C.空间封闭性D.等级差异性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A.单核模式发展B.双核模式发展C.多核模式发展D.金字塔式发展4.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①人口规模②产业发展③建城历史④生态环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
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
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6.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东伦敦科技城位于伦敦东区,是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集聚的中心。
这里原来是重工业区,也有低收入者在此居住,后来得到政府投资和政策扶持,吸引了大型跨国公司投资、进驻,邻近的多所大学不断提供人才,成为“欧洲科技硅谷”。
完成下面小题。
7.东伦敦科技城形成的区位条件是()A.靠近市场、地价低廉B.交通便利、环境优美C.资本雄厚、原料充足D.政策支持、人才集中8.该区域演变为科技城,城市功能明显改变,最主要表现为()A.技术引领,研发创新功能增强B.资本涌入,金融服务功能增加C.人口增加,居住功能明显改善D.交通改善,商贸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2010-2015官方版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二○一〇年五月目录前言 4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4(一)优势条件 4(二)机遇和挑战 5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5(一)指导思想 6(二)战略定位 6(三)发展目标 7三、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 8(一)优化总体布局 8(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0四、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10(一)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 10(二)优化城镇人口布局 14(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14五、产业发展与布局 15(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5(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16(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19(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20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1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21(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2(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23 七、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24(一)完善交通通道建设 24(二)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26(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28(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29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31(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1(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2九、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35(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5(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6(三)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37(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8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39(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9(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 40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41(四)开展重大改革试验 42(五)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43十一、对外开放与合作 43(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3(二)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 45十二、规划组织实施 46前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前,长三角地区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发,必须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及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及发展一、长江三角洲及城市群的概述•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沿江发达地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交汇部,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其总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
这里是我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网长度达4.8-6.7公里。
平原上总共有湖泊200多个。
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密,城市众多。
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角”。
其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和杭州等。
长江三角洲既是地理区域又是经济区域。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领先区域•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
2004年上半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近年来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区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根据城市发展理论和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势与走向的分析,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城市带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
即着重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区,加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个城市带城市网络高级化。
1.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策略·区域内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城,上海。
·区域内新兴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无锡。
·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如旅游与加工产业中心苏州、无锡,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南京、杭州,港口集散中心宁波、舟山、大小洋山等。
·区域内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如上海的崇明、苏北的扬州、南通,浙北的嘉兴、湖州。
·区域内中心城市的郊区城镇;如上海的松江,杭州的萧山等。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概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东部地区一个由上海、南京、杭州和苏州等城市组成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群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规模的增长,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规划。
1. 城市功能优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的首要任务是优化城市功能。
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群整体经济竞争力。
此外,还应着重发展教育、医疗、文化和旅游等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 城市间的协调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涉及多个城市,要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加强城市间的合作与协调。
建立联动发展机制,推动城市群内城市间的资源共享、互补发展,提高城市群整体实力。
政府应加强沟通协调,推动各城市间的合作项目和重大建设,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
要加快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方便人员流动和物资交易。
此外,还应推动城市群内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提高运输效率。
4.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资源有限,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城市群发展的关键。
应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推进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要加强土地保护,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确保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5.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要加强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应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建设生态景观带和生态保护区,提高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
6. 人才引进与培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政府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到城市群工作和创业。
此外,还应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提高本地人才的素质,为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文2019年12月1日本规划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
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发展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备更高起点上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发展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全国领先。
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等重大战略部署,勇挑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重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经济实力较强,经济总量约占全国1/4,全员劳动生产率位居全国前列。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相对均衡,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初步形成,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优势明显。
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个综合性科学中心,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区域创新能力强,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发强度均超过3%。
科创产业紧密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1/2和1/3,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
开放合作协同高效。
拥有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口岸资源优良,国际联系紧密,协同开放水平较高。
拥有开放口岸46个,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投资分别占全国的37%、39%和29%,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形成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
统一市场体系联建共享,“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成为全国品牌,营商环境位居前列。
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
法 律 法规 部门
同时
、
、
以 及调 整 公布 本办事 效 率
。
。
本单 位 报建 审 批 事项 清单 工 作 在 简 政放权 的
要 坚持放管结合 优 化服 务
、
,
,
,
建立 透 明
、
规范 城 市 规 划 通 讯 》
、
《
20
1
5
年 合订本已 经推 出
。
,
有
高效 的 协 同 监 管 机 制
、
构 长 江 三 角 洲 城 市 群 发 展 工 作
,
国 务 院 有关 部 门 要 切
建 网 络化 度 创新 位 开放
、
开 放型
一
、
Hale Waihona Puke 体 化 发展 格 局、
,
持 续在 制 实 履 行 职 能 研 究 制 定 支 持 长 江 三 角 洲 城 市 群发 展
、
科 技 进步
、
产业 升级
城 乡 统筹
,
全 方的 具 体 政 策
,
在有 关 规 划 编制
。
、
体制 创 新
、
项目安
、
绿 色 发 展 等方 面 走 在 全 国 前 列
,
联 手 打 排 等 方 面 给 予积极 支 持
国 家发 展改革 委
、
住房 城
造 具有 全 球 影 响 力 的 世界 级 城市 群 际 竞争 新优 势
,
加 快 形 成 国 乡 建 设部 要 加 强 对
《 规 划 》 实 施 情 况 的 跟 踪 分析 和
《
更好 服务 于
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3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目标与素养1.结合情境,分析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规模、形态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影响,达到水平2的要求。
2.对于给定的具体区域,能够分析特定区域典型地表形态对该地区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评估人类对特定区域典型地表形态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达到水平2的要求。
3.面对现实中的典型案例,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达到水平3的要求。
4.能够独立设计科学的地形地貌的考察方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工具、材料,分析和处理相关数据和信息,对人地关系进行科学解释与评价;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
情境与问题1.通过教材第45页的探究,进一步感受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通过古代聚落和当代聚落的分布特征,帮助学生总体上感受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我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图、部分地区的交通线路图等,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对交通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4.通过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筑梯田等活动,思考人类活动应该怎样减少对地表形态的破坏。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读图、讨论、讲述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2.通过讲授法、合作学习法、读图法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重点1.地形对聚落分布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难点地形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下列图文资料:“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男,汉族,中共党员,1935年11月出生,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人。
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师:悬崖绝壁上开挖的“生命渠”,反映了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改变贫困的奋斗精神。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5-2030)
综合经济实力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 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科教与创新资源丰富,拥有普通高等院校 300 多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近 300 家,人力
4
人才资源丰富,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约占全国
30%。国际化程度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 台建设不断取得突区位优势突出。长三角城市群处于东亚地理中心和西太平洋的 东亚航线要冲,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 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 位。交通条件便利,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 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 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规划期为 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 2030 年。
1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
2
第一章 规划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 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 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 重大意义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 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 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战略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战略规划一、引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其城市群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战略规划,以期为该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构成及地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城市。
这些城市的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的1/4,人口总量超过1亿,是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之一。
随着南京、杭州相继加入了全球城市群组织,长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员,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问题尽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发展规划不够统一由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多个城市,规划和发展方向却并不一致,这就会带来城市群内部发展的不协调性,难以完成城市群整体发展目标。
(2)城市发展不均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的城市发展不均衡,一些大城市如上海、杭州等地发展迅速,从而形成资源集中、产业规模较大,而其他城市则相对缓慢,相应的影响了城市群总体的发展。
(3)交通网络建设不够完善交通网络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一环,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的交通网络建设并不够完善,缺乏快速连接各城市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及港口。
这就限制了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影响了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战略规划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和挑战,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战略规划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坚持整体发展,将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需要以整体发展为导向,将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形成规划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地考虑到群体利益和整体效益,而不是仅仅关注当地的发展。
2. 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群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战略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城市群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上,更应该注重城市的质量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新时代构建上海大都市圈的思考
新时代构建上海大都市圈的思考作者:杨伟唐震来源:《唯实》2020年第02期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城市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首位城市,地处沿海、沿江经济带“T”字形交汇点,是我国最大、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城市。
新时代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对于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就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目前,我国城市数量达到657个,但分布极不平衡,高度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5.09%的国土面积集聚了23.73%的人口,创造了39.85%的国内生产总值。
沿海三大城市群,成为我国都市圈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平台载体。
新时代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既是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
大都市圈的空间整合,将更好地实现资源要素的科学流动和合理分配,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率,提升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竞争的能力,增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作者:张俊来源:《地理教育》2017年第02期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最新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江浙沪皖三省一市。
长三角城市群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共26市,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千米。
一、发展目标中期目标:至2020年,基本形成经济充满活力、高端人才汇聚、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人口和经济密度进一步提高,在全国2.2%的国土空间上集聚11.8%的人口和21%的地区生产总值。
远期目标:至2030年,长三角城市群配置全球资源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门户地位更加巩固,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二、城市群分区长三角城市群被细分为“一核五圈四带”,一核为上海。
五大都市圈为: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三市。
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辐射带动淮安等市发展,促进与合肥都市圈融合发展,打造成为区域性创新创业高地和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
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
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
苏锡常都市圈,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
建设苏州工业园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加快生态空间修复和城镇空间重塑,提升区域发展品质和形象。
宁波都市圈,包括宁波、舟山、台州三市。
四条发展带为:沪宁合杭甬发展带,依托沪汉蓉、沪杭甬通道,发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优势,积极发展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吸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中枢发展带,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引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为发达和经济繁荣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城市群。
为了更好地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提高地区经济发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行规划是必要的。
一、规划目标:1. 促进城市群的整体发展: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加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推进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体综合竞争力。
2. 完善城市群的功能布局:合理分工,形成一体化的经济区域,加强产业配套和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城市群。
3. 提高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注重生态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宜居的生态环境,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4. 推动城市群的社会发展: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二、规划内容:1. 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
以上海为核心,建设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形成明确的城市等级体系。
2. 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加强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建设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便捷性。
3. 城市产业布局规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制造业为主导,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能力。
4.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推进水环境治理。
注重生态修复和森林资源保护,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5.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完善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福利水平。
三、规划实施:1. 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制定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总体方案,明确规划目标和任务,提出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
2. 加强规划协调和合作机制:建立城市群规划协调机构,加强各城市间的沟通和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市群的整体发展。
3. 强化市场监管和法制保障: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加强对城市群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10〕1243号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38号),现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具有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要认真领会国务院的批复精神,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把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民生改善和提高开放水平结合起来,推动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二、请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
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按照《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做好区域内相关规划的修编调整,抓紧推进相关工作。
要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机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紧密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实现人口和产业有序转移。
三、请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
四、我委将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加强《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会同两省一市人民政府做好《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实施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三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 年 6 月
目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3 第一节 重大意义......................................................................... 3 第二节 发展基础......................................................................... 4 第三节 突出矛盾......................................................................... 6 第四节 重大机遇......................................................................... 8
第四章 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22 第一节 共建内聚外合的开放型创新网络................................ 22 第二节 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23 第三节 营造创新驱动发展良好生态........................................ 24
第二章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9 第一节 指导思想......................................................................... 9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0 第三节 战略定位....................................................................... 11 第四节 发展目标....................................................................... 13
第五章 健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26 第一节 构筑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26
第二节 构建泛在普惠的信息网络............................................ 29 第三节 提高能源保障水平........................................................32 第四节 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34 第六章 推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36 第一节 共守生态安全格局........................................................36 第二节 推动环境联防联治........................................................39 第三节 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43 第四节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44 第七章 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44 第一节 提升对外开放层次........................................................44 第二节 建设高标准开放平台....................................................45 第三节 加速集聚国际化人才....................................................46 第四节 培育本土跨国公司........................................................47 第八章 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48 第一节 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 48 第二节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 50 第三节 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52 第九章 规划实施...................................................................... 53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53 第二节 推动重点工作............................................................... 53 第三节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54
第三章 构建适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空间格局...................14 第一节 强化主体功能分区的基底作用.................................... 14 第二节 推动人口区域平衡发展................................................ 16 第三节 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17 第四节 打造一体化的城乡体系................................................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