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产出与失业的度量)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章节题库(增长与生产率)【圣才出品】
10.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内,稳定状态意味着:Y / Y N / N K / K ( Y :产量; N :劳动; K :资本)。( )
【答案】√ 【解析】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稳定状态,人均资本和人均收入不变,因此总资本和总产 出与劳动的增长率相同。
3 / 3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 【答案】B 【解析】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产品的增加,因而反映在图形上表现为生产 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表现了在更高水平和更多产品数量上的生产。
出 f k ,这有助于提高人均消费水平;②储蓄率提高使得1 s 变小,这实际上是由于更高
的人均资本存量带来更高的折旧,从而要求更高的人均投资所引起的,而人均投资的增加必
然是以减少人均消费为代价的。最终人均消费的变动方向取决于人均产出 f k 和1 s 的变
动幅度,因此人均生活水平有可能提高,也有可能下降或保持不变。
4.下列各项中( )项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 B.实行劳动专业化 C.规模经济 D.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应用 【答案】A 【解析】生产要素主要有土地、劳动、资本、资本家才能等因素,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 加,使得有效劳动力增加,生产要素增加。
5.下列各项中( )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投资的增加 B.就业人口的增加 C.人才的合理流动 D.发展教育事业
8.某国人民受到一种新型文化的影响,突然之间变得非常节俭。从长期来看,人均生
2 / 36
圣才电子书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充分就业模型【圣才出品】
第24章充分就业模型一、概念题1.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答:充分就业是指在经济运行中劳动力要素获得充分利用的情况。
“充分利用”不等于“完全利用”。
就劳动力要素来说,在充分就业情况下,仍然会存在着一些失业现象,如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等,但不存在非自愿性失业。
所以,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意味着可以维持的最低失业水平或所能达到的最高就业水平。
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产出水平,即各种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达到的产出水平,构成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
2.短期总量生产函数(short-run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答:短期总量生产函数是指在短期内,在资本量和技术状况不变的条件下,表示社会总产出量与劳动投入量之间的关系的总量生产函数。
短期总生产函数有两个特征:一是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二是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
在总生产函数()=,中,短期内K(社会资本存量)为定量Y f N KK(常0数),因此,短期总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0,=。
Y f N K3.潜在GDP(potential GDP)答:潜在GDP是指一国以正常利用率水平利用现有一切可利用资源所能生产的最高水平的GDP,即产品和劳务的最大值。
潜在GDP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
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而实际产出和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
4.充分就业产出水平(full-employment level of output)答:在劳动供给固定时,经济有给定的生产能力,称为潜在GDP或充分就业产出水平,有时也被称为总供给。
总供给表示,当企业厂房与设备给定,假设实际工资能够进行调节使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企业愿意供给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
它随劳动供给的增加而增加。
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也就是劳动市场供求平衡时经济的产出水平,在这一产出水平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企业以正常利用率使用工厂和设备。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课后习题(产出与失业的度量)【圣才出品】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课后习题第22章产出与失业的度量一、概念题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居民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有三种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①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减去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后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增加值之和。
②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收入之和。
具体分为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或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等。
③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
与以上三种形态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应,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这三种形态和三种计算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成、分配、使用及相应的构成。
2.名义GDP(nominal GDP)答: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例如,2006年的名义GDP是以2006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当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2008年的名义GDP是以2008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在那一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
名义GDP的高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利用名义GDP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实际的生产率。
3.实际GDP(real GDP)答: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价格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2006年的价格作为基期来计算实际GDP,意味着在计算实际GDP时,用现期的物质产量乘以2006年的价格,便可得到以2006年价格衡量的现期产出的价值。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开放经济的政策)
第35章开放经济的政策35.1 复习笔记1.ADI曲线与开放经济(1)通货膨胀、利率与汇率通货膨胀对实际利率的影响依赖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规则。
假定在他国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当通货膨胀上升时,货币政策作出反应使实际利率上升,这使得本国资产的吸引力相对大于他国,从而外国投资者对本币的需求增加,本国投资者对本币的供给减少。
在供求的共同作用下,本币汇率升值。
因此,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引起汇率升值。
这一传导机制如图35-1所示。
图35-1 通货膨胀、利率与汇率(2)汇率与总支出汇率升值时,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从而净出口减少,总支出减少。
这意味着在开放经济下,ADI曲线的斜率仍然是负的。
通货膨胀的上升使中央银行提高实际利率,利率的这一提高使私人支出(特别是投资支出)下降。
此外,当利率上升时,本币升值,从而减少了净出口。
因此由于投资支出和净出口的下降,当通货膨胀上升时,均衡产出下降了。
(3)影响ADI曲线斜率的国际因素ADI曲线的斜率代表着均衡产出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
在封闭经济下,它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利率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其二是总支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包括消费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在开放经济中,总支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包括汇率和净出口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这些因素将影响ADI曲线的斜率。
如果出口和进口对汇率的变动非常敏感,汇率变动对利率变动非常敏感,那么ADI曲线将比它们较为不敏感时更平缓。
(4)影响ADI曲线移动的国际因素①使ADI曲线右移(在每一通货膨胀率增加总支出)的因素包括:国外经济的繁荣;外国利率的上升。
②使ADI曲线左移(在每一通货膨胀率减少总支出)的因素包括:国外经济的衰退;外国利率的降低。
2.汇率与通货膨胀(1)汇率影响进口投入品的价格,这将对通货膨胀产生暂时但直接的影响:如果本币贬值,进口投入品的价格上涨,企业可能通过提高价格的形式把它转嫁出去,使IA曲线向上移动;如果本币升值,进口投入品的价格下跌,企业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使IA曲线向下移动。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矛盾)
第38章宏观经济政策的矛盾38.1 复习笔记1.政府盈余和赤字的后果(1)封闭经济中的赤字与盈余①封闭经济中的赤字当政府有赤字时,支出多于收入,政府必须在资本市场借债,减少了私人投资可以得到的储蓄额。
政府的这一负储蓄减少了国民储蓄,提高了均衡实际利率,降低了均衡投资水平。
②封闭经济中的盈余当政府有盈余时,支出少于收入,这增加了私人投资可以得到的储蓄。
政府的这一储蓄增加了国民储蓄,降低了均衡实际利率,提高了均衡投资水平。
(2)开放经济中的赤字与盈余在开放经济中,财政赤字导致从国外借款(资本流入),而不改变利率;而财政盈余的效果与赤字相反,导致资本流出,也不改变利率。
在小型开放经济中,在全球资本市场利率水平上有一条水平的储蓄供给曲线。
财政赤字或盈余只是导致资本的流入或流出,而不改变国内利率,因而不挤出投资。
但是财政赤字或盈余所导致的资本的流入或流出意味着政府外债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政府外债的利息支付。
(3)政府债务对子孙后代的影响政府借债会以几种方式给子孙后代带来经济负担:①子孙后代可能不得不承担偿还借款的负担;存在着债务从一代人向另一代人的转移。
②政府借债会提高实际利率,挤出私人投资,这就降低了未来的产出和工资。
③当向国外投资者借钱时,一国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每年把一部分国民收入作为利息支付给外国人,这就降低了生活水平。
(4)对于债务负担的另外一些观点①“债务无关紧要,我们只是欠我们自己的债”的论点这种观点在三个方面是错误的:a.即使是欠自己的钱,债务也要影响投资,从而影响未来的工资和生产率。
b.欠的并不全是自己的钱。
一国从国外借钱来弥补赤字的一部分,是欠外国人的钱。
在国家消费过度的情况下,不得不付出代价的是子孙后代。
c.仅仅是为债务支付利息就要求提高税收水平,而税收引起经济扭曲,损害工作热情和储蓄的积极性(尽管经济学家对于这种影响的数量上的重要性存在某些分歧)。
②李嘉图等价李嘉图等价认为通过税收或借债为政府支出筹资是等价的。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课后习题(宏观经济学与经济前景)【圣才出品】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课后习题第21章宏观经济学与经济前景一、概念题1.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答:在1929~1933年“大萧条”期间,社会产出水平大幅度下降,失业率增加,经济陷入紧缩状态。
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不仅是一场经济灾难,而且是对古典经济学家的挑战。
大萧条之所以受到经济学家和经济历史学家的关注,其原因在于:(1)大萧条极大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后者永久地改变了政治世界和经济世界。
(2)大萧条是世界工业化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20世纪里所经历的最严重的经济滑坡,而且全球经济活动衰退的原因和结果的性质仍旧被激烈地争论着。
(3)人们普遍认为大萧条促使凯恩斯写作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不可能提前十年出版,对古典经济学的特别指控,以及对经济运作方式的谴责,都需要大衰退使之具体化。
”(4)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这样的事件还会再次发生吗?”(5)有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历,政府在所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很大程度地增加了,导致了政府和私人部门关系发生根本而长期的变化。
在宏观经济范围内,稳定政策的现代取向是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经历中发展而来的。
2.滞胀(stagflation)答:滞胀是指低经济增长率(或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同时并存的状况。
“滞”指经济的衰退和停滞,表现为低经济增长率和高失业率;“胀”指高通货膨胀率。
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在经济衰退和停滞时期,低经济增长率(或高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而在经济扩张时期,高经济增长率(或低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
因此,政府可以利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一高一低的替代关系,实施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以高失业率维持了低通货膨胀率,60年代中期和后期则以高通货膨胀率维持了低失业率。
但进入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低经济增长率(或高失业率)却与高通货膨胀率出现了并存的滞胀状况。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8篇 全球经济【圣才出品】
第8篇全球经济第34章国际金融体系一、概念题1.弹性汇率制(flexible exchange rate system)答: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弹性汇率制是指钉住汇率制之外的各种汇率安排(包括浮动汇率制度在内)的统称。
在弹性汇率制下,汇率水平可以依据市场供求关系或政府干预行动发生变动。
依据是否存在政府干预以及政府干预的原则和方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浮动汇率制度分为不同类型:①钉住汇率制。
与钉住对象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对其他货币则相应浮动。
②有限的灵活汇率制。
对一组货币的汇率相对固定,对其他货币自由浮动。
③更为灵活的体制,包括独立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管理浮动制度。
前者政府很少干预,后者政府经常干预,但汇率仍大体具有浮动性。
2.升值(appreciation)答:升值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上升,又称“货币增值”、“通货升值”,是“货币贬值”的对称。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单位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其含有的金属量。
在现代货币制度下,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取决于流通中的纸币数量是否符合货币需要量。
因此,币值一般表示为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能力。
货币升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
从国内角度看,货币升值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是指增加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属量,提高其对金属的比价,以提高本国货币价值的措施;货币升值在现代纸币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低于所需要的货币需要量即通货紧缩时,纸币价值上升。
从国际角度看,货币价值表示为与外国货币的兑换能力,它具体表示为汇率的变动。
这时货币升值就是指一单位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能力的提高,即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提高。
3.贬值(depreciation)答:贬值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下降,即单位货币价格下降。
贬值又称“通货贬值”,是“货币升值”的对称。
货币贬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
从国内角度看,货币贬值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是指减少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属量,降低其对金属的比价,以降低本国货币价值的措施;货币贬值在现代纸币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所需要的货币需求量即通货膨胀时,纸币价值下降。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课后习题(充分就业下的开放经济)【圣才出品】
2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小型开放经济(small open economy) 答:小型开放经济是规模太小从而不能通过移动其国内储蓄或投资曲线来影响世界其他 国家的经济;它可以利用世界利率在国际上借入或贷出。小型开放经济中,资本完全流动, 且国内的储蓄投资几乎不对世界储蓄投资构成影响,因而小型开放经济中,国内利率(实际 利率)由国际资本市场决定。由于实际利率水平由国际市场决定,于是投资水平也被确定, 从而不受国民储蓄的影响。政府赤字只影响国外借款的多少,不影响投资水平。
8.贸易盈余(trade surplus) 答:贸易盈余又称“贸易顺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口总额超过 进口总额的国际贸易差额。贸易顺差反映了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通常情况 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 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 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资本流出(capital outflows) 答:资本流出是“资本流入”的对称,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一国对外资产的增加或对 外负债的减少,反映为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借方记录。资本流出可以分为长期资本流出和短期
1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0.汇率(exchange rate) 答:汇率是指两种不同货币间的兑换比率或外汇的买卖价格,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 种货币的价格。汇率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 的价格,即把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作为固定单位,以它折合本国货币的数量来表示汇率。间 接标价法是指用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即把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作为固定单位,以 它折合外国货币的数量来表示汇率。 在间接标价法下,一种货币的汇率上升称为升值,通常指外汇市场供求因素变动引起某 种货币价值相对于其他货币价值的提高,其变动一般是逐步的。与升值相对应的是贬值,指 某种货币的购买力或相对于其他货币的价值的下降,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汇率下跌。在表示 远期外汇的价格时可以使用掉期率,掉期率是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价。在直接标价法中, 掉期率的排列顺序如果是由小到大,即买入掉期率低于卖出掉期率,远期外汇为升水;反之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课后习题(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圣才出品】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课后习题第33章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一、概念题1.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答: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波动,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
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
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
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
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
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2.斟酌处置行动(discretionary action)答:斟酌处置行动是指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
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斟酌处置一般具有三种搭配方式:①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搭配;②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③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
实行斟酌处置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3.充分就业赤字(full-employment deficit)答:充分就业赤字又称“对周期调整的预算赤字”,是指经济在充分就业时存在的赤字。
它是根据对经济在其产出和就业自然率运行时政府支出与税收收入的估算得出来的。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增长与生产率)
第27章 增长与生产率27.1 复习笔记1.总产出的增长 (1)增长的意义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更多产品的能力,并创造生产新产品的能力,这些产品供给的增加改善了物质生活水平。
(2)人均收入增长率人均收入(/Y N )增长率等于产出(Y )增长率减去人口(N )增长率。
人均收入可以表示为每小时产出和每人小时(/H N )的乘积,即:Y Y HH H N=⨯ 其中,每小时产出(/Y N )定义为劳动生产率,每人小时表示的是人们工作的平均小时数和劳动力参与率。
(3)总产出增长因素的分解经济中总产出的增长率可以用两个因素之和来表示:工作小时数的增长率和每个工作小时产出(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公式表示为:产出的增长率=每小时产出增长率+工作小时增长率即:Q H P g g g =+。
其中,Q g 表示总产出的增长率;H g 表示工作小时的增长率;P g 表示生产率(每小时产出)的增长率。
(4)人均产出增长因素的分解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取决于生产率增长率和平均人均工作小时数的增长率,用公式表示为:q h p g g g =+其中,q g 表示人均产出的增长率;h g 表示人均工作小时的增长率;p g 表示生产率(每小时产出)的增长率。
2.对生产率的解释 (1)储蓄与投资 ①储蓄与投资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储蓄等于投资,储蓄的增加意味着投资的增加。
如图27-1所示,假设储蓄不取决于实际利率,国民储蓄曲线为一条垂线,则储蓄增加(储蓄曲线右移)引起利率下降,而利率下降引起投资的增加。
图27-1 储蓄与投资②投资与生产率相对于GDP 的投资水平越高,所产生的工人人均资本也越多。
经济学家称之为资本深化。
随着工人人均资本的增加,工人人均产量也增加了。
这一过程如图27-2所示。
图27-2 资本深化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国内储蓄并不一定要等于投资,因为一国可以从国外为投资筹集资金。
但投资和储蓄也倾向于一起变动。
③资本深化的短期与长期影响资本积累引起工人人均产出的增加——生产率的增加。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货币、价格水平与美联储)
第28章货币、价格水平与美联储28.1 复习笔记1.价格与通货膨胀(1)充分就业模型的特点在充分就业模型中,就业、实际工资、实际产出和实际利率都与价格水平无关。
在充分就业模型中,经济的潜在GDP不取决于价格水平,这表现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处的垂线,如图28-1所示。
图28-1 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曲线(2)货币需求与供给①货币需求交易量方程式MV PY=表示货币需求和交易的商品价值总额之间的关系。
由交易量方程可得:货币需求=。
其中,PY为名义GDP;V为货币流通速度,表示每一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M PY V(通常为一年)所支持的交易的价值总额。
②货币供给 流通中的货币供给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公众所共同决定的。
但是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假定货币供给由政府外生决定。
(3)价格水平与货币中性①充分就业时,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在充分就业模型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要求:交易的货币价值总额进行调整以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即在充分就业时,货币市场均衡满足条件:货币需求/f PY V ==货币供给②充分就业时,价格水平的决定在充分就业时,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相交,从而决定了市场价格水平。
如图28-2(a )所示,如果名义货币供给为0M ,均衡价格水平即为0P 。
图28-2 货币中性③货币中性如图28-2(a )所示,当货币供给从0M 增加到1M 时,价格水平将从0P 上升到1P 。
价格水平的这种变动没有影响劳动需求或供给曲线,因此均衡实际工资不变,如图28-2(b )所示,价格上升后,名义工资从0w 上升到1w ,且1100//w P w P =,均衡就业不变,货币供给的增加不影响充分就业产出。
此外,在资本市场上,投资和储蓄曲线也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如图28-2(c)所示,资本市场均衡时,实际利率r保持不变。
因此,在充分就业模型中,货币是中性的。
充分就业模型表明,实际变量对名义变量变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时这种分析方法又称为古典两分法。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7篇 宏观经济波动【圣才出品】
第7篇宏观经济波动第29章宏观经济波动引言一、概念题1.衰退(recessions)答:衰退是指实际GDP减少但不严重的时期。
一般的衡量标准是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在衰退阶段,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
2.产出缺口(output gap)答:产出缺口是指实际产出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差距。
自然经济增长率又称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在通货膨胀率等于常数——既不趋于加速、也不趋于减速的情况下的真实经济增长率。
大量的证据表明,当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高;而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低。
因此,政策制定者常常用产出缺口来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并将其作为制订政策的依据之一。
宏观经济的学者也常常用产出缺口的变化来描绘经济周期的变动。
3.扩张(expansions)答:扩张是“萧条”的对称,亦称“繁荣”,指商业周期中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其特征是: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上升,就业增加,企业家与消费者情绪乐观。
这一时期的最高点称为“顶峰”。
扩张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多种因素。
以稳定经济为目的的政策旨在消除由于过度扩张引起的通货膨胀。
4.顶峰(peaks)答:顶峰是指经济周期中产出扩张的最高点。
为了形容经济从扩张到衰退的运动,经济学家使用顶峰的术语。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一般而言,经济在达到顶峰后会进入衰退。
5.谷底(troughs)答:谷底是指经济周期中产出的最低点。
为了形容经济从衰退到扩张的运动,经济学家使用谷底的术语。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一般而言,经济在达到谷底后,会经历长期扩张。
6.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s)答: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这种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或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学生投资指南)
第39章学生投资指南39.1 复习笔记1.各种投资方式常见的各种投资方式如表39-1所示。
表39-1 各种投资方式及其特征2.各种投资方式的合意特征预期收益、风险、税收以及流动性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时必须加以考虑的重要因素。
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时,往往面临着某种取舍,需要多得到一种合意特征(例如高回报),往往必须以丧失另一种合意特征为(例如安全性)代价。
表39-1概述了各种投资方式各自的特征。
(1)预期收益投资理论中的首要结论是:如果除产生收益(利息、红利等)的方式外,各种资产之间没有差别,那么所有资产的预期收益都是一样的。
如果一种资产提供的预期收益高于其他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竞相购买这种高收益资产的投资者会抬高它的价格。
随着价格的上升,预期收益就会下降。
在预期收益下降到与其他投资相同的收益水平前,价格上升的压力一直会起作用。
事实上,不同资产的收益大不相同,是因为若干其他重要特征影响资产的收益,包括风险、税收待遇、流动性(即出售资产的难易程度)。
(2)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尽量回避风险,或者使风险最小化。
经济学家将风险回避行为称为个人是厌恶风险的,并且他们的行为表现出风险厌恶。
因此,任何投资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各种投资方式的风险。
风险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如图39-1所示,一种资产风险的降低使它更为合意,并使这种资产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在短期内,一种资产的供给是缺乏弹性的。
即使在长期,供给也很可能不是完全有弹性的。
相应地,资产的价格从0p 上升到1p 。
与价格上升相伴的是投资的收益率的减少。
图39-1 风险降低对资产市场均衡的影响一种风险比较小的资产将有比较大的需求。
比较大的需求将导致更高的价格和更低的回报。
因此,比较安全的资产的预期收益将比较低。
经济学家说这种比较合意的资产在升水上出售,而更具风险的资产则在贴水上出售。
市场力量保证风险相当的资产必然获得相同的预期收益。
图39-2 取消住房税收优惠对住房市场的影响(3)税收待遇由于在税法中,不同的投资有不同的待遇,在选择资产组合时,税收方面的考虑显然十分重要。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章节题库(通货膨胀与失业)【圣才出品】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章节题库第37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一、名词解释1.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答: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得出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替换关系,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后来的学者用物价上涨率(即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上涨率,以表示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也有对应关系: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
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过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如图37-1所示。
图37-1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提供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了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
它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在长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2.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expectations-augmented Phillips curve)答: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expectations-augmented Phillips curve)是由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根据自然失业率假说、在原有的菲利普斯曲线上考虑了人们的预期通货膨胀率等因素所提出的一簇菲利普斯曲线。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其典型的特征是存在着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为:()e u u ππε*=--其中,e 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整理得()e u u ππε*-=--。
可见,当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课后习题(发展与转型)【圣才出品】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课后习题第36章发展与转型一、概念题1.发展中国家(less-developed countries,LDCs)答:发展中国家,是指政治上已独立、经济上比较贫穷、工业基础薄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的国家,绝大多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也包括东欧一些国家。
国际上一般采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一国的发展状况,按世界银行2002年标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735美元以下的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2.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ies)答:发达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又称作工业化国家、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
发达国家一般是按照人均国民产值来划分的,但是不完全,比如中东石油国的人均国民产值比许多发达国家还高,但是仍然不是发达国家。
3.工业化国家(industrialized countries)答: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化水平较高,拥有较为完整的、比较独立的工业体系,且工业产值高于农业产值的国家。
在经济发展中,工业化意味着在经济结构中工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农业所占比重逐渐减小。
通常用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增大和工业人口在劳动就业总人口中比重增大的过程来表示。
一般说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工业化,首先要看它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工农业比例的变化。
工业产值的比重高于50%,是工业化的条件之一。
其次,从事工业生产与建设、交通运输、商品流通的职工人数超过农业劳动力的人数。
再次,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即工业部门门类齐全,能为国民经济提供各种原料、动力、机器设备等,为人们供给各种日用必需品和耐用消费品。
这是狭义的工业化。
广义的工业化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化”。
现代工业的产生与成长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工业化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国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
历史上,工业化过程是从18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以后美、法、德、俄、日等国也经历了同一过程。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开放经济的政策【圣才出品】
第35章开放经济的政策一、概念题利率平价条件(interest parity condition)答:利率平价条件是使外汇市场均衡的一种条件,即用同种货币衡量的任何两种货币存款都具有相同的预期收益率。
只有在预期收益率相同时,才不会存在一种货币存款的过度供给和另一种货币存款的过度需求的不均衡现象,整个外汇市场才能处于均衡状态。
正如购买力平价条件是一价定律在商品市场上的拓展一样,利率平价条件是一价定律在资本市场上的拓展。
二、简答题1.利率与汇率的关系是怎样的?汇率与净出口的关系是怎样的?答:(1)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开放经济中,汇率与利率是正向变动关系。
这是因为:若国内利率上升,国内资产的收益率高于在其他国家资产的收益率,于是国内资产变得更加富有吸引力,从而使国外对本币的需求增加,而国内对本币的供给却相对减少了。
供求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本币升值。
(2)汇率与净出口是负向变动关系。
这是因为,若本币升值,则国外的产品变得相对便宜,从而进口增加;另一方面,本国商品变得相对昂贵,从而出口减少,最终净出口下降。
2.如果我们在给定的ADI曲线上向上向左运动,本国货币的价值和净出口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本国货币的价值(即汇率)将升高,净出口将减少。
这是因为:在给定的ADI曲线上向上向左运动,这意味着通货膨胀率的提高,从而中央银行提高实际利率,总支出和均衡产出都减少。
同时,利率的提高将增加对本币的需求,故本币升值,净出口减少。
3.如果企业进口很多原材料,美元贬值对通货膨胀调整(IA)曲线有何影响?答:如果企业进口很多原材料,美元贬值将使IA曲线向上移动。
这是因为:美元贬值意味着外国货币和产品价格相对提高,这增加了进口货物的成本。
如果美国企业进口很多原材料,美元贬值将大大增加原料进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它们提高产品的价格,使既定产出上的通货膨胀水平上升,曲线向上移动。
4.扩张性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实际汇率和净出口?答:(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I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产出增加,失业率降低,劳动市场趋紧,工资和价格水平将上涨,通货膨胀水平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章产出与失业的度量
22.1 复习笔记
1.产出与增长的度量
(1)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给定时期内在一国境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总货币价值。
名义GDP是以当年的价格水平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实际GDP是指根据价格总水平变动调整过的GDP。
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关系为:
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环比加权实际GDP可用于解决某些产品(如电脑)的价格相对于基年剧烈变动而引起实际GDP不准确的问题。
(2)度量GDP:产出的价值
GDP的度量方法有三种,其最终得到的GDP数值完全相同。
①最终产品法:GDP C I G X M
=+++-;
②增加值法:GDP=所有企业增加值的总和(增加值=企业的收入-中间产品的成本);
③收入法:GDP=工资+利息支付+间接税+折旧+利润。
(收入法推导:企业收入的用途可以分解为:
收入=工资+利息支付+中间产品的成本+间接税+折旧+利润而企业的增加值是收入减去中间产品成本,即:
增加值=工资+利息支付+间接税+折旧+利润
又因为GDP=所有企业增加值的总和,得收入法核算公式。
)
(3)潜在GDP
潜在GDP表示如果劳动力以通常的加班水平被充分使用,厂房和设备以通常的使用率来使用,经济可能的产出。
(4)度量产出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GDP度量方法不能衡量质量的变化,如电脑等;难以衡量服务的产出;不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无法衡量。
因而可能存在对产出实际增长的低估。
(5)生活水平的度量与绿色GDP
GDP仅是社会总体福利指标的一部分,识字率、婴儿死亡率和预期寿命等同样反映一国的生活水平,而传统的GDP通常无法反映这些。
绿色GD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传统GDP度量方式的不足。
绿色GDP是一个衡量指标,它从传统GDP中减去自然资源的减少。
这一指标将更好地表示某一经济活动是增加一国的财富,还是通过耗尽自然资源而减少财富。
生活水平应当包括环境质量的变化。
2.失业
(1)失业的经济含义
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失业代表资源的使用不足。
在目前市场工资下愿意并且能够工作的人们没有被有效地使用。
对于使用者个人及其家庭来说,失业代表经济上的艰难和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对于不同的群体,失业代表不同的问题。
(2)失业统计
失业率是指寻找工作的人数与总劳动力的比率。
其中,劳动力是指就业或正在积极寻找
工作的人的总数。
(3)失业的形式
①季节性失业: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的失业。
如建筑业、农业和旅游业中经常发生的失业。
②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在不同职业之间转换而造成的失业。
这种寻找新工作所必须的时间摩擦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
③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的变化会产生新的职位空缺,由于现有工人缺乏新创造的职位所需要的技能而造成失业。
这种失业是长期的,表现为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
④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周期进入不同阶段而产生的失业。
经济减缓,失业上升;经济繁荣,失业下降。
(4)产出缺口与自然失业率
产出缺口定义为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百分比之差。
当产出缺口为零时,实际GDP等于潜在GDP,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产出缺口等于零时的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当产出缺口为正时,实际的失业率将低于自然失业率;当产出缺口为负时,实际的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
奥肯定律概括了失业率波动与经济的生产波动之间的联系:当经济走出衰退时,产出增长的百分比高于就业增长的百分比;而当经济进入衰退时,产出下降的百分比大于就业下降的百分比。
例如,美国在1960~2000年,对于失业率每一个百分点的变动,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变动(即产出缺口变动)约2%。
3.流量与存量
(1)流量
流量是某一对象速率的度量,度量变量某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
GDP、GNP和NDP
都是指每年的产出,因而都是流量。
(2)存量
存量所度量的是单一时点上某一对象的数值。
例如作为经济生产潜力基础的全部建筑物和机器的总价值的资本存量。
(3)流量和存量之间的关系
存量是以前所有流量的累计值,而流量是存量的变化量。
物价指数是存量,而通货膨胀率即为流量。
22.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2.名义GDP(nominal GDP)
答: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例
如,2010年的名义GDP是以2010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当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2013年的名义GDP是以2013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在那一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
名义GDP的高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利用名义GDP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实际的生产率。
3.实际GDP(real GDP)
答: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价格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201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来计算实际GDP,意味着在计算实际GDP时,用现期的物质产量乘以2010年的价格,便可得到以2010年价格衡量的现期产出的价值。
4.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答:GDP平减(折算)指数是指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
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用公式表示为:
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生产总值该指数用来衡量在基年和所有考察的年度之间发生的价格变化,这个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不同,因为后者的权数随不同商品所占的份额的改变而改变。
因为GDP平减指数是以涉及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计算为基础的,所以它是一个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状况的具有广泛基础的价格指数。
GDP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
缺点是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可能受到价格结
构因素的影响。
5.最终产品法(final goods approach)
答:最终产品法是通过计算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来得到GDP的值。
这一方法是将所有家庭消费、投资与政府支出(包括联邦、州和地方各级)、出口加总,然后减去本国进口支出,即:
=+++-
GDP C I G X M
其中,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购买;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
6.增加值(value added)
答:企业的增加值是指该企业产出的价值减去企业购买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对整个经济来说,所有增加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因此GDP也是经济中所有企业的总增加值。
7.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答:收入法是指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价值。
严格说来,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
公式为: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其中,工资、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
工资中还需要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是指提供资金给企业使用而产生的利息,所以需要剔除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除了租赁收入外,专利和版权的收入也应归入其中。
利润是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红利、未分配利润等。
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