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五输穴的内容和应用

五输穴的内容和应用

五输穴的内容和应用五输穴的内容和应用特定穴是指十四经穴中具有某种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名称的腧穴,因分布、特性和作用的不同,特定穴各有不同含义和命名。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在选穴配伍上也有一定的特点。

一、五输穴的内容和应用五输入是十二经穴中井、荥、输、经、合5类腧穴的简称,这些腧穴均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的部位,其分布特点是以四肢末端依次按井、荥、输、经、合的次序向肘膝部位排列,每经5穴,十二经共有60穴。

古代医家认为,经脉之气的流注运行与自然界水之流动相似,即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流注于江河,汇聚于海洋,用以说明经气在流注运行中所过部位的浅深不同,其具有的作用也不同。

这也说明了五输穴的特性,即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载:“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五输穴不仅分属于十二经脉,而且具有自身的五行属性。

五输穴五行属性按“阴井木”、“阳井金”的阴阳五行学说归类,十二经脉五输穴穴名及其五行同性见表l、表2。

表 1 阴经五输穴表表 2 阴经五输穴表五输穴是十二经脉之气出入之所,具有治疗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古代文献对五输穴主治作用的记载不尽相同。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载:“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其总的思想是指井穴适用于与脏有关的病证,荥、输及经穴适用于与经脉有关的病证,合穴适用于与腑有关的病证。

《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其主要是从阴经五输穴五行属性与五脏属性相关的角度,说明五输穴主治作用的。

阴经井穴治疗肝的病变,荥穴治疗心的病变,输穴治疗脾的病变,经穴治疗肺的病变,合穴治疗肾的病变。

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与脏腑的五行属性相合,五行之间存在“生我”、“我生”的母子关系。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令狐采学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五腧穴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是远部选穴的主要穴位。

五输穴是十二经穴中井、荥、输、经、合5类腧穴的简称,这些腧穴均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的部位,其分布特点是以四肢末端依次按井、荥、输、经、合的次序向肘膝部位排列,十二经脉中每经有5个位属于五输穴,故人体共有五输穴60个。

五输穴不仅有经脉归属,而且具有自身的五行属性。

按照“阴井木”、“阳井金”的规律进行配。

附:十二经脉五输穴穴名及其五行属性表,根据古代文献和临床实际,五腧穴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按五输穴的主病特点选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荥输治外经”,指出了荥穴和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这是与下合穴主要治疗内腑病证特点相对而言。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其后《难经·六十八难》又做了补充:“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综合近代临床的饿应用情况,井穴多用于急救,如点刺十二井穴可抢救昏迷;荥穴主要用于质量热证,如胃火牙痛选胃经的荥穴内体庭可清泻胃火。

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与脏腑的五行属性相合,五行之间存在“生我”、“我生”的母子关系。

因而,《难经·六十九难》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选取适当的五输穴治疗疾病的方法。

这一取穴法亦称为子母补泻取穴法。

它包括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取穴法。

例如,肺在五行中属金,肺经的实证可取输穴中属水的合穴(尺泽)以泻之。

因“金”生“水”,“水”为“金”之子。

取尺泽合“实则泻其子”之义。

若肺的虚证,刚按“虚者补其母”的方法取穴,“土”生“金”,“土”为“金”之母,故选取肺经五输穴中属土的腧穴(大渊)以补之,这即是本经子母补泻取穴。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脉会太渊—脉疾
骨会大杼—骨病
髓会绝骨—髓病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27
六、郄穴的临床应用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28
郄穴的含义
郄是空隙、孔隙之意,是各经脉气深 集的部位,十二经中各有一郄穴,再加上 奇经八脉中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各 有一郄穴,共计十六郄穴,郄穴的分布多 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骨与肌肉的孔隙处。
35
交会穴的应用
由于交会穴有数经相交会,所以交 会穴往往能够兼治数经的病证,即交会 穴不但能够治疗所属本经病证 ,而且能 够兼治所交会的经脉病证。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36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37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1
特定穴是十四经穴中具 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 定称号的腧穴。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2
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3
含义: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穴中分布在肘

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五输在十二经中共有60穴,
每经各有五穴。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32
下合穴的应用
根据“合治内腑”的原则,对六腑 本身的疾患,可取各自所属的下合穴 来进行治疗。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33
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34
交会穴的含义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交会的腧 穴。一般是阴经与阴经交会,阳经与阳 经交会,诸阴经交会于任脉,诸阳经交 会于督脉。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29
郄穴的应用
1.用于诊断
2.用于治疗
阳郄—急性疼痛 阴郄—血证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30
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现代穴位临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现代穴位临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现代穴位临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五输穴1.命名、含义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穴,是十二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

历代医家把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用自然界的水流现象做比喻,对经气流注由小到大,由深入浅,分别用井、荥、输、经、合五个名称,来说明经气运行过程中每穴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

'2.部位均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的部位。

《难经·六十四难》:'《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阴阳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刚柔之事也。

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

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

余皆仿此。

”由于五输穴又与五行相配,故又有“五行输”之称。

备注:表里经:阳克阴、阳合阴。

本经:五行相生。

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首载于《灵枢·本输》篇。

但该篇在列举五输穴时,凡属阴经井穴下皆加一木字,阳经井穴下皆加一金字,其余阴经或阳经的荥、输、经、合诸穴,均无明确的五行属性。

《难经·六十四难》记述了五输穴的全部五行属性:”《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由此可知,五输穴的五行配属是由阴井木,阳井金开始,按相生规律依次排列的。

既说明五输如水流的连续性,又说明阳经对阴经的五行排列是相克的。

这种制中有生,刚柔相济的关系,是符合阴阳交泰观点和阴阳互根道理的。

阴、阳五输的不同五行配属演化的五门十变,进一步密切了阴、阳经五输穴之间多种联系,对五输穴的主治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性能五输穴是十二经脉之气出入之所,具有治疗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

井穴适用于与脏有关的病证,求、输及经穴适用于与脉有关的病证,合穴适用于与腑有关的病证。

黄师详解: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黄师详解: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黄师详解:五输穴的临床应用在针灸疗法中,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在阴经中分别配木、火、土、金、水。

阴经指心、肝、脾、肺、肾、心包经;即井穴属木,荥穴属火……;在阳经中分别配金、水、木、火、土。

阳经指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经;即井穴属金,荥穴属水……如治疗肝虚证,根据“虚则补其母”,肝之母为肾、为水,故取肾经的合穴(水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水穴)曲泉治疗。

若治疗肝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肝之子为心、为火。

故取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荥穴(火穴)行间治疗。

“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荥”,如果碰到井穴为母穴时,则改针合穴;如果碰到井穴为子穴时,则改针荥穴。

又如:胃经属土,其经穴(解溪)属火,火生土,故解溪为胃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解溪治疗胃经虚证。

井穴(厉兑)属金,土生金,故厉兑为胃经子穴,“泻井当泻荥”,胃经实证泻荥穴内庭。

本穴:指“五输穴”中与本经的五行相配一致的穴位。

如:胃经属土,其“五输穴”中合穴(足三里)属土,故足三里又称为胃经的本穴。

本穴虚证、实证兼治(另:原穴也是虚实证兼治的穴位)五输穴歌(顺序为:井荥输经合穴)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间接三间,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解溪向上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与后溪,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接束骨,昆仑委中膀胱经;涌泉然谷和太溪,复溜阴谷肾经宜;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穴,支沟天井属三焦;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是胆经;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五输穴各有所主病症。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难经·六十七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节重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五输穴及临床应用

五输穴及临床应用
总结词
治疗相乘病变,调节平衡。
详细描述
通过相乘配伍,可以治疗因五行相乘 引起的各种病变,调节机体平衡,缓 解症状。
五输穴的相侮配伍
总结词
治疗相侮病变,调节平衡。
详细描述
通过相侮配伍,可以治疗因五行相侮引起的各种病变,调节 机体平衡,缓解症状。
04
五输穴的治疗原则与技巧
五输穴的治疗原则
调和阴阳
补虚泻实
五输穴的分布与作用
总结词
五输穴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具有调节脏腑功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等作 用。
详细描述
五输穴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每条经脉各有一个井、荥、输、经、合穴。这 些穴位能够调节相应经脉所主脏腑的功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对于治疗相应 脏腑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五输穴的特性与功能
总结词
五输穴具有五行属性,对应五脏,可以调节气机升降、促进气血流通等特性与功能。
详细描述
五输穴与五行相配,对应五脏,具有调节气机升降、促进气血流通等特性与功能。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五 输穴可以用来调节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整体调理的效果。同时,五输穴还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调节人体的 阳气和阴气,以保持身体健康。
五输穴对胃痛具有显著疗效
详细描述
胃痛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证之一,五输穴因其 特定的经络联系和调节作用,在胃痛治疗中 具有显著疗效。根据胃痛的证候类型和疼痛 部位,选取适当的五输穴进行针刺或按摩, 可有效缓解胃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案例四:五输穴在腰痛治疗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五输穴对腰痛具有良好调节作用
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五输穴因其特有的经络联系 和调节作用,在腰痛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通过针 刺或按摩相关五输穴,可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同时,五输穴的应用还可根据腰痛的证候类型和 疼痛部位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得临床应用五输穴得临床应用五腧穴在临床上得应用非常广泛,就是远部选穴得主要穴位。

五输穴就是十二经穴中井、荥、输、经、合5类腧穴得简称,这些腧穴均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得部位,其分布特点就是以四肢末端依次按井、荥、输、经、合得次序向肘膝部位排列,十二经脉中每经有5个位属于五输穴,故人体共有五输穴60个。

五输穴不仅有经脉归属,而且具有自身得五行属性。

按照“阴井木”、“阳井金”得规律进行配。

附:十二经脉五输穴穴名及其五行属性表,根据古代文献与临床实际,五腧穴得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按五输穴得主病特点选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荥输治外经”,指出了荥穴与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得病证,这就是与下合穴主要治疗内腑病证特点相对而言。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其后《难经·六十八难》又做了补充:“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综合近代临床得饿应用情况,井穴多用于急救,如点刺十二井穴可抢救昏迷;荥穴主要用于质量热证,如胃火牙痛选胃经得荥穴内体庭可清泻胃火。

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五输穴得五行属性与脏腑得五行属性相合,五行之间存在“生我”、“我生”得母子关系。

因而,《难经·六十九难》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得选取适当得五输穴治疗疾病得方法。

这一取穴法亦称为子母补泻取穴法。

它包括本经子母补泻与她经子母补泻两种取穴法。

例如,肺在五行中属金,肺经得实证可取输穴中属水得合穴(尺泽)以泻之。

因“金”生“水”,“水”为“金”之子。

取尺泽合“实则泻其子”之义。

若肺得虚证,刚按“虚者补其母”得方法取穴,“土”生“金”,“土”为“金”之母,故选取肺经五输穴中属土得腧穴(大渊)以补之,这即就是本经子母补泻取穴。

五输穴专题知识课件

五输穴专题知识课件
+ 下合穴是手足三阳经六腑之气在下肢足三阳经 上旳六个相应腧穴。其中,胃、胆、膀胱旳下 合穴足三里、阳陵泉、委中分别是本经五输穴 中旳合穴;大肠、小肠旳下合穴上巨虚、下巨 虚在足阳明胃经(《灵枢•本输》:“大肠、小 肠皆属于胃”);三焦旳下合穴委阳在足太阳膀 胱经(《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腑也, 水道出焉,属膀胱”)。主治相应六腑病证。
+ 十二经旳络穴均位于四肢腕、踝关节以上,肘、 膝关节下列,起互联表里经旳作用。脾之大络 大包穴位于胸胁,胃之大络虚里(即乳根穴)位 于前胸,任脉之络鸠尾位于上腹,督脉之络长
强位于尾骶。
+ 这么,十四经脉旳气血经过络穴散布周身。络 穴在生理上联络表里两经,在治疗上就能够治 疗表里两经病证。
+
(四)俞穴
+
(五)募穴
+ 募穴是脏腑经络之气汇集于胸腹部旳十二个经 穴,又称“腹募穴”。其位置也与有关脏腑在 体内所处旳部位相接近。募穴不限于在本经, 十二个募穴中有六个集中在任脉之上,其他六 穴散布于各经。
+ 募穴有驱邪泻实、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旳功能 作用,偏于治疗脏腑旳急性实证。
+
(六)郄穴
+ 郄有空隙之义,郄穴是经脉之气深聚旳部位。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旳阴维脉、阳维脉、阴 跷脉、阳跷脉各有一种郄穴,合计十六穴。
五输穴
+ 荥穴、井穴、经穴、络穴、原穴等旳意思
+ 【提问】肺之募穴、郄穴、络穴、八脉交会穴 (通于任脉)、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荥穴、井穴、经穴、络穴、原穴这些穴都是什 么意思啊?都住什么病症?
+ 特定穴共分五输穴、原穴、络穴、俞穴、募穴、 郄穴、八会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十 大类。

五输穴及临床应用 PPT

五输穴及临床应用 PPT

荥主身热
1、治经脉之热 如火热之邪循经上扰肝胆之目赤肿痛,
取肝胆之荥穴行间、侠溪以清肝胆经脉之 火热。
2、治脏腑之热 荥穴用于清脏腑之热根据十二经主治各
有不同,如鱼际主要具有清肺泻热的作用, 用于肺热所致的咳嗽、咽痛、失音等症;内 庭可清阳明腑热所致身热、下痢赤白、便秘 等。
3、既清实热,也清虚火 荥穴与其它穴配合尚可用于虚热所致
阴经之输穴治疗肿胀疼痛的病位较 深,治疗疼痛的范围也较为局限,主要 为相应脏器的疼痛。
如《针灸甲乙经》的太渊主“肩膺胸满 痛,缺盆中相引痛”,太白主“肠鸣切痛, 身重骨酸”;
《针灸大成》的神门主“心痛”,肺经的 太渊主治咳喘胸痛,太溪治腰膝酸软疼痛等 均反映了阴经之输穴所治疼痛位于体内深层 且痛位趋向于躯干而较少涉及四肢末梢和头 面。
以上例子为本经子母补泻取穴
除本经子母补泻取穴外,还有他经子母补 泻取穴。
如肺经实证:可取肾经的阴谷穴,肺属 “金”,肾属“水”,取肾经是取其子经,再取其 子经上属“水”的子穴阴谷;
肺经的虚证,可取脾经的太白穴。肺属 “金”,脾属“土”,取脾经是取其母经,再 取其母经上属“土”的母穴太白。
3.按时选用
经主喘咳寒热
经穴具有温通经络、疏风散寒作用。 经穴治疗咳嗽需辨证选用经穴,如外感 咳嗽选用肺经经穴经渠,肾不纳气咳喘则选 用肾经经穴复溜。
合主逆气而泄
合穴可调节脏腑不和所出现的逆气、胀闷、 泄泻。
在临床上可以广义地理解为诸脏腑之气运 行正常为顺,异常为逆凡脏腑功能失常均为 逆气而泄,均可以取合穴治疗。临床运用合 穴阴经与阳经亦有不同,阴经治脏病,阳经 治腑病。
定义:
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 荥、输、经、合五类特定穴。

五输穴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教学课件

五输穴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教学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 五输穴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教学课件+ 五输穴是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的总称,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

+ 首载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 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只提出了五输穴的理论,并未有具体穴名的部位) + 《灵枢本输》详载十一条经脉的五输穴,缺手少阴五穴,心经五输以心包经穴取代。

《灵枢邪客》少阴,心脉也。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客也。

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

+ 至《甲乙经》十二经五输穴始臻完备。

1 / 3五输穴手足三阳经手足三阴经井穴手足的末端手足的末端(足少阴涌泉外)荥穴多位于指掌或跖趾关节之前多位于掌骨部(手经)足经则在跖趾关节之前(大都、行间)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阳经在腕踝部则多为原穴)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或跖趾关节之后,如太白)经穴位于前臂及小腿部位于前臂及小腿部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或以下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或以下 + 五输穴所在的部位与其涵义息息相关,有其象则有其位。

从五输所在的部位既可理解井荥输经合穴脉气变化的精义。

井为水之源头,故在四肢末端的最微小之处;荥穴为经气流动之处,水流尚微,萦迂故在掌跖骨骼细小之处;输为输注之义,其穴多在腕踝关节附近,脉气由小至大,由浅入深,向深部灌注;经为经过,脉气畅通无阻于旺盛之处,故穴在前臂及小腿骨骼悠长宽大,毫无阻滞之处;合穴则为汇合之处,百川入海,由此深入脏腑。

五输穴应用

五输穴应用

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 阴经之荥属火,阳经之荥属水,病变于色 多为火热或水寒所致 • 荥穴对各种病变于色的初发病期,及原发 性神经痛有一定疗效
• 治疗肺热病(急性支气管发炎或肺炎)咳喘右颊 先赤之初发病期,刺手太阴经之荥穴鱼际和手阳 明经之荥穴二间,有退热镇咳平喘之效 • 鱼际穴对于肺热及肺热之气喘皆有立刻定喘之效。 • 晕针时脸色惨白,可针心经荥穴少府强心解之 • 此外《灵枢· 五邪篇》指出:“邪在肝即病肋中痛, 取之行间(肝经之荥穴),以肝经行肋下”。临 床上治疗肋间神经痛刺行间,有镇痛疗效 • 三焦荥穴液门配肺荥鱼际善治喉病(见百证赋)
井穴之补泻变通表
纳支法
• 字母补泻法如能配合时间之流注,则效果更佳, 其用法一般称之为纳子法,又称为纳支法。 • 纳支补泻法是以十二经脉纳支时刻与经气流注盛 衰的关系为基础的补泻法。 • 十二经之流注为:子时到胆,丑时到肝,寅时到 肺,卯时到大肠,辰时到胃,巳时到脾,午时到 心,未时到小肠,申时到膀胱,酉时到肾,戌时 到心包,亥时到三焦。一般泻其流注之旺时,补 取流注刚过之衰时。
母子经母穴穴补泻法
• 虚则补母经所属经之同一五行穴,实则泻 子经所属五行之同一五行穴 • 例如:肝虚则补母经(肾水)之同一五行 (水)穴,实则泻子经(心火)之同一五行 (火)穴
经别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 经
手阳明大肠 经
手太阳小肠 经
虚 /实 虚 实 虚 实 虚 实 虚 实 虚 实
• 束骨治腰痛,头痛太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 • 临泣善治偏头痛,腰侧痛等少阳经之疼痛 • 上牙痛取内庭,下牙痛取二间、三间(玉龙赋、 天星秘诀、席弘赋) • 耳鸣耳聋取液门、中渚、束骨等
合治内府
• 合穴之本,水与肾相应为先天之本,针合 穴有调先后天之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2.治疗脾胃病 输穴属土,内应于脾,脾胃之疾故可取输穴治之。 文献记载如:陷谷:《大成》主面目浮肿,肠鸣腹 泻。太白:《大成》主腹胀食不化,呕吐,泄泻脓血, 霍乱,腹中切痛,肠鸣。
3.治疗出血证
脾主统血,如脾之统血功能失职则可出现各种出血 症,故可取其输穴。文献记载如:太冲:《甲已经》 主女子漏血。太渊:《大成》主咳血、呕血。太白: 《大成》主泻泄脓血。
❖ 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象 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穴多位于肘膝关 节。
五输穴从井到合,依次由四肢 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表明五输 穴是人体根部的腧穴,为十二经脉 之气血出入之所,属于人体根部穴、 本部穴,除了能够治疗四肢局部的 病症以外,对经脉循行远端部位 (头面、躯干、内脏)乃至全身性 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文献记载如,涌泉:《素问·缪刺论》治无故 善怒,气上贲门。少冲:《备急千金药方》治太息烦 满,少气悲惊。商阳:《铜人》治胸中气满。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2、治疗风证 井穴在阴属木,内应于肝,肝主风;在阳经属金, 内应于肺,肺主皮毛。故内风、外风之疾如惊风抽搐、 癫痫等均可取井穴治疗。 文献记载如:大敦:《甲已经》治小儿痫瘈。少商: 《针灸滋生经》治咽喉肿塞,谷粒不下;《杂病穴法歌》 治小儿惊风;关冲:《针灸大成》治喉痹舌卷。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1.经主喘咳寒热
阴经经穴属金,内应于肺,肺主皮毛,司呼吸, 肺卫受邪则可见寒热、咳嗽,可取经穴治之。喘 咳寒热系邪袭肺卫、肺失宣降所导致的外感及其 呼吸系统病变,如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鼻塞不 通、咽干咽痒、声音嘶哑等。
文献记载如:支沟:《甲已经》主咳,面赤热。 商丘:《甲已经》主寒热善呕。经渠:《大成》 主咳逆上气,伤寒,热病汗不出。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2.治疗神志病 心主神明,由于热伤神明而引起的心烦、心悸、失眠及神昏 谵语、狂躁不宁可取荥穴。
文献记载如:劳宫:《甲已经》主喜笑不休。液门:《大成》 主惊悸妄言。大都:《大成》主烦心闷乱。
3.治疗血脉证 心主血脉,由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以及热壅气滞、血脉郁 阻之诸疮红肿热痛可取荥穴治疗。 文献记载如:劳宫:《甲已经》主溺赤,大便血,衄血不止。 二间:《甲已经》主鼻衄赤多血。内庭:《大成》主鼻衄不 止。行间:《大成》主经血过多不止。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经脉
五输穴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阴 手太阴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经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经 脉 手少阴心经
少冲
五 足太阴脾经
隐白
输 足厥阴肝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敦
劳宫 少府 大都 行间
大陵 神门 太白 太冲
间使 灵道 商丘 中封
曲泽 少海 阴陵泉 曲泉
穴 足少阴肾经
涌泉
然谷
昆仑
委中
五输穴的临床运

《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 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 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1、井主心下满
“井主心下满”,阴井属木,内应于肝,肝主疏泻。 肝气郁结,横犯脾胃,可见心下满闷;阳井属金,内 应于肺,金可制木,肺可调气,故阳井有抑木调气之 功。故肝气郁结于心下满闷、胁肋胀满、急躁易怒、 头胀头痛等可取井穴治之。
太溪
复溜
阴谷
经脉
五输穴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阳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经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五 足阳明胃经
厉兑
输 足少阳胆经 足窍阴
二间 液门 前谷 内庭 侠溪
三间 中渚 后溪 陷谷 足临泣
阳溪 支沟 阳谷 解溪 阳辅
曲池 天井 小海 足三里 阳陵泉
穴 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1.输主体重节痛
“体重节痛”主要是四肢肌肉和大小关节疾病。 阴经输穴属土,内应于脾,脾主四肢,主运化,故 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而见体重等症;阳经输穴属木, 肝属木,若肝气郁滞则气血痹阻,不通则痛,故输 穴可用于止痛。
文献记载如:后溪:《甲已经》主肩脑肘臂痛, 头不可顾。三间:《甲已经》主目急痛,齿龋痛。 太白:《甲已经》主身重骨酸。神门:《外台秘要》 治手肩臂寒痛。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3.治疗出血证
肝藏血,若功能失职可见出血证。 文献记载如:厉兑:《甲已经》主鼻衄。大敦:《针灸大成》 主妇人血崩不止。 4.治疗急性热病 高烧、中暑、肝风内动之惊厥、神志病(昏 迷、癫狂),有泻热开窍、镇惊宁神的作用。 但也有用于治疗虚证的情况,如隐白治疗脾虚崩漏(灸法), 涌泉治疗肾阴不足的咽干喉燥、声音嘶哑。 癫痫:双商阳、关冲、少泽、少冲井穴点刺放血,能调整阴 阳,激发经气,醒脑开窍,以平息抽搐,可达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风急性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血流有良性调整作 用,可明显改善缺血组织的急性缺氧状态,降低脑水肿,保护脑 细胞,阻止脑内不可逆损伤的发展。 脑梗塞后头痛:取健侧肢体井穴少泽,关冲,商阳,至阴, 足窍阴,厉兑,点刺放血。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1.荥主身热 “荥主身热”,阴荥属火,内应于心,心属火,火为热之甚, 故凡心或热病均可取荥穴治之。阳荥属水,水可以制火,故阳 荥亦可用于火热之病。“身热”一方面是指心火亢盛,另一方 面也包括其他脏腑、经脉的多种热症(包括阴虚火旺之证)在 内。 诸如:热伤神明引起的心悸、心烦、狂躁不安;热伤肺卫导致 的发热、咽喉肿痛;肝火上炎引起的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热 伤津液导致的口干舌燥、干咳无痰、尿少、便秘;心火下移小 肠导致小便黄赤、尿道涩痛或尿血;热伤血络引起的吐血、鼻 出血、大便下血以及心、肺、肠道热毒壅盛引起的肌肤痈肿疮 疖等,则取用诸经荥穴清热泻火。如鱼际清肺热,少府清心火, 内庭泄胃火,侠溪泻胆火等等。 文献记载如:劳宫:《甲已经》主热病发热。二间:《甲已经》 主身热,喉痹如梗。内庭:《甲已经》主厥热,热病汗不出。 少府:《千金方》治掌中热。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 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其脉 气浅小,穴位多位于四肢爪甲之侧。
❖ 经气所留——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 其脉气稍大,穴位在指(趾)掌(跖)部。
❖ 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 脉气较盛,穴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
❖ 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 “经”,穴多位于腕踝附近及臂胫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