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法律思想

合集下载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历史地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历史地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历史地位一、本文概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历史地位》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中的《导言》部分在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

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法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导言》进行解读,包括其理论背景、主要观点、方法论特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以期全面揭示其在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黑格尔及其《法哲学原理》一书的概况,包括黑格尔的生平、学术背景以及《法哲学原理》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接着,我们将重点关注《导言》部分,概述其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以及黑格尔在其中所运用的方法论特色。

我们还将简要提及《导言》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后世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概述部分,读者可以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历史地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后续深入探讨其理论内涵和影响奠定基础。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主要观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重要篇章,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也为后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在《导言》中首先指出,黑格尔的法哲学是建立在其绝对精神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绝对精神被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然而,马克思认为这种绝对精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无法真正解释历史的实际发展。

相反,马克思强调,历史的真正动力是现实的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而非抽象的精神概念。

接着,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观。

黑格尔认为,国家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是伦理的实体。

然而,马克思对此进行了反驳,他指出,国家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它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这种对国家的理解,为马克思后来的阶级斗争理论提供了基础。

马克思在《导言》中还提出了著名的“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的命题。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

这部著作是对G.W.F.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313节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分析和批判。

马克思在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通过参加现实斗争,动摇了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

退出《莱茵报》后,他系统地研究了欧美一些国家的历史,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并阅读了L.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得到很大启发,于是开始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但是,和费尔巴哈只注重自然和宗教批判不同,马克思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

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神秘主义,把被他颠倒了的逻辑观念和现实事物的关系颠倒过来,指出具有哲学意义的"不是事物本身的逻辑,而是逻辑本身的事物";批判黑格尔把市民社会从属于政治国家的观点,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著名结论;批判了黑格尔主张君主、官僚决定国家制度的英雄史观,阐明了人民创造国家的思想;批判了黑格尔在国家发展问题上否认有质变的缓慢进化论,提出必须经过真正的革命来建立新国家的观点。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追随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后来根据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念来批判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费尔巴哈从宗教问题出发,阐述了一个重要思想:人的本质就是人自身。

宗教的产生是人性异化的后果。

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

由此批判人的异化。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异化的社会原因。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

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

但是,人不是抽象地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

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

黑格尔对王国维三种境界的理解

黑格尔对王国维三种境界的理解

黑格尔对王国维三种境界的理解黑格尔(1723-1799)是18世纪德意志哲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的哲学思想贯穿了整个德国理性主义时期。

黑格尔在法律、政治、宗教、历史等领域的贡献,如同比尔斯特罗普拉夫共同构成了德意志哲学的精髓。

从概念来看,黑格尔的哲学实际上是一种科学方法的哲学观点,它也是一种实际的抽象理论。

其中,黑格尔对王国维境界的研究非常重要。

根据黑格尔,有三种境界,即国家、家庭和教会。

国家是一个政治社会,它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秩序,它的最高原则是宪法的立法性原则,它的权利是由国家法律赋予的,而它的利益是服务大众的福祉。

家庭也是一个社会秩序,它的原则是道德原则,它也具有权利,但它不是由国家法律赋予的,它的利益是维护家庭个人的利益。

最后,教会是一个教学社会,它的原则是关于信仰的原则,它有它自己的权利,但这些权利不是由国家法律赋予的,它的利益是保护和宣传宗教教义。

因此,黑格尔倡导一种“三自由原则”的理念,即国家的独立、家庭的自由和教会的独立。

首先,国家的独立,即国家公民应该服从国家立法的原则,而不必受任何其他任何权力的约束;其次,家庭的自由,即家庭内部应该遵循其自己的道德原则而不必受到任何外部力量的约束;最后,教会的独立,即教会应该服从它自己的信仰原则,而不必受任何外部力量的约束。

实际上,黑格尔的这一理论被当时的政治家所采纳,他们认为这能促进社会稳定,而且可以促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公平。

如此一来,国家的政府应该对它自己的公民实行法律制裁,家庭层应该遵循家庭道德,而教会层要遵循宗教教义。

换句话说,只有实施三自由原则,国家、家庭、教会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有序发展,从而让社会稳定、和平、发展。

从历史上看,黑格尔的这一概念对推动19世纪德国社会秩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也被广泛用于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的社会秩序的发展中。

因此,黑格尔的理论已经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三自由原则”的理论,它也成为现代社会学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概念。

黑格尔的法律思想

黑格尔的法律思想

黑格尔的法律思想法律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人类行为的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法律的哲学思考领域中,黑格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对法律的本质与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本文将从黑格尔的法律理论角度,探讨他对法律的本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法律对自由的作用等方面的思考。

一、法律的本质与含义黑格尔认为,法律是人类对于道德观念的客观化体现,它通过明确的规则和程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在黑格尔看来,法律的本质在于它是社会的一种内在规律,它代表了人类理性的体现和普遍理念的具体化。

法律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于自身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追求,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公正,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保障。

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黑格尔看来,法律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

道德是指个体内心的伦理意识和情感判断,而法律则是对道德的公共化体现。

法律是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形式,它通过强制手段来执行,从而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而道德则更多地是基于内心的道义准则,它要求人们遵循良知和良好品德的规范。

尽管法律与道德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并非完全重合。

在某些情况下,法律与道德可能存在冲突,需要进行权衡和取舍。

但总体而言,法律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法律对自由的作用黑格尔认为,法律对于个体自由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他看来,自由并不是放任自流的状态,而是有规则的自由。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能够通过明确的规则和程序,保护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并限制他人对自由的侵犯。

法律对于个体来说,并不是一种限制,而是一种保护,因为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下,个体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而非受他人的任意支配。

法律还能够保护个体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平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稳定的环境。

四、法律的发展与变革在黑格尔看来,法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演化和变革。

法律的发展是与社会的进步相辅相成的,法律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黑格尔派——精选推荐

黑格尔派——精选推荐

⿊格尔派⿊格尔派⽬录编辑本段简介⽼年⿊格尔派也称“⿊格尔右派”。

19世纪30年代⿊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产⽣的右翼思想家集团、德国资产阶级保守派的思想代表。

主要成员有:加布勒、⾟⾥克斯、罗⽣克兰兹等。

在哲学上,他们顽固坚持⿊格尔的唯⼼主义体系,继续⽤⿊格尔的“绝对精神”解释⼀切,认为“绝对精神”是⼀切事物存在的根据;⽽对⿊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则加以贬低、抹煞。

在宗教问题上,宣扬有神论,⿎吹宗教信仰,⽀持教会,甚⾄⽤基督教的正统思想解释⿊格尔哲学。

在政治上,代表封建贵族和与封建势⼒妥协的资产阶级保守集团的利益,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为普鲁⼠专制政权作辩护,对酝酿中的资产阶级民主⾰命运动持反对态度。

他们整理出版了⿊格尔⽣前未能出版的重要著作,如《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等,为使⿊格尔的⽣平与著作传世作出了贡献。

编辑本段青年⿊格尔派19世纪30年代⿊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的激进派。

亦称⿊格尔左派。

活动中⼼在柏林。

主要成员有:D.F.施特劳斯(1808~1874)、B.鲍威尔、E.鲍威尔、A.卢格、K.F.科本(1808~1863)、A.鲁滕堡(1808~1869)、E.梅因(1812~1870)、M.赫斯、M.施蒂纳等,L.费尔巴哈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参加过青年⿊格尔派的活动。

1835年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促进了青年⿊格尔运动的兴起。

青年⿊格尔派反对⿊格尔体系的保守倾向,⼒图从它的辩证⽅法中引出⾰命的和⽆神论的结论。

在30年代,他们主要从事对宗教,特别是对福⾳书的批判性研究。

施特劳斯认为,福⾳故事是象神话那样不⾃觉地发⽣的,其中客观的精神实体起了决定性的作⽤;鲍威尔则认为它出⾃福⾳书作者的有意虚构,起决定作⽤的是⾃我意识,因⽽只有⾃我意识才能把⼈类从宗教异化下解放出来。

编辑本段分解进⼊40年代后,曾经起过进步作⽤的青年⿊格尔运动发⽣分化和解体。

青年⿊格尔派中最激进的分⼦如卢格开始公开批判普鲁⼠国家制度,赫斯开始宣传空想共产主义。

伦理学-法哲学体系-黑格尔

伦理学-法哲学体系-黑格尔
法哲学体系
郭小飞 南京林业大学伦理学硕士
法哲学原理
• 科学的唯一仸务就在二把亊物的理性带给意识 • 《法哲学原理》是具体自由的概念辩证法的内在运劢。 • 概念的辩证法丌仅在二产生出界限和相反的东西的觃定, 而丏在二产出幵把握这种觃定的肯定内容和成果,在这丧 意义上,辩证法揭示了亊物的収展。 • 概念的辩证法丌是主观思维的外部活劢,而是亊物固有的 灵魂。 “合乎理性地考察亊物,而丌给对象从外面带来 理性,幵对它迚行加工制造,而是说对象就它本身来说是 合乎理性的。”因此,哲学是现实本身的自我意识。
• 对物的占有是人的绝对权利:人有权把他的意志 体现在仸何物丨,因而使该物成为我的东西…… 这就是人对一切物据为己有的绝对权利。” • 占有就是把某物置二我自己外部力量的支配乊下。 在这丧支配行劢丨,关键丌是人不物乊间収生的 具体的利益关系,也丌是物满趍了人的需求, “但真正的观点在二,从自由的角度看,财产是 自由最初的定在,它本身就是本质目的。”这段 话非常重要。人的自由是一丧系统,每一阶段都 有其必然的觃定性,对人来说,拥有财产就是最 初的自由觃定性。
抽象法的三丧环节: 占有、契约 、丌法和犯罪
从人格到财产(第一丧行劢)
• 人格是纯粹主观的,它要扬弃这种主观性, 使自己成为实在的,它必须对象化。对抽 象的排他的丧人来说,自然界,即外部的、 直接在眼前看到的丐界是他的意志的第一 丧对象。因而,对物的占有就构成自在自 为地自由的第一丧行劢。
所有权是自由的定在
第事阶段:从法到道德
• 黑格尔认为,道德扬弃了抽象法,进入了较高的 阶段。如果说抽象法是自由意志借助外物即财产 来实现自身的话,道德就是自由意志在内心的实 现,即道德是主观意志的法。 • 道德的収展过程是一丧向善的过程,过程三丧环 节: ——敀意及不乊对应的责仸 ——意图及不乊对应的福利 ——良心及不乊对应的善

黑格尔哲学架构-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黑格尔哲学架构-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黑格尔哲学架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黑格尔哲学架构的大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黑格尔哲学中理性的发展、辩证法的运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历史和进步的观点。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深入了解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思想和其对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深远影响。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19世纪所创立的一种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对后来的思想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哲学架构的核心思想是理性的发展和辩证法的运动,通过这些核心思想,黑格尔试图解释和理解世界的本质和实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首先介绍黑格尔哲学中理性的发展。

理性的发展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包括了意识的自我辩证和理性的三个阶段。

通过理性的发展,黑格尔试图揭示出人类思维的本质和演变过程,以及理性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辩证法的运动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辩证法的运动是黑格尔哲学的另一个关键概念,它包含了反思的辩证过程和自我超越与统一。

通过辩证法的运动,黑格尔试图揭示出事物的矛盾性和变化性,以及如何通过自我超越和统一来解决这些矛盾。

然后,我们将探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黑格尔哲学中的重要性。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黑格尔哲学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它包括了自由与认同的矛盾和社会的理性化。

通过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黑格尔试图揭示出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个体和社会之间固有的矛盾和相互影响。

最后,我们将探讨历史和进步的观点在黑格尔哲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和进步是黑格尔哲学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它包括了历史的辩证观点和历史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历史和进步的观点,黑格尔试图揭示出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进步的实现方式,并探索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将深入了解黑格尔哲学架构的重要性,并理解其对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深远影响。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思想和观点激发了无数思想家和学者的思考,并为后来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黑格尔的法律思想

黑格尔的法律思想
精神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四实定法的制定或实施被特定社会的人意识到并被昭示出来和发生效力的法叫法律黑格尔使普遍性的法律与特殊的案件结合起来从而使法律变为现实
黑格尔的法律思想
一、人物介绍
• 生平概述:乔治· 威廉· 弗里德里希· 黑格 尔(Georg Lvilhelm Friedrich Hegel) —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和近代西方 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 代表著作:《精神现象学》《逻 辑学》、《法哲学原理》、《历 史哲学》等。
• ※
• 客观精神分为三个环节: • 1、抽象法或形式法: • 直接对人的外部行为进行规定,以 限制的形式给人以自由。 • 2、道德或内心的法: • 道德法的概念是善,定在是道德行 为。 • 3、伦理: • 发展环节有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存在,而由于 规定性作为肯定性 (是此) 同时也是否定性 (不 是彼) ,所以定在仅就其为与否定物片面对立 的肯定物而言,也就是“实在性”。 • 1.“定在”是“变易”的结果,是“已变易 成为静止的单纯性的存在和无的统一”。 • 2.定在是有质的规定性的存在,因而是有区 别的存在。 3.定在是己内存在、在那里存在着的东西、 某物。 4.定在是有界限的存在,是“变化的和有限 的”。 ※
• (二)发展: • 逻辑 → 自然 → 精神 • 精神三阶段: 精神
主观精神
客观精神 绝对精神
四、实定法的制定或实施
• (一)制定: • 被特定社会的人意识到并被昭示出 来和发生效力的法叫法律——黑格尔 • 包含两个因素: • 1、合理性 • 2、发展性
• (二)实施: • 使普遍性的法律与特殊的案件结合起 来,从而使法律变为现实。 • 具体任务:①查清事实;②使事件归 属于法律之下。 • 司法活动:①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形式 • ②审判公开进行

浅析黑格尔法哲学

浅析黑格尔法哲学

浅析黑格尔法哲学[周冬平律师]——(2011-4-25)【摘要】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他在晚年完成的法哲学思想体系,不仅是对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完善,也是近代法哲学思想的最高成就。

作为一位哲学家,黑格尔对政治、法律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发表了许多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在理论上的深刻性,逻辑上的严密性都远远超出了一般法学家。

因此,他在政治、法律哲学上的贡献是重大的,甚至有人说,不了解他的政治、法律哲学,就不能透彻理解他的思辨哲学。

[ 《黑格尔政治著作选》作者:(德)黑格尔著,薛华译者序。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自由意志理念黑格尔所著的《法哲学原理》是他担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出版的,这也是他晚年在柏林任教期间唯一的著作。

他主要的政治哲学思想在这本书中得到了系统的阐发。

遭到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许多人批判,称其为普鲁士王国的“官方哲学家”、“把哲学应用来替反动的普鲁士政府服务”等等。

对于这些批判,我们应该站在哲学思辨的高度去审视,不能人云亦云。

本文拟对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以及法哲学在其哲学体系、对法的定义、法哲学的具体思想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黑格尔的法哲学包含了三大部分,即抽象的法、道德、伦理。

这三个部分都是特定的法或者权利在不同形式上和阶段上自由的体现,较高的阶段比前一阶段更加具体、更加丰富。

意志自由贯穿着其整个法哲学体系。

抽象法阶段只有抽象形式的自由;道德阶段便有了主观的自由;而伦理阶段是抽象法与道德法的真理与统一,也就是说意志自由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实现的阶段。

[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7] 所以,黑格尔的法哲学就是关于人类自由的系统化学说。

黑格尔认为,法及其法哲学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有自己的特定范畴和完整的体系。

这些内容包括:抽象法、道德法、伦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世界历史以及一系列的法律思想。

黑格尔法哲学讨论的三个环节-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黑格尔法哲学讨论的三个环节-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黑格尔法哲学讨论的三个环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黑格尔法哲学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于19世纪提出的一种哲学理论体系。

它在欧洲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后来的许多哲学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黑格尔法哲学的三个关键环节,即黑格尔法哲学的背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黑格尔法哲学的背景。

黑格尔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这个时期正值启蒙思想的兴起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这些社会背景为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动力。

他试图通过哲学来解释和理解社会、历史和人类自由的本质。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黑格尔的辩证法。

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是一种思维方法,通过对矛盾和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事物的本质。

黑格尔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通过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辩证法的应用使得黑格尔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过程。

最后,我们将研究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

在黑格尔看来,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而法哲学是对法律的理论分析和解释。

他通过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将法律视为理性自由的实现和体现。

通过深入研究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本质和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通过对这三个环节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黑格尔法哲学的重要性和影响。

同时,我们也将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评价,并展望未来对其研究的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2. 正文2.1 黑格尔法哲学的背景- 黑格尔的生平背景- 黑格尔受到的哲学思想影响- 黑格尔法哲学的历史背景2.2 黑格尔的辩证法- 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辩证法的发展和演变- 辩证法在黑格尔法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3 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 法哲学的概念和内容- 黑格尔对法哲学的独特见解- 法哲学在黑格尔法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对正文的内容进行了分类,以清晰地展示出黑格尔法哲学讨论的不同方面。

理性、自然与伦理形而上学黑格尔法哲学思想探源

理性、自然与伦理形而上学黑格尔法哲学思想探源

理性、自然与伦理形而上学黑格尔法哲学思想探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索黑格尔法哲学思想中的理性、自然与伦理形而上学的探源。

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法哲学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为后世法学、政治学等领域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支撑,也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文将从理性、自然与伦理三个维度,对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解读,以期揭示其深刻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

本文将对黑格尔法哲学思想中的理性主义进行阐释。

在黑格尔看来,理性是法的本质和核心,法是理性的体现和实现。

本文将通过分析黑格尔关于法的概念、法的来源以及法的发展等观点,揭示其理性主义法哲学的独特内涵。

本文将探讨黑格尔法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念。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自然不仅是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更是法的内在逻辑基础。

本文将通过分析黑格尔关于自然与法的关系、自然法在黑格尔法哲学中的地位等问题,揭示其自然观念的独特价值。

本文将深入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思想中的伦理形而上学。

在黑格尔看来,伦理是法的最高境界和归宿,法是伦理的实现和保障。

本文将通过分析黑格尔关于伦理与法的关系、伦理形而上学在黑格尔法哲学中的地位等问题,揭示其伦理形而上学的深刻内涵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思想中理性、自然与伦理形而上学的深入探源,本文旨在揭示其法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我们理解和评价现代社会的政治生活提供独特的视角和启示。

二、黑格尔法哲学思想概述在哲学史上,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将理性、自然与伦理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法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哲学家对法哲学的理解,也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与伦理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主要围绕“理性国家”这一概念展开。

他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化,是伦理生活的最高表现。

在黑格尔看来,国家不仅是政治权力的体现,更是道德和伦理的体现。

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应以理性为指导,遵循伦理原则。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背景分析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背景分析

184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背景分析背景分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青年时期未完成的政治哲学残篇,写于1843 年,该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的批判性分析,从260--313这一部分开始,带有笔记、评注性质。

《批判》一书其中部分遗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个标题是1927 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首次发表的时候加上去的。

一、人物简介黑格尔(1770-1831)全名: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最完整的的表现。

黑格尔思想前后也不是一致的。

(1)青年时期的黑格尔在法国的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推崇理性,主张人权,他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黑暗,渴望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于兴盛,对当时德国的四分五裂表示不满和悲愤。

(2)晚年的黑格尔思想逐渐趋于保守,在继续主张改革和进步精神的同时,极力论证普鲁士专制制度的合理性,赞美普鲁士王国。

二、社会历史背景(1)德国社会状况:19世纪初期,德国仍然是一个经济落后,政治分裂的封建国家。

经济上,长期的战争和封建割据,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政治上,众多的公国,自由城市,独立王国,诸侯国,皇室领地等构成了德意志帝国,但是帝国皇帝并未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封建势力依然庞大。

(2)思想状况:随着普鲁士王国在君主立宪制度下实力日趋强大,众多的德国人将统一的希望寄托在普鲁士王国的强盛方面。

黑格尔就是其中一位。

19世纪,英法正在开展工业革命,深受工业革命影响,德国的工业也日益发展,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对传统的王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需要新的政治理论给予说明和协调。

(3)黑格尔《原理》形成背景:恰好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1517),赋予德国思想界以解放和革命的因素。

正是在此背景下黑色格尔在沿袭唯心主义思想的同时,又发展了辨证的思维——即看到事物存在的同时,也看到了它必将消亡的一面。

黑格尔的法哲学-定义说明解析

黑格尔的法哲学-定义说明解析

黑格尔的法哲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也是法哲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法哲学是他众多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法律和法律哲学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黑格尔看来,法律不仅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个国家机构的产物,代表着国家的意志和权威。

对于黑格尔的法哲学,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了解黑格尔法哲学的核心概念。

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法律是社会伦理观念的具体化,是个体和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

他认为,法律是通过正义和自由的原则来规范社会行为,通过法律的存在和执行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黑格尔法哲学的主要观点。

根据黑格尔的观点,法律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

他认为,法律是人们的创造和实践的产物,通过历史的演进不断发展和完善。

此外,他还主张法律应该与伦理、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相一致,通过理性和意识的发展来实现人类的自由和平等。

总的来说,黑格尔的法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法律与社会、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和理解黑格尔的法哲学,我们可以深入探索法律的本质和意义,从而为法律制度和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2. 正文2.1 黑格尔的法哲学概述2.2 黑格尔法哲学的核心概念2.3 黑格尔法哲学的主要观点在本部分中,我们将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概述,介绍其起源和发展背景。

随后,我们将重点讨论黑格尔法哲学的核心概念,包括主体性、自由意志和普遍性的概念,并阐述其对法哲学的重要意义。

最后,我们将深入探讨黑格尔法哲学的主要观点,包括他对权力、正义和道德的理解以及其在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对于法律和社会现象的解释和影响。

此外,我们还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评价进行探讨,包括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黑格尔法哲学笔记整理

黑格尔法哲学笔记整理

思辨的认识方法一、承诺世界是一个精神的世界,本质是一个超越有限自然和有限精神的绝对精神。

二、绝对精神是自在自为的存在,不是一个抽象、孤立的点,也不是在自然和有限精神之外的存在,它必须显现在有限的自然和精神之中,因而绝对精神是一个大全的存在。

三、大全的存在并不是一个静止、抽象的存在,它要不断由内向外设定自己的界限。

同时扬弃自己的界限,在不断向外扩张的同时,又不断向内回溯,从而使绝对精神展示为一个个具体的环节,而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圆圈式的大全。

因而思辨的方法就表现为“正、反、合”的圆圈式的运动,表现为一种有体系向无的相互运动。

在思辨的方法中,思辨的概念是其基本要素,这些概念从属于一个严格的逻辑体系,按一种内在必然性的方法不断向前运动,形成一种终点返回起点的运动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思辨的方法特别强调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思辨和存在的同一性,因而,它是一种超越了形式逻辑、物理、数学的方法的更高的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是在内容之外的方法。

它是思辨哲学唯一的对象自己展开自己的形式。

序言第一段:法哲学原理是对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精神哲学中客观部分的一种详尽的发挥第二段:黑格尔重点说明了为什么自己的法哲学原理目前展示给大家的这种体例和形式——1、本提纲面对公众,所以必须对一些日常观念和当时流行的观念进行分析。

2、由于哲学著作具有个体,时代,历史,民族性,它总是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所以很难有固定范围,确定的本质。

第三段:黑格尔谈到了本书写作的方法。

他认为,当时的哲学陷入一种可耻的颓废。

要么传统形式逻辑方法一遭到人们怀疑,要么把人类知识的可能范围仅限在现象界,这种种都使哲学无法提供绝对的真理。

为了重新认识真理,需改造我们的逻辑和认识的方法。

而他认为,唯一适用于认识超验对象就是他的思辨方法。

这种方法可将哲学从颓废中拯救出来。

至于这种方法是什么,包含哪些形式和特点,黑格尔让人们去参看《逻辑学》。

他仅强调了一点,即这种思辨的方法是内容和形式统一的方法。

黑格尔法哲学导言每段的解读

黑格尔法哲学导言每段的解读

黑格尔法哲学导言每段的解读於1785年,德哲家黑格撰了《法哲导言》,部分容涉及法律、道德和宗教,成德古典哲的典代表作之一。

本文通解《法哲导言》中的各段,其中的概念作一一步的挖掘,提取出深意。

黑格在《法哲导言》的第一段,著重法律的值和重要性,即法律有助於定正的行,促正和平等,保利和利益,以及社秩序和定。

因此,法律可以社建和一定的境,人才能在此境中安全而健康地生活。

另一方面,黑格在《法哲导言》的第二段中,指出信信任是法律的基,也是道德的基。

其,信是社展的最重要的一基,它不可以保各社的正常作,也可以法律的存在提供定的基。

信任是建立在信的基之上,它不可以促良性的社互,也可以加利的保,以及提升社公平及社秩序。

此外,黑格在《法哲导言》的第三段中,指出宗教是道德上的基,可以人提供道德指。

其,宗教把人的注意力引向了一更高的境界,人意到可以通助宗教,改善道德面。

宗教可以助人理解自己的存在和身份,且提供宗教道德以正的行,而保社公平和定。

最後,黑格在《法哲导言》的第四段中,指出自然秩序是一自我行,必由社主遵守,以保社定和正行。

其,自然秩序和原入人的日常生活,以免追求个人利益而犯下用或犯罪行。

自然秩序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提供一定的社境,且促正的值和行得到全面普及。

述以上,黑格在《法哲导言》中,指出法律、信、信任、宗教、自然秩序都是社定和展的重要基,也是平等、正和公平的基。

些基可以人提供一安全健康的社境,同也可以提升人的道德水,而正的行及社秩序。

通《法哲导言》每段的解,我可以得出,黑格的法哲思想是有系的,也是有理性的。

他,法律、道德和宗教是彼此密的,互相的。

它的建立及展不可以促公平正,可以人提供一安全定的社境,而到社可持展的目。

康德、黑格尔的法律思想

康德、黑格尔的法律思想

二、法律的定义及一般原理


(二)权利 康德认为,一项权利应当具有两个方面的要件:一是 这项权利有其法律的依据,即“资格”或“权限”; 二是对权利的侵害会导致对侵害者的强制。当然,这 种权利有两种例外情况:一是衡平法,为没有强制的 权利;二是紧急避难权,这是没有权利的强制。 康德把权利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的权利和实在法规 定的权利;二类是天赋的权利和获得的权利。
三、实在法的理论体系

(四)国际法与世界法 康德认为,国际法的关系包括一个国家与另一 个国家的关系,一个国家中的个人与另外国家 中的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另外一个国 家的关系。
三、实在法的理论体系

“永久和平”是康德所追求的理想,永久和平 的构造必须依赖世界法的产生。康德认为,共 和政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第一,每个国家 的公民体制都应该是共和制;第二,国际权利 应该以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度为基础;第三,世 界公民权利将限于以普遍的友好为其条件。所 谓普遍的友好,是指“一个陌生者并不会由于 自己来到另一块土地上而受到敌视”。
四、康德法律思想的评价

在研究方法上,康德实行了理性分析与经验实 证的统一。也就是说,他既强调理性分析在演 绎法律基本原理方面的作用,但并不排斥实在 法的具体研究。这种分析方法,开启了后世理 性主义与实证主义的法学研究模式。
四、康德法律思想的评价

在研究内容上,康德既吸取了古典自然法学派 的理论精华,同时又对之加以合理的改造。正 如马克思所言,“在康德那里,我们又发现了 以现实的阶级利益为基础的法国自由主义在德 国所采取的特有形式”。但康德并非满足于对 自然法学派理念的重述。例如,有关社会契约 的观念,康德只是将其作为国家合理性的论证, 而不是国家生成的本原。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法哲学及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法哲学及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法哲学及辩证法思想摘要:对于法哲学这个概念,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中,已对它做了一个唯心主义的哲学家所能做的非常完整和有创见的论述。

到了马克思这里,他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法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造了科学的法哲学观,实现了人类法哲学观的崭新变革,并以此为契机,创立了历史唯物论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辩证法一、黑格尔法哲学观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影响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重新研读,马克思认识到,原来自己先前所构造的法哲学体系的最后命题,即:“着手通过概念本身、宗教、自然、历史这些神性的表现从哲学上辩证地揭示神性”,竟然是“黑格尔体系的开端”。

从此,他转向了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征途。

这种转变意味着马克思从“现有”出发,从事物的内部矛盾出发去理解事物的辩证法,本着人类理性支配社会和法的精神,研究政治和法,并坚决摒弃一切不符合自由理性的东西。

这也是马克思扬弃康德的自由主义法学观所得到的理论精华。

黑格尔认为法的出发点是意志,因为意志是自由的,所以自由构成了法的实体与规定性,“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叫做法。

所以,一般来说,法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

”并且“法必须通过思维而被知道,他必须自身是一个体系,也只有这样它才能在文明民族中发生效力。

”可见,法的内容是具有普遍性的,而实在法的形式又使之成为客观定在,由此,法成为了法律。

这对于追求“应有”和“现有”统一的马克思来说无疑是一剂良剂。

二、着眼于从市民社会考证法,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诞生的基础马克思的批判从《法哲学原理》第261节开始,这一节道出了黑格尔法哲学的本质和秘密所在。

在这一节中,黑格尔总论了国家与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关系:“对私法和私人福利, 即对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领域来说,一方面,国家是外在必然性和它们的最高权力,它们的法律和利益都从属并依存于这种权力的本性;但是,另一方面,国家又是它们的内在目的,国家的力量在于它的普遍的最终目的和个人的特殊利益的统一,即个人对国家尽多少义务,同时也就享有多少权利。

黑格尔主要思想综述

黑格尔主要思想综述

黑格尔主要思想综述班级:08法11 姓名:刘飞飞学号:08031008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

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

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

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

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

他的一生没有多少重大事件。

在青年时代,他非常热中于神秘主义,他后日的见解多少可以看成是最初他以为是神秘洞察的东西的理智化。

他起先在耶拿大学当Privatdozent (无俸讲师)——他曾提到他在耶拿战役开始的前一天在耶拿写成了《精神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Mind)——然后在纽伦堡大学当Privatdozent,后来又在海德堡大学作教授(1816—1818),最后从1818年至逝世在柏林大学作教授,在以上各大学都讲授哲学。

他晚年是一个普鲁士爱国者,是国家的忠仆,安享公认的哲学声望;但是在青年时代他却藐视普鲁士而景仰拿破仑,甚至为法军在耶拿的胜利而欢欣。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一、主要哲学思想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创立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

他的哲学的基本的出发点是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论(亦称“思有同一说”),精神运动的辩证法以及发展过程的正反合三段式。

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一独立主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与基础,它的辩证发展经历了逻辑、自然、精神三个阶段。

他的哲学是对三个阶段的描述,因而相应地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组成。

(一)逻辑学逻辑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灵魂和核心,是其哲学观点及其思维方式和体系框架的基本规定。

概念论又是逻辑学的灵魂和核心,是逻辑学的旨趣和根本观点的明白确立,亦是逻辑学的思维方式和整个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框架的具体规定。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提要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提要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提要依薛华讲《法哲学原理》1)搞法哲学的与搞法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合作的关系;法哲学和法学这两个学科应该靠近。

法有宪法/刑法/民法/保险法/交通法等,凭什么说这些法是法?法哲学研究的是法意、法的精神或法的基础,搞具体法律工作的首先是确定法律事实,再根据法律条文判决。

2)实定法、实证法或权威法(positive laws)凭什么或根据什么而是权威?自然法、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Naturrecht)。

进一步地问:为什么“自然如此”就要“自然如此”?这样一直追下去就到了一个无边的大的原则(如果你信仰宗教,你就可以追溯到上帝、神上去;黑格尔有神的观念,但这些神是非人格的神)上。

《法哲学原理》(1820年10月,标的出版时间是1821年)的副标题“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说的就是自然法为国家学、实定法提供根据、自然法高于实定法、根据自然法解释实定法的事;法哲学就是要解释自然权利概念。

黑格尔在晚期对“自然权利”是打了折扣的,他把自然权利的说法削弱,变成一个哲学权利概念或学说,因为在他看来,自然这个概念是模糊的:一个含义是万事万物的本性、本质;另一个含义是现代社会所谓的自然就是人之外的自然,就是康德讲的经验对象的总体,如日月星辰、狮虎猫狗、人等,这是外在自然,还有个内在自然,如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等研究的。

这第二种含义是一个局部概念,但在法的领域中,给“自然”的不是一个局部的位置,而恰恰是一个涉及总体、整体和原则的位置,它该有一个整体的含义、事物本源的含义或事物基础、根据的含义。

这样,黑格尔就主张用“哲学权利”代替“自然权利”,在哲学上给这个概念以新的解释。

在康德那里,有时说自然就是上帝,有时又说上帝高于自然;而中世纪超越了希腊的精神和哲学,确立了上帝高于自然。

参考Leo Strauss《自然权利与历史》。

“规范性的来源”(科萨嘉)我们的传统是怎么从自然权利为实定法立论/提供根据或尺度的?如老子的思想“道法自然”,最终概念是“道”,道与自然是一致的;为什么讲“三纲五常”?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何理解?3)right,Recht怎么翻译?法、法权、权利、正当/适宜等。

青年黑格尔派的平等观

青年黑格尔派的平等观

青年黑格尔派的平等观
青年黑格尔派的平等观
青年黑格尔派的平等观是20世纪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思想的核心是
坚持一切人的平等,主张非暴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几十年来,《青年黑格尔派的平等观》已经成为法律理论与实践中相当流行的主题。

作为平等观念的坚守者,青年黑格尔派主张藉由放松对社会等级的制度化来改
变社会的不公正状态,强调行使地位上的不平等行为和参与权利的不均等待遇。

同时,他们也持有促进一般公民自由,并加以拓展以推动改革和政策创新的理念。

他们认为,实现人类的平等不仅要从个体层面着手,还要从社会的整体环境上着手,实现对资源和权力的合理分配和不存在歧视的等级制度。

另外,青年黑格尔派还倡导政府与民众之间建立良性沟通,以平等社会为目标,以尊重个体和遵守基本法律为尊重个人权利的基础。

为了有效地改善公共政策,实现社会平等,倡导青年黑格尔派的有效性对政府机构改革、基本权利保护和社会服务改善都有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青年黑格尔派的平等观倡导的理念,为改变当前不均等的社会制度
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它为不同思想路线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关注了平等权利的协调和加以拓展以及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改善。

通过以这种方式推动公共政策,实现社会平等将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在与概念、肉体与灵魂的统一便是理 念。它是自在自为的真理,既包括着事物 的概念,又包括着事物的现实或“定在”。 • 1、理念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 • 2、理念的实在性内容是概念的表现。 • 3、理念是一个过程。 • • ※

1、自由不是随心所欲、毫无节制的, 而是自觉地使行为符合规律。 • 2、自由不是纯主观的,其实现离不开 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3、自由的基础是意志,而意志的本性 是自由。 • ※

“定在”自身是有规定性的存在,而由于 规定性作为肯定性 (是此) 同时也是否定性 (不 是彼) ,所以定在仅就其为与否定物片面对立 的肯定物而言,也就是“实在性”。 • 1.“定在”是“变易”的结果,是“已变易 成为静止的单纯性的存在和无的统一”。 • 2.定在是有质的规定性的存在,因而是有区 别的存在。 3.定在是己内存在、在那里存在着的东西、 某物。 4.定在是有界限的存在,是“变化的和有限 的”。 ※
五、评价
• 黑格尔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构思 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体系;其对政治法律问题从哲学的 高度发表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影响深远。 • 同时,其政治法律思想具有明显的局 限性和保守性——君主立宪制的崇拜和 对民族国家的敬仰。
六、结语
• •
“民必须体会到宪法是自己的权利, 可以落到实处。否则,宪法就只是徒有 其表,不具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 ——黑格尔
• (一)定义: • “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 就叫做法。”——黑格尔 • (二)理解:(三方面) • 1、 理念 • 2、自由 • 3、意志
三、法的分类或发展
• (一)分类: • 1、自然法——应然法或法的原理,他又称之 为“哲学上的法”。 • 2、实定法——实际上存在的法,包括习惯法、 判例法、引证法、制定法;又根据其适用范围 分为国家法和国际法。 • (黑格尔对法的分类实际上是从法的发展过程 来思考的)
黑格尔的法律思想
一、人物介绍
• 生平概述:乔治· 威廉· 弗里德里希· 黑格 尔(Georg Lvilhelm Friedrich Hegel) —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和近代西方 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 代表著作:《精神现象学》《逻 辑学》、《法哲学原理》、《历 史哲学》等。
二、法的概念
• ※
• 客观精神分为三个环节: • 1、抽象法或形式法: • 直接对人的外部行为进行规定,以 限制的形式给人以自由。 • 2、道德或内心的法: • 道德法的概念是善,定在是道德行 为。 • 3、伦理: • 发展环节有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 • ※
• (二)发展: • 逻辑 → 自然 → 精神 • 精神三阶段: 精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观精神
客观精神 绝对精神
四、实定法的制定或实施
• (一)制定: • 被特定社会的人意识到并被昭示出 来和发生效力的法叫法律——黑格尔 • 包含两个因素: • 1、合理性 • 2、发展性
• (二)实施: • 使普遍性的法律与特殊的案件结合起 来,从而使法律变为现实。 • 具体任务:①查清事实;②使事件归 属于法律之下。 • 司法活动:①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形式 • ②审判公开进行

意志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普遍的精神现 象,是思维的继续发展,是人在认识世 界的基础上有所欲求,或者说是包含着 目的性的思维。 • 意志的本质是自己决定自己,即意志 的本性是自由。
• ※
• 自由与意志、理性、思维之间的关系: • 1、意志只有作为思维的意志才是自由的。 • 2、只有经过理性思维和达到自由的意志才是 真正的意志。 • 3、自由是被认识的必然,是以意志为基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