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记忆口诀
法律常识记忆口诀
![法律常识记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1478d26f58fafab069dc0262.png)
法律常识记忆口诀一、管辖要破案,找公安,公安部门管得宽,偷抢拐卖和诈骗,杀人放火与强奸;要是罪犯是个官,立案就找检察院,贪污贿赂和渎职,利用职权侵人权,直接立案不可以,省级以上先过关;侮辱诽谤和虐待,暴力干涉与侵占,只要不出人命案,不去法院没人管,侮辱诽谤别过分,危害国家有国安;轻伤重婚遗弃案,通信住宅知识权,伪劣商品做与卖,公安检察不立案,只要手里有证据,去找法院也给管;还有一些小机关,光看名字就好办,走私犯毒找海关,危害国家有国安,军队只管军内事,监狱只是管罪犯;虽然分工有不同,案件牵连帮着办。
二、级别管辖法院专职管审判,基层法院是骨干;刑事案件大多管,无期/死刑往上传,上院接案忙判断,不够标准往回返,检察机关权力大,送上以后不退还;国家安全和老外,死刑无期归中院,一人有罪往上传,全案一起连锅端,上院认为有必要,也可屈尊代审判;两个高院挺清闲,不归自己不审判,死刑复核最高管,权力下放挺混乱。
民法口诀1、民事诉讼特殊时效一伤未租寄,两年有效期;三环被污染,四年有两际;五年人寿险,二十殊可延。
意思分解:第一句指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的四种情况(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第二句指一般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第三句含义是环境污染造成损害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四年有两际”指的是国际货物买卖和国际技术转让纠纷的诉讼时效为四年。
“五年人寿险”指的是保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五年不行使而消失”的情况。
最后一句见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可能还有其它特殊的诉讼时效没有包含进来,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在遇到时编进去一起记忆,效果会很好。
法律常识顺口溜_速读记忆口诀
![法律常识顺口溜_速读记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e93c7d5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a.png)
法律常识顺口溜_速读记忆口诀将法律常识编成顺口溜教群众传唱,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法律。
店铺为你整理的法律常识速读记忆顺口溜,欢迎大家阅读。
法律常识顺口溜一被发现,有证明,被指证,畏罪行,(“畏罪”自杀/“畏罪”潜逃) 毁证伪证加串供,多次流窜与合伙,不讲真话身不明;公安机关来执行,县级以上开证明,通知/讯问各一日,没有问题就放行。
三日上报检察院,七天之内作判断,普通最长十四天,三十七日最长限。
敢于逮捕三证三期一徒刑,一批一决一执行,通知/讯问各一日,不妥释放发证明。
法律常识顺口溜二法院专职管审判,基层法院是骨干;刑事案件大多管,无期/死刑往上传,上院接案忙判断,不够标准往回返,检察机关权力大,送上以后不退还;国家安全和老外,死刑无期归中院,一人有罪往上传,全案一起连锅端,上院认为有必要,也可屈尊代审判;两个高院挺清闲,不归自己不审判,死刑复核最高管,权力下放挺混乱。
法律常识顺口溜三要破案,找公安,公安部门管得宽,偷抢拐卖和诈骗,杀人放火与强奸;要是罪犯是个官,立案就找检察院,贪污贿赂和渎职,利用职权侵人权,直接立案不可以,省级以上先过关;侮辱诽谤和虐待,暴力干涉与侵占,只要不出人命案,不去法院没人管,侮辱诽谤别过分,危害国家有国安;轻伤重婚遗弃案,通信住宅知识权,伪劣商品做与卖,公安检察不立案,只要手里有证据,去找法院也给管;还有一些小机关,光看名字就好办,走私犯毒找海关,危害国家有国安,军队只管军内事,监狱只是管罪犯;虽然分工有不同,案件牵连帮着办。
法律常识顺口溜四幼女跟儿童,索贿与累犯;内外勾结犯国安,利用武/警搞叛乱;四个未成年,教唆毒品与贩黄,引诱聚众搞淫乱;四个国家干,失职造成破产,掌握机密逃窜,非法拘禁和诬陷;三个司法员,伪证毁证妨作证,逼供引起人命案,非法搜查进房间;拘禁殴打又侮辱,利用卖淫促三产,假币制造运与卖,保护区里树乱砍,邮政人员搞偷窃,个人挪用特殊款,走私武装掩,冒充警察骗,缉毒人员护毒犯,毒犯二进宫,制黄又乱传,监管虐待死与残,骗汇伪造报关单,有关人员帮着干,战时破坏与阻碍,军队装备与人员。
考研法制史口诀记忆:“第一次”汇总
![考研法制史口诀记忆:“第一次”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1dfc46e3968011ca200914e.png)
考研法制史口诀记忆:“第一次”汇总第一部欧洲大陆成文宪法:1791《法国宪法》;第一部资本主义社会民法典:《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民法典》);第一部现代资产阶级宪法:1919《魏玛宪法》(《德意志共和国宪法》);规模最大(第一)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法典:1900《德国民法典》(“德国法律科学之大成”);第一部罗马历史上的成文法:《十二表法》;第一个形成宪法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宪法(“近代宪法之母”);“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美国宪法》;第一部日本成文法典:《大宝律令》;第一部日本宪法:《明治宪法》。
第一次公布成文法:郑国/子产/“铸刑书”;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战国/魏/李悝;第一次改法为律:商鞅/秦;第一次废除肉刑:汉文帝;第一次确立“亲亲得相首匿”:汉宣帝;第一次“八议”入律:《魏律》第一次“官当”入律:《北魏律》/《陈律》;第一次规定“重罪十条”:《北齐律》;第一次废除宫刑:南北朝时期;第一次规定“准五服以治罪”:《晋律》/《北齐律》;第一次死刑复奏:北魏太武帝;第一次设立大理寺:北齐;第一次规定“十恶”:《唐律疏议》;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宋刑统》;第一次以六部体例定律:《大明律》;第一次设立大诰:明太祖/朱元璋;最后一部(倒数第一)封建成文法典:《大清律例》;第一个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大清新刑律》;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北洋政府宪法草案:《天坛宪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第一部近代史上正式公布的宪法:《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法制史背诵口决
![法制史背诵口决](https://img.taocdn.com/s3/m/fcac59d15fbfc77da269b15c.png)
司法考试法制史口诀一、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二、中法史(法典篇)为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魏国李悝(kui)作《法经》,封建法典第一部,盗贼囚(网)捕杂具,六篇法律在其中。
具律本是总则名,六禁之规在杂法。
汉萧何,人之杰,作律《九章》传后世,户兴厩,是新创,其余抄袭魏《法经》。
三国之时乱糟糟,唯有魏国留其名,明帝《新律》18篇,具改刑名置律首,八议此时入法律,等级特权昭昭然。
司马代魏西晋立,泰始年间做法律,律名晋律或泰始,此律一共20篇,刑名之后法例加,五服治罪是首创。
张斐杜预疏法律,解释与律同效力,此律还名张杜律。
北有北魏南有陈,官职抵罪律中明。
华夏考资是一个专业司考资料网站,各个辅导班的同步课程都有,花几百加入其vip会员即可,很方便的学习方法,通过率也非常高。
承先启后北齐律,刑名法例二而一,名例之律始出现。
此时法律定其型,篇目一共十二篇,唐宋承之不改变,重罪十条北齐创,隋律开皇改十恶。
墨劓废宫加大辟,奴隶制度之五刑。
北齐鞭杖徒流死,封建刑法五刑始。
三、法制史上的“第一”第一部罗马历史上的成文法:《十二表法》;第一个形成宪法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宪法(近代宪法之母);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美国宪法》;第一部欧洲大陆成文宪法:1791《法国宪法》;第一部资本主义社会民法典:《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民法典》);第一部现代资产阶级宪法:1919《魏玛宪法》(《德意志共和国宪法》);规模最大(第一)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法典:1900《德国民法典》(德国法律科学之大成);第一部曰本成文法典:《大宝律令》;第一部曰本宪法:《明治宪法》。
今年司考第一次考法制史(律考86--92有考),那就记一记第一次吧:第一次公布成文法:郑国子产铸刑书;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战国魏李悝;第一次改法为律:商鞅秦;第一次废除肉刑:汉文帝;第一次确立亲亲得相首匿:汉宣帝;第一次八议入律:《魏律》;第一次官当入律:《北魏律》《陈律》;第一次规定重罪十条:《北齐律》;第一次废除宫刑:南北朝时期;第一次规定准五服以治罪:《晋律》《北齐律》;第一次死刑复奏:北魏太武帝;第一次设立大理寺:北齐; 第一次规定十恶:《唐律疏议》; 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宋刑统》; 第一次以六部体例定律:《大明律》;第一次设立大诰:明太祖朱元璋; 最后一部(倒数第一)封建成文法典:《大清律例》; 第一个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 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大清新刑律》; 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部北洋政府宪法草案:《天坛宪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第一部近代史上正式公布的宪法:《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法制史口诀
![法制史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c5a8a5d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f.png)
法制史口诀法制史口诀:法律有定制,民事开典籍;各国有不同,属本国自身;中外历代史,特有风土人;古今经典名,大臣处决事。
古今中外,法制历史悠久。
法律典籍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政治发展历史的缩影。
古今中外法制历史,在国家法律制度和社会公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古代到现代,法律制度有着巨大的发展。
古代,法律制度大多繁琐文字,形式落后,法律文书本身只能反映政治制度的特点,无法改变个人的权利。
以我国为例,最早的法律制度出现在《礼记大宗伯》中,由当时的皇帝封定,注重认罪,坚持国家权力,公正公平,对社会有着正面的引导作用。
后续出现了《汉书礼令》、《汉书律书》、《》史记法官书》等,充实了社会礼仪、刑事认罪、内政管理的细部规定,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法制的发展。
得益于历史的发展,今天的法律制度比以往更加完善。
无论是国家法律,还是宪法、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法律文书中的具体规定更加具体,更加完善,更加具有效力,对个人的权利有着更加明确的保护作用。
此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法制史,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完全一样。
中国古代在政治发展、道德伦理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思想,以礼乐曲法,思想道德为准则,连同后世继承扩充而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法律体系。
类似中国,西方古代和现代也有自己的法律体系,比如古希腊的法律制度、罗马的法律制度,还有欧洲现代的商业、民事等法律。
法制史受到历史的推动和影响,如今的法律典籍更加完善,法律制度也更趋于深入,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认可。
国家司法机关的作用也正在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能够准确、公正的处理民事、刑事案件,维护国家法律权威,保障人民人权与财产安全,推动国家社会文明与法治发展。
总而言之,法制史是历史发展推动下的结果,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与历史息息相关,每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都有自己的特殊性。
然而,这种法律体系的发展,是为了推动社会公正,保证国家稳定,维护人民权益,促进国家文化和社会秩序的发展,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平等、和谐、安宁的社会。
司考复习记忆口诀大全
![司考复习记忆口诀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c902c8e783e0912a3162aa6.png)
司考复习记忆口诀大全一、自诉案件速记法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伤宅信婚遗伪知,人身财产三年下”。
注释:伤:故意伤害案(轻伤)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婚:重婚案信:妨害通信自由案遗:遗弃案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知:侵犯知识产权案人身财产三年下:侵犯人身财产权利可判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
可以这样记:善哉,新婚以为之!可惜,人身财产三年玩完!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缓刑、假释和管制、盗窃犯7个加重情节记忆口诀、犯人的重大立功六个表现记忆口诀、告诉才处理的5罪1、取保候审:居传证人。
即:非经许可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传讯时三、监外执行的情形有期徒刑和拘役,严重疾病需就医;怀孕哺乳婴儿女,生活无着难自理。
出去危害大社会,自伤自害不能医。
理解:1、先决条件:只有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才可以监外执行;2、附加条件有四者之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需要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怀孕的妇女;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暂予保外就医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
3、排除条件:可能有社会危害性的罪犯;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四、应当与可以顺口溜1、应当、可以从轻或减轻,应当从轻或减轻,遗憾你我不年轻。
可以从轻或减轻,自首立功样样行。
教唆犯罪未遂心,半疯半癫不免刑。
2、应当、可以减轻或免除应当减免防避胁,自首兼加大功勋。
罪中止视后果,无损免除损减轻。
可以减免大功扛,行贿介贿快声张。
贪污受贿不超限,悔改过后就退赃。
3、应当、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应当从减或免除,只有从犯享此“福”。
可以从减或免除,聋哑盲人预备族。
4、可以免除可以免除这样做:只犯轻罪并自首。
种植毒物别逃走,未收获前铲根蔸。
注释说明:1、应当、可以从轻或减轻,应当从轻或减轻,遗憾你我不年轻(14—18岁的人犯罪,这个待遇我们都无法享受了,哈哈)可以从轻或减轻,自首立功样样行。
(不过只要一样就行了,自首后可以不立功,如执意要立就立大功,那就恭喜你是“应当减轻或免除”了)教唆犯罪未遂心,(是指教唆未遂、犯罪未遂)半疯半癫不免刑。
法律硕士背诵口诀(法制史篇)
![法律硕士背诵口诀(法制史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cb9959af1ffc4fff47ac23.png)
法律硕士考研复习口诀(中国法制史篇)第一章立法概况1. 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家道中落)家——家长制——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的统治方式道——道德——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界限不清中——宗——宗法氏族——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落——落后——刑事法规相对发达,民事法规相对落后2. 战国时立法指导思想(一刑轻法)一——一断于法;刑——刑无等级;轻——轻罪重刑;法——法布于众3. 秦、汉、唐的法律形式1) 秦:请找[泻]立停大师请——秦;找——诏——诏令;立——律;停——廷——廷行事;大——答——法律答问;式——封诊式2) 汉:李宁、科比,悍!李——律;宁——令;科;比;悍——汉3) 唐:律,令,格,式,典4.《吕刑》内容(吕宽赎罐) 吕——《吕刑》宽——宽严适中,在定罪量刑上“中正、中罚、中道” 赎——规定赎刑罐——贯——贯彻明德慎罚的指导思想5.九刑(宫妃议大漠,留仆赎鞭)宫——宫刑;妃——非刑(刖);议——劓刑;大——大辟;漠——墨刑;留——流;仆——扑;赎;鞭;6. 成文法的公布及论战郑子书——郑国、子产、“铸刑书” 赵晋鼎——晋国、赵鞅、“铸刑鼎” 宋刑器——宋国、“刑器” 楚仆茆——楚国、“仆区之法”“茆门之法” 邓竹刑——邓析、“竹刑” 论战——子产VS叔向;赵鞅VS孔子7. 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意义(疯子观战否?)疯子——封建制度——客观上为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观——观念——标志着法律观念与法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战——战国——为战国时期及战国以后封建法律的发展与完善积累了经验否——否定——是对传统法律观念、法律制度及社会秩序的一种否定8. 《法经》的内容(盗贼砸网拒捕)盗——盗法;贼——贼法;砸——杂法;网——网法;拒——具法;捕——捕法9.“六禁”(金银洗洗成交) 金——金禁;银——淫——淫禁;洗——徒——徒禁; 洗——嬉——嬉禁;成——城——城禁;交——狡——狡禁10.《法经》的特点(战地重法)战——战胜——是封建制法战胜奴隶制法的标志地——地主——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重——重刑——体现法家严刑峻法的重刑精神法——法治——体现“法治”精神11.汉律六十篇(超越九镑)超——朝——《朝律》,6篇越——《越宫律》,27篇九——《九章律》,9篇镑——傍——《傍章律》,18篇12.《曹魏律》主要内容(八篇刑具)八——“八议”正式入律篇——篇目——增加了篇目刑——刑罚——改革了刑罚具——具律——将《法经》中“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13.《晋律》主要内容(静态法25法内准)静——晋——《晋律》态——泰——《泰始律》25——25篇法——法例——在“刑名”后增加“法例”一篇内——内容——调整内容、结构,使之更加“刑宽、禁简” 准——规定了“准五服以治罪”制度14.《北魏律》主要内容(北官25鞭)北——《北魏律》;官——“官当”首次入律; 25——25篇鞭——鞭刑——确立了死、流、徒、杖、鞭五刑制度15.《北齐律》主要内容(北冥12重法)北——《北齐律》冥——名——名例律——将“刑名律”与“法例律”合并成“名例律”,作为总则12——12篇重——重罪——规定了“重罪十条” 法——法条明审、科条简要的特点16.《麟趾格》、《大统式》(东临[碣石],大[话]西[游])东临——东、麟——东魏、《麟趾格》大西——《大统式》、西魏17.《开皇律》主要成就(五八四十篇,赎官12网)五——五刑——封建五刑法定化八——八议——明确规定了“八议”制度四——私罪——区分公罪与私罪十——十恶——确立“十恶”罪篇——篇章体例定型化赎——赎刑——赎刑制度化官——官当——“官当”列为定制12——12篇网——刑网简要,疏而不失18.《大业律》(18大爷除十恶) 18——18篇大爷——大业——《大业律》除十恶——删除“十恶”条款19.《武德律》、《贞观律》(五一增订12篇) 五一——武、一——《武德律》,唐朝第一部法律增订——贞、定——贞观律、定刑——《贞观律》标志唐代基本法典即告定型12——12篇20.《唐六典》内容(政治、礼教、刑事)政——政职;治——治职;礼——礼职;教——教职;刑——刑职;事——事职21.唐律的特点(理科用语)理——礼——礼法合一科——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用——用刑持平语——语言精炼明确22.条法事类(调笑,请您蠢笑)调笑——条、孝——条法事类,孝宗时开始汇编请您——庆、宁——《庆元条法事类》,宁宗时期蠢笑——淳、孝——《淳熙条法事类》,孝宗时期23.编敕(太监太太太大)太监——太祖、建——太祖时期,《建隆新敕》太太——太宗、《太平兴国编敕》太大——太宗、《大中洋符编敕》24.六部(工兵李虎行礼) 工——工部;兵——兵部;李——吏——吏部;虎——户——户部;行——刑——刑部;礼——礼部25.明会典(碗真大) 碗——万——《万历会典》;真——正——《正德会典》;大——《大明会典》26.《大清会典》(康佳钱用光) 康——《康熙会典》佳——嘉——《嘉庆会典》钱——乾——《乾隆会典》用——雍——《雍正会典》光——光——《光绪会典》27.《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贫农征婚) 贫——平——平等——提倡男女平等农——农业经济制度:“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征——政——政权组织建设:君主专制主义政权组织体系婚——婚姻制度:反封建性第二章.宪政制度1.《临时约法》主要内容(才子踢国民) 才——财产——确认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子——指——指导思想——以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踢——体——体制——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原则国——国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民——民主自由——体现了民主自由的原则2.南京国民政府宪法性文件(训曰:勿现!) 训——《训政纲领》曰——约——约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勿——五——《五五宪草》现——宪法——《中华民国宪法》3.《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内容(曰:观裸衣舞) 曰——约——《中经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观——官——官僚资本——以国家的名义发展官僚资本裸——罗——罗列一系列人民“权利”与“自由” 衣——一——一党专政——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制度舞——五——五院制——规定“五院制”的政府组织形式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意义(根钢果香,资旧经积) 1) 根钢——根、纲——根本大法,伟大纲领果香——果、向——胜利成果,斗争方向资旧——资产阶级约法,旧中国反动政府宪法经积——经验,积极性2) 内容特点(外国公证)外——外交政策:宣布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和不平等条约国——国家性质: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证——政——政治制度:工农兵代表大会5.《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主要内容(民团抗经文) 民——民主——关于健全民主制度的规定团——团结——关于加强团结的规定抗——抗战——关于保障抗战的规定经——经济——关于发展经济的规定文——文化——关于普及文化教育的规定第三章行政立法1.官员考核依据(严判书生) 严——言——言辩;判——文理;书——楷法;生——身——体貌2. 2.“四善”(勤公得胜) 勤——恪勤匪懈;公——公平可称;得——德——德义有闻;胜——慎——清慎明著第四章刑事立法1. 奴隶制五刑(宫妃议大漠)宫——宫刑;妃——非刑(刖);议——劓——劓刑;大——大辟;漠——墨——墨刑2. 最早废除宫刑(西宫[辞])西魏,废宫刑3. 最早规定官当(城北[官])城——陈——《陈律》;北——《北魏律》;4. 五刑的等级及量刑标准(无耻脏徒,上下推算;三流加役斩绞死)无耻赃徒——5、笞、杖、徒——笞刑、杖刑、徒刑各分5等,实行上下推算量刑原则三流加役——3、流、加役流——流刑分3等,另设有加役流斩绞死——死刑分为斩和绞两种5. 折杖法的适用(笞杖臀,徒流脊,流一加三)笞杖臀——笞刑、杖刑折为臀杖徒流脊——徒刑、流刑折为脊杖流一——流刑、1年——流刑折为脊杖后于本地配役1年加三——加役流、3年——加役流折为脊杖后于本地配役3年6. 凌迟刑的历史沿革(五代凌迟,仁增宁定明入律,明清13、22,现行废除)五代——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仁增——北宋仁宗时期增施凌迟刑宁定——南宋宁宗时凌迟被定为法定刑明入律——凌迟刑在明朝正式入律明清13、22——适用凌迟的罪名明朝为13条,清朝为22条现行废除——《大清现行刑律》予以废除7. 元朝死刑分为2种(原始战领)原——元——元朝;始——死——死刑;战——斩;领——凌——凌迟8. 太平天国的刑种及死刑种类(家长死,五盏灯) 1) 刑种:家——枷——枷刑;长——杖——杖刑;死——死刑; 2) 死刑:五——五马分尸;盏——斩首;灯——点天灯9. 西周时期的刑法原则(老姑嘴宽)老——老幼犯罪减免刑罚原则姑——故——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原则嘴——罪——罪疑从轻、罪疑从赦原则宽——宽严适中原则10.秦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盗铃故累,自宫勿说) 盗——盗窃按赃值定罪铃——龄——年龄——刑事责任年龄以身高确定故——故意——区分故意与过失累——累犯——累犯加重原则自——自首——自首减刑原则宫——共——共同犯罪与集团犯罪加重处罚原则勿——诬——诬告反坐原则说——唆——教唆犯罪加重处罚原则11.元朝及三国刑罚适用原则(恤上亲,准罢官) 1) 汉:恤——恤刑原则;上——上请原则;亲——亲亲得相首匿原则2) 三国:准——准五服以治罪原则;罢——八——八议制度;官——官当原则12.服制(斩齐大小缌麻)斩——斩衰;齐——齐衰;大——大功;小——小功;缌麻13.唐朝定罪量刑主要原则(共同数特工,老花子更累)共——关于共同犯罪与合并论罪同——“同居相为隐”原则数——数罪并罚原则特——特权原则工——公——区分公罪与私罪老——老幼废疾者减刑原则花——化——化外人的处罚原则子——自——自首原则与类推原则更——更犯加重原则累——累犯加重原则14.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的刑法原则([抗日]真吓人)真——镇——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区分首要与胁从吓——威吓——反对威吓报复,实行感化教育原则人——人权——保障人权原则15.“五过”内容(官反内祸来OR宦官来内火)官——惟官;反——惟反;内——惟内;祸——货——惟货;来——惟来16.“七杀”内容(五斗细谷谋过节) 五——误——误杀;斗——斗杀;细——戏——戏杀;谷——故——故杀;谋——谋杀;过——过失杀人;节——劫——劫杀17.太平天国时主要罪名(反叛破醋坛)反——反革通妖罪;叛——叛变通妖罪;破——破坏军纪罪;醋——触——触犯天条罪;坛——贪——贪污、盗窃罪18.工农民主政权时期主要罪名(战争浪费)战争——战争罪;浪费——浪费罪19.抗日民主政权时期主要罪名(盗匪汉奸,破边破坚)盗匪——盗匪罪;汉奸——汉奸罪;破边——破坏边区罪;破坚——破坏坚壁财物罪20.解放区政权主要罪名([解放区]反战)反——反革命罪;战——战争罪21.《大清现行刑律》内容(改编新罪名)改——改律名为刑律编——编篡——取消六律总目新——刑——废除一些刑罚手段将主体刑罚定为死刑、遣刑、流刑、徒刑、罚金罪——罪名——增加一些新罪名名——民——纯民事性条款不再判刑22.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刘干杯无子)刘——留——关于“留存养亲”制度干——关于“干名犯义”条款的废存问题杯——卑——关于卑亲属是否可对尊亲属行使正当防卫的问题无——关于“无夫奸”和“亲属相奸”的问题子——关于“子孙违反教令”的问题23.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及意义(思维内偏,知识进化) 1) 特点思——思想——始终贯穿着“兼采列邦之良规,无违中国之礼教”的立法指导思想维——维护——是清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而被迫进行的内——内容——在内容上,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传统与西方近代法学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编——编篡——在法典编篡形式上,改变“诸法合体”的形式2) 意义知——资——资本主义——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教育制度近代化识——知识——有利于近代法律知识的传播进——近代化——为中国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化——华——中华法系——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第五章民事立法1. 西周契约制度(左权[的]肠子)左权——左券、债权——债权人持左券肠子——长、质——较长的契券称为“质”2. 宋朝典卖契约的实质要件(原先输过)原——原主离业;先——先问亲邻;输——输钱印契;过——过割赋税3. 西周婚姻基本原则(同一父)同——同姓不婚;一——一夫一妻制;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4. “六礼”(蔡文姬真轻盈) 蔡——采——纳采;文——问——问名;姬——吉——纳吉; 真——征——纳征;轻——请——请期;盈——迎——亲迎5. 唐朝婚姻制度(先主解聘书) 先——限——对婚姻缔结有限制,如同姓不婚等主——主婚权——确认尊长对卑幼的主婚权解——解除——以“七出”“三不去”“义绝”为解除要件,另有“合离” 聘书——聘财、婚书——以聘财、婚书为婚姻成立的要件6. 元朝婚姻制度(寡妇婚书管媒妁) 寡妇——严禁寡妇带产改嫁婚书——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规定,建立婚姻必须订立婚书管媒妁——元朝开始对媒妁进行规范化管理7. 《中华民国民法》内容及特点(私修国际婚姻) 私——私有财产——维护私有财产所有权及封建地主土地经营权修——修订——对旧民律草案进行较多修订并有明显发展国——国家本位——采取“国家本位”为主的立法原则际——继承——维护具有封建色彩的继承制度婚姻——婚姻家庭制度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第六章司法制度1.大理寺沿革北齐水塘[有]神鸡——北齐、隋唐、审判机关——北齐设置;隋唐沿用作为审判机关畜牲神宗[哼]元曲——初、慎、神宗、元、取——宋初降为慎刑机关;宋神宗时恢复审判职能;元朝取消大理寺明清[官员来]查看——明、清、查看(即复核)——明朝、清朝大理寺为复核机关清末北洋最高级——清末、北洋时期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2.监察机关沿革秦汉打中东——秦汉、大、中、东——秦汉:御史大夫;东汉:御史中丞三男御明都——三南、御、明、都——三国两晋南北朝:御史台;明朝:都察院3.地方司法机关(送点明星[给]袁术) 送点——宋、典——宋朝:提典刑狱司明星——明、刑——明朝:提刑按察司袁术——元、肃——元朝:肃政廉访司4.“五听”制度(瓷器木耳色) 瓷——辞——辞听;器——气——气听;木——目——目听;耳——耳听;色——色听5.审判制度(举灶汉断粥,请咨询) 举灶汉——鞫、诏、汉——汉朝:鞫狱、诏狱断粥——断、周——周朝:断狱请咨询——秦、治、讯——秦朝:治狱、讯狱6.汉朝诉讼和审判制度(汉高举复录春秋[伟大旗帜]) 高举——告、举——起诉分为“告诉”“举劾” 复录——“复录” 春秋——“春秋决狱”7.明朝厂卫干预司法制度(东城西县无内行) 东城——东、成——东厂成立于明成祖时期西县——西、宪——西厂成立于明宪宗时期无内行——武、内行厂——内行厂成立于武宗时期8.明朝会审制度(九翻超重,大会大囚) 九翻——九卿会审:翻案囚犯超重——朝、重——朝审:重案囚犯及死罪案件大会——会审官录:大案重囚大囚——大审:囚徒9.清朝会审(秋潮热) 秋——秋审;潮——朝——朝审;热——热审10.秋审分四种情况处理(情缓可留) 情——情实;缓——缓决;可——可矜;留——留养承祀11.领事裁判权的确立(领五虎,观烟台,上公堂) 领五虎——领事裁判权正式确立于《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及《虎门条约》观烟台——观审制度形成于《中英烟台条约》之后上公堂——会审公堂规定于《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中12.南京国民政府民事审判程序的内容和特点([南国民事],三条不繁) 三——**三审制条——调——特定案件的法院调解制度不——不干涉原则繁——程序规定极其繁琐光阴荏苒,而流年从来也不曾缺少错乱和犹疑。
法制史口诀
![法制史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1328f14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60.png)
法制史口诀“法制的发展有内在的连续性,但又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变迁性”,这是法学家们共同普遍接受的法制史史学说。
在今天,法制史是一门介绍和研究法律制度演变及发展进程的学科,其口诀也可概括如下:一、发展历史:从古至今,历史上出现的法律制度在形式上与今天的法律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但其根本功能是一致的。
例如,蚕室法的功能主要是确立私有制度,《明代传家宝》的功能主要是规范家产传承和权利使用,《律例》的功能则是规范官机制和习惯,《刑法》的功能则是规范行为和惩治犯罪。
二、历史演变:从古至今,法律制度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发生了演变,因为社会需要和新出现了新情况,使得法律制度也需要作出新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发展需求。
例如,唐朝到宋朝,从原则性法制向详细性法制的转变;从明朝到清朝,从僵化的守旧律例上到灵活的法律精神的转变;从清朝到民国,从准守习惯性法律到构建完备法制体系的转变。
三、多元性: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存在不同的法律制度。
这些法律制度不仅仅来自政府,还包括当前或者过去普通民众之间的习俗法、家族法等等,常常在实践中形成一种多元性的法律制度体系。
四、变迁性: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法律制度都会根据它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迁。
因此,法律的发展不能把它强加于客观性的历史流程,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适时修改法律制度,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总之,法制史是一门研究法律制度演变及发展进程的学科,其主要口诀是:发展历史、历史演变、多元性和变迁性,这反映了法律制度在形式上与今天的法律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但其根本功能是一致的,它会根据它所环境的变化来发生变迁,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对于法制史学,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法律制度,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现象。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今的法律制度,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制定出适合当今的法律制度。
法制史经典口诀记忆
![法制史经典口诀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ac544b2b915f804d2b16c19c.png)
一、封建法制思想德主刑辅-礼法合一-明刑弼教(朱熹:礼法不可偏废,或先或后、或缓或急,德不约刑,可先刑后教,是朱元璋重典治国的理论依据。
)二、西周结婚原则: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程序: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三、西周离婚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三不去——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四、西周继承嫡长子继承制;财产诸子均分。
五、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死刑的总称)。
肉刑为主。
六、西周买卖契约-质剂质——奴隶、牛马、较长契券;剂——兵器、珍异之物、较短契券。
官府制作,“质人”管理。
七、西周借贷契约-傅别傅——债的标的、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简札中间写字,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
八、西周诉讼制度1、狱(刑事案件)、讼(民事案件)。
2、三刺(群臣、群吏、万民)。
3、五听(辞、色、气、耳、目)。
九、司法机关1、西周:大司寇2、秦汉;廷尉——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审理全国案件。
3、北齐:大理寺:十、五过——西周法官责任惟官,畏权势而枉法;惟反,报私怨而枉法;惟内,为亲属裙带而徇私;惟货,贪赃受贿而枉法;惟来,受私人请托而枉法。
凡以此五者出入人罪,皆以其罪罪之。
十一、《法经》魏国李悝作《法经》,封建法典第一部,盗贼囚(网)捕杂具,六篇法律在其中。
具律本是总则名,淫狡城(禁)嬉徒金,六禁之规在杂法。
十二、秦诉讼制度公室告(贼杀伤、盗,百姓必须告发),非公室告(不得告发和受理,强行告诉给予处罚)。
十三、秦罪名财产:盗,盗分为共盗和群盗。
人身:贼杀、伤人、斗伤、斗杀。
十四、秦司法官吏渎职犯罪1、见知不举不直:2、罪应重而轻判,罪应轻而重判3、纵囚:当论罪而故意不论罪4、失刑:因过失而量刑不当十五、秦代刑罚:笞刑徒刑流放刑:迁、谪肉刑:黥、劓、刖、宫等死刑:弃市、具五刑等羞辱刑:髡、耐、完(徒刑附加刑)。
经济刑:赀、赎株连刑:族刑、收十六、徒刑: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候。
中国法制史14句口诀
![中国法制史14句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2c67dbb20029bd64783e2cc0.png)
中国法制史14句口诀1 郑国刑书首公布邓之竹刑晋之鼎2 法经封建数第一商鞅改律汉承秦3 八议制度入曹魏置于篇首乃刑名4 晋增法例和五服泰始注律属张杜5 北齐合二为名例重罪十条隋唐承6 封建五刑始开皇加役流刑始贞观7 永徽律疏耀中华元后方才称疏议8 太祖刑统首刊印神宗方设编敕所9 折杖配役皆太祖仁宗不仁用凌迟10大明仿元设六部大诰治吏空普及11大清律例集大成现行刑律废七篇12新的刑律未施行民律草案未颁布13宪法文件首钦定国会制定在天坛14正式颁布属那部贿选宪法笑料传中国历史朝代表夏:约前2071-约前1600商:约前1600-约前1046周:西周:前11世纪-前771东周:前770-前771 (又称春秋、战国)春秋:前770-前256战国:前475-前221秦:前221-前206汉:西汉:前206-公元23东汉:25-220三国: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晋:西晋:265-316东晋:317-420十六国:304-439南北朝: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北朝:北魏:386-534东魏:534-550北齐:550-557西魏:535-557北周:557-581隋:581-618唐:618-907五代十国: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十国:902-979宋: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辽:907-1125西夏:1038-1227金:1115-1234元:1279-1368明:1368-1644清:1644-1911。
法律记忆口诀大全
![法律记忆口诀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fb467fc76a20029bd642d66.png)
中法史(法典篇)为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魏国李悝作《法经》,封建法典第一部,盗贼囚(网)捕杂具,六篇法律在其中。
具律本是总则名,六禁之规在杂法。
汉萧何,人之杰,作律《九章》传后世,户兴厩,是新创,其余抄袭魏《法经》。
三国之时乱糟糟,唯有魏国留其名,明帝《新律》18篇,具改刑名置律首,八议此时入法律,等级特权昭昭然。
司马代魏西晋立,泰始年间做法律,律名晋律或泰始,此律一共20篇,刑名之后法例加,五服治罪是首创。
张斐杜预疏法律,解释与律同效力,此律还名张杜律。
北有北魏南有陈,官职抵罪律中明。
承先启后北齐律,刑名法例二而一,名例之律始出现。
此时法律定其型,篇目一共十二篇,唐宋承之不改变,重罪十条北齐创,隋律开皇改十恶。
墨劓废宫加大辟,奴隶制度之五刑。
北齐鞭杖徒流死,封建刑法五刑始。
法制史上的“第一”外国:第一部罗马历史上的成文法:《十二表法》;第一个形成宪法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宪法(“近代宪法之母”);“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美国宪法》;第一部欧洲大陆成文宪法:1791《法国宪法》;第一部资本主义社会民法典:《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民法典》);第一部现代资产阶级宪法:1919《魏玛宪法》(《德意志共和国宪法》);规模最大(第一)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法典:1900《德国民法典》(“德国法律科学之大成”);第一部日本成文法典:《大宝律令》;第一部日本宪法:《明治宪法》。
中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郑国/子产/“铸刑书”;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战国/魏/李悝;第一次改法为律:商鞅/秦;第一次废除肉刑:汉文帝;第一次确立“亲亲得相首匿”:汉宣帝;第一次“八议”入律:《魏律》;第一次“官当”入律:《北魏律》/《陈律》;第一次规定“重罪十条”:《北齐律》;第一次废除宫刑:南北朝时期;第一次规定“准五服以治罪”:《晋律》/《北齐律》;第一次死刑复奏:北魏太武帝;第一次设立大理寺:北齐;第一次规定“十恶”:《唐律疏议》;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宋刑统》;第一次以六部体例定律:《大明律》;第一次设立大诰:明太祖/朱元璋;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大清律例》;第一个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大清新刑律》;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北洋政府宪法草案:《天坛宪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第一部近代史上正式公布的宪法:《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法制史口诀
![法制史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dbbaae20dd36a32d73758103.png)
司法考试-法制史口诀一、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二、中法史(法典篇)为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魏国李悝(kui)作《法经》,封建法典第一部,盗贼囚(网)捕杂具,六篇法律在其中。
具律本是总则名,六禁之规在杂法。
汉萧何,人之杰,作律《九章》传后世,户兴厩,是新创,其余抄袭魏《法经》。
三国之时乱糟糟,唯有魏国留其名,明帝《新律》18篇,具改刑名置律首,八议此时入法律,等级特权昭昭然。
司马代魏西晋立,泰始年间做法律,律名晋律或泰始,此律一共20篇,刑名之后法例加,五服治罪是首创。
张斐杜预疏法律,解释与律同效力,此律还名张杜律。
北有北魏南有陈,官职抵罪律中明。
承先启后北齐律,刑名法例二而一,名例之律始出现。
此时法律定其型,篇目一共十二篇,唐宋承之不改变,重罪十条北齐创,隋律开皇改十恶。
墨劓废宫加大辟,奴隶制度之五刑。
北齐鞭杖徒流死,封建刑法五刑始。
三、法制史上的“第一”第一部罗马历史上的成文法:《十二表法》;第一个形成宪法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宪法("近代宪法之母");"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美国宪法》;第一部欧洲大陆成文宪法:1791《法国宪法》;第一部资本主义社会民法典:《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民法典》);第一部现代资产阶级宪法:1919《魏玛宪法》(《德意志共和国宪法》);规模最大(第一)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法典:1900《德国民法典》("德国法律科学之大成"); 第一部曰本成文法典:《大宝律令》;第一部曰本宪法:《明治宪法》。
今年司考第一次考法制史(律考86--92有考),那就记一记第一次吧:第一次公布成文法:郑国/子产/"铸刑书";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战国/魏/李悝;第一次改法为律:商鞅/秦;第一次废除肉刑:汉文帝;第一次确立"亲亲得相首匿":汉宣帝;第一次"八议"入律:《魏律》;第一次"官当"入律:《北魏律》/《陈律》;第一次规定"重罪十条":《北齐律》;第一次废除宫刑:南北朝时期;第一次规定"准五服以治罪":《晋律》/《北齐律》;第一次死刑复奏:北魏太武帝;第一次设立大理寺:北齐;第一次规定"十恶":《唐律疏议》;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宋刑统》;第一次以六部体例定律:《大明律》;第一次设立大诰:明太祖/朱元璋;最后一部(倒数第一)封建成文法典:《大清律例》;第一个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大清新刑律》;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北洋政府宪法草案:《天坛宪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第一部近代史上正式公布的宪法:《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法制史记忆口诀
![法制史记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dff8352d2af90242a895e5f2.png)
10、开皇律的主要成就:呜,五十八去骗(五百条律文;封建五刑正式形成;重罪十条改为十恶;八议官当;区分公罪与私罪,十二篇体例)
11、唐六典中以官统典的六部分是:只叫立正,形式(治职,教职,礼职,政职,刑职,事职)
、中华民国民法内容和特点:本市征婚(国家本位;维护私有财产所有权及地主土地经营权;大量对旧民律草案的修正;婚姻家庭制度的封建色彩)
1郑国刑书首公布 邓之竹刑晋之鼎
2法经封建数第一 商鞅改律汉承秦
3八议制度入曹魏 置于篇首乃刑名
4晋增法例和五服 泰始注律属张杜
1、西周的主要刑法原则:老姑嘴宽(老幼犯罪减免;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罪疑从轻/从赦;宽严适中原则)
2、西周对司法官违法的“五过”规定:惯犯货内来(惟官;惟反;惟货;惟内;惟来)
3、西周“六礼”的规定:蔡文姬真轻盈(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4、西周的“五听”制度:辞色气耳目(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5北齐合二为名例 重罪十条隋唐承
6封建五刑始开皇 加役流刑始贞观
7永徽律疏耀中华 元后方才称疏议
8太祖刑统首刊印 神宗方设编敕所
9折杖配役皆太祖 仁宗不仁用凌迟
10大明仿元设六部 大诰治吏空普及
11大清律例集大成 现行刑律废七篇
12新的刑律未施行 民律草案未颁布
12、唐律的特点:理科用语(礼法合一;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用刑持平;语言精炼明确/立法技术高)
13、唐律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老化子公关特累(老幼废疾减刑;化外人处罚;自首与类推;区分公罪与私罪;关于共同犯罪与合并论罪;特权;累犯加重原则)
法制史口诀
![法制史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06b97f9028ea81c758f57886.png)
法制史记忆口诀及要点文王慎罚德配天,敬天敬祖又保民,亲亲尊尊周公礼,出礼入刑不平等。
(西周)春秋书鼎成文法,法律公开两头次,法经系统第一部,盗贼网捕杂与具郑国子产铸刑书,晋国赵鞅铸刑鼎,李悝法经较系统,体制内容成奠基(春秋战国)商鞅变法郡县制,以法治国用重典,鼓励告奸搞连坐,陈胜群盗乱天下。
(秦代)汉承秦制儒家化,德主刑辅用春秋,亲亲首匿汉宣帝,文景肉刑不彻底。
(汉代)承继汉律儒家化,北魏官当魏八议,晋律五服来制罪,北齐名例现十条。
(魏晋南北朝)唐律疏议天下传,其实照抄贞观律,礼律合一科条简,儒家经典来解释。
(唐代)宋祖仁慈定刑统,律令合编首次印,建隆编敕神宗破,笞杖徒流都折杖。
(宋代)明刑弼教大明律,明律六部共七篇,空前普及明大诰,从重从新真重典。
(明代)大清律例集大成,修律过渡改现行,酷刑凌迟终废除(民无刑),新律第一同九七。
(清代)中国古代刑事法律制度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秦朝渎职罪故意犯罪:见知不举(看见犯罪不举报),不直(重判轻或轻判重),纵囚(有罪使之无罪);过失犯罪:失刑(心态过失致量刑不当)主要刑罚:徒刑城旦舂(男犯筑城墙,女犯舂米做饭,5年)鬼薪,白粲(男犯为祭祀鬼神砍柴,女犯做饭,4年)隶臣妾(男犯收为臣,女犯收为妾,3年)司寇(伺察寇盗,2年)候(发往边地当斥候,1年)流放刑:迁刑适用普通犯人,谪刑适用于犯罪的官吏肉刑:墨劓刖宫与城旦舂等较重的徒刑结合使用羞辱刑:髭(剃头发、胡须、鬓毛)耐(留发,剃胡须、鬓毛)赀赎刑:经济刑赀刑属于独立刑,赀甲(罚钱),赀戍(罚屯垦戍边),赀徭(罚做徭役),赎刑:以金钱赎买刑罚,死刑也可以赎买株连:族刑;收:犯人服刑,妻儿收为官奴婢五服以制罪,关键看伦理。
斩衰亲父子,缌麻堂叔侄。
(魏晋南北朝)自首后悔,免罪退赃;自新被迫,减轻处罚。
十恶不赦,开皇首定;两类犯罪,皇权伦理(唐)故杀与谋杀(重点)故杀:临时起意的故意杀人。
北魏时已出现故杀,《唐律》非因争斗,无事而杀。
法硕刑法学、宪法学、法理学、法制史口诀
![法硕刑法学、宪法学、法理学、法制史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c1542f12a21614791711286f.png)
法硕刑法学口诀一、刑法学1、犯罪构成的分类:急修标牌(基本/修正;标准/派生)2、不作为中义务的来源:职业鲜明(职务上业务上的义务;先前行为;法律明文规定)3、犯罪既遂的形态:微型果(危险犯;行为犯;结果犯)4、共同犯罪的形式:人间异事(任意/必要;简单/复杂;一般/共同;事前通谋/事前无通谋)5、实质的一罪:吉祥果(继续犯;想像竟合犯;结果加重犯)6、处断的一罪:连千禧(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7、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其实像县官(起因、时间、对象、限度、主观条件)8、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其实像特县县官(起因、时间、对象、特别例外限制、限制、限度、主观条件)9、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目前责任,愿先主兑现(相同点:目的、前提、责任;区别:来源、限制、主体、对象、限度)10、以犯罪事实为根据的量刑原则:十只青橙(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程度)11、酌定情节的种类:动手是相杰表态(动机、手段、时间地点、对象、结果、表现、态度)12、减刑的条件:象知县(对象、实质、限度条法硕宪法学口诀1、宪法的特征:内力定修成(内容上最根本最重要;效力最高;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严格)2、1988年宪法修正案:私营土地(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土地使用权可转让)3、1993年宪法修正案:当初是县城(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县级人大任期5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1999年宪法修正案:只等反私成功(建设法治国家;邓小平理论;反革命罪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5、2004年宪法修正案:三建正补鼓,私保人人急,国歌香(三个代表;社会主义建设者;政治文明;土地征用征收的补偿;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人大的组成增加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改戒严为紧急状态;国家主席的职能增加进行国事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载入宪法;乡级人大的任期改为5年)6、宪法的基本原则:主人拳法(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权力制衡;法治原则)7、宪法的分类:刚成亲(刚性/柔性;成文/不成文;钦定/民定/协定宪法)8、宪法规范的特点:根源醉香港(根本性;原则性;最高权威性;相对稳定性;纲领性)9、宪法的作用:却限瓶子(确认和巩固;限制和规范;评价和宣传;指引和协调)10、违宪审查的模式:普宪专家(普通法院;宪法法院;专门政治机关;国家最高权力机关)11、国家制度包括:国正选帝(国体;政体;选举制度;地方制度等)12、中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普平之秘(普遍性;平等性;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秘密投票原则)13、中国选举的民主程序:只记剃头吧(选举的组织;划分选区和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的提出;投票选举;代表的罢免和补选)14、民族自治权:子弹;棺材;惊叫;暗语(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贯彻执行法律政策;财政体制;经济建设事业;教科文卫体;公安部队;语言文字)15、中央人民政府除管理特别行政区的外交、国防等国家主权方面的事务,主要是:外防官员,紧急解释修改(外交;国防;任命官员;决定进入紧急状态;解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6、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立法特点:广平县志(公民权利自由的广泛性;权义的平等性;权义的现实性;权义的一致性)17、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批评正宗人才特精(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取得赔偿权;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特定主体的权利;社会经济文化权利)18、社会经济文化权利:老朽退伍教文(劳动权义;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义;文化活动自由)19、我国国家机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表现:一拳中公鸡(意志代表;权限划分;中央和地方关系;具体工作;国家机关内部)20、全国人大的职权:修制选中兼职(修改监督宪法;制定修改基本法;选举决定罢免国家领导人;决定国家重大问题;最高监督权;其他职权)21、国家主席的职权:公认外典(公布权;任务权;外交权;荣典权)22、国务院的职权:贵人急,按期领行李(法规制定权;任免权;紧急状态决定权;提案权;其他职权;领导权;行政区域划分权;管理权)23、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原则:毒品变温和会开(独立审判;平等;辩护;本民族语言文字;合议;回避;公开审判)24、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原则:毒品稳走(独立行使检察权;平等;本民族语言文字;专门工作与走群众路线相结合)法硕法理学口诀1、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本质的学说:一只民族社会(的)神龟(说):你势利!(意志论;自由论;民族精神论;社会控制论;神意论;规范论;理性论;事物性质论;利益论)2、两大法系的区别:缘份法术(渊源;分类;法典编纂;诉讼程序不同)3、法的规范作用:玉脂瓶较强(预测;指引;评价;教育;强制作用)4、法律制定的程序:提审表公(提出;审议;表决;公布)5、划分法律部门的原则:主科目相对贫乏(主次;客观;目的;相对稳定;平衡;发展原则)6、法律规则的种类:瘦却强(授权性/义务性;确定性/委任性/准用性;强制性/任意性规则)7、法律原则的种类:极具公正诚实(基本/具体;公理性/政策性;程序性/实体性)8、法律的一般分类:诚实跟一国(成文法/不成文法;实体法/程序法;根本法/普通法;一般法/特别法;国内法/国际法)9、法律的特殊分类:公仆廉(公法/私法;普通法/衡平法;联邦法/联邦成员法)10、执法的特点:2煮弹,咣!(主体的特定性;主动性;单方面性;广泛性)11、司法的特点:北中,行,中专(被动性;中立性;形式性;终极性;专属性)12、法律关系的分类:黎萍极朴素,绝相(隶属型/平权型;基本/普通/诉讼;绝对/相对法律关系)13、归责的原则:发哥沉浮(法定;因果联系;责任与处罚相称;责任自负原则)14、大陆法系的国家除了法国,德国外,还有:噫,四蓝牙!(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葡萄牙等)15、法的社会作用与规范作用的区别:考箱存发面(考察基点;对象;存在方式;发挥作用;所处层面不同)法硕法制史口诀1、西周的主要刑法原则:老姑嘴宽(老幼犯罪减免;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罪疑从轻/从赦;宽严适中原则)2、西周对司法官违法的“五过”规定:惯犯货内来(惟官;惟反;惟货;惟内;惟来)3、西周“六礼”的规定:蔡文姬真轻盈(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4、西周的“五听”制度:辞色气耳目(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5、法经杂法中“六禁”的规定:金银洗洗成交(金禁;淫禁;徙禁;嬉禁;城禁;狡禁)6、汉律六十篇及作者:超越九磅/照章销书(朝律/赵禹;越宫律/张汤;九章律/萧何;傍章律/叔孙通)7、曹魏律的改革:锯八截(具律改为刑名;八议入典;结构与内容的调整)8、晋律规定的五服:攒齐大小筛(斩衰亲;齐衰亲;大功亲;小功亲;缌麻亲)9、北齐律规定的“重罪十条”:内乱,叛降,三逆四不(内乱;叛;降;反逆;大逆;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10、开皇律的主要成就:呜,五十八去骗(五百条律文;封建五刑正式形成;重罪十条改为十恶;八议官当;区分公罪与私罪,十二篇体例)11、唐六典中以官统典的六部分是:只叫立正,形式(治职,教职,礼职,政职,刑职,事职)12、唐律的特点:理科用语(礼法合一;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用刑持平;语言精炼明确/立法技术高)13、唐律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老化子公关特累(老幼废疾减刑;化外人处罚;自首与类推;区分公罪与私罪;关于共同犯罪与合并论罪;特权;累犯加重原则)14、唐律中特权原则的集中表现:情书当简议(请;赎;当;减;议)15、开皇律中的“十恶”是指:三谋,恶逆,五不,内乱(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16、大清现行刑律的变化主要有:施肥去增钙(纯民事性质的条款不再科刑;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手段;取消了大清律例中六律总目;增加了一些新罪名;改律名为刑律)17、清末修律过程中的礼法之争的焦点:干存无子孙(干名犯义的存废问题;存留养亲制度;无夫奸及亲属相奸问题;子孙违反教令问题;子孙卑幼能否对长辈行使正当防卫权问题)18、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梨内变味(立法指导思想上;内容上;法典编纂形式上;维护清统治者的反动统治)19、临时约法的性质及主要内容:全锅蒸油包(以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肯定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原则;体现资产阶级宪法中一般民主自由原则;确认保护私有财产原则)20、中华民国民法内容和特点:本市征婚(国家本位;维护私有财产所有权及地主土地经营权;大量对旧民律草案的修正;婚姻家庭制度的封建色彩)。
法制史口诀
![法制史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9a5891efaef8941ea76e0571.png)
法制史口诀1.夏商 (1)2.西周 (1)3.春秋战国 (2)4.秦 (2)5.汉 (2)6.三国两晋南北朝 (3)7.隋 (4)8.唐 (4)9.宋 (5)10.元 (6)11.明 (6)12.清 (7)1.夏商夏标国家法终成世袭划地公权立夏法泛称为禹刑刑罚适用讲宽恕昏墨贼再加不孝商继夏法有创新法律总称为汤刑诰命誓同习惯法又增乱政疑众罪三风十愆为治官墨劓剕宫及大辟五刑体系影响大天罚神判显特色监狱名称多陷阱常规圜土临时台商还称囹圄羑里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家国一体宗法制刑始于兵礼源祀德礼政刑兼特色自然经济为base2.西周敬天保民为政治明德慎罚来立法穆王吕侯作《吕刑》审案原则要记牢九刑含义有两种刑书九篇刑罚九周公制礼成礼典亲亲尊尊更重要礼刑关系要记住出入礼刑可会考宗法制度三原则大小宗继承家国三赦三宥和三刺中正制宜罪两则主要罪名有三种政治财产和渎职民事傅别和质剂婚姻制度心头记大小司寇听周王刑民狱讼交金矢断案辞色耳目听五听审案开先河西周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多妾制父母之命媒妁言同姓不婚为宗法采名吉征期迎礼离婚七出三不去注:西周部分由于刚刚开始编,口诀里有些知识点有遗漏,不够详细,记得要对着分析看。
3.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很动荡礼崩乐坏不可挡郑国子产铸刑书乃是成文法滥觞邓析竹刑晋之鼎其中意义难估量魏国李悝作法经封建法典第一部盗贼网(囚)捕杂具六篇法律在其中具法总则见最后六禁之规在杂法若问六禁是什么淫狡城(禁)嬉徒金秦国连坐分户令法变律原是商鞅4.秦缘法而治法一统严刑重法令人惊睡虎地云梦秦简1155七五年律令及法律答问封诊式又廷刑事罪名种类极繁杂量刑原则却还行死刑肉刑劳役刑财产刑又耻辱刑责端脏共累教首诬告反坐连坐广中央司法当廷尉断案还有御史官廷尉还将“诏狱”办重大案件皇帝判公室告和非公室告错还要受反坐爰书封守要记牢读鞫乞鞫心理明讯狱之后再治狱效果分为上下败不直纵囚又失刑法官责任还挺多5.汉黄老无为武帝为轻摇赋约法省刑刘邦约法有三章九章律是萧何定榜章越宫和朝律汉律60篇成型律令科比为形式数量繁多无限制西汉有个大动静刑制改革世闻名文帝提萦废肉刑景帝更是颁箠令上请亲亲可首匿中君皇国是罪名盐铁及酒要专卖重农抑商告缗令丞相太尉史大夫后改司徒司马空东汉又有三独坐校尉尚书御史中西汉郡县乡里亭六条问事13区官吏选拔察征辟还有太学和阴袭罢黜百家尊儒术春秋决狱始遵行鞫狱辞服再读鞫告诉举劾三月乞秋冬行刑撼天时录囚制度雪冤情6.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三国之时乱糟糟唯有魏国留其名明帝新律18篇具改刑名置律首八议此时入了法等级特权昭昭然晋:司马代魏西晋立泰始年间做法律律名晋律或泰始刑名中分出法例律令分开加律注律注法条同效力五服治罪首入典此律还名张杜律北魏:北有北魏南有陈官当抵罪律中明北齐:承前启后北齐律刑名法例二合一名例之律始出现此时法律定其刑篇目一共20篇唐宋承之不改变重罪十条北齐创隋律开皇改十恶北魏始以格代科东魏制定麟趾格品式章程形成式西魏编订大统式魏晋司法沿汉制中央司法廷尉是北齐改为大理寺复古北周秋司寇曹魏始设律博士尚书三曹比部司北魏重枷大杖逼南梁测罚南陈立西晋首设登闻鼓死刑复奏皇帝责封建五刑体系的形成墨劓剕宫和大辟曹魏恢复五刑名刑罚死髡完作刑赎(罚)金杂抵三十七晋代死徒(作)笞赎刑南朝各国沿其刑北魏死流徒鞭杖初成劳役刑中心北周改为轻到重道里远近五流刑北齐死流徒杖鞭封建制度五刑始笞杖徒流还有死开皇律中终成型7.隋文帝制定开皇律12篇目500条名卫职户厩兴盗诈伪杂律断亡斗五刑制度新确立十恶重罪入法条三谋五不内乱逆议减赎当保护罩官当八议当完善由繁到简技术高炀帝又修大业律十恶条款不见了复原北魏18篇轻其名来酷其刑8.唐德本刑用影响久轻刑省罚条文简武德贞观继开皇律令格式在其中长孙还作永徽律合编疏议为律疏唐律疏议是别名最早最完整代表林甫不服又开元行政立法唐六典影响宋朝之立法大中刑律统类到唐律特点有四条礼科用善早又远定罪量刑原则多重大原则十二条贞观初设加役流取代死刑主意高斗讼杂律保辜制六杀六脏其中瞧行为能力看丁年土地所有均田制契约种类多又多官方律文规定少田宅奴婢大牲畜买卖还要官府瞧使用为借消费贷有息无息出负债七出义绝三不去和离义绝要看好宗祧财产当继承前为嫡子后均分遗嘱优先后法定姑娘嫁妆一半分(姑娘:代指未婚在室女)唐朝也有三个省尚书下批中来草监察三院御史官六科给事源玄宗身言书判择官吏科举门荫两大条德清公恪每年考“四善二十七最”好均田租庸行两税禁榷专卖盐酒茶陆贸严格监互市蕃坊中有市舶制龙香沉香丁香豆外贸征税十一制(十分之一)市舶:舶脚抽分市女帝还设市舶使大理刑部御史台三司推事审疑难告诉严格多限制审案还要回避开死刑三复京五奏法官责任多又多唐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分公私罪轻重明共同犯罪造意首合并论罪当从重自首自新区分好自首可免自新减身物关文不能投赃物还须如数还不实不尽要记牢出罪举重以明轻入罪举轻以明重老幼废疾当减刑三种情形心头记累犯加重徒更流议请减赎当特权同居相隐不为罪谋逆反叛不在内以良犯贱可减免以贱犯良加重刑同侨属人异民地疑罪收赎三异议量刑原则十二条一个都不能忘记9.宋两宋一共三百年法律制度有特点刊版印行宋刑统体例二刑内沿唐(体例取自五代两部刑统,内容沿袭唐律疏议)终宋之世用不改后附敕令格式上编敕地位真真高敕律并行特点瞧条例断例成编例始于北宋南宋高(即盛于南宋)南宋条法事类新(首创)庆元残本仅留今建隆颁行折杖法刺配凌迟是活剐重法地法来协助盗贼重法去镇压不动产要件几何问亲印契过税离典当买卖都称啥前称活卖后绝卖二者都约回赎期无约30不忘记继承制度有发展户绝遗嘱死商钱兄弟均分室女半遗腹亲生同样权南宋立继和命继继子绝女同享权中书门下枢密院二府三司把权拿军权归于枢密院不能掌兵只能发三司具体是哪些盐铁度支户部计(相)两宋冗官很严重裁汰三司恢先制经略转运提点举是为四司新路级(地方新设“路”)府州军监同级关州官回避三年换宋朝科举官员事宽殿糊誊回避治(录用较宽、殿试、糊名、誊录、治理国家的策论)宋官还分官职遣名称职务不相关京官审院州考课四善三最来判断考课方式有哪些还看磨勘历纸制中门御史合台谏两任知县御察使中央司法袭唐制另设审刑后废止审判鞫谳分司制务限翻异别推制宋慈法医洗冤录名公书判清明集10.元祖述变通附汉法条画五章新条格因俗而治蒙汉异(制)四等人分很傻瓜至元新格大扎撒大元通制元典章强奸幼女10岁下面轻法外酷刑广蒙汉异法不同罚贼盗完刑警迹人刑名沿袭唐宋制斩决流放柳条打后袭笞杖徒流死肉刑死刑十改七烧埋银有利有弊婚姻各从本俗法嫁娶礼书为强制信实媒妁职业化继承也依本俗法改嫁女没有嫁妆枢密宣政中书省省丞路管府县伊中书行省勿混淆达鲁花赤管各方乡试会试和殿试程朱理学三年次(科举三年一次)中台行台肃廉访腹里南西二十二风宪宏纲中行同(御史台行御史台官员品秩职权相同)立法权限监歧视大宗正府宣政院中央机关职权乱11.明刑乱之国用重典明刑弼教思想现重典治吏反腐败重典治国不手软基本法典大明律六部分篇改体制条文简唐神严宋(条文简于唐、精神严于宋)终明之世不改变法外重刑明大诰空有普及束之高(空前普及、后束之高阁)问刑条例单行法与律并行永常法(通行天下永为常法)万历开律例合编大明律集解附例大明会典规模大乃是行政法大全正德万历颁天下(清)五朝会典就沿它明律增设奸党罪充军廷杖非明创里程六等期两种廷杖普遍无立法允升比较唐明律轻其所轻重所重婚姻礼俗要强调引争讼项先报告(婚姻中,有引起争讼的事项要先通知双方家长)家长意愿再订婚成亲还当适龄时义绝还有新解释唐明不同要区分教令主婚权力大直接内罚送官罚身份嫡子财均分户绝女儿当继承无女即上交国家奸生子地位上升太祖废相控六部军权归五军都督六通左理合九卿通政使司兼信差(统一收发各部门与皇帝间的奏章文件)顾问殿阁大学士文渊阁终成内阁尚书入阁兼学士首辅又把丞相合(首席大学生实际掌握丞相的权力)宦官专制限权力内阁终究是妾氏(内阁始终未取得正式地位)地方府州县三级布察指合称“三司”国子监生为“监生”地方官学生秀才秀才中举再进士直接出任七品官四书五经来命题程朱理学八股开籍贯回避三年换六十致仕称乡宦御史台改督察院风宪衙门道十三(十三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巡天下官阶虽低权力高六科六部给事中巡抚外台地方管大理刑部督察院院有监狱定(期)巡按(地方)非法厂卫干司法凌驾司法机关上耆老里长申明亭教民榜文司权大三司会审沿袭唐三司推事一脉传三司六部通政使九卿圆审来判案朝审还需会官判前袭录囚后秋传(录囚制度→朝审→秋审、朝审)宦官会同三法司大审五年判一判此为明朝独有制京理地方布巡按(京师由大理寺支持)热审还把监狱清厂卫三司一起干12.清话说一六六四年满清入了山海关参汉酌金汉治汉详译明律国制参(参以国制)大清会典颁天下大清会典五朝管以典为纲则例目光绪还增总理府宏观会典微则例一般特别两分类(则例有一般则例和特别则例)理藩院管少民事专门法规非自治新增发遣次死刑为奴还比充军严(比充军重)斩绞监候和立决凌迟枭首戮尸残(残指酷刑)满族特权政司经(政治、司法、经济)专制还看文字狱开豁贱籍废匠籍雇工地位有改善典当买卖区分严有无回赎看一看买卖有税典当免期限10年分两边出典风险谁来担乾隆还把规定颁历代禁异姓养子独子兼祧清独创禁海迁海海禁严禁榷专卖设钞关清沿明制三法司刑部职责有改变特设专门司法办内宗步满理少管(内、宗、步管满人,理藩院管少民)诉讼审判好好看各种变化确实乱秋审沿明朝审制斩绞监侯把案判国家大典有条款(秋审条款)还把复核结果看实缓矜疑养承祀刑事审判臻完善(秋审是刑事审判臻于完备的标志)。
经典口诀记忆
![经典口诀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12ca421c79563c1ec5da718d.png)
经典记忆口诀一、封建法制思想德主刑辅-礼法合一-明刑弼教(朱熹:礼法不可偏废,或先或后、或缓或急,德不约刑,可先刑后教,是朱元璋重典治国的理论依据。
)二、西周结婚原则: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程序: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三、西周离婚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三不去——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四、西周继承嫡长子继承制;财产诸子均分。
五、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死刑的总称)。
肉刑为主。
六、西周买卖契约-质剂质——奴隶、牛马、较长契券;剂——兵器、珍异之物、较短契券。
官府制作,“质人”管理。
七、西周借贷契约-傅别傅——债的标的、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简札中间写字,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
八、西周诉讼制度1、狱(刑事案件)、讼(民事案件)。
2、三刺(群臣、群吏、万民)。
3、五听(辞、色、气、耳、目)。
九、司法机关1、西周:大司寇2、秦汉;廷尉——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审理全国案件。
3、北齐:大理寺:十、五过——西周法官责任惟官,畏权势而枉法;惟反,报私怨而枉法;惟内,为亲属裙带而徇私;惟货,贪赃受贿而枉法;惟来,受私人请托而枉法。
凡以此五者出入人罪,皆以其罪罪之。
十一、《法经》魏国李悝作《法经》,封建法典第一部,盗贼囚(网)捕杂具,六篇法律在其中。
具律本是总则名,淫狡城(禁)嬉徒金,六禁之规在杂法。
十二、秦诉讼制度公室告(贼杀伤、盗,百姓必须告发),非公室告(不得告发和受理,强行告诉给予处罚)。
十三、秦罪名财产:盗,盗分为共盗和群盗。
人身:贼杀、伤人、斗伤、斗杀。
十四、秦司法官吏渎职犯罪1、见知不举不直:2、罪应重而轻判,罪应轻而重判3、纵囚:当论罪而故意不论罪4、失刑:因过失而量刑不当十五、秦代刑罚:笞刑徒刑流放刑:迁、谪肉刑:黥、劓、刖、宫等死刑:弃市、具五刑等羞辱刑:髡、耐、完(徒刑附加刑)。
经济刑:赀、赎株连刑:族刑、收十六、徒刑: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法经:
魏国李悝作法经,封建法典第一部,盗贼囚(网)捕杂具,六篇法律在其中。
具律本是总则名,淫狡城(禁)嬉徒金,六禁之规在杂法。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
1.魏律
明帝《新律》18篇,具改刑名置律首,八议此时入法律,等级特权昭昭然。
2.晋律
司马代魏西晋立,泰始年间做法律,律名晋律或泰始,此律一共20篇,刑名之后法例加,五服制罪是首创。
张裴杜预疏法律,解释与律同效力,此律还名张杜律。
3.北齐律
承前启后北齐律,刑名法例二合一,名例之律始出现。
此时法律定期型,篇目一共十二篇,唐宋承之不改变,重罪十条北齐创,隋律开皇改十恶。
4.官当制度
北有北魏南有陈,官职抵罪律中明。
5.废除宫刑制度
北朝南朝废宫刑
6.“准五服制罪”
血缘近,尊犯卑,处罚轻;卑犯尊,处罚重。
三、唐律
1.十恶
重罪十条北齐创,《开皇律》中变十恶。
2.区分公、私罪的刑罚原则
公罪从轻,私罪从重。
3.类推原则
减轻处罚举重明轻,加重处罚举轻明重。
4.化外人原则
国籍相同属人主义,国籍不同属地主义。
四、宋朝法律
1.宋刑统
刊印颁行宋刑统,篇下分门体例新。
2.继承制度
家无男子称绝户,绝户也需继承人。
夫忘妻在是立继,夫妻俱亡命继称。
继子地位不如女,若有女儿未出嫁,四分财产占其三,独留一份给继子。
若有女儿已嫁男,女、子、官府
三三三。
五、清朝法律
《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乾隆定,最后一部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