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
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是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抉择2019-04-05 贾炜 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 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 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
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号 diyijiaoyuedu)今天正式推出了!)今天正式推出了!第一教育专业圈是专门面向教育专业人士的微信平台。
在这里,我们聚焦教育的核心,深入教育的内部,探讨真正的教育,为广大教育专业人士打造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教育智库。
是专门面向教育专业人士的微信平台。
在这里,我们聚焦教育的核心,深入教育的内部,探讨真正的教育,为广大教育专业人士打造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教育智库。
今天,第一教育同步推出第一教育专业圈的创刊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的文章《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是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抉择》。
该文原刊于《上海教育》杂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的文章《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是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抉择》。
该文原刊于《上海教育》杂志 2019 年年 09B 刊,版权所有。
文:
1/ 16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 2007 年 8 月,在上海市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上,市教委明确提出了提高课程领导力的要求,把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作为课程改革长期坚持和重点落实的工作之一。
经过八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一大批校长带领全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以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推动了教学团队专业能力的发展;以课程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推进。
八年后的今天,尽管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背景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课程领导力却始终是深化课程改革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命题。
基于对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推进策略的深层思考,我们提出将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作为引领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举措予以坚持和推广,以此推动和保障每一所学校在内涵建设上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地持续创新发展。
课程领导力建设走向何方在现实情况中,不同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建设水平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也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两张皮现象,二是经验型决策,三是感受度缺乏。
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新一轮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推进过程中必须直面的现实挑战,也是上海深化课程改革工作中亟待重点突破的关键问题。
时代特点主导培养方向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的社会,
---------------------------------------------------------------最新资料推荐------------------------------------------------------ 未来的无限可能性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面对变化,教育必须思考和回答如何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适应未来以及如何使他们在不确定的高风险社会中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
最近,上海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撑,也必然要求基础教育重新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成才观,为培养未来的创新、创业人才奠定基础。
有研究指出,上海当前最为稀缺的人才有四类,分别是企业家、科学家、科技创业人才和风险投资人才。
这四类人才具备怎样的共同特质?就此问题,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研究团队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归纳了四类紧缺人才的典型特质关键词,并通过聚类分析,梳理出若干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特质,这些特质包括:
追求与坚持具有为实现目标付出努力的持续动力,能够在强烈的自我认同驱使下,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目标感和坚持性,推动个体在特定领域不断开展深入学习、探索与实践。
学习与适应具有高水平的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更新与时代前沿同步的知识与技能,并加以综合运用,从而具备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及行业竞争的快速适应力。
创新与实践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基于对问
3/ 16
题的批判思维,创造性地寻求解决方案,更能通过将思考付诸实际行动,将好的想法和创意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
交往与合作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合作能力,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与他人沟通交流,建立广泛、牢固的人际关系,并通过明确共同目标和分工安排形成高效的团队合作。
这些上海稀缺人才的共性特质,从更大范围看,与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基于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战略研究结果之间呈现出高度类似的国际共通性。
这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并非只局限于四类人才,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才培养的趋势和方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面对未来多变社会的各种挑战,也为上海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提供了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明确参照与指向。
现实挑战定义重点问题在过去八年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与广大校长和教师达成了至少三个方面的普遍共识。
从课程建设视角看,普遍认同课程建设是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的课程校本化创造过程;从学生发展视角看,普遍认同课程建设本身不是最终目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特色的、个性化的课程才是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从团队建设视角看,普遍认同课程建设必须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
这些共识有效推动并规范了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实践行动。
---------------------------------------------------------------最新资料推荐------------------------------------------------------ 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不同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建设水平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也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两张皮现象。
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应试教育一张皮,素质教育一张皮。
许多校长担心抓素质教育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于是机械地把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应试和素质完全割裂开来,这种现象随着年级增高越发明显。
撇开考试文化和考试制度的影响不谈,这种两张皮现象其实是学校缺乏课程领导力的表现。
二是经验型决策。
我们在做教育决策时往往质性分析多、实证研究少,造成决策不稳定、不科学的问题。
当学校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比较倾向于只通过邀请专家指导的方式来解决,对问题本身缺乏基础性的实证研究和大样本数据的分析与积累,致使有些决策始终停留在经验判断层面,也导致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和决策的科学性遭遇阻碍。
三是感受度缺乏。
一些校长在重视学校的课程领导力时,往往容易忽视学生和家长的主观感受。
课程领导力是一个校长对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动态感知和持续改进的过程,这种动态调整的依据,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和家长
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