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
大豆形态观察实验报告(3篇)
![大豆形态观察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ab706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d.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大豆,又称黄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
为了了解大豆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我们进行了大豆形态观察实验。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大豆种子的外部形态结构。
2. 观察大豆在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3. 分析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现象。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蒸馏水、培养皿、镊子、放大镜、记录纸、笔。
2. 实验工具: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显微镜。
四、实验方法1. 种子的预处理:将大豆种子用清水浸泡6小时,使其吸水膨胀。
2. 种子的形态观察:用放大镜观察大豆种子的形状、颜色、表面结构等特征。
3. 种子的萌发实验:a. 将浸泡好的大豆种子均匀地放入培养皿中,每皿10粒。
b. 向培养皿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种子表面湿润。
c.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在25±1℃,每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d. 每天记录种子的发芽数量、生长状态等。
4. 种子的生理现象观察:a.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大豆种子的重量,记录其初始重量。
b. 每隔一定时间,称量大豆种子的重量,观察其重量变化。
c. 使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细胞结构变化。
五、实验步骤1. 种子的预处理:将大豆种子用清水浸泡6小时。
2. 种子的形态观察:a. 用放大镜观察大豆种子的形状、颜色、表面结构等特征。
b. 记录观察结果。
3. 种子的萌发实验:a. 将浸泡好的大豆种子均匀地放入培养皿中,每皿10粒。
b. 向培养皿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种子表面湿润。
c.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在25±1℃,每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d. 每天记录种子的发芽数量、生长状态等。
4. 种子的生理现象观察:a.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大豆种子的重量,记录其初始重量。
b. 每隔一定时间,称量大豆种子的重量,观察其重量变化。
c. 使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细胞结构变化。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实训报告 .doc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实训报告 .doc](https://img.taocdn.com/s3/m/93233e1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8.png)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实训报告 .doc
实验题目: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为深入研究种子发育和营养提供基础。
实验材料:大豆、玉米等常见种子;显微镜、切片刀、切片钳、载玻片、盖玻片、甘油等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取一颗大豆,进行切片制片。
2.将制片好的豆子切片加入载玻片中。
3.滴入一滴甘油,将其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4.观察种子结构,包括种皮、种脐、胚乳、幼芽和胚轴等组织结构。
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大豆的种子结构。
种子外部是种皮,包裹着种仁和胚乳。
在种仁的顶部是植物胚,包括了胚芽、幼芽和胚轴。
胚芽是未来植物的主体部分,幼芽从胚芽延伸而来,胚轴是胚芽与种脐相连的部分。
种皮是保护种子免受外部环境的伤害,也能防止干旱。
种仁是种子的营养部分,可以提供胚芽和幼芽所需的氮、磷等元素。
对于人类,种子也是一种可食用的植物性食品,在人类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种子的结构和组成,认识到了种子的重要性。
种子作为植物的重要繁殖和生存手段,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实验为我们深入了解种子的发育、营养和功能提供了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种子的科学问题。
观察种子的结构生物实验报告
![观察种子的结构生物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5bacc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0.png)
实验题目
观察种子的结构
日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1.认识种子的结构
2.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实验器材】浸软的菜豆(或大豆、花生等)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系、稀释的碘液
【实验步骤】
一、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从种子两侧捏一下泡透的种子,能够从种子内挤出水的小孔就是种脐。
3.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的结构。
一定要用培养皿垫在底下切,不可以直接接在桌面上切,以免损坏桌面。另外,刀片锋利,注意安全。
【实验结果】
1.种子的最外面是种皮,起保护作用;胚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2.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是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胚乳发达,只有一片子叶,是单子叶植物。
2.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分开和着的两片子叶。剥去种皮时动作要轻,并用放大镜观察两个豆瓣的连接部位。两片豆瓣分开后,认识胚的组成。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轴和胚芽的结构。(用同样的方法观察花生种子)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参照教材第81页图Ⅲ-8)
蚕豆_科学实验报告
![蚕豆_科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b9daa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5.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蚕豆种子的基本结构;2. 通过解剖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掌握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种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其内部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
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乳储存营养物质,胚是种子的生命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通过观察蚕豆种子的结构,可以了解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干燥蚕豆种子、浸泡一昼夜的蚕豆种子、镊子、放大镜、培养皿;2. 实验仪器:解剖刀、酒精灯、显微镜。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干燥蚕豆种子和浸泡后蚕豆种子的外部形态,比较两者外观上的区别;2. 使用镊子轻轻撕开浸泡后蚕豆的种皮,观察种皮、胚乳和胚;3. 使用放大镜观察胚乳和胚的结构,记录观察结果;4. 使用解剖刀将胚乳和胚分离,进一步观察胚的结构;5. 使用显微镜观察胚乳和胚的细胞结构,记录观察结果;6. 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桌面整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部形态观察:干燥蚕豆种子呈扁平状,颜色较深;浸泡后的蚕豆种子呈膨胀状,颜色较浅。
干燥蚕豆种子表面较硬,浸泡后的蚕豆种子较软。
2. 内部结构观察: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胚乳储存营养物质,胚是种子的生命体。
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胚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胚芽负责生长成植物体,胚轴连接胚根和胚芽,子叶储存营养物质。
3. 细胞结构观察:在显微镜下,胚乳细胞呈多边形,排列紧密;胚细胞呈长方形,排列整齐。
六、实验结论1. 蚕豆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胚是种子的生命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2. 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乳储存营养物质,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共同参与种子的生长发育;3. 通过观察蚕豆种子结构,了解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为种子培养和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七、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蚕豆种子的形态和结构,避免操作失误;2.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要调整好焦距,以便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形态;3. 实验结束后,要整理实验材料,保持实验室卫生。
观察玉米生物实验报告
![观察玉米生物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6f973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e.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生长环境、种子结构、器官组成等。
2. 掌握观察植物细胞、组织结构的基本方法。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玉米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1. 玉米种子2. 显微镜3. 玉米叶片4. 水培装置5. 玉米幼苗三、实验步骤1. 种子萌发实验(1)将玉米种子浸泡在水中,置于温暖的环境中,观察种子萌发过程。
(2)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如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等。
2. 观察玉米种子结构(1)取一粒玉米种子,用刀片纵向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
(2)用显微镜观察玉米种子的胚乳、胚轴、胚芽等部分。
3. 观察玉米叶片(1)取一片玉米叶片,用显微镜观察其叶肉、气孔、叶脉等结构。
(2)记录叶片的形态、颜色、厚度等特征。
4. 水培实验(1)将玉米幼苗种植在水培装置中,观察其在水培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定期记录玉米幼苗的生长高度、叶片颜色等变化。
5. 观察玉米幼苗(1)用显微镜观察玉米幼苗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等。
(2)记录细胞结构的特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子萌发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玉米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正常萌发,发芽过程中胚芽逐渐生长,最终形成幼苗。
2. 观察玉米种子结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玉米种子内部结构包括胚乳、胚轴、胚芽等部分。
胚乳富含营养物质,为幼苗生长提供能量。
3. 观察玉米叶片显微镜下观察,玉米叶片具有叶肉、气孔、叶脉等结构。
叶肉细胞排列紧密,负责光合作用;气孔负责气体交换;叶脉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
4. 水培实验水培实验中,玉米幼苗在适宜的水培条件下生长良好,叶片颜色鲜绿,生长速度较快。
5. 观察玉米幼苗显微镜下观察,玉米幼苗细胞结构完整,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等结构清晰可见。
五、实验结论1. 玉米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正常萌发,发芽过程中胚芽逐渐生长,最终形成幼苗。
2. 玉米种子内部结构包括胚乳、胚轴、胚芽等部分,为幼苗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3. 玉米叶片具有叶肉、气孔、叶脉等结构,负责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和养分运输。
种子实验报告8篇
![种子实验报告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4d282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64.png)
种子实验报告种子实验报告8篇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种子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种子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实验材料: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三、实验过程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
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子叶。
2、子叶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状。
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
五、发现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
五、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三个懂得了生命的奥秘。
当我们把种子放下去时,就种下了一种对生命的希望,看着它们一点一点的长高,它们茁壮成长,心中感到喜悦。
种子的长大,正如人生的巅峰一般,是需要一步一步攀登的!种子实验报告2一、做实验1.材料工具(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育种学实践实验报告(3篇)
![育种学实践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af822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e.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育种学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育种学的研究和实践日益受到重视。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育种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目的1. 理解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种子采集、保存和鉴定技术。
3. 学习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育种方法。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作物种子:小麦、水稻、玉米等。
- 育种工具:放大镜、剪刀、镊子、试管、酒精灯、显微镜等。
- 化学试剂:盐酸、酒精、碘液等。
2. 仪器:- 种子发芽箱- 电子天平- 显微镜- 培养皿四、实验步骤1. 种子采集与保存- 采集成熟作物种子,注意选择无病虫害、饱满的种子。
- 将种子置于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保存。
2. 种子鉴定- 使用放大镜观察种子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
- 使用显微镜观察种子内部结构。
3. 杂交育种- 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配制杂交组合。
- 收集杂交后代,进行田间种植和观察。
4. 诱变育种- 使用化学试剂对种子进行处理,诱发变异。
- 收集变异后代,进行田间种植和观察。
5. 数据记录与分析- 记录种子发芽率、生长状况、产量、品质等数据。
-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育种方法的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子发芽率:本实验中,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种子发芽率均在90%以上,说明种子质量较好。
2. 杂交育种:通过杂交育种,得到了一些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如抗病性、产量等。
3. 诱变育种:部分处理后代的性状发生了变异,如株高、叶片颜色等。
4.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六、实验结论1. 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2. 种子采集、保存和鉴定技术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3.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的有效方法。
玉米形态观察实验报告(3篇)
![玉米形态观察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c5004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d.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的形态特征,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2. 观察玉米的生长周期,了解其生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3. 掌握植物形态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玉米种子、生长旺盛的玉米植株、玉米穗、玉米籽粒。
2. 实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剪刀、镊子、酒精灯、烧杯、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载物台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玉米外部形态观察- 取玉米植株,观察其整体形态,包括株高、叶片排列、叶色等。
- 观察玉米叶片的形态,包括叶片的形状、大小、叶脉等。
- 观察玉米穗的形态,包括穗长、穗宽、穗轴形态等。
- 观察玉米籽粒的形态,包括籽粒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2. 玉米内部结构观察- 取玉米籽粒,用剪刀沿中线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
- 观察玉米籽粒的胚乳,了解其颜色、质地等。
- 观察玉米籽粒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等。
- 使用显微镜观察玉米籽粒的胚乳和胚,观察其细胞结构。
3. 玉米生长周期观察- 观察玉米从播种到成熟的全过程,记录其生长周期中的关键阶段,如发芽、分蘖、拔节、抽穗、开花、结果等。
4. 玉米形态与生长条件的关系观察- 观察不同光照、水分、温度等条件下玉米的生长情况,分析其形态与生长条件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玉米外部形态观察结果- 玉米植株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一般在1-2米之间。
- 玉米叶片为长条形,排列为互生,叶色为绿色。
- 玉米穗为长圆锥形,穗长一般在20-30厘米之间,穗宽约5-10厘米。
- 玉米籽粒为长椭圆形,颜色为黄色或白色,大小不一。
2. 玉米内部结构观察结果- 玉米籽粒的胚乳为白色,质地细腻,含有丰富的淀粉。
- 玉米籽粒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胚根发育成根,子叶储存营养物质。
- 显微镜下观察玉米籽粒的胚乳和胚,可见胚乳细胞呈多边形,胚细胞呈长方形。
3. 玉米生长周期观察结果- 玉米从播种到成熟的全过程大约需要90-120天。
南瓜种子实验报告(3篇)
![南瓜种子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ddcb1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5.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南瓜种子的结构特点。
2. 探究南瓜种子发芽所需的环境条件。
3. 观察南瓜种子发芽过程,掌握种子萌发的原理。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南瓜种子是南瓜的繁殖体,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
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乳储存营养物质,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等环境条件。
三、实验器材及用品1. 南瓜种子(新鲜、饱满)50粒。
2. 容器(塑料杯、玻璃杯等)5个。
3. 吸水纸或土壤。
4. 温度计。
5. 量筒。
6. 纱布或保鲜膜。
7. 记录纸和笔。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南瓜种子洗净,晾干备用。
2. 设置实验组别:将5个容器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和5号。
3. 实验组别设置:- 1号组:将吸水纸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将南瓜种子均匀摆放在吸水纸上,用保鲜膜封口。
- 2号组:将土壤放入容器中,将南瓜种子均匀摆放在土壤上,用保鲜膜封口。
- 3号组:将南瓜种子均匀摆放在容器中,用保鲜膜封口,不加水,不盖土壤。
- 4号组:将南瓜种子均匀摆放在容器中,用保鲜膜封口,放入冰箱冷藏。
- 5号组:将南瓜种子均匀摆放在容器中,用保鲜膜封口,放在黑暗环境中。
4.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各组南瓜种子的发芽情况,记录发芽时间、发芽数量、生长状态等。
5. 实验结束:待所有南瓜种子发芽后,记录最终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1号组:南瓜种子在吸水纸上的发芽时间较快,发芽数量较多,生长状态良好。
2. 2号组:南瓜种子在土壤中的发芽时间较慢,发芽数量较少,生长状态一般。
3. 3号组:南瓜种子在无水和土壤条件下的发芽时间较慢,发芽数量较少,生长状态较差。
4. 4号组:南瓜种子在冷藏条件下的发芽时间较慢,发芽数量较少,生长状态较差。
5. 5号组:南瓜种子在黑暗环境中的发芽时间较慢,发芽数量较少,生长状态较差。
六、实验结论1. 南瓜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等环境条件。
植物种子各种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各种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6cfb86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c.png)
一、实验目的1. 探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不同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 了解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阶段的结构变化。
3. 学习植物种子萌发实验的操作方法和观察技巧。
二、实验材料1. 绿豆种子:50粒2. 玉米种子:50粒3. 菜豆种子:50粒4. 透明塑料杯:3个5. 脱脂棉:适量6. 水:适量7. 碘液:适量8. 放大镜:1个9. 镊子:1把三、实验步骤1. 将绿豆、玉米、菜豆种子分别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12小时。
2. 将浸泡好的种子取出,用镊子将种子分别放入3个透明塑料杯中。
3. 在每个塑料杯中放入适量的脱脂棉,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上。
4. 将3个塑料杯分别放置在光照、黑暗、恒温(25℃)的环境中。
5. 每天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并记录数据。
6.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结构变化,并用碘液染色观察胚乳。
7. 实验持续7天。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子萌发过程中,光照、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光照条件下,绿豆、玉米、菜豆种子均能正常萌发;在黑暗条件下,绿豆、玉米种子萌发较好,而菜豆种子萌发较差。
这说明光照对植物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而温度对植物种子萌发影响不大。
2. 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阶段的结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
在胚芽生长过程中,子叶逐渐展开,形成叶片。
胚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逐渐被胚轴、胚芽吸收。
3. 种子结构观察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绿豆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轴、胚根、胚芽和子叶;玉米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轴、胚根、胚芽和子叶;菜豆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轴、胚根、胚芽和子叶。
五、实验结论1. 光照对植物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而温度对植物种子萌发影响不大。
2. 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
3. 绿豆、玉米、菜豆种子结构相似,均包括种皮、胚乳、胚轴、胚根、胚芽和子叶。
生物实验报告__观察种子的结构(建文)
![生物实验报告__观察种子的结构(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83ed84dd3383c4ba4cd209.png)
二、下面是“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二示玉米种子的纵剖面,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一所示的[ ]线剖开的。
()在图二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 ],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玉米种子外层是,所以,玉米种子其实是一个。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日期
班级
第组
姓名
实验追求
、学会解剖和观察种子的方法。、认识种子的结构。
实验器材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解剖刀、解剖针、镊子、放大镜、培养皿、碘液、等。
步骤
与
方法
一、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观察外形
.浸泡和未浸泡的菜豆种子,你会发现浸泡的种子体积变,用手捏一捏浸泡的和未浸泡的菜豆种子,你会发现浸泡的种子变。
展示交流:
、菜豆种子的结构分为几部分?
、根据种皮的特点,推测种皮的作用。
、整个菜豆种子中哪部分占的体积最大?为什么?
、胚芽、胚轴、胚根哪一部分明显连于豆瓣上?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观察外形
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找到胚的位置。和菜豆种子相比玉米的种皮(和果皮)容易剥离吗?
、观察内部结构
.把玉米粒平放在培养皿里,用解剖刀在正中间纵向切开。
.在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上有个斑痕是,用手挤压浸泡的种子,你会发现水会从冒出来。
、观察内部结构
.用解剖刀在种脐的对侧划开一个小口,小心剥去种皮,会看到肥厚的“豆瓣”,这种肥厚的豆瓣叫子叶,数一数有片,里面储存着。
.小心分开子叶,用放大镜观察内部。对照课本页图—辨认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的位置及关系,尝试用铅笔画出菜豆种子内部结构图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种子观察和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观察和发芽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3bd84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5.png)
种子观察和发芽实验报告种子观察和发芽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植物的种子。
2.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探究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开发学生探索种子发芽的兴趣。
3.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有所拓展,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通过提问和解答让学生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二.实验原理:狭义上说,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
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
种子还有多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实验器材及用品:吸水纸(可用软纸代替),土壤溶液澄清液,放大镜,直尺,标签纸,记录纸,各种种子(超市购买),豌豆种子及豌豆苗(不同时期),土壤,栽培容器等四.实验过程:1.观察各类种子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因种类不同而异。
大小:种子大小的差异悬殊,椰子的种子很大,油菜、芝麻的种子形状:蚕豆、菜豆为肾脏形,豌豆、龙眼为圆球状;花生为椭圆形;瓜类的种子多为扁圆形。
颜色:以褐色和黑色较多,但也有其他颜色,例如豆类种子就有黑、红、绿、黄、白等色。
光滑度:种子表面有的光滑发亮、也有的暗淡或粗糙。
2.重点观察黄豆种子的发芽过程试验步骤:1)种子的选择及准备:选用黄豆、绿豆植物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
原因是这些种子容易取得、发芽快、现象明显2)种子进行实验前,均置于水(只要不是高温的)中2小时进3)绿豆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照的强弱有没有关系呢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我设计以下实验来证明控制——条件种子发芽实验记录表1.要改变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光照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2.要改变的条件:温度不改变的条件:水光照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中,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3.要改变的条件:光照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光照组和黑暗组的实验记录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玉米纵切试验实验报告
![玉米纵切试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5c139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3.png)
五、实验结论
1. 玉米种子中含有淀粉和蛋白质,淀粉存在于胚乳中,蛋白质存在于胚中;
2. 通过碘酒和浓硝酸处理,可以观察到玉米种子中淀粉和蛋白质的存在;
3. 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各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3. 当碘酒中的种子胚乳明显变蓝、浓硝酸中的种子胚明显变黄时,立即捞出,用清水漂洗干净;
4. 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在碘酒中,玉米种子胚乳部分变蓝,说明玉米种子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液会变蓝,这是淀粉的特性,可以用来检测淀粉的存在。
2. 在浓硝酸中,玉米种子胚部分变黄,说明玉米种子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遇硝酸会变黄,这是蛋白质的特性。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浓硝酸;
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观察现象时要细致,避免误判。
七、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拓展
1. 可以通过对比实验,观察不同植物种子中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
2. 可以研究玉米种子中淀粉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3. 可以探究玉米种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萌发情况。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2. 验证玉米种子中淀粉的存在;
3. 了解玉米种子中各部分的功能。
二、实验材料
1. 成熟玉米种子;
2. 碘酒;
3. 浓硝酸;
4. 纵切刀;
5. 滴管;
6. 白瓷盘;
7. 清水。
三、实验步骤
1. 将成熟玉米种子洗净,用纵切刀沿中线纵切为二;
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d90afe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b.png)
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一、实验目的: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并了解其组织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原理: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是植物种子的最初形态。
由外到内分为种皮、种鞘和种仁。
种皮是由表皮细胞组成的保护层,种鞘是由胚珠出芽器官多倍化产生的提供营养的层,种仁是种子萌发时提供养分的主要部分。
种子的内部构造对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材料:白豆、刀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植物解剖刀;仪器:投影仪。
四、实验步骤:1.取一颗白豆,用刀子将种皮剥离,将种子放在盖玻片上。
2.用显微镜放大观察种子的形态。
3.将种子放在投影仪下,通过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形态和内部构造,同时进行投影。
4.将切片的种子放在载玻片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种子的组织结构。
五、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放大观察,可以看到白豆种子的外形为椭圆形,种皮呈黄绿色。
将切片的种子放在载玻片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种子的内部构造。
种子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种皮、种鞘和种仁。
种皮由表皮细胞组成,外层表皮细胞紧密排列,内层表皮细胞松散排列,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种鞘是提供营养的层,由胚珠出芽器官多倍化产生,可以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种仁是种子萌发时提供养分的主要部分,含有胚乳细胞和存储物质。
六、实验分析: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白豆种子的内部构造,并了解了种子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种子的内部构造对于种子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种皮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种鞘可以提供营养和能量,种仁可以供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种子生长和发育的机制,为植物育种和生物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八、实验思考:1.种子的内部构造和功能在不同植物种类之间是否存在差异?2.种子的组织结构和营养物质的分布是否随着种子的发育而变化?3.种子的内部构造是否与种子的萌发能力和生长发育有关?4.种子的内部构造是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1.《植物解剖学实验教程》,张希筠等著。
解剖种子观察实验报告
![解剖种子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0129b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2.png)
一、实验目的1. 认识种子及其基本结构。
2. 学习观察和识别种子的内部构造。
3. 了解不同种子结构的异同,加深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1. 种子:菜豆、玉米、花生、小麦等。
2. 实验器材:刀片、放大镜、镊子、滴管、碘液、解剖盘、白纸。
三、实验步骤1. 种子的准备:选取新鲜、成熟、饱满的种子,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使种子吸水膨胀,便于解剖。
2. 种子的解剖:- 取一粒浸泡好的种子,放在解剖盘上。
- 用刀片轻轻划开种子的表皮,观察种子的外形特征。
- 用镊子取出种子内部的胚,放在白纸上。
-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胚的结构。
3. 种子的内部结构观察:- 观察胚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 识别胚的各个部分,包括子叶、胚轴、胚根、胚芽等。
- 观察子叶的数量、形状、颜色等特征。
- 观察胚轴的长度、粗细等特征。
- 观察胚根的长度、粗细等特征。
- 观察胚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4. 种子的染色实验:- 取一粒浸泡好的玉米种子,用刀片将其纵切。
- 用滴管滴加碘液于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
- 观察胚乳被染成浅蓝色的现象。
四、实验结果1. 菜豆种子:外形扁平,子叶两片,胚轴较短,胚根较长,胚芽较小。
2. 玉米种子:外形椭圆形,子叶一片,胚轴较长,胚根较短,胚芽较大。
3. 花生种子:外形圆形,子叶两片,胚轴较短,胚根较长,胚芽较小。
4. 小麦种子:外形扁平,子叶两片,胚轴较短,胚根较长,胚芽较小。
在玉米种子的染色实验中,胚乳被染成浅蓝色。
五、实验结论1. 种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包含胚、子叶、胚轴、胚根、胚芽等部分。
2. 不同种子的结构存在差异,但基本结构相似。
3. 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重要部分,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种子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种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同时,我也学会了观察和识别种子的内部构造,为今后学习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打下了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我认真观察、仔细记录,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acc0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7.png)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组成和功能。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活页本、铅笔、草图纸、实验种子(如:豆子、南瓜子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种子:选择一颗种子,例如豆子或南瓜子。
2.制作活页本:将活页本的一页用铅笔画上横线,以便在上面做标记和填写观察结果。
3.观察外部特征:将种子放在活页本上,用裁剪刀轻轻剖开种子的外壳,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页本上。
4.制作种子横切片:用剪刀将种子沿着中轴线剪成两半,再用刀片将其中一半切成薄片,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
5.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放大倍数,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页本上。
6.颜色观察:观察种子的颜色,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页本上。
7.完成草图:仔细观察种子的各个部分,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节,绘制草图,并标明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特征。
四、实验结果分析:1.外部特征观察结果:种子的外壳是坚硬而光滑的,往往呈现椭圆形或椭球形,外壳颜色也有所差异。
2.内部结构观察结果:种子的内部结构通常包括胚乳和胚。
胚乳是种子中有机物贮存的部分,是给种子提供营养的重要成分。
胚乳通常呈白色或黄色,且呈现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有些种子的胚乳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如豆子;而有些种子的胚乳很小,如南瓜子。
胚是种子的未来植物,通常位于胚乳顶部或底部。
根部是由胚中的根母细胞发育而来,而胚轴是由胚中的另一部分细胞发育而来。
胚轴在显微镜下可见,呈弯曲状,并且有铸孔、胚苞叶和真叶等不同的结构。
五、实验结论:1.种子的结构通常包括外壳、胚乳和胚。
2.外壳是种子的保护层,可以保护胚乳和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4.胚是种子的未来植物,包括根部和胚轴,能够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发育。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使用的种子要干燥,避免受潮和腐烂。
2.在切割种子时,要小心操作,以免划伤手指。
3.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以便观察到细节。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5f6c097627284b73f2425055.png)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评分标准
实验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实验目的:1、学会观察解剖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2、认识玉米种子的结构
材料用具:已浸软的玉米种子、碘液、刀片、放大镜、培养皿
方法步骤:1、取已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其外形。
2、将玉米种子平放在实验桌上,用刀片沿种子的中线纵切,用放大镜观察其
内部结构(果皮种皮、胚乳、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3、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用另一切面涂匀),观察切面各部分的
颜色变化。
实验报告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纵向切开。
2、画出玉米种子的纵切面图,将各部分结构的名称标出,颜色变化的请标明。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13632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4.png)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实验器材:
显微镜、刀片、玻璃片、三角板、甜豆、玉米种子、车前草种子、葫芦种子。
实验步骤:
1. 清洗种子:将各种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
2. 制取玻璃片载片:在一张干净的玻璃片上放置一滴清水,然后将三角板的尖部放在玻璃片上,使其单侧挂在玻璃片上,便于后续操作。
3. 制作草本横切片:将车前草种子平放在玻璃片上,用刀片切下其一侧,使其形成横切片。
4. 制作甜豆、玉米、葫芦的长切片:将甜豆、玉米、葫芦分别用刀片切成长切片。
5. 将制作好的切片盖上载片,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结果:
观察甜豆、玉米、葫芦三种种子的切片,我们发现它们都具有下列特征:
1. 种子外壳:由外向内分别为子叶、胚乳和胚珠。
子叶为保护种子的盾状物;胚乳为种子贮藏的主要物质,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和营养物质;胚珠为种子发芽的起点。
2. 种子芽:包括下胚芽和上胚芽,下胚芽发育成根,上胚芽发育成真正的种子。
3. 细胞结构:观察到细胞壁、原生质、细胞核、叶绿体等细胞器官组成了种子的内部结构。
在车前草种子的横切片中,我们还观察到了大量的细胞间隙,这是由于细胞增生导致的,为种子发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甜豆、玉米、葫芦和车前草等种子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种子的外壳能够保护种子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种子芽是种子的生命力所在,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新的个体。
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同种子的细胞结构存在差异,这反映了种子适应不同环境和生存需求的进化过程。
玉米解剖观察实验报告(3篇)
![玉米解剖观察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1afda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2.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种子的结构及其组成;2. 观察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包括胚、胚乳、种皮等;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器材1. 玉米种子;2. 培养皿;3. 刀片;4. 碘液;5. 放大镜;6. 解剖针;7. 滴管;8. 解剖盘。
三、实验步骤1. 取一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放在培养皿中,观察其外形;2. 在培养皿中用左手按紧玉米种子,右手持刀片,沿着隆起的一侧从中央纵向剖开,切成对称的两半;3. 借助放大镜观察辨认,可识别玉米种子的胚和胚乳的界限;4. 在剖面滴1滴碘液,再借助放大镜观察,可以清晰地辨识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5. 用解剖针轻轻的挑起胚的两端,靠上部的是胚芽,靠下部的是胚根,中间挑不动的是胚轴;6. 观察胚轴上的一片薄膜状的大子叶与胚轴相连,紧贴在胚乳;7. 观察胚乳的质地和颜色,记录观察结果;8. 整理实验器材,将玉米种子剖面的结构画出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玉米种子剖面的结构如下:- 外面包着的一层未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不易剥落、紧贴在一起的果皮和种皮;- 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剖面下角呈黄褐色的部分是胚;- 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2. 玉米种子的胚乳富含淀粉,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3.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了解到玉米种子的结构及其组成,为今后的生物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玉米种子的解剖观察,我们了解了玉米种子的结构及其组成,掌握了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观察、动手和思考能力,为今后的生物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 观察时要仔细,认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认识到生物学实验的重要性,实验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实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作出假设——。
(假设依据——植物是由种子长出来的,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种子也应有相应的结构。)
三、实验步骤
(一)观察蚕豆种子的结构
(外部形态:一看二捏三挤压;内部结构:四去五撕六观察。)
1、观察外部形态
a.看——蚕豆种子的形态。(椭圆形,略扁平。)在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上有个斑痕是;
2、对比: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的各个部分。
3、推测: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生长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四)探讨交流,得出结论。
(五)整理仪器。
实验结果
蚕豆种子的结构有:和胚。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胚包括(、、和);
植物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胚根发育成植物的,胚芽发育成植物的和。胚轴发育成连接和的部分,子叶提供,最后消失。
b.撕——用手撕开种皮,感受其柔韧性,思考种皮有作用。
c.观察——小心去掉其中一片子叶,使用放大镜观察内部。对照课本63页5-1图片把实物中的胚芽、胚轴、胚根、子叶位置对应清楚。
3、绘制结构图
用铅笔画出蚕豆种子内部结构图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二)观察发芽阶段蚕豆种子的结构
1、观察: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实验名称
探究植物种子的结构
实验日期
月 日
班级
姓名
组长记录员操作员,。
实验目标
(1)认识种子的结构.
(2)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实验器材
培养皿、片、放大镜、镊子、干的菜豆种子、浸软的菜豆种子、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步
骤
发现问题——土壤里的种子长出了嫩芽继而长成茁壮的庄稼,种子怎么就长成了高大的植物呢?跟种子的结构有关吗?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种子有哪些结构呢?
b.捏——浸泡和未浸泡的蚕豆种子,发现浸泡的种子体积变_____,捏一捏浸泡的和未浸泡的蚕豆种子,发现浸泡的种子变_____。
c.挤压——用手挤压浸泡的种子,你会发现水会从冒出来。
2、观察内部结构
a.去——用左手拇指摁住豆粒,用刀片在种脐的对侧划开一个小口,小心剥去种皮,会看到肥厚的“豆瓣”(子叶),数一数,有____片,里面储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