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对宗教的研究
社会学对宗教的研究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宗教一直都是人们心中最根本的信仰之一。
宗教文化和信仰对人类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对宗教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宗教的社会学定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宗教作为社会现象的一种,也被社会学家研究到。
社会学通过研究宗教信仰、组织、行为和文化等方面,来探讨人们在宗教里的各种社会现象,理解宗教的社会本质和功能。
宗教的社会学定义在不同的社会学领域有不同的解释。
在国际上公认的社会学家Emile Durkheim的定义中,宗教是指“一系列合理相互关联的相信,表现在对超自然存在的敬畏和其他信条、道德原则的宣扬和推崇上”。
换言之,宗教是一种对无形、超自然存在的信仰,它是一种超越自然界的信仰和文化系统,是为寻求超自然的解释和意义而存在的。
二、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其社会功能也是多样的。
社会学家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分析宗教,认为宗教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宗教可以提供一种价值信仰系统,给人们指引和约束。
宗教信仰提供了一种对人生意义和精神超验的解释,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宗教信仰还能向人们传达一种关爱、同情和无私的精神,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其次,宗教组织为社会提供了服务和救济。
宗教组织为信徒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服务,包括精神支持、助人为乐、发展个人潜力等,同时也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救济和援助,变相达到社会治安的维护。
再次,宗教的参与可以促进社会的凝聚和团结。
宗教不同的信已和各自族裔、地域、语言和文化的社会群体有关,宗教的出现,就是对这些群体进行统一和凝聚的一个象征。
宗教的聚会、活动、庆典等活动,可以通过信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彼此的理解和互信。
三、宗教对社会的影响除了其社会功能外,宗教还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宗教原本是一种抱持人们寻找宇宙意义和理财的信仰,但在社会交往之中,宗教信仰受到了其他社会成分、地域、与政治体制等多个层面影响,产生了重大的变化。
1-3.《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引言》
[译者按:以下是未刊译稿。
仅作为此次讲习班教学资料使用。
请勿引用、转载。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引言一个现代欧洲文化世界的后裔,在处理普遍历史问题(Universalgeschichtliche Probleme)时,都不免会合乎情理地问:究竟哪些情势一起作用,导致了那些在西方,并且仅仅在西方这里,才出现的文化现象——而这些现象,至少我们通常都以为,它们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效力?只有在西方,“科学”才发展到了一个我们今天承认为有效的阶段。
在西方之外,特别是在印度、中国、巴比伦和埃及,也存在经验知识,对世界问题和生活问题的反思,极高深的哲学乃至神学的生活智慧(不过,一种系统神学的充分发展只出现在受到希腊影响的基督教世界,而此外只在伊斯兰世界和印度的几个教派中稍现端倪),以及达到非同寻常的精微程度的知识和观察。
但在巴比伦和其它地方,天文学缺乏希腊人最初赋予它的数学基础,当然,这使得巴比伦星象学的发展尤其令人惊叹。
印度的几何学缺乏理性的“证明”,后者又是希腊精神的一个产物,希腊精神还率先创造了力学和物理学。
虽然印度的自然科学在观察的方面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但却缺乏理性的实验(它发端于古代,但本质上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和现代的实验室,因此,印度的医学虽然在经验和技术上高度发达,但却缺乏生物学,特别是生物化学的基础。
在西方之外的所有文化地区都缺乏一种理性的化学。
高度发达的中国历史著述缺乏修昔底德实事求是的程式(Pragma)。
在印度我们可以找到马基雅维利的先驱,但亚洲所有的国家学说都缺乏亚里士多德那种系统的途径(Systematik),特别是理性的概念。
对于理性的法律学说来说,尽管在印度(弥曼差派)出现了这种学说的萌芽,而且在近东存在全面的法典编纂,但印度和其它地方的所有法律著作都缺乏罗马法和受罗马法训练的西方法律的严格法学图式和思想方式。
此外,只有西方才知道教会法这样的形态。
艺术的情形也一样。
其他民族的音乐听觉,和我们今天相比,似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加敏锐的程度,至少也毫不逊色。
大四宗教学教案宗教哲学与宗教社会学
大四宗教学教案宗教哲学与宗教社会学宗教学教案:宗教哲学与宗教社会学宗教学是研究宗教的学科,主要包括宗教哲学和宗教社会学两个重要分支。
宗教哲学研究宗教的本质、内涵和宗教信仰的哲学思考,而宗教社会学则从社会学角度探究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大四宗教学课程中宗教哲学与宗教社会学的教学内容。
一、宗教哲学宗教哲学是对宗教信仰与宗教实践的哲学解释与思考。
宗教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宗教的本质和存在意义、宗教与理性的关系、宗教信仰的起源和发展等。
以下是针对大四宗教学课程的宗教哲学教学内容的介绍:1. 宗教哲学概述- 宗教哲学的定义与范畴- 宗教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宗教哲学的研究方法2. 宗教本体论- 不同宗教的本体论观点- 宗教的存在与神的存在- 宗教信仰与个人信仰的关系3. 宗教经验与宗教信仰- 宗教经验的内涵与类型- 信仰与知识的关系- 宗教信仰的哲学意义4. 宗教伦理与道德- 宗教伦理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道德规范与伦理观念- 宗教哲学对伦理问题的解释与反思5. 宗教与科学- 宗教与科学的对立与融合- 宗教观点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科学的局限性与宗教的补充作用二、宗教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是研究宗教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的学科。
宗教社会学关注的问题包括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组织与宗教团体的社会结构、宗教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等。
以下是针对大四宗教学课程的宗教社会学教学内容的介绍:1. 宗教社会学概述- 宗教社会学的定义与特点-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宗教社会学的发展与流派2. 宗教组织与宗教团体- 宗教组织的类型与结构- 宗教团体的社会功能与组织形式 - 宗教领袖与宗教权威3. 宗教与社会变迁- 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 宗教与社会政治发展的互动- 宗教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与影响4. 宗教与社会问题- 宗教在社会问题解决中的角色 - 宗教对社会秩序与道德的影响 - 宗教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关系5. 宗教多样性与宗教交流- 宗教的多样性与宗教差异的理解- 宗教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宗教多元主义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三、教学方法与评估1.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实例引导与案例分析- 学生研究报告与小组讨论2. 教学评估- 平时成绩- 学期论文- 期末考试结语:通过宗教哲学与宗教社会学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宗教的思想与实践的本质,掌握宗教信仰与社会的关联,拓展对宗教的独立思考能力。
《宗教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宗教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宗教社会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社会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学时 2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本教材将首先介绍宗教社会学的性质与特点、研究对象与范围,然后介绍几种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宗教进行界定。
本教材将重点探讨宗教性的意义系统之获得与维系,分析神义论在宗教性意义系统中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并勘定宗教性的意义系统之社会实在基础;以功能主义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宗教与社会秩序之间的互动,及宗教的各种功能;就世俗化与去世俗化两种势力和趋势的对立与共存--此为该教材新增内容--等问题进行深入和广泛的讨论,展现国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各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并阐发授课者本人的理解;本课还将对举世瞩目的公共生活中的宗教(新增内容)、新兴宗教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将回归中国境遇,深入探讨宗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复杂的互动关系,以期昭示正确理解中国境遇中的宗教问题之路径与视野。
二、课程教学要求为了教好、学好这门课程,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向,介绍学科前沿动态,讲述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论观点;学生应该按照教师的要求,阅读有关文献并积极完成关于社会现象的课堂讨论。
教师要注意讲清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学生应积极进行思考,反思社会问题,并形成自己的正确观点,以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
有条件的话,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学的一般理论;分析、讨论和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法;课堂讨论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1. 教学内容:(1)宗教社会学的性质与特点(2)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3)宗教社会学简史2. 重点、难点提示:(1)宗教社会学的性质与特点(2)宗教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范式第二章宗教社会学研究方法摘要(4学时)1. 教学内容:(1)研究类别的划分与若干重要概念简介(2)抽样(3)几种基本的研究方式2. 重点、难点提示:(1)研究类型的划分(2)研究方式第三章社会学视野中的宗教定义与本质( 4学时)1. 教学内容:(1)定义问题(2)本质问题再探(3)宗教的构成要素(4)宗教类型2. 重点、难点提示:(1)宗教类型第四章宗教性的意义系统(4学时)1. 教学内容:(1)宗教与意义系统(2)神义论问题(3)宗教意义的社会实在基础2. 重点、难点提示:(1)神义论(2)宗教意义第五章宗教与社会秩序(4学时)1. 教学内容:(1)宗教与秩序的维系(2)宗教的社会功能的复杂性(3)宗教与社会冲突(4)宗教与社会变迁2. 重点、难点提示:(1)宗教的社会功能(2)社会变迁第六章世俗化与神圣化:两股奔涌不息的浪潮(4学时)1.教学内容:(1)世俗化释义与世俗化理论简史(2)世俗化探源(3)世俗化的类型与表现形式(4)世界的去世俗化(5)世俗化与去世俗化的对立与共存2.重点、难点提示:(1)世俗化探源(2)世俗化与去世俗化的对立与共存第七章现代社会中的新兴宗教运动(4学时)。
人类学如何研究和解释宗教和宗教行为?
人类学如何研究和解释宗教和宗教行为?一、宗教研究的定义和目标宗教研究是人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旨在研究和解释不同文化中的宗教现象和宗教行为。
宗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需要和信仰体系,通过对宗教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1. 宗教研究的定义:宗教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研究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对宗教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宗教学家试图理解宗教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2. 宗教研究的目标:宗教研究的目标是揭示宗教的本质和功能,深入了解宗教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宗教信仰、仪式、神话等方面的分析,宗教学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宗教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
二、宗教行为的研究方法宗教行为是宗教的核心组成部分,研究宗教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宗教的功能和影响力。
人类学家通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田野调查、参与观察和历史研究等,来揭示宗教行为的本质和意义。
1. 田野调查:宗教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田野调查,通过直接观察和参与研究对象的宗教仪式和活动,人类学家可以深入了解宗教行为的细节和背后的文化意义。
2. 参与观察:宗教学家常常参与研究对象的宗教活动,并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宗教行为和宗教信仰的内涵。
参与观察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得更真实、全面的数据,并建立起与研究对象的信任关系。
三、宗教解释的理论框架人类学家利用多种理论框架来解释宗教现象和宗教行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宗教的起源、发展和变化,并试图解释宗教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1. 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宗教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它通过提供道德规范、社会秩序和集体认同来维系社会的稳定。
它强调宗教的集体性和社会功能,例如宗教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培养道德观念等。
2. 个体与宗教关系的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个体与宗教的关系。
它认为宗教满足了人类个体的精神需求,例如寻求安慰、理解人生意义等。
社会学研究中的宗教问题
社会学研究中的宗教问题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它涉及到人类信仰、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与社会变革、宗教与身份认同、宗教与文化全球化等方面论述社会学研究中的宗教问题。
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社会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宗教可以提供信仰、教义和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产生影响,从而形成社会道德秩序。
其次,宗教也可以提供心理抚慰和安慰,缓解人们的身心压力和疾病,帮助人们建立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此外,宗教也可以成为社会团结的纽带,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承。
最后,宗教也可以促进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和民主化进程。
宗教与社会变革宗教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互动的。
宗教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变革,而社会变革也可能对宗教产生影响。
举个例子,宗教可能会对社会的变革提供反对力量,甚至会成为变革的阻力。
然而,宗教也会带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例如,马丁·路德·金牧师领导的非暴力民权运动,便是一个宗教力量为主导的社会变革。
宗教与身份认同宗教成为建立个人和群体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坚定程度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自我认同的建立和维持。
而且,许多宗教还会对信徒建立特定的集体认同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例如,伊斯兰教中的信徒基本上都要完成五次日常礼拜,参与天数繁忙和其他宗教节日中的集体祷告,这样他们就会彼此认同为一个虔诚的群体,分享相似的处境和对宗教的忠诚感。
宗教与文化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宗教也不断地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对宗教的影响,不仅仅是宗教的传播和扩散,而且还有一些深刻的内在影响,从而对地方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和儒家思想,经过了深入的研究和对比,和西方传统文化中的柏拉图哲学理念相结合,发展出了一个新的道路,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
宗教学复习资料
宗教学复习资料宗教学概论复习题一、填空1、宗教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等)根据崇拜对象的数量:多神教、独尊一神教、二元神教、一神教等根据宗教的形成方式分为:自发(自然)宗教与人为宗教2被称为西方宗教学之父的是(麦克斯。
缪勒)3宗教观念主要包括了(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神性观念)三个方面。
4英国学者泰勒在其名著()中提出并论证了宗教起源的万物有灵论观点。
5恩格斯把原始社会中的宗教又称为()。
6宗教节庆:佛诞节(农历4月8日)、涅槃节(农历2月15日)、基督教复活节、穆罕默德升天遨游朝觐耶路撒冷的(登霄节)、易卜拉欣受安拉启示宰羊代子献祭的(古尔邦节)、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悟道的成道节(农历12月8日)、8以色列人的民族宗教是()。
9主教制(天主教、新教安立甘宗);长老制(加尔文宗);公理制(公理会、浸礼会)10基督教神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上帝论)、(基督论)、(教会论)等。
11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包括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等。
12印度教的三大纲领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二、判断题1在原始宗教中,(自然属性)是宗教的主要方面。
2在古典宗教中,(社会属性)是宗教的主要方面。
3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4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5在原始社会中,祖先崇拜一般是在鬼魂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在宗教团体的组织形式上,佛教、伊斯兰教实行的寺院制。
7基督教《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8“上帝已死神学”是一种唯物主义学说。
9宗教与科学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10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神话的思维方式是“原逻辑”的。
11“缘起”学说构成了整个佛教哲学的理论基础。
12艺术与宗教都是在作为共同根源的社会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两种不同的文化活动。
13宗教信仰率与人口集约化程度之间存在反比的函数关系。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1.调查研究:通过问卷、面谈等方法获取大量数据,从而分析社会现象。
2.实验研究:将社会现象转化为实验的条件,控制变量,系统地研究社会现象。
3.内容分析: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其中的社会现象。
4.历史研究:研究过去的社会现象,了解社会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社会问题的根源。
5.田野调查:深入到社会现场进行观察、记录和交流,获取真实的社会信息和亲身经验。
6.比较研究:比较不同社会现象之间的异同点,探讨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7.理论研究:通过对社会学理论的建构和批判,发展和完善社会学知识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107个常用研究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107个常用研究方法人文社会科学是关注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学科,包括了众多学科领域,如历史、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等。
在进行研究时需要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以获取信息、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107个常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一、史料研究类方法1. 档案研究法:利用政府机构、团体、企业等组织的档案文件,了解社会历史、政治制度、经济变迁、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资料。
2. 口述史研究法:采访社会中的老年人、致力于某个领域的专家、知名人士等通过他们的回忆和叙述,了解社会中特定区域某个时期的生活情况和社会变迁。
3. 报纸文献研究法: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体所刊登的报道文献集,了解某个领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4. 文献查阅法: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来了解特定的历史、文化、艺术、哲学、宗教等领域的相关知识。
5. 常识推断法:通过个人的常识和认知推断出某个现象、事件的内涵。
二、实证研究类方法6. 实验法:通过专业实验设备和标准程序进行实验,以得出科学结论。
7.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然后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研究对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8. 观察法:通过观察被研究对象所展现的特点,揭示事件和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
9. 统计分析法:结合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利用统计学原理探讨问题,求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
10. 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对研究对象生态、环境、社会和物质生活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更深入了解社会问题。
三、比较研究类方法11. 比较法:通过对多个国家、地区、时期、行业、企业、政治制度等进行比较,揭示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深入了解某个问题。
12. 历史比较法: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研究得出历史上的某个社会或国家的运作模式、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等。
13. 地域比较法:对不同地域的人文社会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不同地域地方文化特色与差异,增进地区之间相互理解。
学习宗教研究的方法
学习宗教研究的方法
学习宗教研究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献研究:通过阅读宗教经典、宗教史书籍、宗教哲学著作等文献,了解和分析宗教的历史、理论、教义等内容,深入理解宗教的思
想体系和发展。
2. 田野调查:在宗教活动场所、宗教社群、寺庙或教堂等实地进行
观察和访谈,了解宗教信仰者的行为、仪式、习俗等,理解宗教的实
践和社会影响。
3. 比较研究:将不同宗教之间的信仰、仪式、教义等进行对比分析,识别宗教之间的异同点,探讨宗教的普遍性和个别性。
4. 符号分析:通过分析宗教符号、象征和意象等,研究宗教言说和
象征系统,探索宗教符号背后的意义和功能。
5. 理论研究:运用宗教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人类学理论等进行分
析和解释,对宗教现象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6. 历史研究:通过对宗教历史的考察和研究,了解宗教的起源、发
展和变迁,探讨宗教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7. 心理学研究: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宗教信仰对个体心
理和行为的影响,深入理解宗教的个体层面。
总的来说,宗教研究的方法是多元的,需要结合不同学科和方法,
以全面和深入的方式研究宗教现象。
宗教学概论
宗教学概论一、名词解释①比较宗教学:以宗教史为基础,通过对各种宗教的比较,研究宗教现象的特殊性和共同性的学科。
研究重点:宗教起源和宗教发展问题。
②宗教心理学:宗教心理学注重个体体验和个体心理,力图从个体的主观体验的描述对人类的宗教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开辟了从主题角度研究宗教的新思路。
(宗教心理的创始人: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民族心理学—对语言,神话和宗教,道德发展规律之探讨》“恐惧感”、敬畏感2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宗教经验”。
) ③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原始崇拜。
“图腾”一词源于美洲印第安人语,意为“他的族类”、“他的亲属”或“他的氏族标记”。
④宗教的定义:宗教是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超自然的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的社会文化体系。
——吕大吉二、填空1.宗教学的诞生1)宗教学的创始人是英籍德国学者——麦克斯·缪勒;2)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神话学等多门学科;3)由麦克斯·缪勒撰写的《宗教学导论》是宗教学这门学科问世的标志,是宗教学的开山奠基之作。
2.宗教的历史发展:氏族-部落宗教 —民族-国家宗教——世界宗教3.氏族-部落宗教: (血缘关系为纽带) ·共同性(自然地异己力量)·民主性(种族的繁衍和生存)·神权的全民性(全民的意志) ·神性的自然特征(自然压迫下的产物)·神的平等性·分工需要,民主选举,无固定神职人员自发、粗浅、分散的宗教传说,礼仪 禁忌·民族-国家宗教:(地缘关系为纽带)·社会性(社会的异己力量)·阶级性(奴隶主的意志)·神行的社会特征(社会压迫下的产物)·神的分级化·神职人员的职业化和是世袭化·严密的组织形式和较系统的神学理论4.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包括宗教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马克思韦伯理论分析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用一句话赞扬韦伯:“历来登上 学术舞台的角色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英国传记作家D·G麦克雷说:“我相信,韦伯对我们 来说的确就是一座迷宫。”
美国社会学家根瑟·罗思认为:“韦伯是惟一能 同卡尔·马克思相提并论的思想家”。
谢谢亲们!
一 样 的 特 征 。 韦 伯 的 理 想 形 式 成
但 它 却 不 会 与 任 何 特 定 的 现 象 有
多 现 象 提 供 的 某 些 特 征 和 成 分 所
以 这 样 子 归 纳 : 一 个 理 想 的 形 式
义 ( 又 称 为 人 文 主 义 社 会 学 ) 。
自 德 语 , 意 为 理 解 ) 的 理 论 和 反
关于马克斯韦伯 的理论分析
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 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 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 和影响力的思想家。韦伯最初在柏林大 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续于维也纳大学、 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对于当时德国 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 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 国宪法的起草设计。是同泰勒和法约尔 同一历史时期,并且对西方古典管理理 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是公认的现代 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 一,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 远的,他的成就开创了比较社会学、理解社 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指出了理性对于近代 资本主义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系统的阐 释了东西方宗教伦理差异对于社会现代性以 及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他和迪尔凯姆 被认为是宗教社会学最早的开创者,也是宏 观社会学的集大成者。其学术成就之宏大精 深,影响之深远,在社会学界乃至整个世界 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上都是空前绝后的,他的 思想体现了一个博大的智慧之神。
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
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导读:一对于一个像宗教那样的复杂而又庞大的对象,用一两句话清楚明白地下个定义,那是一桩很难做到的事。
古今中外宗教品种繁多,情况……*一对于一个像宗教那样的复杂而又庞大的对象,用一两句话清楚明白地下个定义,那是一桩很难做到的事。
古今中外宗教品种繁多,情况千差万别,一个专业学者虽穷毕生之力也难窥其全貌;更难升堂入奥,曲尽其妙。
如果执意要对宗教下个断然的判断,说它是什么,难免会闹出瞎子摸象似的笑话。
科学的宗教定义必须揭示一切宗教必然具有的本质规定性,使之适用于一切宗教。
但学者越是对古往今来的各种宗教有广泛的了解,就越是感到难以做到这一点。
无论我们从那一方面来确定宗教的本质和涵义,似乎都可以找到例外的情形。
特别是近百余年来,随着宗教学术研究的发展,宗教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应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宗教,他们笔下的宗教定义展现出了千姿百态的多样性。
近代宗教学的奠基人弗雷德里赫麦克斯缪勒(Friedrich Max Mǜller 1823-1900)谈到这种状况时使用了这样的措辞:各种宗教定义从其出现不久,立刻就会激起另一个断然否定它的定义。
看来,世界上有多少宗教,就会有多少宗教的定义,而坚持不同宗教定义的人们之间的敌意,几乎不亚于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之间的对立。
(注:弗麦缪勒:《宗教的起源和发展》,1972年印度重印版,第21页。
)此种宗教定义多元化的趋势,近年来在我国的宗教研究者之中也有所表现,他们对此问题也有不同的意见。
我认为,这种众说纷纭的情况,并非什么混乱局面,而是宗教研究日趋深入,对宗教的理解更加全面的反映。
企图一劳永逸地作出了断,既无必要,更无可能。
学者的任务应该是认真研究这种多元化的趋势,分析各种宗教学说的内容,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使我们对此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为准确的理解。
这种研究不是终结不同意见的讨论,而是把这种讨论推向更新的境界和更高的水平。
比较宗教学的历史渊源和研究方法
比较宗教学的历史渊源和研究方法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和文化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文化的交融,宗教成为全球性的话题,比较宗教学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关注。
本文将探讨比较宗教学的历史渊源和研究方法。
一、比较宗教学的历史渊源比较宗教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期,当时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开始尝试比较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
在19世纪,学者们开始运用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尝试理解宗教现象,并将宗教所表现出的文化现象视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这种比较宗教学的理论被称为“宗教比较法”。
随着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发展,比较宗教学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20世纪初,美国学者霍华德·E·韦斯特发起了一项研究,他将宗教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角度来比较宗教信仰。
这种研究方法也被称为“文化比较法”。
二、比较宗教学的研究方法比较宗教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以下是比较宗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1.文化比较法文化比较法通过研究不同宗教信仰所表现出的文化现象来比较不同宗教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忽略了宗教信仰本身的内在因素。
2.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将不同宗教的发展历史作为比较的主要依据。
通过比较不同宗教的历史演变,人们可以了解其发展趋势和演变过程。
3.哲学比较法哲学比较法试图比较不同宗教信仰的哲学思想以及它们对主题、宇宙和人性的理解。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的发展趋势和演变过程。
4.宗教比较法宗教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宗教信仰的教义、仪式、神话等方面,来揭示宗教信仰的异同点。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宗教信仰的本质和人们对上帝或神的认识。
通过上述研究方法的使用,比较宗教学家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准确的信息和数据,从而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宗教文化现象的本质与内涵。
三、总结比较宗教学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研究,它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理解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社会宗教学
这一时期的特点大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由翻译带来的学科资料的建设开始起步,其次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提出了许多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看法。如果说80年代初期的“南北论争”还只限于少数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方面进行纯理论的讨论的话,这一时期的这类论文则注重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必然性,从实践上分析过去几十年在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方面的教训与经验,绝大多数文章比较客观地评价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正负功能。这一时期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由于没有一支稳定的翻译队伍,因而翻译的著作和论文数量有限,质量上也存在一国外研究的最新动向,因而研究课题比较随意和陈旧。
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回顾
高师宁
宗教社会学是一门在西方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其历史至今只有一百年。宗教社会学的鼻祖当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与法国社会学家艾米尔·杜尔凯姆,然而就该学科的思想渊源而言,远则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留下的关于社会、国家等论域的思想遗产,近可联系到社会学创始人孔德的动力与静力社会学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等思想的影响。一百年来,宗教社会学的发展大致遵循韦伯关于宗教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和杜尔凯姆关于宗教与社会整合关系的理论这两个方向,先后形成了功能主义、进化论、冲突论、现象学学派、互动论等流派,在研究方向上经历了从重理论到重应用再到理论又再到应用等四个基本阶段,在研究范围上从主要宗教的功能研究,拓展到宗教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与社会生活、宗教组织、宗教运动等方面的研究。
社会学研究方法有
社会学研究方法有
以下几种常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获取一定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特定社会问题。
2. 参与观察:研究者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参与某个社会群体的活动,通过亲身经验观察和记录,了解该社会群体的行为、文化和价值观等。
3. 访谈研究:通过与特定人群进行深入交谈,获取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经验和态度,以揭示社会现象和心理。
4. 案例研究:通过分析个别事件、组织或群体的情况,提供深入了解某种现象的依据,以推进理论和实践。
5.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整理和分析大量文献资料,揭示某个主题或领域的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等。
宗教社会学相关书籍
宗教社会学相关书籍宗教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宗教现象与社会关系的学科,通过深入分析宗教在社会中的角色、功能和变革,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宗教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下是几本相关的书籍,将通过对这些书籍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一篇内容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文章。
1.《宗教社会学导论(第4版)》:作者是约翰·H·林德,这本书是宗教社会学的经典教材之一。
书中提供了对宗教社会学的综合性介绍,包括宗教社会学的历史与方法论、宗教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概念以及宗教变革与现代社会的互动等内容。
适合初学者了解宗教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向。
2.《宗教社会学》:作者是彼得·L·伯格,这本书对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书中涵盖了宗教社会学的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并通过丰富的案例研究展示了宗教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表现与影响。
此外,作者也探讨了宗教与社会变革、宗教与政治争议以及宗教经验的个体化等前沿议题。
3.《宗教与社会:理论与实践》:作者是顾明远,这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结合宗教学的相关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宗教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书中不仅关注宗教对社会的影响,也探讨了宗教在社会中的定位、宗教表象与社会观念的相互关系、宗教的社会功能以及宗教组织与社会结构的互动等问题。
此外,作者还引入了中国的宗教社会学研究,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种本土化的分析框架。
4.《宗教变迁:社会学视角》:作者是丛蒂娅·维伦波帕,这本书通过比较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宗教变迁案例,分析了宗教变化与社会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作者以社会学的观点来解读宗教的变迁,并提供了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方法来研究宗教变革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适合对宗教与社会关系的变化有兴趣的读者。
综上所述,上述书籍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深入探讨了宗教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研究者,都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获得对宗教与社会关系的全面认知,并通过所提供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宗教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宗教研究方法讲记
宗教研究方法讲记许多研究者认为宗教的多元性是它的一大特色,而宗教研究的方法也是宗教学科的基础。
宗教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文明,即公元前三世纪的古希腊神话时期,从那时起,宗教学者们就不断地思考、研究宗教,并构建出一系列有关宗教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宗教研究的几种不同方法,包括历史叙事分析、宗教社会学研究、行为科学研究和文本研究。
历史叙事分析是一种宗教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分析历史记录来理解宗教的发展过程。
这种方法认为宗教形式的变化是由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宗教思想的变迁则是由社会变迁、宗教实践、宗教认知等因素决定的。
因此,研究者通常会深入研究过去对宗教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了解宗教的发展变化。
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叙事分析的研究有:芬斯兹的《宗教的发展》、安泰德的《宗教的文化变迁》和瓦雷洛特的《神秘宗教的变迁》。
宗教社会学研究是宗教研究的另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了解宗教的社会概念、宗教的社会应用以及宗教对社会的影响。
宗教社会学研究以宗教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宗教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如宗教结构与社会结构,宗教治理与社会治理,宗教价值体系和社会价值体系等。
宗教社会学研究注重实证研究,系统分析宗教社会状态、宗教社会关系及宗教社会变迁,其代表性的研究有沃尔范特的《宗教社会学》、布拉夫的《宗教社会学概论》和瓦雷的《宗教信仰与社会文化》。
行为科学研究是宗教研究的另一种方法,它把宗教当作一种心理行为,认为宗教的运作受到社会、文化、价值观以及个人历史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并对宗教过程施以科学的分析方法,探讨宗教的机制和因果关系。
行为科学研究也可以用来研究宗教文化、宗教社会和宗教实践等,一些有代表性的行为科学研究有拉耶塞斯的《宗教研究:行为科学的方法论》和伊万的《宗教的心理学》。
此外,文本研究是另一种宗教研究方法,它把宗教文学中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宗教思想及其在某种历史时期内的变迁。
文本研究基于宗教文本,分析宗教历史、文化和宗教理论,以便深入理解宗教思想和历史变迁。
《宗教社会学》课程笔记
《宗教社会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总论一、宗教社会学的性质与特点1. 宗教社会学的性质宗教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结合了宗教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专注于研究宗教现象与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作用。
宗教社会学的主要性质包括:- 学术性:宗教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它追求客观、理性的研究方法。
- 交叉性:宗教社会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化研究等。
- 实践性: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社会实践,如政策制定、社会管理等领域。
2. 宗教社会学的特点宗教社会学具有以下特点:- 实证性:宗教社会学依赖实证研究,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支持理论。
- 多维性:宗教社会学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分析宗教现象,包括个体信仰、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等。
- 动态性:宗教社会学关注宗教随时间变化的社会过程和功能。
- 相对性:宗教社会学认识到宗教现象的多样性和相对性,避免以单一标准评价所有宗教。
二、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1.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宗教信仰:个人和群体的信仰内容、信仰形成和变迁。
- 宗教行为:宗教实践、仪式、节日庆典等。
- 宗教组织:宗教团体、教会、寺庙等组织结构和管理。
- 宗教制度:宗教的法律、规则、传统等制度性因素。
- 宗教文化:宗教对艺术、文学、音乐等文化领域的影响。
2.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主要包括:- 宗教与社会结构:研究宗教如何影响社会分层、社会阶级和社会群体。
- 宗教与社会变迁:探讨宗教在社会变革、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
- 宗教与社会控制:分析宗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规范行为和价值观。
- 宗教与社会化:研究宗教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如身份认同、道德教育等。
- 宗教与心理健康:探讨宗教信仰和实践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宗教社会学的发展1. 宗教社会学的形成宗教社会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社会学家开始关注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所 谢燕清: xieyanqingnj@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社会学与宗教 • 社会学研究宗教的方法 • 社会学研究宗教的方法论立场
社会学与宗教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宗教研究
– 宗教乃是社会现象之一,是社会学关注的一 个重要领域
•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 社会分析和伦理分析综合在一起,社会被认为是有 目的地,“是”和“应是”的分析没有区别开来
• 形成一些基本概念
– 社会、宗教、义务、存在的基本规律性和合法性
社会学与宗教
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发展阶段
– 怀疑论和思辩(Skepticism and Speculation)
• 大转换
– 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家,如马基亚维里、霍布斯、 曼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维柯 » 牛顿的机械哲学、笛卡儿的人类中心认识论、 培根的经验主义 。宗教神性论的自然法则受 到置疑 » 思索着一个富裕、安全的社会如何可能。社会 系统论应运而生,机械论的、有机论的、控制 论的、符号学的等
社会学研究宗教的方法
社会学最常见的两个理论模式
– 功能理论
• 强调稳定性而忽视冲突与变迁; • 缺乏历史观点,注重静态和现实的分析,忽视动 态历史的分析; • 认为对于现代生活,宗教的传统形式不可缺少; • 功能主义一旦由分析工具变成一种社会哲学,就 会陷入循环论证; • 功能主义总是倾向得出保守的结论 。
• 专业态度
– 在实地研究中,研究者要在移情(empathy)和超然 (detachment)之间保持平衡。
• 唯物主义、还原论、行为主义、实证主义、进化 论、宗教象征的解经学等。
社会学与宗教
社会学经典三大家与宗教研究
– 马克思
• 次序问题
– 早年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基督教研究多有评述 – 后来发现解放问题与现实基础更加密切,转而研究 经济学问题,宗教问题作为上层建筑成为一个次要 问题 。
• 宗教信仰起源的历史或心理学研究
– 敌意和贬义的还原论 » 宗教常常被还原为气候、恐惧、忽视、教会的 戏法等原因 » 比较关注宗教对社会控制的作用
• 怀疑论哲学家摧毁了以上各时代的理论框架 ,为 革命铺平了道路社会学与宗教宗教Fra bibliotek会学研究的发展阶段
– 保守和浪漫的反动(Conservative and Romantic Reaction)
社会学研究宗教的方法论立场
社会学研究宗教的出发点
– 结合论
• 宗教乃是社会的一种结合 ; • 代表人物
– 1864年,库兰治出版了《古代城市》,认为古代 宗教促进了社会的有机结合,社会结构孕育产生了 宗教 – 麦克斯· 缪勒的历史观和进化论, – 历史法学派的吉尔克、索姆、库兰治的历史研究、 – 巴霍芬、拉策尔、斯宾塞、弗雷泽、列维-布留尔、 施密特、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的民族学研究。
• 文献法 • 调查法
– 定量 – 定性
– 客观性
• 价值判断搁置
– 社会学家不关心超自然本身,但关心超自然 对体验者行为的影响,“社会学家处理那些 可以测量、观察和检验的事实”
社会学研究宗教的方法
社会学分析方法
– 历史分析(Historical Analysis)。社会学家也 可以使用历史资料来研究宗教与社会互动模 式。 – 跨文化分析(Cross-Cultural Analysis)。 – 实验法(Experimentation)。 – 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Survey Research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 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 冲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根源 • 理论的局限表现在
– 过分强调社会紧张、不和谐,在解释社会凝聚性、 合作方面有欠缺; – 过分强调冲突起因的利己性,重蹈简化论的覆辙; – 过分强调经济利己主义的冲突,忽视其他因素。
社会学研究宗教的方法论立场
社会学研究宗教的出发点
– 补偿论
• 宗教乃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补偿 。
– 关注宗教的象征含义和功能 – 忽视其负面功能和弊病
社会学与宗教
社会学经典三大家与宗教研究
– 韦伯
• 德国学者
– 偏重考察宗教的精神面向 – 施莱尔马赫坚持认为宗教是感觉而非理智的。 – 蒂利希主张宗教必须从内部理解,强调神秘体验的 重要性 – 特洛尔奇重视宗教史上物质与精神力量的相互作用, 尤其是宗教类型学
– 冲突理论
• 把冲突看成是社会分裂的一个根源
– 马克思的观点提供了关键性的启示,他认为人的行 动受利益驱使,利益之争引发冲突,由此导致社会 按利益的不同分裂成若干集团和阶层。 – 宗教冲突是利益冲突的一种形式,印巴分治的重要 原因就是宗教分野,印度次大陆文化的分裂上升到 民族和国家的对峙。
社会学研究宗教的方法
– 启蒙时代形成的观点
• 代表人物。
– 圣西门晚年就认识到宗教的社会补偿作用 ; – 孔德进一步强调宗教的社会意义,晚年甚至创立人 类教 – 马克思、列宁也是持怜悯的态度,认为宗教是“叹 息”、“抗议”和“鸦片”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里,宗教是一种心理替代的手 段
• 宗教为现实中遭遇不幸和心理受挫的人,提供了 心理空间和组织空间,逃避社会压力,获得安慰 和替代性补偿的手段
社会学最常见的两个理论模式
– 冲突理论
• 冲突也是社会整合的一个来源。
– 这与前面所说并不矛盾,乃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前 者强调的是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后者强调的 是利益集团内部面临外部压力的团结。犹太人是一 个突出的例子。
• 冲突是内生于宗教的一个基本因素。
– 不同的宗教之间展开的圣战,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 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教派之间的战争,天主教对新教 教派的镇压,伊斯兰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地战争 – 回族穆斯林里的老教打击马明心开创的哲合忍耶派
社会学与宗教
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发展阶段
– 传统的社会思想(Traditional Social Thought)
• 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研究 • 思想来源庞杂
– 柏拉图的理想主义、亚里斯多德派的目的论、斯多 葛的自然法则、奥古斯丁的社会理想主义以及各种 中世纪学者的理论 。
• 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混淆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命题
– 对人格理论的关注和他自己的加尔文教的家庭背景 有关系 – 他个人的精神焦虑可能特别提醒他注意到加尔文宗 在新教徒中制造的关于救赎的深刻焦虑,由此引发 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动力
• 世界著名宗教比较研究,形成了诸多的命题和分 析框架。
社会学研究宗教的方法
社会学视角
– 经验材料
社会学与宗教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宗教研究
– 宗教乃是社会现象之一,是社会学关注的一 个重要领域
• 社会学形成了五对基本的对立概念
– 社区/共同体-社会(Community-Society)。传统社 会是紧密联系的人群共同体,而现代社会的流动性 则打破了这一紧密关系。 – 权威-权力(Authority-Power)。权威出现在传统社 会,与角色、地位以及一定的社会网络有关系,而 权力则体现在现代国家和新兴工业社会里,非个性、 制度化、更具强迫性、科层化、官僚化。 – 地位-阶级(Status-Class)。地位体现在传统社会 中,是等级体制的反映,这种等级体制相对稳定而 且矛盾被遮盖。现代社会里,等级体制被摧垮,新 的阶级关系产生,矛盾表面化。 – 神圣性-世俗性(Sacred-Secular)。 – 成员-外来者(Membership-Alienationa)。在传统 社会里,每个人都是某个共同体的成员,并且主要 和相当熟悉的人和其他共同体来往。而在现代社会 里,每个人都要脱离自己原属的共同体,以外来者 身份闯荡社会。
社会学与宗教
社会学经典三大家与宗教研究
– 涂尔干
• 从对社会团结的关注转移到宗教的研究 • 宗教体现社会团结,现代社会本身就是团结的基 础
– 原始宗教作为基本论据 – 现代宗教社会学里有关注宗教在社会里的发散性或 平行形式 » 鲁克曼的“无形宗教”,帕森斯的“宗教私人 化”,贝拉的“国民宗教”
• 用社会学主义克服个人主义
• 浪漫主义者谴责这两个革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 革命)给个人和社区带来的非人后果,声称宗教 不能被随意唾弃 • 保守主义者则认为个人由社会决定,社会决定于 神。 • 圣西门和涂尔干、伯杰
– 强调宗教整合或稳定功能 – 宗教被定义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社团, – 反复讨论其作为媒介性组织和结构的意义
– 现代社会理论(Modern Social Theory)
– 马克思提出了宗教鸦片论,指出在人类的拓荒历程 中,是现实困苦的表达和一种抵御困苦的防御措施。 马克思强调,当产生宗教的所有社会条件没有被革 命所去除时,宗教是不能被废除的 – 恩格斯甚至提出当社会主义最终取代天主教时,其 自身也将带有一些宗教特点。 – 西方社会学者因此观察认为,社会主义在苏联有宗 教化倾向,这种观察和贝拉的国民宗教理论有关。 – 列宁和亚历山大死后复起传说的共性与东正教传统
社会学与宗教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宗教研究
– 宗教乃是社会现象之一,是社会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领 域
• 其他研究
–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1841)贡献在 于把宗教的非人间的、异化的力量归结为人本主义的东 西 – 托克维尔的《美国的民主》(1835-1840)则探讨了基于 社会地位群体的新教和罗马天主教构成的各种类型宗教 狂团体和泛神论团体在民主社会中的表现 – 弗里德里克· 勒· 普莱的《欧洲工人》(1855) – 与教会密切相关的社会改良运动 » 法国、德国的天主教会,英美的一些新教教会对社 会问题特别是与教会密切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早期的西方社会学家相当 多一开始的职业是教士(clergymen)或修士 (seminari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