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气体的吸收与吸收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1923 年,W.G.Whitman 和 W.K.Lewis 提出“双膜理论”; 1935 年,Higbie 提出“渗透膜理论”;1958 年,Toor 和 Marchello 提出了“膜——渗透理论”。
尽管如此,双膜理论至今仍然是工程上讨论气体的吸收机理的理论 基础。
⑴吸收过程的物理模型
pA
触面积。则:
NA = yA·uA·S
若吸收质 A 服从理想气体行为。则有:
pA =
nA V
RT
=
yA·RT
dpA dz
=
-α·yA·yB·uA
=
-α·
pA RT
·
pB RT
·uA
-α
= (RT)2·pA·pB·uA
则:
(RT)2 NA = yA·uA·S = -αpB
dpA dz
S RT
Stefan’s Law
收剂间无显著的化学变化(有微弱的化学反应)。
煤气
例如:用“洗油”吸收焦炉气中的苯
洗油(贫油)
焦炉气
粗苯回收
煤气
来自氨回收
焦炉气
富油(送粗苯加工)
富油
⑵化学吸收
所谓化学吸收是指,在吸收过程中,吸收质与吸收剂间发生了强烈的
化学变化。吸收过程主要是化学过程。
例如:用 93% 的硫酸吸收 SO3
转化气
93%H2SO4
理由: 在气体的吸收生产实际中,气体
气相扩散
液相扩散
CA
和吸收剂均处于湍流状态。 【结论 1 】
气膜 界 液膜 面
若上述假设成立,则:吸收过程的阻力应“全部”集中在两个滞流膜
层(双膜)上。
原因:
Why?
气相主体中吸收质以分子扩散的形 式穿气膜;吸收质通过界面后,仍然以
分子扩散的形式穿过液膜。
假设Ⅱ:在相界面处,气-液相吸 收质总是处于一种溶解平衡状态(理想 化);在“气膜”一方,吸收质的压强 为 pAi ;在“液膜”一方,吸收质的浓 度为 CAi。
液膜扩散速率
吸收质分子 A 通过扩散,穿过液膜的扩散
速率。
这两个扩散步骤,不论哪一个是控制步骤,我们只需知道其中一个
扩散速率,便可知道总吸收速率。
⑴气膜吸收速率方程
隔板
①Stefan定律
由隔板实验不难发现,扩散中影响 A 的压强降
A
B
的主要因素有: 【吸收质的浓度 yA】
体系Ⅰ
yA
体系Ⅱ
yB
来自百度文库
体系Ⅰ中 yA 越大,产生的压强降越大。
一常量。若令: RT
则: kg = αpB z
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测定pAi值?
NA = kg·S(pA - pAi)
气膜吸收速率方程
式中,kg 称为气膜吸收系数,单位 为 mol·m-2·s-1·Pa-1。
⑵液膜吸收速率方程 液膜吸收速率实际上就是指吸收质 A 穿过液膜的扩散速率。与气膜吸
(SO3)
吸收
尾气
来自SO2转化
吸收原理 SO3 + H2O = H2SO4
产品 (98%H2SO4)
本节仅就气体的“物理吸
收”问题进行讨论。
问题:
我们知道,过程速率可表示为: 推动力
过程速率 = 阻力
问,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是什 么?其“阻力”又是什么?
2.气体的吸收机理——双膜理论
要讨论气体吸收的过程速率,确定其推动力、阻力,首先须搞清楚 其吸收机理。关于气体的吸收机理是一个争论较多的问题。
pA
pAi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气相扩散
CAi
液相扩散
CA
【结论 2 】
气膜 界 液膜
面
气相传质过程的推动力 pA - pAi (吸收质A的压强差)
液相传质过程的推动力 CAi - CA (吸收质A的浓度差)
理由: 气体中分子扩散的推动力
是压强差;液体中分子扩散的 推动力是浓度差。
上述讨论就是“双膜”理 论的要点。
该理论的建立,把十分复 杂的吸收过程大为简化。
3.吸收速率方程
从“双膜”理论的讨论不难看出,吸收质从气相转入液相的吸收过 程可描述为:
气相主体 吸收质 A
分子扩散
分子扩散
相界面
穿过气膜
穿过液膜
液相主体 吸收质 A
即,吸收速率包含着两个方面:
气膜扩散速率
吸收质分子 A 通过扩散,穿过气膜的扩散
速率。
②气膜吸收速率方程
将 Stefan’s Law 定积分,即:
∫pAi
pA dpA = pAi - pA = - (pA - pAi)
∫z 0
dz
=
z
于是:
NA
=
(RT)2 -αpB
dpA dz
S RT
=
(RT)2 αpB
1 z
S RT
(pA
-
pAi)
若吸收在恒温、恒压、流速不变的条件下,上式中 RT/(α·pB·z)为
一、气体的吸收过程 二、强化吸收的主要途径 三、填料吸收塔
一、气体的吸收过程
1.吸收过程的基本类型
气体的吸收在此是指,以(适当的)液体作吸收剂,吸收气相中某
种气体(吸收质)的过程。
在化工生产中,气体的吸收过程基本上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
学吸收”两种类型。 ⑴物理吸收
洗油(贫油)
所谓物理吸收是指,在吸收过程中,吸收质与吸
打开 隔板
【介质 B 的浓度 yB】
体系Ⅱ中 yB 越大,越有利于 A 的扩散,使 A
A
B
的压强降越大。
uA
uB
【扩散速度 uA、uB】
A 的压强降与 A 和 B 的扩散速度有关,两者的速度差(uA - uB )
越大,产生的压强降越大。
此外,A 的压强降还与其扩散距离 z有关。若 z 越大,产生的压强降
收速率方程引出同理,液膜吸收速率方程可写为:
NA’= kl·S(CAi - CA)
式中, kl 称为液膜吸收系数,单位为 m·s-1。
对于稳定的吸收过程,相互接触的
气、液两相存在着稳定的界面,界面两 侧各有一个很薄的滞流膜层,吸收质是 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此二膜层。
气相主体
气相扩散
液相主体
液相扩散
CA
气膜 界 液膜 面
⑵吸收过程的机理 假设Ⅰ:两膜外的区域为气相主体
和液相主体;在主体区域,流体处于充 分湍动。
pA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第四章 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与设备
第一节 气体的吸收与吸收塔 第二节 简单蒸馏与蒸馏釜 第三节 精馏与精馏塔 第四节 萃取与萃取设备 第五节 离子交换与离子交换设备 第六节 结晶与结晶设备
第一节 气体的吸收与吸收塔
The absorption of the air and absorb the tower
也越大。 α暂称为比例系数
于是: - dpA =α·yA·yB·dz(uA - uB)
由“双膜”理论可知,吸收质 A 是通过相对静 止的 B 进行扩散。即:
uA - uB = uA 于是:
pA
A
气相主体
pAi
扩散
- dpA =α·yA·yB·dz·uA
气膜 界面
假设,NA 是吸收质 A 的扩散速率,S 为吸收质 A 扩散的面积(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