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内窥镜的使用和维护_陈基明

合集下载

内窥镜设备维护及质量控制

内窥镜设备维护及质量控制

内窥镜设备维护及质量控制1. 引言内窥镜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中。

为了确保内窥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维护和质量控制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本文档将介绍内窥镜设备的维护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2. 内窥镜设备的维护内窥镜设备维护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维护方法:2.1. 定期清洁内窥镜定期清洁内窥镜可以防止积尘和污物对设备造成损害,并保持画面清晰。

清洁步骤如下:1. 使用洁净的纱布或棉布蘸取清水,轻轻擦拭内窥镜的外表面。

2. 使用专用清洁剂清洁内窥镜的光纤和镜片,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内窥镜的镜片。

3. 用干燥的纱布或棉布擦拭内窥镜,确保表面干燥。

2.2. 维护内窥镜连接线内窥镜连接线是内窥镜与显示屏之间的重要纽带,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维护步骤如下:1. 检查连接线是否有损坏或磨损,及时更换损坏的连接线。

2. 检查连接线插头部分是否清洁,如有污物可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清理。

2.3. 注意内窥镜存放环境内窥镜设备的存放环境也很重要,应注意以下事项:1. 内窥镜设备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环境对设备造成损害。

2. 避免内窥镜设备受到强烈的日光直射,以免损坏设备的光纤和镜片。

3. 内窥镜设备的质量控制除了维护,质量控制也是确保内窥镜设备正常工作和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措施:3.1. 定期校准设备内窥镜设备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步骤如下:1. 遵循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校准方法和步骤进行校准。

2. 根据校准结果调整设备参数,确保设备输出的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3.2. 做好设备记录和维护日志记录和维护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日志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记录内容包括设备的使用时间、维护情况、故障记录等。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3.3. 培训操作人员内窥镜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便携内窥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便携内窥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便携内窥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内窥镜是一种医用器械,用于检查人体内部器官或组织。

内窥镜分为刚性内窥镜和柔性内窥镜两种,而本文档所介绍的是便携式柔性内窥镜。

为了提高使用者和被检查者的安全性,以下是该内窥镜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一、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便携式柔性内窥镜前,必须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仔细阅读说明书及使用方法。

2.确认内窥镜是否完好无损,有没有破损、变形等异常情况。

3.确认内窥镜是否完全清洁干净。

4.确认内窥镜电缆是否有折断、缠绕等情况。

5.检查内窥镜镜头是否有明显的划痕或脏污。

6.确认电源充满电,并且插入正确的电源输入端口。

二、安全操作步骤1. 谨慎插入与取出插入和取出内窥镜时,必须要小心,以免伤害被检查者。

在插入和取出时,应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指示进行,若不确定可以请他人协助或者去医院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2. 确保舒适和安全在使用内窥镜之前,必须通过合理的去除杂质技术,以确保被检查者的身体能够承受内窥镜的插入。

同时,内窥镜的插入和取出动作必须缓慢轻柔,同时,不要有急剧的或者突然的动作。

3. 确认医用设备是正确连接好的在使用内窥镜之前,医生必须确认所有医用设备都已经连接正确并呈现出正确操作状态。

确保所有电线和输液管道都已经接口完好无损,并能够正常传输数据和输出满足要求。

4. 确定操作区域在使用内窥镜时,医生必须要确定要检查的操作区域,并确保该区域已经准备好。

必要时,也要使用麻醉剂或其他相应的舒适措施。

5. 监测,记录和观察检查在使用内窥镜时,医生必须时刻监测被检查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关数据和结果。

在检查中,医生还要时刻观察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

6. 安全插入检查在使用内窥镜进行检查时,医生必须始终保持轻插、缓进的方式,同时保持手稳握稳。

在内窥镜到达目标位置时,操作人员必须顺从被检查对象,以确保整个检查过程顺畅,无损伤地进行。

7. 安全取出检查在检查完成之后,操作人员必须缓慢轻柔地将内窥镜取出,以免伤害被检查者。

电子内窥镜维护保养质量控制措施

电子内窥镜维护保养质量控制措施

电子内窥镜维护保养质量控制措施彭任君;肖统生;廖华明;陈锦辉【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the daily maintenance of electronic endoscope in routine work, and strengthen quality control for endoscope, and reduce occurrence of failure, and increase utilization rate of endoscope. Methods: Through skilled grasp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electronic endoscope, and implement the attention items of routine maintenance, and judge and dispose common faults, relevant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endoscopes was proposed. Results: Through a series of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he daily maintenance of endoscope was strengthened, and the failure problems were found and repaired in time. As these measures, the failures were effectively prevented, and the maintenance cost was reduced, an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ndoscope was increased. Conclusion: The perfect daily maintenance of endoscope can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ndoscope, and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endoscope,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Therefore,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endoscope.%目的:探讨电子内窥镜日常维护保养在常规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内窥镜质量控制,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内窥镜使用率.方法:通过分析电子内窥镜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重点维护环节,落实日常维护保养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提出内窥镜相关质量控制措施.结果:所指定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精准实施内窥镜日常维护保养,发现故障问题及时维修,有效防止故障的发生;2016年度较2015年度故障频次下降,每条镜子的平均维修费以及每次平均维修费明显降低,内窥镜使用率得以提高.结论:加强内窥镜日常维护保养与质量控制,提高了内窥镜使用率与设备管理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8(015)004【总页数】5页(P115-119)【关键词】电子内窥镜;维护保养;结构;原理;质量控制【作者】彭任君;肖统生;廖华明;陈锦辉【作者单位】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工程部广东惠州 516003;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工程部广东惠州 516003;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工程部广东惠州516003;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工程部广东惠州 51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9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安全、创伤小、痛苦少、确诊率高、并发症少、痊愈快等优点的各类内窥镜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其使用周期内的质量控制和维护保养是内窥镜检查安全和准确的可靠保证。

医用内窥镜检测设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医用内窥镜检测设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医用内窥镜检测设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医用内窥镜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医疗设备。

为了确保医用内窥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医务人员需要了解其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本文档将介绍医用内窥镜检测设备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内窥镜设备,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患者的安全。

2. 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医用内窥镜检测设备时,医务人员应遵循以下安全操作规程:2.1. 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医用内窥镜时,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交叉感染和受到患者体液的污染。

2.2. 设备检查在每次使用之前,医务人员应对内窥镜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确保所有连接处紧固可靠,不出现松动或漏气情况。

2.3. 操作人员培训只有经过专业培训且熟悉内窥镜设备操作的医务人员才能使用设备。

操作人员应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任何不熟悉操作的人员都不得私自操作设备。

2.4. 患者准备在使用内窥镜设备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患者的麻醉状态、局部清洁和消毒等。

确保患者处于合适的状态,以方便进行检测操作。

2.5. 操作环境和卫生确保内窥镜操作的环境整洁、干净,并且进行定期消毒。

避免操作环境内存在杂物,以免影响操作的正常进行。

2.6. 设备使用在使用内窥镜设备时,医务人员应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注意设备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和显示屏的显示,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7.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内窥镜设备的连接线、电源线等,确保其无损坏。

注意设备的散热情况,保持设备通风良好,并定期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

3. 设备保养规程为了延长医用内窥镜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以下设备保养工作:3.1. 日常清洁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当对内窥镜设备进行清洁工作。

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消毒液清洁设备,注意不将水或其他液体直接喷洒到设备上。

3.2. 维护记录建立设备的维护记录,包括设备的维护日期、维护内容和维护人员的签名等信息。

电子内窥镜的使用和维护_陈基明

电子内窥镜的使用和维护_陈基明

2010年第25卷 05期 V OL.25 No.0597OPERATION & GUARANTEE FOR INSTRUMENTS1 概述医用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

医用电子内窥镜是传统内窥镜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的产物[1]。

通过它能直接观察人体内脏器官的组织形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结合医用内窥镜实施的内外科诊疗技术的诸多优点已为医学界所共识[2]。

电子内窥镜是继第一代硬式胃镜和第二代光导纤维内镜之后的第三代内窥镜。

1983年,美国WelchAllyn 公司研制成功了电子内窥镜,使内窥镜技术跨入电子时代。

所谓电子内窥镜是由导光玻璃纤维束传导冷光照明及由导像纤维束或CCD 传导图像,并由金属网管制成插入管,镜身在各种弯曲状态下都能清晰地观察到人体内腔隙管道的一种集光学、机械、电子的装置[3]。

与CT、B 超图像成像原理不同,电子内窥镜不是通过光学镜头或光导纤维传导图像,而是利用视频处理器内装备的光源发出的光经光导纤维导入受检体腔内,由装配在电子内窥镜先端部的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接收体腔内的反射光,并将光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导线将信号输送到视频处理器,视频处理器将这些电信号经过贮存和处理,最后传输到监视器屏幕上显示出受检脏器的高清晰度的、色彩逼真的图像[4],用于观察和诊断,且可供多人同时观看,有利于教学和会诊,也有利于助手与手术者的紧密配合。

在给病人检查的过程中,电子内窥镜承担着图像的采集与处理的功能。

电子内窥镜在国内大中型医院内镜室的诊断和治疗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整套电子内窥镜包括: 电子内镜、冷光源、视频处理器、显示器和推车等组成[5]。

医用电子内窥镜按技术特性分为:纤维、电子;按用途分为:医学镜——人体,工业镜——机器;按外部特性分为:GIF(胃)、CF(结肠)、JF(十二指肠)、 SIF(小肠)、ENF(鼻咽喉)、CHF(胆道)等;根据视角分为:直视型,侧视型。

电子内窥镜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

电子内窥镜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

关键词:电子内窥镜;工作原理;操作使用;故障处理;维护保养电子内窥镜对患者来说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状少、治疗速度快等优点,对医护人员来说具有高效、确诊率高、安全等优点,在医院临床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但是电子内窥镜的结构复杂,价格也比较贵、人工操作和维修技术难度高,因此电子内窥镜在日常使用中必须重视操作使用、故障处理以及维护保养等问题,否则容易导致电子内窥镜故障,造成医疗成本升高。

一、电子内窥镜的结构电子内窥镜是一种精密的电子光学仪器,在医疗临床方面可以广泛使用,其结构比较复杂,主要可以进行体内直接观察、诊断、治疗。

电子内窥镜一般结合其他设备一起使用,这些设备整体被视为电子内窥镜系统,主要包括纤维镜、电子镜、显示器、光源、图像处理中心、电刀、超声处理中心、记录装置等设备,而电子内窥镜主要包括光学成像系统、CCD、导光束、调节机构等结构[1]。

二、电子内窥镜的工作原理电子内窥镜工作时,光从冷光源发出经导光束和内窥镜传输到待检查体内部位,然后物镜先在CCD上成像,再通光、电和视频信号转换将检查部位的图像传输到视频处理器,最后经过图像处理将其投放在监视器上[2]。

(一)影像处理中心影像处理中心负责将CCD成像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再投放到监视器上,在此过程中电子内窥镜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冷光源的调整和遥控开关对体内的内窥镜进行控制,从而得到色彩、明暗不同的图像。

(二)冷光源冷光源负责提供内窥镜的照明,一般使用氙灯或者卤素灯,这类灯泡外部存在吸收红外线的保护层,因此发光时产生的热量比较少,冷光源的亮度可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调节[3]。

(三)监视器监视器负责将视频信号转换成图像,因为监视器的型号和分辨率会直接影响成像效果,一般医院使用液晶监视器或者CRT监视器。

监视器的选择应该从颜色还原和分辨率两个角度进行选择,监视器成像时不要对监视器的参数进行调节。

三、电子内窥镜的操作使用要点(一)清洗消毒和保养程序医院为了防止电子内窥镜的使用过程中意外感染病菌,需要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相关规定对内窥镜进行清洗,其清洗程序如下:床侧清洗、漏水清洗、水洗、酶洗、清洗、消毒、冲洗、干燥、储藏。

电子内镜的使用与保养修改版

电子内镜的使用与保养修改版
电子内镜的使用与保养
一.电子内镜的成像原理及优点 二.内镜使用中常见故障及原因 三.软性内镜及光学试管的结构说明
四.电子胆道镜的测漏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电子内镜的成像原理及优点
一、 CCD图像传感器介绍: CCD是电子内窥镜的核心器件,其以电荷耦合的方式将光
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传送到视频处理器从而完成图像的传送 和再生。
内镜使用注意事项
❖ 吸引 按钮不需要润滑,润滑剂会使吸引按钮密封 垫膨胀,影响按钮的功能。请勿使用吸引按钮超过 6次。使用前确认吸引按钮没有变形或裂缝。
❖ 请勿用力挤压弯曲部,否则会使弯曲部表面橡胶老 化变形或破裂,而导致漏水。
电子内镜的测漏
❖ 何时测漏? 每次浸泡灭菌前
❖ 测漏时间 每次观察至少30秒
三、电子内窥镜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点:
4、便于教学及临床病例讨论 由于是在监视器屏幕上观察图像,可以供更多人员共同观察学习,进 行病例讨论,同时,也为提高诊断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便于患者的密切配合 由于在监视器上观察图像,因此患者本人也可以直接参与观察,这对 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检查兴趣和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请勿碰撞或弯折视频接头内的电气接点,否则可能 影响与图像处理装置的连接,导致接触不良。
内镜使用注意事项
❖ 在钳子管道中插入手术附件时,应保持镜子 前端角度平直,即没有打角度,以避免附件 刮伤内部管道
❖ 请勿使插入部、通用电缆、视频电缆的盘曲 直径小于10厘米,否则会导致设备损坏。
内镜使用注意事项
电子内镜的灭菌
CCD或者导像束被固定在先端盖上,无法拆卸
一、软性内镜的结构说明
3、 软性内镜弯曲管内部结构
弯曲管龙骨
龙骨

电子内窥镜维护保养质量控制措施

电子内窥镜维护保养质量控制措施

电子内窥镜维护保养质量控制措施作者:向刚来源:《装备维修技术》2020年第18期摘要:分析提高电子内窥镜质量的一些常规维护措施,并针对内窥镜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维护策略。

电子内窥镜的维护是通过加强内窥镜侧漏评估系统和改进内窥镜的维护方案来实现的。

电子内窥镜的有效维护措施和手段,一方面可以提高内窥镜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内窥镜失效的可能性。

关键词:电子内窥镜;维护保养;结构;原理;质量控制随着内窥镜技术发展的程度,被用于临床中因其安全、低创伤、痛苦少、误诊率低、并发症少且其快速恢复。

内窥镜在使用周期内的质量控制和维护是内窥镜安全性和准确性的可靠保证。

电子内窥镜的特点是价格昂贵、结构复杂、易损坏和维护成本高。

因此,操作者和工程师必须加强日常维护,以便能够准确地判断故障并及时处理。

一、电子内窥镜工作原理导光束通过冷光源发出的光,并通过内窥镜传送到待检查的身體部位。

物镜在表面CCD 上捕捉待测部件的图像。

CCD驱动电路通过CCD进行图像采集,CCD将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发出标准视频信号。

光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视频处理器,经过处理和恢复后显示在监视器上。

1.图像处理中心。

图像处理中心处理CCD信号并将其发送到监视器,内窥镜成像中心的成像原理也不同,不能相互连接和使用。

在使用电子内窥镜时,必须确保内窥镜与图像处理中心重合。

否则,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错误。

通过键盘输入数据,调节遥控等功能,调节与光源设备相关的光和暗,观察图像的浓度和颜色变化。

2.冷光源。

冷光源是一种将光传输到内窥镜引导光束并提供内部照明的装置。

氙和卤素灯泡是常用的,这两个灯泡被称为“冷光源”,因为它们是由红外吸收涂层制成的,减少了热量的产生。

内部重心主要集中在灯泡和气泵上面板上有一个亮度调节按钮,可根据检查需要进行调节。

气泵是补充内窥镜的水和空气供应所必需的能量来源,冷光源外的前面板有设置气泵电源开关,一些冷光源模型也为气泵提供了尺寸选择。

内窥镜设备使用与维修

内窥镜设备使用与维修

内窥镜设备使用与维修内窥镜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检查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疾病。

它由一根柔软的长细管组成,端部配有摄像头和照明设备,以便医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器官或组织的内部情况。

内窥镜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是确保其安全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1.准备设备:首先,确保内窥镜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检查设备是否清洁,并确保所有必需的部件和配件完好无损。

2.准备患者:在进行内窥镜检查之前,需要给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其同意。

同时,还需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以确保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3.选择合适的内窥镜:根据需要检查的器官或部位,选择适当类型和尺寸的内窥镜。

不同的内窥镜用于检查不同的器官,例如胃镜用于检查胃部,肠镜用于检查肠道等。

4.检查过程:医生将内窥镜缓慢地插入患者的体腔或器官,并通过摄像头来观察内部情况。

医生可以在患者的显示屏上看到所观察到的图像,并根据这些图像做出诊断。

5.安全操作:在使用内窥镜设备时,医生必须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

这包括正确的插入和退出内窥镜的方法,适当的角度和方向调整,以及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的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内窥镜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在使用前和使用后检查各个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任何故障或损坏,应尽快修复或更换。

2.清洁和消毒:内窥镜在使用后必须彻底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步骤包括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3.零部件更换:如果内窥镜设备的一些零部件损坏或磨损,必须及时更换。

这些零部件可以是光纤、摄像头、照明设备等。

4.校准和调整:内窥镜设备的图像质量和聚焦度可以通过校准和调整来优化。

校准和调整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

5.保养维护:除了定期检查和维修之外,内窥镜设备还需要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

这包括清洁镜面、更换电池、定期更换润滑剂等。

综上所述,内窥镜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是确保设备安全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通过正确操作和及时维护,可以确保内窥镜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帮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电子腹腔镜常见故障判断和维修

电子腹腔镜常见故障判断和维修

电子腹腔镜常见故障判断和维修陈基明;田晓东;林晶【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子腹腔镜的构成、在临床使用中应该沣意的事项及如何维护和保养.归纳总结了该类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较常见的故障及其维修方法.【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0(025)010【总页数】2页(P107-108)【关键词】电子腹腔镜;内窥镜;医疗设备维修【作者】陈基明;田晓东;林晶【作者单位】空军总医院,医学工程科,北京,100142;空军总医院,医学工程科,北京,100142;空军总医院,医学工程科,北京,10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76+.1内窥镜用来观察人体内部体腔,通过它能直接观察到内腔器官的组成形态。

虽然人类很早就试图借助器具来观察人体内的管腔以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但内窥镜的真正发展还是起于近代,一般可将其发展阶段分为:硬管式内窥镜、半可屈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超声与电子内窥镜等阶段。

现在内窥镜已成为医疗诊断和微创手术必不可缺的可靠工具[1]。

医用电子内窥镜是传统内窥镜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的产物[2]。

作为一种重要的微创外科手术,内窥镜(光学内窥镜、光导纤维内窥镜)手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子腹腔镜的问世,是电子内窥镜手术的开端。

电子内窥镜手术除具有普通内窥镜手术创伤小、可减轻患者痛苦、术后恢复快、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等特点外,还具有画面清晰、便于图像保存与传输、远程会诊及教学等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胸腔镜、电子宫腔镜、电子关节镜、电子喉镜、电子胆管镜、电子脑室镜等也将不断问世,为电子内窥镜手术开辟了广阔的领域[3]。

所谓腹腔镜:即镜管前端插入部分采用不锈钢圆管或异形管,内部光学系统为光学镜片的内窥镜。

腹腔镜由镜管(或插入管)、镜片(或传像束)、照明光纤、镜体(或镜身)等部分组成。

腹腔镜虽然品种繁多,但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内部的光学系统是由一系列透镜组成,其作用是把观察到的物体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在观察者的视网膜上。

电子内窥镜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及测漏流程

电子内窥镜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及测漏流程

电子内窥镜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及测漏流程电子内窥镜(Electronic Endoscope)是一种用于观察人体内腔器官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等检测与治疗。

为了确保电子内窥镜的正常使用,提高医疗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必须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同时掌握正确的测漏流程。

一、电子内窥镜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a.清洁:使用专用器械清洗外壳,确保表面清洁干净。

b.接通电源:将电子内窥镜插入电源插座,确保稳定电压供应。

c.连接显示屏:将电子内窥镜与显示屏连接,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d.开机:按下电源按钮,等待电子内窥镜启动。

2.操作流程:a.取出电子内窥镜:将电子内窥镜轻轻取出,避免碰撞和颠簸。

b.确保插入部位干燥:使用专用纸巾或棉球擦拭插入部位,并使用消毒纱布覆盖。

c.插入内窥镜:将电子内窥镜缓慢插入人体腔道,根据需要调整镜头方向。

d.观察并记录:通过显示屏观察人体腔道内的情况,同时记录发现的异常。

e.拔出内窥镜:观察完毕后,将电子内窥镜缓慢拔出,并清洁消毒插入部位。

f.关机:按下电源按钮,将电子内窥镜关闭并拔出电源插座。

g.清洁与消毒:将电子内窥镜进行清洁与消毒,确保器械卫生。

二、电子内窥镜维护保养注意事项:1.暂时不使用时,应保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2.镜头部分应避免接触任何硬物,以防刮擦或损坏镜片。

3.清洁时应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软布,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或有擦伤效果的物品。

4.定期维护和保养,如更换损坏的零件、检查电源线路等,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电子内窥镜测漏流程:1.让电子内窥镜处于关闭状态,确保所有电源已拔出。

2.制备测漏设备:包括负责控制气体流入和流出的压力调节器、阀门,以及密封设备。

3.以上述设备连接电子内窥镜的气体进口,确保连接严密。

4.打开压力调节器,调节至所需的压力和流量,然后关闭阀门。

5.使用湿气搜漏仪或其他合适的仪器,对电子内窥镜进行检测,观察是否有气体泄漏的现象。

视频仪内窥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视频仪内窥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视频仪内窥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视频仪内窥镜在医疗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而在使用这种现代化医疗设备时,为了保证医生和患者的安全,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同时保养也至关重要。

一、安全操作规程1.1 准备工作在操作任何一种现代化医疗设备之前,做好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在使用视频仪内窥镜时,需要做出如下准备:1.环境准备:–确保工作室或手术室干净整洁,并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着装必须符合消毒要求,可以包括手术衣、手套、面罩、帽子等;–保持器材的清洁卫生,消毒仪器、配件及仪器后备库;2.设备准备:–必须在无菌状况下准备所需要的仪器和器械;–确定患者的病情和所需的操作部位。

1.2 操作在使用视频仪内窥镜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态度要认真端正,态度要专业认真;2.进行步骤:–插入镜管前应检查患者是否适宜进行内窥镜检查,并向患者说明检查所需注意事项;–选择适当的镜头和补光灯源;–确保患者身体的安全;–选择合适的介入器械。

1.3 操作结束在操作完成后,医生还需要进行如下工作:1.取出镜头,并检查是否有残余物;2.将内窥镜、器械、镜头等设备进行分类、包装、消毒。

二、保养规程2.1 前期维护在使用视频仪内窥镜之前的预防性维护至关重要,医生需要做如下检查:1.校准镜头、清洁镜头表面;2.检查光源;3.检查使时线。

2.2 操作中维护在诊断或者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也应该维护设备,具体措施需要注意:1.定期调整和质量控制;2.注意仪器的使用时间,根据不同的使用时间选择不同的清洁剂;3.定期更换仪器的零配件。

2.3 后期维护在使用完之后,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向的维护:1.仪器的消毒工作。

2.检查并修复仪器的损坏部位,从而可以避免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次操作;3.进行正确的包装,并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

三、总结视频仪内窥镜是现代医学领域比较重要的技术之一,对于医生、患者以及设备自身的安全都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按照上述的规范操作和维护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范保养,才能确保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在医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优势。

视频内窥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视频内窥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视频内窥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内窥镜已经成为医疗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然而,如果不正确地操作和维护视频内窥镜,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本文将介绍视频内窥镜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视频内窥镜的安全操作1.操作前检查设备在使用视频内窥镜之前,务必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包括:屏幕是否工作正常、光源是否正常、连接线是否完整、探头是否损坏或失效等。

如果设备缺陷或存在问题,则不能继续操作,需要立即向维修人员寻求帮助。

2.准备必要的耗材和消毒物品在操作视频内窥镜时,需要准备必要的耗材和消毒物品,包括:内窥镜导管、清洗液、敷料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消毒酒精、稀释消毒液、消毒过的手套等,用于消毒内窥镜和操作区域。

3.保持卫生在操作视频内窥镜之前,必须保持操作区域的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操作前应洗手,穿戴手套。

4.操作注意事项约束患者的肢体,保证患者的安全,避免在操作时给患者造成伤害。

同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以确保视频内窥镜的正确使用。

5.操作完毕操作结束后,需要拆卸内窥镜和导管,清洗和消毒。

如有损坏或发现缺陷,应及时报告并更换设备。

视频内窥镜的保养规程1.内窥镜的保养为确保视频内窥镜的正常使用寿命,并且保持其完好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内窥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

以下是内窥镜保养的具体方法。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剧烈碰撞和扭曲•内窥镜应保持干燥•在内窥镜污染或损坏时,应及时更换•内窥镜应定期检查,以确保其正常工作2.导管的保养导管是内窥镜中最易污染、損害或变形的部分。

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可以保障导管的使用寿命和功能稳定性。

以下是导管保养的具体方法。

•导管使用后应彻底清洗,并避免其遇到腐蚀性物质•避免揉捏或损坏导管的连接口•导管使用过含铅或抗氧化剂的消毒剂后,要仔细清洗3.其他配件的保养在使用过程中,视频内窥镜的其他配件也需要进行去污、清洁、消毒等保养过程,以防因污染或损坏等原因导致设备的功能受到影响。

电子内窥镜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及测漏流程

电子内窥镜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及测漏流程

电子内窥镜操作规程
1、把软性内镜导光光插头部插入光源导光接口;
2、把主机上内镜电缆与内镜相连接;
3、打开主机电源和光源电源(无先后顺序);
4、软性内镜在第一次连接主机光源时需进行白平衡设定,按主机上W/B健,根据屏幕提示完成操作;
5、确保测光方式是“AUTO”;
6、用完后必须先关掉主机电源,才能撤掉内镜电缆;
7、把软性内镜从光源接口处拔出,进行消毒。

电子内镜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1、经常检查调光电缆是否松动,否则会影响自动调光。

2、经常检查光源主机灯泡寿命,待使用超过500小时,及时购买相关灯泡,以备不测。

3、内镜头部有污物,请用酒精棉球清洁。

4、请定期为内镜测漏。

内窥镜测漏流程
1、内镜盖好防水帽挂于主机上 ;
2、打开光源开关;
3、将测漏器插入主机;
4、检查测漏器压力;
5、测漏器与镜子相连接;
6、充气3秒钟看镜子前头是否漏气;
7、将镜子完全放入水中;
8、使各旋钮均处于放松状态并旋转大小旋钮,检查有无漏气(约30秒);
9、将镜子取出擦干;
10、测漏器与主机分离(约30秒,目的是放掉镜内的气体);
11、测漏器与镜子分离,操作完毕。

医疗器械培训学习电子内窥镜的操作与病变识别()

医疗器械培训学习电子内窥镜的操作与病变识别()

医疗器械培训学习电子内窥镜的操作与病变识别()电子内窥镜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器械,在现代医学诊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通过使用可见光纤和高清摄像机,能够对人体内部进行实时观察和病变识别。

本文将对电子内窥镜的操作与病变识别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医疗器械培训学习者提供帮助。

一、电子内窥镜操作电子内窥镜的操作是使用该医疗器械的基础,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对于提高检查准确性和降低风险非常重要。

以下是电子内窥镜操作的关键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内窥镜检查前,操作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必要的准备。

首先,检查内窥镜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包括清洁和消毒。

其次,确认设备的连接和电源供应是否正常。

最后,与患者沟通,并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材料。

2. 患者准备为了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包括清空患者的胃肠道或其他相关腔道,以确保内窥镜的顺利通过。

3. 镜头进入与导航将电子内窥镜通过自然腔道或创口插入患者体内后,需要进行准确的镜头进入与导航。

操作人员应配合患者的反应,调整镜头位置,以便对所需区域进行全面观察。

4. 图像获取与记录在镜头导航的同时,操作人员应使用设备上的图像采集功能,获取清晰的内窥图像。

同时,操作人员还应记录重要的检查所见,以备后续诊断与分析。

二、病变识别在掌握了电子内窥镜的操作技巧后,进行病变识别是下一步的重要环节。

病变识别要求医护人员对各种病变的特征有清晰的认识,以下是常见病变的识别方法:1. 肿瘤与息肉在进行电子内窥镜检查时,经常会遇到肿瘤和息肉等异常病变。

对于这些病变,通常可以通过形态、颜色、纹理等特征进行初步判断。

此外,镜下染色技术和组织活检等辅助手段也常用于进一步确诊。

2. 溃疡和炎症溃疡和炎症是常见的消化道病变,电子内窥镜检查可帮助准确定位和评估病变的程度。

炎症通常表现为黏膜水肿、充血以及分泌物增加等特征。

而溃疡则具有明显的糜烂或溃疡形态。

3. 出血病变电子内窥镜对出血病变的识别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医用电子内窥镜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常规维护

医用电子内窥镜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常规维护

医用电子内窥镜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常规维护医用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

通过它能直接观察人体内脏器官的组织形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结合医用内窥镜实施的内外科诊疗技术的诸多优点已为医学界所共识。

医用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

通过它能直接观察人体内脏器官的组织形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结合医用内窥镜实施的内外科诊疗技术的诸多优点已为医学界所共识。

内窥镜的历史经历了从硬性光学内窥镜到光导纤维内窥镜再到电子内窥镜的过程。

随着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1983年美国人(雅能Welch Allyn公司)首先发明了电子内窥镜并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内窥镜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随后日本的奥林巴斯、富士潘太克斯等公司也相继开发了各具特色的电子内镜。

电子内窥镜不是通过光学镜头或光导纤维传导图像,而是通过装在内窥镜先端被称为“微型摄像机”的光电耦合元件CCD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再经过图像处理器“重建”高清晰度的、色彩逼真的图像显示在监视器屏幕上。

1 基本组成结构:电子内窥镜的主要结构由CCD耦合腔镜、腔内冷光照明系统、视频处理系统、和显示打印系统等部分组成。

CCD耦合腔镜将CCD耦合器件置于腔镜先端,直接对腔内组织或部位进行直接摄像,经电缆传输信号到图像中心。

2 工作原理:电子内窥镜工作原理是冷光源对所检查或手术部位照明后物镜将被测物体成像在CCD光敏面上,CCD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由电缆传输至视频处理器,经处理还原后显示在监视器上。

CCD光敏面由规律排列的二极管组成,每一个二极管称为一个像素(picture elemont),像素的多寡决定像质的优劣。

目前的制作工艺普遍可达到30~41万像素。

电子内窥镜靶面和有效尺寸为Fi (外径)=2mm左右,而且CCD输出信号的一级放大电路也要包含在2mm的圆柱体积内。

电子内镜设备使用和保养的实践体会

电子内镜设备使用和保养的实践体会

电子内镜设备使用和保养的实践体会吴静【摘要】目的探索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电子内镜设备的使用保养.方法从了解电子内镜设备的结构原理,点检,清洗、消毒、灭菌(Cleaning,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CDS),常见故障预防等方面来达到对内镜进行管理.结果通过在我院关于内镜设备的保养工作的开展,得知我院电子内镜设备使用中最常见的故障为漏水引起的故障及送水送气不畅.结论临床使用科室做好内镜的测漏和CDS,医学工程科做好点检和设备的日常维护,就能最大程度减少设备故障率,从传统的被动的维修模式转变为质量保障的模式,使设备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9(034)003【总页数】3页(P152-154)【关键词】电子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点检;常见故障预防维护【作者】吴静【作者单位】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设备科,安徽合肥 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9引言近几年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装备质量控制管理越来越被重视,本文就电子内镜设备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进行介绍,分为:点检,清洗、消毒、灭菌(Cleaning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CDS),常见故障的预防维护。

我院使用的电子内镜主要是Olympus牌,Olympus牌电子内镜是集光学、电子学、机械于一体的精密设备[1-2],具有操作简单、图像高清等优点[3]。

下面就内镜的基本结构、CDS、点检、常见故障预防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1 Olympus电子内镜的基本结构电子内镜是由先端弯曲部、插入部、操作部、电气接头部四个部分组成:① 先端弯曲部主要是送气送水出口,进行角度弯曲达到采集图像的目的[4];② 插入部是插入病人的体内,各种器械通过它进入病人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③ 操作部是医生通过这个部分进行图像的采集、冻结,送气送水,角度弯曲这些的实现都是通过操作部来进行的;④ 电气接头部是连接主机光源的,图像的传输和信息的处理都是通过它。

电子内窥镜的维护与保养

电子内窥镜的维护与保养

电子内窥镜的维护与保养吴光辉【摘要】电子内窥镜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和治疗手段最基础、最常用的设备,本文以实践摸索和理论分析为基础,介绍电子内窥镜维护和保养前的条件准备、清洗、消毒、灭菌的整个过程,对延长电子内窥镜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0(025)007【总页数】2页(P128-129)【关键词】电子内窥镜;维护保养;内窥镜消毒【作者】吴光辉【作者单位】兵团农七师医院,设备科,新疆,奎屯,833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76+.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电子内窥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子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与保养对延长电子内窥镜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多年实践摸索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从电子内窥镜维护和保养前的条件准备以及清洗、消毒、灭菌来着重介绍电子内窥镜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清洗工具的检查准备: 确认清洗工具没有污染,防水盖内侧没有水滴。

确认清洗工具没有磨损的划痕、裂缝、扭曲、金属与刷毛脱落等。

要注意劣质清洗工具不但不能有效清洗内镜,更易造成内镜破损。

电子内窥镜的清洗分为病例后床侧清洗和洗涤间清洗两种方式。

2.1 病例后床侧清洗(1) 检查诊断完病人后将内镜拔出,立即用纱布蘸上洗涤液擦拭内镜插入部。

(2) 拔下内镜送气、送水按钮,并将内镜放入洗涤液中。

(3) 插入内镜清洗专用按钮。

(4) 来回送气、送水。

(5) 来回吸引洗涤液与空气。

(6) 把按钮与口阀拔下并浸泡在洗涤液中。

对于有抬钳器的内镜, 例如十二指肠镜的清洗如下:连接洗涤管,用洗涤液冲洗抬钳器控制钢丝管道,抬钳器控制钢丝管道口,拔下先端帽,并放入洗液中(这只适用于配备可拆卸先端帽的十二指肠内镜)。

病例后床侧清洗结束后,必须确认防水盖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关闭吸引泵,拔下吸引管和电子内窥镜电缆后,随即盖上防水盖。

切勿把防水盖单独浸泡在水中。

2.2 洗涤间的清洗洗涤间清洗的整个过程包括漏水测试和清洗。

电子内镜的使用与保养修改版共57页文档

电子内镜的使用与保养修改版共57页文档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电子内镜的使用与保养修改版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25卷 05期 V OL.25 No.05
97
OPERATION & GUARANTEE FOR INSTRUMENTS
1 概述
医用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

医用电子内窥镜是传统内窥镜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的产物[1]。

通过它能直接观察人体内脏器官的组织形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结合医用内窥镜实施的内外科诊疗技术的诸多优点已为医学界所共识[2]。

电子内窥镜是继第一代硬式胃镜和第二代光导纤维内镜之后的第三代内窥镜。

1983年,美国WelchAllyn 公司研制成功了电子内窥镜,使内窥镜技术跨入电子时代。

所谓电子内窥镜是由导光玻璃纤维束传导冷光照明及由导像纤维束或CCD 传导图像,并由金属网管制成插入管,镜身在各种弯曲状态下都能清晰地观察到人体内腔隙管道的一种集光学、机械、电子的装置[3]。

与CT、B 超图像成像原理不同,电子内窥镜不是通过光学镜头或光导纤维传导图像,而是利用视频处理器内装备的光源发出的光经光导纤维导入受检体腔内,由装配在电子内窥镜先端部的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接收体腔内的反射光,并将光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导线将信号输送到视频处理器,视频处理器将这些电信号经过贮存和处理,最后传输到监视器屏幕上显示出受检脏器的高清晰度的、色彩逼真的图像[4]
,用于观察和诊断,且可供多人同时观看,有利于教学和会诊,也有利于助手与手术者的紧密配合。

在给病人检查的过程中,电子内窥镜承担着图像的采集与处理的功能。

电子内窥镜在国内大中型医院内镜室的诊断和治疗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整套电子内窥镜包括: 电子内镜、冷光源、视频处理器、显示器和推车等组成[5]。

医用电子内窥镜按技术特性分为:纤维、电子;按用途分为:医学镜——人体,工业镜——机器;按外部特性分为:GIF(胃)、CF(结肠)、JF(十二指肠)、 SIF(小肠)、ENF(鼻咽喉)、CHF(胆道)等;根据视角分为:直视型,侧视型。

2 常见故障现象及使用维护
2.1 漏水
内镜的检查和治疗过程都是在液体环境下进行的,因此,整个镜体的密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常见的导致镜体失去密封性的部位是弯曲橡皮和钳道管[6]。

内镜漏水严重的会导致电子镜图像出现不良现象甚至引起电路板短路烧坏CCD,它是电子内镜的“心脏”部分,维修成本很高;还可能会引起纤维镜像束出现龟裂或彩虹现象,视野模糊;光束变硬变脆,容易折断,亮度减弱;螺旋管脱落,打角度镜身蛇形;电子镜开关按键短路,不能使用其功能等故障。

常见的有:① 弯曲橡皮漏水。

使用质量差的口垫;患者咬住插入部使弯曲橡皮破裂;弯曲橡皮老化引起弯曲橡皮破损;内镜与尖锐附件一起清洗划破弯曲橡皮;钢网破裂扎坏橡皮都会引起弯曲橡皮漏水。

② 钳子管道漏水。

这主要是医生使用不当引起的。

如使用不合适的治疗附件使得钳子管道破裂;使用治疗附件不正确引起钳子管道被插破;插入时遇到阻力,强行将治疗附件推进引起钳子管道被插破等等。

③ 其它部位漏水。

医生和护士在使用或清洁中如先端部不小心与硬物碰撞使镜头破裂;内镜插入部不小心被夹使内镜损坏等引起。

所以操作医生必须要培训上岗,而且操作内镜时要认真仔细;内镜的清洗消毒程序必须正确规范;有专人负责镜子的维护保养,尤其要注意内镜清洗前一定要通过漏水检测以防损坏镜子。

电子内窥镜的使用和维护
Use and Maintenance of Electronic Endoscope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电子内窥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以及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注意事项,归纳总结了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较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关键词] 电子内窥镜;CCD ;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 TH776+.1 [文献标志码] B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10.05.038[文章编号] 1674-1633(2010)05-0097-02
陈基明,张连强,田晓东
空军总医院 医学工程科,北京 100142
CHEN Ji-ming,ZHANG Lian-qiang,TIAN Xiao-dong
Med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General Hospital of Airforce,Beijing 100142,China
收稿日期:2010-02-13
作者邮箱:chen_jiming@
OPERATION & GUARANTEE FOR INSTRUMENTS
2.2 喷嘴堵塞或送水送气不畅
使用内镜后没有立即清洗,脏物凝固在喷嘴里;消毒前没有用洗涤剂彻底洗净内镜,消毒液使蛋白质凝固;清洗消毒时,使用有问题的清洗附件,脏物随灌洗送到内镜中都会引起喷嘴堵塞或送水送气不畅。

因此,内镜在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内镜消毒前必须彻底洗净;清洗内镜前应彻底检查清洗附件是否有问题。

另外,先端部与硬物碰撞使喷嘴变形;擦试镜面时方向错误,棉纱塞在喷嘴里;喷嘴堵塞后用针挑或将喷嘴自行拆卸,容易使喷嘴损坏或内部管道堵塞等都会引起喷嘴堵塞。

因此,在擦拭镜面时应顺着喷嘴的方向;喷嘴堵塞后切勿用针挑或将喷嘴自行拆除,应找专业工程师维修。

送水瓶里的O型环损坏、遗失、变形,会使水灌到送气管里或气体从水瓶漏出;不适当的清洗保养,使内管道堵塞也会引起送水送气不畅。

在使用前应认真检查水瓶的密封性,发现问题及时更换配件。

2.3 附件插入困难
由于治疗附件的柔软性,如果内镜打弯的角度太大,其先端硬质部分会限制附件的插入;钳子管道变形;不正确的清洗消毒程序,使脏物凝固在管道里;使用损坏的附件,使附件在管道里打结等都会限制附件的插入。

在使用中,应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使用前应认真检查附件;必须正确地清洗消毒内镜。

2.4 吸引困难
主要是吸引开关密封不严漏气引起,及时更换开关。

2.5 钢丝前端断或后端固定件脱焊
内镜使用例数多,使用时间长了,会发生弯曲管钢丝固定件脱焊甚至断裂。

漏水造成消毒液腐蚀钢丝焊点或生锈,弯曲管钢丝也会断裂。

遇有上述故障,只能返厂修理。

2.6 弯曲网破裂
弯曲管打角度次数多,导致弯曲网破裂。

2.7 钳子管道有针孔
医生使用时在钳子管道内释放针头,在针头张开的情况下插拔,使用不正规或损坏的附件以及弯曲部在弯曲大角度时插入附件都会将钳子管道扎破。

电子内窥镜的维修有等级修理及非等级修理的概念,一般原厂的维修部门都为等级修理,分为A、B、C、D四种等级,更换零件彻底,排除隐患因素,维修安全性高,但维修费高。

许多维修公司,并无等级修理概念,为非等级修理,它们没有固定等级,更换局部零件,价格灵活,维修费低,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隐患性高。

3 讨论
从以上的常见故障及注意事项里可以看出,许多故障都是由不正确的操作、不按常规消毒、保养不到位引起的。

因此,内窥镜的正确操作、日常精心的维护保养是至关重要的,对受检脏器的成像及其成像质量好坏起着关键作用,对防止和减少电子内窥镜的故障发生,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维修电子内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大部分故障是可以避免的。

随着内窥镜医学的发展,新的电子内窥镜产品的不断研究和开发,人体的奥秘不断被揭开,各种疑难病症也会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内窥镜技术水平的提高必将为医学发展带来突破性变革[7]。

[参考文献]
[1] 江洁,郁道银,孙正.基于FPGA的电子内窥镜实时图像处理系
统[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1,15(4):5-10.
[2] 高河玲,王跃.医用电子内窥镜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常规维
护[J].中国医学装备,2006,3(1):53-54.
[3] 黄娟娟,温俊海.立体电子内窥镜的工作原理与发展现状[J].生
命科学仪器,2009,7(3):16-18.
[4] 郭燕.PENTAX电子内窥镜的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J].医疗设
备信息,2007,21(4):107.
[5] 李向红,唐伟,张德昌.电子内窥镜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J].
医疗设备信息,2007,22(7):94-95.
[6] 方萍.电子内镜的常见故障及预防[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3,20(1):65-66.
[7] 方萍.电子内窥镜的技术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03,24(9):
20-21.
4 总结
GE LightSpeed 64排VCT心脏图像倾斜或偏转曾在多台机器上出现,在检查时千万不要盲目动编码器与扫描架之间的齿间咬合,咬合错一个齿,扫描将无法进行,按照上述方法处理便可解决问题。

★ 设备图片及参数见本期“产品点播”栏目[参考文献][1] 聂聪,汤黎明.64层螺旋CT关键参数评估标准与方法的研讨[J].
医疗卫生装备,2006,27(10):55.
[2] 赵运立.GE CT Synergy 图像伪影研究[J].医疗装备,2007,20(5):
49-50.
[3] 石明国.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7.
[4] 于洪生,李严,李振宇.GE HISPEED CTi型CT机高压部分故
障维修[J].中国医疗设备,2009(7):106.
2010年第25卷 05期 V OL.25 No.05
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