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资料 (2)

抗日战争的资料1. 背景介绍抗日战争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抗日战争,也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它是从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的一场历时近八年的抗战。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正义之战,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斗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一。
2. 战争的起因抗日战争的起因可追溯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动。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列强在争夺中国利益的过程中,日本逐渐崛起,并以侵略中国为其国家建设的手段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行动的开始,随后在1937年马德里事件中,由日本发动了全面战争,这标志着抗日战争的爆发。
3. 战争的进程抗日战争的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的抵抗与局部战争阶段、全面战争的全民抗战阶段和全面反攻的胜利阶段。
初期的抵抗与局部战争阶段这个阶段从1937年至1938年期间,主要是各地的群众和军队进行抵抗,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击战。
其中,有著名的淞沪抗战、台儿庄战役等。
全面战争的全民抗战阶段从1938年到1941年,这个阶段是抗战的全面展开和全国范围内的战争局势形成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政府军队展开了广泛的游击战和正规战。
同时,中国还得到了国际援助,在东北、华北和华中等地形成抗战根据地。
全面反攻的胜利阶段自1941年至1945年,这个阶段是抗战态势逐渐改变、日本队伍逐渐被削弱的时期。
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了一系列的大规模战役,最终于1945年战胜日本侵略者,让中国重新获得了独立和民族尊严。
4. 战争的影响抗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政治影响抗日战争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抵抗日本侵略中的地位和声望,为中国共产党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中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同时,国民政府也在战争中积累了政治经验,为日后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经济影响抗日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但也促使中国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中国抗日战争知识点

中国抗⽇战争知识点 抗⽇战争是我们必须铭记的事情,那么关于抗⽇战争有什么知识点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战争知识点,希望⼤家喜欢。
中国抗⽇战争知识点⼀.九⼀⼋事变(1931.9.18)--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原因:⽇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趁蒋介⽯围剿红军之机,侵略中国。
时间:1931年9⽉18⽇。
借⼝:⽇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向东北军驻地北⼤营发动进攻,并在第⼆天占领沈阳。
这就是九⼀⼋事变。
蒋介⽯的态度:九⼀⼋事变爆发时,蒋介⽯下令不抵抗。
经过:⽇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柳条湖事件),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营,占领沈阳城。
结果:结果:A、蒋介⽯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
B、东北抗⽇义勇军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开展了抵抗⽇本侵略的⽃争,中国进⼊了局部抗战时期。
影响:全国⼈民反对蒋介⽯的不抵抗政策,中国⼈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中国抗⽇战争知识点⼆、西安事变:(1936.12.12) (1)原因:⽇军进⼀步侵略华北,民族⽭盾上升为主要⽭盾。
(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全国抗⽇民族统⼀战线的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到了感召作⽤(个⼈因素)。
蒋介⽯⼀意孤⾏、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经过:1936年12⽉12⽇,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通电全国,要求停⽌内战、联共抗⽇。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称 “双⼗⼆事变” 。
(3)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针。
(⽬的: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争取⼀切⼒量抵抗⽇本的侵略。
) (4) 结果: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协商。
) 蒋介⽯被迫接受停⽌内战、⼀致抗⽇。
(5)和平解决的意义: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B、标志着⼗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民族统⼀战线初步形成。
⼋上第19课全⾯抗战的兴起第20课⾎⾁筑长城第 22课抗⽇战争的胜利 ⼀、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战争爆发的标志 (1)卢沟桥事变(⼜称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7⽇,⽇本借⼝⼀名⼠兵失踪 影响:标志全国性抗⽇战争的开始 (2)抗⽇民族统⼀战线正式形成 原因: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抗日战争课件

人教版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是中国中小学 教材的主要出版机构。
历史背景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开始了局部的战争,是 广义上的抗日战争的开始。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02
抗日战争的起因
05
抗日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对中国的影响
民族独立
国际地位提升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摆脱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状态,实现了国家独立 ,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 位,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重要 的角色。
国家统一
战争结束时,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 一,为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课件(人教 版)
目录
• 引言 • 抗日战争的起因 • 抗日战争的过程 • 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 • 抗日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 抗日战争的英雄人物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也是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战争历时14年,是中华 民族为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 立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首次对日军作战,取得胜利。
详细描述
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平型关设伏,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21旅团一部,击毙日军 1000余人,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台儿庄战役
总结词
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对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取 得胜利。
03
抗日战争的过程
战略防御阶段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之战争背景对外扩张甲午海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便是其对外扩张侵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这次战争是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日中两国国力的悬殊对比以及国际社会绥靖主义政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后果。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的迅速强大,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1894年甲午战争后,中国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日本利用条约中从中国夺得的赔款2.3亿两白银中的80%来发展军事,开始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并把“大陆政策”定为基本国策。
1900年,因为庚子事变问题,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之一,占领天津、北京,并利用《辛丑条约》在京、津一带驻屯重兵。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攻克俄国建立的旅顺口要塞,并于对马海战中重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在中国东北的特权,更加加强了日本的野心。
1910年日韩并合,更使日本有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
袁世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入侵胶州湾的德国势力,进而占据山东。
1915年,跟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彻底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张作霖1927年,中国国民革命迅速发展,日本一面策划“满蒙”独立,一面出兵济南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
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有外务省、陆海军省、参谋本部、关东军及有关中国问题专家等人参加的“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确立了先占东北、内蒙,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
随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又向天皇上奏了《田中奏折》,明确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扩张总战略蓝图。
中国抗日战争-课件(50张PPT)

蒋 介 石 发 表 庐 山 讲 话
1937年八一三事变(第二次上海事变)的发生,直接威胁 国民党统治,因而谈判中表现出较多的合作愿望,被迫接受中 共提出的条件。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 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 党的合法地位。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正式形成。
“不抵抗政策”
“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6以)我九下了一不八抵事抗命变令后。我日希本望是这个如 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何判断继错续了抓。”紧“侵是略我自中己国不想的扩?大
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 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朝(衅日而占鲜)扩大事件。”——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攘外必先安内”
4)日本为什么不到半年就 占领了东北三省?
1931年7-9月,蒋介石亲率30万国民党军队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三
次第“一国。剿””“。无论蒋日介本石此致后电如张何学在良东:北“现寻非5给畔对),中日东我国作方北战造应三之成不省时什予,被抵么以日抗样平。本的定”占内危领乱害为会?
材料一: 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 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 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材①料二民:族193危5年机7月的6日严,日重本—制造—河北根事本件,原南因京政;府竟 与②日本全签订国了抗臭名日昭救著的亡《运何梅动协高定》涨,承的诺影国民响党;党部和 中 抗③央日军组中完织全活国撤动共出。河日产北本党、帝平国抗津主日,义撤实民换际族平取、得统津了两对一市华战长北,的线取控政缔制一权切。 材策料三的:感193召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 终④于爆张发了、轰杨轰烈对烈蒋的抗介日石救亡反游动行示政威活策动的,迅不速满扩大。为
抗日战争史

抗日战争史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抗日战争史
总之,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历史上 的一段重要时期,它不仅改变了中 国的命运,也影响了世界的进程
-
谢谢欣赏
主讲:xxx
7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 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 完全胜利的民,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 础。以下是抗日战争的一些重要方面
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 放战争,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百年的国耻,为中国的独立和 解放奠定了基础
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历史的转 折点。它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 响,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在敌后建立了大量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游击战争, 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全面抗战
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的存在为抗日战 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正面战场主要是国民党领导的军队作战, 敌后战场则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山东临沂地区对日作战, 取得了临沂大捷,这是抗日战争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中国抗日战争详细资料

中国抗⽇战争详细资料以史为镜,可以正⾐冠。
历过的耻辱让我们⾃省⾃强,更加清醒、更加警觉、更加坚韧。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战争详细资料,希望⼤家喜欢。
中国抗⽇战争资料:中国抗⽇战争中国抗⽇战争,⽇本称其为⽇华战争,西⽅国家多数称其为第⼆次中⽇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次中⽇战争”),是指从1937年7⽉7⽇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本帝国⼊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陆,两国军队鏖战⼋年,⾄1945年9⽉2⽇,以中国的胜利⽽告终。
实际上,从1931年9⽉18⽇的九⼀⼋事变开始,中⽇两国就开始了地区冲突,⽇本先后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上海市,以及热河、察哈尔两省,⾄1937年扩⼤为全⾯侵华战争。
对于最早失陷的东北三省来说,抗⽇是从1931年到1945年,长达14年之久。
1941年12⽉9⽇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本宣战,如果以两国宣战⽇算起,中国抗⽇战争历时不到4年。
在这段时间⾥,战争扩⼤到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击⽇本,⽽中国战场也成为第⼆次世界⼤战太平洋战争的⼀个重要战场。
最后,⽇本节节败退,战争以同盟国胜利⽽结束。
1945年8⽉15⽇,⽇本天皇宣布⽆条件投降。
1945年9⽉2⽇上午9时,在停泊于⽇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号”上,⽇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
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尼⽶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利亚、加拿⼤、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此,⽇本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告终。
第⼆次世界⼤战也以全世界⼈民的伟⼤胜利⽽结束。
中国抗⽇战争资料:战争释名习惯上,中国⼈所说的“抗⽇战争”⼀般指称“中国抗⽇战争”。
但各地中国华⼈习惯上也将各⾃国家或地区同时期反抗⽇本侵略的战争称为“抗⽇战争”,并将其和中国抗⽇战争视为⼀体,或作为它们的总称。
抗日战争总结知识点

一、历史背景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侵略中国的手段和程度日益加强。
3.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开封了侵华战争的大幕。
4.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为此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二、抗日战争的原因1.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原因,如不平等条约、封建主义和半殖民地化的社会制度等。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革命曾于1927年以后宣告失败。
3. 军阀割据,国内政治极度动荡,人民生活极为困苦。
三、抗日战争的进程1.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整体规模。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游击战争。
3. 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合作。
4. 国共两党于抗战时期的合作与斗争。
四、抗日战争的影响1. 日本军国主义在华北、东北和华中的丧失及中国的国土解放。
2. 中国人民在抗战期间所付出的牺牲和战略胜利。
3. 抗战结束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4. 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五、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1. 全国抗战胜利的经验和教训。
2.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经验和教训。
3. 对敌深入作战的经验和教训。
4. 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未来影响。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取得了中国解放区的建立,大大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抗日战争也是全中国人民的斗争,表现出了全民族的爱国情感,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抗日战争在国际上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积极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对中国和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那段历史,珍惜和维护中国的和平。
《抗日战争》课件全面版

中国军队失利,武汉失陷。
百团大战和长沙会战
战役背景
1940年,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 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军 发动的大规模破袭作战。
参战方
中国八路军与日本军队。
百团大战和长沙会战
战役过程
八路军在多个地区对日军进行破袭, 包括正太路、同蒲路等铁路线及公路 、桥梁等。
战役结果
八路军取得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的 “囚笼政策”。
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开辟
1 2
敌后战场的开辟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深入 敌后,开辟敌后战场,进行游击战争。
敌后游击战的作用
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伪政权、配合正面战场作 战等,成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3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共产党在敌后广大农村建立抗日根据地,实行民 主制度,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为长期抗战创造 了有利条件。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提升
战时外交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与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地位提升
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战后国际秩序参与
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参与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与维护 。
05
抗日战争胜利及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过程回顾
抗日游击力量的壮大,到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到争取人民民主、团结一切爱国 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奋斗在抗战的第一线,成为1938年以后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 •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 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在中日两国关系史上,有着几千年的友好交往。
除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的记载外,公元7世纪,日本先后18次派遣使节、留学生、学问僧人来中国,学习唐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和中国文化,形成了持续200多年之久的中日友好交流的高潮。
公元1368年,明代中国建立,在强大的明朝加强睦邻友好关系的时刻,日本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发展对华贸易,专门派遣使臣来中国,甘愿做中国的属藩,以获得同明代中国的“勘合贸易”权益。
抗日战争起始地

除了在战场上英勇抵抗外,中国人民还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抗日战争。他们捐款捐物,支援前线; 他们开展地下工作,收集情报;他们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救亡运动。这些行动都为中国的抗日战争 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进行 了顽强的抵抗和斗争,付出了巨 大的代价和牺牲。许多人都为这 场战争献出了生命和鲜血,其中 包括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和爱国 志士。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 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我们为 了和平与正义而努力奋斗
此外,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与 各国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抵御法 西斯的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的 英勇抵抗和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起始地
-
抗日战争起始地
目录
抗日战争的起始地
抗日战争起始地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 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 ·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结束,共14年抗战
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当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 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从此,拉开了中华儿女长达8年的浴血斗争的抗战序幕。这是中华 民族第一次对西方列强的大规模反抗,也是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 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此后,日本继续在中国大地上横行无忌,烧杀抢掠,屠戮无辜,犯下 了滔天罪行。中国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尊严,开始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
抗日战争的起始地
如今,抗日战争已经成为历 史,但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
中国抗日战争详细过程

中国抗日战争详细过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国抗日战争详细过程中国抗日战争的获胜,洗血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变成中华文化由衰落到转型发展的大转折。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故事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故事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浴血奋战的岁月,是中华民族为了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而在这场抗日战争中,有许多英勇无畏的抗日将士,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战斗故事。
下面将介绍抗日战争中十大战役故事。
1.“淞沪会战”: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进攻上海的战役,中国军队展现了顽强的抵抗,用铁血和生命向日军展示了中国人民决心保卫家园的坚定意志。
2.“台儿庄战役”:黄河以南最大一次战役之一,中国军队以智慧和血性顽强抵抗,最终击退美军。
这场战役堪称中国抗战中的一次光荣胜利。
3.“平型关战役”:1933年,日本侵略者进攻河北平型关,中国军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英勇抵抗,以稳定的阵地和神勇的战斗力击退日军,展现出中华民族的豪情与勇气。
4.“百团大战”:1940年,中国军队发起了大规模的百团大战,展现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
5.“牛郎店战斗”:中国军队与日军在一次次激烈交战中,展示了决心与勇气,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使敌军遭受惨重损失。
6.“淮海战役”: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淮河以北地区展开了一次规模宏大的战斗,最终以解放中国大部分地区为结果,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
7.“辽沈战役”:1948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地区对国民党进行了全面战役,以强大的战斗力和战略智慧,完全击败国民党军队,进一步巩固了解放区地位。
8.“渡江战役”: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成功的将解放军部队渡过长江并击败国民党军队,从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9.“解放战争”:1946年至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了长时间的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中国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10.“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日本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这漫长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资料

抗日战争资料概述抗日战争,又称中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全民族战争。
该战争于1937年7月7日爆发,直至1945年底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8年。
战争背景抗日战争的爆发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结果。
日本在20世纪初便开始对中国的侵略行动,并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
此后,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行动,逐步占领中国的大片领土,并建立傀儡政权。
抵抗运动的兴起对日本侵略的加剧促使中国民众的抵抗意识觉醒,各种抵抗运动纷纷兴起。
1936年底至1937年初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形成了以抗日救国为共同目标的统一抗日战线。
淞沪会战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淞沪会战,这是抗日战争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中国军民虽然力量悬殊,但坚决抵抗,最终在3个月的激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打退了日军的侵略。
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中最为残暴的一幕,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对平民百姓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规模屠杀和强奸。
数十万中国人丧生于此,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一大烙印。
重庆谈判1939年到1945年期间,蒋介石政府将首都迁往重庆,与美国、英国等盟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
重庆谈判的目标是争取外国盟友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并加强对日战争的国际宣传。
八年抗战抗日战争持续了整整八年,期间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胜利。
八年抗战极大地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意志,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础。
抗战胜利和影响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这一胜利使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了四大盟国之一,并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战胜利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成为了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结语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战争,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顽强抗争精神。
这场战争的历史教训仍然深刻,我们应当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编辑抗日战争在国际上出于中立性的考虑,一般将这场战争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中文一般直接翻译为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由于战争时间约为八年,亦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为抗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一年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于1932年3月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1]日军在中国的大屠杀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攻陷旅顺,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进行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
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人生还,他们生还的原因是要处理尸体,估计超过2000人遇害。
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惨剧,发生在1937年12月。
时为中国抗日战争,当时的日本陆军在围攻当时中国首都南京数个月之后终于攻破,日军在城内大量屠杀中国平民约三十万。
南京大屠杀事件在当年日本本土的报纸有报道,当中包括两位军官在城内进行的杀人比赛游戏,这些第一手的战争记录现时还存放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内。
南京大屠杀之前,日军在上海、苏州、嘉兴、杭州、绍兴、无锡、常州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屠杀平民活动。
因此,有后世日本历史学家曾经怀疑中国方面所声称的三十万被杀平民,实际上包括了这批在南京以外被杀的华东人口。
然而,中国历史学家反称,若连华东地区被杀人口也计算在内的话,总数可能会高达一百万人。
中国历史中的抗日战争

中国历史中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始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事变,至1945年七七事变结束,持续了八年之久。
这场战争的背景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发展和国际格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抗日战争的原因、战争中的主要战役、以及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抗日战争的原因抗日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目标是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并寻求获取中国的资源和市场。
其次,日本对华北、东北等地的非法侵占和殖民统治,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
第三,中国政府多次以和平手段与日本进行谈判,但未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不得不采取武装抵抗。
最后,中国人民积极参与抗日斗争,抵制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渴望。
二、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展开了众多英勇的战斗,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战役。
其中,著名的战役包括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太原保卫战、台儿庄战役等。
这些战役中,中国军民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特别是八年抗战中的血战狼牙山、台儿庄、平型关等战役,展现了中国军民的英勇和抗击日本侵略的决心。
三、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历史。
首先,它推动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团结。
在长期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在共同的目标下,形成了强大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其次,抗日战争促进了国内政治和思想的变革。
抗日战争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崭露头角,在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为日后的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抗日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高,中国成为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一方。
总之,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
通过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表达了自己反抗外侮、争取独立自由的意志,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铺平了道路。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抗击侵略的胜利,也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抗日战争时间

抗日战争时间抗日战争,也称中日抗战,是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为了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一场持久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时间跨越了八年之久,从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开始,一直持续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的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抗战初期、全面抗战和战争胜利。
抗战初期始于1937年7月7日,这一天是中国东北辽宁省盖县发生了一起案件,日本军队趁机进攻并占领了这个县城。
这个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愤怒,成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导火索。
在这一阶段,中国军民展开了艰苦持久的抵抗,但由于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战略指挥的差距,初期的抗战并没有取得太多的进展。
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
日本军队在南京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和掠夺,对中国军民进行了残暴的斗争。
南京的失守震惊了全世界,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日本军队的广泛谴责。
此后,中国军民在全国范围内同仇敌忾,全面动员抵御日本侵略。
在这一时期,中国迅速成立了抗日联军,各个解放区展开了游击战争,积极配合中国军队进行正面战争。
抗战的力量逐渐壮大,中国军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抗战精神。
战争胜利阶段始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这个阶段,中国军队与盟国军队共同将日本军队逼至绝境。
在整个战争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战争的结束标志着中国人民取得了抵御日本侵略的伟大胜利,也为二战在亚洲地区的结束铺平了道路。
抗日战争的时间跨度之长、战争的规模之大以及中国人民的付出之深,使这场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此次战争不仅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也促进了中国人民对民主、独立和自由的追求。
同时,抗日战争也唤醒了世界各国对于法西斯主义的警觉,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总之,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为了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抗日战争ppt优秀课件

抗日战争对后人的启示和教训
一、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此后,日 本开始逐步扩大其侵略范围,先后占领了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等地。1937年 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开始了全面抗战。
抗日战争对后人的启示和教训
卢沟桥事变
总结词
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中国军队全面抗 战的开始。
VS
详细描述
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 北平卢沟桥的一场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 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军队在这次事变后 全面抗战,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战争由此爆 发。我们应该铭记这一历史事件,弘扬爱 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努力奋斗。
共产党的抗战路线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共产党积极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政府合作共同抗 击日本侵略。
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破坏敌人的 交通运输和补给线,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持久战战略
共产党提出持久战战略,以消耗日军实力、壮大人民力量为最终目 标,坚持持久抗战,逐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
国际社会的反应
国际援助
抗日战争期间,国际社会对中国 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支持,包括 物资、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援助
。
国际舆论
抗日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 关注和同情,国际媒体和舆论纷 纷声援中国,谴责日本侵略行为
。
国际组织的支持
抗日战争期间,国际组织如世界 反法西斯同盟、联合国等对中国 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加强了中国
德意日法西斯崛起
在此背景下,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势力崛起,试图通 过侵略战争扩张势力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是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正义的大规模战争。
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这场捍卫中华民族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与所处的位置,每个人的看法却不尽相同。
下面,我以我们小组收集的大量资料及部分史实谈一谈对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认识。
首先,对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我们需要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由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殊形式、条件以及两党不同的抗战方针,因此,在抗战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个战场,即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起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和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由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虽然,这两个战场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斗争,但“相互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助”的相互依存关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两个战场不仅从战略上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在战斗战役上也曾密切配合。
七七事变爆发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是蒋介石首先想到的,他要求外交部向日本驻华大使馆交涉,提出口头抗议,要张群起草讲和条件,并密派许英飞往东京,要孙科和宋子文分别拜访苏美大使馆,请求他们援助,并且立即对日抗议通电。
但外交谈判毫无结果,日本态度蛮横,一味抵赖,反要求中国严惩卢沟桥事件肇事者。
被蒋介石给予希望的英美等国,也对日本实行所谓“不干涉”的绥靖政策,一纸空文的《和平原则十六条》于7月16日被美国国务卿对六十二国发表,除了“维护和平”“信守国际协定”等空话外对日本侵华战争只字不提。
在国内外交困难的情况下,蒋介石于1937年7月17日在庐山就卢沟桥事变及中日关系问题发表谈话,表示对日应战。
在这次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中,国民政府对处理卢沟桥事变以及中日关系的基本原则被蒋介石阐述的很清晰,要点如下:
一、任何解决不得伤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
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
三、中央政府所派官员,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宋哲元等,不能受任何约束
蒋介石说这三个立场是弱国外交的最低限度,并敦促日本政府设身处地的为东方民族作一个远大的打算,不想促成中日两国关系最后关头。
不愿造成中日两国世代永远的仇恨。
对于我们这最低限度的立场,应该不至于漠视。
他警告日本侵略者继续一意孤行,中日战端一开,则“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都有责任守土抗战,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庐山谈话”确定了南京政府抗战的决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响应。
下面,本文从抗日战争进程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对两个战场的作用进行讨论。
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
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在战略防御阶段中,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
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重大战役。
1938年3月,李宗仁等部实施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歼灭日军一万余人。
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士表现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
在北平南苑的战斗中,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先后阵亡。
在淞沪会战中,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副谢晋元率孤军据守四行仓库,被上海市民誉为“八百壮士”。
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
造成了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在敌我实力上的对比,日军优势很大;主观原因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的失误。
蒋介石集团在决心抗日的同时,却又害怕群众的广泛动员可以危及自身的统治。
因而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即不敢发动和武装民众,战略战术上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1937年11月,日军攻占上海,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实际管辖区,人们通常称为国民党统治区,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
员会,下设政治部,聘周恩来担任副部长。
1938年6月,成立了参政会。
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消极抗战。
伴随着抗战的发展,如何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这是所有爱国人士和在正面战场与敌人拼杀的国民党心中
所想,逐渐的国人便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并实行,那就是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
众,才能坚持抗战,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
相比于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共产党则采取了持久战的战略方
针。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10个月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的阐明了
持久抗战的方针。
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成为了共产党人在敌后战场的战略指导,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
生了积极的影响。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
与国民
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
这两条不同的抗战
路线的存在,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订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到日本帝国主义,
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为此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
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
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
方发动民主自由的山地游击战争。
进入人民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要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群众工作。
总的来说,
共产党实行的方针就是逐步把落后的农村建设为先进的革命阵地,中国共产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农村,逐步实现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是胜利的一场战争,在这场
战争中中国共同抗争,主要有两只抗日力量: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即有
两个抗日战场,中国国民党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