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2024学年新课标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学年新课标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94fc70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5.png)
2024学年新课标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使学生对自然界的现象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4.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自然科学探究(1)探究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究动物的行为习性等。
(2)科学概念:了解生物的生长和变化规律,认识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2.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1)探究活动:观察天气变化、认识星座和太阳系等。
(2)科学概念: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认识太阳系的基本组成和运行规律。
3.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科学(1)探究活动: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食物的腐烂等。
(2)科学概念: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了解生活中的科学应用。
4.第四单元:人体的奥秘(1)探究活动:了解人体的结构功能,如心脏的功能、骨骼的构成等。
(2)科学概念:认识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以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得科学知识。
3.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学生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探究活动参与度等。
2.学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以书面考试和口头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交流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时间安排1.第一单元:4课时2.第二单元:4课时3.第三单元:4课时4.第四单元:4课时六、教学资源1.教材:新课标四年级科学上册。
2.教学辅助材料:如实验器材、课件、视频等。
3.网络资源:如科学知识网站、科学教育视频等。
4.图书资源:如科普读物、科学杂志等。
四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程纲要
![四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fd324875866fb84ae45c8daf.png)
《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小学科学必修教学材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四年级上册科学》授课时间: 22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李洪珍、郑文达授课对象:明德小学四年级学生课程目标: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4、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5、能够在居于证据的基础上回答关于物体、事件或系统的特性和规律的问题,从自然现象中发现因果关系。
课程内容: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面年,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前者如《冷和热》单元,后者如《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
从探究技能的覆盖面看,既覆盖了单项的初级过程技能,又出现了综合过程技能中的“假设与搜集证据”。
老师们可以对照教材所设计的活动,考查诸活动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训练内容,进行相应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覆盖面也很宽泛,覆盖了“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个——空气的性质、空气流动的规律、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和对生命的影响。
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多,他们对好多都会感到惊奇、感到有趣,教师要抓住好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
第二单元《冷和热》。
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热传递的方式、物体吸热散热性能、物质三态的变化及其变化条件、热胀冷缩、雾雨露霜的成因及蒸发、凝结等。
这个单元探究的问题比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让孩子先学会订计划,学会与他人合作,讲究操作的严密性。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8f413c8583c4bb4cf6ecd1a3.png)
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科学(四年级上册)》,青岛出版社2020年7月第1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28课时设计者:工作室一、课程背景(一)课标分析小学科学课标指出,3-4年级学段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长周期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力量。
并能在教师引导下,基于所学的知识,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通过观察,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法。
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知道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
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时,水会沸腾或结冰。
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个时刻的位置;知道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方法。
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举例说出,一项工程运用到科学技术和原理,如汽车刹车系统的设计中运用到的科学与技术。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动物王国”“冷与热”“天气与气候”“水的三态变化”“位置与速度”“技术与生活”6个研究主题。
第一单元《动物王国》以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为例,按照不同动物的特征及其珍稀程度构建了《蚂蚁》《鱼》《鸟》《哺乳动物》和《我国的珍稀动物》5课;第二单元《冷与热》从触觉感知明显的“冷与热”出发,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了《哪杯水热》《温度计的秘密》《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热气球上升的秘密》《风的形成》5 课。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纲要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493834dc9ec3d5bbfd0a745d.png)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纲要及导学案龙湖镇小乔完全小学李瑶二零一七年八月新郑市龙湖镇小乔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年的科学课的学习经验,在新的学期要有新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积极探索科学的学习手段,学习意识,自我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
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认知科学、探究科学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学期科学课教材有八个单元、二十四个小节,涉及考察、生活、环境、动物、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探索月球、南极、北极等内容。
那么它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和指导并共同和同学们一起去探讨、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
本教材有很多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在第一单元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的考察能力,如何考察、考察什么?怎样制定我们的考察计划?为在第二单元的学习打下伏笔,第二单元你吃的好吗?在这一单元中主要探讨如何吃的科学、吃得健康。
第三、四单元学习中积极培养同学们自己动手的能力,善于观察、勇于动手、积极总结交流。
第五、六单元学习中要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积极讨论问题的能力。
第七、八单元培养学生敢于探秘新郑市龙湖镇小乔小学未知世界的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思维、善于思维、大胆幻想,积极亲身亲历科学探究,探索科学奥秘,善于总结经验科学态度,让同学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感受辛苦、享受成功,潜移默化的体会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1、考察前,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考察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考察?如何观察?怎样制定一个完美的考察计划?合作、快乐、完美的完成考察计划,享受完成考察计划的成果。
2、吃得好吗?我们吃什么?怎样吃的合理与健康,认识什么是绿色食品,合理的膳食搭配与我们身体的健康成长的科学关系,简单了解我们的身体结构和食物链,人和动物的食性。
自-四年级小学科学上册课程纲要
![自-四年级小学科学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f49b31fcf18583d04864599f.png)
四年级小学科学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金水区金沙小学设计者:焦广成设计时间:2014年8月20日课程名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必修课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总课时:34课时一、学情分析我已有两年没有教学了,对于现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多。
但我想;小学生对事物的探讨、好奇、兴趣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他们的探究欲望是永远不会熄灭的。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共同学习、积极正确引导探究、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手段,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认知的能力,认识学习科学课的必要性、重要性吗,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年的科学课的学习经验,在新的学期要有新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积极探索科学的学习手段,学习意识,自我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
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认知科学、探究科学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学期科学课教材有八个单元、二十四个小节,涉及考察、生活、环境、动物、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探索月球、南极、北极等内容。
那么它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和指导并共同和同学们一起去探讨、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
本教材有很多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在第一单元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的考察能力,如何考察、考察什么?怎样制定我们的考察计划?为在第二单元的学习打下伏笔,第二单元你吃的好吗?在这一单元中主要探讨如何吃的科学、吃得健康。
第三、四单元学习中积极培养们自己动手的能力,善于观察、勇于动手、积极总结交流。
第五、六单元学习中要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积极讨论问题的能力。
第七、八单元培养学生敢于探秘未知世界的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思维、善于思维、大胆幻想,积极亲身亲历科学探究,探索科学奥秘,善于总结经验科学态度,让同学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感受辛苦、享受成功,潜移默化的体会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024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be7f3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d.png)
2024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方法2. 生命世界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适应与行为3. 物质科学水的性质与循环简单机械与能量4. 地球与宇宙天气与气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让学生了解生命世界的多样性,认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特点及适应性。
3. 让学生掌握物质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解水的性质、简单机械原理及能量转换。
4. 培养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认知,了解天气、气候以及地球的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生命世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物质科学中的能量转换、地球与宇宙的运动规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植物样本、动物模型、实验器材、地球仪、天文望远镜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放大镜、尺子、温度计、湿度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植物生长、动物行为等实例,引出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以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适应性与行为为例,讲解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并记录植物、动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和实验。
4. 知识拓展:讲解水的性质、简单机械原理、能量转换以及地球与宇宙的运动规律。
5. 小组合作:设计实验,验证物质科学原理,观察天气变化,制作地球仪模型。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方法流程图2. 植物生长与繁殖、动物适应性与行为关键点3. 水的性质、简单机械原理、能量转换示意图4. 地球与宇宙运动规律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特点,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
观察动物行为,分析其适应性,写下观察报告。
制作一个简单机械模型,说明其原理及作用。
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指导性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大纲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629fa2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8.png)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大纲简介本教学大纲旨在指导教师在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知识和培养相关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实施,学生将能够:- 掌握四年级科学上册的核心知识和概念;- 培养科学探索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科学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本教学大纲将科学上册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单元,并为每个单元安排相应的教学进度:单元一:物质的性质- 本单元介绍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学生将研究物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基本状态;- 教学进度:预计耗时2周。
单元二:能量与运动- 本单元介绍能量的概念和运动的基本规律;- 学生将研究能量的传递和转换,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进度:预计耗时3周。
单元三:生物的基本需求- 本单元介绍生物的基本需求和生物的特征;- 学生将研究生物的呼吸、营养和生长发育等基本需求;- 教学进度:预计耗时2周。
单元四:生物的分类- 本单元介绍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 学生将研究生物的分类原则和不同类群的基本特征;- 教学进度:预计耗时3周。
单元五:生态环境- 本单元介绍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学生将研究物种的相互依存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进度:预计耗时2周。
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在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时,可以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能力发展。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大纲的实施,教师可以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器材:根据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 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
以上为《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安排,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实施。
四年级科学第一学期课程纲要
![四年级科学第一学期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52f89e55a8956bec0975e31c.png)
四年级科学第一学期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大象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科学授课时间:35课时左右授课教师:孟庄镇洪常完全小学/刘超鹏一、学习目标:1、学生认识并了解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学会怎样计划与组织;2、能组成小组,作好观察、实验准备;3、能小组合作协商,制定并明确活动规则;4、能大胆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和方案;5、能对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并组织实施探究;6、能对提出的探究问题独立做出书面计划和方案;7、能对做出的计划方案进行评估与科学选择;二、学习主题及课时安排:主题一:《我们的考察计划》。
考察前,我们要……1课时,考察计划展示会1课时。
主题二:《吃得好吗》。
我们吃什么1课时,食物中的营养2课时,一次奇妙的旅行1课时,祝你胃口好2课时。
主题三:《探访鱼儿》。
鱼儿的家1课时,鱼儿生活的好吗1课时,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2课时,鱼儿的奥秘2课时。
主题四:《小小赛车会》。
玩具汽车大比拼2课时,动力从哪儿来2课时,无处不在的运动1课时。
主题五:《动物家族》。
动物大转盘2课时,与小白兔交朋友1课时,我们的动物朋友1课时。
主题六:《饮料瓶能告诉我们什么》。
饮料瓶的知识1课时,饮料瓶的材料1课时,饮料瓶与环境2课时。
主题七:《招聘月球开发部长》。
揭开神秘的面纱1课时,多样的面孔2课时,招聘部长1课时。
主题八:《走向两极》。
挺进南极点2课时,跟随位爷爷到北极2课时。
总课时:35课时。
三、课程实施:1、课程资源:本册教材有八个单元组成,“计划与组织”是本册教材的总学习目标。
其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一级目标划分为六个层次,成为探究过程能力培养的二级目标,并细化到每个单元里,各个单元的训练目标各有侧重。
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身边的问题,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从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
![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b4e7630eda38376bae1fae4f.png)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纲要设计教师:任教班级:四年级一班四年级七班四年级二班四年级八班四年级三班四年级九班四年级四班四年级十班四年级五班四年级十一班四年级六班2020年9月2日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枣庄市实验学校◆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设计教师:◆设计日期:2020年9月◆适用年级:四年级学生◆授课时间:31课时【课程目标】依据2017版《科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遵循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确定如下课程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能指认不同种类动物的身体部位,知道这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了解温度是什么,学会使用温度计,能够用热胀冷缩原理解释常见的现象,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
(3)知道什么是气温,能够辨别风向和风力,知道什么是降水量,会描述天气和气候。
(4)了解水蒸发,水沸腾和水蒸气凝结并会运用它们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知道水的三态变化。
(5)学会如何测量距离和时间,知道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知道速度。
(6)了解自行车的刹车系统并学会运用,了解面食的发酵过程,了解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2.科学探究目标(1)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进一步增强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科学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课程纲要编写表--科学四年级上册
![课程纲要编写表--科学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558e5f10242a8956bece47b.png)
2012-2013学年上期四年级科学学科课程纲要吴亚婉教师一、课程目标:学科总目标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切实体现探究式的教学观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坚持科学教育的启蒙性和科学知识的综合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科学探究过程能力。
学段目标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期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身边的问题,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2、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从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单元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材内容单元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作业单元测试其它第一单元1.让学生了解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2.让学生体会怎样计划与组织。
我们的考察计划1、愿意合作交流2、通过考察活动认识秋季常见的动植物3、通过考察活动认识秋季的特点3探究过程的能力训练策划小组计划表第二单元1.能组成小组;2.会合作做好观察、实验准备。
吃得好吗1、了解人类需要哪些食物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2、了解人体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3、讲究科学合理搭配食物,保护环境,热爱生活。
6综合探究活动填写实验报告第三单元1.能小组协商,共同制定计划,规则,做好筹备;2.能明确活动规则。
探访鱼儿1、认识常见的动物鱼类,指导与的共同特点。
2、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3、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
5综合探究活动填写考察活动记录表第四单元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小小赛车会1、能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简单机械与能量转换。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 (1)
![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 (1)](https://img.taocdn.com/s3/m/124367b710a6f524cdbf855d.png)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纲要第一部分课程背景一、课标分析(一)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①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描述物体的运动,认识力的作用;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
②初步了解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③初步了解地球上大气、水的基本状况。
④人工世界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
2.科学探究目标:3-4年级学段目标指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体会到运用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乐趣;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的快乐;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学会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①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②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课程内容1.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列举我国的几种珍惜动物。
(7.1 , 7.2)2.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3.1 , 6.3.2)3.可以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来描述天气。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b79550daba1aa8114531d912.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滕州市洪绪镇中心小学课程类型:课程必修教材: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2019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授课时间:32课时设计教师:日期:2020年9月1日课程背景: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为要求,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对于四年级科学首先从动物王国入手,延伸到昆虫、鸟类、哺乳动物,通过对动物种类的了解和感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并形爱观察、爱搜集的好习惯;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为例,让学生留心观察,细心发现,并对问题进行描述、推理和分类。
再通过搜集资料、制作手抄报和手工作品等方法,探寻问题的答案,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接着引导学生们了解热胀冷缩现象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感知哪杯水热,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由学生对温度计内液柱变化规律的观察,拓展到对各种物体的探究,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一般情况下,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通过亲历科学探究、建立科学概念。
通过对气温的测量、风力风向的感知、降水量的观察和比较,了解到气候对人类活动有巨大的影响,通过阅读材料来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通过一些小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解我国各地区甚至世界各国的气候特点。
水的三态变化是集中研究水的形态变化、水在自然界里循环的单元,重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认识水的蒸发、沸腾和凝结现象,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多地关注周围常见的事物,研究周围的事物,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再通过测量时间与距离,感知物体的运动,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
关注生活、关注科学、关注技术,使学生们认识到,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紧密而不可分割的。
小学科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30ef0fe55270722192ef7f0.png)
小学科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上册〕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类型:根底型课程教学材料:四年级下册〔大象出版社2021年6月第9次印刷〕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授课时间:39课时授课老师:文化路第二小学课程目的一、通过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形式的教学活动,建立有关“力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科学概念。
二、“方案与组织〞是本册教材的主要探究才能培养目的。
详细划分为以下七个层次:1. 让学生理解方案与组织的重要意义,体验怎样方案与组织。
2. 能组成小组,做好观察、实验准备。
3. 能小组协商,明确活动规那么。
4. 能提出进展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5. 能对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方案,并组织施行。
6. 能对提出的探究问题独立做出书面方案。
7. 能对做出的方案进展评估与选择。
8. 进一步认识周密的方案与组织是成功的保证三、参与小组形式的探究活动,学会与人合作,并乐于将研究结果进展表达与交流,与别人分享。
课程内容课程施行一、课程资源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展二度开发。
自制:根据需要本教研组制作的图片、多媒体课件、录像、实验模型等。
课程标准: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学生对内容标准进展细化为科学、明确、恰当、详细、可操作的学习目的,便于落实与评估。
二、施行手段1.严格按照“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三、教法建议1.设置教学情境,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引导学生聚焦到适宜的探究问题有效的探究式科学学习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看法和经历为起点,以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或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可以到达的开展程度为阶段目的。
在本期的教学中,我们将设置与学生生活经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如,大局部学生认为海马不是鱼),在课前通过提问和讨论,答复选择题、情境设置的预测等方式理解学生的前概念,并以此为根据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策略,引导学生聚焦到适宜的探究问题上。
同时根据学生和课堂教学的详细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确保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68b0545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9.png)
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科学(四年级上册)》,青岛出版社2020年7月第1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 28课时设计者:四年级科学教研组一、课程背景(一)课标分析小学科学课标指出,3-4年级学段学生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在教师引导下,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并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长周期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力量。
初步了解植物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作用;认识动物可以借助皮肤、四肢、翅膀等感知环境,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知道物体的3种形态以及陆地的水体类型。
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可能对环境的破坏;意识到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能正确选择并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来方便人们的生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动物王国”、“冷与热”、“天气与气候”、“水的三态变化”、“位置与速度”、“技术与生活”6个研究主题。
第一单元《动物王国》认识种类繁多的动物,并去探究不同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第二单元《冷与热》我们会做许多有趣的小实验,探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了解天气的要素,认识风,雨等自然现象和天气与气候的变化规律。
第三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有水到冰,由冰变水,感受水的状态的变幻莫测。
第五单元《位置与速度》了解位置,速度,时间以及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六单元《技术与生活》认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刹车与发面,感受科技产品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快捷,舒适。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观察大自然,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喜欢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乐于动手操作;通过一二三年级对科学的学习与积累,大部分学生对科学课己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交流能力。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7cba90697f1922791788e857.png)
侯宅子学校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纲要课程名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材料:青岛版四年级科学课本设计者: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课时:32课时课程背景:本册教科书从整体上看,所选内容是以生活经验及其相关链接构建单元,知识只是作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收获之一。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才是教科书的灵魂。
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内容在各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各有侧重,并皆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
3.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课程内容:本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的有机整合。
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或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カ》、《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我们吃什么》单元从吃饭入手,由食物到营养,再延伸到饮食与健康,通过对食物进行分类、检测并进行营养搭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
![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af89c01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6.png)
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课程实施纲要课标解读:一、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本册教材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研究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研究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本册教科书共28课,分为四部分:1.《天气》: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研究天气与生活、今天的天气、雨量器、风向仪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为学生以后探究人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知识打下基础。
2.《溶解》:本单元以水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等特点。
在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
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深度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
3.《声音》:本单元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4.《我们的身体》:本单元主要从学生现象入手,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学生能够在运动中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研究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研究质量。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019414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3.png)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植物光合作用、开花结果等基本知识。
2.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研究动物的行为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觅食、防御、繁殖等方面。
3. 第三章《岩石与矿物》:学习岩石的分类、特点及矿物的形成过程,培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 第四章《电的奥秘》: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电流现象以及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册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生长、动物行为、岩石矿物和电的基础知识,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获取信息,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关爱生命、保护环境、安全用电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光合作用的理解、动物行为与适应的关系、岩石矿物的辨别、电路的组成与应用。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动物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岩石矿物的特点与分类、安全用电的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动物行为视频、岩石矿物标本、电路实验箱等。
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实验记录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播放动物行为视频,引发学生对本册内容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动物行为特点、岩石矿物分类及电路原理。
3. 实践:分组进行观察、实验,如观察种子发芽、制作简单的电路等。
4. 课堂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结合实践情景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生长过程图解2. 动物行为特点表格3. 岩石矿物分类图4. 电路原理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种子发芽的过程。
(2)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学期课程纲要()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学期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65f5dbf5be23482fb4da4cd9.png)
课 时
课程内容调整说明
1
●增加:了解、规划本 学期学习
1
1
1
1
1
课程内容
单元 单元专题
2
冷与热
3 天气与气候
学习内容 6.那杯水热 7.温度计的秘密 8.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9.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10.风的形成 11.一天的气温 12.风向与风力 13.降水量 14.天气和气候
课程 目标
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学会什么?
课程 评价
课程 内容
我怎样带他们去?组织 什么样的活动帮助学生 更好的学会?
课程 实施
提供什么样的内 容 、基本的素材 或活动是什么?
课程纲要设计
一、课程背景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实施 五、课程评价
第一部分
课程背景
课标要求,教材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认知能力。
课程名称:小学科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青岛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适用年级:四年级上学期 课 时 数:24课时 设 计 者:殷允鸿
课程纲要设计
一、课程背景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实施 五、课程评价
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 里?什么样的评价任务 能检测、反馈学生的学 习进程及结果,并促进 学生发生真实的学习?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 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 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面主要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 值观”、“科学知识”三个方面来阐述。
课程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以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为主的观 察,借助对各种动物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它们的基 本特征,能做说出各种类型动物的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程纲要
教研组:李淑琴、高锐
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授课时间:16课时
授课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背景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
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内容体系科学、合理。
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
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
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
总目标
1.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的问题,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3.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进行有系统的科学观察训练。
4.鼓励学生好奇、爱问、爱想象。
5.让每一个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体现自我的价值,尝试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6、学习倾听别人的见解,尊重他人说话的权利;能运用各种方法记录与表达自己的事实。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内容标准:
1. 认识天气的最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去开展对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
2.围绕“溶解”的主题,运用对比思想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进行溶解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认识。
3. 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区别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区分乐音和噪音。
4. 了解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教学安排:
课时1:我们关心天气、天气日历
课时2:温度与气温、风向和风速
课时3:降水量的测量、云的观测
课时4: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课时5: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课时6: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课时7:溶解的快与慢、100毫升水能同届多少克食盐
课时8: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课时9: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课时10:声音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课时11:声音的传播、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课时12:保护我们的听力
课时13:身体的结构、骨骼关节和肌肉
课时14: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二)
课时1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课时16: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
1.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或调序。
2.其它资源:
①网络资源。
②书籍:《教师用书》
③音像制品:教学光盘
④教具:图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
二、实施手段
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编制课时计划、组织教学。
课时计划的体制结构分为: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准备、学习新知,由此对学习全过程进行指导。
三、教学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自身的活动,重要价值不在于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对实际的真实感受。
3.探究学习:本质在于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大胆尝试,发现问题,搜集信息、资料,这也是形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基础。
4.解决问题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的、关联的、切合实际的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5.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新知的学习,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建立合作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作用。
评价
一、评价指标
1.信息和资料的来源
是否能从周围可能提供有关信息的人或部门了解有关信息;能否广泛利用各种信息;信息是否多样丰富、是否可靠、详细、具体。
2.处理资料的能力
能否对相同的资料作出归类;能否对不同的资料进行比较;能否对资料进行再加工。
3.运用资料的能力
是否能从资料中得出合理结论;是否能运用各种资料正确地归纳因果关系或相关性等。
二、评价方式
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作品分析进行评价,也可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可制定一个基本标准,让学生互评搜集资料的情况。
三、评价工具
1.可依据指标制作量表,进行等级评价。
2.用评语评价。
四、评价结果的利用
应当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便他们了解自己搜集、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今后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相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