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应对措施
小反刍兽疫应急实施方案
小反刍兽疫应急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反刍兽类动物,如牛、羊、鹿等。
该病症状严重,传播速度快,一旦爆发将对畜牧业和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应急实施方案对于预防和控制小反刍兽疫至关重要。
二、预防措施1. 加强动物检疫工作,对进出口畜牧产品进行严格检查,防止病毒通过动物产品传播。
2. 提高养殖场卫生标准,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3. 加强畜牧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毒通过人员传播。
4. 定期开展小反刍兽疫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反刍兽类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定期对养殖场、畜牧产品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风险。
2. 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对发现的疫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快速响应。
3. 开展疫情信息共享,建立疫情信息数据库,促进疫情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疫情监测和预警的效率。
四、疫情处置与应急响应1. 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疫情处置,隔离疫情源头,防止疫情扩散。
2. 加强疫情溯源调查,找出疫情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阻断传播链条。
3. 提高公众的疫情防控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养殖户和市民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五、经验总结与改进措施1. 定期对应急实施方案进行演练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不断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
2. 加强与相关行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究疫情防控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控水平。
3. 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加强监管和管理,形成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工作格局。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小反刍兽疫,保障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健康。
希望各级部门和广大养殖户、市民朋友共同努力,为防控小反刍兽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反刍兽疫应急实施方案
小反刍兽疫应急实施方案一、背景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也可感染人类。
近年来,小反刍兽疫在我国多个地区暴发,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小反刍兽疫的传播,制定应急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小反刍兽疫应急实施方案,明确应急响应的程序和措施,提高应对小反刍兽疫的能力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
三、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范围,将小反刍兽疫的应急响应划分为三个级别:1. 一级响应:疫情暴发地区为单个农场或小范围地区,且疫情控制难度较小;2. 二级响应:疫情暴发地区为多个农场或中等范围地区,疫情控制难度较大;3. 三级响应:疫情暴发地区为多个省份或全国范围,疫情控制难度极大。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疫情监测:建立小反刍兽疫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对反刍动物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疫情暴发地点。
2. 疫情报告: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向上级畜牧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3. 疫情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暴发地点展开调查,确定疫情传播范围和传播途径。
4. 隔离封锁:对疫情暴发地区进行隔离封锁,禁止动物和人员流动,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5. 疫情处置:对疫情暴发地区进行动物的隔离、消毒和灭杀,同时对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6. 风险评估:对疫情暴发地区周边地区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五、应急响应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小反刍兽疫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畜牧户和居民的防疫意识。
2. 提高检疫监管:加强对进出口反刍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管,防止疫情通过国际贸易传播。
3.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小反刍兽疫的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疫情的苗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4. 增加应急物资储备:储备足够的疫苗、消毒药剂、防护用具等应急物资,以备疫情暴发时使用。
5. 加强科研攻关:加大小反刍兽疫的科研力度,研发更加有效的疫苗和防控技术,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
小反刍兽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养 员等 工作 人员 要每 天洗 澡 和勤 洗衣 物 、鞋 帽 ,并 对衣 物 、鞋 帽消 毒 处理 。三 是酸 性和 碱 性等 不 同类 型 的消 毒剂 不可 同时使 用 ,要 交替 使用 ;四是 对病 死 羊要 及 时按照 国务 院兽 医主 管部 门的规 定进 行焚 烧 、深 埋等 无害 化处 理 ,严禁 倒卖 和食 用 。
出人 员 、车 辆 、用 具 都 要 彻 底 消 毒 ,禁 止 闲 杂 人 员 、车辆 进入 ;二是 认真 执行 畜牧 兽 医主 管 部 门规 定 ,禁止 跨省 调运 。省 内调运 也 要严 格执 行 动物 检 疫 的有关 规定 ,凭动 物检 疫合 格证 明 出售 或购 入 羊
山羊和 绵羊 是 本病 唯一 的 自然 宿主 , 山羊 比绵 羊 更 易感 ,且 临床症 状 比绵 羊更 为 严重 。山羊 不 同 品种 的易感 性 有 差 异 。鹿 、野 山羊 、长 角 大 羚羊 、 东方盘 羊 、瞪羚 羊 、驼可 感染 发病 。
口腔 和鼻 腔 黏膜 糜烂 坏 死 ;支气 管肺 炎 ,肺 尖 肺 炎;有 时可 见 坏死 性或 出血性肠 炎 ,盲 肠 、结 肠 近端 和直 肠 出现特 征 性条 状 充血 、 出血 ,呈斑 马 状 条 纹 ; 有 时可 见淋 巴结特 别 是肠 系 膜淋 巴结 水肿 , 脾脏 肿大 并可 出现 坏死病 变 。
而 出现 糜 烂 。初 期 多在 下 齿 龈 周 围 出 现 小 面 积 坏 死 ,严 重病例 迅速 扩 展到 齿垫 、硬 腭 、颊 和颊 乳 头
.
旁设 置 消毒通 道 ,两 侧和 顶 部安 装紫 外 线灯 ,底 部 放 消毒 垫 ,可使 用 2 %火 碱 、 百毒 杀 、 过氧 乙酸 制
剂等 ,供 进入 人 员消 毒 。养 殖 区入 口建 更衣 消毒 室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
22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强冬红(甘肃省成县畜牧兽医站742500)摘要:小反刍兽疫是引进的疫病,被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一类动物疫病,对养羊业的危害很大。
本文根据小反刍兽疫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详细地分析了该病的防控措施,希望能给养羊户提供技术参考,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小反刍兽医;流行特点;防控措施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小反刍兽瘟,在我国被认定为一类动物疫病,对养羊业的发展威胁很大。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典型的症状为高热、腹泻、肺炎。
此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被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为必须上报的动物疫病,同时在我国的《国家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2012年-2020年)》中,此病也被明确为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
1发病情况1942年,小反刍兽疫首次在西非的科特迪瓦被发现,此后该病一直呈现流行蔓延的趋势。
据统计,在亚非欧的40多个国家,都流行过此病,尤其是在我国周围地区,如印度、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疫情严重,表现为地方性流行。
2007年7月,小反刍兽疫传入我国,疫情严重,通过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最终控制疫情,没有引起大面积的流行。
但是自2013年以后,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率有所升高,甘肃、安徽、贵州、新疆、宁夏、陕西、黑龙江等20多个省份都曾经流行,给养羊业造成重创。
尤其是2014年第一季度,小反刍兽疫在全国多个地区暴发流行,在全国呈现蔓延的态势。
2014年1月22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乡黄花滩村发生了小反刍兽疫,有900多只感染发病,111只死亡。
为防控疫情,有关畜牧兽医的多个职能部门联合监测和排查,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年-2020年)》,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小反刍兽疫已基本得到控制。
2流行特点小反刍兽疫的自然宿主为山羊和绵羊,其中3~8月龄的山羊更易感,其他的动物如牛、猪等也可以感染,但呈亚临床经过。
探讨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特点及防控对策
小反刍兽疫病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具有较高传染性的疾病,小反刍兽疫病的主要感染群体为山羊、绵羊等哺乳纲偶蹄目的草食性动物,一旦感染小反刍兽疫病则会导致羊只出现发育迟缓甚至危及生命进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本篇文章也以此为中心,主要讨论了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分析了发病症状、临床诊断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帮助,有效落实羊小反刍兽疫病防控。
经济社会的发展让现阶段人们的物质资料生产能力和获取能力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饮食结构在发生变化,羊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较为契合于我国人民的饮食喜好,因此市场上对于羊肉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是在羊群养殖的过程当中,羊小反刍兽疫病的出现很容易会造成大范围的损失,必须引起关注和重视,明确防控对策,而在此之前,首先则需要了解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以及发病症状。
一、病原及流行特点羊小反刍兽疫病又称羊瘟,是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羊小反刍兽疫病病原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该种病毒的抵抗力是相对较低的,一般情况下在2小时内即可以完成消灭工作,同时在pH<4.5或pH>11.1的条件下病毒也很难存活,但是在冷藏冷冻的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时间保存。
除此之外,醇、醚等相应的清洁剂也可以起到较好的灭杀效果,例如2%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苯酚都可以起到较为明显的消杀效果,因此做好防治往往可以较好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有效地防止羊小反刍兽疫病大范围传染的情况。
该病主要的感染群体为山羊、绵羊等哺乳纲偶蹄目的草食性动物,当然不同种类的动物其感染概率和感染之后所造成的影响是有所区别的,例如相较于绵羊,山羊在感染羊小反刍兽疫病之后所呈现出的临床症状更加明显,而年龄相对较小以3~8月为主的山羊在感染羊小反刍兽疫病时症状最为严重。
除此之外,鹿、野猪等都会感染小反刍兽疫病,区别则在于其临床症状以及感染状态。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方法
X u m u s h o u y i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对山羊以及绵羊比较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它的特点是发病率、死亡率都高,主要临床症状是口炎、发热等。
近来来,我国多地均有羊小反刍感染病例出现,这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威胁。
羊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疾病,这样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腹泻、发热、肺炎、口炎,绵羊或者山羊对此病毒最易感。
小反刍兽疫在任何季节都可能会发生,特别是在下雨或者是在干燥寒冷的季节。
羊小反刍兽疫给羊的养殖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应加强对此类疾病的防范意识。
一、病原特征羊小反刍兽疫病毒为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的属,与牛瘟病毒具有相似的免疫学特点和物理化特征。
病毒形状是粗糙球状,病毒粒子的大小约为,产生的病毒的颗粒较牛瘟大一些,具有特征性质的亚单位,另外还有囊膜,在囊膜的上面,存在纤突性的特点。
该病毒可在胎绵羊的肾脏、胎羊或新出生小羊的睾丸细胞内生长繁殖,还可在细胞内繁衍,体外培养会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现象,主要病变为形成合胞体。
小反刍兽疫病毒悬液,在温度!" 的半衰期间大约在#个小时;在温度在$% 时,半个小时就会导致病毒死亡;在冷冻或者冷藏的环境下存活,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经过试验得出,在感染了小反刍病毒的山羊尸体中,在温度& 保存'天之后,在淋巴结之内还能检到此类病毒。
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的能力比较弱,在一般消毒的情况下,就能杀死此类病毒,运用苯酚和都具备有效的消毒作用。
小反刍病毒不能传播给人,不属于人兽共患病。
二、小反刍病的危害(一)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特点山羊和绵羊是该病毒的主要自然感染宿主,大羚羊、野山羊、岩羊等野生小反刍种类动物以及亚洲水牛、亚洲骆驼等也易发生此类疾病,该病毒主要流行在亚洲中部、非洲西部地区。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山羊比绵羊更易感染此类病毒,在临床中表现的症状更加严重;不同品种的山羊对该病毒的易感性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日龄的羊,其易感性也有差异,#()'月的幼羊比成年羊更易感,吃母乳的幼羊具有较强抵抗能力。
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措施
肉和带 毒者 是本病 的 主要传 染源 。传
染 源为 发病 和带毒 羊及 其分 泌物 和排
李 芳 覃 周岚 吴 双燕 苏 益琼 余波 覃 万福 泄物 ,主要通过消化 道和呼吸道传 播。 一 广 西鹿寨 县动 制中 心长∽ ∽ 0 0 一 潜物疫病 伏 期 一 预防控 般为 4 ~ 6 d ,最 可 达 2 1 d 。
最 易感 ,本 地 品种抗病 力较 强 。饲 养
密 度大 、人 口稠 密 、存 栏数 高 的地 区 流 行迅 速 ,死亡率 也较 高 。病羊 病羊
仔 引 种 要 选 择 非 疫 区 . 经 过 正 规 养 殖
场 ( 户 )引人 ;向当地动 物卫 生监 督 机 构办 理检疫 和登 记 .获得原 产地 检 疫 证 明 :引进 外来 羊仔 时要进 行羊 舍 消毒 ,并保持隔离 ,以确定羊仔健康 。
情控 制技 术人员 .在 发现 疫情 后第 一
时 间 报 告 给 当地 有 关 部 门 ,而 相 关 部
感 染疫病 的羊 只会表 现 出明显 的食 欲 下 降 、烦 躁不 安 、 口鼻 干燥 、披 毛失
门在 接 到报告后 应立 即启动 疫情 防控 方 案 ,迅 速 、有 序 的开 展 疫情 检 测 、
( 1 )在 引 进 外 来 动 物 时 ,应 做 好 调 查
及下 颚等部 位 .并且 羊 只患病 后期 会
出现腹 泻不 止 、粪便呈 带血 水样 、严 重消瘦等症状 。
3 病 理 变 化
及 检疫 工作 ,禁止 从疫 病发 生 区域 内 引进 。 ( 2 )做好免疫接种 ,从根本加 强疫病 防控 ,多雨 季 节及 寒 冷 干燥 季 节是该 病 的高 发期 .雨 季之 前 和蠕动 之 前应 对幼龄 小反 刍动 物进 行免 疫接 种 ,最 好是 在 2  ̄ 6月 龄 :接种方 法 为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摘要】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家畜羊群传播的传染病,广泛流行于我国的农村地区。
本文从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症状分析、防控措施建议、病例分析和预防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感染者或受感染的动物及其分泌物等。
临床症状分析显示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容易被误诊。
提出的防控措施建议包括加强人羊接触的管理、提高兽医防疫意识等。
结合病例分析,探讨了不同情况下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最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反思对疾病的认知以及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该研究对进一步加强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羊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控措施、病例分析、预防策略、研究展望、总结反思。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布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羊只和其他反刍动物。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对畜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羊小反刍兽疫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可导致羊只出现多种严重临床症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频繁,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变得尤为重要。
及时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防控措施,对于有效地遏制病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析临床症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显得尤为迫切。
对于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羊小反刍兽疫进行深入探讨,从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症状分析、防控措施建议、病例分析和预防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2. 正文2.1 流行病学研究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主要侵袭反刍动物,尤其是羊的胃肠道。
针对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包括疫情监测和病原学研究两个方面。
对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研究需要进行疫情监测,通过对疫区的疫情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疫情的传播规律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小反刍兽疫的症状表现与防控方法
小反刍兽疫的症状表现与防控方法
小反刍兽疫是感染小反刍兽的严重的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小反刍兽疫对当地养殖业及外贸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小反刍兽疫的症状表现与防控方法。
一、小反刍兽疫流行区域及感染范围
小反刍兽疫是1942年在非洲西部象牙海岸被首次报道发现,在随后的十年小反刍兽疫病开始迅速扩散几乎遍布了从撒哈拉沙漠到
赤道的所有国家,并迅速向东、向南、向北大范围扩展。
到2006年初,我国相邻及周边国家例如印度、尼泊尔、哈萨克斯坦等都先后爆发了大规模小反刍兽疫。
二、小反刍兽疫的症状表现
临床症状和牛瘟类似,成羊和羔羊都可被感染发病甚至死亡,致死率高达50%-80%,严重爆发期可达100%,该病以肺炎、腹泻、眼鼻有浆性分泌物、口腔炎、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
发病期间病羊持续3d-8d的40℃-41℃高热,有时表现为类似羊支原体肺炎的支气管肺炎,孕期母羊则会发生流产,病畜食欲明显减退,精神不振,鼻镜干燥。
如果病畜未死亡,将持续这种症状14天,即使康复的山羊也会有部分唇部形成口疮样病变。
三、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小反刍兽疫的方法,发病初期可以使用磺胺类
药物和抗生素对症辅助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
从疫区进口动物及胚胎、卵和畜产品严格限制,所有疫区动物都要经过严格检疫。
严密监控边境区域易感野生动物的活动,加强边境地区家养小反刍牲畜的贸易控制和饲养管理,从源头上切断疫病传播的可能。
羊小反刍兽疫的危害、病状及防治措施.doc
羊小反刍兽疫的危害、病状及防治措施概述: 1.概念: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假性牛瘟,2007年首次传入我国,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流行特点及危害性:该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特别是山羊较为易感,临床症状也较为严重,绵羊次之,野生动物偶有感染;传染源多为患病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草料、用具和饮水等;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以呼吸道消化道为主;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一般为4—6天,最长可达到21天;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该病对养殖业危害重大,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损失。
3.主要临床症状与鉴别诊断:山羊临床症状较典型,绵羊症状一般较轻微;感染动物临诊症状与牛瘟病牛相似。
急性型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天。
感染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
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
在发热的前4天,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
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垫、腭、颊部及其乳头、舌头等处。
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
出现咳嗽、呼吸异常。
诊断方面应注意与牛瘟、蓝舌病、口蹄疫、羊痘等鉴别。
4.防控措施:(1)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提高环境控制水平。
饲养方式与疫病的发生和控制有密切关系,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病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保证家畜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并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尽量避免羊群与野生易感动物接触,提高环境控制水平对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具有重要。
(2)加强饲养场的消毒工作。
小反刍兽疫病毒随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及分泌物排出体外进而污染周围环境,但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对乙醚、氯仿等较为敏感,可选用氯制剂、季铵盐类、强酸强碱、醛类的消毒药品,如环境消毒可选用可佳、百毒杀、火碱、过氧乙酸等;针对皮毛、仓库等熏蒸消毒可选用甲醛、高锰酸钾等。
羊小反刍兽疫鉴别诊断和防制措施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由于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007年该病首次由国外传入我国西藏地区。
2014年辽宁省首例病例发生在锦州北镇市。
目前全省小反刍兽疫为强制免疫,确保该病不会大规模发生,但不排除零散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告,2018年5月和2020年5月期间,分别在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和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某羊场发生该病,给当地养羊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笔者将通过简要叙述小反刍兽疫和症状类似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羊小反刍兽疫鉴别诊断和防制措施文│孟凡曜(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症状、剖检变化、鉴别诊断、防制措施等,为畜牧兽医部门做好早期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一、病原1.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病毒呈圆形,单股负链RNA病毒。
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在光照、加热、酸性、碱性环境中易失活,对大多数酸性和碱性消毒剂敏感。
2.口蹄疫。
口蹄疫病毒属于微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动物RNA病毒。
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很强,但对酸性和碱性消毒剂敏感。
3.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革兰氏染色阴性。
二、流行病学1.小反刍兽疫。
山羊、绵羊是常见自然宿主。
该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传播方式主要为直接接触传播。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频发。
2.口蹄疫。
在自然情况下牛最易感,羊次之。
病毒主要存在水疱皮和水疱液中。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染。
3.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自然条件下,只感染山羊和绵羊。
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养殖顾问Consultant64☆中国畜牧业过呼吸道感染。
多见于冬季和早春季节,气候多变、饲养环境差等因素易诱发本病。
三、临床症状1.小反刍兽疫。
潜伏期平均为4~5天,最长可达21天。
根据该病临床症状,可分为温和型、标准型和急性型三种,其中标准型最为常见。
浅谈如何科学防控羊小反刍兽疫
浅谈如何科学防控羊小反刍兽疫单位:塔合曼乡畜牧兽医站邮编:845250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羊养殖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但其规模和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养殖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为疾病的暴发提供了可能。
在当前养殖过程中,羊小反刍兽疫通常呈现出暴发和蔓延趋势。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羊小反刍兽疫所带来的危害,必须采取措施,以确保广大养殖户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羊小反刍兽疫防制工作的开展,必须深入了解疾病的流行规律和临床表现。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率,我们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科学防控;羊小反刍兽疫引言羊小反刍兽疫是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小反刍兽疫病毒,极易潜伏在羊的生活环境中,抵抗力较弱的小羊羔易感性较强。
羊小反刍兽疫的主要感染途径为直接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如同槽饮食,同盆饮水等行为发生传染。
羊小反刍兽疫在2007年首次传入西藏地区,因其发病快,传染性高,病死率高,被我国列为一类法定报告疫病。
1病原特征引起小反刍兽疫的病原为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
由于病毒抗原性与牛瘟病毒十分相似;因此,该种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病又被称为假性牛瘟。
小反刍兽疫病毒外观近似球形,直径100~300nm,核衣壳呈螺旋中空杆状并且具有特殊性的亚单位。
病毒能在绵羊的肾、胎羊和新生羔羊的睾丸细胞当中大量繁殖,引起细胞病变,形成合胞体。
小反刍兽疫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一般的消毒剂均能够短时间内将其杀死,对乙醚等消毒剂比较敏感,苯酚和2%的氢氧化钠是最常用的消毒剂。
pH值为3.0的条件下3h才能将其灭活。
在冷藏和冷冻的组织当中能够存活很长时间。
实验感染山羊的尸体在4℃环境中保存8d后,仍然能在淋巴结中分离到该病毒。
2临床症状小反刍兽疫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2℃,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同时会出现流黏鼻涕、眼周围有泪及黏稠浆液、口腔中的黏膜可以出现溃烂,出现鼻塞呼吸困难症状,可嗅到病畜呼出有恶臭味的气体。
小反刍兽疫的防治措施
2018年第10期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对养羊业威胁非常大,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农牧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近年来,随着我国部分地区养羊业的快速发展,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需要及时对其防治。
1流行病学小反刍兽疫在全年都有可能发生,夏冬两季多发。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主要入侵途径是呼吸道,家畜中山羊和绵羊比较易感。
小反刍兽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4~6d,最长的潜伏期可达10d,在小反刍兽疫病的流行地区发病率非常高,可达100%,如果不及时防治,病死率也可达100%。
2临床症状在发病初期表现精神不好,食欲较差,流水样的鼻液,眼结膜充血、肿胀等,有分泌物,同时鼻液和分泌物会形成脓性卡他样分泌物。
鼻内膜出现坏死,各种呼吸症状,如咳嗽等,眼睑常被分泌物黏住,导致眼结膜炎。
在发病后,病羊的体温会突然升高,在第2~3d 会高达40~42℃。
出现发热后,口腔也会出现各种病症。
发热后2~3d,出现腹泻以及下痢,导致病羊脱水,孕羊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可能出现流产。
3病理变化病羊口腔以及鼻腔粘膜的溃烂、支气管肺炎以及肺尖肺炎,部分病羊中发生出血性或坏死性肠炎,在盲肠、直肠以及结肠近端可能发生特征性条状出血,或发生淋巴结、肠膜淋巴结水肿。
4诊断采集眼睑下结膜分泌物和鼻腔、颊部及直肠粘膜和加入肝素抗凝的全血,送往实验室确诊。
采集淋巴结、肺脏、大肠、脾脏和胆囊置于10%的福尔马林中保存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5小反刍兽疫的预防措施要做好小反刍兽疫的预防工作,需要科学搭配山羊以及绵羊的日粮,以满足羊生长期的营养需求。
需要按时投喂各种饲料,不但要喂食粗饲料,还要喂给一定的青贮饲料以及青绿饲料,这样才能更好地给羊只补充能量和蛋白质,增强羊机体免疫能力。
养殖场应该控制羊只的饲养密度,做好羊舍的通风管理工作,使养殖场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要对养殖场的内部进行定期的清洁,能有效的防止环境对羊的影响。
另外,养殖场也需要为羊提供相应的运动空间,以此来增强羊的体质。
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趋势与防控
科 研 ◎畜牧 善慝
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趋势与防控
陈 政 0 3 8 3来自0 0) ( 怀仁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山西怀仁
【 摘 要】 小反 刍兽疫是感染 小反 刍兽 的严 重的接 触性、 烈性传 染病 , 在 东西非、 西亚及 中东爆发流行过 , 2 0 0 7 年7 月在我 国西藏 发 生首例 小反 刍 兽 疫Ⅲ , 引起 我国对动物 防疫检 疫高度 重视 。, b g , -  ̄兽疫对 当地养殖业及外贸经济造成 巨大的损 失, 如何有效 防控小反 刍疫病 对我 国动物 防疫工作提 出了更 高要求和挑战。 【 关键词】 小反 刍兽疫 传染途 径 临床特征 防控
现动物疫情。
2 . 严格控制传染源 从疫 区进 口动物及胚胎 、 卵和畜产 品严格 限制 , 所 有疫区动 物 都要经过严格检疫 。 严密监 控边境 区域易感野生动物的活动。 加 强边境地 区家养小反刍牲畜的贸易控制和 饲养管理 , 从 源头 上切断疫病传播的可能。 3 . 有效控制疫情发展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 小反 刍兽疫的方法, 发病初期可 以使用磺 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对症辅助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一 旦发现疫情 应立即对疫区进行严格封锁、 隔离 , 对染病牲畜要及时捕杀并及时 做无害化处理 , 例如深埋或焚烧。 无害化处理 , 所有疫病 畜舍都应用苯酚 、 氢氧化钠 、 乙醇等消 毒剂
【 中 图分 类号】 ¥ 8 5 1 . 3
一
[ 文 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0 3 - 1 6 5 0( 2 O 1 4 ) O 5 一 O 2 2 3 一 O 1
、
小 反 刍 兽 疫
1 . 小反刍兽疫定义 小反刍兽疫 ( P P R ) 因在临床上与牛瘟 相似也私 称为小反刍伪 牛瘟 。 它是 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 J 爵 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种 急性 、 烈性接触性 传染 病 , 主要感染 山羊 、 羚 羊、 绵羊等小反 刍动 物。尤其是山羊高度易感 。由于它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 , 是严重 A类动物传染病, 在我国小反 一, 世界卫生组织( o e) r 已将其列为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简介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反刍兽类动物,如牛、羊和山羊等。
这种疾病会导致感染动物出现发热、食欲不振、腹泻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应对小反刍兽疫的威胁,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防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措施一:加强动物管理和监测1.建立健全的兽药使用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兽药,严格遵守规定的兽药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兽药。
2.定期开展动物体检和病毒监测:定期对养殖场内的动物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并隔离,减少疫情的传播风险。
同时,定期进行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病毒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严格防疫和消毒措施:养殖场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动物饮水和饲料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对圈舍、设备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措施二:加强养殖环境管理1.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减少环境污染和恶劣气候对养殖场的影响,提高养殖动物的抵抗力。
2.规范饲养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确保饲养场干净卫生,防止疫情传播。
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和交叉感染。
措施三:加强人员卫生和安全管理1.加强培训和宣传:养殖场应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和能力。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普及疫情防控的知识,引导人员正确掌握养殖技术和防疫措施。
2.健全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养殖人员遵守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3.及时报告和紧急处理:养殖人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主动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尽量减少疫情的扩散范围。
措施四:加强监管和信息共享1.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确保养殖场落实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置违规行为,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2.加强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将养殖场的疫情情况和防控措施等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其他养殖场,提高整体防控效果。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一些罕见的动物疫病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主要影响家畜和野生兽类。
一旦疫情爆发,将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小反刍兽疫的爆发,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经济安全,制定了《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
首先,应急预案对小反刍兽疫的疫情管控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包括封锁疫情区域、隔离患畜、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病畜、消毒等一系列应对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的传播风险。
其次,预案还规定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兽医卫生机构的职责分工。
政府部门将负责疫情信息的发布和公众宣传,科研机构将负责病原学和流行学研究,兽医卫生机构将负责疫情监测和处置工作,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协作体系。
此外,预案还对紧急抢险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制度进行了规定,确保在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组织力量,对疫情进行应急处置和控制。
总的来说,《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是一部综合性的疫情防控管理规范,为小反刍兽疫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对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共同为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处置与防控措施
病呈 现 高 发 的趋势 ,需 要 防疫 人 员 切实 做好 羊 小反 刍 兽疫 的 防治 消 毒 排 泄 物 ,羊 只 隔 离 观察 ,不 得 随 意变 卖 ,待 封 锁得 到解 除 工作 ,提 升羊 的养 殖效 益 。 后 ,方可 交 易到 市场买 卖 。 1 传播 途径 4 . 4 普查疫 区 内所 有羊 只
小反 刍兽 疫 ( P e s t e d e s p e t i t s r u m i n a n t s ,P P R)是一 种感 染 山 发热 、 口腔 及 舌 黏膜糜 烂 、流 泪 、流鼻 液 、腹 泻 和肺 炎 。 周际动
. 3 及 时 隔离封 锁 羊 、绵 羊 和野 生小 反 刍兽 的 严重 的 烈性 、接 触 性传 染 病 ,特 征为 4
一
物卫 生 组织 ( O I E) 将 该 病 列为 A类 动 物疫 病 ,我 国将 其 列 入一 其 产 品流 向市 场 。更 禁止 其他 人 畜 、用具 等 进入 封 锁 区 ,追 踪所 类动 物 疫 病 。近几 年 在我 国一些 养 殖地 区 出现 了羊 小 反 刍兽 疫 的 有 封锁 前 贩运 、宰杀 的可疑 羊 只 ,查 明情况 后 ,根 据实 情做 进 一 病 例 ,对 该地 区的养 羊业 造 成 了严 重 的威胁 ,面对 小 反 刍兽 疫疾 步 处理 。需要 宰 杀 的 , 照 章 对尸 体 做无 公 害处 理 。不需 宰杀 的 ,
肠粘 膜 出 血 、糜坦 、有条 纹状 出血 ;肾脏有 出血 点 、水 肿 ;脾脏 弱 毒 苗有 污染 环 境 的可 能 。 南此 ,严格 接 种程 序 ,使用 过 的疫 苗
4~6 d 。调 查证 实 ,此 病流 行率 在 6 0 %以上 。而 致死 率却 高 达5 0 % 4. 5 严格 彻底 消毒
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什么是羊小反刍兽疫?羊小反刍兽疫,简称“疫病”,是由家畜、野生反刍动物和鼠类等动物携带的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该疾病可以引起家畜的生殖器官、泌乳系统和关节等部位的炎症,严重时还会影响人的健康。
羊小反刍兽疫传播途径羊小反刍兽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直接接触感染:与感染了布鲁氏菌的动物直接接触,例如触摸、饲养或屠宰。
2.食物传播:食用了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的肉、奶或奶制品。
3.环境污染传播: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粪便、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污染了环境,人或动物接触到环境中的这些污染物后,也有可能感染布鲁氏菌。
综合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羊小反刍兽疫的传播,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控措施:动物防控1.确保良好的动物饲养和管理:避免动物过度疲劳、受寒、受热和挤压等不良饲养环境,保证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充足的营养供给。
2.定期进行检疫:养殖场、屠宰场等需要定期进行动物疫病检查,一旦发现病情,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3.加强动物疫苗接种:羊的布氏杆菌疫苗接种是羊小反刍兽疫防控的关键措施之一,可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率。
4.严格控制动物交易:加强动物交易检疫,禁止非法或无证养殖、贩卖和运输动物,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食品安全防控1.严格控制动物屠宰和产品加工:确保屠宰场设施完善、卫生条件达标,鼓励消费者选择放心食品并自觉接受检测。
2.对食品进行检测:对放牧的羊、山羊、牛等肉品和奶制品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有羊小反刍兽疫的痕迹,要进行深入调查、隔离和处理。
3.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羊小反刍兽疫的传播途径、食品安全知识以及食品卫生和安全标准等,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消费习惯。
环境安全防控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与家畜接触的污水、污泥和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严格卫生操作规范,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2.防治虫媒传播:定期清除垃圾堆、废旧物品等易孳生昆虫之地,设置虫媒诱杀器、喷洒杀虫剂等防虫措施。
试论中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的发生状况与防控措施
146试论中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的发生状况与防控措施扎西央宗(那曲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总站,西藏那曲 852000)摘 要:西藏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促进了当地畜牧业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2007年7月,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发生了小反刍兽疫疫病流行,导致大量动物死亡,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强疫病防控。
文章先分析了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的基本状况,再提出有效防控措施,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西藏;小反刍兽疫;发生状况;防控措施0 引言根据国际动物卫生组织的规定,小反刍兽疫必须要及时上报,我国对此也非常重视。
我国西藏出现小反刍兽疫疫情后,对当地畜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实现健康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展开调查,并组织防控,得到了有效控制。
提高对小反刍兽疫疫情的重视程度,建立起一套完善防控体系,创建出健康畜牧环境。
1 中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疫情概况2007年7月,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出现了羊群发病的状况,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依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情况,初步判断疑似为小反刍兽疫。
之后专家对病死羊进行了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诊断为小反刍兽疫。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本次疫情波及范围较广。
在2008年6月在那曲地区尼玛县双湖区嘎措乡又发现了疑似小反刍兽疫疫情,经过检测之后判断与去年阿里地区流行毒株是相同的。
病羊会出现高热,眼鼻处有脓性分泌物,致死率在30%左右,成年羊和羔羊都可发病,而且山羊比绵羊更容易感染。
2 中国西藏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2.1 执行隔离、封锁、消毒阿里地区确诊小反刍兽疫疫情后,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立即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严禁疫区羊及羊产品的流动,避免出现传染情况,实现有效的控制。
对于疫区发出的羊产品,例如羊绒、羊毛等进行收购和消毒处理,并安排专业看管仓库。
对疫区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出入的人员和车辆。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消毒检查站,严禁动物流动,消除一切可能引发疫情扩散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医学进展,2015,36(1):110‐113Progress in Veterinary Medicine 专论与讲座小反刍兽疫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应对措施 收稿日期:2014‐04‐19 基金项目:华中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科研联合基金项目(HNTDL H 140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HS 201401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资金项目(2012BB 023);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TDGJ 1409) 作者简介:刘永宏(1981-),男,内蒙古武川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传染病与免疫病理学研究。
倡通讯作者刘永宏1,赵 丽1倡,曹胜波2,李龙凯3,王海国4,廖秋萍1,焦海宏1(1.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新疆阿拉尔843300;2.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70;3.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32;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红旗农场生产科,新疆阿图什845350) 摘 要: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小反刍兽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口炎、胃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
该病呈全球性自西向东流行趋势,我国目前已有9省市发生该疫情,其他省份防控局面也颇为严峻,对我国畜牧业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论文对小反刍兽疫在中国流行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流行;防控中图分类号:S 852.6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038(2015)01‐0110‐04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 )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 )感染小反刍兽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口炎、胃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1]。
小反刍兽疫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染或呼吸道飞沫传染,潜伏期为4d ~5d [2]。
在易感群中,严重暴发时致死率为100%,中等暴发时致死率不超过50%。
山羊高度易感,绵羊次之[3];2004年8月,苏丹出现了大量大型反刍动物‐骆驼感染PPRV [4];牛和牦牛亦可感染,但无临床症状,也不排毒[5];野生动物(如白尾鹿)偶有感染,猪可被实验性感染,未见人感染的报道[3]。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 类动物疫病,在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1942年,PPR 首次暴发于西非科特迪瓦[6],现在全球至少49个国家已发生或正在发生该疫情,其中至少23个亚洲国家[7],包括我国周边的老挝、孟加拉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缅甸、尼泊尔、阿富汗和韩国等国[7‐9]。
PPR 给疫情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仅肯尼亚每年因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1500余万美元[10]。
1 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 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同属的还有海豚麻疹病毒、犬瘟热病毒、鼠海豹麻疹病毒、牛瘟病毒和麻疹病毒[11],PPRV 只有一个血清型[12]。
PPRV 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 ,大小为15948nt ,基因组3′末端为基因组启动子区,5′末端为反向基因组启动子区,6个基因排列顺序为3′‐N ‐P ‐M ‐F ‐H ‐L ‐5′,依次编码的6个结构蛋白为核衣壳蛋白(N )、磷蛋白(P )、基质蛋白(M )、融合蛋白(F )、血凝蛋白(H )和大蛋白(L ),P 基因还编码两个非结构蛋白C 和V [13]。
N 蛋白通过自我组装形成核衣壳粒子,与P 蛋白和L 蛋白协同作用调控病毒RNA 转录和复制。
N 蛋白还是保守性较强的免疫源性蛋白,当病毒感染时可以引起强烈的抗体反应。
此外,N 蛋白上含有T 细胞表位,在细胞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4]。
根据N 或F 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均可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目前PPRV 分为4个基因系,Ⅰ系和Ⅱ系分布于西非,Ⅲ系病毒流行于东非、阿拉伯(阿曼和也门)及印度南部,Ⅳ系仅见于中东、阿拉伯和印度次大陆[1,13]。
比较两种分别基于N 和F 基因部分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方法,N 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能更加有力的根据地理来源进行毒株的聚类,分析结果体现了小反刍兽疫病毒在全球自西向东(从西非到亚洲)的传播,并在4个区域分别进行独立的演变。
而F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更多的反映出病毒以时间为轴线的演变过程,从而为病毒在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传播途径提供线索[11]。
更具体的结果,依赖于更多N或F基因全序列的报道。
2 中国小反刍兽疫疫情流行情况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在发生PPR[15],易感羊9780只,发病4022只,死亡2024只,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达到41.1%、20.7%和50.3%[16]。
随后几个月后,在革吉、日土、札达和改则4个县出现该疫情,共20个疫点,羊发病6122只,死亡1888只[17],病死率为30.84%;2008年2月,西藏阿里地区在某草场边界处发现岩羊、黄羊等野生动物感染本病[18];2008年6月,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双湖区嘎措乡发生PPR疫情,病羊及同群羊合计6690只[19];2010年5月14日,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多玛乡乌江村发生PPR疫情,发病羊133只,死亡69只,扑杀1094只[17],病死率为51.88%。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等工作人员经现场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可基本确定,疫情最早在2005年冬季从日土县日土镇热角村发生,当时被认为是羊快疫,并按照羊快疫处理。
其后疫情通过混群、混牧以及引种等方式缓慢地向东推移,经近2年的时间疫情扩散至改则县[16]。
2013年11月30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三宫乡一村发生PPR疫情,发病羊1236只,死亡203只[20],病死率为16.42%;2013年12月20日,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哈尼喀塔木乡托依堡村发生PPR疫情,死亡26只;12月22日,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玉尔其乡玉拉拉村和上库木力村发生PPR 疫情,死亡44只[21];2013年12月21日,新疆哈密地区哈密市五堡镇发生PPR疫情,发病羊176只,死亡34只,病死率为19.32%[22];2013年12月29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策达雅乡萨依巴格村发生PPR疫情,发病羊160只,死亡38只[23],病死率为23.75%。
2014年1月22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发生PPR疫情,发病羊951只,死亡111只[24],病死率为11.67%。
2014年2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和丰村,以及相邻的杭锦后旗团结镇建设村发生PPR疫情,发病羊1063只,死亡431只[25],病死率为40.55%。
2014年2月13日,宁夏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深井村发生PPR疫情,发病羊116只,死亡32只[26],病死率为27.59%。
2014年3月11日,湖南邵阳市洞口县又兰镇金竹村发生PPR疫情,发病羊360只,其中死亡234只[27],病死率为65%。
2014年3月17日,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大市镇边家村、黑山县白厂门镇董屯村发生PPR疫情,发病羊24只,死亡11只[28],病死率为45.83%。
3月29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和萧县,马鞍山市和县,淮北市相山区和烈山区部分养殖户从外地调入的羊只发生小反刍兽疫;3月30日,重庆市云阳县、巴南区部分养殖户从外地调入的羊只发生小反刍兽疫[29]。
7个县区累计发病羊747只,死亡378只,病死率为50.6%。
截止目前为止,我国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湖南、辽宁、安徽和重庆均报道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且西藏和新疆均已至少暴发5起;时间顺序为西藏最早出现,新疆均发生在2013年年底,2014年短短2个多月甘肃、内蒙古、宁夏、湖南、辽宁、安徽和重庆7省份发生PPR疫情;总体走向为由西至东。
我国早期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地区,均位于中国边境地区,可能与周边国家发生该疫情有很大关系,周边国家疫情对我国畜牧业发展有很大影响。
如新疆,周邻8国,其中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很容易越过边境进入我国;西藏地区与印度、尼泊尔、缅甸等PPRV感染国家接壤,其家养或野生小反刍兽较容易通过交通要道将PPRV传入我国。
此外,云南省有较长的边界与PPRV感染国家相邻;其他省份,如青海周边省份已发生PPR,提示该省份以及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也较危险。
3 我国小反刍兽疫的应对措施目前,PPR在中国已形成大流行趋势,除以上9省份外,其他省份可能也有发病未确诊病例,将来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蔓延扩散态势。
另外,湖南省PPR 疫情的发生,也体现了该疫情在我国传播快、跨度大、风险高严峻形势。
提示相关部门做好相关防控工作,此时应该考虑中国各地小反刍兽是否均接种PPR疫苗,通过疫苗接种产生抗体而不造成该疫情更大范围的流行,不造成小反刍兽的发病、死亡和经济损失等。
PPR弱毒苗虽然既能诱导体液免疫,又能诱导细胞免疫,而且经免疫的动物,体内抗体可以维持较高水平。
但是,弱毒苗会导致病毒毒力返强,如果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容易造成人工散毒。
另外,弱毒苗热稳定性相对较差,保持疫苗的冷链运输较为关键。
同时需要重视已发病并接种PPR疫苗地区,防范初生羔羊的感染发病。
综合以上情况,根111刘永宏等:小反刍兽疫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应对措施据目前国内疫情发展形势,需有关部门做出全局性决策。
当前,首先应该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措施防控。
无PPR地区:根据国家农业部统一部署加强牲畜饲养管理,宣传疫情的政策并实施严格的检疫、消毒制度;严禁从存在本病的国家或地区引进相关活体动物及其产品;严密监控本地区易感野生动物的活动;建立边境疫情监测站,对野生动物进行实时监控。
存在PPR地区:平时做好预防接种和消毒工作,预防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发现可疑疫情,应按规定立即上报,实行隔离封锁措施。
发现疑似病畜必须及时采集样品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国家小反刍兽疫参考实验室进行确诊。
一旦发现疫情,根据枟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枠,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封锁、扑杀、检疫、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及疫源的追踪调查和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及时、有效、彻底的在最小范围内控制和扑灭疫情。
疫区及受威胁区的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PPR的防控,接种疫苗是一项重要举措。
由于PPRV与牛瘟病毒具有高度同源性,后者曾一度作为PPR的异源疫苗,至少可使山羊维持12个月抗PPRV的免疫保护。
尼日利亚国家兽医院曾将一株PPRV在Vero细胞连续传代,成功制备了Ⅰ系PPR 疫苗株,即Nigeria75/1,该毒株商品化疫苗对羊的免疫保护期至少可达3年,这就意味着对于商品化羊只,因其生长期较短,所以通过一次免疫便可提供完全保护[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