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86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CRRT治疗,比对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平均动脉压(MAP)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后观察组DBP、SBP、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量均明显增多,观察组患者尿量增多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除血红蛋白(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酐(Scr)、中性粒细胞(N)、尿素氮(BU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恢复比例及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时采用CRRT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清除体内潴留代谢废物及炎症因子,控制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存活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标签:CRRT;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疗效
脓毒血症是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常见死亡因素之一,指因感染灶感染致患者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多伴急性肾损伤、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等并发症,而急性肾损伤在其众多并发症中死亡率最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影响生存质量。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疾病类型:重症肺炎31例,重症腹膜炎24例,重度手术创口感染30例,重症脑膜炎1例;肾损伤级别:轻度38例,中度32例,重度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7例,女
16例,年龄23~78岁,平均(56.1±2.3)岁,病程2.1~32 h,平均(8.2±0.9)h;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5~80岁,平均(55.7±2.1)岁,病程2.4~31 h,平均(8.4±0.8)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肾损伤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均符合2001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制定的脓毒血
症诊断标准;(2)年龄>18周岁;(3)急性肾损伤符合2005年AKIN制定的共识;(4)签订知情同意书;(5)检查结果及随访记录完整。
排除标准:(1)免疫功能缺陷者;(2)严重精神类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即胃肠、呼吸、肝肾等机体功能支持及保护治疗,改善微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合理营养支持,升压、抗感染,必要可行胰岛素皮下注射(2~4 U/次,3次/d)。
观察组:行CRRT治疗。于治疗前准备Product Name连续性血液净化滤器(Type PRISMA,电压220/240 V,频率50/60 Hz,电流2.5 A)及配套管路、血液滤过器等配套器材。后根据患者疾病程度及临床表现选择合理静脉置管位置(股静脉置管:29例,颈内静脉:14例),采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模式行血液净化,连续超滤>2 d,间隔1~1.5 d。置换液(生理盐水3000 ml,灭菌水500 ml,5% Glu 500 ml,5%碳酸氢钠250 ml,10% KCl 15 ml,25% MgSO4 3.2 ml)前后稀释输注,根据检查结果调整钙剂的补充速度及置换液中KCl量,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合理肾替代时间,若患者机体现高分解代谢则行24 h不间断替代,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及血中电解质等。
1.4 观察指标
体征指标: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尿量、血氧饱和度(SpO2)。
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酐(Scr)、中性粒细胞(N)、尿素氮(BUN)。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体征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DBP、SBP及MAP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后观察组DBP、SBP、MAP及SpO2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量均明显增多,观察组患者尿量增多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除血红蛋白(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酐(Scr)、中性粒细胞(N)、尿素氮(BU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28 d存活率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恢复12例(27.9%),对照组
3例(7.0%);观察组死亡3例(7.0%),对照组死亡14例(32.6%);观察组肾功能恢复比例及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脓毒血症是指因感染或高度可疑感染灶所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以炎症过度活跃反应及凝血级联反应不适应激活为病发期主要特征,发展期可现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据美国疾病防控与预防中心(CDC)调查研究表明,欧洲每年因脓毒血症死亡的人数可达13.5万人,高于肺癌或急性心肌梗死等死亡人数,死亡率极高且呈逐渐增长趋势,其增长原因具有复杂性及多样性,主要包含人口老龄化、耐药性致病菌增加、免疫系统低下等因素[2-3]。目前,国内外众多医疗专家虽已针对脓毒血症发病机制及病理等研发出较强的抗感染药物,但对于ICU而言,严重脓毒血症致死率仍非常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
急性肾损伤是脓毒血症患者因并发症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尚未对其发病机制及病理资料实现完善地探究及认知,但就目前研究结果可知其病发多与血流动力学、应激激素改变、炎症介质影响及细胞凋亡等因素相关[5]。脓毒血症患者于病发期对血管收缩物质正常反应或反應增加,导致肾血流量降低,同时在体内毒素影响下,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等均现复杂性免疫反应,故释放大量内源性炎症介质,导致肾脏受损[6]。
现阶段,国内外常用的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液体治疗及机械通气等。抗生素治疗多用于严重脓毒血症及脓毒性休克期急性肾损伤,且需于1 h内及时行静脉注射,液体疗法则多用于脓毒血症所致的机体循环血容量不足症状[7]。但目前临床较为提倡的治疗方案则多将以上治疗方案综合应用,从而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液生化指标,提升患者生存率[8]。
CRRT始用于20世纪末期,最初主要用于重症肾衰治疗,但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深入研究,该项技术应用于脓毒血症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一般而言,脓毒血症患者于病发期机体受细菌毒素损伤及刺激后,会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及内源性抗炎介质,因此CRRT应用于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炎性介质及有毒物质,改善机体内环境,纠正内环境紊乱状态,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血流动力学,促进机体各器官功能的有效恢复,提升患者生存率,但目前医学临床对于CRRT治疗时机选择等均存在较多争议[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