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基础知识.ppt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工程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1-2 静力学公理
力的三角形——将力矢F1、F2首尾相接(两个 力的前后次序任意)后,再用线段将其封闭构成一 个三角形。封闭边代表合力FR。这一力的合成方法 称为力的三角形法则。
FR = F1 + F2
力的三角形法则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接触面面积较大不能忽略时,则力在整个接触面上 分布作用,将受力合理抽象与简化为分布力。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集中力
分布力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4.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三力构件——只受共面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流体力学基础讲解PPT课件

流体力学基础讲解PPT课件
措施。
05
流体流动的湍流与噪声
湍流的定义与特性
湍流定义
湍流是一种高度复杂的三维非稳态、带旋转的不规则流动。 在湍流中,流体的各种物理参数,如速度、压力、温度等都 随时间与空间发生随机的变化。
湍流特性
湍流具有随机性、不规则性、非线性和非稳定性等特性。在 湍流中,流体的速度、方向和压力等都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 化,形成复杂的涡旋结构。
环境流体流动与环境保护
要点一
环境流体流动
环境中的流体流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大气 中的气流会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水流会影响水体中 的污染物迁移和沉积等。
要点二
环境保护
通过对环境中的流体流动进行研究和模拟,可以更好地了 解污染物扩散和迁移规律,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 时,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流体流动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污 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04
流体流动的能量转换
能量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可以分为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在流体力学中,主要关注的是机械能中的 动能和势能。
详细描述
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在流体力学中,我们主要关 注的是机械能,它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动能是流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与流体的速度和质量有 关;势能则是由于流体所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流体流动噪声
流体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包括 机械噪声和流体动力噪声。机械噪声 主要由机械振动和摩擦引起,而流体 动力噪声主要由湍流和流体动力振动 引起。
噪声控制
为了减小流体流动产生的噪声,研究 者们提出了各种噪声控制方法,如改 变管道结构、添加消音器和改变流体 动力特性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 流体流动产生的噪声。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
22
2.光滑接触面约束
物体之间光滑接触,只限制物体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并指向 物体的运动。光滑接触面约束的反力为压力,通过接触点,方向沿 着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物体,通常用FN表示,如图1-11所示。
(a)
(b)
图1-11 光滑接触面约束
.
(c)
23
.
24
.
25
FAX
FA
FAY
.
26
.
图1-2. 0
42
【例1-5】梁AD和DG用铰链D连接,用固定铰支座A,可动铰 支座C、G与大地相连,如图1-21(a)所示,试画出梁AD、DG
及整梁AG的受力图。
图1-21
.
43
【解】 (1)取DG为研究对象,画出脱离体图。DG上受主动力F2,D
处为圆柱铰链约束,其约束反力可用分力FDx、FDy表示,指 向假设;G处为可动铰支座,其约束反力FG垂直于支承面, 指向假设向上,如图1-21(b)所示。
受力图绘制步骤为: ü(1)明确研究对象,取脱离体。研究对象(脱离 体) 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由若干个物体组成 的物体系统,这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ü(2)画出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全部主动力。 ü(3)画出相应的约束反力。 ü(4)检查。
.
38
【例1-1】
.
39
【例1-2】简支梁AB,跨中受到集中力的作用不计梁自重,如图118(a)所示,试画出梁的受力图。 【解】(1)取AB梁为研究对象,解除约束,画脱离体简图;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的三角形法则
.
19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一刚体受共面不平行的三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力的作
用线必汇交于一点。

计算力学基础知识简介PPT课件

计算力学基础知识简介PPT课件

题的解决战后不久,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出
现,并在以后的20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
出现了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这种强大的计算工具的
出现使复杂的数字运算不再成为障碍,为计算力学的形成
奠定了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适用于计算机的各种数值方法,如矩阵运
算、线性代数、数学规划等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椭圆型、

有限元法和计算机的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威力,应用
范围很快从简单的杆、板结构推广到复杂的空间组合结构
,使过去不可能进行的一些大型复杂结构的静力分析变成
了常规的计算,固体力学中的动力问题和各种非线性问题
也有了各种相应的解决途径。
-
5

另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有限差分方法也
差不多同时在流体力学领域内得到新的发展,有
。这些方法是指绝大多数是将偏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化成 代数方程问题,然后用计算机求出有限个点上基本为质量
的函数值。
-
7
Thanks!
-
8
-
2

近代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程在19世纪末
20世纪初已基本完备了,后来的力学家大多致力
于寻求各种具体问题的解。但由于许多力学问题
相当复杂,很难获得解析解,用数值方法求解也
遇到计算工作量过于庞大的困难。通常只能通过
各种假设把问题简化到可以处理的程度,以得到
某种近似的解答,或是借助于实验手段来谋求问
念都具有非常直观的意义,很容易被工程师们接受,而且 在数学上又都有便于计算机处理的计算格式。计算力学就
是在高速计算机产生的基础上,随着这些新的概念和方法
的出现而形成的。

计算力学的核心内容是数值计算方法。数值计算方法

理论力学说课PPT课件

理论力学说课PPT课件

机械运动实例
总结词
机械运动是理论力学的传统应用领域,涉及 各种实际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
详细描述
机械运动是理论力学中最为常见的应用领域 之一。各种实际机械系统,如汽车、飞机、 机器和机器人等的运动规律,都需要通过理 论力学进行分析和描述。通过研究机械运动, 可以深入理解力矩、动量、动能等力学概念, 以及它们在机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自我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理论力 学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对物理学
的理解更加深入
我认为自己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 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也有所增强
建议
建议增加一些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案例 和实验,以更好地理解理论力学的应 用价值
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和公式,希 望能够有更多的解释和练习题
详细描述
力的分析方法包括矢量表示法、直角坐标表示法和极坐标表 示法等。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可以确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变 化。力矩的计算则涉及到转动惯量、角速度和动量矩等概念 。
运动分析方法
总结词
运动分析方法主要研究物体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详细描述
运动分析方法包括对质点和刚体的运动学分析,通过求解运动微 分方程或积分方程,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 参数。这些参数对于理解力学系统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至关重 要。
本课程总结
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进方向
针对不同专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深度,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本课程总结
01
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 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02
引入更多现代技术和方法,更新 教材和教学方法,保持课程的前 沿性
力学发展历程与展望
力学发展史

塑性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塑性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 由于材料的屈服极限是唯一 的,所以 应该用应力或应力的组合作为判断材 料是否进入了塑性状态的准则。
• 根据不同应力路径所进行的实验,可 以定出从弹性阶段进入塑性阶段的各 个界限。这个分界面即称为屈服面, 而描述这个屈服面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屈服函数或称为屈服条件。
12
本标准适 用于已 投入商 业运行 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19
简单弹塑性力学问题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 梁的弯曲 • 圆柱体的扭转 • 旋转圆盘 • 受内压或外压作用的厚壁筒和
厚壁球体
20
本标准适 用于已 投入商 业运行 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塑性力学的任务
•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消后,物 体的变形不完全恢复,而产生一部 分永久变形时,我们称这种变形为 塑性变形,研究这种变形和作用力 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塑性变形后物 体内部应力分布规律的学科称为塑 性力学。
2
本标准适 用于已 投入商 业运行 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屈服条件的概念,
• 屈服条件又称塑性条件,它是判断 材料处于弹性阶段还是处于塑性阶 段的准则。.

第1章流体力学基本知识-PPT精品

第1章流体力学基本知识-PPT精品
ρ1u1dω1dt=ρ2u2dω2dt 或 ρ1u1dω1=ρ2u2dω2
从元流推广到总流,得:
1u1d1 2u2d2
1
2
由于过流断面上密度ρ为常数,以
带入上式,得:
ρ1Q1 =ρ2 Q2 Q=ωv
ρ1ω1v 1=ρ2ω2v 2
(1-11) (1-11a)
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流断面dω的液体体积为 udω =dQ
4.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流断面的流体 体积。一般流量指的是体积流量,单位是 m3/s或L/s。
5.断面平均流速:断面上各点流速的平均值。 通过过流断面的流量为
Qvud
断面平均流速为:
v

ud


Q
建筑设备工程
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第1节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第2节 流体静压强及其分布规律 第3节 流体运动的基本知识 第4节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第5节 孔口、管嘴出流及两相流体简介
本章介绍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运动 的基本知识,流体阻力和能量损失,通过本章 的学习可以对流体力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 讲到的内容是很基础的。
确定流体等压面的方法,有三个条件:
必须在静止状态;在同一种流体中; 而且为连续液体。
2.分析静止液体中压强分布:
静止液体中压强分布
分析铅直小圆柱体,作用于轴向的外力有: 上表面压力
分析铅直小圆柱体,作用于轴向的外力有: 下底面的静水压力
分析铅直小圆柱体,作用于轴向的外力有: 柱体重力
静压。 rv2/2g--工程上称动压。
p12vg12 p22vg22h12
p + rv2/2g--过流断面的静压与动 压之和,工程上称全压。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课件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课件
流体粘性
流体抵抗剪切力的性质,粘性大小与流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流动模型
根据流体的粘性和流动特性,建立各种流动模型,如层流、湍流等。
06
流体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流体输送与管道设计
总结词
流体输送与管道设计是流体力学在工程 中的重要应用之一,主要涉及流体在管 道中的流动规律和设计原则。
VS
详细描述
在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水中,需要利用流体 力学的原理进行管道设计和流体输送,以 实现高效、低能耗的流体传输。管道设计 需要考虑流体的流速、压力、粘度等参数 ,以及管道的材质、直径、长度等因素, 以确保流体输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流体力学的发展历程
要点一
总结词
流体力学的发展历程及重要事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流体力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直到17世纪才真 正开始形成独立的学科。在17世纪到20世纪期间,许多科 学家和工程师为流体力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伯努 利、欧拉、斯托克斯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流体力学在理 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流体流动的连续性原理
在流场中任取一元流管,流进和流出该元流的流 量相等。
流体流动的能量传递与转换
压力能传递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压力能可以传递给其他流体 或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动能转换
流体的动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压能 、热能等。
热能传递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可以与周围介质进行热能交 换,实现热量的传递。
流体流动的阻力与损失
摩擦阻力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由于流体的粘性和管壁的粗糙度,会产生 摩擦阻力。
局部阻力
流体在通过管道中的阀门、弯头等局部构件时,会产生局部阻力。

《初中物理力学》课件

《初中物理力学》课件
天等领域。
力学的重要性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理解其他物理现象和科学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力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机械设备的运动 和受力分析等。
掌握力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力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希腊的阿基米德等科学家 对静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式表示为
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 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
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也就是说,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要理解牛顿第二定律,首先要理解力 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 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03
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
04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重力的方向
确定重力方向的方法 :通过重垂线或水平 面来判断。
重力方向的特性:始 终指向地心。
重力方向的应用:在 建筑、制造等领域中 ,确定垂直方向和水 平面。
重力的计算公式
01
02
03
重力计算公式
$G = mg$,其中$G$表 示重力,$m$表示质量, $g$表示重力加速度。
其次,要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 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可以用来衡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程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01
02
03
04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包括天体运动、车辆行驶、
机械运动等领域。
在天体运动中,万有引力定律 和牛顿第二定律一起解释了行 星、卫星等天体的运动规律。
在车辆行驶中,牛顿第二定律 可以用来解释车辆加速、减速 和转弯时的运动状态变化。

材料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材料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等)。使用性能决定了材料的应用范围,使用安全可靠性 和使用寿命。 材料力学的建立主要解决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对象有 (1)强度 (2)刚度 (3)稳定性 研究的参数包括
3
材料力学的建立
强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 抗剪强度),如钢材Q235,屈服强度为 235MPa
塑性。一般用伸长率或断面收缩率表示。 如Q235伸长率为δ5=21-26
表示轴力沿杆轴变化情况的图线,称为轴力图。 例如上图中的坐标图即为杆的轴力图。
31
4.2轴力与轴力图
例1 图中所示为右端固定梯形杆,承受轴向载荷F1与F2作 用,已知F1=20KN(千牛顿),F2=50KN,试画杆的轴力 图,并求出最大轴力值。
解:(1)计算支反

A F1
B F2
设杆右端的支反力为
12
3.3外力与内力
内力与截面法
内力:物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力。由于载荷作用引起的内力称为附加内 力。简称内力。内力特点:引起变形,传递外力,与外力平衡。 截面法:将杆件假想地切成两部分,以显示内力,称为截面法。
13
3.3外力与内力
应用力系简化理论,将上述分布内力向横截面的形心简化,得
轴力 :Fx沿杆件轴线方向内力分量,产生轴向(伸长,缩短)
C FR
FR,则由整个杆的平 F1
FN1 FN2
FR
衡方程
FN
20kN
ΣFx=0,F2-FR=0 得
+ 0
30kN
FR=F2-F1=50KN-20KN
=30KN
32
4.2轴力与轴力图
(2)分段计算轴力
设AB与BC段的轴力
A
均为拉力,并分别用FN1 F1
与FN2表示,则可知

力学教学课件ppt

力学教学课件ppt

04
力学实验与实验设备
力学实验的基本类型与目的
验证性实验
旨在通过实验验证力学理论或 定律。
研究性实验
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力学现象或材 料的力学性能。
综合性实验
旨在通过实验综合运用多种力学理 论或技术。
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
力学试验机
振动测试系统
用于测试材料或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
用于测试结构的振动特性及其对外部激励的 响应。
1. 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 、动能定理等。
详细描述
2. 应用:利用动力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如车辆行驶 时的阻力、火箭升空所需的推力等。
03
力学应用
结构力学与材料力学
• 结构力学 •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平衡和变形规律。 • 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力和运动规律。 • 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弹性范围内的变形和应力关系。 • 材料力学 • 材料强度: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强度和屈服条件。 • 材料刚度: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弹性模量。 • 材料稳定性: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失稳条件和稳定性问题。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
• 流体力学 • 流体静力学:研究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压力和平衡规律。 • 流体动力学:研究流体在运动状态下的速度和应力关系。 • 流体阻力和压强:研究流体在运动中遇到的阻力和压强分布规律。 • 液压传动 •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提供液压系统动力输出的设备。 • 液压阀和液压缸:控制液压系统流量和压力的设备。 • 液压系统的维护和调试: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措施。
力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性
总结词
力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阶段,并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中扮演 重要角色。

静力学基本知识PPT53页课件

静力学基本知识PPT53页课件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为: (1)取隔离体。将研究对象从与其联系的周围物
体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出。这种分离出来的研究对 象称为隔离体。
(2) 画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画出作用于研究对象 上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这样得到的图称为受 力图或隔离体图。
【例2-2】小车连同货物共重W,由绞车通过钢丝 绳牵引沿斜面匀速上升。不计车轮与斜面间的摩擦, 试画出小车的受力图。
2.1 力的基本概念及力的效应
2.1.1 力的概念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
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三要素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 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3)力的分类 集中力——当力作用的面积很小以至可以忽略
时,就可近似地看成一个点。作用于一点上的力称 为集中力,单位为N(牛顿)或kN(千牛顿)。
MO(F)= MO(Ft)+MO(Fr) 因力Fr通过矩心O,故MO(Fr)=0,于是
MO(F)= MO(Ft)=-FtD2=-(Fcos)D2 =-75.2Nm
2.5 力偶及力偶矩
2.5.1 力偶的定义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
的力系称为力偶,记为(F,F′)。
力偶的作用面——力偶所在的平面。 力偶臂——组成力偶的两力之间的距离。
FT
FA
FB
(2) 光滑接触面
当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就构成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接触面只能限制被约束物 体沿接触点处公法线朝接触面方向的运动,而不能限制 沿其他方向的运动。因此,光滑接触面 的约束反力只能沿接触面在接触点处的 公法线,且指向被约束物体,即 为压力。这种约束反力 也称为法向反力。

高中物理课件:力学基础PPT

高中物理课件:力学基础PPT

质点和刚体力学
质点
质点是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理想化物体,所有 的质点都被认为是集中于一个点的。
刚体力学
刚体是一个保持形状不变的物体,刚体力学研究 刚体的平衡和运动。
摩擦力和弹力
1 摩擦力
2 弹力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滑动或滑行的力,它分 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弹力是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它 使物体恢复原状。
于物体受到的力使其产生1千克的加
速度。
3
力的性质
力有方向和大小,可以通过矢量图表 示。
牛顿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
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除非外力作用于 它。
第二定律:加速度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 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 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 用
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 用力。
结论和总结
通过本课件,我们学习了力学的基本概念、牛顿的三大定律、质点和刚体力 学、摩擦力和弹力,以及万有引力定律。希望你能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这些 知识,深入理解力学的应用领域和相关原理。
高中物理课件:力学基础 PPT
本课件将介绍物理力学的基础知识,让你轻松了解力学的概念和应用,并帮 助你加深对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希望你能通过本课件掌握 力学知识,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力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力?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
力的计量
2
导是牛顿(N),1牛顿等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质点之间引力相互作用的定律,由牛顿提出。根据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成正比,与质量的平方成反比。
应用实例和练习
1
练习

土力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土力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稠度状态与含水量有关
稠度状态 固态 半固态
强结合水 含水量
塑态 弱结合水
流态 自由水
w
稠度界限 缩限WS 塑限wp
液限wL Ip wl wp
强结合水膜最大
出现自由水
粘性土的稠度反映土中水的形态
吸附弱结合 水的能力
塑性指数
粘性土四种物理状态状态:固态、半固态、可塑状 态及流动状态
界限含水率
粘性土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可用某一界限含水 率来区分,这种界限含水率称为稠度界限或阿太堡界限
h hm
Δh x
z k1
v
k2
H1 H2 H
H Hm
等效渗透系数:
hm
vHm km
vm
km
hm Hm
vH h
kz
vH kz
vHm km
k3
H3
承压水
H
1
kz
Hm H
1 km
kz
Hm km
H1 1.0m, k1 0.01m / day
算例
H2 1.0m, k 2 1m / day
(1) 水平渗流
1
2 Δh
x
条件:
im
i h L
qx qmx
q1x
z k1
H1
q2x
k2
H2 H
q3x
k3
H3
H Hm
等效渗透系数:
qx=vxH=kxiH Σqmx=ΣkmimHm
1
L
2 不透
水层
1
kx H
Hmk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m H
km
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柔索:起升绳阻止重物下落,它给重物一个支承反力 (拉力),此力沿绳子方向、大小和G的重力相等,如图1—5 所示。
图1—5 受力图
(2)光面支承:(起重机简图)整体起重机用轮子支承 在地面上,由于地面支承,轮子不能向下移动,沿垂直 方向有N1、N2支承反力,N1、N2的大小等于整个起重机和 重物的重力。
(1)图解法 例:已知F1、F2两个力,其夹角为70°,F1即AB为800N,F2
即AD为400N,求合力R(AC)为多少? 方法:取比例线段1cm代表200N,并沿力的方向将AB和AD二
力按比例画出,取AB长4cm代表800N,取AD长2cm代表400N,经B 点及0点分别作AD与AB的平分线交于C点,连接AC、量取AC的长为 5cm,则合力为200N×5=1000N。如图所示。
=5×103×9.8 =49×103 (N) 答:物体所受重力为49×103N。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在工程中常冠以词头“kN”、“dan”,读作“千牛”、 “十牛”。与以前工程单位制采用的“公斤力(kgf)”的换算关 系:
1公斤力(kgf)=9.8牛(N)≈10牛(N)
在掌握力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会分析一些吊索具的受 力情况,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第一节 力的性质
一、力的概念
力的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 观察和分析,逐步形成和建立的。当人们用手握、拉、 掷、举物体时,由于肌肉紧张而感受到力的作用。这 种作用广泛地存在于人与物及物与物之间。例如用手 推小车,小车受了“力”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 用锤子敲打会使烧红的铁块变形等。人们从大量的实 践中,形成力的科学概念,即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 作用。这种作用一是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称为力的外效应;另一个是使物体产生变形,称为力 的内效应。
三、力的三要素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改 变三要素中任何一个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也随之改变。
例如用手推一物体,如图1—1所示,若力的大小不同, 或施力的作用点不同,或施力的方向不同都会对物体产生 不同的作用效果。
图1—1所示
在力学中,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称为矢量。因而,力的三 要素可以用矢量图(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如图1—2所示。
量。
四、作用力和反作用定律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那么施力物体是否也同时受 到力的作用呢?
如图1—3中,绳索下端吊有一重物,绳索给重物的作用力为了, 重力给绳索的反作用力为T′,T和T′等值、相反、共线且分别作用 在两个物体上。
图1—3 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以上事例说明: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就叫做反作 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受力图 全面地分析结构的约束情况,包括外力、支承反力后,用
一个简图清楚地表示出全部受力情况,这个图称为受力图。 受力图有整体和局部之分,一般可只画所需要的局部受力
图。 画受力图时,首先确定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已知条件和
要求的未知量,把它隔离出来,去粗取精画出受力图。 例如我们要分析吊钩和吊索钢丝绳的受力情况,就可以只
画出所需部分。
图1—6吊钩.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作用于同一点并互成角度的力称为共点力,两力的合力作用效果
我们可以下例演示来证明。如图所示,弹簧长度l0,一端挂在O 点,另一端在A点,各沿AB和AD方向加力F1和F2,力的大小按
比例尺画出。在F1、F2两力作用下,弹簧由l0沿OA伸长为l,然 后去掉F1、F2两力。在AC方向施加力R(利用法码逐渐加力),使 弹簧同样沿OA由l0伸长为l,按比例尺画上R。弹簧变形相等, 受力相等,可知F1、F2两力的合成效果和只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 等,R是F1、F2两力的合力。
五、支承反力和受力图 1.支承反力 以起重机简图为例,如图所示。
当起重机吊起重物后静止不动时,重物在重力作用下而不能 下落,因为有起升绳拉住它。起升绳就是重物的支承,吊臂AB 是由A处轴销和拉索DE支承的,起重机整体又是由地面支承的。
一个构件由另一构件支承,另一构件给这个构件的反作用力 叫做支承反力。支承是限制运动的,所以支承反力的方向就和支 承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不同的支承对物体的作用不同,因 此支承反力也不一样,这里只介绍柔索和光滑面支承反力。
如果以F1、F2作为两邻边,画平行四边形,我们发现合力R正 好是它的对角线,这就证明了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即:两个互成 角度的共点力,它们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 段作邻边所画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两个力的合力不能 用算术的法则把力的大小简单相加,而必须按矢量运算法则,即平 行四边形法则几何相加,可用图解法和三角函数计算法。
图1—2 作矢量图时,从力的作用点A起,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与 力的大小成比例的线段AB(如用1cm长的线段表示100N的力, 那么400N就用4cm长的线段),再在线段末端画出箭头,表示 力的方向,文字符号用黑体字F表示,并以同一字母非黑体字F
表示力的大小,书写时则在表示力的字母F上加一横线 F表示矢
二、物体重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C和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用关系式G=mg表示。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值为 9.8N/kg,表示质量为l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在已 知物体的质量时,重力的大小可以根据上述的公式计算出来。
例:起吊一质量为5×103kg的物体,其重力为多少? 解:根据公式:G=mg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绪论学习支持
知识目标: 了解力,重力的概念,明确力的三要素,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会画受力分析图。了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基本概念,合成。 知道力臂,力矩,力偶等概念及其性质,会合成平面内的力偶 系。知道力的平移定理,会合成和平衡一般平面力系。了解摩 擦,磨损等概念,知道润滑的基本原理,知道润滑油的性质和 选用的要求。 能力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