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之学校远程抄表详细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远程抄表方案

远程抄表方案

远程抄表方案随着智能电表等技术的发展,远程抄表方案已经成为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

远程抄表方案通过应用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用电信息的远程采集和传输,极大地提高了抄表的效率和准确性,也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方便管理者进行用电分析和能源优化。

下面是一套具体的远程抄表方案:一、设备安装:1.智能电表:在每户住户的电表上安装智能电表,该电表具备采集并记录用电数据的功能,同时具备通信功能。

2.集中器:在小区或大楼内某个节点上安装集中器,集中器作为智能电表和数据中心之间的桥梁,负责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二、通信方案:1.GPRS通信:集中器采用GPRS通信方式,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与数据中心的远程通信。

GPRS通信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广、稳定可靠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远程抄表。

2.互联网通信:集中器采用以太网口连接互联网,通过TCP/IP协议与数据中心进行通信。

互联网通信方式具有传输速度快、多设备接入等优点。

三、数据采集与传输:1.采集频率:定期采集智能电表记录的用电数据,采集频率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比如每天、每周或者每月采集一次。

2.数据传输:集中器将采集到的用电数据通过GPRS通信或互联网通信上传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接收和存储这些数据。

四、数据管理和分析:1.数据处理:数据中心对接收到的用电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形式,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

2.用电分析:基于收集到的用电数据,数据中心可以进行用户用电分析,比如分析用户的用电习惯、用电负荷峰谷、用电损耗等,为用户提供用电优化的建议和指导。

五、运维管理:远程抄表方案需要进行相应的运维管理,包括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通信网络的监测和维护、数据中心的运行和管理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机制,保护用户用电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总之,远程抄表方案通过智能电表和集中器的联动,实现了对用电信息的远程采集和传输,提高了抄表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数据的分析和管理,为用户提供用电优化的建议和指导,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约用电成本。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远程抄表系统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

远程抄表系统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抄表的系统,它具有高效、精确、智能等多种优点。

本文将介绍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需求分析随着现代社会对能耗监测和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传统的抄表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精确、智能的远程抄表系统成为必然的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系统所需满足的功能需求,包括能够实现远程抄表、能够将抄表数据实时传输到服务器端、能够实现数据的存储与管理、能够实现数据的分析与统计,以及便捷的操作界面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系统所需满足的性能需求,比如高效的数据传输速度、极高的数据准确度、高度稳定的系统运行等。

二、系统设计基于以上的需求分析,我们进行系统设计如下:1.硬件方案设计远程抄表系统的核心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

传感器用于感应电表、水表、气表等各种能源的使用情况,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传感器产生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端。

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这些设备需要具备相应的防水、抗干扰、耐用等特性。

2.软件应用设计软件应用方面,我们需要开发相应的客户端应用和服务器端应用。

客户端应用包括用户注册登录、数据查看分析等功能;服务器端应用包括数据接收存储、数据处理分析等功能。

此外,还需要考虑多种安全因素,包括数据的加密传输、身份验证等。

三、系统实现实现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步骤:1.系统搭建根据系统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

硬件设备需要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软件工具需要安装相应的客户端应用和服务器端应用。

2.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需要通过数据采集器实时传输到服务器。

为保证数据的传输精度与速度,我们可以采取联网方式,使用SIM卡等外部硬件,并进行数据传输压缩。

3.数据存储与管理服务器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

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我们需要设计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结构,以及能够自动备份的机制。

远程智能电表抄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远程智能电表抄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用电量剧增。

传统的人工抄表收取电费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实现多用户能耗仪表的自动抄表已经成为可能,特别是建设部提出来的小康型住宅小区的规划要求,并逐步实行能耗仪表出户的统一管理,实现微机自动检测、计量和收费。

本文针对目前居民小区的电能计量中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设计了一种实用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

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廉、计量准确、工作稳定可靠和系统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

本文对整个抄表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设计,着重对系统底层的能耗数据的采集和集中、数据通信网络和通信方式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设计。

在硬件上对CPU 数据存储及其监控电路、数据传输、通信标准、时钟电路、串口扩展、电能采集和显示电路都做了详细的论述。

并且广泛应用的RS-485电气接口的串行通讯技术作为通讯方式。

在软件上对数据进行采集、通信、显示子程序、校验子程序等做了详细的说明。

同时,本文还对系统中的干扰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在硬件和软件上担出了有效的抗干扰技术。

该远程抄表系统实现了多用户的电能信息的远程自动抄录,能够实现住宅能耗计量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管理。

关键词:远程抄表;数据通信;AT89C51;RS-485Abstract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lectric power is used increasingly, Traditional charge of electric fare by manual labor can’t satisfy the demand for modern man management.Automatic meter reading system(AMRS)has a possibility to be put into reality.Especially for the well-to-do uptown,the Construct Department of China has demanded to realize automatic meter reading,measuring and charging with computer.This article aims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Thus,I designed an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system of calorie.The strong point of this system is:lows cost,precise measuring,stable working,and easy to install and maintain.The article gives an all-round design of this system.It expatiates on detail designs of data capturing and collecting,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ode.In this thesis,about the hardware,a particular explanation of the choice of CPU、inspect circuit、data memory etc were given.And it uses asynchronous seri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RS-485electric interface as communication means.The software,we give the program of impulse collection、communication、display and so on.At the same time,the noise questions existing in the analyzed and the effective anti-noise methods on hardware and o software are presented.This Long-distance meter reading system realizes the multi-user power information remote automatic transcribing,can realize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metrology management.Keyword:Remote meter reading;Data-communication;AT89C51;RS-485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2)1.2国内外发展现状 (2)1.3课题可行性论证结论 (2)1.4本文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 (3)1.5本章小结 (3)第2章抄表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2.1系统组成 (4)2.2通信标准的选择 (4)2.3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5)2.4本章小结 (6)第3章抄表系统硬件设计 (7)3.1抄表系统的整体结构 (7)3.2抄表系统的各硬件模块的设计 (7)3.2.1CPU的选型 (7)3.2.2外围存储及其监控电路模块 (10)3.2.3数据传输模块 (13)3.2.4时钟模块 (15)3.2.5串口扩展 (17)3.2.6电能的采集和计数模块 (19)3.2.7显示电路 (20)3.3本章小结 (21)第4章抄表系统软件设计 (22)4.1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22)4.2系统软件设计 (23)4.2.1上位微机发送命令到达的路径 (23)4.2.2远程抄表主程序的设计 (24)4.2.3各子程序的设计 (25)4.3软件初始化 (31)4.3.1电路初始化 (31)4.3.2串行通信设计 (32)4.3.3时钟软件程序操作 (34)4.4通信协议 (35)4.4.1字节格式 (36)4.4.2帧格式 (38)4.4.3传输 (39)4.5本章小结 (39)第5章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40)5.1硬件抗干扰设计 (40)5.1.1稳压电源的考虑 (40)5.1.2串行EEPROM的选择 (41)5.1.2采用光电隔离技术 (41)5.2软件抗干扰设计 (41)5.2.1单片机程序出错时能自动纳入正轨 (41)5.2.2采取措施保证数据写入的可靠性 (41)5.2.3定时设置I/O口状态 (42)5.2.4延时抖动技术 (42)5.2.5采用“看门狗”电路 (42)5.3本章小结 (43)结束语 (44)参考文献 (45)致谢 (46)第1章绪论本文的研究课题是电表自动抄表系统,本章主要说明课题设计的背景和实际意义,介绍了在抄表领域国内外的技术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所要进行的设计内容和任务,同时对全文的章节架构进行阐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远程抄表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实现抄表信息获取的系统,其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系统需求分析1. 系统功能需求:远程抄表系统应该具备抄表、查询、统计、报警等功能。

通过网络实现抄表数据的自动收集、传输和存储,以及报警等功能,方便管理部门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

2. 系统性能需求:应该满足高并发、高可靠性、低时延、可扩展性等性能要求。

3. 系统安全需求:应该具备严格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恶意行为。

4. 系统用户需求:应该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使用者使用。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厂家和水电等管理部门的需求。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远程抄表系统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包括前端采集系统、传输层和后台数据中心。

前端采集系统负责数据采集和控制,传输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后台数据中心负责数据处理、统计和报警。

2. 系统设计原则:应该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系统设计。

另外应该采用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设计原则。

3. 系统硬件设计:应该选用高性能、低功耗、稳定可靠的硬件设备,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4. 系统软件设计:应该采用跨平台、模块化、并发性好以及易于扩展的软件开发工具。

具体可以选用Java、Python或C++等编程语言进行系统开发。

三、系统实现1. 前端采集系统:选用传感器和电子表等设备,采用数字化输出方式,并利用集成电路和单片机等技术,实现设备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异地传输。

2. 传输层实现:在前端采集设备和后台数据中心之间搭建传输层,通过网络传输数据。

具体实现可以采用ZigBee、GPRS、3G、4G等技术。

3. 后台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中心包括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和统计,以及报警等功能。

数据处理采用多线程技术,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数据请求。

报警功能采用短信或邮件方式,通过提醒方式实现对设备管理的有效监控。

4. 安全措施实现: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采用信息加密、数字签名等技术。

远程抄表系统、远程抄表系统方案

远程抄表系统、远程抄表系统方案

表具管理
通信卡管理

06 权限管理版块
角色设置
操作员设置
● 创建、删除、修改操作员信息 姓名、 部门、 电话 管理类型 ......
● 创建、删除、修改管理角色 超级管理员、 管理员、 浏览用户 ......● 为不同角色分配使用权限
1、兼容多种无线抄表方式。2、监测用户用水过程数据。3、及时发现用水异常情况。4、对表具进行科学管理。5、通过数据分析可发现配表、漏失等诸多问题。
完美解决!

服务器
抄表员计算机
手机近距离抄表抄表中心源自GPRS/CDMA远程抄表
433MHz/GPRS接力抄表

系统组成
抄表方式和抄表设备的选择
抄表方式
抄表设备的介绍
◆ 可抄脉冲(PI)、串口(RS232/RS484)输出的流量仪表。◆ 采用433MHz 无线传输数据。◆ 历史记录存储。◆ 电池供电,电池寿命2-5年。◆ 防水、防潮,防护等级IP68。◆ 通信距离:空旷环境下传输距离>2.5千米; 表井内向地面传输距离>150米。
设备名称
设备图片
适用条件
人工智能抄表
手机无线抄表设备
1、水表/流量计安装在表井内。2、抄表员每月定期到现场抄表。
远程自动抄表
电池供电GPRS/CDMA抄表终端
1、水表/流量计安装在表井内。2、表井内GPRS/CDMA信号质量好。
市电/太阳能供电GPRS/CDMA抄表终端
1、水表/流量计安装在表井外。2、具备市电或太阳能供电条件。

抄表设备
1、电池供电433MHz抄表终端
抄表设备
DATA-6218
◆ 可抄脉冲(PI)、模拟量(AI)、串口(RS232/RS484)输出的流量仪表。◆ 采用GPRS/CDMA无线传输数据。◆ 大容量数据存储。◆ 电池供电,电池寿命1-5年。◆ 防水、防潮,防护等级IP68。◆ 工作模式:定时抄表、定时上报。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过去,传统的抄表方式往往需要人工逐户逐户的去抄表,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存在数据不准确、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远程抄表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深入探讨。

二、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远程抄表系统的架构设计应考虑到设备端、网络通信和数据中心三个主要部分。

在设备端,需要设计抄表设备并集成通信模块,保证可以远程传输数据。

网络通信部分需要设计合理的网络结构,并确保网络的安全稳定。

数据中心部分需要包括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保证数据能够及时高效的传输和处理。

2. 功能模块设计远程抄表系统应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用户管理模块、抄表管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等。

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管理用户的信息和权限,包括增加、删除和修改用户信息、设置权限等功能;抄表管理模块负责远程抄表的操作,包括实时抄表、定时抄表、手动抄表等功能;数据分析模块负责对抄表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提供相关报表和图表,帮助管理人员快速了解用能情况。

3. 数据处理设计远程抄表系统需要对大量的抄表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处理算法。

在数据库设计上,可以采用多层次的存储结构,保证不同类型的数据能够得到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在数据处理算法上,可以采用数据压缩、数据加密等技术,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1. 抄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远程抄表系统的关键在于抄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

抄表设备需要包括抄表模块、通信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抄表模块负责对用能设备进行抄表,通信模块负责将抄表数据传输给数据中心,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抄表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保证抄表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故障和数据丢失的情况。

2. 网络通信的建设与维护远程抄表系统需要依靠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因此网络通信的建设与维护非常重要。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远程抄表系统是一个自动化的电力计量管理系统,可以在远程的情况下对电力计量设备进行抄表、数据采集、计量信息处理以及运行监测等一系列操作,大大提高了电力计量系统的效率和精度。

以下是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整体设计远程抄表系统包括4个主要的模块:硬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

其中,硬件模块负责实现对电力计量设备的远程访问和抄表工作,数据采集模板负责对电力计量设备的电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传输,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用户界面模块负责对用户的操作进行监控和数据的展示。

二、硬件模块的设计硬件模块主要由采集控制器、通讯模块和电力计量设备组成。

采集控制器负责控制数据的采集过程,通讯模块负责与远程服务器通讯,电力计量设备则负责提供电量数据。

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通讯方式,通过ZigBee无线通讯技术,让设备之间不需要有物理接触,节省了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成本,同时,无线通讯具有互联性强、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

三、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数据采集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对电力计量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抄表、数据采集和传输。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基于主从结构的数据采集方式,通过传感器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利用智能控制器实现数据的处理和存储,然后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输数据给服务器。

同时,我们还采用了定时采集的策略,即在设定的时间节点采集一批数据,避免了频繁的数据采集带来的效率和精度的降低。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和存储,主要包括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存储三个过程。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重、归一化、消噪等处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在数据存储过程中,实现对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用户界面模块的设计用户界面模块是整个系统的可视化展示部分,主要包括显示功能和控制功能两个部分。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水表、电表、煤气表等各种计量表的抄表工作,人工抄表难免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

远程抄表系统应运而生。

远程抄表系统是指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将计量设备与运营管理中心进行连接,实现对计量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抄表。

本文将对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详细介绍。

一、系统需求分析1. 实时数据传输:远程抄表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对计量设备抄表数据的实时传输,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安全可靠:系统需要具备数据安全保密能力,防止数据泄露和被篡改。

3. 实用性: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便捷性,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管理。

4. 扩展性:系统需要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的抄表需求,具备灵活的扩展性。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远程抄表系统主要包括计量设备、数据传输模块、远程监控中心等组成部分。

计量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用量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技术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2. 数据库设计系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库系统,用于存储计量设备采集的抄表数据。

数据库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能够满足系统实时数据传输和历史数据查询的需求。

3. 用户界面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需要设计简洁明了,操作便捷。

远程监控中心的用户界面应包括实时数据显示、操作控制、报警提示等功能,并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流程和功能按钮,方便用户操作和管理。

三、系统实现1. 传感器采集与数据传输2. 数据存储与管理四、系统优化与改进1. 数据加密技术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以引入数据加密技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和被篡改。

2. 自动化运维可以引入自动化运维技术,对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维护,可以对计量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运营数据分析可以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抄表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发现用量异常和节能优化的潜在机会,为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远程抄表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提高抄表效率、节约人力成本、减少数据错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远程抄表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系统应该具备远程抄表、数据传输、数据管理和报表生成等基本功能,并且需要具备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性能。

系统还需要满足现实抄表操作的实际需求,包括对各种仪表的适配能力、数据处理的灵活性等。

2. 系统架构设计远程抄表系统的架构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架构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在远程抄表系统中,可以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通过客户端对各个终端进行数据的采集,然后通过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并提供远程访问和控制的功能。

为了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用户接口等功能进行分离。

3. 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采集和传输是远程抄表系统的核心部分。

在设计远程抄表系统时,需要考虑数据采集的方式和数据传输的方式。

数据采集可以采用现场终端设备来进行抄表,也可以通过远程通讯的方式进行抄表。

在数据传输方面,可以采用有线传输或者无线传输,具体选择要根据实际环境来确定,以保证数据的稳定传输和安全性。

4. 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存储与管理是远程抄表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设计远程抄表系统时,需要考虑如何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可以采用数据库来进行数据的存储,同时需要设计合理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对数据的整理、处理、备份、恢复和权限管理等功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5. 用户接口设计用户接口设计是远程抄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在设计用户接口时,需要考虑用户的不同角色和需要,提供相应的操作界面和功能。

还需要考虑用户接口的友好性和可定制性,以提高系统的适用性和便利性。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包括远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与处理以及用户界面设计等模块的设计。

在此基础上,对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进行优化,进行系统性能评估,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远程抄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以及系统在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用户体验方面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远程抄表系统, 设计与实现, 系统需求分析,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块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 设计优化, 系统性能评估, 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远程抄表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的远程监测和抄表的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逐渐滞后并且效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远程抄表系统应运而生。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系统需求分析、远程数据采集模块设计、远程数据传输模块设计、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块设计以及用户界面设计。

通过这些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可以实现远程监测抄表,提高抄表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力成本和错误率。

2. 正文2.1 系统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是设计远程抄表系统的第一步,通过对系统需求的分析可以明确系统所需要具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从而指导后续的设计和实现工作。

在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系统需求分析至关重要。

系统需求分析需要确定远程抄表系统的基本功能需求。

远程抄表系统主要用于实现远程抄表功能,包括自动采集用户表计数据、远程传输数据、数据存储和处理等功能。

系统还需要具备用户管理、权限控制、报警和异常处理等功能,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系统需求分析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性能需求。

远程抄表系统需要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能够满足大规模用户数据的抄表需求。

系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和技术更新换代的要求。

远程抄表系统设计方案

远程抄表系统设计方案

远程抄表系统设计方案一.远程抄表系统设计方案方案一:基于3G通信通信图1 基于3G通信的原理图特点:(1)要求手持终端工作地点有3g信号。

可以随时读取和上传数据到服务器。

(2)因为原来的厂里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在内网上,而要用3G通信,必须要求在公网搭建手持终端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相应的也应该放在外网上。

因此要实现内网,外网数据库的同步。

(3)内网和外网通信必须中间添加防火墙等安全设备方案二:基于wifi通信图2 基于WiFi通信的原理图特点:(1)不要求手持终端工作地点有wifi信号。

把工作的数据存放在手持终端中,等有wifi信号时,把数据再上传到服务器上。

(2)因此手持终端软件要从服务器上下载基础数据,上传工作数据的模块。

二.手持终端设备摩托罗拉TC55 触摸式数据终端特点:(1)操作系统:Android 4.1.2(2)CPU:1.5 GHz 双核处理器 1 Gb 内存/8 Gb 闪存(3)5.4 英寸(长)x 2.7 英寸(宽)x 0.63 英寸,(高)137 毫米(长)x 69 毫米(宽)x 15.9毫米(高)(4)双模电容式触控,支持手写笔或指尖(裸露或戴手套)输入(5)支持3g和wifi通信(6)可更换、可充电锂离子电池:2940 mAh;(7)IP67 防护设计,可承受150 次1.5 英尺/0.5 米滚动(300 次跌落);带保护壳:可承受300 次1.5 英尺/0.5 米滚动(600 次跌落)。

售价:8000元三.基本功能1.用户通过扫描一维码或者二维码获得设备信息,然后填写要读的表数据,然后把数据上传到数据库上。

(如果有网络信号,则直接把数据上传;如果没有网络信号,则把数据暂时存储在手持终端上,等有网络的时候把数据上传到服务器)2.用户可以通过手持终端查看设备的历史数据信息。

3.可支持消息推送。

建议一:目前安卓系统的国产手持终端的挺多,价位也比较低,外观和配置上也都“高大上”。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引言1.1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为了解决传统抄表方式中存在的不便和不足,提高抄表效率和数据准确性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抄表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远程抄表系统已经逐渐成为抄表行业的主流趋势。

通过远程抄表系统,用户可以实时监测能耗数据,准确了解自己的用水、用电情况,为实现智能化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远程抄表系统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需求、设计、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存储以及数据展示与分析等方面。

这些环节的顺畅运行和协调配合,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在本次论文中,我们将对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深入探讨,从系统需求分析开始,逐步展开对系统设计、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存储、数据展示与分析等方面的讨论。

最终,我们将总结远程抄表系统的优势和系统应用前景展望,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 正文2.1 系统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是远程抄表系统设计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确定用户需求和约束条件,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在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了解用户需求。

远程抄表系统的用户主要是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事业公司以及大型商业建筑等具有大量用能数据需要管理的单位。

用户需求包括抄表准确性、数据实时性、数据安全性等方面。

需要考虑系统性能需求。

远程抄表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可扩展性,能够支持大量用户同时使用,保证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还需要考虑跨平台兼容性需求。

远程抄表系统需要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多种设备,如PC、手机、平板等,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数据安全性也是远程抄表系统需求分析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系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密传输、数据备份、权限管理等,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系统需求分析是远程抄表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只有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和系统性能需求,才能为系统设计提供清晰的目标和方向。

远程抄表系统设计方案

远程抄表系统设计方案

远程抄表系统设计方案远程抄表系统是基于虚拟网路技术、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自动化仪表技术等等应用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进行通信的系统,远程抄表系统是一个涉及到物联网通信、物理系统自动控制和信息传递的综合性系统。

远程抄表系统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硬件设备选型设计。

根据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设计。

包括物联网网关、智能插座、数据线路、数据采集设备等。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应选择品牌优良、性能稳定的硬件设备。

二、软件系统设计。

远程抄表系统的软件系统设计需根据业务需求,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和接口。

包括用户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报表生成模块等。

各个模块之间需要进行合理的接口设计和数据交互,以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三、通信协议设计。

远程抄表系统需要进行数据的传输和通信,通信协议设计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协议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常用的通信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MQTT协议等。

根据系统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进行设计。

四、安全性设计。

远程抄表系统中的数据需要进行安全保护,以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安全风险。

安全性设计包括数据加密、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

数据加密可采用SSL/TLS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加密。

用户身份认证可采用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进行认证。

访问控制可通过权限控制实现。

五、系统可靠性设计。

远程抄表系统需要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靠性设计包括故障恢复机制、备份策略、灾备方案等。

当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有可靠的故障恢复机制进行处理。

同时,需要制定数据的备份策略,定期备份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

另外,还需要制定灾备方案,当系统出现灾害时及时进行恢复,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远程抄表系统设计方案应包括硬件设备选型设计、软件系统设计、通信协议设计、安全性设计和系统可靠性设计等多个方面。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化的进步,传统的抄表方式已经逐渐被远程抄表系统所取代。

远程抄表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对水、电、气等各种公共设施的远程实时监测和抄表,大大提高了抄表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从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远程抄表系统由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构成,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通信设备等;软件平台包括数据处理系统、远程监测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等。

整个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底层是数据采集层,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中间层是数据传输层,负责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顶层是数据处理层,负责数据处理和用户管理。

2. 传感器选择和布设传感器是远程抄表系统的核心硬件设备,传感器的选取和布设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到被测量的物理量、所在环境的特性以及成本等因素,同时在布设传感器时需考虑到传感器的覆盖范围和位置。

3. 数据采集终端设计数据采集终端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和处理的设备,它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

在设计数据采集终端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稳定性、数据精度以及通信方式等因素。

4. 数据处理系统设计数据处理系统是整个远程抄表系统的核心软件平台,它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分析和管理。

在设计数据处理系统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和用户友好性等因素。

5. 远程监测系统设计远程监测系统是为了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而设计的软件平台,它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呈现给用户,并且可以对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控制。

用户管理系统是用来管理系统用户的软件平台,它可以对用户进行权限的管理和分配,并且可以记录用户对系统的操作日志。

二、系统实现在实际的系统实现中,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传感器并进行布设。

在选取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到被测量的物理量、精度、响应速度以及成本等因素;在布设传感器时需考虑到传感器的位置、布置方式、通风透气和防水防尘等因素。

远程抄表系统施工方案

远程抄表系统施工方案

远程抄表系统施工方案远程抄表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远程抄表系统是指通过网络或其他远程通信手段,实现对水、电、气等各种能源的抄表数据自动收集和远程传输,以提高能源计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项目旨在搭建一个稳定可靠的远程抄表系统,实现对各类能源的实时监测和数据统计。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采用C/S架构,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

服务器端负责数据存储和处理,客户端负责数据采集和显示。

2. 硬件设备选择根据客户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包括抄表仪表、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等。

3. 软件开发开发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软件程序,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显示。

服务器端采用高性能的数据库,具备存储大量数据和高并发处理的能力。

4. 网络通信搭建网络环境,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采用局域网和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远程主机与服务器的通信畅通,数据传输可靠。

三、系统实施1. 系统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并进行测试调试,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2. 设备布线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设备布线,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系统调试对系统进行整体调试,测试各个功能模块的正常运行情况,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四、系统运维1. 数据管理定期对系统中的抄表数据进行备份和清理,确保数据库的空间充足,数据可读性和完整性。

2. 故障处理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故障,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流程和相应的应急预案。

3. 系统优化根据用户反馈和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五、安全保障1. 数据加密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2. 访问控制通过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限制系统的访问权限,防止非法用户操控。

3. 系统监控建立系统监控机制,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六、项目预算根据实际需求和工作量,制定项目预算,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远程抄表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连接和远程监控的方式,实现对各类设备进行抄表、数据传输和管理的系统。

该系统适用于水表、电表、燃气表等各类仪表的远程抄表工作,可以提高抄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且使得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

下面是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详细介绍。

系统设计:1. 设计系统架构:整个系统分为前端设备、中间控制器和后台服务器三个主要部分。

前端设备负责采集仪表的读数,将数据传输给中间控制器;中间控制器接收并处理数据,通过网络连接与后台服务器通信;后台服务器负责接收数据、存储数据,并提供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

2. 设计前端设备:前端设备采用微控制器和传感器组成,可以实现对仪表的读数采集和数据传输功能。

通过安装在仪表上的传感器采集仪表的读数,并由微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和编码。

然后,通过通讯模块将数据传输给中间控制器。

4. 设计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采用云计算技术,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

服务器接收中间控制器传来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和管理。

服务器还提供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的功能,方便用户查询和分析数据。

系统实现:1. 前端设备的实现:根据具体的仪表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微控制器,并进行硬件连接和编程。

设置采样频率和传输协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中间控制器的实现:根据前端设备的数据格式和网络通讯协议,选择合适的嵌入式系统和通讯模块进行开发。

完成数据处理、编码和解码的功能,确保数据的传输稳定和安全。

4. 系统整合和测试:将前端设备、中间控制器和后台服务器进行整合,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优化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远程抄表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智能化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抄表方式需要人工到现场进行抄表工作,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并且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和漏抄现象。

而远程抄表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对水表、电表和燃气表等各种仪表的远程监控和抄表,大大提高了抄表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降低了抄表成本,成为了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利器。

二、系统架构设计远程抄表系统由远程终端设备、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处理中心和用户终端组成,其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1. 远程终端设备:各种类型的抄表仪表设备,包括水表、电表、燃气表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智能化和可远程通讯的功能,能够通过无线方式与数据传输网络连接,将抄表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2. 数据传输网络: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包括GPRS、NB-IoT、LoRa等,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数据传输网络负责将远程终端设备采集的抄表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并具有较高的传输速度和通讯稳定性。

3. 数据处理中心:负责接收、存储和处理远程抄表数据,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接口供用户查询和管理。

数据处理中心还具有监控和故障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仪表故障和数据异常情况。

4. 用户终端:如手机APP、网站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终端设备实时查询自己的用水、用电、用气情况,了解抄表数据和账单信息,还可以进行数据对比和预付费等操作。

五、系统安全与可靠性保障1. 数据加密传输:在数据传输环节采用加密算法,保障抄表数据的安全传输,防范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2. 设备监控与维护:对远程终端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定期维护,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数据备份与恢复:对抄表数据进行定期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4. 用户身份认证:用户在使用系统服务时需要进行身份认证,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MR智能抄表系统设计方案第一章AMR直读式抄表系统介绍一、概述AMR型智能抄表网络系统是总线制智能抄表系统产品,它由表单元、链路单元、装载有AMR智能抄表系统管理软件的主控机三部分组成。

其中表单元包括RS485总线电表,直读水表,直读气表等。

链路单元包括:AMR-JZ-A 型区域集中器(简称“集中器”)、AMR-ZJ-A 隔离中继器(简称“中继器”)、AMR-CJ-A 型智能数据采集(简称“采集器”)。

该系统可在最大程度上简化用户的操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足不出户、智能抄表。

二、系统构成2.1、系统架构AMR直读式集中抄表管理系统由四级网络组成,从下至上分别是读数转换层(表单元)、采集/中继层、数据集中层和管理层(主控机)。

读数转换层读数转换层的作用是把各种计量表上计数器的显示值转换成与其对应的读数,并传送给上层设备(采集器)。

该层的主要设备是各种光电直读式远传计量表。

采集/中继层采集/中继层层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向下属的直读式表计提供可控的工作电源;二是对通信线路上的信息进行中继。

该层的主要设备是采集/中继。

数据集中层数据集中层的作用是定时读取和储存下属各表计的数据及传递实时操作命令。

该层的主要设备是集中器。

管理层管理层的作用是对整个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储存,并提供查询、打印等功能。

该层的主要设备是电脑、打印机等。

AMR智能抄表网络系统的通讯链路基于RS485总线架构,由主干、中继、扩展三级网络构成,系统组网图如下所示。

主控机:在主控机上安装智能抄表系统管理软件,由该系统软件发出抄表指令,区域集中器做出相应的响应,完成抄表任务。

该系统因采用不同型号的区域集中器,而要求主控机的硬件配置亦不同,以下列出主控机的基本配置。

主要参数:Windows2000以上操作系统,40G硬盘,128M RAM,1个RS232(区域集中器时用)。

2.2、通信方式AMR直读式集抄系统在组成结构上类似于集散式控制系统,其数据通信由上中下三个层次组成(见图2)。

上层通信是指集中器与主站电脑之间的通信,中层通信是指集中器与其下属采集/中继器之间的通信,下层通信是采集器/中继器与其下属直读表之间的通信。

这三层通信在物理结构上相互独立,对通信方式、传输介质、传输速率的要求各不相同,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2.2.1 上层通信如前所述,上层通信是指集中器与主站电脑之间的通信。

该层通信的主要特点是数据量较大,传输距离可能很远。

如图3所示,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上层通信经常采用的方式有RS232、电话网、GPRS、RS485、局域网等。

①RS232串行通信方式如图3(a)所示,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式,用一根RS232串行电缆将集中器的RS232口与电脑的RS232口连接起来即可,下行通过RS485通信接口与采集器/中继器连接,这种方式适用于集中器与主站电脑距离很近的场合,该距离应当小于15米。

这种通信方式的传输速率较高,误码率很低,可靠性较高。

②电话拨号通信方式如图3(b)所示,当主站电脑与集中器相距较远时,可采用这种方式。

主站电脑和集中器各自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与电话网连接,从理论上讲,只要通电话的地方,都可采用此方式,因此它的传输距离不受限制。

这种通信方式的可靠性会受电话网传输质量的影响。

(a) (b) (c) (d)图3 AMR系统上层通信方式③GPRS通信方式如图3(d)所示,当主站电脑与集中器相距很远,并且无法采用电话拨号或者电话距离太远布线费用太高,可采用这种方式。

④ RS485串行总线通信方式如图3(c)所示,当主站电脑通过RS232/RS485转换器与采集器连接,电脑与采集器间的最大距离可达到1200米,如增加中继器则还能延长传输距离,这种通信方式的传输可靠性较高,传输速率也较高。

⑤局域网通信方式如图3(d)所示,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触角已伸展到我们的周围。

“宽带接入”成为新建小区的亮点,因此集抄系统与网络的连接也就势在必行了。

此外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GPRS通信方式也可用于集抄系统的上层通信。

这几种通信方式各有特点,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用,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2.2.2 中层通信中层通信是指集中器与采集器/中继器之间的通信。

目前一般采用RS485方式较多,其特点如上面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2.2.3 下层通信下层通信是指采集器与其下属表计之间的通信。

目前采用的通信方式主要是RS485总线传输与M-BUS总线传输两种方式。

图4 下层通信连接示意图从图4中可见,中继器的下行通信接口通过RS485总线或M-BUS总线与直读表连接,当采用RS485通信方式时采集/中继器所提供的直流电源通过另一对导线与RS485直读表连接。

按照目前设计,考虑到中继器电源的容量,一台采集器所能连接的直读表数为≤60个。

为方便系统的组成及供电,往往在每栋楼或每个楼道配置一台或多台采集器/中继器,以连接整个单元各层的热能表。

第二章设备简介通讯链路单元是智能抄表网络系统的中间传输环节,由于它决定了表单元的抄表数据能否经链路传输上来,以及经由什么样的链路传输,所以链路单元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根据现场及用户的需要,通过搭配不同的链路单元,可实现本地抄表、电话抄表等多种方案。

智能抄表网络系统的链路单元如概述中所述,主要包括区域集中器、隔离中继器、智能数据采集器。

以下简单分述各设备的功能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一、集中器(一)功能:集中器是智能抄表系统的数据集中单元。

集中器通过建立可靠的通讯通道,处理和交换主控机与表单元间的数据信息。

可根据需求配置为每月的每天、某一或两天的某一时间定时自动抄表,抄表后的数据保存在集中器中,供主控机随时读取。

主控机可通过modem 拨号、RS-232或GPRS无线抄表方式读取表数据。

既可读取集中器内已读取并保存的抄表数据,也可令集中器操作采集器和表单元,提取表单元的最新抄表数据。

智能程抄表网络系统因与主控机连接方式不同,所达到的功能亦不同,下面列出三种工作模式的对照表。

与主控机通讯方式RS-232 Modem GPRS功功能本地本地远程管理的小区数目1个多个定时自动抄表有使用modem方式时,将集中器连接到电信局提供的电话线上,集中器自动应答拨入的电话,接收从电话线路上传来的抄表指令,完成对区域内采集器和表的操作。

使用RS-232抄表时,集中器通过串口延长线连接到主控机的串口上。

使用GPRS无线抄表时,主控机通过INTERNET访问连接到CDMA/GPRS网络的集中器,实现无线抄表。

集中器与主控机之间不需要布线,但要求在安装集中器的位置已覆盖有CDMA/GPRS网络且保证信号良好,同时还要求主控机能上INTERNET网,网络状况良好。

(二)技术指标:1、设备型号:AMR-JZ-A;2、工作电源:12VDC/1A;3、通信方式:与上位机:公用电话网、RS-232、CDMA/GPRS;与下位机接四路主干总线;4、工作环境:温度:0℃~55℃;湿度:5~95%RH二、中继器(一)功能:集成了中继器和电源控制器两大功能,具有防雷作用的同时还具有总线隔离功能;内部电路能自动感知数据流方向,自动切换使能控制端,并对信号进行放大、增强;当主干网上有抄表信号时,给采集器供电并打开通讯线路;当主干网无通讯信号时,中继器的输出和输入由内部电源控制断开,使得中继网络与主干网络处于完全隔离状态。

(二)技术指标:1、设备型号:2、工作电源:12V/1A直流电;3、通信方式:RS-485;4、保护等级:RS-485接口每线600W的雷击浪涌保护;5、工作环境:温度:0℃~55℃;湿度:5~95%RH。

三、采集器(一)功能:具有防雷作用的同时还具有总线隔离功能;内部电路能自动感知数据流方向,自动切换使能控制端,并对信号进行放大、增强;系统通过寻址方式访问对应采集器输出通道内表单元,而不影响其它采集器输出通道内表单元工作;(二)技术指标:1、设备型号:2、工作电源:总线供电;3、通信方式:RS-485;4、保护等级:RS-485接口每线600W的雷击浪涌保护;5、工作环境:温度:0℃~55℃;湿度:5~95%RH四、电表(一)性能与功能单项电子式电能表,用于计量额定频率50Hz的交流单项有功电能,具有RS485通讯接口。

该产品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进行电能计量,其特性指标符合GB/717215-2002标准,DL/T645-1997/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标准,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能、高过载、低功耗、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可以作为自动抄表系统的终端。

二、技术指标,◆仪表常数:1600imp/kw.h; 3200imp/kw.h(以面板标识为准)◆启动:电能表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及功率因数为1的条件下,当负载电流为0.4%(1.0级)[0.5%(2.0级)]时,电能表应能连续计量电能;◆潜动:当施加115%额定电压,电流回流断开时,没有电能脉冲输出;◆电气参数正常工作电压:0.9~1.1额定电压,极限工作电压:0.8~1.15额定电压;绝缘电压:≥2000VAC;功率消耗:≤2W和10VAC;◆温度范围正常工作温度:-25℃~45℃存储和运输温度:-25℃~70℃◆外形尺寸:165mm×121mm×58mm重量:约0.8kg第三章抄表系统设计方案4.1 设计依据1、与甲方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5、《民用建筑电路设计规范》JGJ/T16;6、《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4.2 工程概况4.2.1 根据您提供的资料,将对电表进行远程控制集集中抄表,组建智能抄表管理系统。

本项目有一栋楼,楼高18层,每层八户,一共144户。

根据工程概况,我们公司给项目配置一台集中器、一台中继器和一台采集器。

集中器安装楼层顶楼,中继器与采集器先后与集中器相连。

4.3 系统结构及配置原则4.3.1 系统结构工程的各表为直读表抄表系统,各表用RVVP4×0.5mm2连接至顶层的集中器。

本工程通过系统可实现对系统所辖区域内表计数据的读取、处理及储存、上传。

4.3.2 系统设备配置◎管理机:内装远程抄表系统的上层操作软件,对所辖设备进行管理,通过辖下的集中器可以随时调用系统内任一表计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可以对系统内设备发出各种指令,本系统所用电脑为一般办公用计算机,安装在消防监控中心。

◎集中器:是整个系统的桥梁,用于管理、数据缓存;起下传计算机命令及回传数据给计算机的作用;本项目抄表系统配一台集中器,安装在监控中心或其他位置;本抄表系统选用我司的集中器,下行接口为标准的RS485接口;◎中继器:需要1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