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准•具体•可测
——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大支柱。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学目标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并不陌生,本不是什么新话题,但现实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是:
1. 目标定位不准确,偏离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方向
2. 教学目标叙写不明晰,空而泛的现象普遍存在
3. 有的教师对教学目标没有思考,只从教学参考中照搬几条
由于教学目标的偏离、空泛、模糊,导致的结果是:
(1)课堂教学随意、盲目、方向不明,效果不明显;
(2)教学评价不可观察,不可测量。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有效达成,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和保障。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依据课程标准
为了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我们常常研读教材,翻阅教参,却忽略了最不应该忘记的课程标准。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首先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课程标准包括内容标准(学习领域)和表现标准(学习水平)。可以从广义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试着把一个课程标准进行解构,并在一定的情境下将之重构为课时目标。
(二)目标具体明晰
以七年级上册《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为例,教参设定的目标是: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这样设计:
1. 知道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 记住北京人的发现地点、生活时间及特征
3. 说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之处
前后对比发现:经过更改,目标更加具体、明确,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其展开,重点突出,效果不言而喻。
(三)目标可观察测量
教学目标体现着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学生究竟是否达到目标、达到程度有多少,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的。检视目标达成情况和评价方案,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应先于教学设计而展开。
二、教学目标的叙写
(一)遵循两大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既是教师施教的对象,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述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 可操作性原则: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能表明学生学习行为、结果和衡量的条件与标准。因此所有的目标都应表述成易测量的陈述句。其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明确、可测评的,而不是笼统、抽象、模棱两可的。
在表述时尽量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如写出、说出、画出、辨别、比较、指明、阐述等,减少使用掌握、领会、理解等描述内部心理变化的词语。
(二)澄清一个问题:对三维目标的误解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是构建课程总体目标的宏观思维框架,不是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必须兼备的条件。三维是从不同视角对整体目标的描述,不能简单理解为三个部分,更不能以具体的教学环节机械对应某一维度的目标。
把教学目标置于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核心,基于课程标准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以目标设定教学程序,以目标创设问题情境,以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以目标为依据设计评价方案,就能够开阔和转变我们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课程观,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们倡导在教研活动中强化教学目标的研究,在教案撰写时改变教学目标的叙写方式,在教学常规检查中重视对教学目标叙写方式的检查,在教学评价中重视对教学目标确定和达成的评价。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相互学习,不断反思,尽管每一则目标的叙写,未必完全合乎规矩要求,但起码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心中有标,目中有人,真正关注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使一切教学活动都基于促进学生学习而展开,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标准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