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练习试卷.doc

合集下载

【历史】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

【历史】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评测练习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人民公社严重束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农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在朝小康道路前进C. 全国农村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D. 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2.新闻晚报2010年8月17日报道:我国这一轮经济增长速度之快让人感到意外,大约10年前,中国还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今年则超越日本。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实行的什么经济体制()A. 计划经济体制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D. 自由经济体制3.下列关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B. 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C. 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 都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在全国普遍推行,根本原因是()A. 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B. 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C. 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D. 适应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5.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A. 实行土地改革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6.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

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

2020春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8.3.2文化教育革新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0春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8.3.2文化教育革新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二框文化教育革新[见学生用书P96]一、背景清朝后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转折时期。

这一时期,除了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外,__文化教育__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二、表现1.西学的传播(1)概况:鸦片战争后,一些重要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开始被翻译成中文。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西学传播的渠道大大拓宽。

(2)影响: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1)创办报刊①传入:近代报刊率先在西方社会发展成熟,__鸦片战争前后__,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最初都是由__外国人__创办的,到19世纪末,出现了一个国人创办报刊的高潮。

②《申报》(2)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①概况:和近代报刊一样,中国近代新式出版业最初也是由外国人创办的。

19世纪末,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新式出版机构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起来。

②__商务印书馆__:1897年,__夏瑞芳__等人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后来,商务印书馆发展成为近代__中国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__,与__北京大学__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__双子星座__”。

③影响:近代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为__开启民智__、普及知识、传播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教育革新(1)创办学堂: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下诏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__京师大学堂__。

(2)推行新式教育制度:1901年开始,清政府陆续颁布了一些改革科举和兴办学堂的谕令和章程。

1904年,清政府颁布《__奏定学堂章程__》,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__中国近代教育体制__的确立。

此后,新式学堂大量涌现。

(3)废除__科举__:1905年,清政府宣布,从第二年开始,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从此,中国历史上延续1 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了。

这一措施大大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基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基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经济体制改革一、选择题1.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的很多观点都有创新性,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下列有关邓小平观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①③④②D. ②④①③【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1992年初;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1980年,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1982年中共十二大;因此只有选项①③④②符合题意,故选C。

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A.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建立经济特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的思考,摒弃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狭隘、陈旧的观念,突破了“两个等于”的思想束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A. 乡镇企业B. 国有企业C. 私营企业D. 中外合资企业【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分配制度等等。

故选B。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

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政策的调整,到195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到1952年底,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B.生产关系变革促进生产力的提高C.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彻底改变D.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新政权的巩固2.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农村停产革命D.农村实行“大包干”3.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消灭土地私有B.满足农民的土地需要C.解放农村生产力D.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4.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5.侯永禄的《农民日记》中写到:“1952年春节,我花一万四千元(注:相当于现在1.4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农村()①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②农民分到了土地③实现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A.使土地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C.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7.欣赏下列“话剧”。

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

”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

”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

”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

”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1937一1945年B.1946—1949年C.1950—1952年D.1953—1957年8.建国后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A.安徽B.浙江C.甘肃D.西藏9.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与以往土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①注意保存富农经济②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③稳定城市中的资产阶级④孤立地主阶级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10.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A.土地革命完成B.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完成C.土地改革完成D.三大改造完成11.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A.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2.以下各项不属于《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是()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C.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D.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二、判断题13.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第3课 土地改革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第3课 土地改革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课一、选择题1.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A.解放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2.1950——1952年行的土地收运动据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观察下表,导致浙江省各阶层占有土地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完成C.三大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建国后的土地改革,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B.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D.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6.“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材料所述的史实(任务)在哪一年基本完成A.1949年B.1950年C.1952年D.1958年7.下面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时代要求C.农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8.下表为常熟县团结、胜利、高峰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9.如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A.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B.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C.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D.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10.1952年夏,农民老林分到了三亩地,一头牛,一把锄头和一架耕犁,令他受益的中央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案》11.“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精神上对土地的依赖。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同步练习:土地改革一、选择题:1.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能力要求,如下图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1950-1952年土地改革C.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土地改革”可知,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1950-1952年土地改革。

为了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制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了土地改革,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运动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贫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一局面出现于()A. 1931年B. 1941年C. 1947年D. 1952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实施策略。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即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食其力。

在这次土地改革中,注意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这样,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3.1950-1954年中国农村小同阶层人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A. 土地改革B. 一五计划完成C. 三大改造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到1954年贫民和中农所占土地比重大幅增长,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土地改革。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3课土地改革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3课土地改革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3课土地改革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A.在农村减租减息B.打击地主阶级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免除农民的农业税2.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A.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C.中国人此成为国家的主人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3.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对旧乡村的改造,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A.推行土地改革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掀起“大跃进”运动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4.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5.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课程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如图所示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A.1950~1952年土地改革B.“大跃进”运动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6.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农村发生的变化是()A.全体农民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7.“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依法收归国有,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一份。

”这个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取得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B.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8.1950年10月的一天,湖南岳阳县策口乡农民集中烧毁了旧地契,第一次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这反映了新中国正在()A.举行开国大典B.进行抗美援朝宣传 C.进行土地改革D.进行“一五”计划9.如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幅历史图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 土地改革(知识点总结+过关训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  土地改革(知识点总结+过关训练)

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要点1.目的(原因):(1)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为满足广大农民想要获得()的要求,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2.时间:()— ()年。

3.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规定:废除()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的土地所有制。

4.过程:1950年起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同时分给()一份,让他们自食其力。

5.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

6.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制度,消灭了()阶级;(2) ()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3) ()了新生的人民政权;(4)解放了农村(),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

难点释疑1.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1)相同点:土地都归私人所有。

(2)不同点:①土地占有者不同:前者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后者农民占有土地;②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不同:前者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后者是地主阶级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③产品分配不同:前者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后者农民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

(3)无论是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还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都属于私有,这两种所有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存在剥削。

2.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经济上翻了身,新中国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同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3.区分三个易混点:①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过关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指导学生学习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习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史调查和社会调查的能力,并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

通过调查,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观念,树立学好本领、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成就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联系实际,体会新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作用:1. 重温课本81页“自由阅读卡”,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加入WTO以后,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有助于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联系,为我国对外开放拓展了新的空间。

同时,在WTO里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必须遵循这个组织规定的许多“游戏规则”,假如有所违犯,可能得不偿失。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根据96页“动脑筋”,分层讨论回答: A. 义务教育的涵义是什么?(它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基础教育,强制学龄儿童接受一定的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必要措施。

)·教师指出:早在100多年前,英、法、美等国已经成功推行义务教育,这是它们今天位居发达国家行列的重要条件。

我国自清朝末年以来,一再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但从未实现。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施义务教育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则使义务教育由理想变成事实。

B. 书中哪位同学说的对?(右边的女同学)C. 为什么?(法律是强制性的,人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和执行,任何阻止学龄儿童上学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 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 练习题(有答案)

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的农民仍然没有获得土地,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在全国展开。

3.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二、选择题5.“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实行了惠农政策,它是( B )A. 三大改造B. 土地改革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免除农业税6.1949年9月29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必须保护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实现耕者有其田。

”为完成这个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立即着手( C )A.清除国民党残余势力B.剿灭各地土匪C.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D.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准备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的原因是( B )A.地主阶级被打倒了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C.农村出现了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D.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8.1951年,某地农民领取了“土地居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B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9.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的文件是( B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10.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

”这件大事应是( B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新中国成立朝初期,土地改革主要集中在( D )A. 西北地区B. 西藏地区C. 东北地区D. 新解放区12.1950-1952年人民政府在农村中开展的重要改革是为了解决农民的( D ) A.工资问题 B.住房问题C.负担问题 D.土地问题13.假如你是生活在1952年的农民,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你可以分到( D )①土地②农具③牲畜④房屋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4.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课时检测试卷--08-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课时检测试卷--08-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8 课经济体制改革测试时间:20 分钟一、选择题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掀起于( )A.农村B.城镇C.国营企业D.乡镇企业2.请仔细观察下图“大包干纪念馆”里18 个农民按手印群雕,从中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四川农民率先建立生产合作社B.安徽农民率先实行土地私有C.四川农民率先实行政社合一D.安徽农民率先分田包干到户3.“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

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

”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B.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C.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者D.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4.对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

以下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A.捐弃前嫌共对敌,陪都谈判展大义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5.(2017 新疆乌鲁木齐中考)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 务。

下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A.实行土地改革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6.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

到1987年,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

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A.按劳分配B.股份制改革C.政企分开D.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7.1984 年,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 年后,国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 年产粮 5.02 亿千克 1981 年产粮 6.70 亿千克 1982 年产粮 7.15 亿千克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教师版)

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教师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一、选择题1.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A. 国有企业改革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建立经济特区【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改革实践”“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在不断探索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式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符合题意。

A项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改革的措内容;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改革的内容;D项建立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内容;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1987年我国百分之八十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厂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A. 按劳分配B. 股份制改革C. 政企分开D. 多种所有制并存【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厂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可知,这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了企业生产自主权。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3.下表是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率表,分析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率表收入农村(家庭收入) 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 4.5%A. 土地改革的完成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 土地私有制的实行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979-1984年农村(家庭收入) 与消费水平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8 经济体制改革一课一练 达标闯关 新人教版-

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8 经济体制改革一课一练 达标闯关 新人教版-

经济体制改革一课一练·达标闯关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B.中小城市C.大城市D.国有企业【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2.(2017·聊城模拟)如图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标志性建筑,下列题词最恰当的是( )A.对外开放的窗口B.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C.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代表D.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解析】选B。

中国农村的改革始于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这里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B符合题意。

故选B。

3.(2017·滨州模拟)如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下列对这一契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D.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解析】选C。

由题干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包产到户”等可知,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在这种责任制下,土地仍然属于集体所有,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完成上缴任务后收成可归自己支配。

C说法错误。

故选C。

4.(2017·乌鲁木齐学业考)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表所示,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A.实行土地改革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解析】选C。

由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的时间“1980、1981、1982年”结合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故选C。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九第1题【单选题】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有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

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图是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单位:亿公斤)( )A、实施对外开放战略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

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立下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这种“包干到户”的生产形式发展成后来的(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社会保障制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为我国新时期改革的目标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六大【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风阳花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大多都反映时代的变迁,其中有一句唱词“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唱词中说的“改革鼓点”率先在哪些省“先敲响”( )①安徽②广东③河南④四川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图所示,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建立农业生产合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推广籼型杂交水稻【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填空题(1)一届政协制定并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______。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部编版第八课:经济体制改革同步练习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部编版第八课:经济体制改革同步练习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经济体制改革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是农民赞扬下列哪一选项的歌谣( )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大包干给小岗村带来了大发展,其成功源于群众地方政府与中央之间的有效互动,中央的政策稳了农民的心,地方政府的支持壮了农民的胆。

”小岗村“大发展”主要得益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设立经济特区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创办乡镇企业3.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调报告。

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

20世纪50年代纳人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

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集中统--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5.请仔细观察下图中“大包干纪念馆”里18位农民按手印的群雕,从中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四川农民率先建立生产合作社B.安徽农民率先实行土地私有C.四川农民率先实行政社合一D.安徽农民率先分田包干到户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C.实行土地公有制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7.下表是中国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统计表,其中农作物产量出现快速增长是由于()年份项目1953-1957年1958-1965年1966-1978年1979-1982年粮食 3.5 0 3.5 3.9棉花 4.7 3.1 0.2 13.5 油料作物0 -1.8 2.8 22.7 甘蔗7.9 3.2 3.6 15----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农村“左”的错误的纠正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8.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效后,带动了城市改革。

最新精选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19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巩固辅导第八十八篇

最新精选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19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巩固辅导第八十八篇

最新精选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19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巩固辅导第八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1904年,张伯苓创办的抗战时期设备最为完善的中学是( )A、南开中学B、巴蜀中学C、清华中学D、育才中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是反映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体育电影《一个人的奥运》剧照,从一个人的奥运到2008中国奥运,说明了(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②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③旧中国贫穷落后④所有奥运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强项⑤中国不再被称为“东亚病夫”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的第一所希望小学是在哪个省( )?A、四川B、河南C、甘肃D、安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品对联,颂国策”的主题活动。

活动中挂出了“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的一副对联。

这副对联赞颂的国策是( )A、“一国两制”B、“对外开放”C、“科教兴国”D、“和平共处”【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每年高考备受社会关注,那么今年(2017年)是恢复高考的多少周年( )A、40B、39C、38D、41【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A、高等教育B、小学教育C、基础教育D、中等教育【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以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A、科教兴国B、素质教育C、三个面向D、希望工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以下不属于其发展表现的是( )A、学校数量大大增加B、学科门类比较齐全C、教育质量明显提高D、已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A、制定“八六三计划”B、恢复普通高校入学制度C、实施“五个一工程”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有位老作家来到山西的贫困县,见到一群可爱的山区孩子。

八年级历史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重点难点剖析

八年级历史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重点难点剖析

八年级历史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重点难点剖析重点(1)基础教育的发展①基础教育获得发展的因素:a.我国第一部《义务教育法》出台,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某某某某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各地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要某某施素质教育。

②基础教育发展的表现: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高等教育的发展①高等教育发展因素:a.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b.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c.我国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扩大,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高等教育发展的表现:a.建立新中国以来,高等教育规模空前扩大,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布局结构日趋合理。

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b.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成绩显著,高等学校承担了1/3以上的国家863计划项目;获得的国家发明奖,占全国1/3左右;有些科技成果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难点科教兴国(1)“科教兴国”提出的历史背景:我国经济贫穷、文化落后、思想观念陈旧的根本原因是教育的落后。

(2)“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实施素质教育。

(3)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①2000年,全国有中小学64万多所,中小学生2亿多人。

全国85%的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5%以上的人口普及初等教育。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初中入学率达到88.6%,这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

②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历史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练习试卷,,,xx随着考试的即将来临,你做好应战的准备了吗?这份设计良好的试题卷将会有效的去检测出你的学习情况。

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人教版选择题九年义务教育属于A.小学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其成绩有:①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②获得的国家发明奖,占全国1/3左右③有些成果已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④学校数量和学科门类进一步增加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式实施学位条例,建立学位制是我国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学位分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以下不属于其发展表现的是A.学校数量大大增加 B.学科门类比较齐全C.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D.已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此项战略的提出是在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到2000年,我国已基本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年数是A.5年 B.6年 C.9年D.12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发展,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发展的一个阶段是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中学教育 D.大学教育我国的第一所希望小学是在哪个省?A.四川 B.河南 C.甘肃 D.安徽下列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规模 B.办学条件明显提高C.已经建成了许多世界一流大学 D.成为我国的科技重要方面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谁提出的?A.毛泽东 B.邓小平 C. D.蔡元培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哪一年?A.1983年B.1986年C.1992年D.2000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把什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A.科技 B.教育 C.文艺 D.体育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3月20日,两个女学生在瑞士留学,每年学费加零用一年要花30多万元,3年下来,两人都花了100多万元,但对留学的收获,她们都很茫然。

”材料2:“来自上海的小万今年24岁,他认为自己出国一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他选择出国留学,目的是把国外最先进的东西学到手,然后回国。

”材料3:从法兰克福到北京,公务舱的价钱约为经济舱的两倍,达8000多元人民币。

两位中学生模样的同学在靠窗的公务舱坐席上坐着,眯着眼,听着耳机。

记者问及在欧洲这一年的花费?他们说是学费17万元人民币;问及在欧洲一年有哪些收获?他们回答是:英语口语有长进,跑了11个国家,坐汽车,乘火车,花的钱也不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题1】你认为自费出国留学花几十万值不值?低龄学生有无必要出国?如果是你,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小题2】试着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阅读材料:2000年,全国有中小学六十四万多所,中小学生两亿多人。

全国85%的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5%以上的人口普及初等教育。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初中入学率达到88.6%。

这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

请回答:【小题1】看材料中的数据,九年义务教育能如此普及和哪项发展战略分不开?【小题2】联系你所接受的义务教育,说一说已经几年了?现在是进行哪一年的学习?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人1.2016中考历史同步试题及答案3套2.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3.2015-2016学年初三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4.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和答案【完整】,,,xx随着考试的即将来临,你做好应战的准备了吗?这份设计良好的试题卷将会有效的去检测出你的学习情况。

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人教版选择题九年义务教育属于A.小学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其成绩有:①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②获得的国家发明奖,占全国1/3左右③有些成果已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④学校数量和学科门类进一步增加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式实施学位条例,建立学位制是我国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学位分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以下不属于其发展表现的是A.学校数量大大增加 B.学科门类比较齐全C.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D.已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此项战略的提出是在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到2000年,我国已基本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年数是A.5年 B.6年 C.9年 D.12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发展,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发展的一个阶段是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中学教育 D.大学教育我国的第一所希望小学是在哪个省?A.四川 B.河南 C.甘肃 D.安徽下列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规模 B.办学条件明显提高C.已经建成了许多世界一流大学 D.成为我国的科技重要方面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谁提出的?A.毛泽东 B.邓小平 C. D.蔡元培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哪一年?A.1983年 B.1986年 C.1992年 D.2000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把什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A.科技 B.教育 C.文艺 D.体育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3月20日,两个女学生在瑞士留学,每年学费加零用一年要花30多万元,3年下来,两人都花了100多万元,但对留学的收获,她们都很茫然。

”材料2:“来自上海的小万今年24岁,他认为自己出国一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他选择出国留学,目的是把国外最先进的东西学到手,然后回国。

”材料3:从法兰克福到北京,公务舱的价钱约为经济舱的两倍,达8000多元人民币。

两位中学生模样的同学在靠窗的公务舱坐席上坐着,眯着眼,听着耳机。

记者问及在欧洲这一年的花费?他们说是学费17万元人民币;问及在欧洲一年有哪些收获?他们回答是:英语口语有长进,跑了11个国家,坐汽车,乘火车,花的钱也不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题1】你认为自费出国留学花几十万值不值?低龄学生有无必要出国?如果是你,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小题2】试着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阅读材料:2000年,全国有中小学六十四万多所,中小学生两亿多人。

全国85%的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5%以上的人口普及初等教育。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初中入学率达到88.6%。

这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

请回答:【小题1】看材料中的数据,九年义务教育能如此普及和哪项发展战略分不开?【小题2】联系你所接受的义务教育,说一说已经几年了?现在是进行哪一年的学习?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人1.2016中考历史同步试题及答案3套2.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3.2015-2016学年初三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4.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和答案【完整】,,,xx随着考试的即将来临,你做好应战的准备了吗?这份设计良好的试题卷将会有效的去检测出你的学习情况。

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人教版选择题九年义务教育属于A.小学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其成绩有:①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②获得的国家发明奖,占全国1/3左右③有些成果已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④学校数量和学科门类进一步增加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式实施学位条例,建立学位制是我国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学位分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以下不属于其发展表现的是A.学校数量大大增加B.学科门类比较齐全C.教育质量明显提高D.已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此项战略的提出是在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到2000年,我国已基本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年数是A.5年 B.6年 C.9年 D.12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发展,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发展的一个阶段是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中学教育 D.大学教育我国的第一所希望小学是在哪个省?A.四川 B.河南 C.甘肃 D.安徽下列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规模 B.办学条件明显提高C.已经建成了许多世界一流大学 D.成为我国的科技重要方面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谁提出的?A.毛泽东 B.邓小平 C. D.蔡元培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哪一年?A.1983年 B.1986年 C.1992年 D.2000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把什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A.科技 B.教育 C.文艺 D.体育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3月20日,两个女学生在瑞士留学,每年学费加零用一年要花30多万元,3年下来,两人都花了100多万元,但对留学的收获,她们都很茫然。

”材料2:“来自上海的小万今年24岁,他认为自己出国一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他选择出国留学,目的是把国外最先进的东西学到手,然后回国。

”材料3:从法兰克福到北京,公务舱的价钱约为经济舱的两倍,达8000多元人民币。

两位中学生模样的同学在靠窗的公务舱坐席上坐着,眯着眼,听着耳机。

记者问及在欧洲这一年的花费?他们说是学费17万元人民币;问及在欧洲一年有哪些收获?他们回答是:英语口语有长进,跑了11个国家,坐汽车,乘火车,花的钱也不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题1】你认为自费出国留学花几十万值不值?低龄学生有无必要出国?如果是你,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小题2】试着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阅读材料:2000年,全国有中小学六十四万多所,中小学生两亿多人。

全国85%的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5%以上的人口普及初等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