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摘要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目前,教育改革日新月异,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质疑问难,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质疑问难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本文从两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首先,扫清心理障碍,树立质疑信心。其次,教给质疑方法,培养质疑能力。总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向“自能读书”迈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质疑问题途径

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

据报载,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的少得多。何以造成这样的差距?杨振宁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中国教育只注意解答问题,而不注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所以,杨振宁向中国科大少年班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学贵有疑。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扫清心理障碍,树立质疑信心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有问题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但是,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课堂中的提问是教师的专利,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按教案设计的环节一步步地进行,学生就可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教学中只求课堂纪律好,不求真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

极性;只求传授知识,不求探究理由;对学生问题意识的萌芽视而不见,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致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如“自卑心理”,学生认为,自己平时学习不好,根本提不出问题;“顾虑心理”,学生担心提出的问题不合教师的意图,而会受到教师的指责或同学的嘲笑;“依赖心理”,因平时上课教师包办太多,所以学生产生了“我不懂,老师会讲”的心理。心理障碍的存在,导致课堂无法形成浓厚的质疑氛围,尽管教师千方百计地表扬、鼓励,但都不能真正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局面。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质疑信心,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教师可用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下掉”、伽利略“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会同时着地”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考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第二,让学生明确,课堂提问是师生共同拥有的权利,老师可问学生,学生也可问

老师,只有在大家的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第三,用名人名言鼓励学生。如将陶行知先生的小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只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赠给学生,以鼓励他们主动质疑。第四,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

二、教给质疑方法,培养质疑能力

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则对某些现象或问题也想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他们往往缺乏提问的技能,要么是想问不知道怎么问,要么是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对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提问的技能,掌握质疑方法。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

1把握时机,大胆质疑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之际,正是引导他们质疑的好时机。教学中发现,学生

在初读课文时,会遇到诸多问题,如字词句段方面的,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的,体会中心思想方面的,领悟写作方法方面的等等。此时学生的心态是,渴望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并得到解决。在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质疑意识,鼓励他们放下思想包袱,鼓起勇气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从而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而带着问题去学课文,解决问题。

2主动质疑,自主解疑

质疑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质疑必须解疑。学生在质疑时,提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难有易,这时,教师除保护学生积极性外,还要帮助学生整理、分类,那些只要能通过认真思考、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就自己完成,不要依赖老师;那些难度较大自己,实现解决不了问题就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研究解决。这样以来,学生就能逐步学会质疑,提高质疑水平。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

(1).对题目提出疑问。如《劳动最有滋味》——为什么说劳动最有滋味?《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植物,它的“脚”是指什么呢?

(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三味书屋》)“坚定的信念”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的办公室”》中对“隐蔽”、“化装”、“躺”几个词的运用提出疑问。

(4).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为什么要重复说“1961年的泼水节”?

(5).对句式的选择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不说成“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幸福哇!”(《难忘的泼水节》)

(6).对打比方提出疑问。如“字横着,很像一个

还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三味书屋》)“字”为什么会又像花骨朵,又像火把呢?

(7).对反义词的运用提出疑问。如《温暖》一文中,“深秋的早晨是寒泠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为什么是寒冷的,又是温暖的呢?

(8).对人物的行为提出疑问。如《苦柚》一文中,卖柚子的小姑娘为什么说自己的柚子确实不在好吃,苦味很浓?伯父为什么明知柚子苦,还要买下呢?

(9).对标点符号提出疑问。如《“绿色的办公室”》的课题为什么要加上引导?

(10).对时代背景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列宁为什么要化装成割草工人,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

(11).对不明白的现象提出疑问。如为什么水中的石笋在阳光照射上能像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不同的色彩?(《五彩石》)

(12).对景物的描写提出疑问。如《曼谷的小象》一文中,为什么要先描写近郊的景色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