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普通地质学第一章 地球的物理性质

合集下载

第一章地球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第一章地球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大地水准面与固态地表、椭球面的关系示意图(途中平滑 实线表示大地水准面,与此面垂直的箭头表示重力方向, 点虚线表示地球椭球体表面)
平均海平面 不考虑潮汐和波浪的影响, 由世界各国所设的验潮站综合求出的静止 海水平面。
我国最主要的验潮站是青岛验潮站。
大地水准面与地球自然表面
大地水准面对研究地球形状的意义
若设地球是一个均质三轴椭球,椭球面方程为
x2 y2 z2 a2 b2 c2 1
式中a、b、c为三轴对称面的长半轴,且a>b>c。
第六节 平均地球椭球
一、总地球椭球
总地球椭球简称“总椭球”,它由卫星测量提 供数据,采取全球定位的方法定位。
理论上,总椭球的中心应于地球质心重合,赤 道应与地球赤道一致,体积应与地球体(大地体) 体积相等。
大地水准面是设想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平 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包围整个地球 的封闭的重力位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
(1)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水准面”。就是处处 与重力相垂直的面; (2)大地水准面是与平均海水面相合的那个水 准面; (3)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完整的环球曲面。
水准面和几种水准面(图中实线箭头表示水流动方向)
参考椭球就是固定在特定位置上的地球椭球 ,其表面作为测量计算的辅助表面。
一个正确的参考椭球体必须具 备两个条件:
必要条件:选择的地球元素a和α能较精确 地代表地球的大小。
充分条件:用适当的定位方法,确定所选 择的地球椭球与地球实体(大地体)的相 对关系和绝对关系。
世界主要参考椭球体元素
年代 1800 1841 1880 1909 1940
1975
国家
法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前苏联
推算者
德兰勃 贝塞尔 克拉克 海福特 克拉索夫斯基 国际大地测量与 地球物理联合会

《普通地质学》多媒体课件

《普通地质学》多媒体课件

地质灾害预防与减灾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阐述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包 括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
05
实践与应用
地质学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能源资源
地质学在石油、天然气、煤炭 等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 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普通地质学多媒体课件

CONTENCT

• 引言 • 地质学基础知识 • 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 • 资源与环境 • 实践与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简介
01
02
03
04
课程名称:普通地质学多媒体 课件
适用对象:地质学专业本科生 、研究生以及对地质学感兴趣
的公众
课程性质:必修或选修
课程内容:涵盖地质学的基本 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通 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形象化展示
等方面的研究。
资源可持续利用
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不断消耗, 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成为 地质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将涉及 更多关于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方
面的研究。
个人学习体会与展望
深化理解
通过学习普通地质学多媒体课件,我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 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 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4
资源与环境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分布
介绍全球和我国主要矿产资源 的分布情况,包括煤、石油、 铁矿等。
矿产资源开采
阐述矿产资源的开采方式和技 术,以及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 护措施。

普通地质学 (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丽)第一章 地球概况

普通地质学 (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丽)第一章 地球概况


如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古地磁极的位置(或同一地点不同时期所处的磁纬度)可以帮助了

解地壳不同部分的相对位移情况,据古地磁场反转周期则可确定岩石的形成年代。





磁 性 )
(
1.3
四、地球的温度(地热)
(一)地球温度的分布
外热层(变温层)——日变化一般为1~1.5m, 年变化影响深度达20~30m 常温层——与当地年平均温度大致相当,常年不变,其深度一般为20~40m
1.1


The Earth and Solar System







影视:天体的来龙去脉 来源:影片——天体的来龙去脉,1977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表面形态
1.2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不是一个圆球体,而是一个实心椭球
体——赤道半径长,两极半径短,而且北极


比旋转椭球体凸出14m,南极却凹进24m,
地球内部重力加速度随深度的变化
深度/km 10
100
400
1000
2900
5000
6370
压力/MPa 1×102 3.1×103 1.4×104 3.5×104 1.4×105 3.1×105 3.6×105
三、地球的磁性
地磁场 指地球所具有的磁场。位于南半球的叫磁南极(S)、北半球的称为磁北极(N)。
铁镁质, 平均密

幔 圈 是岩浆的发源地,也是构造运动的动力源
度3.5
、幔
g/cm3

地震波速迅速增加,物质密度由3.64g/cm3增至4.64g/cm3

地球科学知识: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古地磁学

地球科学知识: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古地磁学

地球科学知识: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古地磁学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属性和演化过程的学科,其中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古地磁学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地球的性质和演化过程。

一、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是由各种元素构成,其中最常见的是氧、硅、铝、铁、钙、钾、钠等,由于地球内部的压力、温度等条件不同,导致地球不同部分的物理性质也有所不同。

1.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分为五个部分:地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

其中,地幔占地球体积的84%,包括下地幔和上地幔,地壳只占地球体积的0.3%。

地核是地球内部的最内部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2.地球的密度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2g/cm3,是所知行星中密度最大的,这主要是由于地球核心的高密度造成的。

地球不同部分的密度差异,也成为了地球物理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3.地球的重力和地磁场地球的重力场是由地球所带质量形成的,是指在地球表面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度。

地球的重力场导致了行星周围的天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相互作用。

除此之外,地球还有一个强大的地磁场,起着保护地球免受太空中带电粒子的侵蚀作用。

地磁场是由地球磁性物质所产生的,它可以标志地球的磁极,而地球磁极的变化也成为了地球物理学家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古地磁学古地磁学研究地球历史上地磁场的演化历史。

地磁场不仅是地球的物理属性之一,还可以作为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演化过程的关键因素。

1.地球磁极漂移地球磁极漂移是一种记录了地球历史上地磁场变化的重要方法。

它指的是磁极沿地球表面运动的轨迹。

历史记录表明,地极在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翻转,磁极漂移的现象也是长期存在的。

这一现象与地球内部流体的运动模式相关。

2.古地磁场与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的磁场与地球内部结构有密切关系。

地磁场是地球内部运动所产生的,因此研究地磁场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状况,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演化过程的信息。

通过对于地球内部磁性物质的探测和分析,古地磁学家们可以还原地球历史上内部物质的变化。

普通地质学-第2讲 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

普通地质学-第2讲 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
地球的物理性质、地震与地 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
1.地球的密度
地球的质量有多大?
地球的质量 M=5.9472×1024吨 若一头大象的质量以平均3吨计,
则约等于2万亿兆头大象
地球质量除以体积,计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5.516g/cm3
但实际测量却发现,地表常见沉积岩的平均密度只有
2.60g/cm3
某处实测地磁场要素的数据与正常值有显著的差别,这 种现象称为地磁异常。大于正常磁场者为正异常,反映地 下有磁性物质;反之为负异常。
地壳内含铁较多的岩石和富含铁族元素(Fe、Ti、Cr等) 的矿体常可引起正磁异常。而膏盐矿床,石油、天然气储 层,富水地层或富水的岩石破碎带则常引起负磁异常。
3.2 古地磁
四百万年来的磁性倒转事件
0 布容正向期
1

贾拉米洛事件
2
松山反向期

奥尔杜瓦事件

万3
曼莫斯事件
高斯正向期

吉尔伯特反向期
4
图 3—14 距今 400 万年以来的磁场变化
方小敏,2007
Magnetic surveys have determined patterns of magnetic reversal for most of the ocean floor, and from these patterns, the age of various segments of the seafloor has been established.
地表的重力分布:G地表=fM/r2 ,f引力常数,M地球质量, r地球半径。
地球的重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因此重力随纬度值 的增大而增加、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普通地质学01-2(2课时)第一章 地球的物理性质

普通地质学01-2(2课时)第一章 地球的物理性质

单 位 质 量 的 物 体 (m) 受 到 的 重 力 为P=mg,
P =F + C g = f M/R2
r 地幔
R rF
R
C
F G 地核
P
a. 地心 b.
P = f mM/R2
图3—4 地球重力图解
G—重力;F—引力;P—离心力; R—地球半径;
r—纬圆半径
实测重力值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影响实测重力值的因素
重力异常的应用:重力勘探
• 铁、铜等金属矿产分布的地区,则 会出现局部的重力(正)异常。
• 石盐、煤、石油等矿产分布区, 由 于物质密度小, 出现局部的重力( ) 异负常。
中国布格重力异常
大陆通常为 布格负异常; 海洋多为 布格正异常。
高低起伏的地表是如何达到 平衡状态的?
地壳(地表)物质如何与更深部的物质 之间在质量或重量上达到平衡状态?
第一章 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
地球的重力 地球的密度和压力 地球的磁性 地热 地球的弹塑性
一、地球的重力
重力:地球质量对物 体产生的引力与由于 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惯
地壳
r 地幔
R rF
R
CF G 地核来自性离心力的合力。C-离心力;F-地心引力 P-重力
P
a. 地心 b.
图3—4 地球重力图解
重力均衡(Isostasy)
重力均衡(Isostasy)
地壳(地表)物质如何与更深部的物质之间 在质量或重量上达到平衡状态?
普拉特(Pratt,1854):密度补偿模式
认为补偿面以上各地的岩石密度不同, 地下的补偿面应该处于同一高程。
ρ


ρ大
地下补偿面

普通地质学第一章资料.

普通地质学第一章资料.
分层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 散逸层 电离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大气分层 特点
原因
对流层 0-10km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 ①热量直接来自地面,
而降低,平均
水汽、二氧化碳随
上升100米,气 高度增加而减少;吸
温降0.6℃
收地面长波辐射能
②对流运动显著, 力降低,气温随高
天气复杂多变
度增加而降低
第一章 地球概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地球的一般特征 地球的圈层结构 岩石圈
第一节 地球的一般特征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小 轨道与行星不同
太阳系边缘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科学家们设想这颗隐藏的大行星应该是一颗气态巨行星, 非常巨大,其大小甚至可能与海王星相当,其质量约为冥王星 的5000倍。
②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平流层 10-50km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 而增加
②水平运动,利于 高空飞行
① 对流层顶-距地表约
20km高度内,大气温 度变化微小且非常低 ,可达-80℃
②自20 km到平流层顶, 臭氧吸收太阳紫外 线,气温随高度上升
对流层
太阳雪:受冷空气影响形成降 雪,同时高层云不足以遮住太 阳,于是出现一边下雪一边出 太阳的天气现象
可反射和散射紫外线,从而避免紫外线直接接触皮肤。 • 化学防晒剂是指能将紫外线吸收后再以一种较低的能量形态释
放出来的一类有机物。 • 让防晒成分贴紧皮肤,防晒产品添加油份。
臭氧空洞 ozone hole
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制冷 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对流层中不易 分解,进入平流层,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 分解产生氧化氯/氯游离基,游离基将臭氧 转化为氧气分子,使臭氧浓度减少。

中国地质大学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48学分:3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及地质类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上正在进行的动力地质作用的过程,性质,特征,产物等等,为进一步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建立地质学的思维方式和地质作用过程的感性认识。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内容主要分地球基本知识、地表动力地质作用、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地质环境与人类等四大部分。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对祖国河山与大自然的热爱,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地质园地,培养学生地质学思维方法、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地质学的时空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初步学习与掌握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为后续地质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教学安排绪论(讲课2学时)地质学发展简史、研究对象和任务、历史比较法,二十一世纪地学面临挑战与前景。

第一单元地球基本知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地球讲课6学时、实验2学时地球外部圈层及其特征、大气环流与气候分带,地球表面形态特征。

固体地球圈层划分及划分依据:地壳、岩石圈、软流圈、地幔、地核基本特征、物质组成;地壳结构与类型;地球物理性质(重力、磁性、弹性);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及克拉克值。

矿物和岩石基本概念,常见造岩矿物及三大岩初步识别。

重点:固体地质圈层划分及其特征。

第二章地质年代讲课2学时化石的概念;相对地质年代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地质年代表。

重点:地质年代表第二单元地表动力地质作用(第三章-第七章)第三章风化作用讲课3学时风化作用概念:物理风化、化学风化与生物风化作用:影响风化作用因素、化学风化过程中元素迁移概念;残积物、土壤。

风化壳与古风化壳过概念。

重点:影响风化作用因素第四章地面流水地质作用讲课5学时河流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侵蚀基准面与向源侵蚀概念。

河流的搬运与沉积河曲、蛇曲与牛轭湖的形成、河漫滩沉积与二元结构、阶地概念。

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

第一章 地球的主要特征§1.地球的外部圈层及表面特征一、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Atmosphere 、Hydrosphere 、Biosphere ) (一)大气圈和大气环流影响的是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是靠近地表对流层中的空气。

对流层空气的温度湿度,是气候的主要标志,不同气候条件一,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方式不同。

同时空气的流动——风是直接的外动力。

成分:N 、O 2、CO 2、H 2O2 . 大气环流对流层空气温度受地面辐射的影响: 地面T ↑ 高空T ↓赤道T ↑ 两极T ↓大气环流: 赤道—— 高温、低密度的气体上升,在高空向两极运动 两极—— 低温、高密度、气体沿地面向赤道运动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地表各伟度上线速度不同,赤道最大(1600公里/小时)两极为零,此差异造成运动物体受偏向效应(偏向力)。

地球自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一种作用于地表一切运动物体的力。

结果是沿前进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大气环流非正南正北。

河流北半球,右岸侵蚀;南半球,左岸侵蚀。

(二) 水圈和水的循环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咸水、淡水)水圈是地球区别于其它行星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蕴育了生命,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陆地、海洋中的水由太阳蒸发至空中,再经降水回地表。

从这个意义上水的循环,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褐”。

(三) 生物圈包括水圈及地表生存的生物,甚至地下—几百~—3KM,仍有微生物。

生物的出现在水、气圈形成之后(地球年龄46亿年,大量动物7-8亿年)。

生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中比较活跃的因素。

一方面自身作为动力参于,另一方面间接改变环境O2、CO2含量,影响外动力地质作用。

二、地表特征100KM(臭氧层) 55KM(平流层) 10-16KM(对流层) 0 1. 范围:包围着固体地球的外部两极半径b 6356.863KM面积: 5.1×108 K M最高点: 8848.13m 珠峰最低点: -11033m 马里亚纳海沟海陆分布: 海71% 陆29%(二)、海底地形: 大陆边缘、 大洋盆地、 洋中脊1.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为海水覆盖。

2011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chapters 1-4)

2011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chapters 1-4)

2011年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第四章)第一章绪论1. 地质学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特点1.1. 学习地质学的基本任务了解地球:普通地质学是地球科学基础分支, 它研究地球结构、物质、演化及其动力利用资源:寻找利用矿产、能源、土地等保护环境:保持人、地关系的平衡减轻灾害:减轻地震、火山、洪水、泥石流、地面沉降、沙漠化等灾害1.2. 地质学的主要特点1.2.1. “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理:现在的地质作用过程,一般可以与地史时期类比,但也有不同,不能套用。

将今论古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1.2.2. 地质时空观:地质时间和空间要以几十亿年的地球历史和整个地球尺度为背景,十万、百万年是许多时间的基本单位; 空间从显微到全球,变化尺度大; 但为求得基本计算单位, 许多测试精度要达到10―12级2.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地球系统和地质作用地质学的三个研究内容: 组成和结构, 运动和演化, 地质作用及其产物2.1. 地球的组成和结构结构: 地球表层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球内部:地壳、地幔、地核组成: 固体地球由矿物和岩石组成2.2. 地球的运动和演化: 板块构造, 生命演化史2.3 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地球的动力: 内发动机--地球内热; 外发动机--太阳能外动力地质作用: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物质循环内动力地质作用:内动力能量和物质循环2.4. 地球系统: 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3.普通地质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3.1. 分篇: 地球基本知识1--4章; 地球物质5--章; 地质作用9--15章; 资源-环境-灾害16-18章3.2. 参考教材:Physical Geology,Wang Jiasheng, YanXiaosong, 2003, 校内出版; 普通地质学,黄定华,高教出版社, 2004;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刘少峰、王家生编著,1998,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普通地质学,徐成彦, 赵不亿,1988, 地质出版社; 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2000,高教出版社3.3. 教学要求: 认真听讲、勤快记录、及时复习、参阅教材第二章地球的物理性质与圈层结构1 固体地球的物理性质1.1. 固体地球的概况1.1.1 形状:总体球形,略似苹果1.1.2 大小:半径6356~6378km,赤道半径较两极半径长21km1.1.3 体积:1.083×1012 km3(= 一万亿立方公里)1.1.4. 质量: 5.95×1024t;1.1.5. 密度: 由地表向地心增加, 平均密度5.516g/cm31.1.6. 弹、塑性: 固体潮是弹性地球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弹性变形; 由密度、弹、塑性变形及自转造成的地球形状总体为球形,略似苹果,半径6356-6378 km,赤道半径较两极半径长21km。

中国地质大学普通地质学01-1(2课时)第一章 地球表面形态

中国地质大学普通地质学01-1(2课时)第一章 地球表面形态

全球水的分布与循环
单位:km3
生物圈
概念:是生物及有生命活动的地球表层 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范围陆地上深达1000 m左右,海洋中深 达10 km左右,空中高达7 km,但绝大部 分生物生存于地表及水圈中。 总质量约为11.4 ×1012t,为地球总质量 的1/105 。 生物活动既参与了对岩石圈、大气圈和 水圈的改造,又参与了地质历史时期的 成岩、成矿过程。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太平洋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岛弧
海沟
海底地形特征

大洋中脊:海底呈线状延伸于大洋盆地,是地 震、火山活动强烈的地区。通常高出海底20003000 m,宽2000-4000 km。各大洋中的洋中脊 首尾相连,全长大约65000 km。洋中脊的轴部 常发育有巨大的中央裂谷,深可达1-2 km,宽 数十至数百公里。
极 轴
赤道低压带
赤 道
极地高压带
•在气压梯度的控制下,赤道附近空气受热膨 胀上升,高空空气流向两极;在极地空气冷却 下沉,向低纬地区流动,于是形成南、北方向 高、低纬之间的大气环流圈。
大气环流
•地球自转产生 的地转偏向力 (科里奥里力) 使大气环流复杂 化。
科里奥里力:
由于地球自西向 东(逆时针)自 转,在北半球沿 地表运动的物体 发生向右偏转, 在南半球则向左 偏转。
约10万光年
银盘
银河系结构示意图
太阳系包括9大行星、34颗卫星 和成千上万颗小行星、还有少量彗 星、流星。
太 阳 系 的 起 源
太阳系的形成假说 多达50多种,基本 上可归纳为三种类 型。
①灾变说——行星物质是某种重大突发事件从 太阳中分离出来,例如另一颗恒星走近或擦过 太阳,或由于太阳自身爆发,分出的太阳物质 后来形成行星。 ②俘获说——太阳从恒星际空间俘获物质,形 成原行星云,再演变为行星。 ③共同形成说——太阳系的所有天体都由同一 个原始星云形成,星云中心部分形成太阳,外 围部分形成行星等天体。

普通地质学章节重点

普通地质学章节重点

绪论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主要特点及研究方法?2 渐变论与灾变论的主要分歧?二者在地质学中的意义?第一章地球1 地球的密度、压力、重力磁性等的基本特点及其变化规律?2重力、重力异常、地温梯度、地温深度、地热异常、地磁要素、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古地磁的概念?3 地球的主要圈层结构,各圈层的特点及其划分依据?4 岩石圈与软流圈、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差异?5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主要类型?6 地势的表示方法有那些?第二章地壳的物质组成1 克拉克值的概念?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2 矿物、岩石、晶体结构、非晶体结构、晶体的概念?3 矿物、岩石的分类及主要类型?4 矿物的物理性质及描述方法?节理、解理、层理的概念?5 常见矿物(长石、石英、橄榄石、辉石、角闪石、云母、白云石、方解石、白云石)的主要特征?6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概念及其在地壳中的分布特点?7 岩石结构与构造的概念?三大类岩石常见的结构构造?8 岩浆中矿物的结晶顺序?岩浆岩结构构造有何特点?9 矿床的概念?矿床的主要类型?第三章地球的年龄和地质时代1 地球的年龄?岩石圈中最古老的岩石的形成年龄?2地质年代确定方法?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有哪些?3 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4 年代地层单位有哪些?与地质年代单位有怎样的关系?5 地质年代表的记忆与背诵?第四章风化作用1 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其含义?2 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3 风化作用的概念及主要类型?风化作用的产生原因?4 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硅酸盐矿物抗风化系列的特点?5 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产物?风化壳的概念?第五章地面流水地质作用1 地面流水的类型?2 面流洗刷作用及其堆积物的特点?3 洪流冲刷作用及堆积物特点:4 泥石流的特征?形成条件?5 流水中水质点运动的方式?河谷地貌类型?6 侧蚀作用与下蚀作用的差异及其与河流发育的关系?7分选作用、磨圆作用和磨细作用的概念?8河流堆积的地貌有哪些?它们是在哪些条件下,在哪些场所形成?有何特点?9 河流阶地的类型?阶地要素?阶地研究意义?第六章地下水地质作用1 透水层、隔水层、结合水、重力水、潜水、承压水的概念?2 地下水地质作用的特点?3 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形成机制与类型?4 地下水排泄方式有那些?第七章冰川地质作用1 冰川的形成过程?大陆与山岳冰川的概念?2 冰川剥蚀和堆积作用的类型及其特点?3 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及成因?4 冰期、间冰期的概念及其气候意义?地球历史上三次重要冰期发生的时代?第八章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1 湖泊的成因类型有哪些?2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与气候的关系?3 为何说湖泊的地质作用以沉积作用为主?4 湖泊与沼泽的沉积作用产物有哪些?与湖泊沼泽有关的矿产主要有那些?第九章海洋地质作用1 海水的主要物理与化学性质?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那些?2 海浪的海蚀作用主要发生在那里?3 海蚀作用过程及产物?4 滨海区海洋沉积地貌有哪些?其形成过程是怎样的?5 浅海区沉积环境特点?浅海区沉积作用类型、产物及其意义?6 半深海、深海带沉积作用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矿床类型?第十章风的地质作用1 风蚀作用的方式及风蚀地貌有哪些?2 风的沉积作用的特点?沉积地貌有哪些?黄土沉积与风的地质作用?3 风的地质作用结果将产生哪些地貌?4 沙尘暴的成因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第十一章构造运动1 构造运动的概念?主要类型?2 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的特点与表现?3 岩层倾向、走向、倾角的概念?4 整合、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的概念及其地质意义?5 背斜、向斜的判别标志?6 断层、节理的概念?断层、节理的区别?7 断层的类型及组成要素?断层的分类?8 构造运动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表现形式?9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的建立、板块构造基本思想?10 板块边界的类型和运动方式?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1 岩浆的概念及其特点?2 火山喷发的主要类型?3 岩浆、岩浆作用、侵入作用、火山作用、熔岩的概念?4 岩浆作用类型有哪些?火山喷发物有哪些类型?5 侵入作用方式及形成的侵入岩体有哪些?岩浆中矿物的结晶顺序是怎样的?6 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有那些?7 岩浆分异作用、同化作用、混染作用的概念?第十三章变质作用1 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作用的因素及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 变质作用的类型有哪些?3 构造运动、地震、变质作用、岩浆作用空间分布的一致性及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普通地质学第一章地球概况

普通地质学第一章地球概况

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8km,质量占整个地球质
量的0.39%。
2005.8.10
50
地壳可分为上、下两层。
花岗岩质层或硅铝层——上地壳的平均岩石成分、 平均密度(2.7/cm3)和波速都与以硅、铝为主的 花岗质的岩石一致。
玄武岩质层或硅镁层——下层的平均岩石成分、 平均密度(2.9g/cm3)和波速都与洋底所见的,由 硅、镁、铝为主的玄武岩相当。
2005.8.10
与理想旋转椭球体(虚线)的关系
5
2005.8.10
地 球 外 形
6
2005.8.10
地 球 外 形
7
地球的形态一般可看成是椭球体,也可认为是球 体。
地球接近于旋转椭球体,说明地球具有一定的弹 塑性,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地球的实际外形与旋转椭球体并不完全重合,说 明地球内部物质是不均匀的。
大气密度以地表附近最大,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减 小,大气圈没有明显的上界。
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由下到上可将大气圈划分 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扩 散层)。
2005.8.10
10
大气圈的物质组成
2005.8.10
干洁大气
水气
100Km 以 下均匀层 中由三部 分组成。
干洁大气 水气 气溶胶粒 子
2005.8.10
29
四、地球的磁性
地球是一个磁化的球体,所以在它的周围空间都 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地磁极和地理极是不一致的。 地磁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
2005.8.10
30
现代地理极与地磁针指示的磁南北,为磁子午线方向。
磁偏角(D)——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的夹 角。
2005.8.10

《普通地质学》课件

《普通地质学》课件
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的关系
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是相互关联的,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海底扩张 ,而海底扩张又受到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
04
地质灾害与资源
地震
地震定义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构造板块相互挤压或拉伸,导致地壳发生突 然破裂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地震分类
根据成因不同,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等类 型。
学习建议
实践与理论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实践 与理论的结合,通过实地考 察、实验等方后阅读相关的 专业书籍和文献,以扩大知 识面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 解。
积极参与讨论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交 流,通过互相学习和讨论,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 能力。
02
03
矿物的分类与性质
矿物分为金属矿物、非金 属矿物和有机矿物三大类 ,每种矿物具有独特的物 理和化学性质。
岩石的分类与形成
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 和变质岩三大类,每种岩 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不同 。
矿物的应用
矿物在工业、农业、建筑 、装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 应用价值。
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地质年代的划分
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元古代、 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个 时代的地质特征和生物演化具有
独特的特点。
地质作用的类型
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风化作用和沉积作用等,对地壳 表面和内部的地质构造具有重要影 响。
地质演化的规律
地质演化遵循一定的规律,包括地 壳运动、板块构造、岩浆活动等, 对地球表面的环境和资源分布具有 重要影响。
方向、速度和幅度。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
01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外壳由若干块相对独立的板块组成,

地质学中的地球物理性质分析

地质学中的地球物理性质分析

地质学中的地球物理性质分析地球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内部和外部的物理性质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地球物理学作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内部和表面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磁场、引力、电场等,通过这些性质分析得到的数据,可以揭示地球的成因、演化和各种地质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

下面将从地球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介绍地球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性质。

一、地球内部物理性质1. 密度地球是一个由气体、液体和固体构成的物体,它的密度随着半径增大而增大。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

地球最外层的地壳密度大约在2.4-2.8 g/cm³之间,地幔密度约为3.3-5.7 g/cm³,外核密度大约为9.9-12.2 g/cm³,内核密度大约为12.8-13.1 g/cm³。

通过密度的测量,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和密度分布。

例如,地球内部可能存在铁镍合金核,这是因为钨石内的铱元素含量很高,这表明在地球形成的早期阶段内,铁镍合金被分离出来并沉入地球的核心,将其分成两部分。

对于地球内部的条带结构和密度变化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以及地球上的各种地质现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地磁场地球的磁场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所产生的,与地球的外观和表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球磁场产生的机制是地球内部的液态外核产生的涡流作用。

磁场强度变化并不稳定,会随着时间和区域的变化而出现变化。

地球磁场的研究在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如在导航和探测系统中的应用,还可以用于了解地球特定地区磁场变化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测。

地球磁场对于探究地球内部的演化以及生物适应性进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地震波速地震波速对于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材料性质以及地震的物理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震波可以分为P波、S波和L波,它们传播速度的差异可以被用于测定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地球内部的材料性质。

通过地震波速度的分析,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的物质性质,并且还可以精确测定地震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地震振幅等信息。

地球的一般特征-地质学基础

地球的一般特征-地质学基础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地球的一般特征-地 质学基础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目录
CONTENTS
单 击 此
地 球
处的
添 加 文
地 质
本 具 体
环 境



单地
击 此

处的
添 加 文
地 质
本 具 体
资 源



单地
击 此

处的
添 加 文
地 质
本 具 体
作 用


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
主要的纪元和时期
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 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是地球历史上 生物大爆发的时期。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是爬 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繁盛时期。
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是哺乳动物和 被子植物的繁盛时期。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是一个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地 质时代表格,展示了各个时代的起始时间 和结束时间,以及该时代的主要特征和代 表性生物。
地幔中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会发 生变质作用,形成各种变质岩。
外核
外核是地球最内部的一层,位于地 幔之下,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 外核是地球磁场的来源之一,通过 热对流产生电流,进而产生磁场。 外核中的液态铁和镍的运动也是板 块运动和地震产生的原因之一。
内核
内核是地球的最中心部分,主要由铁 和镍构成,直径约为1220公里。 内核的温度非常高,达到5700摄氏 度左右,压力也非常大。 内核中的铁和镍处于固态,但由于温 度和压力的影响,其物理性质与地表 所见的铁和镍有所不同。
海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利用重力异常原理,可以通过各地的局 部重力异常来进行找矿和勘查地下地质 构造。
• 通过( 高程和中间层)校正,将测点臵 于大地水准面上,然后与理论重力值比 较。
自由空气重力异常
• 把测点因高出平均海平面而减小的重力 值(gh)(加到)实测值中, 称为自由空 气校正。 • 自由空气(高度)重力异常: 经自由空气 校正后的重力值与正常重力值之差, 称 为自由空气重力异常(gF)
地球内部密度的确定——地震波
• 原理:地震波通过不同密度介质时的波 速不同,在越过两种不同介质时还会发 生折射现象。
经验公式:
ρ=0.27VP+1.07
VP—地震纵波
地震波的类型
• 纵波(P) 、横波(S)和面波(M)
地震发生后,设在 全球各地的地震台 站先后接收到地震 的纵波(P)、横 波(S)及沿地面 传来的面波(M)
弹性
刚 性 破 裂
塑性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受力—变形条件下, 可以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物性。
地球的弹、塑性表现方式
弹性表现: 固体潮; 地震波
塑性表现:
地球的形状——旋转椭球体;
岩石的褶皱变形
Hale Waihona Puke 弹性表现一:潮汐与固体潮
•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引起的海面 周期性升降现象。
地核
地心
b.
减 小
内地核
地表的重力与纬度呈正比,与海拔 呈反比。 g = f M/R2 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的重力与半径 和密度有关。(看M和R2谁占主导) 地心处的重力为零:g=4πRρf /3
G

地球的密度和压力
地球的质量
若一头大象的质量以平均3t计,则地球的质量 =5.947×1021t,约等于2万亿兆头大象。
中国布格重力异常
大陆通常为 布格负异常; 海洋多为 布格正异常。
高低起伏的地表是如何达到 平衡状态的?
地壳(地表)物质如何与更深部的物 质之间在质量或重量上达到平衡状态?
重力均衡(Isostasy)
重力均衡(Isostasy)
地壳(地表)物质如何与更深部的物质之 间在质量或重量上达到平衡状态?
地磁场倒转
• 地磁极出现 “反转”,即南、 北极互相颠倒的现象。
• 地磁场正向期—与现代地磁场 方向一致的时期 • 地磁场反向期—与现代地磁场 方向相反的时期
地磁场倒转
第四纪地磁极性年表
Age Chron Sub- GPTS (Ma) chron
0.0
布容正向期
Brunhes
0.5
Jaramillo
H
F
Z
H=FcosI
磁 倾 角 ( ) 示 意 图
H I F Z
I
试 看 磁 倾 角 的 变 化 规 律
磁 倾 角 由 低 纬 度 向 高 纬 度 增 大
磁偏角
磁北自地理北向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全球分为东偏和西偏两大区域,我国大 部分地区磁偏角为西偏,但在甘肃酒泉 以西多为东偏。 本初子午面
地球内部的压力
• 地球内部的压力是由上覆地球物质的重 量产生的静压力。 • 静压力的大小与所处的深度、上覆物质 的平均密度及重力加速度呈正相关关系。 • 在地球表层、地壳和接近地心附近时压 力增长较平稳,在下地幔和外核部分增 长得较快。
地球内部压力和密度的变化
深度(km)

地球的磁场
地磁场基本特征
地球内部的温度
地球表层的温度分层:
• 变温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影响深度日 变化约为1~2 m,年变化约为15~30m; • 恒温层-与当地的年均温度大致相当, 是太阳辐射与地球内部热量达到相对平 衡,深度大约为20~40m; • 增温层-常温层以下,受地球内部热量 的影响,存在地温梯度。
地球内部温度变化
• gF=(g+gh)-g0 反映了地球表面的地形高
程变化
中间层校正
• (减去)平均海平面以上到测点间的 物质对物体产生的引力作用, 或 ( 加上)低于平均海平面的部分全部 用地壳物质填平所产生的引力作用, 称为中间层校正, 以gm表示。
布格校正
• 高度(自由空气)校正和中间层校正 统称为布格校正。 • 经布格校正后的重力值与理论值之差 称为布格重力异常。 gB=(g+gh+gm)-g0 布格重力异常反映了地球内部的物质 分布状况。
R
G
地核
a.
地心
图 3—4 地球重 实测重力值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r—纬圆半径
G—重力;F—引力;P—离心力
影响实测重力值的因素
• 地球的形状与地表起伏,P =f mM/R2; • 地球不停的绕自转轴旋转,不同纬度处 的旋转半径不同—P =F + C(惯性离心
力);
• 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
重力异常(gravity anomaly)
H
W E E
F
Z
我们国家的最西端在东半球 , 是东经73°,最东段为西经 135 °
磁偏角的校正:在野外地质观测中,罗盘要测定的方 位是地理方位。但由于磁偏角的存在,罗盘测得的方 位实际上是地磁场的方位,因此必须事先根据各地不 同的磁偏角,对罗盘进行磁偏角校正。
地磁异常及应用
• 和地球有重力异常类似,地球也有磁场异常
M/R2
G
地核
• 理论重力值的计算: a. 地心 2 g0=9.780327(1+0.005302sin 0.000005sin2 ), 其中为纬度 图 3—4 地球
• 地球上某点的重力值只与该点的纬 —纬圆半径 度有关,沿经度没变化, r其最大值 和最小值分别位于两极和赤道。
G—重力;F—引力;P—离心
在地下更深处,由于压力和密度增大的影响,地温的增速趋缓。
100km(上地幔局部熔融开始) 1000~12000C
700km(上下地幔界面) ~19000C 2900km(地幔地核分界面) ~27000C
6371km (地心) ~45000C
五 地球的弹、塑性
• 弹性——外力消失后变形恢复的性质
• 塑性——外力消失后部分变形不能恢复
山东济宁发现特大铁矿(50~80亿吨)
该铁矿的发现,破解了长达50年未解的华北 地区最大的航磁异常之谜。——2009.10.12
地磁场反转与大陆漂移
地磁场歌唱家
岩石、沉积物录 音机
获取岩石或沉积物 形成时地磁场的信 息
性迁磁 颗移性 粒的颗 。示粒 意从 图水 。到 黑沉 色积 的过 是程 磁中
地球平均密度及内部密度的变化
• 地球质量5.974×1021t, 体积1.08 ×1012km3, 平均密度为5.516 g/cm3。 • 由实测可知,地表岩石的平均密度为 2.7-2.8 g/cm3, 海水的平均密度为1.028 g/cm3, 均小于地球的平均密度, 说明… 地球的密度是不均一的,其内部物质 的密度更大。
普拉特(Pratt,1854):密度补偿模式
认为补偿面以上各地的岩石密度不同, 地下的补偿面应该处于同一高程。
ρ 最 小
ρ大
地下补偿面
艾利(Airy,1855):深部补偿模式
认为地球表层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地表某 处的高程越大,它下插的深度(根)就越大。
地壳与其下伏地幔的关系如同木块浮在水面上的关系
重力均衡(Isostasy)
ρ=3-3.3 g/cm3 ρ=2.7-2.8 g/cm3
上地幔 ρ≈3.4 g/cm3
密度补偿(37%)
+
深部补偿(63%)
中国布格重力异常
大陆通常为 布格负异常; 海洋多为 布格正异常。
地 球 大陆地壳 内 大洋地壳 部
的 地幔
地幔
地壳
地幔
G 增 大
外地核
重 地核 力 变 全球 化
a.
地心
图 3—4 地球重力
由于地球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相对于地球引力是 G—重力;F—引力;P—离心力; 很微弱的,因此重力方向是大致指向地心的。
一、地球的重力
• 重力场:地球内部及其附近存在重力作用的 空间。 • 重力场强度:单位质量的物体在重力场中 (某点)所受的重力(重量)。其在数值和 方向上等于重力加速度。前者是力,后者是 加速度。 • 在重力学中所说的重力实际上是指重力场的 强度或重力加速度。
• 地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 即地磁力线的分布空间。 • 地磁极: 磁轴与地面的交点。
11.5
•类似于偶极子磁场(90%); •地理北极为地磁南极,但 习惯上将指向地理北极的 地磁极称为磁北极; •地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夹 角为11.5º 。
S
N
地球磁场的要素
F-总磁场强度:地球 上某点所受到的磁 力大小; H-地磁场水平(切 向)分量; Z-地磁场垂直分量; D-磁偏角:磁子午面 与地理子午面之间 的夹角; I-磁倾角:F与水平 面的夹角。
Sun Jimin-2006, Science
四 地热
• 地球的热源
1. 放射性元素生热:238U、235U、232Th、40K 2. 地球的重力热:地球演化过程中原始物质积聚、 体积收缩释放的重力能及动能转换成的热能。 3. 其他热源:如化学反应释放热和潮汐摩擦热等。
地球内部的温度
• 地温场 (Geothermal field)(或地热场): 是指地球内部各层中温度的分布状态,是 地球内部空间各点在某一瞬间的温度值 的总和。 • 地温梯度(Geothermal gradient) :沿等 温面的法线朝地心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温 度所增加的数值(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 增高的温度),单位为℃/100m。 • 华北平原为2~3 ℃/100m, • 安徽郯-庐断裂带4 ℃ /100m。
一、地球的重力
• 重力加速度(g)的计算: 单位质量的物体(m)受到的地心引力为F=f Mm/R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