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图制图

合集下载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其背后有着深厚的研究背景。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地图制图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采用遥感影像来辅助地图制图的兴趣也逐渐增加。

遥感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广泛性为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提供了坚实基础。

随着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获取高分辨率、多波段、遥感影像数据变得更加便捷和精确。

这为地图制图提供了更加精确和详细的数据来源,使得地图制图的准确性和完成度更高。

地图制图在军事、资源开发、城市规划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地图制图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和改进也变得愈发紧迫。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不仅可以提高地图制图的效率和精度,还可以使地图数据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对地图数据的需求。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1.2 研究意义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地图制图的精度和效率,为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可以弥补传统地图制图方法的不足,如遥远地区的数据获取困难、实地调查成本高昂等问题,从而为地图制图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遥感影像的利用还可以促进地图制图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推动地图制图行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研究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对于提升地图制图质量、推动地图制图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优势,深入分析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研究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方法和成功案例分析,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为地图制图提供更精确、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揭示遥感技术与地图制图的关系,探索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互补性,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论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作用

论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作用

关于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探析[摘要]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成熟,现代遥感技术已经能够提供动态化、快速化、准确化的对地观测的需要。

遥感技术的发展直接带动遥感制图水平的提升,地图制图作为遥感研究的重要部分已经成为应用于国民建设的重点。

本文主要对目前遥感制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于遥感影像处理进行了简单的了解以及对未来的遥感制图的展望。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图制图,影像处理Abstract: With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mature, moder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has been able to provide dynamic, fast, the need for accuracy of earth observ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urrent current situation of remote sensing mapping method,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has carried on the simple understanding and the prospect of remote sensing mapping for the future.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artography; image processing引言:科学技术无疑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随着各种群体对地图需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地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遥感技术是当今新兴的高科技技术,在我们生活的诸多领域应经扮演起重要的角色。

航天事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遥感航空拍摄技术的提升,许多分辨率比较高、信息量比较大、获取周期较短和现势性比较强的影像不断冲击着我们的大脑。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摘要:改革后,随着我国的发展,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遥感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观测过程中已实现了动态化、快速化和准确化。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有效的提升了遥感制图水平,利用遥感制作地图并在当前国民建设中进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从遥感制图概述入手,分析了遥感制图的种类,并进一步对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遥感制图;地图制图;应用引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使传统地图测绘有了快速的进步,测绘新技术发展弥补了传统地图制图与土地规划缺陷,能够更加精准的反映区域面貌,土地规划管理与地图制图更加科学、实用,更好地服务各行各业。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的技术创新,遥感技术就是信息技术的产物之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效率高、信息丰富、周期短、动态性等方面,随着应用层次的加大,现阶段遥感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实现了科学化、信息化,通过遥感技术能够有效获取时空信息,全面满足地图测绘需要。

1遥感技术概念及其应用发展遥感技术RS,指的是远离目标物,通过遥感平台与遥感器接受物体电磁波,并将数据传输回地面,通过详细数据处理与分析,最终服务于用户。

一般情况下,将这种接受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全过程称作是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资源比较丰富,而且,获得信息周期短、空间分辨率高。

因其各种优势,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气象预报、资源规划与利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现阶段,国内外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分析与监测地理资源信息,并准确预测发展形式,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客观数据。

2地理信息获取中遥感技术应用优势2.1地理信息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是一个国家的整体情况,需要全面进行测绘,才能充分体现整体情况。

地理信息调查非常重要,主要是指在实际土地利用基础上,利用航空或卫星影像技术,以实测为依据,对土地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对一定范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数据更新,全面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客观调查。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探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探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探讨一、引言随着创新的测绘技术取得不断的进步,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地图制图领域存在着的各种缺陷,并让当前的地图制图领域变得更加科学和准确以及实时。

遥感影像技术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信息技术的一种延伸,具有效率高,信息内容丰富和动态性等诸多优势。

当前遥感影像技术开始逐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人们可以将其应用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传统地图制图中所存在着的缺陷,然后探讨了遥感影像技术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优势以及制图方法,从而为在地图制图领域可以高水平的应用遥感影像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传统制图领域的缺陷问题分析在传统制图领域,想要获取地理信息的主要方式有下面几种方法:第一,调绘法。

也就是根据绘制需求,安排相关的测绘人员到制定的现场进行实体调研以及测绘,如果发现和旧的信息存在着差异,那么就来对旧地理信息进行更新。

第二,由权威部门发布。

由于各地的保护问题以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制图单位通常很难到不同的地域及时的掌握相关的地理信息。

第三,通过已有的出版物来获取转绘依据。

由于不同绘图单位所获取的信息往往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出图时间将会存在差异,那么有的制图单位就会运用已经发布的资料作为参考依据。

第四,GPS跟踪。

目前有些制图单位往往使用GPS记录车辆的行驶路径来获取相关道路信息,从而实现地理信息的更新。

这些传统的制图方法其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制图周期相对较长;第二,制图成本较高,包括时间、人力以及财力等诸多方面的成本。

第三,及时性难以保障,比如使用GPS跟踪法,需要对所有的道路都行驶完成之后,才能够获取。

第四,信息的精确度难以保障,比如一些湖泊岛屿形状,河流的河道走向等地理信息,就很难使用传统的制图方法来获取。

三、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优势以及方法分析(一)遥感影响辅助地图制度的优势体现遥感影响辅助地图制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河流信息的绘制。

运用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影像中获取和河流有关的地理信息。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一、引言地图是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球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领域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已成为地理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作用和应用。

二、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作用1. 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遥感影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包括地形、植被覆盖、水域分布等,这些信息对地图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制图工具如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调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并且难以获取一些偏远或难以到达的地区的地表信息,而遥感影像则能够快速获取并提供高质量的地表信息,为地图制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2. 多源数据融合遥感影像不仅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还可以与其他数据源进行融合,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面测量数据等。

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地图的精度和准确性,为地图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

3. 实时更新传统的地图制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往往不能及时更新,而遥感影像可以通过定时定期的获取和更新,实现对地图的实时监测和更新。

特别是在城市发展和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及时更新的地图对社会活动和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

三、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实际案例1.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城市地图制图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需要大量的城市地图来支持相关工作。

传统的城市地图制作需要通过实地勘测和测量等方式获取大量的地理数据,费时费力且成本高。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城市地图制图,则能够更快速、更便捷地获取城市地理数据,并利用地图制作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高质量的城市地图。

以中国广州市为例,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获取到广州市各个区域的详细地形、建筑分布、道路网络等信息,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还可以及时更新城市地图,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最新的地理信息支持。

ENVI中遥感影像地图制作方法

ENVI中遥感影像地图制作方法

ENVI遥感影像地图制作方法流程概述1、打开遥感影像2、模板生成使用ENVI快速制图(QuickMap)功能生成基本模板3、自定义影像图版面使用ENVI 的注记功能,对影像图版面进行设计、编辑。

4、保存具体步骤一、打开遥感影像1、ENVI 主菜单中,选择File → Open Image File。

2、在Enter Input Data File文件选择对话框中选择遥感影像,点击Open。

可用波段列表中列出影像文件及其各波段,设定图像的显示方式。

3、点击Load将该影像加载到显示窗中。

二、生成快速制图模板1、主影像显示窗口菜单中,选择File → QuickMap → New QuickMap,打开QuickMap Default Layout对话框。

设置模板的参数:输出页的大小(图幅的大小)、页的方位(图幅形式)、地图的比例。

2、点击OK完成设置。

3、选择制图范围鼠标左键点击显示窗中红色框的左下角并拖动方框,选中整个影像。

4、点击OK,显示QuickMap Parameters对话框。

5、在Main Title文本框中键入图名:XXXXXXX Image Map。

6、在影像图中加载投影信息。

鼠标右键点击Lower Left Text文本框,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Load Projection Info加载影像的投影信息。

7、在Lower Right Text文本框,输入制图单位和制图员信息:XXXX8、保存快速制图模板选择Save Template,并输入文件名,点击OK。

9、点击Apply,在ENVI显示窗口中显示快速制图的结果。

可以继续修改QuickMap Parameter对话框中的设置,点击Apply更新显示结果。

三、自定义影像图版面1、虚拟边框设置1)在主显示窗口菜单栏中选择File → Preferences,打开Display Parameters 对话框,设置虚拟边框的边界值和颜色。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遥感影像是指通过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载体获取的地表信息图像。

由于具备高分辨率、广覆盖、周期性获取等优点,因此在地图制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1. 遥感影像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GIS是一种涵盖数据库、软件和硬件的技术,可以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信息。

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可以将得到的地表信息与GIS相结合,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和分析,从而提高地图制图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在数字地图制图中,可通过遥感影像获取图像坐标,并与GIS中的矢量数据进行“匹配”,从而实现数字地图的自动化制图。

2. 基于遥感影像的地表覆盖分类不同的地表覆盖类型对应着不同的物理特征和生态环境,例如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等。

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可以实现对地表覆盖的分类识别,最终得到一幅基于地表覆盖分类的地图。

其中,常用的地表覆盖分类方法包括有监督分类、无监督分类、混合监督分类等。

这种方式可以为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

人们对地图的需求不仅仅是平面图,一些需要建筑场景、自然景观等信息的场景需要3D地图的支持。

综合利用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数据,可以实现三维地图制图。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在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三维建筑物模型的识别和重建,为建筑物高度、覆盖度等数据添加更加精确的信息。

1. 地理空间信息管理通过遥感影像和GIS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管理和分析。

例如,对建筑物、道路、公共设施等不同空间要素的识别和分类,从而实现对城市建设物的规划、维护等精细化管理。

2. 环境监测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可以得到大面积的空间信息,例如森林覆盖率、土壤水分含量、大气污染等。

这些数据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基础数据,为环境管理、环境调查等提供支持。

遥感实验报告-影像地图制图

遥感实验报告-影像地图制图

《遥感解译与制图》实验报告
影像地图制图
班级: 620707
学号: ********
**: **
日期: 2010/4/18
要求: 对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重点说明实验步骤及相应结果(附相关的图像、图形等), 并对存在问题进行适当说明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 以辽宁省葫芦岛市所在地为研究区, 利用Land sat /ETM+遥感数据, 通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及分幅, 进行影像地图制图, 最终提交1∶5万锦西县影像地图及实验报告。

要求:
1.掌握遥感影像制图的分幅方法
2.掌握影像地图制图要素的制作规范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
利用E nvi给图像添加网格线和比例尺, 在利用photo 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制作, 包括添加图框, 标题, 图例等。

三实验步骤及相应结果
1添加网格线
给图像添加网格线:
对网格线进行设置: 结果:
2添加比例尺结果:
3输出图像
4用photoshop对图像进行制作
用到的主要工具有文字编辑, 画线等。

5最终结果:
遇到的问题:
一开始在photo shop中总是无法编辑文字, 和同学交流, 发现有好几个同学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后来在E nvi输出图像的时候选择JPEG格式, 就可以进行文字编辑了。

收获:
通过本实验, 了解了photo shop的一些简单的图像处理功能。

理解了影像地图制图的一般过程。

ENVI中遥感影像地图制作方法

ENVI中遥感影像地图制作方法

ENVI遥感影像地图制作方法流程概述1、打开遥感影像2、模板生成使用ENVI快速制图(QuickMap)功能生成基本模板3、自定义影像图版面使用ENVI 的注记功能,对影像图版面进行设计、编辑。

4、保存具体步骤一、打开遥感影像1、E NVI 主菜单中,选择File 宀Open Image File2、在Enter In put Data File文件选择对话框中选择遥感影像,点击Ope n。

可用波段列表中列出影像文件及其各波段,设定图像的显示方式。

3、点击Load将该影像加载到显示窗中。

二、生成快速制图模板1、主影像显示窗口菜单中,选择File f QuickMap 宀New Quic K Ma开QuickMap Default Layout 对话框。

设置模板的参数:输出页的大小(图幅的大小)、页的方位(图幅形式)、地图的比例。

2、点击OK完成设置。

3、选择制图范围鼠标左键点击显示窗中红色框的左下角并拖动方框,选中整个影像4、点击OK,显示QuickMap Parameters对话框。

5、在Main Title文本框中键入图名:XXXXXXX Image Map6、在影像图中加载投影信息。

鼠标右键点击Lower Left Text文本框,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Load Projection Info 加载影像的投影信息。

7、在Lower Right Text文本框,输入制图单位和制图员信息:XXXX8、保存快速制图模板选择Save Template并输入文件名,点击OK.9、点击Apply,在ENVI显示窗口中显示快速制图的结果。

可以继续修改QuickMap Parameter对话框中的设置,点击Apply更新显示结果。

三、自定义影像图版面1、虚拟边框设置1)在主显示窗口菜单栏中选择File f PreferenceS丁开Display Parameters 对话框,设置虚拟边框的边界值和颜色。

2)点击OK完成虚拟边框的设置。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摘要: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遥感制图技术可以准确直观的对地形地质情况进行观测,能够确保地图制图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有着重要价值作用,通过遥感技术可以收集大量动态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更加全面精准的反映地质地貌情况,从而可以更好进行土地规划管理。

本文分析遥感制图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深入探讨分析了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遥感技术;遥感制图;地图制图;应用探析遥感制图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弥补了传统地图制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仅提高了地图制图的准确性,而且还大大缩短地图制图时间,提高地图制图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更加科学合理进行土地规划管理。

现如今,遥感制图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日趋完善,遥感制图产品主要有数字正射影像图、遥感影像图、三维遥感影像图、卫星影像辅助制图等,可以为地图制图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地图制图工作高效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遥感制图技术的应用现状遥感制图是指通过目视判读或者利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各种遥感信息,在此过程中对遥感信息进行增强与几何纠正,达到遥感信息数据识别、分类、制图的目的。

现阶段,Landsat的MSS图像制图应用最为广泛,最大原因在于卫星图像的多波段性,使其具有信息量非常大、空间分辨率高、现势性强、获取数据信息周期短等特点,在地图绘制中应用价值比较高,在地图制图领域得到广泛认可。

遥感制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在地图制图领域中应用广泛,遥感制图需要具备先进的制图设备和成图技术,其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且可以从中提取各类数据信息绘制专题性的地图。

二是遥感制图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遥感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后,可以直观反映遥感信息本身内容,但是存在对地理信息表述模糊不清、指示性不明的缺陷。

三是遥感制图优势在于可以直观将遥感影像在地图中显示出来,但是显示的内容又不是单纯的影像图[1]。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一、遥感影像技术原理及应用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无人机等载体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遥感影像技术指的是运用卫星和无人机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以及相关的处理与分析手段。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广覆盖区域的地表影像,包括地形、植被、水体、土地利用等多种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地图制图具有重要的意义。

遥感影像数据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地形测绘、土地资源调查、城市规划、自然灾害监测等方面。

而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手段,包括遥感影像的解译与分类、图像配准和镶嵌、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以及信息提取与分析等。

二、地图制图中的运用和研究现状地图制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转换为平面地图的过程。

传统的地图制图主要依靠人工测绘的方式,存在制图周期长、成本高、数据更新慢以及精度有限的问题。

而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现状。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可以快速获取地表信息、高精度的地形图、土地利用图以及植被分布图等数据,为地图制图提供了更准确、更丰富的信息源。

目前,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技术已经在国土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新区域的开发中,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地使用的变化情况,为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在城市规划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技术可以为城市道路、建筑物等地理信息的获取提供快速、准确的数据,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支持;在自然资源调查与环境监测方面,通过遥感影像技术可以对自然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环境变化,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三、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意义和局限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技术在地图制图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遥感影像数据可以对地图信息进行快速更新。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可以实现大范围地图信息的快速获取和更新,极大地提高了地图制图的效率。

遥感影像数据可以提高地图的精度和丰富度。

遥感影像数据可以获取地表的多种信息,包括地形、植被、水体、土地利用等信息,可以为地图制图提供更加精确、丰富的信息源。

使用遥感数据进行地图制作的步骤和要点

使用遥感数据进行地图制作的步骤和要点

使用遥感数据进行地图制作的步骤和要点地图,作为人们获取空间信息的重要工具,具备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农业、气象、地理教育等。

而在地图制作过程中,遥感数据的使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使用遥感数据进行地图制作的步骤和要点,以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一技术。

一、数据获取在使用遥感数据进行地图制作之前,首先需要获取相应的数据源。

目前,遥感数据的获取主要靠卫星遥感、航空遥感以及地面测量等手段。

卫星遥感数据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领域,可通过各种遥感卫星获得。

航空遥感数据通常通过航空的方式获取,包括无人机、航空摄影机等。

而地面测量则利用测绘仪器进行数据采集。

在选择数据源时,根据实际需要和研究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至关重要。

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使用遥感数据制作地图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进行数据处理前,需要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地理坐标系转换等。

在此之后,可以利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清理、配准和拼接,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优化数据,使其能够更好地用于地图制作。

三、影像解译影像解译是遥感数据制作地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可以将其转换为实质性的地理信息。

在进行影像解译时,需要先了解研究区域的地物特征和图像的光谱特征,再根据光谱信息、纹理和形状等特征,对影像进行分类和识别。

常用的遥感影像解译方法包括像元级解译、目视解译和基于机器学习的解译方法。

通过影像解译,可以获取到各类地物的位置、范围和属性等信息。

四、地图制作地图制作是使用遥感数据进行地图制作过程的最后一步。

在地图制作之前,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制图目的选择适当的投影方式和比例尺。

接下来,根据影像解译的结果,将解译好的地物信息标注到地图上。

同时,还需要绘制地理要素,如河流、道路等,并加入符号、颜色等以增加地图的可读性。

地图制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地图的比例、图例、坐标网格等元素的设置,以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遥感数据处理与地图制图技术研究

遥感数据处理与地图制图技术研究

遥感数据处理与地图制图技术研究遥感数据处理与地图制图技术是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利用遥感卫星、航空摄影以及无人机等技术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然后利用地图制图技术将处理后的数据呈现在地图上,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球表面的特征和变化。

一、遥感数据处理技术遥感数据处理技术是遥感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它主要包括预处理、遥感图像分类、变化检测等步骤。

1. 预处理:遥感数据获取后,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例如,对图像进行辐射校正,消除光照差异所引起的影响,以确保图像质量和一致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图像几何校正,使得地面特征在图像上位置准确,以提高后续分析的可靠性。

2. 遥感图像分类:遥感图像分类是将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不同的类别的过程。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基于像元的分类、基于对象的分类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等。

通过遥感图像分类,可以获取到不同地物在图像上的空间分布和数量信息,为后续地图制图提供基础数据。

3. 变化检测:遥感数据可以获得多时相的图像数据,通过对不同时间的遥感图像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检测到地表变化的情况。

变化检测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等领域,为城市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图制图技术地图制图技术是将遥感数据处理后的结果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在地图上的过程。

它包括地图投影、地理标注、符号编码等步骤。

1. 地图投影:地球是一个三维的球体,将其展示在平面上需要进行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经纬度投影、等面积投影、等距离投影等。

地图投影的选择需要根据地图使用的目的和区域特点来确定。

2. 地理标注:地理标注是在地图上标注地理要素和地名的过程。

地理要素可以包括河流、山脉、城市、道路等,地名可以包括国家、省份、城市等。

地理标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3. 符号编码:符号编码是将地理要素以符号的形式表示在地图上的过程。

关于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探析

关于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探析

关于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探析【摘要】现如今,遥感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有着动态化、快速化和准确化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在地图制图中,遥感技术的应有提高了制图的技术水平,是制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制图中的应用及其作用,从而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图制图;国民建设一、遥感制图的种类及应用遥感制度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制图方式,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要求有完善的制图设备和有效的成图技术。

对于不同的制图方式其成图的效果也有所不同,传统的制图方式通常是手工制图,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引进了自动制图和半自动制图的模式。

遥感制图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主要有以下三点内容:首先,遥感信息是制图的重要数据依据,利用对信息的提取来绘制各种专题的地区。

其次,遥感信息在应用过程中本身有着很好的直观性,然而在对地理信息的说明和应用中存在着表述模糊的现象,指示不够明确具体。

最后,遥感影像地图的特点是遥感影像在地图中能够直观的显示,然而其显示的内容又不单是作为影像图而存在的。

从这几点内容中可以看出,遥感地图产品主要有的几种方式,除了上述几点内容,在遥感地图中也出现了其他的如媒体影响地图、和立体全息影响地图等内容。

(一)正射影像图正射影像图是通过遥感技术将地形的一些变化和因地形原因而出现的畸变影响消除后而产生的影响图,在应用发挥着很好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有着非常好的使用效果。

由于其独特的应用特点,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追捧。

相比同线画图有着以下两点优势:首先,影像图的视角鲜明,人们通过影像图所看到的内容更加直接,省去了多余的标注和说明的步骤。

其次,影像图所涵盖的内容相对较广,很多细节都可以再影像图中有所体现,例如在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的建设规划等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相比以往的同线画图在质量上有了质的提升。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遥感影像是一种高效、准确和全面的地表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它已经成为了现代地图制图和资源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之一。

利用遥感影像可以获得完整的地形地貌信息、水文地质分布情况、植被覆盖情况和土地利用状况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地图制图和资源环境监测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已成为当前地图制图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地图制图中,遥感影像主要应用于数据校正、信息提取、绘图底图和制作专题图等方面。

下面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运用。

首先,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数据校正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地图制图多采用人工采集数据校正点进行校正,但这种方法存在数据采集效率低、操作人员专业素质差的缺点。

而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数据校正,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并且可以更全面地覆盖数据采集区域的各个角落。

因此,遥感影像在数据校正方面被广泛地运用于地图制图工作之中。

其次,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信息提取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利用遥感影像,可以快速获取大量图像数据,并批量地将这些数据转换为需要的地图信息,比如通过寻找并提取图像中的河流、湖泊和道路等地形信息,可以方便地绘制出精准的地图和专题图。

同时,遥感影像还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将分析结果整合进制图过程中。

再次,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常常被应用于绘图底图的制作。

遥感影像拥有高分辨率、精准度高、空间分布全面的优点,因此可以成为地图绘制的理想底图。

在地图绘制过程中,利用遥感影像可以方便地获得地形形态的高分辨率影像,通过处理可以制作出精细、准确的底图作为后续专题地图的基础。

同时,在底图制作过程中,可以对遥感图像进行镶嵌、平滑、投影等处理,输出质量更高的底图,有助于提高地图绘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最后,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制作专题地图。

在资源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中,常常需要根据具体需求绘制出各类专题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像元所对应地面范 围的大小即为遥感图像 的分辨率。
不同规模的环境特征对地面分辨率的要求
巨型环境特征
地壳 10km 大陆架 2km 洋流 2km 自然地带 2km
大型环境特征
区域地理 矿产资源 地势资源 环境质量 土壤水分
400m 100m 1km 100m 140m
中型环境特征
植物群落 50m 作物估产 50m 洪水灾害 50m 污染监测 50m 森林病害 50m 交通规划 50m 作物长势 25m 天气状况 20m 城市用水 20m 土种识别 20m
光学图像增强处理是为了加大不同地物影像的密度 差。常用方法有假彩色合成、等密度分割和图像相关 掩膜;其中以假彩色合成最为常用。
数字图像增强处理功能齐全、反应速度快、操作灵 活,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处理方法。特点是利用计 算机数字处理技术提高图像密度差。常用方法有反差 增强、边缘增强、空间滤波等。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3. 图斑概括的过程
4.3 图斑的地图概括
图像处理 得到的 分类原图
依成图比例 尺、图斑属 性、形状、 尺寸,对图 斑确定删除 界限
根据相邻图 斑的属性、 形状和尺寸 决定图斑应 合并到哪一 类中
图斑概括: 把应舍去 的图斑合 符合地图 并到相邻 概括要求 图斑,并 的专题图 进行边界 平滑
图斑无 需删除
1.目视判读 2.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分类
1.目视判读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常用方法
直接判定法 对比分析法 逻辑推理法
工作程序
判读前的准备工作 建立判读标志 室内判读及野外验证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2.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分类
计算机自动识别,又称模式识别,是将经过精处 理的遥感实验数据,根据计算机研究获得的图像特征 进行的处理。具体的方法有:
时间分辨率 日或 小时 月或旬
现有卫星 NOAA
La应用
2.2 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
1.遥感图像的纠正处理 2.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2.2 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
1.遥感图像的纠正处理
人造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飞行姿态和飞行 轨道、飞行高度的变化以及传感器本身误差的影响 等,常会引起卫星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因此,在 用于制图之前,必须经过纠正处理(预处理),这 包括粗处理和精处理。
4.4 图斑边界的矢量化 图 像 矢 量 化 的 结 果
§5 遥感系列制图
5.1 遥感系列地图与地理底图
系列地图是在内容上和时间上相关联的一组 地图。
遥感系列地图是根据共同的制图目的,利用 同一的制图信息源,按照统一的设计原则, 成套编制的遥感专题地图。
提取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构成类型图后,必 须将类型界线转绘到具严格数学基础的地理 底图上。
统计概率法:是根据物体的光谱特征进行自 动识别。
语言结构法:是根据物体的图形进行识别。
模糊数学法:是根据物体最明显的本质特征 (光谱的或图像的本质特征) 进行识别。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计算机自动分类可分为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监 督 分 类:是根据已知实验样本提出的特征 参数建立判读函数,对各待分类 点进行分类的方法。
粗处理是为消除传感器本身及外部因素的影响所引 起的各种系统误差而进行的处理。 精处理是指为进一步提高卫星遥感图像的几何精度 而进行的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以满足专题制图的 要求。
2.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2.2 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
在对遥感图像判读之前,要进行图像增强处理, 这包括光学处理和数字处理两类。
3.2 卫星影像图的生产和编辑
5.多种信息复合
复合影像的生成:
(1)对多光谱影像进行内插,使它和全色影像具 有相同的像元密度。
(2)进行多项式几何纠正和对全色影像重采样。 (3)进行多光谱影像和全色波段的辐射校正和影
像灰阶配准。
6.矢量数据的符号化
3.2 卫星影像图的生产和编辑
卫星影像图的地图符号是在屏幕上参照(判 读)地形图上的同名点进行的影像符号化,即在 栅格图像上用鼠标输出的矢量图形。
7.图像的输出产品
3.2 卫星影像图的生产和编辑
主要形式是喷墨彩图、像纸图像和印刷品。
选自中华地图网
§4 从影像生成专题地图
4.1 概述
1.目视解释的专题制图 2.数字图像处理的专题制图
4.1 概述
1.目视解释的专题制图
(1)影像预处理:包括图像校正、图像增强,有时 还需要实验室提供监督或非监督分类图像。
卫星影像图:经过影像的几何纠正和增强,图上绘制出 较全面的地理要素,称卫星影像图。
卫星影像地图:在卫星影像上能够根据数字地面模型, 进行共线方程纠正,有详细的地理要素的影像图。
3.2 卫星影像图的生产和编辑
1.卫星数据的几何纠正 2.像元亮度值的重采样 3.影像镶嵌 4.彩色合成 5.多种信息复合 6.矢量数据的符号化 7.图像的输出产品
3.2 卫星影像图的生产和编辑
3.影像镶嵌
相邻影像镶嵌时,色调 会有差异,可通过对像元的 线性拉伸或亮度直方图的匹 配,消除相互的差异。
4.彩色合成
3.2 卫星影像图的生产和编辑
彩色合成时,选择三个波段的图案,一个 赋予红色,一个赋予绿色,一个赋予蓝色,所 得结果为假彩色。它可使影像在视觉上获得丰 富的信息。
小型环境特征
航行设计 50m 水污染控制 20m 水库建设 15m 港口工程 10m 鱼群分布 10m 交通密度 5m
2.1 遥感制图的信息源
3.波谱分辨率与波段选择
波谱分辨率是由传感器所使用的波段数目,也就是选择的 通道数,以及波段的波长和宽度所决定。
TM的波段特性
波段号 波 段 (m m)
选择原理和主要应用
遥感平台主要有飞机、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
传感仪器有可见光、红外、紫外摄像机,红外、多 谱段扫描仪,微波辐射、散射计,侧视雷达,专题 成像仪,成像光谱仪等,并且在不断向多谱段、多 极化、高分辨率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



近地面遥感
1.1 遥感的概念与分类
遥感的分类:
按遥感仪器搭载的工作平台不同
的孤立点(噪声点),依成图比例尺对图斑尺寸 的限制进行栅格影像的概括。 (4)图斑的栅格/矢量变换。 (5)与地理底图叠加,生成专题地图。
4.2 图像分类
1.统计模式识别 2.以地学知识及专家系统为基础
的识别
1.统计模式识别
(1) 主成分变换 (2) 缨帽变换 (3) 最大似然判别属监督分类 (4) 最小距离判别
(2)目视解译:经过建立影像判读标志,野外判读 ,室内解译,得到绘有图斑的专题解译原图。
(3)地图概括:按比例尺及分类的要求,进行专题 解译原图(图斑)的概括。
(4)地图整饰:在转绘完专题图斑的地理底图上进 行专题地图整饰工作。
2.数字图像处理的专题制图
4.1 概述
(1)影像预处理:同目视解译类似。 (2)按专题要求进行影像分类。 (3)专题类别的地图概括:包括在预处理中消除影像
非监督分类:是事先并不知道待分类点的特征 ,而是仅根据各待分点特征参数 的统计特征,建立决策规则并进 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3 卫星影像图和卫星影像地图
3.1 概念
利用卫星影像编图,根据它的技术条件和线 划的地理要素可分为:
卫星影像镶嵌图:不另外进行影像的几何纠正,将多幅 影像依像幅边框的经纬度位置,镶辑拼贴成的影像图。
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 近地面遥感
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不同 按具体的应用目的不同
可见光与近红外遥感 热红外遥感 微波遥感
环境遥感 地质遥感 农业遥感 林业遥感 城市遥感
……
1.2 遥感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遥感的主要特点:
⑴ 宏观性和综合性 ⑵ 多波段性 ⑶ 多时相性
§2 遥感信息的制图应用
2.1 遥感制图的信息源
5.1 遥感系列地图与地理地图
1. 地理底图编制要点
(1) 地图投影的选择
中小比例尺遥感专题制图的投影和影像投影一致。 大中比例尺遥感专题制图的投影统一为高斯-克 吕格投影。
(2) 编图资料选择与地理基础更新
大中比例尺遥感制图的地理底图,均以相应比例地 形图作为底图编制的基本资料。
5.1 遥感系列地图与地理地图
TM5 1.55-1.75 中红 对植物含水量和云的不同反射敏感,可判断含水量和雪、云
TM7
2.08-2.35
中红
对植物含水量和矿物氢氧根敏感,可用于地质制图,探测岩 石的水热蚀变
TM6 10.4-12.5 远红 作温度图,植物热强度测量
2.1 遥感制图的信息源
4.时间分辨率与时相的选择
时间分辨率是指对同一地区遥感影像重复覆 盖的频率。
1.卫星数据的几何纠正
3.2 卫星影像图的生产和编辑
3.2 卫星影像图的生产和编辑
2.像元亮度值的重采样
几何纠正及图像投影变换后,输出像元网格结 构发生了变化,即像元的大小、形状、相互的几 何关系发生变化,所以必须对输出像元包括亮度 值重新分配,即按规则格网重新采样,同时改善 和提高影像质量。
几何纠正和重采样是一个统一进行的过程。
中国常使用的信息源: 美国的Landsat-TM、NOAA-AVHRR 法国的SPOT-HRV
2.1 遥感制图的信息源
2.空间分辨率及制图比例尺的选择
空间分辨率即地面分辨率,指遥感仪器所能分辨 的最小目标的实地尺寸,也就是遥感图像上一个 像元所对应地面范围的大小。
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愈高,图像可放大的 倍数愈大,地图的成图比例尺也愈大。图像所 需放大的倍数,应以能否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为标志。根据这一指标所确定的最大放大倍数 ,称为这种图像的 放大极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